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5700000003

第3章 小说散文(2)

原载1966年4月号《延河》

婚礼泪花

金秋九月,收获的季节。太行山麓广袤的田野上玉米、高粱、谷子都熟了。

高平关内唐东村有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也熟了。

这对新人的婚礼给村民们沉醉在丰收的甜丝丝的心窝里又抹了一层蜜。

红灯高挂,丝竹齐鸣。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婚礼隆重举行。赶来凑红火的怀着良好祝福的村民们把典礼场地围得水泄不通。这对新人一拜天地,二拜高堂,接下来夫妻对拜之后,司仪宣布新郎新娘介绍恋爱经过。此时,围观人群中爆发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这对新人,没有往常婚礼上常见的羞涩与忸怩,无需观众们善意的调侃与催促;倒像是舞台上“男女二重唱”的演员。二人会意地相视一下,新郎就接过了司仪手中的话简。只见这位新郎轻轻地咳一声,朗声说道:

爷爷奶奶大伯大妈兄弟姐妹们,我衷心地感谢你们来参加我和桂花的结婚典礼,我……我今天很激动,我……我小虎能有今天……多亏了……多亏了……福根叔……

新郎陈小虎哽咽着说不下去了。夺眶而出的泪水如两条小河,顺着脸颊流淌,滴湿了手中的话筒。站在一旁的新娘赵桂花也跟着抽泣起来。倏地,新娘放声号啕。

顿时,一对新人哭成泪人儿一般。

012围观的村民们停止了嬉笑,面庞上写满了严肃和沉思。有的人悄悄抹去眼眶里涌出的泪珠。人们交换着眼神,不约而同地寻找着新郎提到的福根叔。

“福根叔来了没有?”

“福根叔主任在哪?”

“小虎这孩子能娶上媳妇,可真是多亏了申福根呀?”

乡亲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的申福根是唐东村的党支部委员、村民事调解委员会主任。他,五十多岁,黝黑的面孔上透着憨厚、朴实,明亮的双眸里闪烁着智慧、善良。此时的申福根不在村里,他正在北京,出席国家司法部授予全国千名模范民调员称号的大会上。

这是事后乡亲们才知道的。当时婚礼场地上不知有多少人询问却无一人回答。

后来人们伴随这对新人的哭泣,站在原地三五成群叙述着申福根对这对新人的一件件往事……

新郎陈小虎在八年前17岁时,因为参加偷盗团伙判刑入狱。22岁时刑满释放。

陈小虎服刑五年,申福根每年都要代表党支部和村委会到监狱看望他。小虎的父母一时赌气声称要同儿子断绝关系。申福根就让自己嫁到外村的女儿打上新毛衣,探监时却谎称是小虎父母托他捎来的。陈小虎信以为真,消除了与父母的对抗情绪,当他给家里写来一封向父母表示痛改前非的决心的信时,小虎的父母才如梦方醒,愧疚不已。他们向申福根千恩万谢。当五年后小虎得知实情后,“扑通”一声跪在申福根面前,泪流满面的他,只会不停地叫着“福根叔”,竟然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浪子回头金不换。陈小虎变了!脱胎换骨地变了!他一改好吃懒做、游手好闲的习气和野马般桀骜不驯的性情,变得勤劳而聪慧,吃苦而机敏。小伙子出息了!

他一点一滴的变化和长进,无不渗透着申福根循循善诱执着帮教的心血。申福根和他谈过多少次心呀,他记不清了。申福根为他帮过多少忙呀,他数不清了。他忘不了,是申福根给他找了个师傅,使他学会了开汽车。他更忘不了,是申福根帮他贷款,让他成了汽车运输个体户。24岁的陈小虎令村里人刮目相看,自然地拨动了妙龄少女的心弦。天生丽质又聪敏勤劳的赵桂花姑娘找到申福根,请他当“月老”为她牵线搭桥。申福根高兴极了,比自己的儿女找上对象还高兴。申福根又把心血浇灌在这对青年爱情的沃土上了。

陈小虎、赵桂花的爱情之花开得鲜艳亮丽。二人憧憬着美好的明天。二人商量好,小虎又去求福根。说:“福根叔,我俩的事,她父母亲还不知道哩,还得麻烦你去桂花家走一趟,帮帮侄儿这个忙……”

“行,这是好事嘛,叔当然帮忙!”

不料,桂花的父母给申福根当头一瓢凉水:哼!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俺家桂花难道是嫁不出去的闺女,非要嫁个劳改释放犯不成?

