登陆注册
3129400000008

第8章 董其昌书法的影响(2)

董其昌的书法之所以在清代风靡一时,实与帝王的喜好关系甚大。康熙本人喜好书法,曾以擅长书法、专学董其昌的沈荃为师,故极为偏爱董其昌的风格,大臣中能模仿董书风格者往往会格外得到皇帝赏识重用。康熙曾亲临手摹其书迹,列于座右晨夕观赏。1705年康熙南巡时曾专门到松江,为董其昌祠堂题书“芝英云气”匾额。康熙曾在董其昌的书迹上题长跋盛赞道:“华亭董其昌书法,天姿迥异。其高秀圆润之致,流行于褚墨间,非诸家所能及也。每于若不经意处,风神独绝,如清风飘拂,微云卷舒,颇得天然之趣……草书亦纵横排宕有致,朕甚心赏。其用墨之妙,浓淡相间,更为绝伦。临摹最多,每谓天姿功力俱优,良不易也。”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帝王的喜好必然影响到臣下。我们知道,科举考试中书法的好坏是评判的一项重要标准,殿试由皇帝主持,能写得一手让皇帝熟悉且喜欢的字体,在阅卷时将占有十分重要的优势。所以,清朝阅卷官员阅卷时都以帝王的好恶为标准。这样,在帝王的大力倡导下,自然出现了满朝皆学董书的热潮,一时追逐功名的士子几乎都以研习董书为求仕捷径。清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其书法影响甚至超过了明代。在康熙、雍正朝书坛上享盛誉者,基本上都是属于来自浙江一代、气格近乎董其昌的书家。康熙还拣择翰林词臣中品学兼优者集中到他读书处——南书房,或代拟谕旨,或备顾问咨询,或讲求学业,其职责相当于皇帝的文字秘书。以书法见长的沈荃、高士奇、查昇、陈邦彦等人都曾在南书房任职,能直接与皇帝接触,在当时十分荣耀,以至于高士奇权势煊赫一时。

与沈荃同时,还出现了人称“康熙四家”的姜宸英、汪士铉、何焯和陈邦彦,他们的书法也主要以董书为主,卓有成就。后来还有张照、孙岳须等人,亦颇可称述。

姜宸英(1628—1699年),字西溟,号湛园,又号苇间,浙江慈溪人。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探花,年七十时授编修。初以布衣荐修明史,与朱彝尊、严绳孙称“三布衣”。康熙己卯年(1699年)为顺天乡试考官,因科场舞弊案牵连,死于狱中。撰有《湛园未定稿》《西溟文钞》等,为清代帖学的代表人物。书法以摹古为根本,少年时学米芾、董其昌,即有书名,后融各家之长为己用,各体兼善,以小楷为第一,多存董书韵致,但拘谨少变化。梁同书说他:“本朝书以苇间先生为第一……胸中书卷浸淫酝酿所致。”

陈邦彦(1678—1752年),字世南,号春晖、匏庐,浙江海宁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进士,官至礼部侍郎。海宁陈氏是当地望族,康熙巡视江南时曾驻跸其家,名声显赫,收藏亦富。董其昌未成名时曾在陈氏家族中当过教师,故陈氏所藏董其昌书画甚多,陈家子弟学书也多从董入手,家族善书者甚多,陈邦彦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其书得董其昌神髓,深得康熙帝赏识,至乾隆帝时,仍命其缮写御制诗。由于他学董而得其神髓,故往往被裁去名款,冒充董其昌真迹谋利。

查昇(1650—1707年),字仲韦,又字汉中,号声山,浙江海宁人。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进士,累官至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讲学士,入值南书房。据说他殿试时因书法精妙而被定为状元,后因其族叔查嗣韩兼擅《五经》,成绩突出,拔至鼎甲,查昇只有屈尊二等。查昇书法于董其昌亦步亦趋,婉转流畅,飘逸秀润,在当时是名噪一时的书家。

张照(1691—1745年),字得天,号泾南,晚号天瓶居士,华亭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进士,授翰林院检讨,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年仅25岁便获入值南书房的殊荣。据说乾隆早年书法大都由他代笔,雍正、乾隆年间两任刑部尚书。死后,赐谥文敏,这一谥号与赵孟頫、董其昌相同,可见他在乾隆心中之地位。张照多才多艺,书画诗文以外,亦精通音律、戏曲。清内廷上演的戏剧,多由他谱曲。

