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8800000007

第7章 先秦——南北朝 从孕育到奠基(4)

现在耸立在鄱阳镇的永福寺塔,创建于北宋天圣二年,这是众所周知的。然而,塔址所在地原是什么所在,这就不是人人都清楚的事。寻根追源,永福塔塔址,原来是梁鄱阳忠烈王府的府址所在。据史料记载,萧恢从小就很聪明,他七岁便通《孝经》、《论语》。长大后更是一表人材,“美容质,善谈笑,爱文酒,有士大夫风,不伤物,有孝性。”梁天监元年,公元502年封为鄱阳王。永福寺原是他家王府的一部分。萧恢的母亲费太妃因患眼疾失明,据说是在梦里受圣僧治疗后好的。为此,萧恢捐出这部分王府作为寺庙,以报答圣僧治好母亲眼病的恩德,并将寺庙取名为“显明寺”。到了唐朝,显明寺改名叫隆兴寺,又叫大云寺。唐朝着名诗人顾况曾写有《鄱阳大云寺公房》的诗:“尽仰音游去,斜阳竹院清。空中观有漏,言外证无声。色界聊传法,空门不用情。欲去相去近,钟鼓两闻声”。落寞、空寂,使失落文人对禅的领悟,集中在一个“虚度”的无奈之中。

萧恢是南朝所有王室分封中,对鄱阳最有影响的人物。土井巷与下棚巷的西门路之间,曾有一座桥,这桥就因为萧王府中流出的洗胭脂之水,而叫做胭脂桥;还有德化桥上首北端有条巷,名叫萧家巷,这条巷是由河边直通萧王府的。当年,萧家巷靠德化桥街口处,曾建有纪念陶母“截发延宾”故事的“延宾坊”。

彭蠡湖何时开始侵入江西

鄱阳湖古称彭蠡泽,这是现代人都清楚的事,但彭蠡湖却有“古”、“新”之分。据《历史地理》杂志主编张修桂,在其《中国历史地貌与古地图研究》——《长江中下游湖沼·鄱阳湖演变的历史过程》文中说:古代的彭蠡泽,有“早期的彭蠡古泽”和“后期的彭蠡新泽”之分。并指出“后期的彭蠡新泽,虽然与今天的鄱阳湖有关联,但也是由小到大发展演变而成的”。而彭蠡古泽的形成,与古长江在九江盆地的变迁有密切关系。更新世后期,长江武穴(今湖北广济县)与望江之间的主泓道南移到今长江河道上,在江北遗留下一系列遗弃的古长江河段。由于这些地区,处在下扬子准地槽新构造掀斜下陷带,全新世以来,逐渐扩展成湖,并与长江水面相连接,这便是进入历史时期的古彭蠡泽。《尚书·禹贡》扬州:“彭蠡既潴”;导江:“过九江,至于东陵,东迤北会于汇”;导漾:“东汇泽为彭蠡”,所指正是这一情况。

由于古彭蠡泽既是长江新老河段,在下沉中受江水潴汇而成的湖泊,因此水下的新老河段之间脊线分明。当九江主泓道在今九江市折向东北汇注彭蠡泽时,受赣江水的顶托,其所挟带的泥沙,就在主泓北侧的脊线上沉淀下来,最后出露水面形成自然堤,就把彭蠡泽南缘的九江主泓道和彭蠡泽分离开,在长江发育过程中完成了江湖的区分。到西汉后期,所有分汊水系已“皆东合为大江”。脱离长江水道以后的古彭蠡泽,随着每年汛期江水泛滥泥沙的沉积而日渐萎缩,最后被分割成若干大小不一的陂池。