天哪!明明是劳改释放人员,干吗偏给人家加个“犯”字呢?桂花的父母啊!

你们虽然是正统地道人家,可你们脑瓜里的形而上学的玩意儿可得去掉哇!

申福根不急不恼,和颜悦色地向面前的“老哥老嫂子”解劝着。可是,尽管申福根把小虎说成了一朵花,可在赵桂花的父母眼里硬是一堆豆腐渣。

申福根没有气馁。气馁也就不是申福根了。他一次次登门说情。开头几次,赵桂花的父母还能和他心平气和地交谈几句,后来就烦了。不等福根开口就说,这事弄不成。你让小虎那小子死了心吧!再后来,干脆准备好“闭门羹”只要申福根来,干脆不开铁大门。

赵桂花父母的态度,像一勺汽油泼在陈小虎心灵中尚未泯灭的邪恶的火星上,“腾”地一下引燃了,愈燃愈旺,竟燃成了熊熊烈焰,什么?说我是劳改释放犯!

说我是癞蛤蟆!去他妈的,你女儿我娶定了!小虎告诉桂花,给你爸妈提个醒,让他们放明白点,立马答应你我的婚事,要不然,惹急了我看他们有几颗脑袋?

时刻把握着陈小虎思想脉络的申福根敏锐地感到,陈小虎的扬言不可等闲视之。多少有前科的青年人由于忍受不了世俗偏见,社会冷遇而自暴自弃,重蹈覆辙!

千万不能让小虎走回头路,一定要预防他重新犯罪!小虎这棵受过伤的嫩树苗经不住风霜雨雪,得好生呵护料理才行。申福根找来小虎,严肃而不乏关爱地同他彻夜长谈。福根说,小虎,信得过大叔吧,我给你打保票,保证打开你未来岳父母这锈在心头的两把锁。你呢,也得给我立军令状,彻底打消罪恶的念头。勤勤恳恳做事,正正派派做人,用实际行动消除人们对你的偏见。福根的耿耿诚心融化了小虎那颗冰冷的心。他郑重表示:听福根叔的。

以后的日子里,为他俩的婚事,申福根真是跑断了腿,磨破了嘴,操碎了心。

此时,围在小虎、桂花婚礼场地的群众你一言我一语啧啧称赞他们的民调主任:

014“福根不下二十次登桂花家的门。”

“桂花家父母可真给咱福根气受来着!”

“咱福根真可以。”

“真难为他了。”

“五月端午,福根拿着粽子(说是小虎托他带的)登门,被桂花家父亲扔在大路上……”

“八月十五,福根让桂花提着月饼回家,教给桂花说,是小虎买的北京月饼孝敬二老,又被桂花母亲打着骂着追女儿送了回来。”

“还有更绝的哩!去年冬天一个大雪天夜晚,咱们的好福根又去登门,二位老人死活不开门。福根说,你俩不开门,我就在你家门口的大雪地里站上一夜。桂花家父母硬不理睬……”

“早上四点钟,桂花家父母醒了,说瞧一瞧大门口有没有人,啊!咱福根真的站在雪地里跺脚哩……”

“就是石头也要掉泪哩!桂花的父母亲感动了,赶忙开大门把福根让进屋里,捅旺了火炉,让福根暖和暖和,还冲了两个鸡蛋给福根喝……”

听着乡亲们的议论,这对新人胸中奔涌着股股暖流。新郎陈小虎擦干眼泪,无比激动地说了这样一段话:

咱们的民调主任福根叔,待我比亲生父亲还要亲。要不是福根叔,我这二流子哪能走上正道?我这嘎小子哪能娶上媳妇?要不是福根叔,我早就“二进宫”、“三进宫”了。我陈小虎有今天,在场的父老乡亲们都给了我关心和支持,可让我永生永世不会忘记的就是咱村第一个大好人福根叔啊!

载2001年第2期《长安》(中央政法委刊物)

素花琴音

20世纪的1967年,中国正在进行着不可思议的“革命”,王素琴来到人世间。

她有幸,十年浩劫时她正值孩提。进入中学后,政治气候日渐转暖,改革开放的春风沐浴着她在大学校园进入20世纪90年代。王素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成长起来的一代骄子。

大学毕业,她进入被当时誉为“太行山上一枝花”的高平丝织厂。“高丝”那时候真叫“牛”!能成为“高丝”一名员工神气着呢!

