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05700000009

第9章 爱迪生(2)

1876年,爱迪生迁到了新泽西州的“门罗公园”。在这里,他建立了自己的“帝国”。他的到来不仅为门罗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也使这个默默无闻的小地方在短短几年之内变得声名远扬。

“门罗帝国”充分网罗了各个学科的精英,爱迪生将他们组织起来顽强地追求着自己的目标。这是爱迪生最出色的一点。他所迈出的这一步,不但在他一生的事业中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而且在全美国历史上也是一个创举,它标志着集体研究的开端。

在这个特殊年代中,爱迪生凭着超人的研究精神、恒心与不屈的努力,成功地完成了电话、留声机、电灯、发电设施、电影、电车、打字机、X光机等等多达1000种的发明或改造工作。这时的爱迪生深受社会敬爱,他成了社会的宠儿。不过,这个曾经经历了颠沛流离生活的年轻人深深懂得,人生的道路上,惟一值得信赖的只有头脑与努力。

19世纪可以说是一个传奇的世纪,新的发明层出不穷。当电报系统开始以电码形式传送信息时,发明家们便大动脑筋,设想能否将人的声音转换成相对应的电信号,再用电线传送出去。比起声波在空气中的传递效率来,新的方式可以更快、更远。当电信号到达另一端后,再经仪器转换为原来的声波。只要两端都有发话与收话的仪器,那就可以使相隔两地的人们轻松地相互交谈了。

这是一个伟大的设想。它的诞生将预示着人类文明的进一步提高。几乎在同一时期,有3位科学家开始着手这方面的研究。他们是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与伊利夏·格雷。

贝尔电话因为一个小小的膜片,从而向成功迈进了一大步,这得益于贝尔对声音与耳朵的思考。不过,贝尔电话音量微弱,通话距离短,有着巨大的局限性。

爱迪生对于贝尔的这架机器作出了各方面的改进。首先他采用了一种完全不同的传送方法。爱迪生希望以改变电流的方法来产生更强、更清晰的信号,于是他想到了平衡电流法。通过某种材料与电流的“对抗”,使电阻减弱的原理来调节电流通过时的强弱。这样,电阻就可随压力的大小而产生相应的电流。这个想法无疑对贝尔电话作出了实质性的改良。接下来,补充电力则成了主要问题。爱迪生使用一个双线圈设备。其中一个线圈连接在干电池的两极,另一个与电话机相连。当声音进入传话器时,第一个线圈就因振动而感应出电流,这股电流流入另一个细线绕成的线圈时,强度便可放大数倍,有了这足够的电流,声音就可以被送得更远了。实验证明,改进后的电话音量果然增大,但是仍然不太清晰。

一天晚上,爱迪生正在实验室工作。油灯不亮了。无意中他发现一种被称为碳黑的材料把好的玻璃罩熏黑了。这种乌黑油腻的烟油像丝绒般在爱迪生的指尖滑过。这些黑黑的物质引起了爱迪生的兴趣。他请助手巴切勒将它们做成了一个个类似纽扣的小盘。将这种小盘装在一个铁皮上,上面压上另一片铁皮,再上面是震动膜。接通电流后,话筒中发出了清晰、有力的声音。新电话使原本的通话距离由几英里一跃提高到了数百英里。

1877年4月,爱迪生申报了这种碳阻电话送话器的基础专利。

毫无疑问,贝尔是发明电话的第一人,可是爱迪生却利用一个可变性碳阻装置彻底推进了它的传声性能。

1877年底,爱迪生发明了留声机。

I878年4月18日清晨,爱迪生由助手查尔斯·巴切勒陪伴,乘车来到华盛顿,准备去国家科学院演示这架神奇的机器。这次演示被参观者赞为是精彩绝伦的。晚上11点,海斯总统接见了爱迪生。他一直为总统表演了足有两个钟头。他被大家包围着,直到清晨3时才停止。留声机被人们称为科学的奇迹。

以后,爱迪生又做了很多修改。新式留声机采用了浮动唱针,由电机驱动,用蜡作为录音材料。它的录音转筒用的不再是浸蜡硬纸板而是实心蜡柱。当一层蜡磨损后,只要将表面刮去就可继续录音了。

发明这种能够令人们享受到美好声音的机器,真的使爱迪生成为了一位好像寓言故事中的术士,它那变幻无穷的魔力使声音跨越了距离与时间,随时随地重现于人类面前。

尽管这是一位没有高深学识并且身患耳疾的人,但他的确获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功。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与实践,爱迪生一次次地证明了那些原本嘲笑讥讽过他的理论家们的错误。

