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0700000011

第11章 定陵—见证帝王的爱情悲剧

发现地点:北京明十三陵

发现及发掘时间:1956年5月

距今年代:近400年

代表性国宝:翼善冠、凤冠

考古地位:对于研究明史以及我国的物质文化史都具有重要作用

帝王的悲剧

定陵是明代第十三个皇帝万历帝的陵寝,合葬的还有万历帝的两个皇后。万历帝于1572年登基,年仅10岁,还是一个孩子。不过他不是普通的孩子,他的肩上担负着管理国家民族的重任,他的母亲也对他寄予厚望,希望把他培养成一个贤能的君主。所以,万历的时间都被安排于学习,生活枯燥而乏味。在他有足够的能力独立处理朝政时,又处处受到臣僚的牵制。这让万历感觉非常压抑,唯一能给他带来安慰的只有郑贵妃。郑贵妃心智聪慧、善解人意,她知道万历虽然是一国之君,贵为天子,但是他的真实感受却得不到理解和同情,他的内心其实孤独而无助。虽然皇帝有嫔妃万千,但知己只有郑贵妃一个,也只有她才真正把万历当做一个有喜怒哀乐、有感情的男人。万历对郑贵妃同样宠爱有加,希望死后也能够与郑贵妃同寝,所以当大臣提出为他修建陵墓的时候,他欣然同意。

那个时候的万历还不到20岁,却已经有了近十年的帝王生涯,他励精图治,朝野一片欣欣向荣之势,心爱的郑贵妃还给他生了一个儿子,这让万历倍感欣慰,他认为自己绝对有资格跻身于列祖列宗之间,接受后人的景仰了,于是,他亲自参与了陵墓的选址和设计。另外,万历如此兴高采烈地建造陵墓,只因他还有一个想法,就是死后要与郑贵妃同寝。当时的规定是,只有皇后和下一任皇帝的母亲才可以与皇帝同葬。而郑贵妃不是皇后,万历要想让她同葬,只有把皇位传给郑贵妃生的儿子。但是,万历的想法遭到了大臣们的极力反对,理由是郑贵妃生的儿子不是他的长子。万历的打算落空了,这就意味着他死后不能和自己心爱的女人在一起,在极度失落的情况下,这个特立独行的皇帝选择了一种对抗方式:消极怠工,不理政事。以后的30年里,他只在定陵将要竣工的时候去看过一次,其他的时间就再也没有走出紫禁城。

58岁时,万历去世,如愿葬入定陵。在陵墓中陪伴他的是孝端和孝靖两位皇后。而十年后死去的郑贵妃却被看做是给国家带来祸患的女人,没有获得葬入定陵的资格,万历的抗争最终还是彻底失败了,一代帝王的爱情悲剧就这样画上了句号。

定陵的发掘

定陵的发掘是在1956年,这其中还有一段曲折。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就提出了挖掘古代皇陵的考古计划,并得到了政府的批准。当时计划中的首要目标是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长陵。然而,经过一年多的时间,长陵方面没有任何收获,考古人员又把目标转向献陵,同样找不到线索。最后,经过全面的实地勘察和探访,决定先挖掘营建年代较晚的定陵。

1956年5月17日,对定陵的试掘工作正式开始。发掘队雇了60多个农民协助挖掘,目标是先在宝城内侧外挖一条宽35米、长20米的深沟看看情况。刚挖到1米多深,考古队员就在宝城内侧的墙壁上发现了“隧道门”。十几天后,又在城墙的下方发现了一个券门,还在探沟两侧发现了两道砖墙,两墙之间形成一个隧道,伸向宝城的深处,这应该就是历史记载中通向地宫的隧道。考古队没有继续深挖第一条沟,而是在其延长线上挖开了第二条探沟。奇怪的是,第二条探沟一直没有新的发现,第一条探沟中的隧道砖墙也消失了。挖掘工作一时陷入困境。

