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92500000008

第8章 蓝色时期

灵感的确存在,但是它必须在我们行动时才会出现。

——毕加索

(一)

从在巴黎举行的这次画展之后,毕加索收拢住了对这个新奇世界的热切目光,开始让自己慢慢沉静下来,也很少再去美术馆看别人的画展了。他将自己关在房子里,不愿再听别人说他的画作是出自某某的风格这样的评价。

有一天,毕加索和他的西班牙朋友们在一家名字叫做“勒若”的夜总会聚会,他们不能忍受所呆房间墙壁的肮脏不堪,于是就决定对其装饰一下。

这时,毕加索走过去,很快就在上面画了一些女人体。有个聪明的人看到了,猜出了他所画的东西,便大声地叫出来:

“圣安东尼奥的诱惑!”(塞尚的作品)

结果,毕加索立即停了下来,再也没有兴趣多画一笔了。

他还是无法摆脱别人的风格。

不过,巴黎的那次画展也为毕加索带来了一位朋友,他就是麦克斯·杰克卜。杰克卜是一位十分具有感染力、聪明而又一贫如洗的批评家、诗人和作家。他对毕加索的作品印象深刻,因此便想着法子结识毕加索。

有一次,他在毕加索的画廊中留下了一张字条,马纳奇得知后,就邀请他去拜访毕加索。

两人见面后,发现语言根本不通,于是只好握手、微笑,然后杰克卜便开始欣赏毕加索的那些作品。

此后,他们便常常见面,毕加索还会听一些杰克卜的诗,这也让毕加索郁闷的心情稍微得到了一些缓解。

不过,这时毕加索与马纳奇的关系开始变得不愉快起来。很少有人能够成功地将生意与友谊结合在一起,马纳奇也不例外。毕加索开始不喜欢那些成批涌来的朋友,因为他们几乎成了他家的掠夺者。

但马纳奇对毕加索的影响,比起卡萨吉姆斯自杀给毕加索带来的阴影根本不算什么。毕加索的住处距离卡萨吉姆斯自杀的小餐厅只有几步远。

毕加索对朋友的死感到深深的内疚。尽管他没有参加卡萨吉姆斯的葬礼,也没有看到他的遗体,但他在此期间创作的一系列油画和素描,都与卡萨吉姆斯有一定的关系。尤其是壮观晦涩的《卡萨吉姆斯的葬礼》,更是体现了他这一时期心理上的种种变化。

不管怎样,这幅画不仅标志着毕加索心情的转变,而且也标志着他在风格和题材上的转变。他抛弃了自由的点彩派笔法,以浓重的黑色绘出人物轮廓则,蓝色则越来越重,直至肤色都化为蓝色。

那年的冬天,萨巴泰也来到了巴黎,他是特意来找毕加索的。当毕加索将他带到自己的住所,给他看自己最近的画作时,萨巴泰十分惊讶。

完全不同了,这些似乎与他在巴塞罗那认识的毕加索完全没有关联。其中的一些猛烈而色彩鲜艳的图画,是毕加索自己的视野与梵·高的融合;一些人物,色彩斑斓得就像是扑克牌一样;还有一些悲观而孤独的人物画,好像完全来自另外一个世界。

但重要的是,所有的这些作品,属于毕加索的整个世界,都被渗入了蓝色。

毕加索还给萨巴泰画了一幅画像。画像中的萨巴泰是一个40岁的中年人,毕加索的蓝色吞没了萨巴泰的青春,也吞没了巴黎给予画家的快乐。除了微微涂抹的蔚蓝色嘴唇上可以看到一些红色之外,其余的部分,都是蓝色的深渊。

(二)

马纳奇对毕加索更加失望了,因为毕加索的画风越来越难以捉摸。毕加索的那些从巴塞罗那带来的斗牛画,还有在克里奇大道头几个月的作品,都很令人欣赏,当时的毕加索似乎还是个可以指望的投资对象。

但现在,已经没有人愿意买毕加索的画了,因为他的画越来越冷,直到所有的暖色和梵·高似的笔触效果完全消失。他在愉快的夏天里所画的活泼的儿童和热闹的街景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孤独、沉思的丑角和一些寂寞的酗酒女子。

