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01700000005

第5章 李泌

肃京的宾友

李泌(722—789),字长源,先世为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人,后迁居京兆(今陕西长安),父李承休,官居吴房令。

李泌幼年聪慧好学,才智过人,博涉经史,精研《易象》,善作文,尤擅长诗。开元十六年(728),玄宗与燕国公张说观棋,李泌应召来见。张说使李泌赋“方圆动静”,张说出对曰:“方若棋局,圆若棋子;动若棋生,静若棋死。”李泌应声而答:“方若行义,圆若用智;动若骋材,静若得意。”李泌时年仅七岁,人们都惊奇地认为他是“神童”。当时任中书侍郎的张九龄对他尤为喜欢,常引之卧内,呼为“小友”。长大以后,常游嵩山、华山、终南山,且笃志笃(dǔ)志:专心一意。钻研易道,慕神仙长生不死术。天宝中年,自崇山上书议论政务,深受玄宗赏积,得以召见,供奉东宫,与太子李亨为“布衣交”。李亨对他礼遇甚厚,称之为先生。后因作诗讥诮杨国忠和安禄山,由此引起杨国忠对他的忌恨,被斥逐蕲春郡,从此李泌隐居在深山密林中,以琴棋诗书自娱。

安史之乱爆发,东都洛阳、西京长安相继沦陷,玄宗出逃行至马嵬驿,禁卫兵哗变,杀死奸相杨国忠。玄宗逃到成都,留下太子李亨讨伐安禄山,李亨赶赴灵武,即皇帝位,这就是肃宗,李亨尊玄宗为太上皇。

在肃宗身边,文武大臣不满三十,更缺乏一个匡时救国的人才。肃宗因而想到李泌,于是派人召李泌来到灵武,不久,又得到名将郭子仪。一文一武,成为肃宗的得力助手。肃宗授李泌为右相,李泌固辞不受,愿以宾友相待,肃宗只得依从。肃宗对李泌亲如师友,出则并马而行,寝则对床而眠,跟他太子时一样。他事无巨细都首先征询李泌的意见,可以说肃宗对李泌是言无不从。李泌实际上是朝政的决策人。

李泌向肃宗提出建议:以广平王、肃宗长子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统率诸将东征安禄山。肃宗为李泌特设侍谋军国,元帅府行军长史官衔,命李泌随军而行,并赐紫袍一件,李泌受命而行。临行前,他对肃宗说:“不出二年,就可消灭贼寇。”李泌的理由是安禄山这些人把掠夺的美女财宝,运到老巢范阳(北京大兴县),因此他们没有占有四海的打算,跟随安禄山反叛的,也只有史思明、安守忠、田乾真、张忠志、阿史那承庆几个骁(xiāo)将,中原人不过高尚等几个人,其余都是胁从。安史叛军容易发生内讧。李泌为唐肃宗制定了消灭叛军的作战计划。第一步,令李光弼(bì)自太原出井陉,郭子仪自冯翊(yì)入河东,使安禄山部将史思明、张忠志不敢离范阳、常山,安守忠、田乾忠不敢离长安,那么随从安禄山守洛阳的就只剩下一个阿史那承庆;李肃领兵驻扶风,与郭子仪、李光弼两军分次出击,叛军来救头,就击其尾;叛军来救尾,就击其头,这样就让叛军在范阳至长安数千里的战线上,顾首失尾,疲于奔命,唐军则以逸待劳以逸待劳:以安闲之师抵御疲劳之师。多指作战采取守势,养精蓄锐,等敌军实力消耗、疲劳不堪时再乘机出去。,叛军来了不和它交锋,走了就乘机追击,不攻叛军城池,不断叛军归路。第一步计划的目的就是要拼命拖垮叛军,伺机消灭他们的有生力量。第二步,命建宁王、肃宗的次子李倓(tán)为范阳节度使,率军自边境进攻范阳之北;命李光弼进攻范阳之南,南北夹击,攻取范阳,使叛军退留不得,处于进退两难境地,于是再命大军四面围攻,一举歼灭歼灭(jian):消灭。。

