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90500000003

第3章 读研记忆

秦志希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1982年,武大中文系的中国现代文学专业获准硕士点授予权,开始招生,在全国同行中尚属前列。在我的印象中,那时获准硕士授予权的单位很少,好像比现在获取博士点授予权还要难些。当时陆耀东老师领衔的中国现代文学学术团队整体实力强,水平很高,除陆老师之外,还有30年代著名的诗人、学者毕奂午老先生,有易竹贤、孙党伯、唐达晖、唐荣坤等诸位老师。在学生们的心目中,他们都是为人仰慕的学术大家,当时获准硕士授予权也是理所当然的。荣幸的是,当年我考上了陆老师的研究生,该硕士点也只录取了我一个研究生,不像现在扩招,“批量生产”,一个教师同时指导好多个硕士生外加博士生。

我与现代文学教研室的各位老师关系都挺好,我相信他们也都很关注我的考研,但考前我并没有找他们进行“辅导”,我确实下了一番功夫。那年的外语比较难,教育部的划线是45分,我竟考了81分。考研分数公布后,有的老师感到有些惊讶并专门问过我,因为我们读大学时并没有很好地上外语课。

记得当时的研究生教学非常严谨规范,陆老师和毕老师曾分别单独为我一人各开了一门课。这种情况在现在是很难想象的。陆老师当时讲的是现代文学研究的课,毕老师讲的是《中国古代散文研究》。那时毕老师年纪比较大,很少上课了。我每次上课去他所住的二区的家中,与他对坐于一个小圆桌旁。上课前,他往往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要讲的散文原作给我,或将亲手抄录的古代诗词放到我的面前。毕老师上课非常认真,我看到他每次都专门为此写有教案。老先生对古今中外文学、历史典籍乃至天文地理宗教都颇有研究,知识面很广,时或拿出他新创作的诗给我看,诗作笔力苍劲,意境古朴,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还在我念大学时,就常听到身边的老师和同学们谈及陆老师。其中一件事令我印象特别深刻:文革期间,中文系的老师们都下放到农村劳动,那时的环境根本谈不上做学问,不仅无法做学问,而且做学问还有挨批判的风险。而也就在这种情况下,据说陆老师的衣服口袋里还总是装着纸和笔,不顾劳作之辛苦,在田间休息时,他往往一人坐在旁边拿出随身携带的纸笔写起来。陆老师执着于学术的精神,由此可见一斑。在我们学生的印象中,陆老师是当年武大中文系研究成果最多的老师之一,也是在全国文学界影响最大的学者之一。

1985年,我和陆文倩、汪修荣一道去兰州开会,途中又谈到陆老师。陆文倩说,陆老师成天除了上课就是在家里看书、写作,别无其他任何兴趣和休闲活动,几十年都是这样。她同情陆老师,觉得他生活得很苦。听了她的这番话,当时我们两位同行者心里都有几份酸苦的意味。陆老师他们那辈人经过几多磨难和折腾,仍然专注于学术研究,乐此不疲,其精神令人感佩。他们是把学问当做生活,学术就是他们生活的全部。我后来想,苦则苦矣,对于他们而言,却可能是乐在其中。陆老师退休后,依然笔耕不辍,持之以恒,前两年还收到他赐予我的一本新著《中国新诗史》(第一卷),这本专著的出版还在北京召开了一个首发式会议,中央电视台等媒体专门进行了报道。我当时拿着这本沉甸甸的书,听着他说治诗史未竟而假以时日将要完成的巨大工程,除了感佩之外,更多的是汗颜。

龙泉明兄读硕士比我晚了两年。他非常的勤奋、优秀,只是他英年早逝实在太可惜。那时我们聊天常提到自己的导师,很有同感的是:陆老师虽然年岁较大,但他的学术思想却非常年轻,思想活跃而敏锐,远胜于我们这些年轻的学子。他总是依据社会现实的发展不断拓展现代文学研究的新空间,不断发掘过去一些有意无意被忽略的作家作品的审美价值和思想价值,如在新时期较早深入系统地开展徐志摩、冯至等诗人的研究。在这些研究中显示了他过人的胆识。如此前人们一直以批判的眼光看待尼采,而他在全国率先发表关于鲁迅与尼采关系的论文,客观论述鲁迅当年所受的尼采思想的影响,这一观点在当时学界产生了很大反响。

陆老师他们老一辈的学者,能甘于寂寞、潜心于学术,既不盲目跟风,又毫无时下普遍存在的浮躁的风气。他常以亲身的治学经验告诫我们,如果对研究对象的第一手资料搜集不完备,就不能匆忙动手。陆老师长期从事中国新诗史的研究,他想尽办法通过各种途径搜集资料,据我了解,他对于中国新诗史料的搜集之完备,在全国同行中恐怕无出其右者。

在我的印象中,陆老师特别鼓励学生自主创新,从不给学生布置“命题作文”,即使是学位论文,也从不强行要求做什么或不做什么。一旦自行选定方向,他就多方给予指导帮助。陆老师对学生关爱有加,从学习到生活。这些年我所谓“无事忙”,少有到府上拜望他的机会,偶尔在校园内遇见,他总是笑脸相迎,嘘寒问暖,总让人感到特别亲切,特别温暖。“仁者寿”,今年正值先生八十寿辰,谨以此小文表达对老师的真诚祝福!

