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9400000004

第4章 董其昌书法的艺术特色

董其昌主要活动于万历时代,这个时代正是晚明个性解放思潮席卷全国之时,从李贽的“童心论”到公安三袁的“性灵说”,一反明代前中叶复古主义、拟古主义的僵化的道德观念,强烈反映出人的主体意识的张扬和个性的凸现,是对传统哲学体系和道德观念的深刻冲击和荡涤。在这种观念的直接影响下,文学艺术界掀起了浪漫主义的狂飙。在书法界,这种浪漫书风的代表人物有徐渭、王铎等人,他们擅写高堂大轴的竖幅行草大字作品。书风恣肆狂放,直抒胸臆,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一时成为风尚。但此时的董其昌却表现出异常的冷静和保守,其书法依旧温文尔雅、文质彬彬,不为时风所动,俨然一副传统的卫道士形象。尽管他与公安派有着相同的哲学思想基础,但于实践上却不像公安派那样反传统,而是努力汲取、发扬传统中最优秀遗产的精髓。他把晋之韵、唐之法、宋之意很好地结合起来,把临仿和创造有机地融合,在这个文艺思潮激烈澎湃的时代里,他在复古与反复古之间巧妙地构筑着自己的艺术世界,以禅宗的思想超然地完成了自己的艺术理想。他的很多作品都是临古和仿古性的,但又绝不以逼肖古人为目的,而是亦古亦新,独具风神。

董其昌笃信禅宗,在对书法的精研中,视其为一种禅悦,突出强调顿悟,谓书法“欲造极处,使精神不可磨没,所谓神品,以吾神所著故也”。这说明他作书重现主体意识,以他神写我神。这和李贽之“童心”和三袁之“性灵”无意合拍,实为如出一辙,都是着意于人性本体的反映。“故而他能凭借超人的天姿,在传统的文人书法中,扎根至深,再凭借禅之顿悟,脱去前人窠臼,追求真率和淡的境界”(黄惇《董其昌的书法世界》)。

董其昌工楷书、行书、草书诸体,尤擅写传统的册页、手卷形式的小字作品,总体风格可以古淡、空灵、精致、秀雅概括之。

董其昌的书法广采博收,力图从元代一味复古的极端中突围出来。其楷书取法唐之颜真卿、徐浩、李邕诸家,他对自己的楷书,特别是小楷相当自负。但平心而论,其楷书虽功力深厚,却缺乏新意,影响远不及其行草书。行书以“二王”为宗,又得力于颜真卿、杨凝式、苏东坡、米芾和赵孟頫诸家,煮百家米成自家粥,百炼钢化为绕指柔。草书植根于颜真卿《争座位》和《祭侄稿》,对唐僧人怀素用功尤勤。独好其中锋用笔之妙,作品中很少有偃笔、拙滞之笔,风格萧散自然、古雅平和。他擅长用墨,墨色鲜丽,层次分明,于意趣简淡中见天真秀润。尤喜以淡墨作书,淡不伤神,一片清雅空灵之境,这或与他性情和易,参悟禅理有关。

下面分别以笔法、结字、章法及墨法为着眼点,分析一下董其昌书法的艺术特色。

(一)用笔虚灵,曲尽其妙

他在临米芾《海岳千文》后跋曰:“大都海岳此帖,全仿褚河南(褚遂良)《哀册》《枯树赋》,间入欧阳率更(欧阳询),不使一实笔,所谓无往不收,盖曲尽其趣。”(《容台别集》卷三)“不使一实笔”即贵在能“虚”,在笔的运动中完成点画的各种形态,既生动变化,又曲尽其妙。“虚”乃传统帖学用笔的精髓,无一笔是死笔,才利于表现用笔的丰富内涵和无穷变化,才能达到“无垂不缩、无往不收”的自由境界。笔势有来有往、有去有回,在回环往复和连绵不绝中体现万千变化和韵满气贯。当然,一味地“务虚”难免失之浮滑,所以他又有针对性地提出作字“最忌笔滑”“唐书皆回腕,婉转藏锋,能留得住笔,不直率轻滑”。又明确指出:“作书最要泯灭棱痕,不使笔笔在纸素成刻板样。”(《画禅室随笔·论用笔》)实而不板,虚而不滑,解决好这一矛盾,就掌握了笔法之关键。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论用笔》中云:“予学书三十年,悟得书法而不能实证者,在自起自倒,自收自束处耳。”又云:“书法虽贵藏锋,然不得以模糊为藏锋,须有用笔如太阿(古代宝剑之名)割截之意,盖以劲利取势,以虚和取韵。颜鲁公所谓以印印泥,如锥画沙是也。”这些论述看似互不关联,实际是在辩证地讲用笔的虚实关系。观董氏之书,无不笔精墨妙,用笔虚灵变化,点画游走流动,无丝毫刻板紧张之感。这一特点却被清包世臣诟病为“空怯”,包氏站在碑学立场看董书,所得结论未免武断偏颇。因为董书帖派一路的“虚和”用笔和碑派“中实”一路用笔相比,当然有轻如鸿毛和重于泰山之别,所以对古人的话也不能全信,孟子就曾说过:“尽信书不如无书。”