转机出现在9月。这天,一个参与挖掘的农民在第二条探沟的深处发现了一块小石碑,上面刻着这样一段文字:“此石至金刚墙前十六丈、深三丈五尺。” “金刚墙”就是地宫的墓墙,这段话明确提示了地宫的具体位置。所以,考古队又根据提示挖了第三条探沟。次年5月份,考古人员找到了坟墓的外墙——金刚墙,其上有一个梯形开口,就是万历皇帝入葬时的入口,接下来就可以通过这个入口进入地宫了。

第一个进入地宫的是考古专家庞中威,在他之后又有几个人进去,在手电筒和马灯的帮助下,他们找到了地宫的大门。然后,考古队把金刚墙完全打开,地宫大门就出现了。整个地宫全部用巨大的条石砌成,一条纵向的中轴线把地宫分为三个大殿:前殿、中殿和后殿。前殿的地面上铺满了腐烂的条状木板。中殿内摆放着用白石雕刻成的坐椅,坐椅上雕有龙的图案。坐椅前面是一口盛满了黄蜡的大瓷缸,即民间传说中用来祭祀的万年灯。定陵地宫的左右还有两个配殿,与主殿之间通过狭窄的甬道相连。这里应是留给妃子陪葬的墓室,但没有被真正使用过。后殿隐藏在地宫最深处,在里面发现了三口棺椁,印证了定陵是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的合葬墓。考古人员打开了万历的棺椁,其内部凹凸不平,上面还盖着一层金被。万历的尸体被层层文物叠压着,已全部腐烂。

定陵中的文化遗存

定陵地宫的纵深有67米长,总面积1195平方米,出土文物达3000多件。其中除少量祭祀用的礼器,绝大多数都是万历皇帝及两个皇后生前的生活用品。

其中就包括一件“衮服”,这是皇帝祭天地、宗庙等大典时穿的礼服。衮服上放有绢制标签,上面写着“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衮服”字样。这件衮服是一件里外三层的大襟服装,长135厘米,两袖通长234厘米。面为缂丝,里子是黄色方目纱,中间的内衬层则由绢、罗织物缝制。整件衮服,只在两腋下缝上丝带鼻,并留有小开口,再与长襟上的罗带相拴结,应称是龙袍中最珍贵的。衮服底纹织用孔雀羽缂出“十二章”纹样(即日、月、星辰、山峰、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于前、后身及肩部。 日、月、星辰表示普照天下;山取镇土;龙取变化万方;华虫表示文采昭著;宗彝取孝义,不忘祖先恩德;藻是有花纹的水草,取意有文;火取意明亮;粉米是粮食,取意养人;黼是斧形,取意果断、权威;黻是两弓相背,取意见善背恶。这样精巧的设计和繁复的工艺象征了皇帝的至高无上。

与此相对应的则是,万历帝头骨右侧“翼善冠”。该冠全部是用极细的金丝编织而成,通高24厘米,仅重826克。冠下檐内外镶有金口,冠的后上方饰有两条左右对称的金龙,龙身弯曲盘绕,鳞甲齐备,体态灵活,昂首眺望,两龙首之间安置一颗火焰宝珠,构成二龙戏珠状。翼善冠的珍贵,在于整体的拔丝、编织、焊接等方面的高超技艺。特别是用高超的饶丝工艺制成的两条金龙,是明代金银细工的杰作,反映了皇家金银细工的整体技术水平。

不仅皇帝的金冠精巧细致,皇后的凤冠更是巧夺天工。定陵中共出土34项皇后凤冠。凤冠是皇后在大典时所戴的。由于长期埋藏,出土时凤冠上的珠翠已散乱,后来根据原物修复。其中孝端皇后的为九龙凤冠,高27厘米、帽口径237厘米,重2320克。冠框用竹丝编成,然后髹漆,冠体前部近顶饰9条金龙,龙首朝下,口衔珠滴。下部饰8凤,后部另有1凤,凤首亦朝下,口衔珠滴。翠凤下缀有珠宝钿,其间缀以翠蓝花叶。全冠共镶大小红蓝宝石100多颗,珍珠5000余粒。整个凤冠色泽瑰丽,又不失典雅庄重,显示了皇后的尊贵身份。

