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0500000001

第1章 随笔文论卷(1)

在自然的庙堂里

在一首诗里,我这样说过:“自然乃庙堂,山水是我的导师”,确实,我对于美、对于诗的最早感觉,都来自自然山水的启蒙。

小时候我在农村长大,一个城里的孩子,由于父母担心城市的混乱遭遇意外,就将我送到了乡下,由奶奶带。在湘中的青山绿水间,我过上了真正的无拘无束的童年生活,奶奶行动不便,完全管不住我,就放任我在自然的怀抱里摸爬滚打。于是,我愈发无法无天,肆无忌惮。有时候,我会跋山涉水,去看一个传说中的湖,赶到时被夕阳西下、云飘湖面的瑰丽景象惊呆,返回时一路沉浸在少年的初次忧伤中;有时候,我会和同伴在山上追逐,不慎踩空,然后一直往山下滚,最后为树枝拦住,留下一小致……就这样,我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乡村野孩子。刚回到城市时,很长时间不能适应,以至由一个开朗活泼的孩子变得孤言寡语,内向自闭,沉默而孤独,并开始喜欢上了文字,并从中感到安慰。或许,那时候我开始隐秘地领悟到了诗。

后来又有大的震撼。我从中学时代开始写诗,延续到九十年代中期,一度投身商海大潮,中止写诗。但有一天,又突然恢复了。我清楚地记得我十年后的第一首诗的创作过程。2006年底,有一天,我去黄山开会,住在新安江边的一个旅馆里。深夜出来散步,正好细雨蒙蒙,我看着烟雨迷蒙下的新安江,显得格外宽阔,河水浩淼,一条大河似乎是从天那边蔓延过来,我突然心里一动,看着蒙蒙细雨,就想:要是几百年前,这里该是一个村庄,河流流到这里,村庄该有一个码头,古时叫渡口。于是想到一句“一个村庄,是一条大河最小的一个口岸”,然后我的脑子好像一下打开了,豁然开朗,我就这样想着,就这样写出了一首诗,后来《诗选121刊》和一些年度选本都选了这首诗,叫《河流与村庄》。随后,我一发不可收拾,写了很多。我现在有时和朋友开玩笑说:这是天意,黄山是一座伟大的诗山,历史上有过无数关于黄山的诗歌,新安江是一条伟大的诗河,李白等曾经在这里流连忘返,所以,我的诗歌乃是神赐,冥冥中,乃是伟大的自然和诗歌传统给了我灵感,是自然的回音,传统的余响,是我内心的感悟与致敬使我重新写作。

这些年,由于酷爱山水,去了不少名山大川,由这自然的教堂的启蒙,我写出了《抒怀》、《南山吟》、《神降临的小站》、《夜晚,一个人的海湾》、《山中》、《在海上》等一系列诗作。以至被一些人称为“自然诗人”。

在我看来,自然,可以说是中国古典诗歌里的最高价值。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这里,“自然”是比“道”更高的价值。三国王弼称:“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古代中国遵循着这“道法自然”的传统,山水诗因此成为最主要的诗歌品种,人与自然处于一种和谐的亲密的相互参照与关系中。杜甫看见“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王维体味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苏东坡则“侣渔虾而友麋鹿”,诗人们在自然中流连,向自然学习,与自然为友,在自然中获得安慰温暖。所以说,自然是中国人的神圣殿堂。

还由于自然是最高价值,所以,中国人对尘世生活因此看淡了,确实,与伟大的永恒的自然相比,人的那点小恩小怨、蝇头微利都是可以看开的,“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人们以自然为借鉴,因此取得了心理平衡,自然皆如此,何况人间。所以,诗歌也就给中国人提供了超越性的精神解释和价值系统。人们只要一吟诵起诗歌,就可以忘却忧伤烦恼。所以,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诗歌具有多样的心理疗养功能,诗歌释放不良情绪与反应,诗歌提供精神依靠与寄托。诗歌就是中国人的宗教。