实际上董其昌最忌信笔作书,其用笔十分精到,笔法纯熟而传统。他曾多次强调:“作书须提得起笔,不可信笔。盖信笔则其波画皆无力。提得起笔则一转一束处皆有主宰。”又云:“吾所言须悬腕、须正锋者,皆为破信笔之病。”(《画禅室随笔·论用笔》)他认为破除信笔的关键在于提笔、悬腕、正锋,提笔、悬腕意在强调笔尖的重要和运笔时的流动感和虚灵感,正锋是为了保证笔画的力度,要细不为轻,骨力内含。可见,他一方面注重“虚和取韵”,一方面又十分强调书者主宰笔的能动性,反对用笔的随意性。

他对古人用笔技巧的领悟源自于他良好的读帖习惯,他认为用笔之诀“须悟后可学”。书贵心悟,董其昌直到晚年还孜孜不倦地临习《阁帖》,一生临古却没掉入泥古主义泥潭,关键就在于他勤学善思,善于从常人不易解之关键处悟出窍门,进而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笔法。如他对王羲之的笔法就有独到的体悟:“转左侧右,乃右军字势,所谓迹似奇而反正者,世人不能解也。”(《画禅室随笔·论用笔》)他总是善于在别人易忽略处悟出玄机,进而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笔法。只有“得之于心,用之于笔”,才能超越他人,他对用笔的重视在晚明浪漫书风重气势的风气下,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二)结字紧密,气势连贯

从其作于崇祯三年(1630年)的大字作品《临颜真卿裴将军诗卷》及《节临怀素自序帖卷》来看,其结字与小字一样讲究,字字经得起推敲,并未因放大而失去势态。反过来其小字作品亦见大字气象,如其作于1616年的行书《丙辰论画册》和作于1611年的《小楷千字文册》,结字均能小中见大,宽绰有余。这种处理方法主要源自于米芾的“大字如小字,小字如大字”、以势为主的理论,他试图在大字和小字之间找到一种统一。董其昌清楚地看到宋元以来,尤其是入明后,书法尺幅展大后,大字渐失笔法,笔法又渐失精微。所以强调结体要紧密、精微而有势,反对字如算子,大小一律,没有变化。应“以奇为正”“似奇反正”“布置不当平匀,当长短参差,疏密相间”。

(三)章法疏朗,空灵萧散

董其昌极为重视章法,认为:“古人论书,以章法为第一大事。”他在谋篇布局时紧紧围绕一个“淡”字来做文章,使得疏朗的章法和紧密的结字形成疏密对比,避免了因结字紧密而造成的局促小气,也使每个字能有足够的空间来展示字势和美感,使单字更加耐看。

董其昌关于章法的独特运用主要得益于五代的杨凝式,他读《韭花帖》后悟出:“略带行体,萧散有致,比杨少师(杨凝式)他书欹侧取态者有殊,然欹侧取态,故是少师佳处。”他从杨凝式的作品中悟出两个妙处,一为萧散、简淡,这是《韭花帖》章法疏空行间的妙处。二为欹侧取态,这是结字平中寓奇的妙处。结字在书法上亦称小章法,和通篇的布置安排——大章法是相统一的。董其昌抓住了杨凝式章法上的这两个特点,巧妙地借鉴到自己的创作中,受益终生。他曾以杨凝式《韭花帖》和《神仙起居法》为内容写成扇面作品,足见其对杨凝式独特结字和章法的学习和运用。

我们研究董书大章法的同时,不能忽略他对小章法——结字的巧妙处理。他称结字的“欹侧取态”为“险绝”,认为:“书家以险绝为奇,此窍惟鲁公、杨少师得之,赵吴兴弗解也。”他欣赏颜真卿、杨凝式的“欹侧取态”,反对赵孟頫的字如算子,整齐划一。他还进一步指出:“右军《兰亭序》,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大或小,随手所如,皆入法则,所以为神品也。”(《画禅室随笔·评法书》)又云:“右军(王羲之)如凤翥鸾翔,似奇反正。米元章谓大年《千文》观其有偏侧之势,出二王外,此皆言布置不当平匀,当长短错综,疏密相间也。”(《画禅室随笔·论用笔》)董其昌的这些观点在其作品中都有很好的体现,大家可以按图索骥,细细体味。

