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13300000001

第1章 斯大林(1)

不幸的童年

斯大林出生于1879年12月21日,在格鲁吉亚一个叫哥里的小城里。他的父亲给他取名为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朱加维里。

他的母亲非常疼爱他,叫他索索。他的家里很穷,父亲是个鞋匠,人们都叫他别索。他的母亲是个虔诚的东正教徒,名叫叶卡捷琳娜·格奥尔吉耶夫娜·格拉译,人们都叫她凯凯。

格鲁吉亚有句俗话:“所有的鞋匠都是酒鬼。”他的父亲也不例外,是个酒鬼。他把挣来的钱大部分都买酒喝了,只留下一小部分给母子俩,而这点钱是不够养家的。没办法,叶卡捷琳娜只好挨家挨户给人家洗衣、缝纫,来供养自己和孩子。

后来他的父亲抛下他们母子俩到格鲁吉亚首府第比利斯去了。他一出生就看到拳头、暴力和无情的搏斗。

不幸的是他6岁那年得了一场很严重的天花,在当时,那是一种很凶险的疾病。虽然总算挺了过来,但病后脸上却留下了永远去不掉的麻子。

他的母亲是一个很要强的人,她希望自己的儿子将来能出人头地,不再像自己一样受苦,她想让他将来当个神甫。东正教的神甫可以结婚,主管一个教区,有稳定的收入,干得好还有升迁的机会。

他9岁那年,他的母亲如愿以偿,索索进了哥里的教会小学。入学那天,他穿了件新的蓝大衣,戴毡帽,脖子上围了条漂亮的红围巾,母亲呕心沥血,他不能比别人差。

除学校每月发给贫困学生3卢布的助学金,他的母亲还设法在学校为教师们洗衣服,做勤杂、清洁工,每月可挣得10卢布,她就用这些钱供养儿子上学。

他的父亲别索虽然到了第比利斯,但刚开始的几年他还不时地回家。他对妻子自作主张地将儿子送到教会小学勃然大怒,他干脆把孩子带到第比利斯,让他到阿杰利汉诺夫皮革厂做学徒。但凯凯已经不怕丈夫了,她进城把孩子又领了回来。

别人又帮她重新办了入学手续,孩子又上学了。

从此以后,他的父亲再也没有回过哥里。1890年,他的父亲在一次酗酒后的打架中被人用刀子捅死。但他的死,对他一家并未带来什么影响。他对他的父亲从来就没有好感,除了拳头,他没从父亲身上得到过其它东西。

他组织了一个由几名最强壮的男孩结成的团伙,他们被称为“三剑客”。彼佳、采拉泽和格里沙,他们都毫无怨言地听从他的指挥,在他们中间,他是最瘦小的一个。

斯大林在哥里教会小学上了6年学。他通常是班里学习最优秀的学生之一,他记忆力非常地好,学习功课几乎不费什么劲。

在完成神学功课的同时,他还读了不少其它方面的书。他读过格鲁吉亚作家达·乔恩卡泽的中篇小说《苏玛尔城堡》,恰夫恰亚泽、阿·策烈铁里等格鲁吉亚作家的长诗和小说。最使他感兴趣的是亚历山大·卡兹别吉里的一篇短篇小说《弑父》,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位勇敢、机智、善于战胜任何困难的英雄柯巴,他救了一对年轻的恋人,为反对沙皇在高加索的总督沃龙佐夫伯爵的军队而进行战斗,最后杀死了叛徒吉尔戈拉。少年的斯大林特别崇拜柯巴,柯巴成了他偶像和理想的化身。对于斯大林来说,柯巴就是神,就是生命的全部意义,他决心要成为第二个柯巴,成为像柯巴那样的斗士、英雄。

从那以后,斯大林就开始称自己为柯巴,并要求同学们也这样称呼他。

早期的革命活动

1894年,斯大林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第比利斯正教中学,并获得了学校的奖学金。这是他第一次离开母亲。