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在根本上就有分野。在西方,西方诗学尤其是现代主义强调“对抗”、“个体”观念,此一观点对中国诗歌界影响甚大,尤其是朦胧诗,几乎都是这一思路,最终,一些诗人成为斗士,另一些则走向崩溃,这与他们西方师傅们比如萨特、凡?高之类的结局是一样的。近几年更出现诗人自杀潮,后果堪忧。而中国传统诗学观念,在我看来,更多的是强调“超越”、“和谐”,中国古代就有“诗教”传统。重实用讲世俗的儒家文明怎样获得生存的超越性意义,其实就是通过诗歌。中国古代依靠诗歌建立意义。因为在没有宗教信仰的儒家文明中,唯有诗歌提供超越性的意义解释与渠道。诗歌教导了中国如何看待生死、世界、时间、爱与美、他人与永恒这样一些宏大叙事,诗歌使中国人生出种种高远奇妙的情怀,缓解了他们日常生活的紧张与焦虑,诗歌使他们得以寻找到现实与梦想之间的平衡,并最终到达自我调节内心和谐。所以,几乎每一个中国古代文化人都写诗,每一个古代中国人都读诗。把诗歌学习作为人生成长的基本课程,孔子更要求小孩子就要学诗。诗歌抚慰了所有中国人的心灵。诗歌在中国,既是教育、教养,又是宗教。因此,可以说:西方有《圣经》,中国有《诗经》。

西方“对抗”、“个体”的观念,是产生于西方特定的历史与社会背景的,西方有一个外在于人高于人之上的宗教、上帝,诗人是直接听从上帝的,是站在上帝的立场与角度的,诗人就是人间的上帝,所以他要随时随地批判、纠正不完美的现实与人,诗人与社会的关系永远是紧张的,这样就产生了“对抗”、“个体”,这是西方诗歌永恒的主题——上帝与魔鬼之争,天堂与世俗社会之争,精神与物欲之争。所以西方的诗人们总是处于焦虑、孤独、不安、绝望、虚无与抗争之中,总是激烈的、暴力的。但其实就社会和生活的真实情况而言,“对抗”、“个体”从来就不是人类社会或个人生活的全部,甚至不是常态。中国传统诗学对“超越”、“和谐”的追求,则是基于中国文化的基本理念“阴阳互补”,阴与阳是有差别的,但不是对立的,是相互补充并最终构成和谐圆满的。所以,中国诗人们向来相对是心平气和的,如苏东坡般,即使经常身处逆境,也总是微笑着悲悯地对待一切,对待身边的事物和人,将一切融化在诗歌中,在诗歌中化解一切。所以中国文化人一说到苏东坡,总是会会心一笑,苏东坡这个名字就缓解了很多人的精神紧张,他的诗歌更是治疗了很多人的心理疾病。

也正因为人生不完美圆满,所以需要诗歌提供升华超越的价值精神。

因此,中西诗歌颇多不同之处,西方诗人尤其是西方现代诗人讲个性,中国诗人则讲境界。前者是保持差异对抗、强调“个体”的产物,因自从上帝死后,人成了孤独的个人,而要在荒漠般的尘世获得立足之地,就要有“超人”般的强力意志,就要与他人、世界决裂,所以,“他人就是地狱”,人皆崇拜“强者”。而中国诗人没有这么激烈,没这么愤世嫉俗,中国诗人遵循大道,“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陶渊明),这种超然的态度,可以说就是中国人的世界观,是“道法自然”的必然心得。投身大道,从而获得自由,先从个人修身养性做起,从一点一滴开始。所以,达到大境界,获得人格力量,是自我修身养性、内在超越的结果,是不断自我升华的产物。诗歌就是最好的内功修养之路,可从中通向大道。因此,诗歌是具有宗教意义的结晶体,是一点一点修炼、淬取的精髓。