总之,董其昌在结字和章法上创造了一种有别于明代其他书家的新样式,为明代的书法增添了灿烂的一笔。

(四)擅用淡墨,意境空远

董其昌认为:“字之巧处在用笔,尤在用墨,然非多见古人真迹,不足与语之窍也。”(《画禅室随笔·论用笔》)他在历览古之书迹和自身实践的基础上得出这样的结论:“用墨须使之润,不可使其枯燥,尤忌秾肥,肥则大恶道矣。”在董其昌以前,书家都注重以浓墨作书,如苏轼、米芾等,苏轼甚至认为墨要浓得“湛湛如小儿睛目”才好。董对淡墨和润墨的巧妙运用可谓是一大胆尝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深得后人激赏。清书家王文治就对董其昌的书法尊崇备至,因善用淡墨,还赢得了一个“淡墨探花”的美名。从董其昌作于崇祯元年(1628年)的《东方朔答客难卷》看,其淡润用墨已运用得出神入化。笔画间的起止、转折、映带和叠加等细微动作都清晰可见,“如见其挥运之时”,非但淡不伤神,反觉墨气生动、神采焕然,这种控墨能力应得益于其国画方面的深厚修养。

由此我们看到,董其昌在用笔、结字、章法、用墨四个方面的实践,都紧紧围绕着他一生推崇的“清淡”二字,“淡”乃其书法审美标准的核心。这方面的观点在他的《容台别集》中屡有论及。如:

“作书与诗文,同一关捩。大抵传与不传,在淡与不淡耳。极才人之致,可以无所不能,而淡之玄味,必由天骨,非钻仰之力,澄练之功,所可强人……”

“三十年前,参米书在,无一实笔,自谓得诀。不肯常习,今犹故吾,可愧也。米云以势为主,余病其欠淡,淡乃天骨带来,非学可及。”

这种“淡”是指“天然”“率意”,与绘画中的“气韵”一样,“必由天骨”“必在生知”“非学可及”,非后天人力可强人,乃书法之最高境界。书法得“熟”易,再造平淡难,“淡”的境界,乃是书家技法熟练后个人人格精神的表现,是人格的升华,这与书家自身素质相关,并非仅仅依靠后天勤学而得之。当然董其昌也知道自己人格精神的“淡”,是必须通过学习古人,尤其是从学习与自己性情品格相近的古人书作中获得,他自然选取了“无一实笔”的米芾作为依傍,不以肖似为终极目标,而以对“淡”的人格精神追求为出发点。所以能“渐老渐熟”“复归平淡”。他在评价古人名作时,也紧紧围绕着“淡”字来做文章,如跋王羲之《黄庭经》,他说:“以萧散古淡为贵。”读颜真卿作品,他说:“平淡天真,颜书第一。”临怀素《自序帖》,他说:“皆以平淡天真为旨,人目之为狂乃不狂也。”评杨凝式,他说:“书骞翥简淡,一脱唐朝姿媚之习。”清人刘熙载《艺概》云:“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志、如其才,总之曰如其人而已。”董其昌“淡”的书境、画境、艺境本源于其“淡”的人生态度和人格精神,是其内在精神气度的外化。其用笔的虚和变化,结字的似奇反正、章法的疏空简远以及用墨的润淡相间,营造出白大于黑的视觉效果,就像山水画的布白一样——“疏处可使走马,密处不使透风”,意境深远,韵味无穷。这种古淡、幽淡、平淡的风格表现出一种禅意——丰采姿神、飘飘欲仙,反映了文人士大夫崇尚的自然率真之趣,还表现出一种高雅沉静的书卷气。这种境界即使在董其昌进入迟暮之年时亦表现得恰到好处,如其81岁时所书的《项元汴墓志铭卷》即是一例。

正是基于“淡”的美学观,董氏一生陶冶于晋、唐、宋人笔墨之中,追求着作为他人格写照的“淡”的境界,通过笔法、结字、章法、墨法诸方面形式美的探索,创造了他特有的淡雅虚静的书法风格。