正教中学是一所奇怪的学校,看起来像座兵营。它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学生们哪怕只是犯了小过失也要在地下室的一间小黑屋子里关禁闭,修道士们经常侦查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搜查他们的行李,偷听他们的谈话,稍有怀疑,就向校长告发。

学校还鼓励学生们互相告密。学校不允许学生到非教会的图书馆去借书,只有经修道士认可的书才可以阅读。

学校生活是十分艰苦的,二三十个人挤在一间宿舍里。生活既单调,又死板,空气在这里好像都凝结了。

教会中学令人窒息的气氛显然与少年斯大林的追求不一致。

他在最初一两年的学习成绩在全班仍然名列前茅。学校也开设数学、希腊语、拉丁语、俄罗斯文学和历史等课程,但这些并未使他的求知欲得到满足。

入学不久,斯大林就加入了一个秘密的学习小组。他们偷偷地把禁书带到学校里秘密阅读。当时,第比利斯有一个流动图书馆,斯大林就从这个图书馆里借书。他读格鲁吉亚的诗歌,也读俄罗斯和西方一些名著。达尔文的《人类的起源》,雨果的《海上劳工》、《九三年》,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果戈理的《死魂灵》。他如饥似渴地读着,这些书使他知道了许多新东西。

斯大林对同学说:“没有上帝,他们骗我们。”他让这个惊慌失措的男生看达尔文的书。

这是他人生道路上的转折点。17岁的斯大林心中充满了对新生活的憧憬。他写了几首诗,发表在第比利斯文学杂志《伊维利亚》上,第一首诗充满了欢快的气氛,而最后一首诗则饱含悲伤的情感。

斯大林阅读学校禁读的书,在他入中学3年后被发觉。

斯大林失去了对东正教的信仰,但对于自己未来将走什么路,他心里还是不很清楚。

后来,他加入了“麦撒墨达西”社,这是一个第比利斯首批社会民主党小组之一。俄国社会民主党是后来的原苏联共产党的前身,他们宣传马克思主义,要求推翻沙皇专制制度,进行社会革命。

斯大林加入后不久,就让他负责一个工人学习小组,给一些烟草工人、泥瓦匠、鞋匠、织工、印刷工人和马拉有轨车售票员讲授社会主义。每次集会都聚集在工人拥挤的窝棚里,房间里充满了刺鼻的马合烟气味和汗臭味。门外一个人放哨,以免遭到警察的袭击。

对于19岁的斯大林来说,给工人讲课的生活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充满了挑战。因此他非常兴奋。

每次这样的集会后,他必须匆匆赶回学校,向教士解释,为自己长时间不在学校找借口。然后装成虔诚的样子,到教堂去同其他人一起装模作样地进行祈祷。

既是一个革命者,又是中学学生,这种生活使斯大林的处境很难堪,他决心摆脱这种处境。

1899年5月,20岁的斯大林从第比利斯正教中学不辞而别,他没有等到中学毕业。1个多月后,学校以无故不参加考试且原因不明为理由作出了开除的决定。

斯大林从此永远地离开学校,开始一种新生活——职业革命者。

母亲知道了儿子拒绝为上帝供职。她为儿子身上所花的心血都白费了,她想让斯大林当一个神甫的理想破灭了,她很伤心。

母亲不希望儿子成为什么革命者,始终固执地认为被学校开除是耻辱。

后来斯大林当上了原苏联共产党的总书记,事业成功了。他曾劝母亲搬到莫斯科去住,她也曾在克里姆林宫住过一段不长时间,但她蔑视他的成就,看不起热闹场中的喧嚣和世俗的荣华富贵。她还是回到了她那熟悉的格鲁吉亚老家,过着那安静,没有排场的生活,当一个简朴、虔诚的老太婆。

他的母亲晚年很孤独,因为他的儿子自从15岁到第比利斯上中学后,每次看望她的时间都很短。事实上斯大林已离开了她的生活。

虽然母亲对儿子的选择并不满意,但斯大林却始终热爱着他的母亲。他不回家,但经常给母亲写信,他写给母亲的信很简短。几乎每封信结尾都写上格鲁吉亚的传统祝语:“亲爱的妈妈,愿您长命百岁!”

