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09500000010

第10章 诺贝尔(4)

诺贝尔的思路与其他人完全不同,他是从赛璐珞着手进行研究的。他认为赛璐珞一般都含有硝化棉,硝化棉的含量约占赛璐珞总量的2/3,但是由于含有增塑型樟脑,而且赛璐珞的密度又很大,即使将它做成细粒状,赛璐珞的燃烧速度仍然太慢,因而不适合作为子弹的推进力。

接着,他考虑到,如果硝化甘油全部或部分地取代樟脑,则有可能产生一种这样的赛璐珞:它具有足以形成颗粒状的必需密度,将它用来代替黑色火药,装填在火器内,它就会以适中的燃烧速度进行燃烧。

诺贝尔的实验结果表明,赛璐珞比黑色火药具有更多的优点,它可以产生很大的推动力,不会留下任何沉渣,而且几乎不产生烟雾。

诺贝尔经过长达8年的研究,终于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炸药——混合无烟炸药。它能产生巨大的爆炸力,不留渣滓,无烟,而且价格便宜,可无限期保存,非常安全。几乎只是在密集的岩石中,用非常精确的方法点燃它才会爆炸。它甚至可以用热滚子碾磨,可以在热气下压制成条状、管状或其他形状而不会爆炸。

“无烟炸药”的最大优点就是爆炸时不会产生浓烟,可以做成大炮里的飞行炮弹、鱼雷等等。

这样一种威力强大而又不冒烟的火药,自然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的兴趣,他们争先恐后地购买它的生产权。

而这个时候却发生了一件令诺贝尔非常愤慨的事。

一天,诺贝尔在阅读一份英文杂志时,看到一则消息:它报道了英国的化学家阿贝尔,也做出了和无烟炸药类似的一种炸药。

实际上阿贝尔是诺贝尔的朋友,他们长期保持着联系,经常商讨一些化学方面的问题。

“无烟炸药”发明以后,阿贝尔给诺贝尔写信,请教他用的什么配方。

心地善良的诺贝尔不懂得“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道理,他居然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原原本本地告诉了阿贝尔,还告诉他可以将配方中的樟脑换成凡士林。

但是,这份英文杂志却强调阿贝尔对火药棉的特殊贡献,说是他将火药棉和硝化甘油以及少量凡士林混合制成胶质炸药的。“是啊!怎么可以这样呢?”诺贝尔十分愤慨。

阿贝尔和诺贝尔很早就有往来,在火药研究方面常有意见的交换,阿贝尔对飞行炮弹的成分自然非常清楚,如今竟敢窃为己有,真是太不应该,太没有道义了!

诺贝尔气愤之余,立刻向英国政府提出控告和抗议,要讨回公道,说明阿贝尔的所谓“戈戴特”炸药,事实上应属于他发明的“无烟炸药”所申请的专利范围之内。

双方经过多次商洽,没有结果。诺贝尔只好把这个争议推上法庭。但是,诺贝尔怎么也没想到,法院竟会判他败诉,并赔款2.8万英磅。其实原因很简单,阿贝尔在英国是受人尊敬的化学家,英国政府怎么会支持一个外国人而否定自己国家的科学家呢?

这件事情成为诺贝尔一生中最严重的创伤,被朋友出卖了,令他遗憾而痛心;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更令他气愤不已。

但是,诺贝尔所制造的无烟火药还是因为它的最佳性能,使得各国竞相采用,为诺贝尔带来了可观的财产。

当诺贝尔发明的飞行炮弹拿去申请专利时,受到了法国专利部门的否定。

虽然,法国军界对诺贝尔的新火药有浓厚的兴趣,但由于诺贝尔显赫的声望遭到司令官的忌妒,他不愿购买新火药来助长诺贝尔的声望,所以决定只采用法国人制造的火药(所谓B火药就是法国教授韦爱乐研制的几乎不冒烟的胶炸药。韦爱乐把它命名为B火药。但这种火药的威力,实际上远远敌不过诺贝尔所发明的无烟炸药)。

与此同时,意大利政府正在大力采用“无烟炸药”,并希望立即取得它的生产权。于是,诺贝尔就把专利权卖给了意大利政府。

这件事在法国上下引起轩然大波。新闻界开始对诺贝尔进行猛烈抨击,指责他犯了不亚于间谍罪的罪行。

在一般民众的愤怒与混乱的局面下,他被法国当局判处两个月的监禁。

接着在法军陆军总司令的正式命令下,以违反法国火药专卖法的罪名,派巡警搜查并封闭了诺贝尔的实验室。

同样,诺贝尔在法国的工厂,禁止制造一切“巴立斯梯”,一些做实验用的炸药被罚充公,实验设备也被没收了。

法国政府的这些恶劣行径,对于一个一生视事业为生命的发明家来说,是断然难以接受的。

诺贝尔勃然大怒:“我多年来一直从事炸药行业,它曾给法国带来了无穷的利益,可现在竟来封闭我的工厂,简直是无理取闹!”诺贝尔太伤心了,他决定离开久居的法国。

他希望能回到自己的故乡瑞典去,但是在意大利的工厂已经建成了,而且,意大利是个气候温暖、风景宜人的国家。

经过再三考虑,他终于决定前往意大利定居。

事实上,法国人没有捡到任何便宜,诺贝尔的飞行炮弹炸药也并没有因法国的破坏而一蹶不振,反而更加受到世界各国的承认与重视。后来,诺贝尔被推举为瑞典皇家科学协会会员,又成为了伦敦皇家学会的会员,甚至巴黎的技术学会也邀请他为会员。