1994年5月,王素琴是一位只有四年工龄的普通员工。时任厂长慧眼识珠,从这位花朵般年龄的女工身上发现了不少闪光的潜质。她内秀,睿智,大气,柔中有刚,绵里藏针。当时的高丝服装车间走马灯似的更换主任,不到两年换了六位。

于是,王素琴便成为第七任车间主任。

就是这样一个职工人数不足二十人,流动资金不足两万元不起眼的手工作坊,正是王素琴辉煌人生的起点。

就是这样一个在当时国内外服装行业强手如林的大气压下苟延残喘地艰难度日的高丝服装车间,正是王素琴创建吉利尔服饰公司的前身。

01627岁的王素琴,担当如此重任,是不是嫩了点?当今市场竞争异常激烈,险象环生,要揽这个“瓷器活”,你王素琴这颗“金刚钻”行吗?服装车间摇身一变成了公司而且还起了个洋气的名字,难道你王素琴像孙悟空一样神通广大能有回天之功力?

在人们一片哗然的质疑声中,王素琴走马上任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市场低迷的纺织行业大环境覆盖全国,怎样才能杀出一条血路?如何突破重围柳暗花明?原本应该面施粉黛,身着时装,赢得“回头率”,优哉游哉漫步街头的生活节奏被风驰电掣般的旅途穿梭劳顿所替代。数十次坐火车乘轮船,周而复始地上塞北下江南,饿了啃包方便面,渴了喝口自来水,足迹遍及全国各地服装市场,身影出没于全国大小纺织企业的厂房车间和南方北方形形色色的旅馆饭店……

20世纪90年代的服装市场发展趋势,终于被历尽艰辛进行市场调查的王素琴所捕捉。她敏锐地感到:人们的消费观念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人们不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以节俭为荣,也不再是“买两件衣服能换洗即可”

以实用为限,而是以追求高档追求品牌追求服装品味为乐。在西装替代中山服成为时尚的着装结构中,衬衫有“画龙点睛”之妙,“锦上添花”之功。于是,一件称心如意的衬衫自然被人们所青睐。

王素琴一锤定音:在衬衫上做文章!向衬衫要商机!于是,高档衬衫生产线堂而皇之走进吉利尔。

“衬衫赶开开”是王素琴向吉利尔员工提出的目标,是王素琴浓墨重彩地在服装文化画卷中描绘的大作品。绝不是一般的要求,“佶俐迩”衬衫应该是艺术品,应该让消费者心旷神怡爱不释手。欲达此境界,王素琴高薪聘请国内知名企业的技术人员到车间手把手地培训员工。创业之初的吉利尔,用品牌衬衫树立了形象。

人们像夸耀“杉杉”西服、“鳄鱼”皮带一样以身着“佶俐迩”衬衫为荣、为乐。

一时间顾客盈门,熙熙攘攘,“佶俐迩”衬衫成了抢手货,迅速风靡太行腹地,进而辐射京津沪宁,直至今日,一直是盛名不衰,市场宠儿。

古人云:上兵伐谋,行成于思。衬衫成为领头产品后的吉利尔公司没有安于现状。王素琴头脑清醒,未雨绸缪。她深知高新技术蕴含的价值优势是企业一枝独秀的先决条件。1995年,她同中国服装研究中心合作,首家开发集保暖、保健为特色的远红外棉衬衫,产品一经投放市场便一炮打响,顾客蜂拥而至,实现了当年投资当年获利的佳绩。紧接着,她又相继开发出以天然纤维为主要材料的CVC衬衫、暖离子衬衫、银离子衬衫、丝麻衬衫、真丝衬衫等数十个品种,几百个花型。这些产品具有绿色环保的优点,自然成为广大消费者的最爱。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王素琴居安思危的意识极强。她没有被一时的门庭若市冲昏头脑,审时度势地提出“向规模要效益”。1996年,她引进高档西裤生产流水线,年产西裤四万条,填补了全省空白。1997年,她又引进高档西服生产线。进入2000年,王素琴敏锐地发现区域服装市场相对饱和,必须另辟蹊径。于是丝绸、丝麻特色家纺生产线再度引进。这一系列产品开发,均获得了空前成功。

白花花的银子像流水般涌往吉利尔。

人们不禁要问,一个小女子,何以屡战屡胜,所向披靡?莫非她有特异功能?

非也!答案不言自明:梅花香自苦寒来。王素琴付出了常人不可企及的辛勤劳动,自然聪慧才智也是出类拔萃高人一筹。

且看她的心血结晶:

“佶俐迩”品牌——“山西省着名商标”、“中央电视台上榜品牌”。

“佶俐迩”真丝系列——中国首批“高档丝绸标志”认证,山西省独家入选。

大麻丝绸交织系列——全国丝绸博览会新产品奖。

丝麻凉席——国家级专利产品。

再看几个数字:

从1994年到2008年,吉利尔服饰公司从年产值2万元提高6000万元,高达3000倍,平均年增长率超过50%。

用什么词汇形容这惊人的业绩?亲爱的读者,留给您想象的空间吧!