对于我来说:自然是庙堂,大地是道场,山水是导师,而诗歌就是宗教。

那些岁月的风云

关于

1980年代的大学校园,我记忆深处最深刻的印象,居然是云。

我们常说1980年代是一个风云变幻的年代,也许武大人对此最有体会。武大是我就读的武汉大学,由于地处中国的中部,对潮流往往最为敏感,1980年代末期,几乎所有的武大毕业生都面临一个选择:北上,南下或回家。北上,就是去北京等地;南下,就是到广州、深圳、海南等地;回家,就是哪里来回哪里去。1980年代前期,北上是大部分人的选择。北京是政治中心,据说武大学生由于素质高,功底扎实,动手实践能力强,好用,是那些年重点大学中学生分配到中直机关最多的;1980年代中期以后,市场经济渐起,商业大潮席卷而来,南方又成为潮流的中心。南方自由、开放、浪漫的气氛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于是,武大学生又纷纷南下,追逐理想而去。南下的学生开始超过北上的学生。在1980年代,武大是某种风向标,被誉为“高校中的特区”,确实是有一定象征性的意义的。

1985年到武大后,我写过许多关于云的文字,我把自己称为“望云的人”,总是在山上的林荫小道或湖边小径徘徊,然后,不时抬头看看天空的云,向往着外面的世界和远方。确实,在珞珈山上,在东湖边,看云是我重要的生活。那时候春风清爽,天空明净,在山上或湖边看云,是一种享受。我住在湖滨的时候,每天早晨,一推开窗,就是一幅水墨画。湖水之上,云彩千变万化,令人惊叹,我们就生活在风景之中。躺在山坡草地上看云的感觉也不错,几根浅草摇曳,在脸上手上触碰,看着天空那些不断变化形状的云,想象着远方的一切,有时候竟然会无端端激动起来,虽然消失得也会很快。当然,也会有云雾缭绕的天气,在山间漫步,则是另外一种心情。青春模糊懵懂的心事,也恰如迷雾般看不清,但有着朦胧之美。

1987年底,我和几位武大的学生一起去海南岛。车过柳州,进入雷州半岛,风情就为之一变。南方的天空,天低云低,一有风起,云彩就迅即翻滚、流动,所谓风起云涌,就是这种景观了。到了海南岛,云彩更是一日数变,变化、移动得更快,而且感觉就在头顶上。我第一次有了强烈的岛屿意识,所谓“海到天边云作涯,人至绝顶我为峰”,在岛屿上是很容易产生这种感觉的。1980年代鼓吹蓝色文明,其实就是说一些岛国如英国、荷兰等的感觉膨胀,欲望扩张,最后竟至于称雄世界。

在岛上,云每天都不断变幻,有时候,是大朵大朵的灿烂白云绽放天空,绚丽多姿;有时候,是黑云压城,滚滚而来,层层下压,快速移动翻涌,似乎马上要天翻地覆了;还有时,是海面上微风轻拂,几片白云点缀,蓝天垂丽,好一派风平浪静。我后来写诗,立志要“拍一套云的写真集”,就是产生于此时。

1980年代的风气也大抵如此。1980年代是一个风气大开大阖的时代,时代的变化如此之快,如白云苍狗,让人目不暇接。1980年代在不同的人心里留下的印象也许是不同的,但风云多变是每一个人的感受。而武大校园,这块适合看云也是风云汇聚的地方,就产生了很多诗人。诗人是那些年代的风云人物,引领时代风尚,诗人举臂一呼,应者云集。1987年,武大在全国高校中首开学生讲座,由大学生自己来做全校性讲座。我是首讲,刚开始时还有些担心有没有人来听。结果是,桂园的大阶梯教室里人山人海,挤得水泄不通,我以朗诵金斯堡的诗歌开头,慷慨激昂,豪情万丈,引得欢呼声四起,掌声雷动。由此大致可见当时风气之一斑。

何其芳说,诗人都是望云的人,富于想象力,自由而散漫。在武大这样风景美丽的地方,又有云可看,青春期的激情无处发泄,只能寄望于云,因此,诗人层出不穷就毫不奇怪了。所以,武大的诗人们前赴后继地涌现,就跟武大上空那些源源不断地涌现的云一样。

后来,这些望云的人又去了不同的地方看云,高伐林去了北美洲,王家新到过英伦,洪烛、杨晓民、邱华栋等到了北国,我则来了海南岛,李建春、黄斌等留在了武汉,还有一些,不知漂流到了何方。每次想起这些校园里的朋友,心里就一阵温暖,虽然见面不多,却总在相互支撑,一起写诗到现在。

