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9300000009

第9章 记述宋辽金元明清时期的史书(1)

这一段历史,是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时期,一开始没有一个足够强大的政权来结束分裂的状态,而是宋、辽、金、西夏以及周边的少数民族政权同时存在,势力相当,互有消长,有战争,有议和。辽国是由契丹族发展而来,907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建辽国,916年定国号契丹,936年,从后晋皇帝石敬瑭那里得到历史上著名的“幽蓟十六州”,宋代以后称燕云十六州,就是今天的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大片土地,947年改国号为辽,1125年宋金二国联手攻灭辽国,辽天祚帝被擒,辽亡。960年,后周将军赵匡胤代周称帝,建立宋朝,宋朝为了夺回燕云十六州与辽国爆发多次战争,各有胜负,在1004年,宋辽两国订立“澶渊之盟”,此后宋辽和平相处直到北宋末年,北宋末期政治腐败,内部农民起义不断,外有辽金威胁,宋金联合灭辽之后,金国开始攻打宋朝,宋徽宗和宋钦宗被掳走,史称“靖康之耻”,1127年北宋灭亡,赵构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建国,史称南宋,南宋的国力较弱,但是经济繁荣,所以宁愿忍受纳岁币的屈辱,也不愿意发动大规模的战争而改变安逸的生活。金国的主体民族是女真族,发源于今黑龙江与松花江流域,为了摆脱辽国的残酷统治和压迫,女真族暗自积蓄力量,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金国,把反辽和灭辽作为目标,灭辽后又灭掉了北宋,与南宋时常刀兵相见。蒙古部族在这一时期也慢慢发展起来,1206年由铁木真(即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1234年蒙古灭金,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1279年灭掉南宋,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的少数民族政权,元朝时期,中国的版图得到极度的扩张,但是由于民族矛盾比较严重,终于在元末引发了大规模的反元战争,朱元璋在1368年建立明朝,然后顺利北伐,攻下元朝都城,元朝灭亡了。由女真族建州部发展而来的满族逐渐强大,在1616年建国称后金,1636年改国号为清,1644年攻入山海关,灭了明朝。

在《二十四史》中,记录宋辽金元明时期的史书是:《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五部,这一段历史到清朝建国历时七百三十多年,《二十四史》中到《明史》结束,不包括清史,各朝都比较重视修史,只是由于历史文化的差异,质量不等。

《宋史》《辽史》《金史》三史同为元朝所修,元朝建立后不久,就开始准备编修宋、辽、金三朝史,因为宋、辽、金三朝基本处于同一个时期,究竟以谁为正统,编修怎样的体例,是单独成书还是合为一体,朝廷里各派意见不同,争执了很久,影响了编修进度。1343年元顺帝同意中书左丞相脱脱(清朝时称为托克托)的提议,把宋、辽、金三朝历史分别叙述,各自成书,并任命脱脱为总裁官,监修史书,最后三部书的署名都是脱脱,由于三史同时编修,所以实际参加编撰的人很多,其中出力最多的是欧阳玄,1345年三部史书修成,先后完成的顺序是《辽史》《金史》《宋史》。

脱脱(1314—1356),字大用,少年时代的他臂力过人,有大将风度,后来跟随汉人学习儒家文化,受儒家文化影响很深,并且按照儒家要求来做人,善绘画,聪明过人,他主张改革元朝制度,恢复科举制度,给汉人一定的地位,恢复祭孔和讲学,还要求整顿经济和治理黄河,主持修史工作,脱脱是元朝后期蒙古贵族集团中少有的有见识、有能力的宰相,然而一个人不能改变一个朝代的衰落,虽然他的很多政策都是可行的,只是生不逢时而已。欧阳玄(?—1357)字原功,汉人,他修史时不与别人发生口舌之争,只是自己改正那些错误不实的地方,对修史工作认真负责,三史中的论赞表奏都是欧阳玄写的,很有才华。