出土文物中还包括许多精美的首饰,其中的金簪可谓稀世之宝。金镶紫晶兔簪姿态生动,兔蹲伏、回首、竖耳,绿宝石做眼睛,背负金灵芝。双鸾衔寿果金簪,簪顶上面托有双鸾鸟站立花上,口衔寿果,轻轻震动,似飞欲止,十分逼真。鸾鸟金累丝而成长约1厘米,全身羽毛清晰可辨。取材于神话月宫故事的金环镶宝玉兔耳坠。在金耳环下部系一白玉兔,玉兔直立于云形托上,竖耳,前肢抱玉杵,正在捣药,红宝石镶嵌的眼睛闪烁如生。

万历帝棺中还出土了大量各自成卷的织锦,丝线捆住,上面贴有记录名称、产地、匠作及织造年月的封纸。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妆花。妆花是在传统织锦基础上,吸收缂丝的通经断纬技术,采用局部控花盘织的方法制成的,是明代纺织工艺的伟大成就。这些织品的出土,无疑为研究明代丝织工艺史及工艺美术水平提供了丰富而详尽的实物资料。

附:定陵发掘后的历史沿革

1958年9月,定陵随葬品在故宫神武门城楼展出。

1959年9月30日,定陵博物馆正式宣告成立。

2003年,包括定陵在内的整个十三陵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同类推荐
  • 民间美术

    民间美术

    我们就是要通过彰显我国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保持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与特征,维护中华文化的本土化和多样化,这是具有伟大战略意义的事情。而对于每一个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来说,可以通过本书充分认识中华民族的辉煌文化,学习民族先人的聪明才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加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文化,并能够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新时代的文化创新和艺术创新。
  • 影响孩子一生的外国艺术名作

    影响孩子一生的外国艺术名作

    本书将百部外国艺术名著精华汇聚一册。外国艺术博大精深,时间跨度长,风格流派多,名家名作更是不胜枚举。怎样让广大读者朋友,尤其是青少年朋友能以最少的时间,去了解和欣赏外国艺术这一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提高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呢?本书精选出最具代表性的外国艺术名作百余件,用深入浅出的文字对它们进行较全面的介绍,使读者朋友能够在轻松的阅读和欣赏中含英咀华,增知益智,并以此为阶梯,步入神圣的艺术殿堂。
  • 艺术文化论

    艺术文化论

    针对当代艺术存在的新现实,针对多元文化语境中的艺术变相、艺术表现,试图从哲学和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对人类文化价值系统中的艺术文化进行新的诠释,其目的是为了某种意义上的解蔽。
  • 世界美术史

    世界美术史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此,我们组织编辑出版了这部《世界文化史》。本书按地域编年的形式进行编排,以通俗易懂的散文文化表述,追求一种和谐而有趣味的阅读快感,办求雅俗共赏,老少皆宜,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结合,结构上整合串缀,散点透视的方法,有机地把世界文化史中特别耀眼的闪光点组织成绚丽多彩的画卷,每篇文字约千字左右,避免过分的学术化,内容上举凡哲学、音乐、舞蹈、美术、文学、科学、宗教诸方面,皆有涉猎,把握文化发展的脉络。
  • 昆曲

    昆曲

    这本《昆曲》由金开诚主编,吴风华、张海新编著,适合大众阅读: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主要以中州官话为唱说语言。昆曲是发源于14、15世纪苏州昆山的曲唱艺术体系,糅合了唱念做表、舞蹈及武术等表演艺术。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明朝汉族音乐以戏曲音乐为主。明代人称南戏为《传奇》。明以后,杂剧渐渐衰落,《传奇》音乐独主剧坛,兼收杂剧音乐,改名昆曲。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罗家大院

    罗家大院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
  • 亲爱的另一个我

    亲爱的另一个我

    a小姐和b小姐,是一对双胞胎。她们同时出现时,总是人群中最闪光的焦点之地,而只看一眼,你就绝不会搞错谁是姐姐、谁是妹妹。从小分开成长,一个在北方、一个在南方的经历,让她们那么相似,却又那么不同。面对爱情,她们也作出了不同的选择。a小姐爱上了周先生,又遇见了小王,遭遇了生离死别、背叛、新生命,也无法妨碍她在全新的人生状态中越活越好;b小姐爱上了李正豪,又遇见了张先生,情投意合之后的急转直下,接踵而来的是爱情中最大的难题——选自己爱的人,还是爱自己的人?她们是彼此的镜子,看着对方,就像在看另一个自己,体验人生的双重可能性。每一个人都在寻找另一个自己,你遇到了吗?
  • 魅姬一笑倾城