他给她寄去妻儿的照片,寄钱、寄药,劝她生病时别丧气。

他依然请母亲到莫斯科来,她还是不来。他的妻子在最后的几封信中表示无奈:“夏天快到了,或许能见面,要不,您上我们这来?对了,您总是给我们寄包裹来,我们于心不忍。”

就这样,寄包裹,但不去,不论怎么请求。不过,他也没有去看她。在高加索休养时,离她很近,但不去。

只有在1935年,得知妈妈病得不轻,看来,以后难以见面,他才去探望了她一次。母亲对斯大林没能当上神甫还耿耿于怀,她惋惜地对儿子说:“你没能当上神甫,真可惜!”

1936年,叶卡捷琳娜带着这个遗憾和失望去世于格鲁吉亚,终年80岁。

离开学校的斯大林,没有住的地方、也没有工作,生活没有着落。幸亏在朋友的帮助下找到了一份固定的工作:在第比利斯天文台当观测员。

尽管这个工作收入微薄,斯大林还是很满意。他有一间独自享用的屋子,在不值班的时候可以自由使用,他不上班的时候就拼命地读书,桌子上堆着厚厚的书和小册子,有很多普列汉诺夫和列宁的著作,甚至还有《火星报》。

1900年“五一节”快到了,斯大林和其他一些人忙于准备节日的活动。当时在格鲁吉亚,“五一节”是非法的,从来没有搞过庆祝活动。他们准备第一次在这里举行游行集会。

在指定的4月23日,400~500名工人来到第比利斯远郊的盐湖集合。因为这里离市区比较远,大概不会受到警察的监视。到达目的地后,工人们排着整齐的队伍,高举自制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画像和用俄文、格鲁吉亚文、亚美尼亚文写的标语。斯大林和其他几个人在集会上发表了演讲,最后,集会者唱完《马赛曲》就匆忙解散了。

当斯大林与列宁的战友库尔纳托夫斯基筹划并准备1901年的五一节示威游行的时候,第比利斯的警察,已经知道了这个计划并决定先发制人。

1901年3月21日警察逮捕了库尔纳托夫斯基和50多名社会民主党骨干分子。当天晚上,警察袭击了天文台和斯大林的住所。这时斯大林正向自己房子走来,看见房子被警察包围,就转到街上兜圈子,直到警察全都撤走才返回住所。

由于其他领导成员的被捕,斯大林承担了更加繁重的五一节组织工作。

五一节这天,大约2000名工人聚集在亚历山大公园附近的索尔达茨基广场,警察和哥萨克骑兵手持军刀和鞭子等在那里。双方很快发生冲突,14名示威者受伤,50多名被捕。

示威游行的消息使远在国外的列宁感到异常高兴。《火星报》评论说:“4月22日,星期日,在第比利斯发生的事件,对于整个高加索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一天标志着高加索公开革命运动的开始。”

1901年11月11日,第比利斯社会民主党召开代表大会。斯大林当选为这个委员会的委员,并派他到巴统去建立党组织。

巴统位于黑海沿岸,是个有两三万人的城镇。这里交通便利,是俄国的一个工业中心。

斯大林到巴统后组织发动工人,并办了一个秘密印刷所。印刷所就设在他的住所。铅字都放在火柴和香烟盒里,斯大林坐在桌子旁写传单,然后就交给排字工人,各种传单和宣言书很快就从这个印刷所散发到工人手中。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用柯巴作为化名,并且一直用了很长时间。

