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0300000026

第26章 面对生命与义的选择

生命与义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选择题,千百年来测试着我们的灵魂之度。“义”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风骨。它生于杀戮,成于大爱。它从君子的道德标准,衍生为普及于民间的义气。大义也好,世俗之义也好,它对人心都是一种锤炼,打造了中国人的仁心仁义,使中国人在危难中互相扶持,在水火中互相援助。

义,丈量生命的厚度

时值端午,启明星刚刚升起,初晓的雾霭刚刚散去,露水打湿了门前的台阶。家家户户门前几株菖蒲和艾草,弯弯地垂挂着,发出淡淡的幽香,意境深远。端午时节垂挂菖蒲和艾草的习俗由来已久,却非屈原投江之后的习俗,乃是纪念晋朝的邓攸。邓攸曾是苏州太守,两晋末年,八王之乱时期,兵连祸结,他带着妻儿和侄子一起逃亡,正遇上乱兵围劫。他一人难携二子,反复思考,想到侄子是兄嫂生前的嘱托,便忍痛舍子就侄。最后,邓攸还是被叛乱者石勒大军追上。他苦求石勒放他的侄子一条生路,宁肯牺牲夫妻二人的性命。石勒认为他弃儿保侄的行为可钦可佩,告诉邓攸身插菖蒲、艾草,三军将避他而行。后来,邓攸还用菖蒲、艾草保住了一个驿站数百人的性命。百姓为了感激他,每年的端午节,家家户户挂上菖蒲和艾草,以纪念邓攸。

“义”是儒家思想中伦理道德之一,古已有之,单纯从字源上看,义从我、从羊。“我”是古代用来行刑杀人的大斧子,这样看来,“义”字必然伴随着杀戮;而“羊”又是古代祭祀用品,“义”又有了传统道德的意思。如此一说,“义”就是因杀戮而产生的道德。孟子讲义,不去大谈特谈“上层建筑”似的精神,而是打了个有意思的比喻:“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本来两个都想要,显然这是不现实的,就像在生命和大义之间,有的人选择活着而不顾道义,有的人选择道义而不顾生命。孟子说,他有一股“浩然之气”,他的弟子问他什么叫“浩然之气”,他说浩然之气就是天地间博大的气,是正义和道德经过日月精华的洗礼形成的。浩然之气正是那些舍生取义者拥有的。

古人舍生取义,大多数都是对于国家来说的,许多心怀爱国观念的文士武将,尤其具备这种风骨。宋末元初,文天祥面对蒙古人的威逼利诱,直接跟对方前来谈判的人说:“你杀了我吧。”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身陷敌营后毫不犹豫的抉择,其中蕴涵了多少悲壮激昂的力量和底气。

文天祥在被押解到刑场的时候,监斩官问他:“丞相还有什么话要说?倘若肯从蒙人,还能免死。”文天祥喝道:“死就死,没有什么好说的!”他问监斩官:“哪边是南方?”有人给他指了方向,文天祥向南方跪拜,说:“我的事情完结了,心中无愧了!”于是引颈就刑,从容就义。他死后,人们发现他身上带了一首诗:“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他在死前,仍然向南方的宋王朝叩拜,以谢国家,这种舍生取义所体现出来的崇高,其感人之处远远超出了文字所能表达的范围。

宋亡后,亡国之臣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赵昺,以身殉国。他盛装朝服,手执利剑,催促发妻投海。继而他又劝说赵昺:“国事至今一败涂地,陛下当为国死,万勿重蹈德 皇帝的覆辙。德 皇帝远在大都受辱不堪,陛下不可再受他人凌辱。”说完,他背起八岁的赵昺,用白绫将其紧紧地绑缚在自己身上,然后站上船弦,举目眺望茫茫大海后,跳入海中。此等风骨,又是舍生取义的一重天。

宋代的文武之人在传承前人大义风骨上达到了高峰,这种高峰在明代滑落,清朝几乎消泯。例如自古士大夫注重气节、修养,重信义、忠诚、刚直、清廉,但随着封建社会的没落,士大夫们越发难以保持独立的人格和凛然的气节,大多没有思想,没有节操,为追求荣华富贵而奴颜婢膝,丑态毕现。在清代,臣子的赏罚升迁由皇帝决定,下级的赏罚升迁由上级决定。能否获得皇帝和上司的好感,是能否做大官的关键。由于朝廷给士大夫的俸禄较低,所以很多士大夫一登上高位立刻大肆搜刮。曾有人评价此时的士大夫——士不知耻,这时候的文人已经失去了唐宋文人那种不屈不挠的风骨。而中国古代的武将虽然保有这一风格,却因封建社会走向尾声而被忽视或死于非命,如丁汝昌、邓世昌等。直到现代民族主义兴起,为国为民的大义风骨才被重新拾起,表现在很多知识分子身上,他们在民族受到欺侮的一刻,仍保持着可钦可佩的气节。