我们在不同的地方看云,继续写诗。诗人,不经常抬头去看看天空的云,是绝对写不出诗来的。

诗人的失踪现象

在一个变异多端、复杂动荡的转型时代里,诗人的命运总是令人揪心。因为,在社会大幅度的猛烈的急剧变迁中,单纯而率直的诗人似乎适应能力是最差的。就像自然界的那些敏感而娇弱的小动物,在地震来临之前总是惶惶不安,四处乱窜。诗人也似乎具有这样先知先觉的预兆能力,总能预感出时代即将爆发的猛烈的震荡,因此比较常人,他们总是很早地最先表现出一种特别的不知所措、无能为力的软弱。

因此,从诗人的命运中,常常能窥见时代的秘密与真相。有人说得好:诗人的命运里,浓缩了时代的隐私。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当代诗歌史上那些最先逝去的诗人:海子,一个年仅二十五岁的诗人,在寒冷的冬季来临之前,在洪水般的混乱泛滥之前,将自己横卧在山海关前的铁轨上;昌耀,一个高原上的被视为生活的硬汉,最终忍受不了肉体与精神的双重痛苦一走了之;顾城,一个梦幻般的童话诗人,一直在寻找自己的世外桃源,试图躲避冷酷的现实与矛盾,但最终无路可逃,无法回避,最后走向疯狂,把用于整理花园的斧头对准了妻子,然后自杀;还有马桦,本是浪子班头,混迹于豪华都市,有一天突然顿悟,要去过一种实在而宁静的生活。他去了云南边地,在一座小学的课堂里找到了自己的立足之地,然而风云不测,在一次意外事故中永远地失踪了——这真的是一个暗喻:那些想寻找自己内心安宁的人,不得不从我们的世界里永远地失踪。

人们将这样的一些现象,概括为“诗人之死”。在二十世纪很长一段时间里,诗人之死更是被作为一个重大的事件,一个突发性的重大事件。

诗人的死亡宛如突然爆发闪耀的绚烂的烟花,瞬间即逝,却又提醒着人们什么,预示着什么。在哲学家看来,在这样的说法里,暗含着这样的一种隐喻:从远古开始,诗人的雏形巫师曾作为神的代言人,向世界宣喻神的旨意,确定世界的纪律与秩序。在这个意义上,诗人可以说就是世界与时代的立法者,价值的确立者,精神的承担者,那么,现代社会中诗人的突然死亡,其实象征着价值的崩溃,人心的涣散,显示了时代的礼崩乐坏。

诗人之死就像上帝之死一样,预示了混乱时代的到来。

与诗人们的死亡同时发生的,是诗人们大规模的失踪现象。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曾是凌空蹈虚的时代,是英雄主义、理想主义与浪漫主义大肆流行的时代,在那样的一个时代里,诗人无疑是舞台上的主角。到处响彻诗人高亢洪亮的声音。诗歌界高潮迭起。朦胧诗、第三代人诗歌;北岛、舒婷、顾城、杨炼、江河……等等等等,无人不知。但一转眼,时风忽变。似乎仅仅一个夜晚,诗人们不见了,消失了,失踪了。代之而起的是商业大潮汹涌而来,时代突然变成了一个巨型搅拌机,将所有的人和物都搅进去了,然后冷酷地不动声色地将那些不适应者像废渣一样吐出来。这是技术时代里机械的逻辑。这是弱肉强食的物质时代的逻辑。

而作为心灵的守护者的诗人,在这样的生活和世界里永远是弱者。

同类推荐
  • 南磨房行走

    南磨房行走

    《南磨房行走》旨在让形形色色、光怪陆离,有着怎样闪光的头衔、动听的言辞、华丽的外衣都显示出本来面目。具体内容包括《“避邪”的邪门》《质疑十条“土”法律》《还有多少空置地在扯皮》《说“包二奶”》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狼之独步:高建群散文选粹

