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01300000004

第4章 多尔衮

多尔衮(ɡǔn,1612—1650),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爱新觉罗氏。天聪九年(1635年)封和硕睿亲王。崇德间,屡次率部攻明。崇德八年(1643年)世祖即位,与济尔哈朗同辅政。后自称摄政王,独揽大权。顺治元年(1644年)统兵入关,大败李自成农民军。进北京后,创建各项制度。二年攻灭南明弘光政权,乘胜南下,击平各地抗清义军。次年进军四川,镇压张献忠农民军。五年进封皇父摄政王,七年病死,死后被追尊为成宗义皇帝。然世祖对他素怀不满,不久即以谋逆罪,追削去爵位。乾隆时恢复睿亲王封号。

天启六年(1626),努尔哈赤去世,女真贵族为争夺权位进行了激烈斗争,多尔衮生母乌拉纳刺氏成为牺牲品,被迫自殉,多尔衮从此成为孤儿。

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多尔衮的意志变得坚强,他出色的表现赢得继位的皇太极的青睐青睐(lài):比喻对人的喜爱或重视。。天聪二年(1628),16岁的多尔衮追随皇太极征讨蒙古察哈尔多罗特部,由于屡立战功被皇太极赐以墨尔根代青(聪明王)的美号。天聪五年(1631),皇太极设立六部,多尔衮受命出掌六部之首的吏部。天聪九年(1635),多尔衮率兵征讨察哈尔林丹汗之子额哲,他兵不血刃的解决了察哈尔部,招降了额哲,并得到元朝的传国王玺(xǐ),又立下了一大功。

多尔衮此后跟随皇太极东征西讨,多次立奇功。

皇太极在天聪十年(1636)登基称帝,多尔衮受封为和睿亲王,同年十二月,皇太极亲征朝鲜。多尔衮和豪格分统左翼满州、蒙古兵,从宽甸入长山口,一路南进,然后乘舟下海,攻下江华岛,俘朝鲜王妃、王子及宗室76人。

崇德三年(1638年),多尔衮作为“奉命大将军”率军从蓟镇青山关进入明境,从京畿(jī)打到山东,攻取城池40余座,俘获人口25万余人,再次大显神威。由于战功卓著、文武双全,深得皇太极恩宠,在八旗诸王中的地位迅速抬高了。

崇德八年(1643)八月九日,积劳成疾的皇太极突然病故,清朝的八旗大军一下子失去了统帅。诸王纷争都有政治野心,形势十分严峻。礼亲王代善和郑亲王济尔哈朗由于缺乏即位条件,便扮演起推举者的角色。多尔衮和皇太极的长子豪格两人旗鼓相当,成为最有实力的皇位争夺者。论实力,多尔衮稍占优势,有两位同母兄弟阿济格和多铎(duó)的两白旗做坚强的后盾;论舆论,父死子继的观念已为诸王所接受,豪格因此稍占上风。多尔衮和豪格两人都积极地进行了一系列的活动,都期待能早日继承大统。

八月十四日,诸王大臣们举行会议,商量谁来当皇帝。当天早晨,多尔衮试探两黄旗大臣索尼的态度,索尼明白的说“必须在先帝之子中选立一个”。会议马上就要开始了,两黄旗竟然派精锐护军把会议地点——崇政殿团团包围起来,看来豪格一派已经开始行动了。鲁莽性急的多铎和阿济格一起力劝多尔衮继位,并告诉多尔衮:“你如不同意继位,就应该立我为皇帝。”多尔衮说不行,多铎就说:“既然不立我,那就应立年长的,立努尔哈赤的另一个儿子代善。”

代善是皇太极的哥哥之兄,资历较高。可是他又不敢得罪两黄旗、两白旗的大臣,心中着实犯了难,见多铎提到自己,便说:“睿亲王如果应允,当然最好不过。如果不允,我看肃亲王豪格是先帝长子,可以继承大统,我年纪大了,恐怕难以胜任。”