早年学书受其舅父影响,“初从董香光入手,继乃出入颜米,天骨开张,气魄浑厚,雄跨当代,深被宸赏”(《书画纪略》)。张照收藏董其昌墨迹数十种,一生学董、藏董,于董氏书迹时时揣摩,深研有得。后能在董书基础上,写出点画活泼爽利和气势鼓荡雄强的特色,在同时代书家中十分突出,终能“雄跨当代”。

在张照等人探索努力下,乾隆初期帖学书风有所转变,乾隆中期,“香光告退,子昂代起,赵书又大为世贵”(马宗霍《书林藻鉴》卷十二)。当时书法逐渐转向整齐圆润,后来发展为程式化的“馆阁体”,继张照后涌现出了“清四家”刘墉、梁同书、王文治、翁方刚以及铁保等一批对当时和后世颇有影响的帖学名家。虽乾隆转而推重赵孟頫,但赵孟頫一统天下已不可能,此时的学赵,实际却是赵、董的结合。著名书家刘墉、王文治和梁同书等都曾学董,所以学董之风一直延续至清末。

刘墉(1717—1804年),字崇如,号石庵、青原、香岩、日观峰道人。大学士刘统勋之子,山东诸城县逄戈庄(今属高密市)人。乾隆、嘉庆两朝重臣,乾隆十六年进士,累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因为官清廉正直,卒谥文清。著有《石庵诗集》,刻有《清爱堂帖》。

刘墉师古而不拘泥,是一位善学前贤而又有创造性的书法家。其书法体丰骨劲,味厚神藏,有廊庙气度,是清代最有名的帖学大家。因作书喜用浓墨,故世人称其为“浓墨宰相”。乾隆间,与翁方纲、梁同书、王文治并称四大家。沙孟海认为:“清初帖学家,张照、刘墉,都负盛名。刘的名声,比张更大,实则他们程度相埒。”

王文治(1730—1802年),字禹卿,号梦楼,江苏丹徒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探花,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授翰林院侍读,并充会试考官,一年后任云南临安知府。后因下属失职被罢官。其后活动于江浙一带,在多所书院执教。

他学书早年从前辈笪重光入手,后服膺董其昌,还受南宋张即之影响,用笔有扁薄的习气。论者对其褒贬不一。褒之者认为“秀逸天成”“风流倜傥”,以其与刘墉相并列,称为“浓墨宰相,淡墨探花”;贬之者嫌其“柔媚”“浮浪”“为女郎书”。

王文治在书法以外还擅长诗文,与著名散文家姚鼐交谊深厚。据史料记载说,他酷爱音乐戏曲,曾花很多钱供养一童伶戏班。难怪其书会偏于轻盈秀美一路,实与其个人秉性有关。

梁同书(1723—1815年),字元颖,号山舟,晚自署不翁、新吾长,钱塘人。大学士梁诗正之子。乾隆十七年(1752年)参加会试落第,在乾隆帝的特许下,以举人身份参加殿试,特赐进士,并入翰林院。后来以编修的官衔先后担任顺天乡试同考官和会试同考官,参与政府衡文选士的阅卷工作。乾隆二十三年,升任侍讲。不久,又担任日讲起居注官。

梁同书12岁时就能书写擘窠大字,擅长楷书、行书,到晚年还能写蝇头小楷。其书法典雅洒脱,动人和谐,不激不励,颇具书卷气。他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应注入自己的创造精神。梁同书习书六十余年,久负盛名,所书碑刻极多。曾奉命与庄培因等人负责缮录《昭明文选》。

可以说,清代帖学一派的构成是以董其昌为首的华亭书派为核心的。清中叶尽管碑学兴起,但董书并未淡出人们的视野,而是以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今天,在回归传统,复兴“二王”的大环境中,董其昌的书法仍有着广泛的影响,其作品也早已成为海内外收藏界极为追捧的“绩优股”。

