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3000000005

第5章 乐在其所,享用人生无尽的盛宴(4)

李嘉诚几次到汕头,穿的经常是一套黑色或者深蓝的西装。雪白的衬衣和条纹领带。西装很笔挺很整洁很得体。春夏秋冬几乎都一样。夏天天气热,巡视工地时有时也把西装外衣脱下来。有一年冬天,一位陪同人员曾经笑问他:“李先生,您不怕冷吗?”他答道:“我倒喜欢较冷的天气!”有时,西装衬里的骑缝线断裂开了,工作一忙起来,也就来不及叫人去缝好,碰到紧急公务穿起来就走,事后又忘记了这回事。他并不讲究衣着,如此而已。

在很多现代人的观念中,简朴的生活就是艰苦的生活,就是吃糠咽菜,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事实上,朴素和艰苦完全是两码事。艰苦是在很差的生存环境下,过得一种清贫的生活;而朴素则是在良好的生存环境下,坚持的一种本色的生活。“简”就是简单,“朴”就是质朴,简单质朴不就是人的本色吗?每个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一样赤条条的。只不过,在成长的过程中,社会赋予了人不同的角色和地位,给予了人不等量的物质,这才使得每个人的生活不再一样。而那些拥有更多物质的人为了体现自己的优越,势必开始崇尚奢华。

奢华的生活掩盖的是人生的本质,只有简单而朴素的生活,才能让人们重新回归,找回人生的本质,重新获知人生意义。世上的人本是相同的,只因后天的分工不同,每个人拥有的生活不同。然而,这并不能阻挡一个人享受简单和朴素。贵族和贫民,清洁工和亿万富豪都是可以过同一种朴素而又简单的生活的。

简朴只是一种符合自己所在的社会阶层的主流价值观的生活方式,并不能进行定量,所以,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朴素的生活是不一样的。真正成功的人,他们已经不需要通过华贵的服饰,豪华的别墅,高级的轿车来向人们证实自己的成功,因为他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那些过着穷奢极欲生活的人,为的就是像人们展示自己的成功,然而事与愿违,他展示给人们的正是他的粗俗和无知。当一个人把外在的东西看得非常重要的时候,他就会产生虚荣心,虚荣心会促使这个人疯狂地对自己进行外在的包装。当他们以成功者的姿态和胜利者的面容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人们看到的只能是他文化和内涵的缺失。

物质是隔在生命本体和精神之间最大的藩篱,只有突破物质的隔阂,才能使得生命和精神融为一体,才能知道我们的生命需要的究竟是什么,才能从光怪陆离的生活中解脱出来,找到我们想要拥有的。

简朴的生活正是我们的精神不至于脱离本体的最好方法,只有在简朴的生活中,才能脱离物质造成的“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处境,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更加深刻地体验生活,品味生活的幸福。

放下包袱,轻松前进

当你觉得自己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甚至头晕眼花时,为什么不卸下生命中那些不能承受之重,还自己一个轻松的人生呢?

社会不断进步,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我们可以看到更多新奇的事物,我们可以买来更丰富的物品。但我们内心却常常有一种挤压感,这种挤压感让我们无论身居何处都觉得喘不过气来。这种挤压感来自何处?正是来自我们的人生背囊,我们背负了太多的东西,把自己压得透不过气来。

不断加大的生活压力和琳琅满目的商品刺激着我们的神经,不合时宜的感觉在为难我们。物质和成功让我们失去了对生活的憧憬和热爱。快速变化的人和事,让我们措手不及。一天天变化的人,一天天变化的社会环境,都让我们难以享受到轻松和快乐。世界越来越丰富,但我们却找不到通向轻松和快乐的道路,沉重的感觉正像影子一般跟随着我们。

有一位作家曾说,人要承受生命之重。但现实是,绝大多数人不愿承受生命之重,因为他们被物质所束缚,被好房、名车、高收入、高开销等折磨得疲惫不堪。当我们的全部精力用在追逐物质上,身上的担子只会一天比一天加重。

实际上,物质财富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重要。有许多人生活得也很快乐,但他们对物质的要求并不高。这种现象已经得到了心理学家的研究和证实。

美国心理学家戴维·迈尔斯和埃德·迪纳已经证明,物质财富是一种很差的衡量快乐的标准,人们并没有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而变得更加快乐。

在生活中,物质的多少、外表形象的好坏,往往是人们较为看重的东西。正是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很多人搭上自己的精力和时间,甚至用青春和健康换取一种有目共睹的优越生活。然而,我们的内心,有谁注意过呢?当被物质束缚、牵引时,我们的内心就在一天天地枯萎。生命之重、生活背囊就这样让我们疲惫不堪,失去了人生的乐趣。

心理学家说,快乐和幸福有时与物质无关。无论是大款大腕,还是收入微薄的退休工人,他们都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过得悠闲、舒适。如果我们只被物质左右,那就失去了“简单生活”“快乐生活”的机会。