8.创建研究所

1891年,诺贝尔心情沉重地离开了曾给他带来快乐与幸福的法国,来到了意大利的圣莫雷,它是意大利的一个海滨城市,美丽而宁静。

诺贝尔选中了这样一个天堂般的小城作为他的最后归宿,他住在一所新装修的别墅里,里面带有一个大花园,周围环绕着桂圆、棕桐树和花坛,他可以在此俯视碧蓝的地中海。那里的气候对他的支气管有益,并且能有助于治好他的慢性中风。他还在此建立了一个研究所,其中包括图书馆、实验室和发电所。

在意大利,诺贝尔仍没有安于已得的名誉,而是因为工作需要仍没完没了地奔走。他访问了他的工厂和公司所在的10多个国家。旅途中,他总是携带着一只特制的手提箱,里面装有笔记本、信笺以及他自己设计的自来水笔。即使在火车、轮船和旅馆的房间里,诺贝尔都在埋头工作。

勤奋和努力一直是他不变的工作信条。他一扫在法国受挫时的阴郁心情,又显得欢快自得、满面春风,不仅更能安心于火药的研究,而且对于以往曾闪现在他心灵中的许多构想,以及酝酿已久但一直无法着手的各项研究,也可以一一进行了。

诺贝尔作为一个发明家,决不仅仅限于对炸药的不断改良、改进,他具有天才的想像力和超群的毅力,不仅有别出心裁的灵感,而且有坚持不懈的努力。

他的想像力遍及各个方面,除了人造纤维、人造皮革、人造宝石等应用化学外,他对于电学、光学、机械学、枪炮学、生物学和地理学也有兴趣。

当时诺贝尔的人造宝石研究还属于初创时期,他合成的人造宝石实在太细小,以至于只能在显微镜之下才能观察欣赏,而没有达到实用的程度。现在世界各地都可以找到人造宝石,就是以诺贝尔的这一发明为基础,改进发展后才合成的。

圣莫雷研究所成了诺贝尔从事各种发明的根据地。在这里,诺贝尔进行了最后5年高度紧张的工作。他在炸药领域的最后发现,即所谓“改进型无烟炸药”,即为了适应某些特殊目的而进一步改进了的混合无烟炸药,就是在这里研究出来的。

同时,他还发明改进了许多武器。

以往的旧火炮的炮弹只能对准视线所及的物体,万一没有瞄准,还要重新调整炮口。如果炮弹落在目标前方,炮口要往下按;如果炮弹在目标后面,炮口就要往上抬,总得经常移动。有时候经过好几次调整,还不一定能击中目标。诺贝尔自己设计了一种大炮,使用他发明的大炮,只要测出正确的距离,并调整火药的装药量以及炮口的瞄准方向,稍加计算就可以绝对命中目标。不久,炮击就可以在不可见的双方展开,就像海军舰队,双方互不可见,彼此处于遥远的距离之外,但炮击仍激烈地进行。这归功于诺贝尔对大炮的改良。此外他还制造了一种无声枪。

他的非炸药发明专利有气体计量器、酸类蒸浓器、防爆锅炉、弹壳无声退出法、改良电池、改良电话与发动机、人造丝喷丝头等。

炸药被越来越多地用于制造武器,越来越多地用于战争。这与诺贝尔发明现代炸药的初衷大相径庭,他从没有任何去征服别人的领土和掠夺他们财产的意愿。由于奔波于世界各地的工作,他甚至是一位具有乌托邦思想的自由世界主义者。所以,在各种不同的场合,他都曾痛斥战争,把它比之为一切罪恶的魁首。

同类推荐
  • 吴三桂降清

    吴三桂降清

    吴三桂,集明清改朝换代诸矛盾于一身,反复无常:先由明入清,助清夺天下,功高震主;后反清自立,威震华夏。他不断改写历史,最终自取灭亡。《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吴三桂降清》是吴三桂丰富多彩的人生翔实记录,是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说到底,就是一部人生教科书,它给人的警示和启迪,不知要用过多少口头说教!
  • 橄榄绿方阵里的明星人物

    橄榄绿方阵里的明星人物

    一路看天不低头、扳道工波尔卡、她从山路上走来、绿色旋风、“大碗茶”泡出的艺术人生、放飞的百灵、“魔”女周薇、艺苑“红灯笼”、并蒂花开别样红、“冤家对头”双胞胎等
  • 最具影响力的文坛巨匠(下)