总之,董其昌不仅为晚明书坛奉献了一个崭新的自我,还围绕他形成了一个颇具阵容和影响的书法流派。“这个流派既是历史的延续,又以平淡有禅味的意境而迥异于历代书法大师,故而董其昌应被视为自钟、王发端以来,文人流派书法史上追求意境最为成功的书法家。”(黄惇《董其昌的书法世界》)

见贤思齐,这是历史给我们后人最好的馈赠,值得我们去好好珍惜、学习。

同类推荐
  • 国宝密码

    国宝密码

    国宝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证据,几百几千年过去了,它们是以怎样的方式被发现的,又经历了怎样的辗转流离,它们现在的命运又如何?本书将一一为您讲述国宝背后的历史真相与考古秘闻。
  • 西乐鉴赏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西乐鉴赏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本书主要从以下阶段的鉴赏讲述西乐的发展: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和巴罗克时期的音乐、十八世纪的古典主义、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二十世纪等。
  • 听不完的历史

    听不完的历史

    每一章都按照时间顺序对作曲家的生平、重要录音、演奏风格、历史地位等做了详尽阐述。并配以各CD唱片的封面、编号、年代和评级。,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从圆筒录音开始直至二十世纪的重要历史录音唱片。全书分为录音先驱、浪漫派钢琴大师、德国现代钢琴学派、二十世纪早期诸多小提琴学派、中提琴和大提琴巨匠、德奥指挥学派、欧美指挥明星、意大利歌剧——从威尔第到真实主义、法国歌剧、瓦格纳王国等
  • 中国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

    本书是一部研究中国美术发展历程的专题学术著作。全书以五章篇幅和大量传世之作及考古出土珍贵文物资料,系统而又简明地阐述了工艺美术、雕塑艺术、建筑艺术、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等中国美术的各种形态自原初社会至明清时期的发展历史和辉煌成就。全书收入水的多幅串文图照,系各种美术形态在不同大力历史时期产生的精品力作和传世之宝,对于充分展示这些美术形态发展轨迹和艺术成就,具有相得益彰的作用。本书观点新颖,方法独到。
  • 杂剧艺术上(生命百科)

    杂剧艺术上(生命百科)

    白朴杂剧杂剧艺术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楔子(冲末扮张守珪引卒子上,诗云)坐拥貔貅镇朔方,每临塞下受降王。太平时世辕门静,自把雕弓数雁行。某姓张,名守珪,见任幽州节度使。幼读儒书,兼通韬略,为藩镇之名臣,受心膂之重寄。
热门推荐
  • 杯具俏丫鬟:腹黑少爷太惹人

    杯具俏丫鬟:腹黑少爷太惹人

    她家少爷相貌一流,嘴巴九流,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喝喝茶,看看书,顺带骂骂她这个可怜小丫鬟。可怜她领人俸禄,受人管辖,有气也只敢在心里骂。可是啊,有一天,少爷竟然不骂她了,只拿又气又无可奈何的眼神看她……少爷啊,您该不会由气生爱,看上奴婢了吧?
  • 帝少追妻:腹黑老公缠上门

    帝少追妻:腹黑老公缠上门

    欧阳翰庭,炙手可热的钻石人物,黑暗中的帝王!在他的世界里,但凡他想要的就没有得不到的!他以为,这世上,只有他征服一切,没有什么可以征服他,直到遇见一个叫做夏羽沫的女人……夏羽沫:“我要衣服要鞋子要名牌包!”“可以”欧阳翰廷看着手里的文件头也不抬。“我要项链要戒指要宝石!”“没问题!”欧阳翰廷依然盯着文件目不转睛;夏羽沫咬牙“我要股票要债券要期权”“好啊!”欧阳翰廷云谈风轻。夏羽沫戳着手指小心翼翼,“我要离婚找男人!”“男人何须离婚找,我不就在你面前?”欧阳翰廷抬眼,起身,剥光,推倒所有动作一气呵成……
  • 昔日赌王