鄱阳湖按照地质学考察,与云梦泽、洞庭湖一样,同起源于一亿年前中生代末的燕山运动,在幕阜山、九岭山与怀玉山之间,产生两条近南北向的大断裂。燕山期后,断裂之间陷落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洼地——地堑型湖盆。第三纪末期以来,湖盆曾出现过反复多次的升降变化,但总的趋势是处于上升之中,到第四纪上更新世,因普遍陆升而呈现一片河网交错的平原地貌。关于这些变化,现代学者多有研究。李孝聪编着的《中国区域历史地理》说:“历史时期的鄱阳湖,古称‘彭蠡泽’,经历过沧桑巨变。在公元5世纪初以前,今天的鄱阳湖曾是一片被河网割切的平原景观地貌,彭蠡泽的大面积水体在长江北岸。5世纪以后,受地质沉降作用及长江汛期泥沙泛滥的双重影响,北岸的‘彭蠡泽’萎缩,今湖口以南逐渐形成的水面不断扩大。唐末五代至北宋彭蠡湖迅速向东向南扩展,形成了鄱阳湖”。

那么,“彭蠡泽”到底从哪个朝代开始南移到江西?

对于鄱阳湖的形成,我国的历史地理学家将她归纳为两个阶段,分作为鄱阳湖北湖和南湖的形成与发展。北湖的形成期,据《中国区域历史地理·历史时期水系的变迁》一文说:“九江主泓道和江北彭蠡泽即被分割开来,时间的在西汉后期,距今2000年。”从这个时候起,长江泛滥,泥沙溢出,彭蠡古泽逐渐缩小,形成几个连通的湖泊,也就是雷水或称雷池,今天的龙感湖、大官湖的前身。而彭蠡新泽则在汉代修水与今天的都昌城西、婴子口一带。南湖的发展较为漫长,主要从鄡阳平原沉沦为起始,也就是李文说的公元5世纪,并以此作为形成前后的分界线。而这种划分,依据是《宋书》:公元421年刘裕永初二年,废鄡阳县;公元425年刘义隆元嘉二年废海昏。虽然,在廿五史中,对于鄱阳湖的形成,是无法查阅到现成资料的,但是之中仍有不少蛛丝马迹,如果仔细查找,还是能发现一些端倪。

先看《史记·汉孝武帝纪》,汉武帝南巡,“浮江自寻阳,出枞阳,过彭蠡”。这段话指汉武帝南巡是顺(长)江而下,自寻阳,出枞阳再过彭蠡。当时长江出武穴后,呈分汊水系,《禹贡》概谓之“九江”,传说中的禹疏九江,也就是对这些分汊河道进行疏导整治,使汇注于彭蠡泽。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中记载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元封五年南巡:“浮江,自寻阳出枞阳,过彭蠡”。汉时寻阳在今湖北黄梅西南,枞阳即今安徽枞阳,均在长江北岸。可见古彭蠡泽为江水所汇,其范围约当今长江北岸鄂东的源湖,皖西的龙感湖、大官湖及泊湖等滨江诸湖区。古人很可能只把古彭蠡泽视作长江拓宽的河段,因而《尔雅》十薮中,只有云梦、具区而缺彭蠡。《周礼》、《吕氏春秋》及《淮南子》等也不见记载。可见,这时的彭蠡湖仍在长江北岸。到东汉末年,彭蠡湖已经南浸了。《三国志·吴书·周瑜传》中,有这样一段话:“十一年,督孙瑜等讨麻、保二屯,枭其渠帅,囚俘万余口,还备宫亭。”我为什么要引这段话?这里牵涉我们平常有个讹传,说周瑜在鄱阳湖操练水兵,这是不正确的,是对当时彭蠡湖演变没有搞清楚。上面那段文字是说,公元206年汉献帝建安十一年,周瑜做了两件事,一是都督大将孙瑜讨伐了叛乱的麻、保二个屯子,杀了叛乱主帅,俘虏3万余人口;二是在官亭湖备练了水兵。这里有个重要的历史地理常识——宫亭湖。宫亭湖是鄱阳湖的一部分,在星子与都昌之间,它的得名是因为庐山脚下有座宫亭庙,湖以庙名。这说明,东汉后期彭蠡泽已经南浸了。周瑜操练水师,是在开始南浸并形成了湖泊的宫亭湖中,所以不存在周瑜在鄱阳湖操练水兵的事件。有一点肯定,那时彭蠡湖已经延伸到了江西。此外,根据《汉书·地理志》的记载推断,江南的彭蠡新泽,其南缘不过今星子南面的婴子口(又称彭蠡湖口),其最大宽度不过10公里。汉代豫章郡鄡阳县在今都昌县东南的四望山(又称四山),当时还是一片河网交错的平原区,赣江即在鄡阳平原上汇合诸水由婴子口注入彭蠡泽。《水经·赣水注》:“其水总纳十川,同臻一渎,俱注于彭蠡也。……东西四十里,清潭远涨,绿波凝净,而会注于江川”。可见北魏时,彭蠡泽已越过婴子口,在都昌县西北一带,形成一片开阔的水域。