1947年,国家经济几近崩溃,很多人连温饱都保证不了。美国为了让中国依附于它,在这个危难的时刻施舍知识分子,配给粮食。文学家朱自清愤然拒绝:“宁可贫病而死,也不接受这种侮辱性的施舍。”朱自清在病重之际叮嘱家人:“粮食岂是白吃的,吃了东西就要向着他说话,做个卖国的哈巴狗儿,宁可饿死也不能。”朱自清为民族气节饥饿至死,其精神和志气岂止“高尚”二字了得。

古语有云:“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所谓志气,就是一种义勇的精神。古有苏武忠骨、丹青情结,近代有孙中山在民族危难时刻为国家前途奔走、鲁迅弃医从文、朱自清不食美国救济粮,这些人都是“舍生取义”的“大成者”。中国古人传下来的“义”,已经成了我们骨子里的东西。《五行》中曾有一说:“善,人道也;德,天道也。”而“义”恰恰是一种善德,是“人道”与“天道”的统一。在理论层面上,明白什么是“天道”、什么是“人道”的人也许不多,但是作出大义之举的前人却比比皆是,也深深地影响着普通百姓,所以它的传递几乎是永久性的。到如今,不管是谁,都喜欢讲一句:“大难当头,舍生取义。”这种重“义”的文化特质,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精神。

很多年前,一份报纸上曾刊登了一则消息,一个青年为了救掉入粪坑的老汉而牺牲了生命,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从价值观上看,一个青年可创造的价值远远高于一个老汉,但从精神上看,这种行为却是义举,它深深地感动着每一个人,也鼓励人们要有奉献精神。舍生取义并不是让人不要命,但是救人于水火和危难之际,它却是我们始终推崇、提倡的。而古人的大义风骨,也是我们应该植入骨髓的精神,不能让其随着利己思想的产生而丢失。

人间正道是沧桑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西北边陲之地,自古多外患,多少战士饮恨黄沙,冷月袭尸骨。但历史上,从来不缺少纵死犹报国的少年英雄。曹植一首《白马篇》言尽少年游侠精忠报国的心愿和气概。这其中的游侠不同于文士的游侠,他没有忠君的包袱,思想情感高迈,视死如归,只愿以性命报效身处危难的国家。他们虽非大官人、大文士,也非将军元帅,而是一介平民,但如前文所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少年游侠的爱国情怀绝不是冲动,而是大义的延伸。而赋予游侠以平民身份的,恰恰是魏晋时期文人的忠义风骨。

“游侠”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墨子。很多人认为,墨子就是最早的侠者,但墨子并非真正的游侠,只是热衷于做义举。孟子曾经骂墨子是“畜生”,因为墨子宣扬“兼爱”思想,对于父母的爱和对于别人的爱没有区别,这与儒家把爱分出等级的“仁爱”思想相对,所以孟子才说墨子不分好坏。但是二者在“义”上却没有冲突。据《墨子·公输》记载,楚国准备攻打宋国,墨子闻讯之后急行十天十夜到达郢都(今湖北省荆州市)见楚王。墨子说,如今有一个人,自己家里有豪华马车,却想去偷邻居家的破车;自己家里有绫罗绸缎,却想去偷邻居家的破衣服;自己家里有美味佳肴,却想去偷邻居家的米糠酒糟,请问这是什么人?楚王说此乃“窃病”。墨子微微一笑,对楚王暗讽了一番:“楚国应有尽有,宋国贫穷弱小,你却要去抢人家的,不是有毛病吗?”楚王立刻哑口无言,最终决定不再攻打宋国。