    狼之独步:高建群散文选粹

    ,其代表作长篇小说《最后一个匈奴》是新时期中国长篇小说领域重要收获之一。中篇小说《雕塑》、《大顺店》、《刺客行》、散文集《新千字散文》、《我在北方收割思想》、《穿越绝地》等重要作品问世。此外还有长篇小说《六六镇》、《古道天机》、《愁容骑士》,当代重要西部小说家。本书收录了《我的饥饿记忆》、《陕北猎奇》、《我家的小保姆》等数十篇高建群散文佳作。被誉为浪漫派文学最后的代表人物,高建群,中国文坛罕见的具有崇高感、古典精神和理想主义色彩的重量级作家
  • 警路留痕

    警路留痕

    本书的作者是派出所的所长,多年的警察工作让他经历了各种类型的案件。本书即是作者从警经历的真实记录,书中不仅包含了对现实生活中真实案件的介绍,情节惊奇,让人觉得匪夷所思,触目惊心,也有作者的文学创作,如小品剧、漫画、诗歌等,以及作者对生活、工作和人生的一些感悟。
  • 落泪是金

    落泪是金

    有这样一群人,从山里走来,带着贫困,走进神圣的殿堂。他们之中有的父母不堪忍受沉重的负债,带着不为人知的心酸和痛楚,永远离开了人间;有的因物质的匮乏而扭曲了心灵,也开始堕落。《落泪是金》探究了中国贫困生在通往高等学府的崎岖路上,经受着个人与家庭的艰辛和痛苦。
热门推荐
  • 绝色千金逃婚记

    绝色千金逃婚记

    各位亲们,《我晕,这样也能穿越》正式更名为《绝色千金逃婚记》希望大家可以继续支持我。我觉得这个名字比较贴切。呵呵呵。她安氏企业大小姐安琪,天生一副颠倒众生的美貌,再加上后天父母的精心栽培,上知天文,下通地理,古今中外没有她不知晓的事情,真是命运捉弄人啊,父母竟然逼我和一个素未谋面的人结婚,而且丝毫没有转圜的余地,我一气之下逃之夭夭了。郁闷,这是哪啊,好像穿越了,不会吧,逃婚也能穿越,真是奇闻。苍天啊,我怎么穿越了还要被逼婚啊,真是命苦啊。哇塞,太美了吧,我照了一下镜子,看到镜中那张美得没有一点瑕疵的脸,她真的是我吗?我自认为自己就有够美了,可是镜中这张脸真是让我望尘莫及啊。原来我是蓝月国的新月公主,被逼嫁给太阳城的大王做妃子,要是我的父王不同意太阳城就要出兵攻打蓝月国,原来父王也是有苦衷的,让我不由得想起老爸是不是也有苦衷呢?都怪那个太阳城的破大王,那叫什么楚天磊的超级没品的人,看本小姐嫁过去怎么收拾你,哼!下面介绍一下几位重要男主楚天磊——太阳城的大王,冷酷高傲,却对新月一见钟情,让他想尽一切办法获取芳心。楚君毅——太阳城九皇子,生性浪荡不羁,却被新月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所牵动着。许昊天——大将军之子,因为父亲被陷害冠上通敌卖国之名,惨遭灭门,来行刺皇上,却以外挟持新月离开,因为对磊的仇恨,所以使得他也讨厌新月可是最终是什么导致他转恨为爱呢?尹玉枫——叱诧风云的武林盟主,却因她的救命之恩而不可救药的爱上她。总之就是各位男主都是人中之龙,都死心塌地的爱着女主,最终女主会选择谁,敬请关注吧。我所构造的女主开始是个纯情小女生,后来因为变故可能会变得冷酷无情。所以不喜者勿近。希望各位亲亲可以用手中的票票继续支持我,支持新月公主哦。《穿越之特异功能皇后》已经接近尾声,偶有挖了个新坑,《穿越之绝色杀手》向亲们推荐,不过还是会以更这篇为主,请亲们别介意偶的贪心,其实偶也不是贪心,因为如果更一篇文更久了会找不到感觉,所以同时更两篇算是给自己放松一下,不过还是要以一篇为主,一篇为副。呵呵,不说了,再说偶就太啰嗦了。最后偶很厚脸皮的向大家说,收藏,砸票。呵呵········
  • 惜缘