在一幅自画像中,毕加索显出一副饥饿的样子,大衣遮住了下巴,眼睛直愣愣地朝前面看着,与他以前所画的幽默自画像比起来,这幅画中的他显得更加苍老、悲伤与深沉。

马纳奇实在想不通毕加索在想什么,深处花花世界一般的巴黎,却去画那些令人扫兴的东西,这些东西能有什么市场呢?没有人愿意买这种充满悲伤情调的作品。

毕加索也想离开马纳奇的画室,但离开了这里,他又无处可去。

在巴黎遭受的挫折,也让毕加索开始思念起家乡的父母。可是,这时他却连买一张火车票的钱都没有了。在万般无奈之下,他只好向父亲求助。

霍塞尽管对儿子很不满,但毕竟还是自己的儿子,他如期地给毕加索寄来了钱,毕加索将自己这一期间的画作转交给一位朋友保管,便急匆匆地踏上了回西班牙的列车。

1902年的春天,当萨巴泰再一次见到毕加索时,他已经在巴塞罗那的家中了,并在附近的一间楼顶的画室工作。这个画室里充满了地中海的阳光,与巴黎的寒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然而,他的画作还是蓝色,甚至比以往的色调更蓝。

毕加索希望自己的思绪能够像大海一样深邃沉静,因此,他再次沉浸在蓝色时期的一些题材当中:呆头呆脑的妓女、赤贫而慈祥的母亲,以及那些垂头丧气落魄潦倒的人物。

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去巴塞罗那的美术馆了,而是常常长途跋涉,在教堂里昏暗的灯光下长久地凝视着,那些质朴单纯,充满了悲怆、怜悯的画面深深地打动了他,将他带到了对人世沧桑深刻的体验和剖析之中,从那些悲苦的人们身上寻找人生的意义。

而与此同时,毕加索眼中的西班牙帝国也更加衰落了。社会上到处都是失业的人群,他们在街头流浪、徘徊,他们贫穷、忧郁、沮丧,一种无意义的、对人间和自己的全部苦难茫然不解的感受,笼罩在毕加索的心头。因此,这期间他也创作了一系列著名的画作,如《病孩》、《苦行的人》、《弹吉他的老人》、《老人与孩子》、《人生》等等。

同时,毕加索还在继续画他前一年在巴黎开始关注的孤独的妓女题材。妓女是19世纪末许多小说和戏剧中的女主角,在美术作品中也频繁出现。然而,却没有哪一位画家能够像毕加索那样,能够以如此冷静讽刺的笔调来描绘妓女。有人认为,这时毕加索的厌女情结可能源于他的朋友卡萨吉姆斯的自杀。

总之,毕加索在巴塞罗那这几个月的作品大部分都是沿袭了巴黎时期的路线,而且发展得也更为彻底:还是蓝色调,而且开始着重于单一的形象。物体有所简化,外面的轮廓加强,细节则被单一的色块所取代。

在巴塞罗那的这段时间,毕加索过得一点都不快乐。

(三)

在毕加索回巴塞罗那的这段时间内,马纳奇于又1902年在巴黎展出了毕加索前一年画成的大约30幅油画和色粉画。马纳奇不甘心于上次的失败,设法请到了批评家费里基昂·夫杰为画展写了一篇评论,赞扬这些画作“是我们感到先睹为快,领略到并使我们迷恋于那种在调子上时而粗犷奔放、时而细腻老练的卓越的绘画技巧。”

但是,结果还是让马纳奇大失所望。同上一次画展一样,这一次还是来参观的人很多,但没有一个人愿意买画。

马纳奇也更加怀疑自己对毕加索的判断,这可能也是他们之间以后彻底决裂的一个重要因素。

1902年10月,毕加索再次出发,准备第三次前往巴黎。尽管这时他与马纳奇之间已经终止了协议,但在他看来,巴塞罗那的那些朋友与巴黎的朋友相差太大,他们根本不仅能理解他的作品。因此,他还是想到巴黎一试高低。

这一次他是抱着较高的希望的,因为头两次来的时候虽然没有赚到什么钱,但却建立了很多关系。这对于一个年轻的画家来说,前景应该是比较美好的。

然而,毕加索这次到巴黎后,情况比前两次更糟糕。他先是在拉丁区的埃克斯旅馆落脚,跟他所有的朋友都相距甚远;然后他又搬到了一家更便宜,位于塞纳路的马洛克旅馆,与雕刻家阿加罗合住在一个小房子里。