《宋史》本纪四十七卷,列传二百五十五卷,志一百六十二卷,表三十二卷,共四百九十六卷。记事始于宋太祖赵匡胤建隆元年(960年),终于南宋的末代皇帝赵昺祥兴二年(1279年),记载了北宋和南宋两朝三百一十多年的历史。《宋史》要与《宋书》区别开来,《宋书》在前面介绍过,是记录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朝的宋代的,皇室姓刘;《宋史》是记录北宋、南宋两朝的,皇室姓赵,只是国号相同而已,二者没有什么联系。《宋史》是《二十四史》中卷数最多的史书,跨越的时间比较长,历史线索比较纷繁,所处历史时期动荡不安。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比较富有的朝代,人民生活水平比较高,所以宁愿向别的政权称臣,纳岁币,也不愿意因为战争而改变安逸的生活状态,宋朝的国富兵不强,手工业和商业很发达,科技水平很高。宋朝的印刷业尤其发达,书籍装帧精美,纸质精良,著名的活字印刷就是在这一时期发明的,今天宋版书的价值很高,一页难求。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宋代的典籍、资料在元代保存下来的很多,写史时有很多可借鉴的资料,《宋史》的内容丰富,由于撰史者组织选录史料的不当,《宋史》经常被人讥笑为繁芜杂乱。《宋史》的记载,北宋史比南宋史要简练、系统。

《宋史》的列传中记录了大约两千八百多人的事迹,不足的是多记载宫廷京城的官员,对于地方官员的记载很少,而对于农民起义则是直接忽视,只在某些人的传记中附录。在列传中新增《道学传》一类,主要记录了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等著名的宋代理学家,把这一类人从儒学传里单列出来,可见宋代理学的发达以及对元代影响的深远,理学是属于唯心主义哲学,流派多,纷争也很多,在今天已经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列传中有世家一类,但只是普通列传,记载了一些十国时期臣服于宋朝的人,与《史记》中的世家性质不同。

《宋史》志的篇幅很大,几乎占据了全书的三分之一,分了十五类,眉目比较清晰,只是《艺文志》比较草率,内容粗糙,有许多遗漏、重复、矛盾的地方。表只分了两种,《宰辅表》中列出了宰相的任免表和执政的任免,清晰便捷。

《宋史》中许多人的传记前后重复,有些事件的记载前后时间颠倒,对于许多事情的评论不一定可信,例如书中对王安石多有诋毁和嘲讽,后人多受此评价的影响,忽视了他对历史的贡献,这也是史书中常见的错误,阅读时要注意甄别。《宋史》的成书时间很紧,选录不当,有很多疏漏,后人有很多重修的宋代史,例如《宋史新编》《宋史记》《宋史稿》等等,都对《宋史》有所修正和补充。

《辽史》本纪三十卷,列传四十五卷,志三十二卷,表八卷,共一百一十六卷。记事始于辽太祖耶律阿保机(907年),简述了辽代建国以前契丹族的历史,终于辽天祚皇帝(1125年),记录了辽代二百多年的历史。《辽史》的编写速度很快,从1343年四月到1344年三月,仅仅用了11个月就完成了。

辽国有契丹文字,它是一种拼音文字,流传不广,后来辽国在得到燕云十六州以后开始使用汉字,只是使用的范围不广,辽国的著述不多,对书籍的管理很严格,流传下来的资料很少,今天我们能看到的辽国汉文著作只有四部。所以《辽史》的编撰,可以依靠的历史记载并不多,史官可收集和整理的材料也不多,再加上成书时间很短,《辽史》整体的质量不是很高。

《辽史》的志占了很大的篇幅,兵志记载了辽代的军制,历象志记载了一些天文历法,礼志记载了契丹部落的风俗习惯和一些礼仪等,食货志记载了辽代的赋税状况。表八卷多根据本纪、列传中的记载罗列,清晰明了,便于阅读。列传中主要记录了耶律氏和萧氏两个家族的事迹,还有一些类传。例如文学、方技、列女、奸臣等等,最后一卷《国语解》,是比较特殊的,是对一些契丹语的解释,可以看成阅读《辽史》的小字典,例如“夷离”指统领军马的大官,“可敦”是古代回鹘人对皇后的称呼,幸好有这些注解,为我们阅读《辽史》提供了方便。后世关于辽代历史的记录很少,《辽史》很好地保留了辽代的历史。

清朝人厉鄂有《辽史拾遗》二十四卷,补了选举志和经籍志两种,还有18个人的传记,后来清人杨复吉又有《辽史拾遗补》五卷,这两部书都增补了《辽史》,丰富了《辽史》的内容,在阅读《辽史》时可以互相参照。