李泌的二步计划是正确而又可行的,可惜肃宗虽然对其尊如师友,但却没有真正听进他的意见,因而李泌的计划就落了空。

至德二年(757),安禄山集团内部发生内讧,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杀死,史思明占据范阳而不听安庆绪调遣,此时,肃宗已进驻凤翔,陇右、安西、西域的兵已经到达,江、淮的庸调也运到汉中,李泌请示肃宗按他提出的二步计划用兵,派安西、西域兵顺边境进攻范阳。但唐肃宗却急于收复两京,享受做皇帝的威风,他说:“现在正该攻取两京,引兵攻范阳,不是绕得太远了么?”李泌说:“今以此众直取两京,必得之。然贼必再加强,我必又困,非久安之策。”李泌进一步阐述了进攻范阳的道理:官军的主要力量是西北守边士兵和少数民族人,他们不习惯关东的炎热暑气,如进攻两京,敌人收其余众,集中于巢穴,天热之时,官军必畏暑思归,留也留不住;叛军在老巢休整后,一定重来夺取,战争也就无休无止了。不若先取范阳,使叛军无所归,从根本上断绝了他们的退路。

肃宗对李泌的正确主张不予采纳,把郭子仪从河东调到凤翔,任命为天下兵马副元帅,率军进取长安。然而郭子仪进军不利,唐军多次战败。至德二年(757)九月,郭子仪建议借用善战的回纥(hé)兵,肃宗同意后,回纥怀仁可汗派其子叶护率精兵四千来到凤翔。肃宗为早日攻取长安,许以“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皆归回纥”。此时,李泌已不被重用,如同闲散人一样。由元帅李俶(chù)、副元帅郭子仪率朔方等军队及回纥、西域之众十五万人,从凤翔出发,进取长安。大破敌军,叛将军守、田乾真率败兵逃出潼关,唐军进入长安,紧接着,又攻取了洛阳。

唐肃宗虽然收复了洛阳、长安东西两京,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消灭叛军。安庆绪逃亡河北,占据邺(yè)郡,还拥兵六万。肃宗派郭子仪、李光弼进攻安庆绪,又派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鱼朝恩实际上成了大军的统帅。官军和叛军在邺城激战,史思明从范阳发兵十三万,支援安庆绪,结果官军大败。及后史思明杀了安庆绪,自立为大燕皇帝,叛军又再度复起,出现这一局面,应该说是肃宗不采纳李泌作战计划的结果。

肃宗收复长安后,召李泌入见。李泌请求离朝廷回归故里,说自己有“五不可留”:“臣遇陛下太早,陛下任臣太重,宠臣太深,臣功太高,迹太奇,此其所以不可留也。”还说:“陛下不听臣去,是杀臣也。”唐肃宗说:“我与你同忧患多年,现在正好同享乐,你怎么说要走呢?”再三挽留,但李泌离意已定。最后肃宗听从了李泌的请求。至德二年(757)十月,李泌离开朝廷到衡山隐居,肃宗命郡县为李泌建造住宅,并按三品俸禄给予照顾。

事实上李泌离开朝廷,是为了避免杀身之祸。

由于深受肃宗优宠,正受到权臣崔圆、宦官李辅国的忌恨,李泌预见到自己必定有杀身之祸,他急流勇退急流勇退:比喻在官场得意或事情顺利时为免祸及时引退。,就是出自这样的考虑。

代宗的亲信

宝应元年(762),肃宗去世。广平王李俶(chù后改名李豫)即位,是为代宗。大历三年(768),代宗派人去衡山召李泌来京师。代宗对李泌礼遇有加,赐金印紫绶(shòu),在蓬莱殿侧为之作书院,军国大事均与之商议。代宗意欲拜李泌为相,李泌还是固辞不受。李泌是道士,不食酒肉,不娶妻,讲神仙、怪异,以世外人自居。代宗要他做世俗人,食酒肉娶妻子、受禄位,但李泌还是不肯受命。代宗最后强迫李泌娶卢氏女为妻,并赐第光福里。李泌受代宗的如此优宠,引起了宰相元载的强烈不满。元载于大历五年(770)除掉了专横的宦官鱼朝恩,博得了代宗对他特别宠任,元载也就更加骄横,弄权舞弊,无恶不作起来了。他为除掉李泌,诬陷李泌“与鱼朝恩友好,应该知道他的阴谋”。代宗没有听信他的谗言,但元载及其党羽继续寻找机会栽赃诬害李泌。代宗对元载的作为开始反感和厌恶,他对李泌说:“元载不容你,朕把你藏起来,待我除掉元载后,再请你回来。”于是拜李泌为江西判官,成为江西观察使魏少游的助手。

