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5500000002

第2章 清园飞鸿

赵朴初、朱光潜、吕叔湘致王元化书简

编者的话

王元化先生在他的名为“清园”的书斋中,几乎每天都会收到来自海内外的信件,已交上海档案馆保存的,就有两千余封。这些信件大都是在“文革”后友人写给元化先生的。其中有先生在学术界的故旧新交,有结识时间不久的后辈学子,也有历经数十年风霜雨雪情谊不改的亲朋好友。每封信在当时都有它的背景,透露一些令元化先生迄今难忘的往事和深深的眷念。其中不少写信者已离开这个世间了。但信中流泻的友情和关爱,令元化先生萦绕心头难以忘怀。而历经岁月桑依然生动如昔的名人手迹,今天读来更是弥足珍贵。

征得元化先生的同意,我们特辟“清园飞鸿”专栏,陆续选刊,信后附有简略介绍,以飨读者。

赵朴初先生来信(三封)

元化同志:

得大函,欣同晤对。遵示题基金会名,不知合用否。如不合式就请放进字纸篓为荷。年来耳聋愈甚,有完全失聪之可能。他日相见恐只能作笔谈耳。

敬颂

俪安

朴初

七月十三日

元化同志:

惠赐大着,昨晚收到,一口气把它读完了。非常佩服您博学深思。杜亚泉其人,名字我都不知,何况其学识?真应当谢谢您,开了我的一点茅塞。

我最近确实较忙,自上月从日本归来后,一直忙于开会,应付纷繁的人事。邓颖超大姐逝世前曾嘱我“注意劳逸结合,把重点放在‘逸’字上”,无奈做不到。幸顽躯尚适,只是耳聋更甚耳。

匆此敬颂

撰安

朴初

十一月十日

张可同志均此奉候

邦织附笔问讯

元化同志:

接奉大函,敬悉一是。我曾听说上海很热,初未料到竟是百年未见之奇热,幸诸亲友俱无恙,可为之庆幸。北京凉爽得多,我因受凉感冒,入住医:几致肺炎。现感冒已痊可,但医师怀疑有其它病症,留住检查,可能还须小住一星期。

前接大函嘱书会名,立即书就,交秘书寄发,后家人接到电话,始查悉,被压置多日未办,当即快邮寄出,时弟已住医:年轻人做事太不认真,致劳久候,至以为歉。近来发现不认真工作已是普遍现象,深堪忧虑。我自己教育工作也未作好。

您寄赠的书,我至今未看到。邦织问了秘书,正在查,尚无消息。我已是八十多岁的人,如果是十几年前,定会拍桌子。

叼在老友,揭自己的疮疤给你看,于此可见一斑。

多保重,敬祝您和张可同志安好。

朴初、邦织上

七月三十一日

今后来信,信封上请写陈邦织的名字。以免人拆看。

此信未发,夏衍同志的女儿送来您和夏老惠赠鲜花,病室寂寥,顿增春色,盛意至感。写到此,家人又送来手翰,高情重叠,弥可珍爱。尊嘱以顾问见委,谨当附骥,惟学识空疏徒增渐汗耳。

弟又及

七月三十一日午饭时

编者按:

元化先生与赵朴初先生的通信远不止这几封。这里选辑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元化先生请赵朴初先生为一个基金会题写会名一事,朴初先生给元化先生的三封信。

回忆与赵朴初先生的友情,元化先生有些动容。他说,记得那是在抗日战争爆发不久,上海沦陷时期。朴初先生在上海居住,住处就在北京西路原上海第六人民医:旁的觉园。初次见面是由朴初先生的朋友梅大雷介绍的。当时元化先生约二十出头一点的年纪。朴初先生也不过三十岁光景,他眉清目秀,身穿一件绸质长衫,风度翩翩一美少年,才气横溢。朴初先生是位佛教居士,宗教信仰甚笃,终身茹素,那次请吃饭,吃的也是素斋。

那年头,朴初先生在佛教协会任职,办了一个难民事务所。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国民党军队从上海撤退,上海成了“孤岛”。之后,人们纷纷离开“孤岛”。难民事务所收容有各色人等,这些人向哪里转移?距离最近的就是苏南的新四军抗日根据地。朴初先生去新四军驻沪办事处,想找潘汉年帮助解决,但未遇见,接待他的是张爱萍(当时他并不认识),由张爱萍写了便条介绍他与新四军接上了关系,顺利转移了难民。

粉碎“四人帮”后曾任中宣部出版局局长的钟沛璋办了一份杂志,他来上海,要元化先生介绍去看望朴初先生,元化先生陪同前往,还拍了一张照片。

——编者

朱光潜先生来信(一封)

元化同志:

近得来信知已回上海,并对拙文所提政法上层建筑与意识形态上层建筑的分别和关系的看法表示同意。这其实就是政治与学术的分别和关系问题。看到一些“商榷”,准备到一定阶段再作答复。我对《文心雕龙》虽读过,但未认真研究,有意待抽得出闲空时再据范注和尊注仔细读一读,如有所得,当再奉告请教。

兹有文革前北大哲学系同学曹天宇同志研究黑格尔和马克思早年着作颇有心得,后受“四人帮”残酷迫害,劳动改造多年,最近才得平反,惟尚未安排工作,特介绍他造访您一谈,此是有用之才,请斟酌大百科全书编纂处是否可以安插。我写此信,是为国家事业和培养人才着想,并不是要循私情,想不见怪。专颂春节佳快,

并询嫂夫人安好!

朱光潜

1980年1月24日

编者按:

这封信写于一九八0年一月二十四日,而元化先生收到时已是一九八七年九月,朱先生已谢世一年多了。

信的开头朱先生虽提到“政法上层建筑与意识形态上层建筑的分别和关系的看法,其实就是政治与学术的分别和关系问题”,但并未展开。信的主要内容是向元化先生介绍朱先生的学生、北京大学哲学系曹天宇“是否可以在大百科全书编纂处安排工作”一事。信是让曹天宇面呈元化先生的。而后因曹天宇未来上海,信就一直没有机会交给元化先生。一九八六年朱先生仙逝,时在美国的曹天宇觉得有责任将朱先生信交给元化先生,于是从美国寄来了信的复印件,请人转给了元化先生。谈起朱光潜先生,元化先生说,早在青少年时代就读过朱先生的美学论着,诸如《谈美的十二封信》等,对朱先生崇敬有加。当时还是抗日战争时期,一直没有机会与朱先生见面。其中既有工作原因,因为元化先生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不便与朱先生联系曰也有地域原因,即与朱先生不在一个城市。

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粉碎“四人帮”后,约在一九七八、一九七九年间,元化先生在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工作,才与朱先生结识。这封信辗转收到已在朱先生谢世之后,所以无法回信。

——编者

吕叔湘先生来信(一封)

元化同志:

收到惠赠大作,谨当从容拜读,先此申谢。

承询“为意识流争专利权”有无语病,我觉这跟“意大利队(和巴西队)为世界杯争决赛权”也差不多,如果后者能过关,前者应该也能过关。前一句可以有另一种说法:“……为……争意识流的专利权”曰后一句也可以有另一种说法:“罗西为意大利队争世界杯的决赛权”。批评者认定“为”字只有“给、替”的意思,忘了“为”字还可以表示行为的目的或目的物。(《现代汉语词典》分别列为两个义项,见1187页。)鄙见如此,写供参考。

率复,顺颂

暑祺。

吕叔湘

元化先生认识吕叔湘先生是他一九八一年被聘为国务: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员在北京开会时,是年元化先生六十一岁,吕叔湘先生长元化先生十六岁。

吕先生写给元化先生这封信的缘起,是元化先生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发表的一篇文章《和新形式探索者对话》,文中有一句“为意识流争专利权”,引来王蒙先生的批评,认为这句话不通。元化先生就这句话写信请教吕叔湘先生。吕先生来信说,“为”字还可以表示行为的目的,或目的物。换句话说:“为意识流争专利权”这句话是可以的,不存在不通的问题。元化先生给王蒙先生回信表示:“您指出的文法问题我将不搀杂任何感情成分在内地完全被动式地辩明几句。将来您读到,我想可以证明我的态度。”

——编者

同类推荐
  • 中国商人性格地图

    中国商人性格地图

    本书以华夏历史为脉络,炎黄地域为线索,深入解读站在商界前沿、处于事业高峰的商界达人的成功轨迹,剖析他们在创业守业、企业管理、商务谈判、社交处世、个性修养中所体现出来的性格特点。从中,你可以了解商业往来各方,降低商业交易潜在成本,知己知彼,游刃有余。
  • 雨夜中的凤凰

    雨夜中的凤凰

    凤凰城里让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那一幢幢临水而建的吊脚楼了。不过少了昔日楼头的歌声,总感觉少了一点沈从文笔下的韵味。吊脚楼下的沱江水缓慢地流着,听不到歌女的小调,不过听听这流水声,也是一种不错的享受,这才是凤凰城中最动听的音符。顺江而下,有许多纸折的小船沿着江岸向下游漂流,上面点着蜡烛。烛上的蜡伴着火星滴在船上,船便会燃烧起来,随着风势的大小渐渐化为水上的尘灰。但放船的人依旧络绎不绝,宛如沈从文笔下的那些爱情故事,明知道结局是毁灭,还要义无反顾地飞蛾扑火。在一个风和日历的下午,脚踏着白马湖畔的绿草,静静的品味着的是春的气息,而在月朗星稀的秋夜,用心聆听陶然亭秋蝉凄婉的鸣唱,品读出的是一抹轻愁。
  • 做个幸福的文字工作者