很显然,故事中的墨子一是反战,二是仗义。墨子不是宋国人,楚国伐宋,看来和他关系不大,宋国也没有请他帮忙。然而他一听到楚国将要进攻宋国的消息,便“行十天十夜而至于郢”。这种行为就是不辞辛劳、舍生取义的表现,与孟子的“舍生取义”并无本质区别。从墨子的义举可以看出,凡是针对灾难性事件的,只要能够阻止天灾人祸的发生或降低其发生之后的损失,一律被墨子归类为仗义行为。所谓游侠,则不像墨子那般“兼爱” ,他们有时候会因为义愤填膺而仗义出手,有时也会被雇佣去干一些杀人越货的事情。不过,正像墨子对仗义之人形容的那样:“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犹合符节也。”司马迁早在《史记·游侠列传》中如此形容游侠风骨:“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这二者之间惊人的相似,说游侠是墨子气节的继承者恐怕也不为过。但是真正把游侠提升到一定高度的人,却是魏晋时期的曹氏三父子。

魏晋的诗歌继承了乐府民歌的诗风,别有一种风清骨骏的滋味。这个时期诗“言志”的作用尤其明显。此时的诗歌爽朗刚健,到了唐代李白,更是潇洒不羁。魏晋诗中游侠所树立的慷慨气魄也在诗人的诗篇中流传下去。侠者仗义,义已经不只是意气用事,或者打抱不平,还包含着对国家的大义之情,他们来自于民间,我们姑且称其为世俗之义。侠义之人不像文人士大夫和爱国将领,他们没有忠君的负担,但在国家危难或百姓受苦的时候挺身相助,这就是侠者总是让人由衷敬佩的原因。

说到侠义,就不得不提“义气”一词。游侠以仗义而行作为荣耀,是因为他们的骨子里有一种“义气”,不管是对朋友还是陌生人。这在明清通俗小说中就可以看出,诸如《三国》中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同生共死一直是侠者或义者追求的,也是友情升华到一定程度的表现。但是义气并不止于友人之间,这从关羽义释曹操就可以看出。这两个人本来是对立的关系,但是曹操曾经对关羽有恩,在关羽看来,若杀了曹操就违背了正义之道,所以在华容道放了曹操。这一切虽然被诸葛亮看透了,但是后者也无可奈何。再说《水浒传》中的鲁智深,他救林冲、救史进,为朋友乃至非亲非故的人仗义轻财。当鲁智深听说金老父女被镇关西欺压的事情,立刻把自己身边带来的五两银子全部赠与,还向朋友借钱送给金氏父女。随后,他一怒之下三拳打死了镇关西,出了心中一口恶气。整个《水浒传》,梁山好汉重义重信,比比皆是,虽然他们不少是鲁莽汉子,侠义风范与墨子的仗义在形式上不同,但情感和实质相似。

曾有学者认为明清小说中的侠义精神(特别是《水浒传》)是古代侠义精神的堕落,因为墨子讲的是“任侠”,其实也就是“仁侠”,多是为了拯救国家和百姓而作出义举,而明清小说里的侠者则皆是草寇,是粗俗的“讲义气”。这种观点有待商榷。小说中的侠者形象皆来源于生活,而其忠义精神、义勇行为的原型必然是闻名于世的文人武将——从墨子到魏晋风骨,再到唐代游侠、宋代忠义的武将。民间侠士的风范皆是融合了以上这些时代侠之大义者的气质。

不管是孟子大义、墨子仗义还是世俗之义,侠义者身上都有诚、信、勇、正的气质,像是逞勇斗狠一类的性情却不是侠者共有。通俗小说把古代文人晦涩的“义”以最容易让人接受的形式表现出来,为中国人普遍接受,同时它也提升了人们共患难的意识,鼓励人们在灾祸中伸出援手、作出义举,而非互相杀戮。它倡导减少斗争、和谐共荣。这种侠义的精神特质和风骨,是不该被丢弃的。

同类推荐
  • 亚欧战火(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亚欧战火(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世界形势,包括共产主义的发展和法西斯势力的崛起。法西斯起于德国,而后很快的传到日本等一些其他的帝国主义国家。这些国家赤裸裸的展现了瓜分世界的野心。
  • 人生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

    人生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

    寻根探源,集纳中外灿烂文化;谈古论今,猎获古今丰富知识。人类的文明漫长而悠远,想要了解它的发展历程,就不能不了解历史,就不能不掌握必要的历史常识。只有掌握了历史常识背后所蕴含的深厚底蕴,才能增进对历史乃至现实的解读与把握,才能在新的挑战面前,与时俱进,适应社会的潮流。
  • 血腥的盛唐5:盛极而衰,安史之乱

    血腥的盛唐5:盛极而衰,安史之乱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帝王将相,轮番上阵,诗人草寇,粉墨登场,紧锣密鼓,不容喘息,连演数场好戏:一场比一场令人血脉贲张!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
  • 三国神医