    魅姬一笑倾城

    她,穿越异世,成一国之公主!既来之则安之,难得来这么一遭,不好好见识见识那真是对不起自己。易钗而行,玩转江湖。本是无心,却不想招惹到了桃花。…妃子要杀她,大家小姐要杀她,皇帝要杀她,使臣要杀她,江湖一些人对她动杀机,还有…。终于,她不再忍,尼妹的,别把本姑娘的低调当成懦弱,她好欺负了是不是?于是,什么皇帝,本姑娘让你江山易改,玩死你们!什么江湖,她放话出去,本姑娘的出现就是让江湖身不由己!一路走来,三国鼎立,从皇宫到江湖,她又到底迷了多少人的眼?请大家支持,求收藏,求人气,求宣传推荐!喜欢的朋友可点击页面‘加入收藏’一项,能随时看到更新,随时找到文文!注意注意:台风的文不会坑,童鞋们可以放心收藏看!!!在此,台风厚脸皮再推荐自己的两本文文。“女皇,给我名份吧。”将要完结。
  • 天上人间

    天上人间

    周海亮的中短篇小说,归纳起来,大致以下几个关键词:裸命,伤情,卡意识,激情,斑斓逼人,藏污纳垢,兽性诗学,善良的残忍,陌生感……正所谓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从作家的作品里读出不同的感觉也是作者所追求的目标之一。作者认为,他的小说其实只与三个词有关,即:价值、尊严和死亡。《天上人间》所收录的14个中短篇小说,均与这三个词有关。当然这里面还有爱情,亲情,苦难,战争,底层,奇幻,民族意识,反抗与挣扎……可是它们不过是这三个词的衍生或者补充。换句话说,人生就是小说,小说亦为人生,人生之’关键词,同样逃脱不开这三个词——价值、尊严以及死亡。
  • 妃你不可:市井皇后

    妃你不可:市井皇后

    高材生伍梅被同学推倒穿越到漪傲国,一次意外,竟然穿越到漪傲国!沦为小乞丐舞魅的她竟然是将军府的废材小姐!嬉皮笑脸的神秘哥哥莫封朔,玩世不恭的纨绔公子楚凡悠,铁血无情的未来王者莲殇,温文尔雅的异国骑士凌修……她究竟会选择谁?
  • 王爷的白痴情奴

    王爷的白痴情奴

    冬季,一阵寒风刮过,地面上的垃圾随风起舞,漫天飞扬。刺骨的寒风不断的呼啸着,三三两两的人开始往家赶,这样的天气,没事,谁都不想出门喝西北风的。一个女孩站在路边,茫然的看着归家的路人,两眼空洞,呆滞的神情一看就知道是个没有自主思考的主!身边的穿着倒不错,缎面的棉袄,绒皮的虎鞋,可惜,都已经几乎认不出原来的颜色了。女孩面貌秀丽,精致,仔细端详那五官,长大也是一个魅惑人的主。可惜,两目无神。天……
  • 怀疑三部曲

    怀疑三部曲

    这本书里包括了我近年来写的三部长篇小说。我写长篇小说是很不适合的,主要的原因在于记忆力方面的缺陷。我相信如果不能把已写出的每一根线索都记在心里,就不能写出好的结构,如果不能把写出的每一句话记在心里,就不能写出好的风格,对我来说,五万字以下的篇幅是最合适的。但是这样的篇幅不能表达复杂的题目。
  • 戴墨镜的猫

    戴墨镜的猫

    “中国儿童文学名家精品畅销书系”之一,收录了高洪波童话作品中的经典之作。作者以明朗而优美的语言、深沉的笔触,在轻松、活泼、幽默的氛围中传达对孩子们深沉的爱。
  • 家庭教育必知的47大关键

    家庭教育必知的47大关键

    在本书中,我学会了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我懂得了作为一位母亲所应具有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