那么,鄱阳湖南迁的形成活跃期在什么时候?这点,在正史中恐怕是无法找到的,不过,我们不妨从野史和传说中寻找线索。在我们鄱阳,曾经流传了一条警示性的民谚“三月三,九月九,行船莫在江边走,若在江边走,打成蔓瓜帚。”这是为什么?民间版说这两个日期,是孽龙精回家朝祖的日子,实际上这两个时期,是强对流天气的活跃期。不过,这个孽龙精的传说与鄱阳湖就有很大关系。这说明孽龙精猖獗的时候,是鄱阳湖第一个形成活跃期的具体时间。那么,它属于哪个朝代?

年纪稍长的人都清楚,降服孽龙精的是许真君,许真君是南昌万寿宫的福主。而许真君在历史上又确有其人,真名叫许逊,公元239年东吴孙权赤鸟二年生,公元374年东晋孝帝司马曜宁康二年逝世,活了整整135岁。西晋时,他在四川旌阳当了十年县令,所以人们叫他许旌阳。史书和传说都称他懂道术,是道家中的神仙。据传,他一生都与孽龙搏斗,最后降服了孽龙。而这条孽龙,又是他儿时的小伙伴张酷变的。许逊十二岁那年,也就是公元250年赤乌十三年,一个叫张酷的童年伙伴,到江边玩耍时,从水中捞到一枚闪闪发光的珠子。张酷上岸后,许逊发现了,掰开他的手要看。张酷情急之下,便含在自己的嘴里,不想吞进了肚子。原来,张酷捡到的是一枚火龙蛋。火龙蛋吞进肚后,张酷口渴难当,于是大喝特喝起水来。碗里的喝完喝缸里的,缸里的喝完喝塘里的,塘里的喝完喝河里的,直到变成了孽龙。在变成孽龙之前,张酷因火龙蛋在体内作祟,以致使自己变得丑陋不堪,结果惹来南昌人的讥笑,所以在变成孽龙后,第一个要报复的对象就是南昌人。张酷变成孽龙后,便在南昌上空呼风唤雨,使这片地区暴雨连连,地面下沉,差点让这座城市成为汪洋大海。最后,许逊终于降服了它,南昌才有幸免于沉陷。我对这人的定位,不是神仙,是治水专家。

大家想想,这故事发生的时间为什么这么巧,三国、两晋时期,又正是这个时期,海昏、昌邑,鄡阳先后沉没了。由此我可以肯定地说,彭蠡湖南浸的第一个活跃期,应该是在三国、两晋时期的60多年间,南北朝时仍未停止,最后到唐末五代至北宋,才完成了全部的演化过程。

注:全新世为第四纪的晚期,是地质年代的最后一纪,延续时间自一万年前至今。

鄱阳湖的得名

鄱阳湖得名于鄱阳,这已是鄱阳人家喻户晓、众所周知的事。为什么鄱阳湖得名于鄱阳、起于何时,这就有待我们认真探讨。

从典籍记载和现代学者考证,鄱阳湖得名于鄱阳有两说。

一说是水涨到鄱阳山,从此名鄱阳湖。关于这种说法的典籍书,有南宋王象之的《舆地纪胜》。他是这样说的:“湖中有鄱阳山,故名鄱阳湖。”明末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鄱阳湖,即彭蠡湖。……炀帝时,以鄱阳山所接,兼鄱阳之称。”还有《大清一统志》,这是官方的历史地理典籍:“鄱阳湖即《禹贡》彭蠡,隋时始曰鄱阳,以接鄱阳山也。”此外,还有清代的《江西通志》:“(鄱阳湖)新建县东北一百五十里,即禹贡彭蠡湖也。隋以接鄱阳山易今名。”