    惜缘

    奋斗崎岖路,无奈忽视所爱,未知伊人流泪,仅为爱人营造铜墙铁壁般的避风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穿越红楼之林家双玉

    穿越红楼之林家双玉

    林紫玉怎么也没有想到,被牛头马面勾错魂的事居然发生在自己的身上林黛玉是谁啊是她最喜欢的人既然有机会去做她的姐姐又怎么会放弃这么好的机会呢看看有林紫玉的红楼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红楼整个红楼因她的出现,而发生了改变。可是等待着她自己的又将是什么样的命运呢?这具身体的母亲留给她的紫玉又意味着什么呢?当谜底被揭开后,等待着她的是什么?是幸还是不幸?小蝶新建了一个群,群号是:83839682,如果亲有意可以加群。验证码写紫玉(笑脸)小蝶隆重推出另外一个群红楼情思群,群号为:36840339欢迎光大红楼迷前来交流。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笑蝶拜求点击+票票+留言+收藏!其实我一直想写有关红楼梦方面的穿越小说,看到一个个的都写得那么好,有点不太敢动笔,一直在想应该以什么样的身份写来,后来才决定虚构这样的人物来写,来圆自己的一个梦。借此机会,小蝶推荐自己的文:《一个女人三个老公》的下部《草根妈咪》粉墨登场,地址:《一个女人,三个老公》离婚了,没什么很平常净身出户,没什么大不了带着女儿,是天下最幸福的事离婚后的第一个愿望就是有份工资高的工作,把女儿接到身边来亲自教育,至于男人如果碰到合适的坚决不放过,当然最起码是在拥有一份固定的工作的情况下,谁叫咱是新世代的女性,谁叫咱是坚强的单妈呢?看着哥嫂的脸色过日子,那是没办法的,谁叫咱现在没有能力把女儿带在身边呢?面对前夫的骚扰,坚决反击,也不想想不离婚时忍那是为了家庭和睦,现在离婚了,就算是当炮灰的命,也不应该当你的炮灰。想和心爱的男人生活在一起,本以为水到渠成,谁知道天意弄人,真的是有缘无份吗?出去爬个山吧居然落水,欠了别人一条命。本想要个电话号码以后报答救命之恩,可是人家不稀罕。很好!是你不要报答的,可是为什么再次碰到时,非要逼着人报恩,什么世道!好友的文文:四兄妹的酷乐队:(小四酷=影子宝贝)穿越红楼之甄巧儿:(飞雪若影)红楼之玉落谁家:(玉人何处)
  • 最可笑的200个爱情幽默

    最可笑的200个爱情幽默

    这是一本能让每一颗孤独的心,都开出花来的书。因为受过伤,才活得更坚强!你可以什么都没有,但一定不能没有生命。本书汇集了经典的爱情幽默故事,让读者在轻松一笑的同时也能从中领悟到爱情的哲学,从此让快乐走进你的心坎!
  • 我要我的心情(好看系列)

    我要我的心情(好看系列)

    叙事艺术的时尚化表达,是王钢作品最受儿童读者欢迎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王钢小说呈现了今天儿童生活的时尚性的一面,而且用很新鲜的、具有当下气息的语言准确地表现了校园生活和儿童内心。王钢的时尚化表达,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一是用幽默的场景和夸张而富有情感冲击力的语言来展现形象的特征。二是小说里每一个小角色的性格和语言都是很独立性的,作家给每一个孩子都画下了一幅喜剧化的脸谱。值得注意的是,王钢意识到了儿童生活时尚化的一面,将这种时尚化加以艺术的呈现,给予审美的观照,赋予爱的色彩。
  • 总裁的古妻