在斯大林的宣传、鼓动下,巴统的工人开始罢工,上街游行。

警察千方百计想找到秘密印刷所,为了躲避侦查,斯大林把印刷机转移到巴统郊区一个阿布哈兹人村庄。为了保密,到这里来领传单的工人都穿上高加索妇女的服装,戴着面纱。左邻右舍起初怀疑印刷机在印钞票,因此要求分一份。斯大林费了好大劲才向他们解释明白是怎么回事,并得到当地村民的帮助。

1902年4月5日,星期五晚上。斯大林和几个同志在一个朋友家聚会、联欢。联欢会正在进行中,有人猛然发觉,巴统警卫队不仅包围了这座房子,而且在地下室里安了密探。斯大林抽着香烟,正与一位朋友谈话。他没动声色只平静地说:“没事儿。”继续抽他的烟。过了不久,警察闯进屋里,逮捕了屋里所有的人,包括斯大林。

这是斯大林在他的职业革命生涯中第一次被捕。几经流转,1年多后他被判处3年流放。流放地是在西伯利亚伊尔库茨克省的新乌拉村。经过4个月押送,才到达目的地。但他很快就从流放地逃跑,1904年1月斯大林又偷偷地回到第比利斯。那时他已经24岁了,正是婚爱的年龄。

他在第比利斯的秘密接头点遇见了亚历山大·斯瓦尼泽,后来介绍他同自己的妹妹相识,她叫叶卡捷琳娜·斯瓦尼泽。

姑娘和斯大林的母亲同名,都叫叶卡捷琳娜。斯大林很快地和叶卡捷琳娜结了婚。婚礼是在一所东正教堂秘密举行的,母亲特地从哥里赶来操办了这次婚礼。

1907年,他们有了一个男孩,取名为雅可夫。不幸的是孩子生下不满1岁,年轻的斯瓦尼泽就病故了。

1905年12月斯大林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高加索联盟代表的资格出席了在芬兰举行的全俄布尔什维克第一次代表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列宁和斯大林第一次直接会面了。

1905年的俄国第一次革命失败后,沙皇制度重又站稳脚跟,工人运动急剧衰落,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许多人脱离了党的队伍,党的组织成员大大减少。

就在这种形势下,斯大林来到巴库,领导当地的工人继续斗争。他在自己参与编辑的《汽笛报》上发表许多文章,坚持认为石油公司必须同整个产业的代表进行谈判。工资制度必须改变,工人需要的不是更多一点的奖金,而是欧洲的工资制度。他和战友奥尔忠尼启则、伏罗希洛夫等人一起领导石油工人同雇主进行斗争,在工厂主同意与整个产业的代表进行谈判之后,他号召5万巴库石油工人来选举他们的代表,当局答应给工人代表以豁免权。

斯大林等人还组织了多次石油工人的罢工,迫使工厂主向工人作出让步。

巴库的斗争引起了列宁的重视。特别是那些有着积极斗争情绪的人使列宁表示十分钦佩。

斯大林在巴库的名气越来越大了,反动派对他恨之入骨,派出大量的警察,侦探来寻找跟踪他。1908年3月25日,斯大林和他的战友奥尔忠尼启则同时被捕,囚禁在巴库的拜洛夫监狱。

拜洛夫监狱原来只能容纳400人,可现在是十月革命前沙皇俄国统治最黑暗的时期,到斯大林被捕时这里却关押了1500人。

在狱中,斯大林除了学习世界语,还利用闲散时间读书,并继续注意着巴库石油工人的斗争,不断地为《汽笛报》和《巴库无产者报》撰写评论。

在这里他被关押了7个半月,然后被判处流放沃洛格达省索利维切戈茨克两年。在押解流放地的途中因患斑疹伤寒,直到1909年底才到达流放地。

不久他从流放地逃了出来,回到首都彼得堡又开始了他新的战斗。

从1908年斯大林在巴库被捕并判处流放,到1912年这段时间,他又先后3次被捕、流放。但他每次都逃了出来,在斯大林的革命生涯中真是多灾多难。在1911年的一次服刑中,他在缺席的情况下被选为中央俄国局委员。