大历十二午(777),唐代宗杀元载,籍没其家,单胡椒就有八百石,其它财产就可想而知。代宗召李泌入京,一见面就谈起元载的事。代宗说:“好不容易,八年才杀这个贼,几乎不能与你见面。”李泌说:“臣下有罪,早就该处置,何必容忍太过?”

元载是死了,但用人问题上的斗争不会结束。

李泌杰出的才能又为宰相常衮所忌。常衮建议代宗派李泌出任州刺史,使其懂得人间的利弊,然后再到朝廷做官。代宗没有听从他的意见。后来,澧(lǐ)州刺史缺,又借口李泌善于治理,派为澧州刺史,又改任杭州刺史,所任均有政绩。

德宗的宰相

大历十四年(779)五月,代宗病逝,太子李适接位,是为德宗。德宗当太子时,在长安西郊的道教静修胜地听过李泌的讲经,受过李泌的影响。德宗即位后,国家处于纷乱状态,安史之乱虽已结束,但藩镇的叛乱,此起彼伏,从未停息过。先是成德、淄青、魏博、山南东道节度使联合反抗中央,形成四镇之乱,紧接着又生了淮西之乱。淮西节度使李希烈于建中三年(782),自称天下都元帅,出兵对抗中央,气焰嚣张。德宗诏泾原节度使姚令言率兵支援襄阳。不料到了京城,部队发生兵变,占领了皇宫,并哄抢了皇家私库,拥戴原泾原节度使朱泚为帝,朱自称大秦皇帝,德宗逃往奉天(今陕西乾县)。当时幸好有朔方节度使李怀光领兵击败朱泚,奉天之忧方才化解。李怀光恃功逼走奸相卢杞(qǐ),最后却与朱泚勾结反抗朝廷。兴元元年(784)名将李晟(shènɡ)收复长安,朱泚逃亡被杀,德宗回到长安。

在如此纷乱的情况下,德宗在长安召见杭州刺史李泌,任李泌为左散骑常侍,日值中书省,随时候对。李泌兢兢业业,为德宗处理了一件件军国大事。原先德宗讨伐朱泚时,曾向吐蕃求援,答应成功后将安西、北庭两镇给吐蕃。长安攻下后,德宗要实践诺言,李泌以为不可,他提出安西、北庭控制着西域五十七国和十姓突厥,它们控制着吐蕃,使之不能进兵东侵,如将两镇给予吐蕃,那么关中就危险了。李泌还提出,吐蕃援兵当时观望不前,并无功绩可言。朝臣们都赞同李泌的意见,德宗才没有将两镇给予吐蕃。

贞元元年(785)七月,陈虢(ɡuó)都兵马使达奚抱晖杀死节度使张劝,代理军务。德宗对此十分担忧,他派李泌为陈虢观察使,前往处理。德宗想派神策军护送上任,李泌以为不必要,他请与唐将马燧(suì)同行。临行前,通过陕州进奏官传话:“朝廷正督运江淮来以赈济陈虢,若抱晖有功,则赐旌节。”

消除了抱晖的敌对情绪。李泌入陕州时,称抱晖保城有功,还对其部将进行安抚。李泌离开长安之时,德宗把参加叛乱的七十五人名单授泌,要求他诛杀。李泌不得已,只把五人送往京师,恳请赦免,其它人一概不问,抱晖逃往他乡,避免一场叛乱。

贞元三年(787)六月,李泌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做了宰相。李泌担任宰相后,第一件事是劝谏德宗勿猜忌武将,勿加害功臣。名将李晟、马燧,对国家有大功,但功高必震主,恐遭不测。李泌对德宗说:“如果陛下加害他们,则宿卫之士,方镇之臣,必然愤怒而不安,内外之变必然再起。”他又当着马燧、李晟的面,对德宗说:“臣愿陛下勿以二臣功大而忌之,二臣勿以位高而自疑。”德宗对李泌的劝说,深有所悟,因而避免一次朝廷危机。