另一说是现代学者的考证。1991年第10期《百科知识》载杨志坚文说:“据宋代《太平寰宇记》称,湖水曾一度侵入鄱阳县城附近,遂有‘鄱阳湖’的名称。”再是2003年《大百科全书·长江志·水系篇》:“隋朝,彭蠡湖已扩展到鄱阳县城附近,从此,更名鄱阳湖。”《中国历史地貌与古地图研究》——《长江中下游湖沼·鄱阳湖演变的历史过程》则称:“鄱阳湖在历史时期有彭蠡泽、彭蠡湖、彭泽彭湖等称谓。在星子附近又有官亭湖之称,有的文献也以它泛称整个彭蠡泽。至于鄱阳湖名称的起始由来,显然是当与彭蠡湖水面侵入鄱阳境内有关。”

上面的引证,足以说明鄱阳湖为什么得名鄱阳。尽管如此,我认为这还只是鄱阳湖得名鄱阳的表象,真正的原因,我想至少有三条。

同类推荐
  • 大明王朝3

    大明王朝3

    中国进入明代统治,明朝共有二十位皇帝(包括南明四帝),明朝的领土除囊括清朝时期所谓内地十八省之范围,还包括今天的东北地区、新疆东部、西藏、缅甸北部、西伯利亚东部和越南北部等地,并首次将今天的南沙,台湾正式纳入我国版图,并曾在东南亚的安南,旧港等地设有羁縻管理机构,势力远及印度洋和中亚。
  •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策略与方法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策略与方法

    历史是什么?历史就像是一幕幕相互关联的多幕剧,在绵延几千年的历史中不断上演。历史的素材人人都可以拿来再加工把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之下去思考,历史就会像万花筒一样展现出各式各样的图案。历史之所以成为后世研究的样本,就是因为它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智慧的线索。这些线索,就是历史中的策略与方法;这些经典的策略与方法,至今仍是现代人的智慧源泉。策略是行动方针,方法是执行方案,它们都是在特定思维下产生的应对措施。在同样的处境之下,不同的人往往会选择不同的应对方法,正是因为他们具有不同的思维。古人用他们的经历不断验证了这些道理,也用他们的策略与方法留下了一个个成功或失败的案例。
  • 大清王朝2

    大清王朝2

    一个饱尝荣辱兴衰、内忧外患的末代帝国。《大清王朝(套装全4卷)》谱写了大清王朝从一统江山,到辉煌盛世,再到衰败兴国的宏伟史诗,系统地阐述了大清帝国自建立至消亡的历史史实,再现了大清王朝近代三百年的各种风云际会。
  • 他们为什么没能成为皇帝

    他们为什么没能成为皇帝

    中国历史上曾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本可以成为皇帝,而且很有可能成为历史上的明君,但因为种种“机缘”而与皇位失之交臂。他们,就是那些没有穿上龙袍的太子。从太子到皇帝的这条路上,看似近在咫尺,却远似天涯。他们本可以成为皇帝,很可能会成为一个优秀的皇帝,但却在这条“远耶?近耶?”的路上摔倒了。可以说,皇权之路其实更是一条“母子互通、父子相戟,兄弟仇杀”的争夺之路。
  • 丰臣遗梦

    丰臣遗梦

    文禄年间,丰臣秀长久病不治,大和丰臣氏危若累卵:丰臣秀胜病逝朝鲜,美浓丰臣氏就此断绝;丰臣秀次自害高野,近江丰臣氏彻底肃清。四年间,丰臣氏旁支尽数凋零,浮华盛世之下暗潮汹涌。少年王翎机缘巧合下来到这个乱世,成为了丰臣秀长的独子,是随波逐流,任由关原之战后德川独大,大坂之阵后全族夷灭?还是扛起大和丰臣氏的大旗,为丰臣一门留住这如梦似幻的锦绣江山?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贵族冷杀手