1912年底,斯大林再次奉召到克拉科夫参加列宁主持的联席会议。

经过一番艰辛后,斯大林终于到了克拉科夫,并如期参加了会议。

由于叛徒的告密,斯大林又一次被捕了。

同类推荐
  • 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导师(下)

    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导师(下)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经济导师。罗纳德·科斯。乔治施蒂格勒、莫里斯·阿莱、列昂尼德·康托罗维奇、康托洛维奇·利奥尼德、米尔顿·弗里德曼。理查德·斯通、奥尔本·菲利普斯、威廉·维克里。
  • 史海回眸李鸿章

    史海回眸李鸿章

    本书从李鸿章早年落拓,写到他参与镇压太平军、甲午中日战争,创办洋务,周旋于世界外交舞台直至去世 ……
  • 大探险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探险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探险是人类对世界的许多重大发现的必由之路,是人类探索自然的一种天性。许多大探险家不仅对人类做出了伟大贡献,他们的精神对后人,尤其是对青少年更具巨大的激励作用。
  • 袁世凯发迹史

    袁世凯发迹史

    1884年金玉均等“开化党”人士发动甲申政变,试图推翻“事大党”把持的政权,驻朝日军亦趁机行动欲挟制王室;国王李熙派人奔赴清营求助,袁世凯指挥清军击退日军,维系清廷在朝鲜的宗主权及其他特权。袁世凯平定了朝鲜甲申政变有重大意义,打退了日本的渗透势力,粉碎了日本趁中法战争之际谋取朝鲜的企图,推迟了中日战争爆发的时间。袁世凯也因这一事件受到李鸿章等人的重视,年仅26岁的他就被封为“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大臣”,本书通过史料,着重介绍了袁世凯是如何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低级文职小军官,几年时间成长为清政府在朝鲜的外交、商务总代理的全过程。
  • 名人之死(大全集)

    名人之死(大全集)

    本书记录了许多名人的死亡事件,讨论了死亡对于人生的意义,称得上是一本厚重之书。在书中,编者详细地介绍了200多位名人一生中的最后时光,以及他们临终时的一言一行。其中既有奸佞小人的贪生怕死、卖主求荣,也有民族英雄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有千古帝王的劫数难逃,还有治世谋臣的凄凉下场;有孤傲书生的黯然魂销,更有烟花柳巷的绵绵绝唱……有阴谋,也有冤屈;有陷阱,也有泪水;有正气,也有情义……
热门推荐
  • 3—6岁聪明宝宝营养餐

    3—6岁聪明宝宝营养餐

    《美食天下(第1辑):3-6岁聪明宝宝营养餐》教妈妈给宝宝做最爱的美食,天天不重样的爱心食谱,均衡营养,助力成长。科学合理的功能食谱,提升宝宝免疫力,超级妈妈的健康圣经。《美食天下(第1辑):3-6岁聪明宝宝营养餐》由中国烹饪协会美食营养专业委员会推荐。
  • 翻转吧!罗密欧大人

    翻转吧!罗密欧大人

    她是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孤儿;他是脾气暴躁、单纯善良的富家公子。他们此生原本不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注定有着各自不同的世界。一场不大不小的雨,一个人群零乱的车站,却出现了0.0001的几率,把原本不同世界的两个人连在了一起……当睿智的夏默然遇到了冷酷的肖韶炎,就如同天雷勾动了地火般一发不可收拾。明明就是互相讨厌的两人为何突然间惊觉对方有些可爱?明明吵闹不断的两人为何会出现心跳加速的瞬间?
  • 浪漫满屋:一不小心赖上你