豪格见提到自己,却没有一个人表态,不免有些丧气,便自嘲说:“我福浅德薄,不能担此大任。”说罢拂袖而去。两黄旗大臣亮出底牌,若不立先帝之子,他们宁愿去死,以从先帝于地下。代善见两黄旗,两白旗拒不相让,场面气氛紧张,就赌气离开了会场。阿济格跟着也走了,会场只剩下多尔衮、多铎、济尔哈朗三个人。

多尔衮想:豪格的退出是个机会。肯定不能让他继位;两黄旗的底牌亮出来了,自己当皇帝看来也不太可能;立一个小皇子当皇帝对我来说还是能接受的,这样就可以排除豪格,自己又可以居主动地位……经过权衡利弊,多尔衮最后说:“你们大家说的是正确的,应该立先帝之子。既然肃亲王豪格谦让退出,无即位之意,那么就立先帝的第九子福临为帝吧。只是他年纪尚小,可由郑亲王和我左右辅政,分领八旗军队。等福临长大后,我们就归政于他。

由于这个办法满足了两黄旗立皇太极之子的要求,自己又可借辅政之名掌握大权,所以双方都同意这么做。

多尔衮的这一正确主张,避免了八旗的分裂,使皇太极死后的群龙无首状态,由二王(多尔衮、济尔哈朗)辅政的方式宣告结束。在代善的主持下,诸王、群臣纷纷对天盟誓,表示同心协力,拥立福临为帝。

顺治元年(1644)三月,李自成的农民军快攻到北京了,吴三桂应诏放弃宁远,率兵勤王。三月十六日,得到消息的多尔衮发出动员令:“修整军器,储粮秣(mò)马,等四月初旬,大举进攻明朝。”四月四日,内秘书院大学士范文程上书多尔衮,认为:第一,大清虽然一直是与明朝争夺天下,但眼下实际是与流寇(农民军)较量,流寇是主要敌人;第二,要想取得天下,必须“严肃军纪,秋毫勿犯”,取得民心;第三,我军或是直趋燕京,或是相机攻取,要在长城以西“择一坚城”屯兵而守,作为根据地,以利我军往来。多尔衮接受了范文程的建议,并以此作为清军入主中原的策略。

李自成不久攻入北京,明朝宣告灭亡,消息传来,多尔衮下令:男丁70岁以下、10岁以上全部从军。经过几天的征兵之后,多尔衮以大将军名义率24旗大部分军队,浩浩荡荡地向西南开去。十四日,军队到达翁后(今辽宁阜新),十五日,吴三桂派使者向多尔衮求助发兵助剿农民军。多尔衮将信将疑,留下一名使者做人质,派人同另一使者前往山海关探听消息。同时改变进军路线,命汉军带红夷大炮随大军向山海关进发。四月二十日,吴三桂面临农民军的强大压力,再次向多尔衮请兵。多尔衮指挥大军,一日行军200里。赶到山海关外,派人去吴营侦察情况。二十二日,吴三桂亲自出关,面见多尔衮,才最终打消多尔衮疑虑,接受吴三桂的投降。

多尔衮和吴三桂约定:清兵帮助吴三桂打败李自成后,黄河以北归清,封吴三桂为王;黄河以南归明,立崇祯太子(或诸王)于南京。多尔衮率军不费一兵一卒进入山海关,实现了满洲贵族几十年来没有实现的愿望。

农民军很快就攻向山海关,吴三桂率兵和农民军展开大战,双方打得难分难解,精疲力竭。这时,养好精神的清军突然以精骑从吴三桂的右侧闯入阵中。农民军抵挡不住,被打得大败而逃。多尔衮封吴三桂为平西王,命他与多铎、阿济格一起追击李自成。二十三日,吴三桂全军剃发。三十日,李自成离京西撒。清军从山海关一路尾追,直到占领北京城。

当时,北京的明朝遗臣得知清吴协定,一大早在朝阳门外备好法驾、卤簿,准备迎接崇祯太子来京即位。不久,一队人马由远及近向西开来,人们以为是太子到了。人马来到近前。人们不禁瞠(chēnɡ)目结舌,来人不是明朝太子,也不是吴三桂,而大清摄政王多尔衮。事情到了这一步,人们只有无可奈何的将多尔衮等人迎入京城。