同类推荐
  • 汉武帝北击匈奴

    汉武帝北击匈奴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是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汉武帝北击匈奴》》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向你介绍了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与汉匈关系,汉武帝以后的绥抚政策,汉文化对匈奴的影响等有关内容。
  • 大风起兮(下)

    大风起兮(下)

    两千多年前,有一位农家子弟,他和他的一帮哥们弟兄们,在中原大地上,掀起了阵阵旋风,搅起了一股股漫天的历史尘沙,将喧赫一时的大秦帝国刮得片甲不存。从此,我们的华夏民族被叫做“大汉民族”。这位农家出身的草莽皇帝,就是大汉的开国君王刘邦!
  • 历代帝王之死

    历代帝王之死

    许多皇帝之死尽管死因不明,成为历史悬案,但诸多蛛丝马迹,也有迹可寻,归根结底,仍是与最高权力息息相关。一切的亲情、友情、爱情等人类最美好的情感,都在权力支配下烟消云散。许多帝王死状之惨,至今读来犹觉不寒而栗……
  • 密十三

    密十三

    四个朝代,三位皇帝,天地巨变。空前绝后!,宫廷内外的政治阴谋,塞北中原的战场厮杀,天地人鬼之间的恩怨纠葛,惊心动魄的演绎了一段旷古未有的大明传奇
  • 大清王朝2

    大清王朝2

    一个饱尝荣辱兴衰、内忧外患的末代帝国。《大清王朝(套装全4卷)》谱写了大清王朝从一统江山,到辉煌盛世,再到衰败兴国的宏伟史诗,系统地阐述了大清帝国自建立至消亡的历史史实,再现了大清王朝近代三百年的各种风云际会。
热门推荐
  • 布衣俏神探

    布衣俏神探

    口口声声拿报恩要挟她,非要她去他府上效力一年,只因他碰巧恰好救了她一命。好吧,反正她无处可去,且去混吃混喝再说。日子似乎过得还不错,有街逛,有钱赚,有帅哥陪着,时不时还有些个案子过过手瘾。直到有一天,她陷入一场阴谋……他,本想做一个天高皇帝远的闲散王爷,却身不由己被卷入宫庭争斗中。他,本想做一个寄情山水的隐士侠客,却因上一代的恩仇不得不陷身血腥江湖。还好,总有烟消雾散,云淡风清的那么一天。
  • 历史上最重要的15次改革

    历史上最重要的15次改革

    一个强大的国家是其内部力量积蓄的外延,根本之处不在于一成不变地沿着一条路走下去,而是在每一个旭日东升、夕阳西下,依然步履匆匆的时候,都留有思索未来的空间。不让繁琐的过程缠住灵动的思想,不因肉体的歇息而冷落了精神无止境的耕耘。行于路,当思于路。
  • 2008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

    2008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

    《2008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的选本包括:中篇小说选(分上、下两卷)、短篇小说选、报告文学选、散文选、诗歌选、微型小说选和随笔选七种。力求选出该年度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力求选出精品和力作,力求能够反映该年度某个文体领域最主要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同时,坚持风格、手法、形式、语言的充分多样化,注重作品的创新价值,注重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多选雅俗共赏的佳作。
  • 谁是电工

    谁是电工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江湖惊涛录

    江湖惊涛录

    到江南去?叶云落问了无数次自己,要不要到江南去?那年冬天后,他每年都到江南,但今年他要去吗?他能去吗?江湖从来难以平静,而这个江湖从叶云落在那个风雪之夜来到江南,便掀起了一场又一场的惊涛。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腹黑爹地不好惹

    腹黑爹地不好惹

    他在她身边三年,笼络她的心,却只为复仇;她是杀手榜上冷血无情的金牌杀手,却因为眷恋他的温柔,而情不自禁的陷入了他的陷阱,跌入万丈深渊。两人的情仇,两代的恩怨,究竟谁对谁错?七年后,H组织总部,一个小屁孩拿着电话,翘着个二郎腿,“嗨,爹地,别来无恙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草露晨霜

    草露晨霜

    这是一个神奇的大陆,在这个大陆上存在以修炼精神力的魔法师,和以修炼肉体力量的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