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5100000008

第8章 特稿(7)

《枫》的情节并不复杂。一九六七年十月,在江青等人的直接鼓动下,全国的红卫兵组织之间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两个相爱的年轻人李红钢(原名李黔刚)和卢丹枫,分别属于两个敌对的红卫兵组织。但是,在仇恨和敌意的土壤里,爱情的种子即便发芽、开花,也注定是要凋谢和毁灭的。最后,卢丹枫在战斗失败的时候,终于跳楼自杀,而李红钢也被当做把卢丹枫“扔下五楼摔死”的“武斗元凶”执行死刑。

在创作这篇小说的时候,作者表现出了化繁为简的叙事能力。小说一开始,他就用了不长的篇幅,将武斗冲突的性质、起囚和形势交待得清清楚楚:

一九六七年十月,地区的两派斗争已达到白热化状态。代表们正在中央办的学习班谈判,讨价还价。而在下面,双方正紧张地调兵遣将,准备抢占在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有重大意义的战略要地,造成既成事实,以取得谈判桌上得不到的东西。不久,造总兵团这一派的外围三县先后失守,井冈山这一派则已集结八县兵力,兵临城下。在这严重的情势下,北京的汇报会上,中央文革首长表示对我们两派的情况十分关切,并分别向双方旗帜鲜明地表了态:“造反有理!你们是左派,我们是支持你们的!”并重申了江青“九·五讲话”

文攻武卫的原则:“当阶级敌人向我们进攻的时候,我手无寸铁,怎么行呢?”

“谁要对我武斗,我一定要自卫,我一定还击。”根据北京来电,两派都编印了江青自七月底以来几次关于文攻武卫的讲话摘录,广为散发,因为双方都认为自己一方是左派,是革命造反派,是为维护毛主席革命路线而战斗的。大家决定,丢掉幻想,实行文攻武卫。

可以看出,这不是一种自发的、偶发性的群殴,而是一场由北京的“中央文革首长”江青等人直接指挥的一场大规模武装冲突,所以,从性质上看,这是由极少数心怀叵测的政客挑动和组织的严重的流血事件,是一次充满疯狂的政治图谋的人道主义灾难。

从小说的叙述话语中,我们可以得知,每一派别的红卫兵组织都声称自己属于“毛主席革命路线”,都坚持认为唯有自己是正确的,都把对方当做“敌人”和“反革命”。其实,他们之间,并没有原则上的分歧和不同。他们之所以彼此敌对,是因为“革命”不能没有敌人,“政治”不能没有对手,是因为只有通过对抗的行为,通过贬低、否定甚至消灭对方,才能证明自己的正确,才能显示自己对“领袖”的忠诚和对“革命”的热情。

这场可怕的武装冲突,在描写卢丹枫跳楼自杀的时候,达到了高潮,取得了令人震惊的叙事效果:

忽然,从楼角里慢悠悠地站起一个人,右手高举着两颗手榴弹,东摇西晃地向我们走来。——啊,拼命的来了!

这个意外的情况把人吓慌了,大家不约而同,刷地卧倒一片。李红钢最先清醒过来,他跳起来把枪一举,厉声叫道:

“放下武器!快——我开枪了!”

那站住了,高擎着手榴弹的右手也慢慢垂下来。她把头上的钢盔摘下来,随手一扔。——啊,那齐耳根的短发,那男孩子般的短发在晚风中微微拂动……“丹枫!……”李红钢耳语般地惊呼一声,木雕泥塑似地呆住了。

丹枫没有回答,她把弹环从小指上褪下来,手一松,手榴弹掉在脚边。她缓缓走到李红钢面前,恨恨地责问道:

“你为什么要来?为什么要来?为什么?……双手沾满井冈山人的鲜血——刽子手!刽子手!刽——子——手!……”

她猛然双手抱头,踉跄着向后倒去。李红钢一步抢上前,拦腰抱住了她。

“丹枫!丹枫!你醒醒,你醒醒!”

李红钢在她耳边焦急地呼喊着。

“黔刚,你还记得我?”丹枫渐渐苏醒过来,她疲倦地拢了拢凌乱的散发,微微苦笑道:“咱们这么见最后一面,也是当初所想不到的吧!”