多尔衮入住北京后,采纳了范文程等人的意见,采取了一系列收买人心的措施。五月三日,宣布故明官员一概录用。四日,多尔衮下令为崇祯帝发丧三日,谥为怀宗端皇帝。六日,宣布在京各衙门官员与满官一起办公。七月,多尔衮下令,免除明末苛刻的摊派,这些措施收到积极效果,多尔衮很快就控制了黄河以北、山西以东的广大地区。

九月,多尔衮将福临从沈阳接到北京。十月一日福临在群臣的拥戴下于天坛举行祈天大典,即皇帝位,下诏“定鼎燕京”,入主中原的清王朝宣告建立。

以后,多尔衮命令英亲王阿济格为靖远大将军,统兵攻打农民军;多铎为定国大将军,率军征江南。五月,多铎兵不血刃占领南京,弘光政权灭亡;六月又攻下苏杭二州。

接着,多尔衮坐镇北京指挥大军分三路继续南进:东路由李成栋率领,进攻江西、广东;中路由孔有德、勒克德浑率领,攻打湖南;西路由豪格、吴三桂率领,继续平定四川。十二月十七日,李成栋攻占广州。不久,孔有德等占领了湖广并进入广西。豪格等人也将张献忠余部逼至云南。

可是没多久,出现了变故,明朝降将金声桓(huán)、李成栋等先后反清。在这个时候,农民军配合南明军队进行反攻,湖广、两广都落入了桂王政权手中。此后,形势再度发生变化,孔有德拿下湖南,最后平定了湖广。顺治六年五月,多尔衮改封孔有德为定南王、耿仲明为靖南王,尚可喜为平南王。顺治七年(1450)十一月,尚可喜攻破广州;十二月,孔有德攻陷桂林。湖广、两广大部分地区宣告平定。只有云贵、川南、福建沿海等地还有抗清势力没有被消灭。

多尔衮不仅是一个卓越的军事统帅,而且还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他为清王朝草创了一整套典章制度,效法明朝典制,利用汉人管理汉人。顺治二年(1645),汉官李若琳请求恢复礼制,称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多尔衮命礼部复议,最后定称孔子为“大成至圣先师”。至于孔子后代,多尔衮准依明制,封为衍圣公。此外,为赢得汉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广泛支持,多尔衮在定鼎燕京之初即决定重开科举。顺治二年(1645)八月,在全国大多数省区举行了乡试。按例,会试要三年举行一次,但多尔衮为了消弭消弭(mǐ):消除。士人的反清情绪,在摄政的七年里共进行了三次会试,取士1100人,全部任以官制,大大消除了读书人对清朝的反抗情绪。

多尔衮也有失败的一面,由于他出身满族,因此将某些落后的生产方式或习俗强加给汉人,表现出狭隘偏执,一意孤行的一面,主要有剃发、圈地、投充、“逃人法”。

多尔衮刚开始没有在北京站稳脚跟时,曾一度宣布停止剃发。顺治二年多铎拿下南京以后,他又重颁“剃发令”,反映了他作为征服者的独裁和满人政治家的偏狭,重颁“剃发令”推迟了统一天下的时间,让人民又饱受了10多年的战乱之苦。

圈地更是满清贵族对汉人的野蛮掠夺,在多尔衮的授意下,顺治元年(1644)十二月、二年(1645)九月、四年(1646)正月,清政府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圈地。顺治四年(1646)三月,多尔衮下令停止圈地,但并没有完全禁止。圈地使许多汉人流离失所,以至走上了反抗的道路。