李泌为宰相,不仅保护功臣武将,在加强中央政府权力方面也提出了很重要的意见,德宗听从了他的意见。

在地方建设上,李泌反对大减州县官的做法。

原先,德宗认为,现在户口比太平盛世减少三分之二,官员也应相应减少。李泌却持相反意见,他认为,现在户口虽减少,事情却比太平盛世增加十倍。李泌请求德宗批准视实际情况而定。德宗采纳了这些意见。

在保证漕运畅通,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方面,李泌也做了不少工作。为了减少国家开支,他改革了西域人留京的供给制度,每年为国家节省下开支五十万缗(mín)。

在对待太子问题上,李泌更是直言敢谏。德宗怀疑太子有异谋,想要废弃他,另立侄儿为太子。李泌认为不可。他以家族担保太子无事,但德宗就是听不进去,他叫李泌不要干涉他的家事。不久,德宗终于醒悟过来,太子的地位保住了,李泌也更加受到宠信。

贞元四年(788)二月,李泌自陈衰老,多次请求辞职归隐,德宗均未允许。贞元五年(789),李泌病重,推荐御史中丞兼户部侍郎窦(dòu)参、太常卿董晋为相,三月,与世长辞,终年68岁。

同类推荐
  • 林徽因·人间四月天

    林徽因·人间四月天

    她是一个女人,一个母亲,一个作家,一个建筑学者。她是林徽因,一个传奇。作者笔下生花,将一代才女林徽因刻画得淋漓尽致。品读本书,我们将在享受文字中读懂林徽因。
  • 情若莲花的女子:林徽因传

    情若莲花的女子:林徽因传

    找一个暖暖的午后,一杯清茶,在拂面的春风中,在醉人的墨香里,邂逅一个真实的林徽因。 几丝微凉,淡淡墨香,一位素衣女子飘然而过,清无声,静无痕,宛若碧波荡漾中的莲荷。她以花为容,诗为骨,智为魂,无论人世如何变迁,她都保有莲荷的雅致。坦坦荡,清清然,在人生的舞台上,演绎仅属于她――林徽因的独特舞步。 《情若莲花的女子:林徽因传》用最让人落泪的文笔告诉揭露她凄美的一生。她是传奇,在时代中逆流而上;她不传奇,华丽背后也苍凉。让徐志摩怀想了一生,让梁思成宠爱了一生,让金岳霖默默地记挂了一生,让世间的男子仰慕了一生,更让所有的女人无端敌视了一生。
  • 毛泽东眼中的历史人物

    毛泽东眼中的历史人物

    把人当历史读,是毛泽东的一成功典范。本书收集了他对中国历史长河中众多人物的独特评述和精辟创见,读来令人睿智、发人深省,不但是我们读史习史的一把钥匙,也是毛泽东留给后代的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 温柔的血腥:剖解帝制时代的十一位太上皇

    温柔的血腥:剖解帝制时代的十一位太上皇

    唐代学者颜师古对“太上皇”解释道:“太上”,极尊之称也。皇,君也。天子之父,故曰皇;不预治国,故不言帝也”。也就是说.它不是最高权力的象征.而是封建皇帝对其父亲或退位皇帝的极端尊贵的称号。正是如此,在我国漫长的帝制时代中,皇帝前后递嬗,有数百人之多,但真正做太上皇的却只有寥寥数人。原因很简单,皇帝宝座的诱惑力任何人都无法抗拒,一个人一旦坐上这个宝座,就不肯轻易下来。一般而言,帝制时代的皇帝们大抵有三种命运:要么病死于龙榻,要么被外来的武力赶下台.要么是活着让出皇帝宝座。
  • 世界名人轶事

    世界名人轶事

    本系列书精选英语名著作品,并加上一些生词注释,使读者无须处处翻查词典,影响阅读兴致。同时每篇配上中译文,帮助读者正确理解原文。此外,还附有题解说明,介绍作品主旨、背景、寓意以及修辞特色等。英语学习部分,选出原文中较实用的词汇和句式,介绍其现代用法。我们的目的是希望达到“阅读名著,学好英语”的效果。
热门推荐
  • 扬花时节