    三国神医

    医者只可医人,而王者却可以医天下。一个现代男子穿越后来到三国,看他如何作为一个医者医遍三国猛将牛人,又如何作为一个王者救治病入膏肓的大汉民族。不一样的三国,不一样的梦,不一样的穿越,不一样的医者。
  • 明史演义

    明史演义

    明太祖朱元璋,应运而兴不数年即驱逐元帝,勉强支持了数十百年终弄到一败涂地,把明祖创造经营的……,其问如何兴,如何盛,如何衰,如何亡统有段极大的原因。但总属普通说法,不能便作代兴衰的确证。明代由兴而衰由盛而亡,却蹈着元朝五大覆辙:第一弊是骨肉相残,第二弊是权阉迭起,第三弊是奸贼横行,第四弊是宫闱恃宠第五弊是流寇殃民。先贤有言:“君子道长,小人道消国必兴盛,君子道消,小人道长,国必衰亡。此外还有国内的党争,统一华夏,嗣后传世十二,凡十七帝历二百七十有六年,国外的强敌,胶胶扰扰,愈乱愈炽,这句话虽是古今至言,明朝的系统是汉族为主
热门推荐
  • 冷酷王爷妖娆妃

    冷酷王爷妖娆妃

    "她是武功独步天下的玲珑少主,为救心爱的男人,她化身城破家亡的冷家小姐,只为了成为他的王妃,得到他那块可以让死人复活的赤血玉玦。温软缠绵之中,她伏在他的胸膛,“嫣儿此生只做王爷的女人...”皇宫晚宴之上,她一曲曼舞,技惊四座,而她却只是那般深情地看着他,“王爷,嫣儿为你而舞……”他终于放下防备,许她一世恩宠。而她,竟带着他的传家玉玦,背离而去。他恨极成魔,开始一点一点地摧毁她的一切,可有谁知,他要的,无非是她的心。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半世情牵

    半世情牵

    纳兰心儿本是阿济格王爷的亲孙女儿,从小被姑母收养,在纳兰府长大。其中每天和表格纳兰成德朝夕相处,渐渐产生了一份情愫。少年皇帝在一次意外中,结识了美丽多情的纳兰心儿,并深深的爱上她。而深知纳兰心儿身份的太皇太后却不愿意让纳兰心儿走进康熙的后宫,她早早的埋下伏笔,将纳兰心儿封为公主,并接进了慈宁宫。康熙十二年,少年康熙为了削藩,刻意的拉拢吴三桂,太皇太后将封为公主的纳兰心儿许配给了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
  • 儿女情长

    儿女情长

    刘浪,生于70年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十五期高研班学员。若干诗歌、中短篇小说发表于《飞天》《文学界》《山花》《作品》等数十家期刊,多篇小说被《小说选刊》等报刊转载。
  • 世界经典历史故事(上册)

    世界经典历史故事(上册)

    怎样快捷地了解世界,首先我们要从了解世界历史入手。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终极动力。从地球上有了人类那时起,人类的第一个活动便是生产活动,而且从未间断过。人类文明的演进,社会的发展,只能在生产力进步的基础上实现。旧石器时代使得氏族社会形成,金石并用时代又促成氏族社会解体,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在自然经济状态下,只可能有奴隶制度和封建制度,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却孕育出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器时代和信息时代将人类社会的进展划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这是二、三百万年来人类文明进程所确凿的事实。《世界经典历史故事》大体上是按照这个线索来编写的。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女囚档案

    女囚档案

    想要作品好看,足够的文字功夫也是必不可少的。尽管生活远比虚构的故事精彩,但具体到某个案例中,能够把案件故事讲述得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并且讲出点社会意义或者人性特点,这就犹如戴着镣铐跳舞,还要舞出精彩来。深入的采访、独特的角度、深厚的文字功底,是一个纪实作家必备的素质。来自真实的震撼,加上理性的法律思考和人文关怀,正是丁一鹤这套图书的突出特点。本书解密中国女囚鲜为人知的隐秘生活。
  • 黑白道3:渗透

    黑白道3:渗透

    洪水中接连出现一男一女两具尸体,李斌良和战友们经缜密侦查,确认二人都是本市应届高中毕业生。为查明真相,他的足迹随着作家的笔迹奔走于各个校园之间,由此他涉足到一个从未涉及过的领域——教育……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