同类推荐
  • 春意融融(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春意融融(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优美的爱情散文(散文书系)

    优美的爱情散文(散文书系)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精品

    诺贝尔文学奖是世界上对文学作品的最高肯定,是世界各国文化的精髓。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精品》共收录百年来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的散文精品70余篇,为所有读者提供一份可供学习、欣赏、借鉴的世界散文经典之作。该书1995年出版过,现经整理后再版。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散文精品》由毛信德和李孝华担任编著。
  • 落日余晖(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落日余晖(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楼之诗

    楼之诗

    《楼之诗》极富特色,无论是其内容和艺术传达都富于个性特色。兹拈出数点,以概其余。
热门推荐
  • 领导统御智慧:中国式管理实践篇

    领导统御智慧:中国式管理实践篇

    《领导统御智慧:中国式管理实践篇》站在人性的高度,立足于中国人的特性,在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谈自我修炼、安人得人、鉴人用人,将有血有肉的案例与真知灼见融为一体,不仅充满中国式管理智慧,也十分接地气。
  • 赢在起跑线上

    赢在起跑线上

    ,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做到赢在起跑线上,才能从容应对接下来的挑战
  • 你不可不知的100个养生妙招

    你不可不知的100个养生妙招

    《你不可不知的100个养生妙招》分别从饮食养生、运动养生、以静养生、心理养生、日常起居养生、四季养生、保健养生各方面给大家深入地介绍了一些养生的原理、方法和建议。希望广大读者能够通过阅读本书而更加关爱自己、热爱生活、珍惜健康和生命,增强生活中的养生意识,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治病于未发。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中国人的信仰

    中国人的信仰

    中国人信仰仁爱、和谐、真诚。以前我们提倡文化的复兴,现在我们需要提倡信仰的复兴,信仰的复兴是一项宏伟的精神家园建设工程。民族的复兴,文化复兴是基础,信仰复兴是关键。过去十年间,我们的文化已经走上复兴之路,现在正迎接中华民族伟大的信仰复兴。复兴是在保存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我们永远恪守夫子“述而不作”的原则,不是创造、不是革新,是接受、是弘扬。关注中国人的信仰就是建设中国人的精神家园,这是一个漫长而温柔的呵护过程。我们在这里赞美的信仰,就是中国人的传统信仰。我们看到,传统的精华,正为和谐世界的建设贡献巨大智慧。我们的信仰就是人类的共同信仰:我们用仁爱、和谐、真诚,建设人类共有家园。
  • 风暴来临(1920-1929)

    风暴来临(1920-1929)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国人精神底蕴之所在,是民族长盛不衰之根本。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是每一位中国人所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
  • 不欢不爱之一等贵妇

    不欢不爱之一等贵妇

    现在的小三都怎么了?不是应该躲着人家老婆吗,哪有上赶着来招摇示威的?乔沐希看着挺个大肚子雄赳赳气昂昂进门的小三,原本的不解现在一下子明白了,原来是想母凭子贵取代她裴家主母的位子。助理齐瑶将小三拦在门口,豪门中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各自都有一套处理办法,像那种正房不小心把小三孩子弄掉之类的事,最好不要发生,所以她根本就不允许小三接近正房。乔沐希看眼齐瑶,齐瑶会意地打……
  • 大发明家爱迪生

    大发明家爱迪生

    小朋友,一个只上过3个月小学,相信你一定也行!,他就是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除了他的母亲几乎没人对他的未来抱有期望。凭着超乎平常孩子的决心和毅力。爱迪生能够,美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最杰出的大发明家之一。你可能也贪玩好动,你可能也不时被长辈责骂,被老师断定终生不可能有太大出息的孩子;一个做事奇怪,满脑袋“为什么”的孩子;一个对所有的事情都有着无穷好奇心的孩子;从童年到少年,那么,凭着自己天才的创造,从平凡的开端,跻身世界伟大人物之列,让我们一起翻开这本书吧!它会告诉我们一个顽皮的孩子是怎么样成长为著名的发明家的
  • 传奇缔造者

    传奇缔造者

    “nba的一半是乔丹,剩下的一半属于其他人?不好意思,这是我以前说过的话,在他进入联盟之前是这样,但是现在不是了。”--魔术师约翰逊“我只是来这里看谁能够得到第二名的,我没有参加比赛,但是我知道,有一个人和我一样,当他参赛之后,其他人只能去争第二。”--拉里伯德“在nba,任何一个球员如果在球场上胡乱投篮,我都会将他拿下,如果全队场上五人如此,那么场上所有球员全部给我滚下来,即便是乔丹也是这样,但是如果有机会执教他的话,那么我的球队,他可以随便出手,四十次?五十次?六十次?都没有问题,我说的不是出手数,而是打铁数”--菲尔杰克逊“又遇到了这个家伙,你们把球给我,我要回家!”
  • 秘密

    秘密

    《秘密》中,我们看到的是青年打工者良子偷窥城市女人的“秘密”,以及他横死的命运。在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打工者与城市女性之间,横亘着难以跨越的距离,只能以“偷窥”的方式建立联系,这是两个不同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