顺治二年(1645)三月,多尔衮向户部下令,允许无衣无食的汉人投到满人家中为奴。此令一下,满人强迫汉人为奴变成合法的行为。此后,汉人降为奴仆,不能随便离开主人。

与投充配套的法律是逃人和“逃人法”。投充的盛行,使许多人沦为奴仆。由于奴仆(包括投充为奴、战争掠夺为奴和买卖为奴等)地位低下,备受压迫,所以纷纷逃亡。多尔衮为维护满人利益,多次实行“逃人法”。早在顺治元年(1644),多尔衮便宣布要严察逃人,隐匿不报者治罪。顺治三年(1646),多尔衮重新修订“逃人法”,规定逃人鞭100,归还本主;窝逃之人正法,家产籍没籍没:登记并没收(家产)。;邻居、乡邻、甲长各鞭100,流徙边远。“逃人法”的明显特点是严惩窝主,轻惩逃人,目的是维护满族的利益。“逃人法”搞得社会动荡不安,许多逃人无处投靠沦为乞丐。

多尔衮不仅有上面那些错误措施,而且还集大权于一身,专权跋扈,最终招致了死后顺治帝的清算清算:列举全部罪恶或错误并做出相应的处理。。顺治元年(1644)正月,与多尔衮平起平坐,身为摄政主之一的济尔哈朗,宣布今后百官如有什么事都要先去请示睿亲王。从此,多尔衮作为清最高决策人的身份得到了正式确认,只有他才是大清的实际领袖。

顺治元年(1644)十月一日,多尔衮拥立福临定都燕京,并且诏告天下。十月九日,他被封为叔父摄政王。十月十三日,济尔哈朗被封为信义叔王,地位根本无法同多尔衮相比。顺治二年(1645)五月,以御史赵开心言,多尔衮被晋封为皇叔父摄政王。顺治四年(1647)十二月,从满汉大臣之请,免多尔衮对皇上行跪拜礼。顺治五年(1648)十二月,再晋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多尔衮成为坐龙椅的皇帝。

多尔衮的权势稳固以后,他开始残酷地打击政敌,首当其冲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蒙受灾难。的是与己争夺皇位的豪格。顺治五年(1648)三月,多尔衮找个理由将豪格囚禁起来。不长时间,豪格便无缘无故地死了。不久,多尔衮又将豪格的妃子娶入自己府中。就连不和他争权夺利的郑亲王济尔哈朗也没能逃脱厄运。顺治四年(1647),多尔衮罢免了济尔哈朗的辅政之位。顺治五年(1648),济尔哈朗的几个侄子告发他,多尔衮借机将济尔哈朗贬为多罗郡王,使济尔哈朗没有一点实权,而且地位也降低了。

顺治七年(1650)十二月九日,多尔衮由于病魔缠身,病逝于喀喇城(今河北承德市郊)。多尔衮一死,福临便开始亲政。这位小皇帝早就对多尔衮心怀不满,急图报复。朝中元老济尔哈朗更是受够了窝囊气,急欲一吐为快。顺治八年(1651)十二月,福临下诏追夺多尔衮的一切封赏,将其人口、家产没收充公。

大约过了100多年,乾隆皇帝决定为多尔衮平反昭雪。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乾隆命令内务府派人修缮多尔衮墓地、墙屋。乾隆四十三年(1778),他发布诏谕,认为多尔衮有功于大清、忠于皇帝,因而正式宣布为多尔衮平反昭雪、恢复睿亲王封号。几天以后,根据大臣建议,决定让多尔衮的后代承袭王爵。

多尔衮在一片混乱的情况下,开创了满清王朝崭新的局面,他的人生经验及得失成败特别值得后人回味。他能在关键时刻,以全局为重,放弃个人私利“尊汗抑王”,是由于多尔衮有谋略,工于心计。多尔衮虚心纳谏,勤于国事,奠定了清朝200多年各项政策的基本格局。可谓清朝开国第一功臣,但他制订的一系列政策中,有一些是不利于当时民族团结的,而且他个人功高震主,贪恋权位是其死后被清算的根由。

同类推荐
  • 政治江湖:杜月笙的1931

    政治江湖:杜月笙的1931

    混江湖,不了解杜月笙,注定不得善终;混官场,不了解杜月笙,注定籍籍一生;中国帮会三百年来第一人,在民国江湖的腥风血雨中,他凭什么做成“谦谦君子”,在民国政坛的波诡云谲中,他稳坐钓鱼台,是什么,让杜月笙在乱世之中游刃有余?是什么,让杜月笙总能在危机之时,全身而退?
  • 孔子执着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孔子执着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秦汉帝王文治武功全纪录