煤气灯在美国照明史上占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

爱迪生坚信自己一定能够设计出一种全新的照明设施,它没有讨厌的烟气、刺眼的火焰、令人烦躁的噪音,墙壁不再被碳熏黑并且价格要比使用煤气更加便宜。

爱迪生着手电灯研究之前,约布罗契柯夫发明的“电烛”问世了。利用绝缘的熟石膏将两个碳极隔开,当“电烛”照亮时,绝缘层就与碳棒同速燃烧发出白炽光。从本质上讲,这种“电烛”也是电弧灯的一种,只是更加省电一些。1876年,巴黎歌剧院门前的大道以及伦敦泰晤士河岸的照明都由“电烛”完成。但它最长也仅能维持两小时的亮度。但是爱迪生却相信,人们要使用的灯决不仅仅停留在这样的阶段。因为电弧灯光线太亮,既刺眼,成本又高,还会发出气味、产生烟雾,不适合于一般照明。从某种意义上讲,它离人们的实际要求还相去甚远。

爱迪生时刻都在思考着怎样以电力改变人类的生活条件,减轻人类的劳动负担。1878年,他在《电与煤气争夺通用照明地位》的标题下写道:目标——爱迪生要用电力照明取代煤气照明,不仅要使电力照明具有煤气照明的一切优点,而且还能给人们带来热能和动能。利用热能,可以烘烤面包、烧菜;利用动能,可以开动各种各样的机械……

这个思路完全是新颖的。但在一般的电学家们看来却是荒谬的。爱迪生剖分电流的设想引来了不少的非议。一些同行认为爱迪生的设想是“空谈”。他们认为不论是谁,总不能超越那些公认的自然法则。要想从同一根电线上既给你送来电光,又给你送来电力和电热,那决不能成为现实。提及用电热来烹煮食物,则更是荒谬绝伦的。

1878年秋天,门罗公园已经成为研究电灯的“战场”。爱迪生是总指挥,协助他的是7位经验丰富的助手。

他们首先要寻找适于制作灯丝的材料。在试验过的金属中,铂(也称白金)似乎是最理想的一种,因为这种材料符合电阻高、散热慢的要求。10月5日,爱迪生提出了一份关于铂丝“电灯”的专利申请,这种灯泡的灯丝,是铂丝绕成的双螺旋,它们之间再加一支金属棒。当灯丝热度接近铂丝的熔点时,金属棒便膨胀造成短路,灯泡温度降低,铂丝冷却的同时金属棒也冷却下来,于是电流再次通过,然而铂的价格昂贵,不利于普及。不久,爱迪生就放弃了铂丝的使用,转而采用铂箔,但是成功总是显得那么遥远。

爱迪生把能想到的耐热材料全记到了纸上,经过统计,竟有1600多种。难道这1600多种耐热材料中就没有一种适用吗?爱迪生思索着。他更换不同的材料,制成许多不同直径、不同形状的灯丝,一样样地试。

一天晚上,爱迪生在实验室中一边思考着问题,一边心不在焉地把一块压缩的烟煤在手中揉搓着,不知不觉中,烟煤已被搓成了一根细线。他突然想试试手中的细线是否会对实验有所帮助。他将其截下一小段,放在炉中熏了大约1小时,再把它放进玻璃泡中,抽去部分空气,然后把电流接上。立即,脆弱的细线释放出了耀目的亮光。细心的爱迪生发现,经过碳化后的细线变得异常坚硬。炭丝灯虽然只亮了很短的时间,但却给电灯的研究带来了成功的希望。

无数次的失败之后,爱迪生发现灯丝过快地被烧坏,是由于灯泡中还留有过多的氧气所造成的。于是一天傍晚,在爱迪生和助手们成功地把炭精灯丝装进灯泡中之后,一位德国籍的玻璃专家按照爱迪生的吩咐,将灯泡里的空气抽到只剩下一个气压的百分之一后封上了口。这为爱迪生提供了一个高度真空的条件。当电流接通后,灯丝在真空状态下发出了金色的亮光!这正是他们日夜盼望的情景。连续45小时后,灯丝才被烧断。这一天被历史永久地记载了下来——1879年10月21日。