泪水浮上了她的眸子:“要是我能亲眼看到文化大革命的最后胜利,那该多好啊!”她一把揪住李红钢的胸襟,热切地说:“黔刚,你快清醒吧,快回到毛主席革命路线上来吧!你快点调转枪口吧,黔刚!”

李红钢忍住泪水,背过了脸:

“不!……你,你……投降吧!”

丹枫愤然一挣,一把推开李红钢。

她后退了几步,整了整血迹斑斑的褪了色的旧军衣,轻蔑地冷笑道:

“至死不做叛徒!——胆小鬼,开枪吧!”

李红钢——我们青年近卫师前卫团长,这个在枪林弹雨中腰都不猫的人,此时竞全身哆嗉开了。

“没有一滴热血!”丹枫感叹一声,扭身向楼边走去…

“丹枫!丹枫!!丹枫!!!”李红钢短促而惊恐地高叫着,手里的枪在剧烈地抖动。然而丹枫没有听见,李红钢的呼唤淹没在她那广播员的高昂的口号声中:“井冈山人是杀不绝的!共产主义是不可抗御的!誓死保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誓死保卫毛主席,誓死保卫林……”

在这最后的高呼中,丹枫跃出了最后的一步……一片死寂。楼下传来一声沉闷的声响,像是一麻袋粮食摔到地上。

“啊——”李红钢歇斯底里的嚎叫着,把整整一梭子子弹射入晚霞绚丽的暮空。

大家一起扑上去,七手八脚卸了他的枪,把他按倒在地……

……不知是哪个好心的人已经把她的身体顺直了,衣襟也拉好了。她躺着,静静地躺在一层战火摧落的枫叶上。晚风徐来,刮落几片如丹秋枫,飘洒在她青春饱满的脸上,飘洒在她没有血色的脸旁。我这时才记起她托我捎给李红钢的信和枫叶,连忙从怀里掏出来。信还基本完整,枫叶却早已揉得不成形了。我抬起头,想摘两片代替,但摘下许多,竞都不是并蒂的。我惊异了,仔细看了好久,才发现只有每根枝梢上的两片枫叶才是并蒂的。

卢丹枫死了,李红钢也死了。无情时代的“爱情故事”,就这样结束了。这里的所谓“爱情”,具有那个时代所特有的简单而苍白的性质,在极端紧张、恐怖的战争状态下,它甚至显得有些虚幻和飘渺,而小说通过对枫树的反复描写所渲染出来的浪漫情调,与其说是合乎情理的情节事实,不如说是更多表达的是作者对人物的充满善念的祝福感。

一位西方哲学家说,奥斯威辛之后写诗是很难的。事实上,经历过“文革”,不仅写诗很难,写小说也不易。这是因为,“文革”不仅具有很强的反抒情性,而且具有很强的反叙事性或者不可讲述性。说它具有反抒情,这不难理解,因为,除了敌意、仇恨、屈辱,“文革”没有给人们留下任何诗意的东西。那么,说它具有反叙事性,是何缘故呢?这是因为,几乎所有“文革”中发生的重大事件,都是相似性的,都是按照同一个指令行动,按照同一种方式开始,按照同一种方式结束——就仿佛从同一个模子复制出来的一样。小说叙事需要有个性和独特性的主人公——他必须有自己的气质,有自己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否则,任何小说家都无法创造出有生命的人物形象。然而,“文革”时代却是一个典型的反个性化时代,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无个性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所有人有着一样的公共性格,讲着一样的公共话语,呈现出一样的公共气质。而死气沉沉、刻板划一“公共化”乃是小说叙事最大的障碍,如此一来,关于“文革”的叙事,也许只能停留在所谓的“伤痕文学”的粗浅的水平上。作者在谈自己写《枫》的体会的时候说:“时代告诉了我写什么,但却没告诉我怎样写。‘四人帮’搞乱了全部文艺理论。我没存什么创作经验,也不懂文艺理论,但我总觉得要写点真的,要继承源于《诗经》的我国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谈谈我的习作(枫)》)事实上,“怎样写”的问题解决起来,并不像他说的那样容易和简单,因为,它面对的不仅仅是写作方式方面的问题。也许正是因为叙事难度太大,所以,他早期的包括《枫》在内的写作,才像施叔青指出的那样,“跳不出‘主题先行’的框框”(施叔青:《文坛反思与前瞻》),也正像郑义自己所认识到的那样,“《枫》还有许多缺陷,如人物个性化还嫌不够”。