    最具影响力的文坛巨匠(下)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毛泽东当“红娘”的故事

    毛泽东当“红娘”的故事

    本书讲述了毛泽东当“红娘”的故事。通过轻松调侃的语言,我们既看到了毛泽东幽默风趣的一面,又看到了毛泽东感情丰富而细腻的一面。在毛泽东的运筹帷幄之下,一对一对的有情人都修成正果,享受到了爱情的美妙,获得了圆满婚姻。这些故事,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伟人的非同寻常之处……
  • 救世伟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救世伟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全世界最著名的领袖人物事迹,精彩万分!
热门推荐
  •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6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6

    进入战国后期,天下汹汹,列国之间用兵日益频繁,年年大战,血流漂橹。而秦军愈加强大,逐步攻陷关东六国的军事要地。另一方面,战乱频仍的血腥乱世中却孕育了百家争放的思想之花,荀子、墨子、韩非、吕不韦等伟大人物共同演绎出了中国思想史上的第一个高潮!此时,秦国人才辈出,名将白起、王翦率军斩首以百万计,更辅以名相范雎、吕不韦和李斯的远交近攻战略和政治谋划。自秦穆公年代开始的秦国统一天下大略,终于在一个名叫嬴政的年轻人身上得到了实现!
  • 光荣的荆棘路

    光荣的荆棘路

    真正的名人,吸引人们关注目光的往往并非是他们头顶上耀眼的光环,而是他们的事业精神与人格魅力。盛名之下,真实的名人是何样子?《光荣的荆棘路》辑选的文章将带您一起走近名人,倾听他们的心路历程,分享他们光环背后的苦乐喜忧。这里有大师的画像,有岁月的朝花夕拾,有繁华落尽后沉淀的思想。他们经纬交织的阅历,映射出的是智慧的光芒,是人性的光辉。一起来走进这一精神殿堂吧!
  • 杰出青少年应具备的30种生存本领

    杰出青少年应具备的30种生存本领

    生存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深刻课题,人类的生存不仅指解决温饱问题的自然生存,更重要的是如何在社会的大舞台施展出色的本领,创造杰出、卓越的人生。本书总结出杰出青少年应具备的30种生存本领,帮助广大成长中的青少年练就出众的本领,为将来适应社会、迎接人生挑战做好充分的准备。
  • 打黑2

    打黑2

    黑恶势力愈发猖獗。恶性案件频发。东州高层忧虑深重,以佟昌兴为 代表的“打黑”派决计出重拳,对黑恶势力以致命打击。无奈高层意见不 一,华喜功、钱谦等人从中作梗,打黑一时陷入两难之中。眼见着皮天磊 一天天做大,张朋担心自己东州老大的地位不保,遂暗中用力,想对皮天 磊施压。地产商黄蒲公被皮天磊操纵,从张朋“放水”公司套得上……
  • 实话实说:与大学生谈求职技巧

    实话实说:与大学生谈求职技巧

    了解人才行情是成功求职第一步,本世纪最抢手、最赚钱的人才分析,拟写成功简历的9大标准,人事主管心目中的理想回答,学会说“我”、树立自我意识,用事实说话,展示自己,自谋职业,小心陷阱,聘用合同的谈判技巧。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4)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绯闻巨星

    绯闻巨星

    “梁沐枫,我不欠你的!这辈子,我只欠了一个人,他叫言深叶……”风起云涌的娱乐圈中,有一群人占据着最顶端的位置,而他们的星途并不一帆风顺,他们之间的感情纠葛对他们的事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低碳经济带来的新商业机会

    低碳经济带来的新商业机会

    “金融危机”还没结束,“气候危机”开始上演,企业如何“转危机为商机”?“十二五”规划中将绿色低碳发展作为重要的政策导向,企业如何紧抓低碳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历史机遇,抢占未来技术和产业的制高点,在低碳经济中拔得头筹?低碳经济中企业需要达到哪些标准?各领域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本书作为第一本从低碳商业模式角度阐述如何把握低碳经济新商机的专著,聚焦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企业发展,解读低碳商机与国家政策,并通过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育、乐六大领域的典型案例,剖析低碳商业模式的特征、意义,给出可操作的建议与对策,帮助企业完善自身商业模式,实现低碳化,发现新商机、创造新价值!
  • 司马迁(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司马迁(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无数的人们穿行而过;纷繁绵长的历史,如大江东去,淘尽泥沙,同时也沉淀出无数历史伟人的丰功伟绩和人生的悲情与壮美,让后来人产生无限的敬仰和慨叹。司马迁作为一个伟大历史人物,以撰写出历史名著《史记》而光耀千古,为后人称颂和敬仰!作为一代史家,司马迁将全部的人生奉献给了历史,也给中华文明乃至整个人类的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他以《史记》记录着波澜壮阔的历史,但他自己的生平事迹,却几乎被历史遗忘了!本书以人物传记的方式,力图将司马迁的伟大一生呈现出来。读者如能从中获得一些启发,能有益于自己的人生,那将是我们极大的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