拿破仑拥有常人难以仰望的一切:荣耀、权力、财富,但是他过得并不快乐。他对圣海莲娜说:“我一生中从未有过一天快乐的日子。”

相反,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虽然双目失明、耳朵失聪,但她却能发现生命的美好和生活的快乐。她说:“我发现生命是如此美好。”由此可见,我们的幸福更多是来自内心的平静,而不是取决于外在的物质和财富。

当我们的内心充满了紧张,那就是我们对未来的忧虑和恐惧。每个人都会担心灾难和不幸突然降临到自己头上。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对此,我们也无能为力。与其担忧一个不能确定的未来,忧虑一个不能确定的危险,不如让我们在当下活得更快乐、更幸福。

有人将人生比做一个没有安全阀的锅炉,当积攒的压力到了无法承受的程度时,它就会爆炸——人就会产生疾病、痛苦甚至是精神崩溃。

好在我们也可以掌控这个锅炉,给它调节压力。

有一个青年背着个大包裹千里迢迢跑来找无际大师,他说:“大师,我是那样的孤独、痛苦和寂寞,长期的跋涉使我疲倦到极点。我的鞋子破了,荆棘割破双脚;手也受伤了,流血不止;嗓子因为长久的呼喊而嘶哑……为什么我还不能找到心中的阳光?”

大师问:“你的大包裹里装的是什么?”青年说:“它对我可重要了。里面装的是我每一次跌倒时的痛苦,每一次受伤后的哭泣,每一次孤寂时的烦恼……靠了它,我才能走到您这儿来。”于是,无际大师带青年来到河边,他们坐船过了河。上岸后,大师说:“你扛了船赶路吧!”“什么,扛了船赶路?”青年很惊讶:“它那么沉,我能扛得动吗?”“是的,孩子,你扛不动它。”大师微微一笑,“过河时,船是有用的。但过了河,我们就要放下船赶路,否则,它会变成我们的包袱。痛苦、孤独、寂寞、灾难、眼泪,这些对人生都是有用的,它能使生命得到升华。但如果须臾不忘,就成了人生的包袱。放下它吧!孩子,生命不能太负重。”

青年放下包袱,继续赶路,他发觉自己的步子轻松而愉悦,而且比以前快得多了。

原来,生命是可以不必如此沉重的。其实,人这一生能得到什么呢?只有过程,只有在这个过程中的心情。所以,一定要将整个过程注满好心情。既然失败已经无可挽回,为什么不将注意力转移开来,将自身的悲伤痛苦化为永恒的美好,何必苦苦执著于那些令自己不愉快的事物,而坚持做一个可歌可泣的悲剧英雄呢?一个人如果能够非常从容地将过多的“包袱”放下,他就活得比谁都轻松自在。

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的挫折和坎坷,需要我们去平复;遭遇了的失败或打击,需要我们从中走出去。在布满荆棘的生活之路上,我们难免会受伤。但我们可以通过自我调节,来抚平创伤。学会调节,学会忘记,能让我们更好地昂首前行。

适应现状,追逐人生

同类推荐
  • 35岁之前成功的十六条黄金法则

    35岁之前成功的十六条黄金法则

    由于所处环境和生活背景的不同,每个人对成功的理解也各不相同,然而殊途同归,目标都是一样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本书收集了大量中外成功人士的例子,并对他们的成功经验加以分析研究,从而总结出了确保你在35岁之前取得成功的十六条黄金法则。遵照这些法则,一步一步完善自我,你就会逐渐实现你的成功之梦。希望这本书能够伴随您走向成功的殿堂。
  • 九型人格生存手册

    九型人格生存手册

    当你翻开本书时,你就已经开始了一场奇妙的自我发现之旅。如何认识自我,发现自己的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与他人融洽相处,九型人格可以助你解开所有与性格相关的秘密。
  • 给女人的第一本人际交往书

    给女人的第一本人际交往书

    作为一名女性,如果你不懂得人际交往,即使容貌出众、精明能干,也可能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如果你拥有完美成熟的社交形象、圆融通达的社交手法、淡定从容的社交心理、恰到好处的社交分寸,你就可以在职场中运筹帷幄,在生活中左右逢源。本书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述一些人际交往中的心理策略,以期帮助你迅速地提高说话办事的眼力和心力,掌控人际交往的主动权,避免挫折和损失,一步一步地落实自己的人生计划,获得事业的成功和生活的幸福。进而使你成为人际关系的大赢家!无论你是花季青涩的少女,还是历经风雨的成熟女性,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获得幸福的秘诀。
  • 从哈佛学院到耶鲁礼堂

    从哈佛学院到耶鲁礼堂

    世界著名学府哈佛大学及美国总统的摇篮耶鲁大学中学子聆听的人生哲理,现在,你也可以与他们共享。
  • 成大事必知的88条金科玉律

    成大事必知的88条金科玉律

    "成大事者,必然人情练达、世事熟谙。做大事者,做人必如铜钱之像,外圆内方,吃得开,玩得转。古之成大事者,不惟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成大事必须有谋略、城府,谋大事必须要有计策。成大事要广交豪杰,接纳贤才,物色良将。"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帮助孩子成长的30个创造发明故事