不出两个星期,爱迪生提出了炭丝电灯的专利申请。以后的几星期,工作小组全力投入了制造灯泡的工作中。他们将制作出的一些灯泡挂在实验室和爱迪生的家中,还有些悬于街道的上空。门罗公园将以这神奇的“未来之光”迎接1880年的新年。

伽利略曾经说过:“光是惟一的来自其他星球的信使。”但是在1880年这个不平凡的夜晚,爱迪生却用他所造出的一种神奇的发光体照亮了整个门罗。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载了3000多人来到门罗。当火车在这个漆黑的冬夜到达时,爱迪生开动机器,40盏白炽灯全部点亮,就好像朵朵金花,脚下的雪地被照得通明。人们一个个目瞪口呆,忘记了寒冷。这里简直就像另一个世界。

爱迪生的进取心是永无止境的。他向人们宣布,在灯泡的寿命没有达到600小时以前,还不能算是成功。提高灯泡的耐久率,是爱迪生改进白炽灯的重要一环。其后他发现竹子纤维在碳化后做灯丝,寿命可长达1200小时。

几年以后,他又发明了一种化学纤维替代竹丝。再往后,试验重新转向耐热的金属方面,最后才改用钨作灯丝。爱迪生坚持不懈的研究终于获得了最后的胜利。事实教育了一些人,改变了他们的偏见。到1882年爱迪生已在纽约建成了一个当时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电力系统,它的直流发电机功率达到600多千瓦,为几千名用户提供照明用电。此后,白炽灯的使用范围空前地扩大,逐渐遍及全世界。

电灯的发明及推广,可能是爱迪生最杰出的成就,也是他一生中所达到的最高点。毫无疑义,爱迪生的这一伟大发明在科学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纪元,把人类从此带进了一个崭新的电光世界。人们最终感受到了光明、舒适、温暖与快乐。爱迪生的发明影响了千万人的生活方式,也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8.爱迪生效应

在致力于电灯事业的扩展中,爱迪生忽略了后来被认为是19世纪末期的一项最重要的科学发现。在爱迪生对白炽灯进行完善化的过程中,他发现由于炭丝在白炽状况下不断损坏,造成了灯泡的损坏。出于好奇,他在灯泡中封入了一根铜丝,这也许可以抑制灯丝的挥发。结果并没有达到他的目的,但却发现了一个特别的现象。在灯泡亮的时候,也就是处于受热阶段时,如果给铜丝加上正电压,虽然铜丝与炭丝并不相连,而且是在真空的条件下,但灯丝与铜丝之间依然有电流通过。如果炭丝没有受热,或者给铜丝加上负电压,则不会出现这种现象。

遗憾的是爱迪生没有继续研究下去,只是将这一事实记在日记本里,又在论文中加以描述,最后于1883年写成专利书呈报上去。这就是后来被称之为“爱迪生效应”的现象。这种现象直到20年后才得以解释。

1884年8月9日凌晨,妻子玛丽因患伤寒去世了。她被安葬在纽约快乐山的墓地中。鲜花围绕着玛丽的墓碑。妻子的去世对爱迪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感到从未有过的孤寂。他经常回忆起家庭带给自己的温馨。现在,门罗公园能给予发明家的除了悲伤与回忆外,别的什么也没有了。他将两个儿子送到了纽约托外祖母代管。大女儿多特本来住在纽约的寄宿学校,母亲去世后,她就回到了父亲身边陪伴着他。为了消除寂寞,爱迪生常带女儿到戏院去,也会偶尔弹弹钢琴作为消遣。他要借此把在长期的工作中绞紧的心舒解开来。

前妻去世两年之后,他遇到了米娜·米勒。这是位禀赋不凡而又文雅的女性,爱迪生与米娜一见钟情。1886年2月,他们幸福地结合了。婚后,爱迪生买下了新泽西州西奥兰治郊区的一所漂亮的房子,举家迁居这里(有趣的是,160年前爱迪生的祖先们从荷兰移民美国大陆时,也是在新泽西州安家)。这时,他才重新又拥有了一个温暖的家。几年后,他们又有了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

同类推荐
  • 雄才大略的统帅

    雄才大略的统帅

    《军史辉煌丛书》是1997年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0周年编写的,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当年即获好评。十年前,作者在编写这套丛书时,举国上下正在迎接党的十五大的召开;而今,中国人民解放军即将迎来她80岁的生日,大江南北又在为党的十七大的召开和2008年奥运会的举行紧张地忙碌着。十年,在一个人的一生中会发生不少改变,对于一支强大的军队,其变化更是巨大和深远的。岁月匆匆,但这套丛书,其巧妙的构思、丰富的史料、动人的故事和鲜活的语言,却不因时光的流逝而逊色,特别对21世纪的年轻人仍有积极的教育作用。
  • 蕊韵留香:李宗蕊

