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0300000012

第12章 阵痛之下迎来思想的“分娩” (1)

中国早期的革命从一开始大多是试探性的吵吵闹闹,往往难以经过时间的考验而归于沉寂。在这个国家,各种革命的先决条件似乎都很难培养起来,人们也没有很高的觉悟去挣脱一切古老的桎梏。经历许多挫折之后,人们才树立起对革命的信任,奋力爆发一个民族压抑数十年的愤懑,伸出双手迎接世界。

在血泪中“烘焙”思想

浏阳河,九曲回肠,几十里水路直到淡雅清丽的湘江。乘一叶小舟畅游,只见密野山林,河谷幽涧,重峦叠嶂,飞瀑珠帘,河水碧透……行至下游,两岸翠屏,风光旖旎,田野草香,水美鱼肥。如果用王勃的《滕王阁序》来形容湘江两岸及其支流所经的地域,就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湘江成就了太多的文人——屈原、贾谊、范仲淹,也成就了一位在民族危急时刻舍生取义的书生谭嗣同,他的家乡就在浏阳。说到谭嗣同,就不得不说“戊戌变法”,是这场变法成就了谭嗣同,也成就了中国一代仁人志士。

1895年春天,乙未科进士正在北京焦急地等待发榜。4月17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来,应试的举人惊闻清政府割让台湾及辽东给日本,赔款两万万两的条款,一时群情激奋,台籍举人更是痛哭流涕。

5月2日,十八省举人与数千名市民聚集在都察院请求代奏。他们要呈交的这份奏折有一万八千言,是广东南海人康有为一夜间写成的,由弟子梁启超抄写。文笔雄健,声气慷慨,一时传诵京师。随即,便有大批的举子纷纷在此奏折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同一天,竟然有十五起“公车上书”和官员上书,坚决反对《马关条约》,要求变法图强。这是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第一次作为一种社会政治力量表现出的群众性的爱国运动。

此前,企图单纯依靠学习西方器物以强国的洋务运动,在甲午中日战争战败之后也随之失败,事实证明,学习西方器物技术并不能解决中华民族的生存危机。而日本恰恰是中国最大的历史明镜。

甲午战争中,一向被中国看不起的“倭寇”竟全歼北洋水师,索得巨款,割走国土,日本“一战成名”,跻身亚洲强国之列。但是有谁知道,几十年前的日本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日本国内状况与当时的清王朝是如此的相似,如今,却完全摆脱了被压迫的局面。

19世纪中期的日本处在德川幕府的统治之下,也和当时的清政府一样实行着闭关锁国的封建统治政策,但是这种状态随着国内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西方列强的入侵而改变。当日本面临和中国类似的困境时,日本天皇进行了“明治维新”,目的就是使日本强大和西方化。这次改革涉及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科技等各个层面,日本的综合国力得到了迅速提升。截止到1890年,日本已拥有现代的海陆军和支撑它迅速发展的工业基础。日本在明治维新的《五条誓文》中,明确实行所谓的“君主立宪制”。这种政治制度上的变革和器物层面的改革齐头并进。它跟中国的洋务运动丝毫不敢涉猎政治体制改革的状况相比,实在是大大的进步。

此时的中国也亟待一场将整个国家颠覆的改革。1895年下半年,福建侯官人严复发表了《救亡决论》,

喊出“今日中国不变法则必亡”的口号。英雄所见略同,康有为等人在“公

车上书”强烈主张“拒和、迁都、变法”,建议皇帝全面进行变法,以解除

危机。1897年11月,德国出兵占领胶州湾,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康有

为看到中国的处境十分危险,建议皇帝当机立断,发愤维新,但朝中有人阻挡。第二年夏初,一直阻挠变法的恭亲王奕 病死,康有为立即草拟了《请定国是而明赏罚折》,建议光绪帝明定国是,立即变法。倾向变法图强的光绪帝欣然接受建议,于6月11日颁布了“定国是诏”,开始实行变法。变法涉及经济、政治、文化三个层面,比洋务运动对清王朝的冲击明显严重百倍。

随着变法的逐步深入,将要触及旧制度的时候,作为封建专制政体的代表——慈禧,自然要跳出来维护自己封建统治的命根子即君主专制。在近代史上,由君主专制转为君主立宪,这是政治体制的重大变革,日本明治维新是成功的一例,也是中国维新志士追求的目标。但这种制度等于颠覆了清王朝的统治,必然受到顽固势力的打压。最终,这次变法在清王朝权力的实际掌握者慈禧的阻挠下失败,从头到尾只有百天而已。维新人唯独谭嗣同断然拒绝了出逃,他向友人表示:“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开始,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谭嗣同虽然牺牲了,但维新思想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人们。