    帮助孩子成长的30个创造发明故事

    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性格爱好的形成过程。锤炼性格,培养爱好”是“帮助孩子成长系列”丛书的要旨,本书也禀承情商、智商并举的思路,从古今中外无数历险探谜中,精心翻译编写了30则故事,为方便读者阅读和讲述,特加注了拼音并配彩图。发明创造是人类利用自然规律,制造出前所未有的生产生活用具,改变人类生活方式,造福社会的壮举。《发明创造故事》再现了人类发明创造的艰辛,彰显了发明家们勤于思考,善于动手,百折不挠的创新精神,告诉我们生活并非本来如此,社会是不断进步的,而这得益于无数发明者的智慧和奉献。
  • 搞定大BOSS

    搞定大BOSS

    她是傲娇千金,知名企业副董事,却被他一个小职员说无能,还要反炒她鱿鱼!电梯偶遇,他霸道欺近,将她抵上墙角……再三较量,她用天才的智谋,血洗无能败家女的称号,却发现早已丢了芳心。公司突临危机,破产之际,他凛然站出,却是以新懂事的身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家斗:第一夫人(完结)

    家斗:第一夫人(完结)

    《家斗:第一夫人》———郁琏城,郁家嫡出长女,在怯懦胆小的外表下,却拥有绝色之姿、倾城之貌。穆以琛,穆家嫡出之子,美若天神,俊逸若仙,万千女性心目中的理想对象,无数男人妒忌的情敌。一道圣旨临门,她的二妹郁无暇死活都不肯嫁,郁家人舍不得深得他们宠爱且如花似玉的二女儿,便应了她的要求从中擀旋,让身为郁家大小姐的她嫁给拥有天下第一美男之称却名声狼藉的穆家三少爷。面对相公的冷落,小妾的嘲讽,婆婆的刁难,小叔的调戏,小姑的蛮横,她都应对自如,安身在淡然清幽之处。她冷心,他冷情,同样冷傲的两人相处在一个屋檐下,是谁先厌倦了对峙?又是谁先习惯了守候?场景一:“好,我嫁!你们可以出去了,我需要静养。”郁琏城说得风轻云淡,却让在场的人震惊不已。在别人眼里,她是个沉静得没有存在感的人,却做出了如此激烈的举动,深夜冒着暴雨跪在院子外,只为求郁家人收回成命,千辛万苦救醒过来却扔出这样一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话。场景二:“郎无情,妾无意。咱们井水不犯河水,两不相侵。”洞房花烛夜,面对匆匆而来给予她警告后,便到与她一同娶进门的小妾闺房留宿的相公,她忍着困倦之意,与他约法三章。新婚之夜,她独守空房,却乐得自在。翌日,面对蜚言流语,也仅是唇角划过一抹淡然的冷笑。场景三:“相公,有时间不如多关心关心妹妹。”每当他心生念想的时候,她总是毫不留情的泼下一盆冷水,提醒着他不要忘记自己承诺。他进一步,她就退十步。他发现愈是接近就愈是看不清猜不透她,看似淡然温和的她,却倔强且拒人于千里之外。场景四:“我穆以琛想要的,就没有得不到。”即使她的心在天际,也要任性的将她锁在身边,直到她将心交给他便是。
  • 中国式医患关系

    中国式医患关系

    作者以客观公正的第三方视角,揭示了转型期中国医患关系的特点,剖析了医患关系紧张的根源,并提出了用新思维解决医患矛盾的对策。本书记录了近年来医疗卫生领域发生的诸多热点事件,包括“缝肛门”、“八毛门”、“录音门”、张悟本现象、教授之死、医生被害等,观点鲜明,文笔犀利。 本书分为“医者的尊严”、“患者的权利”、“医改的博弈”、“医学的温度”、“中医的忧思”5章,共20万字。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决定你一生的行为

    决定你一生的行为

    成功的路有千条万条,但是有一条却是每一个成功者的必经之路,那就是“付诸行动”。行动胜于一切,没有行动,一切言辞都是空洞的。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永远都不要指望别人来改造我们的命运。改造命运,唯有靠自己积极行动、主动争取。本书将教你从日常行为抓起,做好人生规划,学会灵活转变思路,懂得放松心态、修养性情,为成功早打基础,积极主动地采取行动等。本书旨在帮你走向成功之路,带你步入幸福人生。
  • 一刀惊春

    一刀惊春

    唐门一扯淡姑娘被逐出门派后,浪荡了半年,上夫家认了个门儿,就被某不靠谱男青年认领走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龙魂战神

    龙魂战神

    一个从埋龙之地爬出来的少年,意外获得绝世龙魂之体。至此,横行无忌;雄霸天下;败尽英雄;翻掌之间,天地色变。他是一个传说,一个永恒不朽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