    蕊韵留香:李宗蕊

    《蕊韵留香——李宗蕊》是为了纪念逝去的李宗蕊女士,也献给深爱她的人们。
  • 嫁入蒋家的女人们

    嫁入蒋家的女人们

    嫁入蒋家的17个女人,似都有一个共通点:她们一概美丽、坚毅、聪慧,一肩挑起命运中的磨难与煎熬,不但活出自己的价值与光采,并在时间的臂助之下,一手将家族的悲剧,扭转成圆满的结局。她们不同的命运:有人疑被政治谋杀(章亚若及蒋纬国第一任夫人石静宜);有人婚姻失和,愤然叛离蒋家(蒋孝武的第一任妻子汪长诗)。有人无怨无悔地照顾失智失能的丈夫10数载(蒋孝文的妻子徐乃锦);有人爱上有妇之夫,并且幸结连理,一生和乐(蒋经国之女蒋孝章)。有人视继子女如己出(蒋孝武的第二任妻子蔡惠媚);有人甚至在丈夫过世后,代丈夫祭扫前妻的坟墓(蒋纬国第二任妻子邱爱伦)。
  • 中国历史名人之五

    中国历史名人之五

    隋朝大官僚李渊父子,乘农民起义之机起兵,于公元618年建立唐朝。他们消灭了各地割据势力,夺取了隋末农民起义的胜利果实,重新统一中国。唐太宗李世民即位以后,唐朝在经济上逐步得到了恢复,军事上也逐步强大起来。唐朝和亚洲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唐朝后期,土地兼并剧烈,赋税征收繁苛,迫使广大农民失去土地,纷纷破产。874年王仙芝在河南发动起义,同年七月黄巢在山东起义响应。黄巢的农民起义军,在公元880年底打进长安,建立大齐农民政权。农民军在唐军与沙陀军队的联合进攻之下,退出长安。黄巢战败自杀,而唐朝的统治也因之而瓦解。
  • 知行合一王阳明

    知行合一王阳明

    在蛮荒的龙场,王阳明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即人人皆有良知。而在血腥的沙场和险恶的朝堂,让龙场悟道实际发挥作用的,是“知行合一”,即遵循内心的良知,便能达到宁静于内、无敌于外的境界。如果心学是圣贤功夫,那么知行合一则是俗世智慧。知行合一并非得自顿悟,而是在磨难中不断反思、修练,最终砥砺出的生命境界。在经历了当众廷杖的奇耻、下狱待死的恐惧;流放南蛮的绝望、瘟疫肆虐的危险;荒山野岭的孤寂、无人问津的落寞,直至悟道的狂喜、得道的平静后,王阳明不但求得了内心的安宁,而且逐渐通过“知行合一”拥有了足以改变世界的力量。
热门推荐
  • 百日新娘:全球通缉替身妻

    百日新娘:全球通缉替身妻

    她潜入豪门一年,每日与强势腹黑男斗智斗勇,终于成功盗得宝宝,悄然离去。本以为重获自由,没想到他却从天而降,“走,我们回去好好算算旧账。”
  • 三侠五义

    三侠五义

    《三侠五义》原名《忠烈侠义传》,是中国一部非常著名的公案侠义小说,此书流传极广,影响深远,几乎家喻户晓。小说共一百二十回,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从狸猫换太子开篇,写众侠客协助包拯同奸臣庞吉父子进行的斗争;第二部分主要是写众侠客协助颜查散剪除襄阳王党翼的故事。整部小说,情节环环相扣,高潮迭起,人物形象鲜明,语言风趣生动,读来令人爱不释手。展昭的宽容忠诚,蒋平的刁钻机敏,徐庆、赵虎的粗鲁憨直,艾虎的纯朴天真,智化的机智潇洒,欧阳春的含而不露,尤其是白玉堂豪放不羁、少年气盛,莫不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
  • 特工傲妃:医女风华

    特工傲妃:医女风华

    就连眼睛也被毒瞎,然而却依然难掩智谋锋芒,光华万丈,剧毒攻心,人人唾骂的柳家废柴从此破茧成蝶,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废柴变天才,她夺目耀眼。家族相争,一头银丝白发,皇权相迫,她步步惊心,她一朝穿越,一夜蜕变,脱胎换骨,再睁眼,颠我众生,覆之天下!
  • 一花一世界:跟季羡林品味生活禅