“周虽旧帮,其命维新”,“维新”一词出于《诗经》。日本的明治维新和中国的维新变法,都是在旧制度上革新制度,由于日本的封建制度是中国的翻版,因此它们在危难中改革的机遇也相同。可是,日本的明治天皇与中国的光绪皇帝在权力掌握上是不相同的。二者虽然都没有统治实权,但日本的实权控制者是德川幕府,乃国家的将军,对于明治天皇来说是臣子;而中国清王朝的权力中心是慈禧太后,光绪帝只是个傀儡。谁的权力容易被夺?当然是德川幕府。再者,日本倒幕分子是九州西部有军事实力的藩士,距离京师远,还因为长期跟外国人做生意而思想开化,对于国家制度的变更更有决心。但中国的维新人士多为知识分子,虽然有一些人也是地方的将军,可是由于中国传统的君臣思想根深蒂固,他们谨小慎微。只要王朝稍稍有一点风吹草动,这些地方拥有军权的缙绅,就会立刻跟着最主要的执政者走封建老路。由此不难理解全国只有一个省在支持维新变法这一现象了。

日本的明治维新让其走上了小国霸业之路,它就像曾经的德国一样,在来自外部的侵略和内部的封建纷争双重打击下寻求富强。但是,中国文人的努力最终夭折,它的思想启蒙性似乎远远大于对国家制度的影响。不过,中国维新变法提倡新学、批判旧学,着重宣传“兴民权”,它提倡了一种全社会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这是民主思想的萌芽,对于以后辛亥革命的兴起倒是起了些作用。

思想总是先一步走在一切制度改革之前。千年江水培养了千年的文人,文人用血和泪烘焙出一个比一个更务实可行的思想。虽然他们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们对于社会的不断拷问犹在我们耳边,督促着人们前行。

熄灭了大火,火苗依在

天津的大沽炮台并没有想象中的那般宏伟,形状倒像是长城上排列的箭槽口一般,每个豁口放一座黑色的大炮,朴实无华。其实,一百多年前这里宏伟壮观,但经过沧桑巨变,现保存较好的只是“威”字南炮台和“海”字老炮台

两座遗址,其他炮台已荡然无存。饱经风霜的大沽炮台在枪林弹雨中度过了无数个黑暗日夜。在中国人的浴血奋战下,它才得以保全“性命”。1900年深秋,一纸《辛丑条约》硬生生地拔去了这个忠实的“守护者”。

1900年春天,紫禁城的上空弥漫着紧张的气氛,一直在颐和园静心休养的慈禧也变得寝食难安起来。此时的北京城内出现了义和团活动的身影,“凡遇教堂则遍粘招贴,谓三月天津大沽炮台杪当与教堂为难”,号召杀尽洋鬼子。随着甲午之败,列强加大了瓜分中国的力度,德国以山东为势力范围,英国占据长江流域,法国盘踞两广和云南,俄国则霸占东北,日本更是贪心炽烈,将福建划为其势力范围,还对中国内陆虎视眈眈……中华民族面临着空前严峻的生存危机,义和团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日益蓬勃发展起来的。慈禧本打算镇压义和团,但又没有信心,还怕开罪外国人,于是用和平解散义和团的办法来控制局势。慈禧的这种策略使得清政府各地官员相继停止了对义和团的镇压行动,京郊各地义和团遂乘机进入北京。义和团直接威胁到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扩张活动。

1900年4月6日,各国公使发布照会,要求清政府“两月以内,悉将义和团匪一律剿除”,否则将自行出兵剿灭。为了耀武扬威,军舰也陆续向大沽口集结。5月28日晚,各国公使开会一致决定联合出兵,随后几天的时间里,英、日、俄、美、德、法、意、奥八国军队开进了北京。此时的清政府却突然沉寂,打算让义和团与侵略者两败俱伤。

在抗击八国联军的战斗中,无论是清朝的爱国官兵还是义和团的民众,他们都在为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独立与敌人奋战。八国联军司令瓦德西在回忆当时的情景时承认:“无论欧、美、日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1/4。”他由此得出结论——“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不过,纵使有前线爱国民众的奋勇抵抗,但是在八国联军的强大攻势前,清政府彻底屈服。慈禧太后下令“痛剿义和团”,以此向侵略者“献礼”。当义和团的爱国民众倒在一片血泊中的时候,北京城就成了八国联军烧杀抢掠的兽性发泄地,北京街头尸积如山。英国人记载说:“北京成了真正的坟地,到处都是死人,无人掩埋他们,任凭野狗啃食。”八国联军将皇宫和颐和园珍藏多年的宝物抢劫殆尽,“自元明以来之积蓄,上自典章文物,下至国宝奇珍,扫地遂尽”。联军司令瓦德西供认说:“所有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