    做个幸福的文字工作者

    几番增添,越来越有点自传的意思了。其中有自己的检讨,当然说不上是自我解剖,更不敢说是老实人的宣言书。但是,热爱、老实、讨论、比较几节写得都较充分,对毛泽东和鲁迅谈也较多,引用也多,以至有朋友建议删削一番。
  • 中学生读名家:再别康桥

    中学生读名家:再别康桥

    徐志摩可谓是中国现代文坛独具特色、才华横溢的才子。他的诗字句清 新、韵律谐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散文则如天马行空,纵情任性,随意 铺染。这位自然之子,一生都被诗意浸透,随遇自有乐土。他的诗文,情爱 ,还有那云游飞升般的离去,似乎一直没有离开这个纷繁的尘世,仍被世间 传说不尽。斯人已去,我们唯有从诗文中,触摸那传奇一……
  • 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

    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

    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
热门推荐
  • 全能召唤师:废柴小小姐

    全能召唤师:废柴小小姐

    他为复仇而生,美艳绝伦的一笑:“抢婚,从未为过自己,这次我想为自己争一争,跟我走,我许你一世安好。他精通占卜星相、五行八卦等异术,妄想带走我妻子“你们够了。要么死,成亲当日,各路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汇聚,来却不为祝福,只为抢新娘。”他终于忍无可忍,红衣黑发,在这个世界很流行吗?”,羽扇轻摇,掐指一算方得知,冷漠孤高:“我这一生争名夺利都是为国、为家、为子民,美到妖孽:“要么滚。”她与他十指紧扣,邪气入骨:“昨日夜观天象,惊得北斗南移,紫微星暗淡,大凶之兆,望着抢婚的众人,你命里缺我不行。”他以医术闻名于世,白衣翩然:“救人救了这么多年,我想试着救一次心,终生大事,我才应是你心之所向。””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孽海情天林黛玉

    孽海情天林黛玉

    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悲喜千般同幻泡,古今一梦尽荒唐.谩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字字看来皆是血,一番辛苦不寻常.片言解秋心,噙香对月吟.血泪凝绛珠,三年销黛魂.岂知红尘中,漫漫洒甘霖.愁海变晴天,花媚玉堂人.
  •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发展过程中精神的内在动力。如果一个民族忽略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将意味着失去了这个民族的根;如果一个民族忽略了对下一代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这个民族的发展将失去内在的动力。中国文化既是中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基础,也是历史、现代和未来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本书内容丰富全面,涉及到思想文化、汉语汉字、姓名与称谓、礼制与职官、衣食与节日、天文与历法等各个方面的知识。
  • 日落俱乐部

    日落俱乐部

    印度2011年最畅销小说。是作者在96岁高龄写下的最后一本小说。小说描写了三位宗教信仰各异(一个伊斯兰教,一个锡克教徒,一个婆罗门)的耄耋老人相交四十年来的友谊。他们每天傍晚公园里的长椅上聚会、聊天(由此而得名“日落俱乐部”),虽然宗教信仰不同,爱好不同,出身不同,母语不同,人生轨迹不同,但这些差异恰好折射出这三位老人在漫长人生经历中收获的不一样的生活的智慧。对各自的爱情、家庭,对印度这个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国家的过去与现状有着独到和宏阔的见解,特别是三个男人年轻时的私生活,热烈、大胆。读者既能从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中品尝到优美风趣的文字、诗歌,也能对当代印度的市民生活有全新的探索。
  • 重回红楼之贾敏修仙

    重回红楼之贾敏修仙

    贾敏若是看完一切之后带着空间重生,林家还会绝户吗?林妹妹还会泪尽夭亡吗…且看贾敏如何应付贾府那一竿子糟心的亲戚,如何保护并教导林妹妹,纠正爱女的三观。贾家算什么,就算是娘家,也别妄想娶我的女儿;贾宝玉算什么,不过就是一花心大萝卜加废柴,自己都养活不了;神瑛侍者又如何,没听过灵河岸边的仙草还缺水的,我林家的女儿才不会为无干之人流眼泪,林家不要这样的女婿;绛珠怎么了,绛珠也是我的女儿,我一定要让她健康长乐的过完一生。至于那个贾宝玉,他算那根葱,不过一块顽石罢了,连自己的妻儿都护不住,爱谁谁吧;其他那些女孩子,能救则救吧,总不能都吊死在贾宝玉这一棵歪脖子树上;贾府那些人,那些对不起黛玉的人,亲人又如何,她会让他们为黛玉的悲剧付出代价…
  • 妖凤邪龙之天下无双