    秦汉帝王文治武功全纪录

    本书汇集了从秦到汉23位帝王的小传,涵盖了他们的人生轨迹、朝廷政务、后宫生活及得位根由、身死原因,截取他们生平中最得意之事、最失意之事、最痛心之事,历数品评他们的千秋功过,层层揭开他们的身后留下的谜团,以史实为依据,兼涉轶闻、生活。因而,具有史料性、知识性、趣味性、可读-陛。秦汉帝王的贤愚仁暴、国运的兴衰更迭、政治的清浊荣枯、民生的安乐艰辛,都能给后世以镜鉴。今天我们品读历史,钩沉帝王的史迹,传述他们的轶闻,小而言之,于今之借鉴、增知、休闲,不无裨益;大而言之,个人的修养成长,家庭的维系安顿,处世的进退取予,行事的韬略谋断,也都可以从中受到启迪!
  • 名人的成功心得

    名人的成功心得

    世上有一种征服,不凭蛮力,不用刀枪,亦无需牺牲,这便是中国古人所说的“人文”,亦即“文化”。
  • 林徽因画传

    林徽因画传

    林徽因,1904-1955,原名林徽音,福建闽侯人。中国著名建筑学家、新月派女诗人,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明星青梅的专属竹马

    明星青梅的专属竹马

    宁熙葵:我们之间不是咫尺天涯的形同陌路,不是天涯比邻的一往情深,而是不远不近,永远无法有交集。无论我多努力想要靠近你,你却总把我推开。聂寒跖:只有这样不远不近的距离才能让我一直爱着你,对于我而言,你是阳光,然而我身处黑暗。我不能让你离我太近,我怕你会被伤害得遍体鳞伤。他,身处黑暗,职业杀手,成立杀手组织,黑暗的主宰。她,身处聚光灯下,以阳光微笑为标志的明星。他与她居然是所谓的青梅竹马。当她爱上他,他不懂什么是爱;当她选择离开,他发现早已爱上了她。曾经选择离去的她再次归来,拥有了另一个全新的身份。“为了你我愿意坠落黑暗的深渊,但如果你不爱我,我会选择忘记你,再相见我们已是陌路人。”“如果我的爱只会让你受到伤害,我唯有用我的绝情让你离开。”“你既然不爱我,为什么要跟我上床?”“我从未说过我不爱你。”“但你也从未说过你爱我。”“我爱你,一直爱着你。”“我曾经让你离开,我的心再次冰冷,这一次我绝不放手。”“我曾以为永远温暖不了你的心,原来是我错了。”“我杀过很多人,如果上天一定要我偿命的话,我只准你要我的命。”“既然你的命是我的,别人不能要你的命。”
  • 夏天的喊叫

    夏天的喊叫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道帛

    道帛

    "五界和穿越来的使命。亘古以来就被隐藏有关于大帝和人皇的传说。一切的谜团,迟早都会被破解。"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嫡女为妻:庶夫狠嚣张

    嫡女为妻:庶夫狠嚣张

    丈夫设计害的她家破人亡,将他恨入骨髓,相互争斗不死不休,直至最后病死榻上。重生后本以为和那人再无交际,不想十里红妆,郡主二次下嫁,入住太傅府,再度成为庶子媳。现实却像是和她开玩笑一般,许多前世并未发生的事情接踵而发,在她身边总有那么几个不怀好意的接近。姐妹之间为了利益相互利用、谋算、各种想踩着她上位。阴谋不断,手段层出不穷,躲不过就只能迎面而上!想踩着她上位?你得爬得上来才行。引祸江东到她身?反将一局管你去死!上有嫡母眼不眼存有嫉妒一心想让将她镇压。下有嫡子长媳不渝,妯娌之间各种不对付。在外玩别人,在家玩庶夫,郡主表示,其实这样的日子也挺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