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500000002

第2章 梦到底是什么

亲爱的朋友,在你一觉醒来后,梦是否就像清晨的露水一样迅速在脑海中消逝,只留给你一脸茫然?

它实在是种难以捉摸的神秘现象。从古至今,关于梦到底是什么一类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它曾被视作神的预言,也曾被当成恶魔的诅咒,一直到20世纪,人们对梦的认识才终于进入科学的领域。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一直到当代神经科学的研究,科学的力量慢慢带领我们揭开梦的奥秘。

带着好奇心上路吧,本章我们将带领你跟随现代科学的步伐,揭开梦的神秘面纱,弄清楚梦到底是什么。

梦是睡眠中的心理活动

梦是一个总有话要说的妻子,睡眠是一个默默忍受着她的丈夫。

——泰戈尔

不知道你是不是了解,无论是襁褓中的婴儿还是风烛残年的老人,几乎每天都要做四个以上的梦。如果拿笔算一算,假设一个人的寿命是七十年,那么他一生所做的梦加起来超过了十万个,这个数字真是让人惊讶。

早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还在啃着生肉披着兽皮的时候,梦的神秘就使他们惊奇不已,他们曾经绞尽脑汁、通过各种方法试图了解梦的真相。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虽然人们也确实研究出了一些成果,只是由于科学发展的局限,他们把百思不得其解的梦与超自然的神灵联系在了一起。

回首历史,不管是东方文明还是西方文明,人们对梦的认识都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他们有的认为梦是“夜神的女儿在捣乱”,有的认为是梦是“神灵的启示”,有的认为梦是鬼神作祟,有的甚至认为谈论梦是一种邪恶的事情,将遭到最严厉的诅咒。

在之后的漫长的岁月里,人们对梦的了解缓慢增多,但是仍然有不少错误观点和看法,一直到文明快速发展的20世纪初,人们才开始真正了解了梦、认识了梦。

如今,梦再也不会被当成神灵的启示或者鬼神作祟,梦的研究被归于心理学及生理学的科学领域。人们对梦的看法变得更为成熟和科学,在不断接近真相的过程中,人们也更加热衷谈论梦的实质。

那么,梦到底是什么呢?

1900年,现代解梦理论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里就认为,梦是一种奇特而神秘的心理活动,它是一种清醒状态精神活动的延续,由高度错综复杂的智慧活动所产生。这个观点直到现在仍然被广泛接受。

目前,梦在心理学上有了一个更为严谨的定义,它被解释为:睡眠期间,某一阶段的意识状态下所产生的一种自发性的心理活动中,个体身心变化的整个历程。简单地说,梦是一种睡眠中的心理活动。

梦发生在睡眠过程中,这几乎是人人都知道的事实。就算是白天的睡眠也会产生梦,这个梦可不是我们说的“白日梦”,它同夜间的梦一样,是真正的梦境。平常人们所说的“白日梦”,只是清醒时大脑的注意力放在幻想上的一种表现罢了。而真正的梦,则是依赖于睡眠的,可以说没有睡眠就没有梦。

这种依赖关系,在睡眠与梦的相互影响中得到了证明。

首先,梦的进行会影响睡眠和心理活动。如噩梦往往把人们从睡眠中唤醒。人们在梦到被妖魔鬼怪玩弄、被猛兽恶人追赶、陷入某种灾难的时候,会感到十分恐惧、极度焦虑,往往几经挣扎才会清醒过来,结果发现自己做了一场噩梦。并且,经常做噩梦的人,会对睡眠产生恐惧心理,甚至不敢入睡。

其次,睡眠的改变往往也会引起梦的变化。如强烈的脑力劳动、精神紧张、抑郁和烦恼等会使睡眠量增加,人们在遇到不尽如人意的事情时,常常心情抑郁、全身疲乏、嗜卧思睡。随着睡眠时间的延长,梦也渐渐多了起来。现代睡眠实验室的研究发现,这时增加的主要是有梦睡眠。当人们百事顺利、心情舒畅时,不但睡眠量会有所减少,而且做梦次数也会减少,睡眠质量提高。

所以说,梦并不是夜神的女儿捣乱,也不是神灵的启示和鬼神作祟,它只是发生在人的睡眠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