    浪漫满屋:一不小心赖上你

    她,一夜之间,从高贵的千金小姐变成了其貌不扬的丑小鸭,被前男友出卖,在自己的房子里寄人篱下。莫名其妙的抢了当红大明星的男友,在众人面前成为他的未婚妻。他强行将她留在身边儿圈养,让她成为众矢之的。因为他的关系,她很悲剧的成为天龙帮主要暗杀对象,跌跌撞撞,搞得灰头土脸。她,在种种争斗与算计中行走,躲过明枪,闪过暗箭,只求一处安身之所,却掉入冷酷大总裁的爱情漩涡。她是一只其貌不扬的丑小鸭,只等待着有一天,她的王子发现她的美丽,摇身成为美丽的天鹅。
  • 不一样的自然保健法

    不一样的自然保健法

    本书是凝聚了作者三十多年来多方位学习、试验、求证的临床精华。他在书中阐述了自己写书的缘由与目的、介绍了血型决定你吃什么最健康、说明了抗癌养生的生理时钟、揭示了改善体质的饮食方法和生活方式。这套颠覆性的不一样的自然养生法赢得各界名流的肯定,影响了全球数百万人。
  • 弃妃重生

    弃妃重生

    不管古代还是现代,每年的六月初都会有几天很热。响午火辣的太阳晒得园里的花草全弯了腰,柳叶坐在窗边有一下没一下地摇手扇闭目养神。五天了,柳叶的心已从开始的惊慌失措到现在的逐渐平静如一潭死水。想起刚醒来看见眼前古色古香的一切时心很慌,但却没笨到问你们是在拍戏吗?没有摄像机、也没有工作人员,白痴才认为是拍戏,所以她倒霉地穿了。没想到宿舍那些花痴整天泡在网上看的穿越小说是真的!……
  • 灭世劫之公主无泪

    灭世劫之公主无泪

    她是被驱逐的公主,带着毁灭性的恨意归来,自以为操纵了所有人的命运,最终却发现自己自始至终都只是他手中的一颗棋子;他是法术强大的国师,爱她护她,终究却是她所有悲剧的来源;一场复仇之旅掀起的灭世之劫,绝世姿容下掩藏的悲凉。是爱还是恨?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归莲梦

    归莲梦

    在路上,官逼民反……,颗粒无收,无依无靠,莲岸自此就在真如法师的教导下修行学佛。大仙送给她一卷天书,《归莲梦》共十二回,题“苏庵主人编次”、“白香山居士校正”,作者的真实身份与姓名已不可考。产生的年代大约在明代后期。六年之后,她遇到了一位白猿大仙。莲岸如获至宝,被双双饿死,留下了个十二岁的女儿。一天,一位僧人经过泰安州,见白双山女儿孤苦伶仃,刻苦揣摩,遂起恻隐之心,将其带到泰山,交给一位叫真如法师的僧人收养,真如法师为其取名莲岸,从而学会了神通法术。后来,莲岸十八岁时,她告别真如法师,下山访道,自创门户。小说写的是明朝山东泰安州乡民白双山夫妻,因为天旱,叫《白莲经》
  • 穿越千年爱惊心:此情妖娆

    穿越千年爱惊心:此情妖娆

    没想到,像她这样夜总会的“一姐”竟会栽在个黄毛丫头手上;更没想到,意外重生新的身份,居然还是青楼花魁!土豆你个茄子,欺负姐姐是面瓜吗?誓死从良,谁拦谁死……
  • 听听孩子的心里话

    听听孩子的心里话

    教育孩子不是驾驭孩子,教育的大智慧是源于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感受。要想培养出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请先多听听孩子的心声,不要忽略孩子的感受!《听听孩子的心里话》:你家的孩子成天跟你讨价还价、磨磨叽叽吗?先别着急,也别上火,看看书中这个叫杜小豆的孩子,正在和妈妈的“斗智斗勇”中快乐地成长着。这不仅仅是一个个发生在孩子身上的片段,更是一部快乐教育成果的检验报告。每个孩子都会经历他们注定要经历的故事,而故事的色彩与味道,父母是有导演权的。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开明妈妈把“斯宾塞的快乐教育理念”融入到教育的方方面面,这样,世界上就多了一个快乐的小豆,一个身心健康的小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