狭窄的房间里,一张大床几乎占去了所有的空间,所以当其中的一个人要走动时,另一个人就只能躺在床上。一个小小的圆窗是他们所有工作的光源。不过,毕加索还是在这里画出了不少作品。

房租的租金十分便宜了,一周才5法郎,但他们还是有点付不起。后来,麦克斯·杰克卜注意到,毕加索和那位雕刻家都不常吃东西,便常常会带一些马铃薯给他们吃。

杰克卜当时是靠给一个小孩当家教挣些钱来维持生计,不过他的叔叔开了一家百货店,他便到店里打工赚些钱。后来,杰克卜就在附近租了一间第五层楼的小房子,房间里没有暖炉,也只有一张床,不过他还是马上邀请毕加索一起过来住。

毕加索一向都喜欢在灯光或烛光下工作,现在好了,他白天睡觉,杰克卜出去上班;而晚上杰克卜回来休息时,他就把床让出来,然后整晚地画画。

这位画家和这位诗人,除了精力充沛和想象力丰富之外,一无所有。他们在狭窄的阁楼里一起梦想着美好的未来,画家将诗人朋友描绘成一个文学巨星,进入法兰西学院。在这组滑稽的连环画的最后一幅中,毕加索将杰克卜画成穿着希腊宽衣袍,手里拿着一把雨伞,前去接受雅典娜亲自授予桂冠的成功者。

有一阵子,两个人过得还算比较舒服,有煎饼卷和豆子吃。不过,杰克卜的诗人性格令他不是很适应固定的职业,所以虽然与店主有亲缘关系,但他那容易激动的诗人性格还是令他失业了。

这样一来,毕加索和杰克卜的日子就更难熬了。

贫穷与共的还有萨巴泰。有一次,毕加索和杰克卜从兜底翻出最后的几个硬币交给萨巴泰,让他去买几个鸡蛋和别的食物来。

萨巴泰在商店里转了半天,最后捧着鸡蛋,还有一块面包和两根香肠,兴冲冲地往回跑。

也许是迫不及待地想赶回去填饱肚子,再加上视力不好,萨巴泰在上楼时不幸摔倒了,结果鸡蛋都摔破了,结果满楼板都是“印象派画作”。

萨巴泰顾不上自己这幅无意中的“创作”,而是手忙脚乱地抱着香肠、面包撞开门。毕加索听说等待已久的鸡蛋都给摔碎了,大发雷霆,对着萨巴泰吼道:

“我们把最后的几枚铜币都交给你了,可你却连个完整的鸡蛋也拿不回来。你这辈子算是白活了!”

说完,毕加索气愤地抄起一把叉子,插进了其中的一根香肠。

“嘭!”香肠竟然爆炸了!

毕加索又试了另外一根香肠,也爆炸了。

萨巴泰的视力实在是太差了,他买了两根因时间太久而发酵的香肠,里边像气球似的充满了气体,叉尖刚一戳破外皮就爆开了。

毕加索和杰克卜哭笑不得,只好把面包分吃了。而萨巴泰则一副做错了事的样子,饿着肚子低头认罪。

这件事但是在几个人看来,绝对不是什么有趣的事。

(四)

由于没有人肯买毕加索的画作,毕加索在巴黎已经无法继续生活下去。终于有一天,毕加索把一幅《母子在海滩》的油画卖了200法郎,然后他将其他的作品都寄放在蒙马特尔的一个朋友那里,准备回巴塞罗那。

这时是1903年1月,天气最寒冷的季节。启程前夕,毕加索十分难过。他记得在临走前的那天夜里,为了取暖,他烧毁了一大叠素描和水彩画。

第二天,毕加索就启程回了巴塞罗那。此时,他对世界、对生活的领会更加丰富了。这次巴黎之行也让他感受到了独辟蹊径的艰辛,这些人就像在漫漫长夜中不断跋涉一样,充满了孤寂与疑惧。他的蓝色时期的许多重要作品,都是在这次回乡之旅中完成的。