虽然,“文革”给小说叙事设置了巨大的障碍,但这并不等于说关于“文革”的初始阶段的叙事是没有意义的。恰恰相反,这些直面鲜血的叙事,不仅给未来的“文革”叙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而且,它还将人们的思想引向更为深远的意义世界,启发人们思考那些至关重要的问题,就像沙坪坝公园的“红卫兵公墓”能够启示未来的人们如何更理性、更正常地生活一样。

重读《枫》,我杞人忧天地想到了“战争”与“和平”、“威胁”与“安全”这类玄远的问题,也对用暴力方式解决社会问题的有效性,产生了深深的怀疑。我相信,任何一个从沙坪坝公园的“红卫兵公墓”出来人,任何一个读过《枫》的人,都不再会轻松随便地接受暴力主义的价值观。

然而,暴力总是被当做美好的事情来赞美,总是被有的人当做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手段。例如,在法国的乔治·索雷尔先生看来,这世界上就存在着特殊性质的暴力行为,“它们是纯粹和简单的战争行为;它们具有军事斗争的价值,能激化阶级对立。它们能实现与战争相关的一切,却不会产生仇恨和报复的精神”(乔治·索雷尔:《论暴力》)。这个浪漫而不负责任的暴力拜物教分子,在他那本声名狼藉的着作的最后部分,竟然赋予了暴力这样的神奇力量:“在光天化日之下,为摧毁冥顽不灵的敌人而发动的战争,不会带有任何的伪善,它一定能扫荡一切让十八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声名狼藉的仇恨。这样,为暴力进行辩护就会变得轻而易举。”(乔治·索雷尔:《论暴力》)索雷尔先生似乎不懂得这样一个道理:即使有助于达到“摧毁敌人”的目的,“暴力”也仍然是一种可怕的人道灾难,也是一种不幸的事情。

这种“推崇冷酷和鄙视仁爱”的说教所导致的严重后果,正像朱利安·班达所批评的那样:“冷酷成了今天广大思想青年崇敬的对象,而一切形式的人类之爱却成了笑料。这种现象再平常不过了。这些年轻人崇敬的只是力量宗教,从不考虑什么痛苦的呻吟,他们宣扬战争和奴役的必然,一旦有人受到这些观点的伤害,也不鄙视,而是去改变他们。”(朱利安·班达:《知识分子的背叛》)在班达看来,真正的知识分子,就是“一个免除世俗义务、专心保持非实践价值的阶级”(朱利安·班达:《知识分子的背叛》),所以,他把那种放弃对“超验真理”的信仰转而沉迷于功利主义“政治激情”的行为,当做“知识分子的背叛”。

汉娜·阿伦特在谈到那些屈服于“历史必然性”的人的时候,说过这样一段话:

“他们被愚弄了,不是因为丹东和维尼奥、罗伯斯庇尔和圣鞠斯特以及其他一切人的话仍然回荡在他们耳边,他们是被历史愚弄了,变成了历史的傻瓜。”(汉娜·阿伦特:《论革命》)“历史的傻瓜”?我不忍这样说。

即使他们真的“被历史愚弄了”,我也不忍这样说。

我宁愿说他们是——牺牲者。

在一个不得不付出代价的时代,他们是替我们而死的献身者。

他们以自己的死,显示了谎言的虚妄和罪恶的可怕,——他们的死,使弥天的谎言不攻自破,使巨大的罪恶无所遁形。

他们以自己的死,丈量了地狱与人间的距离,画出了毁灭与希望的边界。

而我之所以重读这类饱含着眼泪和鲜血的作品,就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对那些牺牲者的纪念,甚至,感恩。

2009年春,北京

周恩来手抄的一首歌词

据周恩来的秘书纪东记忆:一九七O年夏天的一天,他按照每天的工作程序到周总理办公室整理文件。在整理时,发现一张四十二开的纸,周总理在上面抄了一首歌词,题目是“不公与不干”。这四句喝词是这样的:

做天难做二月天

蚕要暖和麦要寒

种菜哥哥要落雨

采桑娘子要晴干

从这四句唱词来看,管理并主持着党中央国务院日常工作的周恩来似乎处在左右为难的状况。抄写这几句唱词是他排解自己心中的一种郁闷,一种无奈的心情。纪东说,当时他看到这几句唱词,心里很难过,心情也很复杂。

同类推荐
  • 二十年目睹大学生之怪现状

    二十年目睹大学生之怪现状

    “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希望在哪里?”韩寒的《青春》对社会发出沉痛的叩问。中国的高等教育是否真的病入膏肓?经过四年的大学教育,年轻人的出路在哪里?让我们将目光投向20年前的大学生们,在历史演变中反思自己。时代在召唤赋予思考的年轻人。
  • 逃离北上广

    逃离北上广

    在本书中(书中所用人名大部分为化名),我们精心挑选了“坚守者”或是“逃离者”的种种事例,并对这些现象作出了解读,对于应该“坚守”或是“逃离”进行了分析,从中可以发现他们“坚守”或是“逃离”的原因,以及“坚守”或是“逃离”后的心态和生活状况,希望这本书能让那些为了自己的梦想而拼搏奋斗在各个城市的年轻人解开心中的疑惑,找到前进的方向,获得拼搏的力量,为自己心目中向往已久的理想生活而不懈拼搏!
  • 主持人口语表达艺术

    主持人口语表达艺术

    想拥有李咏、汪涵、何炅这些主持名嘴的口才吗?想在主持台上谈笑自若,潇洒自如吗?最权威的主持人口才修炼手册,崔永元、杨澜等央视名嘴都在看的口语教材。让你轻松掌握主持人口语表达艺术,说话讨人欢心,左右逢源,在职场上无往不胜。
  • 中国文学大作(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

    中国文学大作(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

    本文主要从中国古代文学精品和中国现代文学精品两大分类阐述中国文学大作。
  • 素质教育在中国

    素质教育在中国

    中国的素质教育要做什么,我想可分为两个方面,即做人与成才。从古至今,海内外的教育在培养学生做人这一方面都有共识。北宋的张载和现代的陈鹤琴都论及过做人。陈鹤琴认为在具备健全的身体,创造的能力,服务的精神,合作的态度,世界的眼光的基础上,不仅要做中国人,而且还要做世界人,要以宇宙为学校。要做世界人必须具备爱国家、爱人类、爱真理。素质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还要让他们成才。要实现这样的目标,现在西方社会中提出的把学生放在“适应性领域发展”的观点与朱熹的思想大致相同。
热门推荐
  • 历代赋评注(宋金元卷)

    历代赋评注(宋金元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自然纪事·胡萝卜须

    自然纪事·胡萝卜须

    《自然纪事》中作者以其敏锐的眼睛,丰富的想象力与优美如诗的文笔,栩栩如生描写公鸡、鸭子、乌鸦、马、猪、葡萄园等生活中的不同影像。《胡萝卜须》写的是一个十来岁的男孩,他因一头红头发和一脸雀斑而得此绰号。家人不喜欢他,常拿他出气;胡萝卜须常被吓得六神无主,做出许多可笑又荒唐的事情。
  • 种田种出幸福来

    种田种出幸福来

    楼梦汐,一边看着自己喜欢的随身空间文,一边做梦;没有想到惊喜就这样出现了,而且还不是一个,想要知道緈諨是怎样种出来的,就进来看看吧。
  • 魔女全无敌:凤斗乾坤

    魔女全无敌:凤斗乾坤

    落嫣然是上古门派的绝世天才弟子,武功法术超群,几乎无敌天下,授命前往异世追寻上古异宝混沌珠!到达天元大陆,风云涌动,轰动天下!魔族、妖族人类各族暗流汹涌,且看嫣然如何惊艳天下,凤斗乾坤!
  • 穿越之将军皇后