    贵族冷杀手

    “对不起,我谁也不喜欢。”一句冷淡的话,伤了不知道多少人的心。她,回到中国这个熟悉的地方,只是为了曾经的伤害,却不想她不平凡的气质令太多优秀的男生倾倒,从没想过感情这种事的她,不知所措。谁也不知道,她进入贵族学院的那一刻,是一个阴谋的开始。
  • 式神勾阵

    式神勾阵

    那边白虎继续:“小蝎子,还有那谁谁谁,我带了好多你爱吃的小虫子哦。”撇撇嘴,继续腹诽:“你丫才吃虫子呢,咱是要当神仙的蝎子,能吃那么俗气的东西吗?”“小蝎子,快出来吧。”大白虎四处张望着边走边唤。你们至于跟我这只小蝎子过不去吗?本以为他们接近自己是因自己性格所致,但谁想原来每个人的目的都不是那么单纯。突然,那只虎,一阵微弱的声音从地下隐隐传来,“臭白虎~,我在你脚下,你丫要把我踩扁了。”片段二:”一只大白虎口吐人言,语调故作温柔的呼唤着。“小蝎子,你知道我是谁吗?”男子微眯着眼睛,眼底一道冷光闪过。“你自己都不知道,内容介绍:咱不过就是一只努力修行,我怎么会知道。”蝎子天真无邪。男子愣了一下,似乎没料到会听到这样的答案。“不管你知不知道我是谁,不要和任何人提起你见到过我,记住了吗?否则——”男子威胁的意味十足。且看这蝎子如何克服各种苦难,一心成仙的蝎子而已,笑到最后!小蝎子躲在地下,心里腹诽着:“我才不要跟你玩呢,脚一抬都能把咱踩死。”片段一:“小蝎子,小蝎子,你在哪儿?我来找你玩了。蝎子眨了眨眼,“记住记住,我在这生活这么些年,在修真的道路上还真是历尽艰辛困苦。那条龙,根本就没见过人,谁问我我都这样说。”男子总是觉得这句话哪里有点不对劲。想想又作罢,何必和一只毫无灵力的小蝎子过不去。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绝对巧合!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一抹毒药

    一抹毒药

    “夜已眠,人未歇,相思牵肠,夜半见柔肠;天已凉,梦几回,多重素梦,一夜梦萦绕。”
  • 三十六计(中华文化书系)

    三十六计(中华文化书系)

    本书主要包括: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等。第一计瞒天过海,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防备得周全严密,往往容易大意,常见的事情就不会引起怀疑。机密往往隐藏在公开的事物里,而不在公开事物的对立面上。极大公开的事物里有极大的机密。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价值为王

    价值为王

    《价值为王》是唯一一本打通了价值投资各位大师思想的书,也是将价值投资体系的进化脉络理清的第一本书。我们查阅了包括威力父子出版社和麦克劳·希尔在内的著名金融书籍出版商,并没有在国外找到同样的著作,所以我们敢自豪地说本书正文的逻辑绝对是没有先例的。书中以四位大师的卓绝投资智慧为准绳,以大师的亲身经历为载体,以中国股市的狂热为背景,来一次价值投资的集中展示,帮助中国的每一位股民认识到什么叫投资,什么叫价值投资。60年的实践智慧表明,持久赢利的智慧和最后的胜者始终归于价值投资学派。
  • 外交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外交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他们,是能人,是强人,是名人,是巨人,是圣人,是伟人,是我们心中的大人物,同样也是常人,是凡人,他们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他们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痛苦;他们曾万贯家财,也曾一贫如洗;他们曾所向无敌,也曾溃不成军。《外交家成长故事》为读者讲述李斯、诸葛亮、管仲和洪承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