    妖凤邪龙之天下无双

    楚笑笑,长着一张精致的娃娃脸,甜美的微笑总是能轻易地让人卸下心防,看上去可爱无害,惹人怜爱,实际上心狠手辣,冷血无情。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又将掀起怎样的惊涛骇浪?万年前,妖凤邪龙齐齐陨落,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精彩片段一:美丽的少女不屑地轻瞥着身前的矮冬瓜,高傲地说道,“小妖女,太子哥哥已经向皇上请求赐婚,很快我就会是太子妃了,太子哥哥不仅长相出众,修炼天赋也达到八级,是所有皇子当中最出色的,嫁给他可是风都所有女子的心愿!”“哦!”她身前的小人儿只是淡淡地应了一声,视线一直看着旁边的莲花池。少女很是不快,这小妖女为什么都不会生气?少女冷哼一声,眼中露出一丝得意,继续说道,“我可是天定的凤凰,以后要和太子哥哥一起傲视天下的!”然后又轻蔑地俯视着身前的人,不屑地说道,“不过你这样恐怕是嫁不出去了!”看着离去的背影,粉雕玉琢的小女娃摇头叹息,“野鸡都成凤凰了,这是什么世道啊!”精彩片段二:楚笑笑斜眼看着一脸神气的双翼角马,不屑地说道,“就你,还没资格让我出手!”下巴一扬,“小猫,揍它!”“砰”重物落地的声音。楚笑笑转头看向那摔倒在地的大白(囧)虎,一脸恨铁不成钢地说道,“小猫,你也太不争气了!你不是万兽之王吗?就那马不像马的东西就把你吓得脚软了?”白(囧)虎王的虎脸一阵扭曲,似乎还能听见磨牙的声音,怒吼一声,冲向那头双翼角马,“砰砰啪啪”一顿狠揍,看着那不成马形的东西,心中好受了一点,优雅地迈开步伐,走到楚笑笑身边,咬牙切齿地说道,“我说过不准叫我小猫!”楚笑笑嬉笑着拍拍它的头,夸奖道,“小猫不愧是虎王,真厉害!”白(囧)虎王嘴角一阵抽搐,对着她扬扬爪子,恶狠狠地吼道,“叫我烨穹!”楚笑笑一脸责备地看着它,“小猫,我是你的主人,你怎么能凶我?真是大逆不道!”精彩片段三:可爱的娃娃脸上扬着甜甜的笑容,看着被冻成冰雕的人,轻轻挥出一掌。“啪”冰块破碎消失,而被困其中的人也碎成了好几块,白皙的小手轻挥几下,又将之拼凑成一个“人”。楚笑笑笑眯眯地在那人形的东西面前蹲下,叹息道,“我大人有大量,宰相肚里能撑船,你想杀我,我还给你留了全尸,我是不是很善良?”眨眨眼,看着那死不瞑目而大睁的双眼,似乎在等着他的回答。周围的人齐齐冷汗,这还叫全尸?她还善良?
  • 此生遇你已很美:有一种深情叫友情

    此生遇你已很美:有一种深情叫友情

    讲述古代文人友情的书。讲的是友谊,更是恩义。这些在文坛上出类拔萃的文人们,在精神上常常离不开彼此。他们有了距离会互相惦念,一方遭逢战祸,另一方会辗转不寐。他们是李白与孟浩然,王维与裴秀才,韩语和孟郊,他们之间不是爱情,是友谊,却胜过人间万千可赴汤蹈火的情爱。作者倾蓝紫仍以其擅长的风格散文写就,文辞华美,取材详实,是一部内容丰富,颇具可读性的一部佳作。
  • 逆世神尊:逗萌狐妖各种坑

    逆世神尊:逗萌狐妖各种坑

    作为女主,帝央拥有强大的金手指,NB的炼丹、炼器、制符、摆阵各种天赋,还有强悍的兽兽,少不了忠心的属下,更少不了各色美男前仆后继拜倒在帝央的石榴裙下。帝央:美男们如此多娇,是挑一个好呢还是全收了?反派、炮灰们怨念地罢工抗议:女主那么厉害,还要我们做什么!!!某莲对手指:所以你们要多努力了……炮灰们呐喊宣言:我们的目标是!帝央:没有蛀牙~炮灰们:错,是打倒女主
  • 爱情离我三厘米

    爱情离我三厘米

    本书里面那个可爱的女生李薇拉和可爱的男生宁不悔是多么令人忍俊不禁的一对同桌,不仅让每个人都会不由的回想起自己曾经和他(她)的同桌时光,也是如此这般的美好有趣,或亦欢欣雀跃。这本书中有很多悬疑的地方,作者总是在适当的时候丢些疑问,让人越看越爱看,一步一步细致的看下去,欲罢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