    穿越之将军皇后

    【本书已入五折书库】身为毒人——“哈哈哈哈,成功了!”“小丫头,从此,你百毒不清,也百毒不侵了!”身为皇后——最是无情帝王家,她懂了,看着肩上插着的金龙匕首,她终于懂了。她惨淡一笑,对天嘶吼,似用尽全身力气拔出匕首,黑血染黑了大地,焦黑了鲜花。毒血外冒,止不住也不想止。“龙奇骏,我凌泪与你断情绝意,再见面之日,必是我毁你之时!”“太医!快传太医!”“哈哈哈……”白衣上的黑血尤为刺目,而这朵夺命白莲竟在一瞬间消失在众人眼前,仅留下这刺骨寒冷的笑。≈※◇◇※≈******************≈※◇◇※≈身为寒冰宫宫主——“我无父无母!自此,以天为父,以地为母。如若天地不仁,我照旧徒手诛之,遑论什么背叛祖宗!”…………“怎么,见我这张皮囊不顺眼,成啊,那就不要了!”她在脸上深深地划伤上一刀,黑血汩汩,她却笑得狂傲,皮囊不再,看谁还自称恋慕着她!她,狰狞如夜叉。≈※◇◇※≈******************≈※◇◇※≈身为将军——红如艳阳的短发在风中张扬,不羁的笑容,墨黑的伤疤,她在山上睥睨众生,恍如,战神。缓慢地抬起手上的大刀,红色短发更显狂傲,“杀!”≈※◇◇※≈******************≈※◇◇※≈她爱得惊天动地,恨得毁天灭地……她说:若我爱了,我必竭尽一生!她说:若我恨了,我必毁了天下毁了他!≈※◇◇※≈******************≈※◇◇※≈强烈推荐好友的文文:小零蛋:《绝色丞相》《无赖女王》(公众文,很好看)米虫的:《冷情美王爷》(人气很旺哦!羡慕~)慕慕的:《修罗女之恋》(谢谢慕慕把我们带到一个纯净唯爱的世界)糊糊的:《你们都是我的夫》(我亲爱的糊糊阿,文文不是一般好看呢!)夕夕的:《转世修罗》月月的:《绝代女王爷》麦麦的:《我家有个狐仙大人》波波的:《侠女进化论》绿绿的:《暴君,你给我跪下!》雪雪的:《永世无妃》霜霜的:《娇傲江湖》糊糊的【恶魔的契约】(一个女堕天使和撒旦的爱恋,不一样的爱恋,不一样的情痴,千年的纠缠……虐!虐文!去看哇!!)幕杨梅林《骗子情人》≈※◇◇※≈******************≈※◇◇※≈
  • 糖尿病百问百答

    糖尿病百问百答

    《金阳光新农村丛书》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和“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嘶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 本书为其中之一的《图文精讲肉鸽饲养技术》分册,新颖实用,简明易懂。书中具体包括了:鸽业特点、肉鸽饲养管理技术等内容。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地狱之眼

    地狱之眼

    他却离奇失踪了,除了一枚埃及十八王朝的圣甲虫宝饰,但在木乃伊进行展出的时候,没有留下任何的线索,而他的失踪也关系到一份丰厚遗嘱的归属问题,考古学家伯林汉先生准备将一具埃及的木乃伊捐献给大英博物馆,在人们试图从那具封存千年的木乃伊身上寻找伯林汉先生失踪的线索时,却发现触碰的真相将会引发出一系列难以想象的灾难和阴谋……
  • 毒医弃妃

    毒医弃妃

    灵魂转换,她由一名现代毒药制造师成为惨遭暴戾对待的尹熙国公主;所嫁非人、父皇昏庸、美男缠身、刺客刺杀……一切的纷扰,皆因她手中握有人人争抢的绝世宝图,可笑的是,她根本不知道它究竟在哪!宝图,没有,毒,她有的是!
  • 转身才落泪

    转身才落泪

    曼珠沙华,开在黄泉的彼岸花,昭示着痛苦与死亡。存在,本就是一个错误。她,一生为爱所缠,为恨所缠;他,为爱,放弃爱;他为恨,放弃爱;她,为爱,背叛朋友,用尽心机;她,用尽力气,维护爱情,得到的却只是客气与距离。等到转身时,才发现一切的一切,都只是过眼云烟,而自己却已错过太多,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