董其昌虽处于赵孟頫、文征明书法盛行的时代,但其书法并未完全被这两位大家所笼罩。从其传世作品来看,综合了晋、唐、宋、元各家之长,在似与不似之间,亦古亦新,但还是受赵孟頫影响更大一些。前文已经提到董其昌对自己的书法一向颇为自负,他常拿赵孟頫和自己比较,曾云:“吾于书似可直接赵文敏,第少生耳。而子昂之熟,又不如吾之有秀润之气。”表面上看自己的书法不如赵孟頫的精熟,好像是在贬低自己,实际上是暗讽赵书重在形而下之技,和自己妙在形而上之道的追求不可同日而语。董其昌认为“熟”可得共性,但因此会混同于一般,失去个性即为“俗”,所以要“熟”后求“生”,以“生”破“熟”,以“生”破“俗”,别开生面,迥异时流。

他后来干脆直截了当地指出赵书的不足:“与赵文敏较,各有短长,行间茂密,千字一同,吾不如赵;若临仿历代,赵得其十一,吾得其十七。又赵书因熟得俗态,吾书因生得秀色。赵书无不作意,吾书往往率意。吾当作意,赵书亦输一筹,第作意少耳。”以彼之短比己之长,专挑对方的弱点来说事,以体现自己的成就,似乎有失公允。董其昌深知自己的实力,不敢从功力、传统、多种书体、个人风格等方面与赵做全面比较,失去了公平比较的标准,自然难以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董其昌是个聪明人,深知不能将一己之见强加于人,过分炫耀自己只会招来人们的非议,故而又表现出“不与之争也,以待知者品之”的姿态,不无“此地无银三百两”之嫌。董其昌书法的确有过人之处,但和有元一代的书坛盟主赵孟頫比起来,无论是从书法艺术上还是从书法史上的意义来看都似乎稚嫩了些。赵孟頫诸体兼擅,且自成体系,在书法史上多有开风气之先之功。相对而言董其昌未免书体单一、书风单弱。也许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对于董书的得失,后人还是做出了精当的评价,如清包世臣曾评曰:“其书能如姿媚中出古淡,为书家中之朴学。然朴而不能茂,以中岁得襄阳(米芾)跳荡之习,故行笔不免空怯,出笔时形偏竭也。”康有为则谓其:“如休粮道士,神气寒俭。若遇大将整军厉武,壁垒摩天,旌旗变色者,必裹足不敢下山矣!”

董书雄厚不足,清秀有余,包、康二人似乎是批到了痛处。但他们是站在碑学立场上非难董书的,未免有失客观公正,很多人也人云亦云地认为董书空怯偏竭。从印刷品来看确实有这个问题,但细品原作就会发现其精彩绝伦,董书从不缺乏骨力和意趣,只是识者不察罢了。

在长期的书法研究和实践中,董其昌形成了自己独到的书法审美观和书写风格,他曾指出:“晋人书取韵,唐人书取法,宋人书取意。”这是书法史上首次以韵、法、意这三个概念来划定晋、唐、宋三代的书法审美取向,可谓高屋建瓴、振聋发聩,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清人冯班、梁巘、周星莲等人曾在此基础上有所阐发,对后人产生很大的影响。董其昌正因为能站在历史的高度来认识书法,其书法才可能取得那么伟大的成就。其书以晋韵为宗,以唐法为径,以宋意为新,为后人的艺术实践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同类推荐
  • 杂剧艺术下(生命百科)

    杂剧艺术下(生命百科)

    有路在青霄内,又被那浮云塞闭。老兄也百忙里寻不见上天梯。(许达云)仲宣,你看那一林红叶,三径黄花。一林红叶傲风霜,如乱落火龙鳞。
  • 艺术百科知识博览

    艺术百科知识博览

    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来表现和传达其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欣赏者通过艺术欣赏来获得美感,并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出于一种朴素的愿望,为了让大家对艺术有一个基础性的认识和理解,王志艳精心编撰了《艺术百科知识博览》。
  • 西乐鉴赏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西乐鉴赏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本书主要从以下阶段的鉴赏讲述西乐的发展: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和巴罗克时期的音乐、十八世纪的古典主义、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二十世纪等。
  • 流行音乐之旅

    流行音乐之旅

    音乐与流行、欧美流行音乐之旅、中国流行音乐之旅三大编。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音乐、流行音乐、经典音乐等,其中还有一些经典的音乐赏析,供读者赏析参考。
  • 死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死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死水》采用了象征和反讽的艺术手法,全篇深刻揭露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表现了作者与这个黑暗政府势不两立的决心。...
热门推荐
  • 大明王朝2

