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01700000003

第3章 李光弼

李光弼(bì,708—764)是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南)人。他父亲李楷洛,本是契丹族酋长,武则天当政时进入朝廷,官至左羽林大将军,封爵蓟郡公。吐蕃侵犯河源,李楷洛率精兵击退了他们。出征前,他对别人说:“敌人打败后,我不会回来了。”军队归来,他在路上就去世了。

李光弼性格酷似他父亲,遇事沉着,很有谋略。他小时候喜欢嬉戏玩耍,擅长骑马射箭。后任河西王忠嗣部下的兵马使。王忠嗣对他很好,王忠嗣曾经说:“今后得到我的军队的人是李光弼。”不久,他继承父亲的封爵。陇右节度使哥舒翰欣赏他的节操,上奏让他到了长安。

唐肃宗在灵武即位以后,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带领五万人马到灵武,朝廷才有了一支平定叛乱的基本队伍。郭子仪是著名的将领。起初,他和李光弼,同在朔方镇当将军。可是两人互相不服气,有时候同在一张桌子上吃饭,只拿眼睛瞟瞟(piǎo)对方,从来不说话,好像有什么杀父之仇似的。安禄山叛乱不久,唐玄宗提升郭子仪当了朔方节度使,成了李光弼的顶头上司。李光弼害怕郭子仪打击报复,曾经想要调到别的地方去。当范阳户曹参军颜杲(ɡǎo)卿起兵抗击安史叛军、兵败被俘、史思明又在河北攻城掠地之时,朝廷要郭子仪挑选一位大将,领兵去平定河北。郭子仪推荐了李光弼。李光弼心想:郭子仪这不是想害我吗?可朝廷的命令只能服从,而且讨平叛贼本来就是自己的心愿,所以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任命。临走的时候,李光弼对郭子仪说:“我死不要紧,只请求能够保全我的妻子儿女!”郭子仪赶紧抱住李光弼,流着眼泪对他说:“现在叛贼猖獗,国家动乱,需要同心协力平叛。平定河北,非将军不行!我哪里还能记着私怨呢?”李光弼听了非常感动。两人相对一拜。郭子仪给了一万军队给李光弼,送他出征。

李光弼率军队进入太原。在这以前,节度使王承业军纪松弛混乱,侍御史崔众在太原统兵,常侮辱戏耍王承业,李光弼非常不满。这时候,有诏命崔众将军队交给李光弼。崔众一向傲慢张狂,见了李光弼不行礼,又不交出军队,李光弼将他捆绑了起来,遇到朝廷使者到了,任命崔众为御史中丞。李光弼说:“崔众犯了罪,已经押到外面去了,现在只杀崔侍御史,如果使者宣读了诏书,那我就杀御史中丞。”使者不敢拿出诏书,于是将崔众斩首示众,李光弼的威名传遍了太原。

至德二年(757),叛军史思明、蔡希德率领高秀岩、牛廷玢(jiè)等十万兵马进攻李光弼。当时精兵都去了朔方,部下士兵只有一万,大家提议加厚城墙来防守,李光弼说:“城墙周长四十里,敌军来了再修它,只会使我军疲劳。”于是拆居民房屋做成擂石车,每辆车用两百人起动抛石头,石头落地就砸死几十个人,敌兵被砸死数千人。史思明造了一座飞楼,用木板遮蔽,垒土堆接近了城墙,李光弼派人从地下挖垮了土堆。史思明在城下设宴,命艺人到台上指责嘲笑皇帝,李光弼派人挖地道抓获了他们。史思明很害怕,把营帐移到远处,军队都用棍子探地才敢走路。李光弼边悄悄在敌营下挖坑,一边派人到敌营假装请求投降。到了约定投降时间,他命士兵守城,派将校假装去投降,史思明大喜。一会儿几千名叛军跌进了陷坑,城上击鼓呐喊,城中骑兵冲出乘机攻击敌军,俘虏并杀死了上万敌兵。史思明见要吃败仗,就离开了,留下蔡希德进攻太原。李光弼派敢死队出城杀敌,杀敌七万人,蔡希德吓得连夜逃走了。