说王素琴这枚“素花”有坚韧强硬的气质,当以她的企业管理模式为佐证。

以人为本,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又是国学儒家文化的精髓。具有大学学018历的王素琴深谙其中哲理,同时对中国军事文化及校园文化亦情有独钟,于是,王素琴创造了“军队+家庭+学校”的吉利尔管理模式。

对员工进行严格的军事化训练,使员工养成令行敬业雷厉风行的军人作风。

再者,员工们应视吉利尔为一个大家庭,大家应该像视兄弟姐妹一样血浓于水。

吉利尔又是学校,在这里可以长知识,长才干,成为人才。如今吉利尔公司员工生龙活虎,你走进他们,仿佛置身于热火朝天的军营里。吉利尔又洋溢着温馨安宁的家庭气息,你欣喜地发现他们是那样融洽无间和谐相处。吉利尔的学习氛围浓郁,如果您翻开他们的花名册,您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竟高达95%。强将手下无弱兵。王素琴麾下就是这样一支高素质的团队。难怪吉利尔能够“滚雪球”式地发展壮大,在商战的大潮中扬帆远航。

质量是企业的第一生命。王素琴心目中的“质量”有其异于他人的含义:质量,不仅只指工艺要达到要求,更重要的是满足顾客的要求,此乃一。产品的工艺要随着市场变化而变化,即使是国际或国际质量标准也不能一成不变,此乃二。

质量范畴还包括人员高素质,管理科学,服务优良,此乃三。如是形成了王素琴独特的质量观。

制度是高压线。这又是王素琴在管理层面上的理念。她说:“人管人是蠢领导,制度管人才是能领导。”吉利尔上上下下都把制度当做命令,遵守制度,维护制度成为全公司的共识。吉利尔人服装统一,队列整齐,干净整洁,井然有序。快速高效的生产氛围,善待顾客的服务态度,齐心协力的工作劲头,充分体现着制度的力量。

裁减员工,充分体现出王素琴坚韧强硬的气质。面对多年来形成的人浮于事的弊端,王素琴果断提出,削减分流机构和脱产人员。这一下捅了“马蜂窝”。老领导找她说情,条子、电话铺天盖地;亲朋好友打招呼,请她吃饭的人蜂拥而至;不理解者有之,风凉话此起彼落;大哭大闹者亦有之,办公室吵闹不休。甚至居然有人搬来铺盖,扬言“不走了”……

这些没有动摇王素琴的决心,反而使她更加坚定,更加执着。她排除万难,秉公做事,坚持阳光操作,实施竞聘上岗,硬是精简了四分之三的机构,分流了四分之三的人员。减员增效,当年收益。全公司上上下下都心服口服,为王素琴竖起大拇指。

同类推荐
  • 有朋·有书

    有朋·有书

    本书分为有朋自远方来、一生与书为伴两部分,内容包括:初识庐山、中国的世纪、企鹅与麦肯森、东方书店的山田、剑桥与潘仕勋、圣智陈锦煌、又一个大伟、做中国图书走向世界的推动者、胜利的回忆与纪念、天津与世界零距离、关于中国图书“走出去”的思考等。
  • 过去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过去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过去集:郁达夫作品精选》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过去集——郁达夫作品精选》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解放太原(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太原(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1949年4月20日零点,我军正式向太原城外发起总攻。首战汾河西,巧取卧虎山,强占双塔寺,激战小北门。攻入太原城奇袭鼓楼,浴血巷战直插敌人老巢。阎锡山金蝉脱壳先走一步,戴炳南,孙楚等被俘虏……
  • 乱世丽人

    乱世丽人

    《乱世丽人》为“胡平文集”第五卷。《乱世丽人》讲述了:关于林立果“选妃”,坊间传言无数,真相到底为何?林彪折戟温都尔汗前夜,北戴河密室内,曾经发生过什么?张宁,你可能知道她的名字,却未必知道她的故事,以及她知道的故事。一名美丽的中国女子,一个阿尔巴尼亚的留学生,一次命定的邂逅,一场缠绵的爱恋,之后是一个荒唐的罪名,一份劳动教养通知书,以及一出不可逆转的人生悲剧……红颜,为时代而薄命?彭德怀的妻姐,罗隆基的知己,新民报的著名记者,文汇报的右派先锋,周恩来暗中保护的朋友,却被毛泽东视为眼中钉……浦熙修,她到底为中国做了什么?
  • 感悟·独白卷(读者精品)