回到巴塞罗那后,毕加索依然摆脱不了卡萨吉姆斯的阴影。过去曾经与卡萨吉姆斯同住的那间画室,周围随处都可以看到往日的相识,甚至他们画在墙壁上的家具和仆人也都还在。

这时,毕加索开始画一些草图,酝酿着他生命当中在这一时期最为重要的作品——《生命》。对于这幅作品的含义虽然后来有多种解释,但一般都认为与卡萨吉姆斯有关。

这幅画虽然起草很早,但真正动笔却是在1904年初。为此,毕加索做了许多准备,把早期生活的线索一点一滴地收回到记忆当中。

不过,在1903年的时候,巴塞罗那的政治形势也对毕加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一年,学生运动此起彼伏,权利当局关闭了大学;工人在这一年中举行了73次大罢工,有些还伴随着暴动。

时局的动乱也造成失业者大增,穷困的工人、流浪汉、老人、瞎子、瘸子的命运变得更加凄惨。这些形象在毕加索的画中都一一反映出来。

1903年,毕加索的作品有《老犹太人》、《盲人的晚餐》、《老吉他手》等。毕加索深切地关注着这些贫穷、失明和孤独的人们。

后来,毕加索又在巴黎创作了一幅铜版画《便饭》,也是一幅有关盲人题材的作品。在这幅画中,盲人用他那又长又瘦的手亲昵地搂着他的女友,轻轻地用指尖摸索着她的衣袖,头扭向一边,似乎怕干扰了手的触摸。

有趣的是,在许多这类题材的作品中,脆弱无能的老盲人旁边总是有一个瘦小的少年在陪伴着他。有人认为,这个少年就是毕加索的化身,老盲人自然就是他的父亲霍塞,画作暗示着日渐衰老的父亲对自己的日渐依恋。

1904年起,毕加索开始创作《生命》这幅画作。它也是蓝色时期毕加索的最大幅的油画之一。整幅画面都给人一种深深的、长久的、不快乐的感觉。

许多看过这幅画的人都想理解其中的含义,尽管解释不同,但解释者似乎都比毕加索本身更清楚画作的含义。

但关于这幅画,毕加索日后说:

《生命》这个名字我取的,我根本无意去画一些象征;我只是将我眼前浮现出来的景象画下来而已,替它们找出隐藏的含义那是别人的事。据我所知,一幅画本身就足以解释它自己。一切都表达得明明白白,做一些解释又有什么意义呢?一个画家是只运用一种语言的……

在毕加索看来,一件艺术品是出自内心深处,而不是视觉外观,所蕴含的也是人类的深情而非逗乐的细节。而深情就应该以一种单纯率真的手段来表达,不是靠矫揉造作的花样和技巧。

于是,蓝色时期的作品也就显得僵硬、枯燥但又往往是犀利而深厚的。毕加索用简洁而细致的线条,婉转流畅地勾勒出了画家衷心同情的主题,到处都徘徊着优美的曲线,配合着悲剧一般的构图。而蓝色也给这些线条的旋律增添了无限的忧伤和抑郁,形成一种优雅而又严肃的气氛,使得画面显得亲切而又悠远,既温暖又冷漠。这种没有变化的单一色调,以及或多或少显得平淡的背景,就像是一道防线一般,阻止了一切无足轻重的表面现象,拒绝了现实与浮华的侵入,让作品蕴含了更加深刻的主题和意义。

同类推荐
  • 最具影响力的文坛巨匠(下)

    最具影响力的文坛巨匠(下)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中国古代文人传说

    中国古代文人传说

    读文人传说故事可以给我们以美的享受,许多故事本身就如诗如画,令我们读了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读文人传说故事还可以提升我们的生活品位,使我们的心灵得到美的陶冶。当然读文人传说故事最大的收益是可以使我们增长智慧,特别是那些文人墨客之间的唱和往还,文人墨客与官僚政客之间斗智斗勇,与风尘女子们的恩恩爱爱,与僧侣、道士之间的友谊与纠缠,这些传说故事从多角度、多侧面展现了当时那些时代的丰富生活画卷,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们比真实的历史更生动,也更全面,比真实历史更能使我们得到教益和收获,也是更能令我们感动的活教材。
  • 趣谈外国著名文学家

    趣谈外国著名文学家

    他们都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先驱,是他们创造了一个神奇的文学世界。也是他们让我们能读到那么美的文章,他们也是平凡的人,可是他们却有着不平凡的人生。
  • 诺贝尔(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诺贝尔(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在世界科学史上,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不仅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部贡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且在身后留下遗嘱,把自己的遗产全部捐献给科学事业,用以奖励后人,向科学的高峰努力攀登。今天,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学奖,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最高科学大奖。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就是世人皆知的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本书介绍了诺贝尔的传奇人生。
  • 十三世达赖喇嘛