史思明在杀死安庆绪、自称“皇帝”以后,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又统率大队人马南下,打算进攻洛阳。李光弼带领二万人马开到黄河北岸的河阳,保卫洛阳的外围。史思明在河阳的南岸设立营寨,让手下一员猛将刘龙仙去挑战。刘龙仙仗着自己孔武有力孔武有力:非常勇猛,力大无比。,根本不把唐军放在眼里。他身骑烈马,把右脚放在马颈的鬣(liè)毛上,大骂李光弼。李光弼问部将们:“哪个去收拾他?”大将仆固怀恩要求去。李光弼说:“这用不着大将去。”旁边的人说:“偏将白孝德可以去。”李光弼问白孝德需要带多少兵。白孝德说:“我一个人前去就行。”李光弼说:“不要轻敌,还是带些士兵去好。”白孝德说:“那就选五十名骑兵作后援,等我提他的人头来见你。”

白孝德挟着长矛,骑马涉水渡河过去。刘龙仙见一唐将单枪匹马地走过河来,就准备冲上去杀了他,白孝德连忙摇手示意。刘龙仙一看这人不像是来厮杀的,以为他要说什么就在河边停了下来。白孝德走上河岸,在离刘龙仙十来步远的地方站住,正要说话,刘龙仙就开始骂起来。不想白孝德大吼一声,突然持矛跃马猛冲上去。这时候唐军的五十名骑兵也已经冲过河来,河阳城上鼓角齐鸣,喊声震天。刘龙仙一看形势不好,打起马就逃。白孝德猛追上去,一矛就把刘龙仙刺下了马,又把他的脑袋砍了下来,挂在马鞍上,跑回了营门。叛军见了,个个吓得屁滚尿流,害怕跟唐军交战。史思明只好撤兵回去了。

史思明有一千多匹好马,他叫士兵们每天在河里给马洗澡,洗了一批又一批,想炫耀他人强马壮。有一天,李光弼叫士兵把军中的五百匹母马和马驹集中起来,等史思明放马洗澡的时候,就把马驹留在城内,把母马都赶出城外。母马一离开了马驹,都萧萧地嘶鸣起来。史思明的马一听到对岸马群的叫声,就都泅水过河来,马夫们拉也拉不住。唐军把它们赶进城里,不费力就得到了一千多匹好马。

后来,唐军驻守在羊马城,史思明自己率领一部分精兵攻南城,派大将周挚(zhì)攻北城。李光弼上城观察了敌阵准备出城迎战,他问:“敌军的阵势哪面最坚固?”将士回答说西北角。李光弼派部将郝(hǎo)廷玉带领三百名骑兵去抵挡。又问敌阵还有哪面比较坚固。回答说东南角。李光弼又派部将论惟贞带领二百名骑兵去抵挡。然后,李光弼对所有的部将说:“你们进攻的时候看我的旗子:要是旗子三次急速倒地,你们就一齐杀上前去,不管生死。如果有谁后退,立刻斩首!”接着他拿出一把短刀插在自己的靴筒里,对大家说:“我是国家的‘三公’(最高的官位)之一,决不能被叛军活捉。万一战斗失败,你们各位在前头战死,我就用这短刀自刎,来向皇上谢罪!”将士们听了都十分感动,个个摩拳擦掌,准备死战。

郝廷玉、论惟贞和其他部将一出战。不多一会儿,郝廷玉骑着马往回跑。李光弼传令:“把郝廷玉斩首报来!”郝廷玉忙说:“是马中了箭,不是后退!”