    感悟·独白卷(读者精品)

    风靡全球的真情故事,感动一生的纯美阅读;润泽心灵的饕餮盛宴,惠泽精英的成功启示;突破困局的导航明灯,缔造成功的内在密码。最纯美动人的励志佳作,无可替代的生花妙笔,展现励志美文顶尖力量,最憾动心灵的饕餮盛宴,最荡气回肠的励志大餐,最酣畅淋漓的悦读。一则则故事,催人奋进,帮你梳理纷乱的思绪,找到人生幸福的密码;一篇篇美文,怡人性情,为心灵注入勇气和力量,带给你爱和希望。一部相伴一生的心灵圣经,一掬滋润心灵的智慧甘霖,在阅读中收获真知与感动,在品味中得到启迪到智慧。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落花生

    落花生

    许地山,民国最富盛名、也最有特色的才子之一,以佛的空灵思辨的笔墨,展示出散文的美与光、诗歌的色与香。 他早年受佛教思想影响,文笔风格绮丽空灵。作品往往取材独特,想象丰富,充满浪漫气息,呈现出浓郁的南国风味和异域情调。
  • 活宝一生一起走

    活宝一生一起走

    亲爱的姐妹要结婚,她们比新郎还激动!四大小姐,共度青春。她们古灵精怪,她们拌嘴不断。毒舌!共枕!她们约定,一生一起走!活宝聚义,正式登场……
  • 玩转校园:淘气公主逃婚记

    玩转校园:淘气公主逃婚记

    我,有琴黛咪。是有琴家的大小姐。该死的,都什么时代了,还玩儿指腹为婚这一套。我会那么老老实实的结婚吗?不可能,我要逃婚!在好友的帮助下来到圣缨学院,在那里遇到了粗鲁男——轩辕鸣。该死的,敢惹本小姐,不想活啦!
  • 战神无敌

    战神无敌

    吴家第一天才吴战,用了三个半月突破地泉境。吴双这个别人眼中的废材,用了两顿饭的时间就突破了…………陈家的超级天才,一年半突破天泉境,吴双这个别人眼中的废材,用了一个月完成突破………万境仙漩之路,带吴双掀起横扫天下之路,别跟我比突破之速,你会自卑的………
  • 人物百科知识博览

    人物百科知识博览

    一本丰富的百科字典,一座有创造力的知识乐园,一部健康成长的智慧圣经。精美的图片,有趣的文字,活泼的版式,将科学性和趣味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让我们一同领略和感受知识带给我们的快乐。《阅读文库·我的第一本百科书:人物百科知识博览》内容包罗万象,形式丰富多彩。它既是人们认识世界、感知历史、触摸时空和未来的组合工具,又是聆听历史和探索未来的一条捷径,同时也是家长引领孩子成长的教育指南。
  •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4)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智慧背囊:让你一生必读的小故事大智慧

    智慧背囊:让你一生必读的小故事大智慧

    本书精选了200多篇经典而深刻,蕴涵智慧火花的小故事。这些故事短小精悍,解理透彻。从多个方位体现了健康的人生态度与成功智慧,在轻松阅读的同时,可以获得丰富的人生经验和处世智慧。每篇故事后附有精辟的智慧感悟,启人心智。
  • 风雨黄昏:李宗仁和胡友松的生死之恋

    风雨黄昏:李宗仁和胡友松的生死之恋

    《风雨黄昏:李宗仁和胡友松的生死之恋》讲述了李宗仁深明大义,1965年幡然从海外回国,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欢迎和厚待。1966年3月,李宗仁先生的夫人郭德洁女士因病去世后,一位年仅27岁的护士毅然与李宗仁先生结为伉俪。75岁的李宗仁,于是开始了他生命最后三年的不寻常的新生活。胡友松孤儿出身,经历颇富传奇色彩,与李宗仁结婚后,独特的性格得到了展示;李宗仁数十年戎马生涯,政海沧桑,老有所安,性格“返朴归真”,这一结夫妇的生活颇具斑斓色彩。李宗仁与胡友松婚后不久,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席卷神州,周恩来总理对李宗仁夫妇十分关心,多方设法保护令李氏夫妇大为感激,临终时李宗仁给毛泽东和周恩来写了被称为“历史性文件”的遗书。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