    一花一世界:跟季羡林品味生活禅

    一本集中体现季羡林先生天人和谐思想的作品。 书中的万事万物都被季羡林先生赋予了生命的内涵,老妇人、小男孩儿,一枝花,一条老狗,一场雨......季老以朴素的笔触描写对天地万物的情感,一生经历的人、事、物、景,在季老笔下是鲜活感人的,集中表达了季羡林先生对天地万物那种"民胞物与"的大爱。这位可敬可爱的老人不只是在诉说着他的情感,更想向世人传达一种力量,跟随季老感受生命、体悟人生,收获内心安宁平静的力量。
  • 视觉盛宴(超级智商训练营)

    视觉盛宴(超级智商训练营)

    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信息来自视觉,人们靠视觉寻求快乐或意义,虽不能替代话语,却使感受直观、高效。视觉的深层体验是感知图像聚在一起的潜逻辑,这种体验丰富我们的视觉经验,指引注意力脱离表象,并上升到视觉的意义,灵魂因此升华,激动或者喜悦。这正视觉流行旅行的真正价值。
  • 告诉你一个卓别林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卓别林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卓别林的故事》精选了卓别林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卓别林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料事如神(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料事如神(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人之所以烦恼横生,对人生困惑茫然,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没有健康,而是因为没有智慧,没有体悟茫茫人生的真相。本书在妙趣横生的小故事里让你感受智慧人生。所谓料事如神,并不是通过超自然的神奇力量去预知未来,而是通过对人生经验的积累和因果关系进行合理的分析预料将要发生的事情。掌握了这项能力,你的人生会柳暗花明,云开见月明的。
  • 探险记系列1

    探险记系列1

    深入神秘的地下世界----洞穴探险;与浮冰和冰山博弈——北极探险;向“未知的大陆”进军——南极探险;浩瀚宇宙,我们只不过是沧海一粟。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对神秘所在的探险,依然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
  • 玛格丽特的秘密

    玛格丽特的秘密

    “这是一个奇异的故事。上海美术馆里展出一幅16世纪的法国油画,画里就是著名的玛格丽特王后。林海是学法语的大学生,当他看见这幅油画时,竟突然昏迷。更离奇的是,当晚他去图书馆查找玛格丽特的史料,遭遇一名神秘男子在他手心写下一行法文,意为“救救我”!林海心存恐惧,在老屋阁楼夹层里发现一卷手绘羊皮书,上面写满了晦涩难懂的中世纪法文。林海找到了悬疑作家“我”。法国伏尔泰大学的奥尔良教授也对此产生了浓厚兴趣,力邀“我”带着羊皮书赴巴黎鉴定。然而,浪漫之都等待着“我”的却是惊心动魄的昼夜。”
  • 老婆,乖乖让我宠

    老婆,乖乖让我宠

    她严希,落魄富家女,长得漂亮算优点,性子淡定算缺点,身材火爆成了那男人穷追不舍的理由。而那男人却是父母给自己定下的娃娃亲,甩都甩不掉。冷焱,R?D集团神秘总裁,长相英俊被她说成招蜂引蝶,对严希一生痴情被说成是死缠烂打。于是他咬牙切齿的问:“女人,难道我就没有一点优点?”躺在他怀里的严希为难的皱起眉头,挑剔的看了一眼他完美无暇的外形,咂咂小嘴,“有。”男人不悦的眉眼这才有了一丝松动。片段二:看着自己相亲对象再次在冷焱的帝王气场下灰溜溜遁走。严希小宇宙爆发的吼:“冷焱,你丫的阴魂不散的出现在我生命里干嘛?”他就云淡风轻的回一句:“当然是来疼你的,老婆。”所以身边那些烂桃花都得灭掉!可是,她真的不想当他的老婆。即使,两人自小订了娃娃亲。四年前她跑来G市寻真爱,四年后,他却在自己前男友婚礼上被屈辱的快要撞墙死掉的时候出现,还亲昵的叫她‘老婆’!冷焱:希希,第一眼看到你我就明白,你是我今生的劫,过不了了。严希:冷焱,我怎能对你视而不见,十年的痴情,足够偷走一个人的心。周凯:希希,这辈子欠你的我还不清,下辈子,我会在茫茫人海中第一个找到你,告诉你,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