他换了匹马又冲向敌阵。

李光弼命令旗手把帅旗倒地三次,众将一见,指挥军队不顾死活地向前拚杀,喊声惊天动地。叛军阵形一下子就被冲散了,被唐军杀死一万多人,俘虏数千人,被水淹死一千多人,还有两名大将被活捉,只有主将周挚带领几名骑兵逃走了。

在抗击安史叛军之时,李光弼还有一个广为人知的计收降将的故事。

上元元年(760),朝廷加封李光弼为太尉、中书令。他进兵包围了怀州,史思明来救援,李光弼又打败了他。史思明把军队开到河清,声称渡过黄河切断李光弼军队的粮草。李光弼在野水渡扎营,到晚上把军队开了回去,留下牙将雍希颢(hào)守营,对他说:“叛军将领高晖、李日越,都是‘万人敌’的猛将。叛贼一定派他们来抓我。你留在这里,叛军来了坚守不战,他们如果要投降,你就带他们一起到我这里来。”众将对这没根据的话感到奇怪。这天,史思明果然把李日越叫去说:“李光弼驻扎在野外,你率五百名骑兵夜晚去抓住他,抓不到不要回来!”李日越到唐军营房边,派人问道:“太尉在吗?”回答说:“不在。”李日越对他的部下说:“现在即使抓住雍希颢,回去也难逃一死。”于是请求投降。雍希颢和他一起去拜见李光弼,李光弼任命他为特进官,兼任右金吾大将军。高晖听说后,也投降了。有人问:“你让这两位将领投降怎么这么简单?”李光弼说:“史思明数次战败,他恨不得能够和我们在野外决一死战,听说我驻扎在野外,他一定认为容易抓到,派将领来偷袭,一定下死令要求他们。雍希颢没有名气,逮住了算不上功劳。李日越怕回去被砍头,于是就投降了;高晖才干超过李日越,李日越投降得到重用,高晖也心动了,就会步李日越的后尘。”

史思明派间谍到朝中散布谣言,说叛军将领都是北方人,长期在外思乡。当时宰相鱼朝恩相信了,多次上奏说叛军可以消灭。皇帝下诏给李光弼让他出兵,李光弼没办法,命众将靠山列阵。仆固怀恩说:“我率骑兵,现列阵在山边,不便调动,请求在平地列阵。”李光弼说:“有山作依托,胜可攻,败可守;在平地列阵,战败就无退路了。况且叛军是在作垂死挣扎,必然拼命,因此不如在山边列阵。”仆固怀恩不听,叛军占据了高地,布置许多手持长戟(jǐ)的士兵。命强壮的士兵拿着刀跟在后边作埋伏,丢掉军马钱粮假装逃跑。仆固怀恩的军队争夺战利品,叛军伏兵杀出,唐军被打得大败。怀州又被攻陷了,李光弼请求治兵败之罪,皇帝因为是仆固怀恩违反军令战败,下诏宽恕了他,史朝义乘胜进兵攻打申、光等十一州。李光弼抱病命人抬着他上了战场,监军认为军队少,请求退守扬州。

李光弼说:“皇上将大事托付给我,叛军怎么知道我们军队多还是少?

如果我们在他们没料到时突然出兵,他们将被打败。”于是急行军到徐州。不久,李光弼收复了徐州,杀死叛军上千人,活捉叛军将领22人。

广德二年(764),李光弼病重,奏表呈请免去先后赐给他的食邑封爵,皇帝下诏不答应。部将官员问他死后的安排,他说:“我长期在军队里,不能回家奉养老人,是不孝的儿子,还说什么呢?”拿出皇上赏赐的绢绸布匹分送给部下将领。去世时年仅57岁。部下将领就用他赠送的布匹办了丧事,哭着互相吊唁吊唁(yàn):祭奠死者并慰问家属。。皇帝派使者吊唁慰问他的母亲,下诏令群臣到延平门外送葬。

李光弼带兵打仗,多谋善断,能够以少胜多。治军严整,全国都敬畏他的威严和名望,起初,他和郭子仪名望相当,当时称为“郭李”,但论战功被推举为平叛第一人。是唐朝镇压安史之乱的大功臣,战功卓著的统帅。