对于八国联军犯下的滔天罪行,慈禧太后却说:“量中华之物力,结余国之欢心。”并保证不许中国人反对帝国主义。随后,清政府同八国签订了《辛丑条约》,赔款割地拆炮台。

为了抗击帝国主义的侵略,无数中国民众牺牲在了大沽炮台之下,整个炮台由人民的血肉堆积而成,它也是北京城的门户型建筑。而一纸条约,将见证一切屈辱历程的炮台从历史中抹去。与其把《辛丑条约》看成是近代中国耻辱的顶峰,不如将其视为晚清政府对民众爱国情感的无情摧残。诸如“义和团”此类底层人民燃烧的烈火没能燎原,又一次倒在了“自己人”的屠刀下。

统治全世界长达两千年的封建制度在19世纪末基本步入尾声,而资本主义制度已经显示了其优势。晚清政府奄奄一息,中国的农民、知识分子尽管受挫甚重,但还在寻找离光明最短的道路,并离光明越来越近。

美丽的意外,革命的枪声

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的人民还沉浸在梦乡之中,爆炸声将人们惊醒。这爆炸声不是起义的前兆,而是个美丽的意外。原来是武昌革命党人在制作弹药时不慎引爆了装置。这一爆炸,使还没有准备好的革命党人立刻暴露了位置,只好提前起义,不料竟然非常顺利地攻进了湖广总督府。一夜之间,武汉易主,革命党人占据了此地。由于这一年是辛亥年,人们便把此次革命称为“辛亥革命”。

早在1894年春,孙中山便北上天津,投书李鸿章,希望能够“以和平之手段,渐进之方法请愿于朝廷,俾行新政”。但是他这种温和的改良却被李鸿章拒绝了,由此他毅然放弃和平改革的幻想,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同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华侨中发起成立了兴中会。在为兴中会起草的章程中他明确提出:“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这便把一个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的口号——“振兴中华”提了出来。

同类推荐
  • 历史不忍细看大全集

    历史不忍细看大全集

    闯入历史尘封千年的禁地,窥探谁都不曾告诉过你的秘闻轶事!你知道康熙登基原来还仰仗一位德国人吗?你知道皇子们每日的生活有多苦吗?你知道中国历史上最响的一个马屁是谁拍的吗?你知道皇帝吃饭要有多少讲究吗?你知道秦桧与岳飞之间到底是何关系吗?
  • 中国历史1000问

    中国历史1000问

    炎黄子孙们,让我们翻开历史,拂去岁月的灰尘,寻找创世祖先们开辟中华民族生存、发展道路的历史足迹吧!本书以时间为序,从远古的史前文明说起,一直叙述到公元2010年年底,在所有的同类书里是时间跨度最大的,这也是本书的第一个特点。其次,本书与同类书相比,虽都是选取历史片段、勾勒历史故事,但本书的选取面非常宽泛,从而使本书的信息量颇为庞大,这是本书的第二个特点。再次,本书在叙述时,力求尊重史实,不妄加评论,让读者做阅读的主人,去思考、去感悟……这是本书的第三个特点。最后,本书在讲述一些历史故事时,不仅考证了正史,也辨析地引用了一些稗官野史、逸闻琐事,从而使本书的叙述角度更为客观,这也是本书的最大特色。
  •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1:龙兴辽东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1:龙兴辽东

    本书叙述了自努尔哈赤出世(1559年)至顺治二年(1645年)史可法困守扬州86年问的历史。此时正是清朝崛起、明朝灭亡之大动荡、大变革的非常时期,其问所发生的历史事件,既精彩纷呈,又血腥惨烈。作者娓娓道来,虽然嬉笑怒骂,但却谑而不虐;看似散漫随意,实则用心良苦;看似如小说家言,实则以信史为本。书中的人物,无论是大英雄熊廷弼、袁崇焕、努尔哈赤、皇太极,抑或是大汉奸吴三桂,不论是具有悲剧性格的崇祯皇帝,还是雄才强悍的多尔衮,都一改往日严肃、刻板的面目,泼皮似的调侃使其人物形象陡然生动起来。
  • 勇闯天涯

    勇闯天涯

    因家族恩怨纷争受到陷害锒铛入狱的吴铭,艰难逃出监狱,在生与死的考验中,吴铭奇遇和艳遇连连,狼行千里,勇闯天涯,终于成就一番惊世骇俗的事业!======至今为止,天子已经完成《铁骨》、《傲气凛然》、《越境鬼医》、《热血燃烧大时代》、《光速领跑者》、《再生传奇》等九部作品,每一本都完本,值得您的收藏和阅读!天子书友一群:103782777,谢谢好友Dark贡献的这一个千人群!喜欢天子作品的书友皆可加入!天子超级铁杆群:203480385,真正喜欢天子作品并订阅消费的书友请加入,入群需要验证粉丝值。天子会下达能够换取积分奖励的神秘小任务,积分够了天子就会赠送小礼品,什么牛肉干之类的最有爱了!
  • 三国十讲