    扬花时节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生活英语对答如流

    生活英语对答如流

    本书内容真实鲜活,围绕用餐、住宿、聊天、逛街、学习、理财、娱乐、爱情和情感等9个主题,提炼出生活中比较常见的61个话题,每个话题下又包含互动问答、高频精句、场景会话、金词放送和精彩片段等5个部分,内容丰富生动,旨在使读者开心地学习和使用英语口语。
  • 世界最好看的微型小说

    世界最好看的微型小说

    阿·托尔斯泰认为:“微型小说是训练作家最好的学校。”美国评论家罗伯特·奥佛法斯则总结出微型小说的三个特点:一是立意奇特,二是情节完整。三是结局出人意料。微型小说讲求新、奇、怪、辣、深。一些像雨果、歌德、列夫·托尔斯泰等这样的文学“巨匠”,一些如海明威、斯坦倍克、伯尔、川端康成、马尔克斯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优秀作家,都为读者留下了精彩的微型小说。
  • 豪门的恋情

    豪门的恋情

    从这刻起,今晚发生的一切,她一定会彻底忘记的。“若烟,衣服我放门口。很晚了,你不要泡太久,不然会生病的。”白飞飞关切的话透过门板传来。“嗯,我知道了。你先休息吧。”她清声回应,不让脆弱泄露。她的确没有生病的本钱,于是若烟只是泡了一会,穿上衣服走出去,白飞飞还没有睡,看她出来,却是一副生气的模样。“若烟,我本以为,你不是那种女人。我真想不到,你竟然这样作践自己,我竟然还自……
  • 政府论

    政府论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通过论证“天赋自由和平等”,驳斥了“君权神授”和“王位世袭”论;下篇从自然状态、社会契约论、政治社会和政府的组建等方面正面阐述政府理论。
  • 贵女谋略

    贵女谋略

    徐妙筠,徐氏第三女,享年九十。在徐家家谱上,描述徐妙筠的便是这几个简单的字,不是因为她平凡,而是因为她太过不平凡。她是徐家最得宠的小女儿,是泰宁大长公主的金兰姐妹,是报了抄家之仇和杀父之恨的徐氏功臣,是景宣帝的皇后,是成毅公的妹妹,她身负多重身份,内心却从未改变,即便站在九重台阶上,依旧是那个在紫藤花架下看姐姐们下棋却闷得睡着的小姑娘。
  • 将军别拽,过妻不奉陪

    将军别拽,过妻不奉陪

    新婚没有洞房,蜜月不见踪影,这个郎君还真的特别……欠教训!她一路风尘,追至军营,不想探夫之旅意外变成了探秘之行!原来亲爱的夫君另有所爱,而她这个明媚正娶的夫人,眨眼间成了棒打鸳鸯的那个人!好吧,感情勉强不来,咱也是明理之人,主动让出将军夫人头衔,还积极帮忙寻找那只鸳鸯,他不领情也罢,竟污蔑她害死那只鸳鸯并掘了人家的坟!拜托,欺人不要太甚!公主不发飙,你真当我是任人搓扁捏圆的软面疙瘩?!
  • 读人新裁:中国历史人物的典型经验

    读人新裁:中国历史人物的典型经验

    读人总会有某个角度,总有“见仁见智”的情况,因为人的本质也是不断展开的过程,因而读人只有在过程之中才能够不断超越原有的层次,进而不断地深入。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我们要从开端上解读,在过程中领会,在历史中诠释,在未来中把握。读人要在历史的延续中读出人性、人的特征与人的本质。人在面向世界生成的同时,历史也按照人的本性特征不断展开,从历史中能够看到人的发展轨迹。在这个意义上,读史就是读人,在人的本质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因素的价值。
  • 中学生高效学习方法指导

    中学生高效学习方法指导

    本书针对当代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习惯进行分析,再针对问题给出相应的解答,让学生发现自身的问题,并根据本书提供的方法进行纠正,以达到有效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另外本书针对外界给现在学生带来的种种不良影响,对中学生的道德及行为规范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