    昔日赌王

    尧永建本是江西南昌工地上的一名水泥工,因不愿过靠苦力吃饭的日子,沉迷于“来钱快”的赌博之中,不久他又拜一名赌术高手为师,勤练“手上工夫”,终于青出于蓝,很快名扬天下。在浙江金华,他靠赌博中的骗术“大把赚钱,大把花钱”,赢得产业,声望,妻儿,看起来前途一片光明,生活处处欢歌笑语。然而靠骗术得来的金钱总有散去的一天。他在与一名黑白两道通吃的大老板对赌时“出千”被揭发,被当场断指,弹击膝盖。随后便是被逐家门,流落街头,乞讨卖唱的惨剧。在大起大落的人生辛酸中,尧永建流下悔恨的泪水,从此成为反赌斗士,四处宣传赌博的危害,揭露赌博中的骗术,最终重新获得亲人的接纳。
  • 战族传说系列(十一)

    战族传说系列(十一)

    佚魄突被穆小青袭击后,虽然天师和尚全力施救,却已回天乏力,佚魄未能留下一句话,便气息全无,撒手而去……
  • 别闹,姐在种田

    别闹,姐在种田

    别闹别闹,小王爷,姐要回家种田啊!,你要做啥?姐身上真的没异香姐的异能不是吃素的姐的梦想是当个古代袁隆平姐的目标是种田发家
  • 冷帝虐情

    冷帝虐情

    o(∩_∩)o——桂枝的最新古代新作,呵呵喜欢桂枝的人,千万不过错过这本好书喔,呵呵!*******************************************************见到他的第一眼,她就迷失了她的心,——在久久的后来,她才毅然发现,原来爱,是可以这么的痛苦,如同样满布荆棘和利刺的道路,如果让荆棘和利刺插在她身上的话,能让她成为他的唯一,那么她愿意选择荆棘和利刺!为什么!在失去她的一刹那,他感到心,有一股撕裂的痛,剧烈的痛,焚烧着他素来冷酷无情的心,他失去了她,好像失去了整个世界,这样的他,还是雄霸天下的他吗?冰冷的黑眸,留下了一滴晶莹饱满的泪珠,缓缓滑过如同刀刻一般的俊美五官。在死去的那一刻,我才知道你一直在我的心里;这一刻,我才知道……我爱你!冷帝的第三卷血染丹心,很快就要出来了,大家千万不要错过咯!*******************************************************广告时间:各位亲们!请用投票和收藏来贿赂我,我真的不介意的!相信我!请贿赂我吧!桂枝QQ群:52959092敲门砖:本书主角名字!大家可以在里面交流一下自己的心得!如果亲们问枝枝,你最爱的是什么时?枝枝肯定毫无疑问地告诉亲们,————枝枝最爱的是亲们的留言和票票,呵呵呵o(∩_∩)o...呵呵,在幸福的时光里,推荐一下和冷帝像似,另一边我的古代小说——《帝君临情》这同样是一本讲述穿越故事,有着极其浪漫情怀的小说,请大家同样多多支持!呵呵网址是:谢谢大家的支持!桂枝在这里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鼓励和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_^
  • 一个拥抱的距离

    一个拥抱的距离

    为了伟大的耽美事业,正如您所见,她宁愿牺牲小我完成大我,喜欢看男男胜过男女,江湖人称腐女。人家只对美男有兴趣。用她自己的话形容,看到两个帅哥走在一起,井上樱终于圆了她今生最神圣最伟大最振奋人心的梦想,出了第一部耽美漫画。但如果你觉得她也是圈中人那就冤枉她了,这辈子不交男友,今年夏天,即使交了也不要帅哥美男……可是,年仅17岁的井上樱同学是个不折不扣的同人女,又如果你觉得她见男人就YY那也太小瞧她了,偏偏——同人女井上樱就在那个秋日的黄昏与被她认定配女人绝对浪费的帅哥戏剧性的相遇了……,难道有特殊癖好?没错。你问她为什么是出耽美漫画,那是多么亮眼又神圣不可侵犯的靓丽美景
  • 静默笙箫人已殇

    静默笙箫人已殇

    她没有记忆,不懂过去,能记得的是他为自己奔波劳碌的身影。口不能言,使她成为上京后宫里的“哑妃”,但是只因能在他身边,流言蜚语都甘之如饴。只是三年,那个深情地唤她妻的帝王为何不曾看顾?伤了的心,错了的情。她原不是她;他本不是他。情到深处已是殇,帝王人家莫道恩。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