    三国十讲

    在大众文化的讨论范围里面,“三国”不过是一群杰出人才汇集的场所,没有那些人才,他们眼中就没有三国。而真实的三国,是一段时间,是一种历史,是一类共同命运。本书既有人们惯性思维下的“三国”,也客观阐述了真实的三国时代,让历史的原果实和演绎后的榨汁儿饮品共同留存于我们的记忆!
热门推荐
  • 学会用人,学会管人

    学会用人,学会管人

    本书网罗了古今中外赢家的用人智慧,提炼出了用人的精华要点,并形成了一个完备的用人体系。通过轻松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识别、选拔、委任、激励、培养以及留住人才等用人谋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方能傲视群雄。
  • 残医悦王妃

    残医悦王妃

    自她出生之日起,亲爹不疼亲妈不爱先天残疾更让她承受着他人异样的眼光残就残吧,凭借她的聪明才智自食其力学医自疗还不成嘛!可.可老天,你这玩笑开大了吧!她好不容易才直起身子颤巍巍地学走路,你就让那不长眼的罪犯开车把我撞飞了?夏韵不敢置信地盯着地下鲜血淋漓的躯体,她还没能站稳呢!呃,那个自称为鬼差的接引大使怎么搞的,说好了要她到阎罗殿游览一翻,怎的把她送到这鬼地方来了?替人还阳?这样的好事也有?听闻,她的身份不小,公主?王妃?难道luan伦?不过,此时的她更加烦恼的是,她竟成了已婚妇!想她二十一世纪少女,连男朋友都没谈过,怎的一穿就成了已婚妇女了。夏韵气急往腿上一拍,懵了。不,不会这么巧吧,夏韵颤抖地摸摸自己的大腿,忍不住哀嚎:搞什么!这王妃竟该死的也是个残废!难道她两世为人都要与轮椅为伴吗?好在,本小姐医术精湛,治好了双腿,看本小姐怎么整治你这个自命风流,招来莺莺燕燕欺辱本小姐的王爷。只是.唉,怎的去个边关也这么难,是否前世桃花无一朵,今世怜她补偿多!推荐自己的文:《紫晶芙蓉》好友水月涵嫣的文文的《公主玩偶》思衾文《古玲精怪》倾城殇文文《残酷总裁无心妻》沁沐星辰《总裁的艳俘》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三星堆之101个谜

    三星堆之101个谜

    如果有人问,中国最神秘的图书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山海经》。如果有人问,中国最具魅力的青铜文明是谁?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三星堆……三星堆,一座古城,一个迷失的古国,跨进三星堆,就是跨进一座谜的城,一个谜的国度。
  • 瓷婚

    瓷婚

    《瓷婚》是一部描写婚姻家庭的情感小说。文中的男女主人公经过恋爱,结婚,小三来袭,再现了一个,二十年的婚姻的风雨历程。男女主人公又经历了下岗,创业,教育子女等一系列家庭矛盾,和社会问题。《瓷婚》让您看到一个不同的婚姻,家庭小说。您的支持,就是缕丝的动力。
  • 汤唯主演:北京遇上西雅图

    汤唯主演:北京遇上西雅图

    身为富豪地下女友的文佳佳来到她曾梦想的爱情之地西雅图待孕生子。阴差阳错地与年轻的前精英医生弗兰克相识。奢侈娇横的佳佳几乎让身边所有人不满,只有弗兰克发现了她内心的痛苦。富豪男友出事,佳佳陷入经济危机后又遭难产,弗兰克鼎力相助,两人才产生微妙感情,富豪男友却又卷土归来…………
  • 上古炼金术师

    上古炼金术师

    炼金术,那是将不同的物质分解,组合在一起的技术。炼金术需要炼金阵来支持,才能炼成。而上古炼金术不需要任何炼金阵,只要拥有等价交换的物质便可以直接炼成任何等价的物质。比如将炭炼成钻石,水炼成氧气和氢气等等。但是炼金术有一个禁忌,那就人体炼金!将死亡的人炼成活人,没有一个人成功,没有一个启动炼金术后能活下来。而我们的故事的开始是一个学习上古炼金术的少年,不用画炼金阵的炼金术师……而少年最终会成长成为一个可以毁灭世界的人……
  • 史上最强日本史2

    史上最强日本史2

    史上最强日本史再升级,深入探究日本国民性起源!《史上最强日本史2》,第一部惨遭封杀后依然坚挺,销量轻松飚破20万册!《史上最强日本史2》,扬眉吐气,最全面记录万历抗日援朝之战的历史通俗读物!《史上最强日本史2》,职场晋升必读!比《德川家康》更好看的德川家康,为你深度剖析创业成功背后的厚黑秘笈!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