    十三世达赖喇嘛

    降边嘉措与吴伟合著的本书,以著名的1904年江孜保卫战为重点,艺术地再现了这段英勇悲壮的历史,该书全景式地描述了藏族人民气壮山河、可歌可泣的斗争历程,热情讴歌了西藏人民反帝爱国的崇高品德和牺牲精神,塑造了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拉丁代本、哲林代本、洛丹、克珠旺秋、格来、曲妮桑姆、仁赛等英雄群像,既有被尊为“雪域一神”的政教领袖,更有作为民族脊梁的普通的农牧民群众和僧俗百姓。
热门推荐
  • 商王宠妻

    商王宠妻

    自然界向来有着它固有的规律。有些生物,生来就注定是天敌。比如贪婪的狼和弱小的羊;比如傲视大地的鹰和冷血腹黑的蛇;再比如…云南国那位最锱铢必较的商王,和看似幼小又无比软弱的她。一朝穿越,她从曾经最风光的单身金领竟变成了年方十二岁,父母双亡且家道中落的落魄商贾之女。姑母带着幼年的她嫁入丞相府那一日,他是被隆重邀请的贵客;而她,不过是一个受尽众人白眼的拖油瓶。可他,却在看到她的第一眼,就被她脸上看似乖巧却实则冷漠彻骨,仿佛看透尘世虚华的表情所吸引。从此,她成为了云南国最冷漠腹黑的商王宠在心尖上的人儿…*
  • 懂经济学的女人更幸福

    懂经济学的女人更幸福

    为了能够让女性读者对经济学有一个全方面、多角度的了解,本书深入浅出,将一些乏味的经济学教程摒弃,以讲故事的形式,深刻贯穿关于女人生活的各个方面,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了解到经济常识。
  • 网游之神临梦幻

    网游之神临梦幻

    方游,一个只想在梦幻中赚钱孝顺姐姐的孤儿,在命运的推波助澜下,走上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看他如何在梦幻世界中傲笑众神,俯瞰众生!梦幻,开创时代的虚拟游戏。梦幻一个真实的世界,神与神,神与人,人与人,一切都从这里开始。
  • 风云七域

    风云七域

    征战六大天域,共闯神秘的上古神域,七域并存,揭开自己的身世之谜。一则尘封的古老神话,一段离奇的凄惨身世,和他并肩作战,一种无奈的纠结情感,身怀神秘血脉,一个意外的悲惨结局,是结束,在上古天龙族的后裔帮助下,还是开始,茫茫穹苍,都无法预料!
  • 兵猴传奇

    兵猴传奇

    沈石溪总能设计出出人意料的情节,所有的故事情节都极具传奇色彩。类似的情节设计是非常体现作者功力的,只有不一般的设计才会吸引读者,而沈石溪擅长此道。他总能设计出“陡峭”的情节,这是他动物小说的一大特点。沈石溪动物小说的第二大特点是情绪饱满、爱憎分明。动物小说本身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生命意识,即通过动物的故事,体现生命价值、意义和追求。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孕育早教专家指导

    孕育早教专家指导

    未来时代,也许生孩子的重负不再由女人来承担,而在这个角色反串的过程当中,男人女人又扮演着什么呢……生儿育女,乃是人类得以延续的大事。以往,人们的目光基本上锁定在妻子身上,其实丈夫也是举足轻重的一方。
  • 独霸王宠:祸水夫人魅君心

    独霸王宠:祸水夫人魅君心

    她生于深秋,却让桃花于瞬间绽放,百鸟朝凤而来,预示她将会母仪天下!然而智者却说,她命格奇特,本命宫被桃花星所占,注定她会引得天下生灵涂炭……乱世中,她姿容绝色,不发一言,静静地看着春秋的争霸因她坍塌,是否真应了智者所言,她,是个祸水?
  • 不乖小逃妻【完】

    不乖小逃妻【完】

    一个小妖女的爱情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米酥的新文,情节很不错,大家要是有兴趣的话,就去看看把……就算只有一个人支持,我也会把它写完的……《纯爱禁忌:血染物语》:http://m.pgsk.com/a/119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