    总裁的古妻

    好消息:此文已加入半价促销活动!!!!这是一篇反穿越文,且看古代千金小姐到现代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顺便偷偷众位现代才俊的心!!!她只不过是小小地闹了一下当今新科状元、太师之子的婚礼罢了,居然把她逼到皇宫避难。还有没有人比她更不幸,只是不小心撞了一下墙也能穿越。敢情这是潮流啊,那她就顺应一下吧。她本是府尹千金一下子变成了凌氏帝国小公主,未免晋升得太快了吧。更有人称她为黑道老大‘圣君’的情妇,罢了罢了,就看在那位‘圣君’是她堂妹的份上,她做一下又何妨?可是她的命运会不会太惨了一点,一穿越,迎接她的居然是——绑架!!!他像骑士一样拯救了公主,令一颗芳心从此沉沦。在学校,他是高高在上的王,冷漠而又孤傲,却偏偏对她另眼相看。不出意外地,公主和王子相爱了。可是一场阴谋、一场误会让他们不得不带着对彼此的误会分手。*****************************************************五年后,褪去了昔日青春的羞涩,他不再当年年少轻狂,她不再单纯无知。阴差阳错,他成了她的顶头上司,时不时地就被抓进办公室“训话”。惹得全公司绯闻满天飞。公主和王子是否能够再续前缘?****************************************************面对穿越千年而来的“恋人”,对她的痴恋她又该怎么办?——“在龙轩,我们无法相守。是老天的怜惜,让我能在异世遇到你,我不会再放手了…”深沉阴狠的神秘人为了她背叛自己的主人,只求能与她长厢厮守。为得到她,他可以付出所有,再狠再毒的手段他也在所不惜。——“除非我死,否则你休想离开我一步。”还有大明星的霸道、强取豪夺她又能否抵挡得了?——“你是我的,总裁又如何,我现在的身份还会输给他吗?这辈子,他别想得到你!”*****************************************************五年后的某一花絮——————酒店里“两条路,你是要自己乖乖躺到床上,还是要我绑你上去?”他很民主!“可…可不可有第三条路?”她眨巴着眼睛可怜兮兮地问。答案当然是——不可以!好吧,不可以是吧?某某伟人不是说过:“路是人走出来的…”瞧他一身浴袍就出来乱晃,摆明了就是想让她有机可趁…随风清的其他作品:
  • 花叶死亡之日

    花叶死亡之日

    南洋富商席有仁远赴日本与恩人会面,却不料刚到日本,身边就接二连三地发生命案——先是独居老人被绞杀,后是地方政客的侄子中毒身亡,紧接着他的恩人竟然也因煤气中毒而死!一系列扑朔迷离的杀人案件,凶手却未留下任何蛛丝马迹,揭开真相的关键到底在哪里?但是真相总会大白。只是当拨开重重疑云之际,那份历经岁月蹉跎的情感,不知是否依然和从前一样隽永甘醇……
  • 神界秘史

    神界秘史

    一个修真界的炮灰,因为自己的努力与巧合,靠着战争利器,征战异界,打造一个传奇。这是一个强者的国度,这是一个暗黑的世界。从另一个视角,剖析世界的格局。杀戮不是目的,征服只是手段。想实现梦想,只能不断挑战。所谓秘史,不是指男女私事。而是对表象的深一点层次的探讨。
  • 奇迹的翡翠城

    奇迹的翡翠城

    故事多多,乐趣多多,亲子阅读,收获亲情和快乐。《奇迹的翡翠城》精选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田运杰所著的精美童话,每一篇故事都非常精彩。《奇迹的翡翠城(童话故事集)》包括小公鸡鸣鸣历险记、 小妮娜探故乡、鼠王与狐狸、老鼠告猫状、小浩浩和七个精灵人等。书中温馨的故事、可爱的形象、精美的文字,构成这套高品质的书,相信孩子 与家长都会喜欢。
  • 出嫁不从夫:本王老婆太犀利

    出嫁不从夫:本王老婆太犀利

    “王爷,你是见人爱人,我是人见人爱,我们两个不是一个档次上的人!”她理所当然地贬低他,而他——恨不得休了她!“要不是因为打不过你这丫的,姐早跟你翻脸了!”某女对着某冷面王爷大声嘶吼道!好吧,她华丽丽地承认,她真的很没出息!她很鄙视她自己!要休妻?行!遣散费多给点!头一甩,她嚣张地勾起嘴角,“不要迷恋姐,姐一点都不犀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