同类推荐
  • 毛泽东当“红娘”的故事

    毛泽东当“红娘”的故事

    本书讲述了毛泽东当“红娘”的故事。通过轻松调侃的语言,我们既看到了毛泽东幽默风趣的一面,又看到了毛泽东感情丰富而细腻的一面。在毛泽东的运筹帷幄之下,一对一对的有情人都修成正果,享受到了爱情的美妙,获得了圆满婚姻。这些故事,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伟人的非同寻常之处……
  • 非如此不可:顾准传

    非如此不可:顾准传

    本书记录了顾准坎坷曲折的一生,从家道中落的少年奇才到十里洋场的青年才俊,从热情洋溢的革命青年到枪林弹雨下的地下党员,从意气风发的财政局长到众叛亲离的“极右派”……59年的多舛命运,看遍了人世百态,尝遍了酸甜苦辣,在那个疯狂的年代,面对拳打脚踢、妻离子散,他拖着残破的病体,守着自己的信仰,从未停下前行的步伐:生命不息,思想探索不止!  在真理的路上,他一个人孤独前行,很苦,很难,亦很远……新锐作家吕峥以犀利、冷静的笔触,写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孤独内心和探索精神,一个时代的沉重叹息,读懂顾准,反思过去,理解当今!
  • 贝多芬传(青少版名著系列)

    贝多芬传(青少版名著系列)

    在《贝多芬传》这本传记里,罗曼·罗兰以极大的热情提醒人们关注那些最不为人注意的伟人特点。贝多芬作为普通人的一面,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展示在人们面前;贝多芬一生所展现的英雄主义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雄伟地展示出来,激励着无数的崇拜者。
  • 刘邦发迹史:神一样的无赖

    刘邦发迹史:神一样的无赖

    他出身布衣,却开创了大汉王朝;他才干平平,却揽尽天下奇才;他被称为常败将军,却最终打败了西楚霸王。他就是大汉王朝的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他是如何掌握天下,又如何成为开国帝王的呢?《刘邦发迹史:神一样的无赖》就会告诉你答案。他既见利忘义又胸达大度,他既冷漠无情又惜才爱才。时势造英雄,一代草根成君王。权权谋与智慧,成王败寇后人评!
  • 大文学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文学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文学是什么?文学就是人学。文学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反映,也是人类和自然界关系的再现。文学既可以揭示生活的本质,又可以体现人们的喜怒哀乐。人类如果没有文学,其生活就会枯燥无味。因此,伟大的文学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热门推荐
  • 四月爱未央

    四月爱未央

    直至遇见周承锴,苦心挣扎的结果,使她最后咬着牙,掩着痛,聪慧美貌,独自看他飞离自己的世界。本以为终于遇到命中注定的锦绣良缘,可是,没想到周承锴迫于家庭要求与孔氏千金订婚,一路走来都是眼高于顶。伤痛之余,华静言毅然放弃了这段感情,没想到却因此结识孔氏大家长——周承锴新婚妻子的父亲易仁。两人彼此吸引,华静言事业有成,又百般克制。在她以为一切结束、尘埃落定的时候,却不知道真正的命运纠葛才刚刚开始,孔氏家族的内部斗争使静言陷入爱情旋涡……
  • 只要你不拒绝:学会去接受

    只要你不拒绝:学会去接受

    生活中,我们总是习惯了拒绝,在无意之中拒绝很多东西,而选择拒绝就意味着堵死了人生的条条大路,不去尝试,不去改变,只固守旧有的生活。《只要你不拒绝(学会去接受)》强调一种“不拒绝”的理念,旨在告诉读者只有面对失败、付出、改变、尝试、责任、宽容、理解、倾听等的时候,应以一种不拒绝的积极心态去应对,才能迎接希望的曙光。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养夫