    大明王朝2

    明朝,取《易经》中“大明始终”之意,朱元璋,是一个伟大的人物,他干脆利落地灭了元朝,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然而,他的王朝又要马上过去,化作历史的烟尘。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吉娃娃犬

    吉娃娃犬

    吉娃娃犬优雅、机警、灵活、精致、漂亮。然而,只有你真正拥有它、关爱它,让它融入你的生活,你才能从它们身上感受无穷的乐趣。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重生之首席纨绔妻

    重生之首席纨绔妻

    【一对一爽文!】唐浅,前世她恪守本分,却惨遭丈夫出轨,闺蜜背叛,朋友陷害。而今世,回到十五岁的她,突获异能,从此绝代风华!她重情重义却又瑕疵必报!在亲友眼里,她是绝世乖宝;在敌人眼里,她是午夜修罗!听闻她,缔造了无数神话的商界奇迹;听闻她,是世界最凶残最狠毒的杀手;听闻她,是最难捉摸的黑道幕后王者;听闻她,是最变态最狡猾的古武天才;。。。。。。其实,她只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而已。---------------------此乃坑爹的分割线------------------------同桌说,“你抄我的,为何你第一,我第五!你也太不是人了吧!”“嗯,我不是人。”朋友说,“阴险狡诈,能做到你这份上,也真是极品了。”“嗯,正在去往极品的路上。”伙伴说,“这辈子最痛快的是,就是和老大你一起杀人放火,烧杀抢掠!”“嗯,痛并快乐着。”对手说,“遇到你是我的劫,我认输!请给我一个悲壮又不太惨烈的死法!”“嗯,我会给你一个圆润的死法。”萌兽说,“你这女人,要胸没胸,要料没料,本大爷真是委屈。不过,女人你若来抱我下,本大爷会试着喜欢你哦!”。。。。众人兽:吐血ing本文涉及青春校园,商界,赌石,黑白两道,古武修炼等,若感兴趣,尽可收藏!你们的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P:本故事纯属虚构,大家娱乐娱乐就好,请勿当真。认真,你就输了~
  • 爱你入骨:首席的小秘书

    爱你入骨:首席的小秘书

    【正文已完结】白浅觉得,这个世界上不会有什么事情,比她第一天上班,在电梯里“不小心”将上司的裤子脱下,更为狗血!而这冰山上司竟然没有把她炒鱿鱼,还成功的,一步步将她芳心俘获。于是,情不知所起,转而情深。面对那么优秀的上司,羞答答的白浅在扑到和不扑到之间徘徊……【你问我有多爱白浅?!就好像是这个世界上没有她的话,就不会有上官澈这个人!】深情宠文,读者群:367508158
  • 女神重生:御毒三公主

    女神重生:御毒三公主

    她是21世纪的超级特工,因为魅惑之心,陷入轮回之地,重生为雪域国不受宠的三公主,受尽欺压,娘亲留下丝丝线索,让她步步为营,待到功成名就之时,便会接她回去,为了这一天,她学毒养蛊,终在十三岁之时崛起,成为雪域国的最年轻的大祭司,但这些都不够,她要的,是整个天下,野心勃勃的她,一次次破解阴谋,化险为夷,而又一次次崛起,成为独一无二的不败之地。他是千落山庄的少庄主,是掌握整个天下命脉的幕后神秘之人,更是裴罗家族的传人,外人看来,他只是个病秧子,可无人皆知他内心的孤独,遇见了他,他才懂得,只有这样的女子,才能跟他并肩作战,共享天下!看苗族三公主,谱写女神传奇!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桃花泪,三世倾城

    桃花泪,三世倾城

    她本是神界的桃花小仙,名唤倾城,是那桃花树上最美丽的一片小小花瓣。得他精心呵护,赠予人形,成为神界最下层的一名小神仙。他本是神界六大天君排行第三的君袭天君,仙骨风雅,俊美无双,神帝之子,未来的王者。可就是这样一个他,爱上了那样一个她。他们的爱,是禁忌。三世轮回,他们有缘无分。他们在一次又一次的错过中再次相遇,今生究竟能否携手?我所有的爱都给了你,请你小心保管,我怕有一天,你突然离开,那我便没有了存在的价值。我们错过了三生三世,这一次,不要放弃了,好不好?三生石上的红衣少女,许下三生承诺,爱你三世永不悔。桃花树下的白衣少年,许下此生挚爱,只取倾城换一笑。在爱与被爱中挣扎,他们苦苦错过,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如有来生,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这一次,没有什么能够阻止我们在一起。把你的手给我牵,听我跟你亲口说一声,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