    养夫

    都说女肖父,父亲是凶残的,生了个女儿比他还凶残。女儿: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父亲冒汗:不会吧,我觉得我就是个好东西。女儿:你逛过青楼吗?父亲冒汗:光喝酒的算吗?女儿:你骗过你媳妇吗?父亲冒汗:善意的算吗?女儿:你是时时刻刻挂念着你媳妇吗?父亲冒汗:……当然是。女儿:睡觉的时候呢?父亲……已哭瞎。母亲也哭瞎:这可怎么办好?到哪儿去找那么好的男人来娶我闺女。父亲憋出了一头汗:老子自己养。这是一个当爹的害怕女儿嫁不出去,从而自己、连带鼓动女儿一起培养女婿的故事。
  • 李嘉诚一生三论:论谋事·论经商·论做人

    李嘉诚一生三论:论谋事·论经商·论做人

    李嘉诚的一生因富有传奇色彩而显得如此吸引人。少小离乡,幼年丧父;从一无所有,赤手空拳,到30岁成为千万富翁,而今李嘉诚的商业帝国更是遍及全世界数十个国家。走过人生七十八个年头,李嘉诚总结了自己的一生,向世人道出了自己成功的秘密。他在许多场合发表的有关谋事、经商与做人的言论,常常令人钦佩有加,获益良多。他的成功经验,值得每一位中国人学习和借鉴;他白手起家的历史,适合更多的普通人揣味与效仿。李嘉诚把儒家的情义之道与西方的进取精神极好地融合起来:他外圆内方,刚柔相济;他重信诺、讲义气、宽厚待人。
  • 趣味问答(智商总动员)

    趣味问答(智商总动员)

    本套丛书涉及到少年儿童必须知道的许多知识领域,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和现代性,是一套小小的百科全书,非常适合少年儿童阅读和收藏。
  • 张学良和蒋介石

    张学良和蒋介石

    张学良和蒋介石是中国观代历史上声名显赫的人物。他们相交于中国社会最动荡不定的年代,几乎联袂介入了全部重大历史事件,而其历史纠葛,从来众说纷纭,亦明亦暗。《王朝柱精选文集:张学良和蒋介石》以颇具权威性的史料,较为详细地记述了张学良和蒋介石沉浮相关、衰荣相联的特殊关系,写出了他们之间或亲或疏:或分或合,或一致或相悖的变化,都曾给予中国历史以极大影响……
  • 柯岩文集(第三卷)

    柯岩文集(第三卷)

    寻找癌症患者的生命世界、常接触。世界上有千千万万个俱乐部,但只有CA俱乐部不但给你以知识,而且给你以力量;不但给你以勇气,而且给你以榜样。世界上有千千万万个俱乐部,但只有CA俱乐部,教你在受伤之后,怎样挺起脊梁!教你在折断了翅膀之后,怎样继续飞翔!世界上有千千万万个俱乐部,但只有CA俱乐部里充满了亲情、友情、爱情和人情,在残酷中有温柔,在绝望中有希望,在痛苦中有诗意的梦想。
  • 汉纸老婆温柔点

    汉纸老婆温柔点

    映入眼帘得不是拿着鸡毛掸子的老妈,床上的某人,而是一扇黑漆漆的墙。不由猛的睁开眼,不敢相信的看着自己所处的环境。这不,靠在床边,艰难的睁开眼。还意犹未尽的翻个身,结果……从床上咚的掉下来。“老妈!你叫我起床不能斯文点啊,太阳都老高了,很痛啊!”苏婉顶着一头凌乱的头发,从地上爬起来,入春的时节最容易睡觉。木头床,四仰八叉的睡着,……
  • 皇上,多谢厚爱

    皇上,多谢厚爱

    “娘亲放心,若他是孝子,那么我便是孝孙!待百年之后娘亲必不会委屈了。”少年面目纯真,眸间却是透着丝丝狠戾。“既是如此,那我便助你又有何妨!”望着那妖媚身形,他心口微痛。“若是你我无缘,那我宁愿只是当初,不会有梅林相遇,而你必会万千宠爱于一身,不再有那些个顾虑。”那时他抱着冰冷的尸身,空洞的目光沉谧、似水。明知结果却还是飞蛾扑火,一句话平添几分尴尬。被拒绝的表白、禁忌的喜爱,无法在一起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