梦是欲望的满足

人的内心总有一些非分之想,它常常在我们的睡梦中探出头来,哲人圣贤也不能避免。

——柏拉图

1895年的一个早晨,弗洛伊德做了一个梦,醒后他开始思考这个梦和以前所做过的梦,突然发现梦原来是欲望的满足。他经过周密的思考和详细的论证,非常自信地认为自己找到了梦的钥匙。他认为自己的发现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甚至认为后人会在他住的别墅外立一座大理石碑,刻上:“弗洛伊德博士于1895年7月24日在此发现了梦的秘密。”

弗洛伊德引用大量的例子来证明梦的意义在于欲望的满足。他指出,使欲望在梦中得到满足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用来维持精神的平衡,二是为了保护睡眠不受干扰。

弗洛伊德这人比较有意思,他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不惜拿自己做实验。他故意在白天吃很咸的食物,尽量少喝水,在口渴的状态下入睡。通过这种方式,他预期自己晚上会梦见喝水之类的内容,结果他确实做了关于喝水的梦,而且他从梦中醒来确实想喝水。梦中的喝水可以缓解他的口渴,这样他就不用醒来,从而使睡眠得到了保障,同时也满足了他的欲望。

弗洛伊德年轻时在医院工作,由于工作非常努力,经常熬到深夜,到了早上起床的时候就贪睡。有一天早晨,他梦见自己起床梳洗了。实际上他依然处于睡眠状态,所谓的“起床梳洗”只是梦编织的一个谎言,好让他心安理得的继续睡下去。他在医院的一位同事裴皮也有类似的梦。有一天早上,裴皮睡得正香,房东太太喊道:“裴皮先生,快起床,您该上班了。”于是,他梦见自己正躺在医院某个病房的床上,有张病历表挂在他头上,上面写着“裴皮·M,医科学生,22岁”,裴皮在梦中想,既然自己成了病号,都住进了医院的病房,那肯定就不用上班了,于是一翻身又继续睡觉了。这两个梦看上去都非常合情合理,让贪睡的人找到了继续睡下去的理由。它们也是生动的“梦是欲望的满足”的例子。

弗洛伊德还举过这么两个例子。

有位朋友的妻子梦见来月经,请教弗洛伊德是什么意思。弗洛伊德推测说她怀孕了,而她的愿望是不要怀孕,所以在梦中月经如期而至。另一位夫人梦见上衣沾满了乳汁,弗洛伊德解释她已有了一个孩子,年轻的妈妈希望即将诞生的孩子比上一个孩子有更多的奶水吃。这些梦也都是欲望的满足。

随着弗洛伊德的理论的广泛传播,许多艺术家也认同了他的理论。这些艺术家受弗洛伊德理论的启发,创作了不少杰出的作品。

著名画家莫里茨·冯·施温德曾画过一幅叫做《囚犯的梦》的画,这幅画不仅艺术家视为珍品,而且心理学家也十分赏识。这是一个典型的“越狱之梦”,也是典型的“梦是欲望的满足”的例子。画面上,一个囚犯想从窗口逃走,阳光从窗口照进了牢房,把他从梦中唤醒。重叠着站在窗前的妖怪,很显然代表囚犯爬上窗户后应该继续站着的位置。如果细看就会发现,站在最上面、靠近窗口的妖怪,和做梦的囚犯长得几乎一模一样。

以上这些例子都是成人的梦,那么儿童的梦是否也是如此呢?实际上,儿童的心理相比起成人来说更加单纯一些,所以他们做的梦也更加单纯,就像是通俗的口语而不是深奥的象形文字。我们要想真正了解成人的心理,就必须先了解儿童的心理,就像我们研究低等动物的构造发育,以了解高等动物的构造一样。

儿童的梦是很简单明显的欲望的满足,虽然相比起成人的梦来显得单调乏味,但却真正说明了梦的本质是欲望的满足,因为儿童的梦简单易懂,有一种摄人心魄的自然美,分析儿童的梦几乎不需要任何技术。

1896年夏天,弗洛伊德和妻子、8岁的小女儿、5岁零3个月的儿子,以及邻居家12岁的小男孩一起去旅行。他的小女儿对邻居家的男孩有好感,两人玩得十分开心。第二天早餐时小女儿说:“昨晚我梦见艾米尔成了我们家的人,和我们同睡一个房间。妈妈进来,在每个人的枕头下塞了一块巧克力。”小女儿想让邻居家孩子成为永久的好朋友的愿望在梦中得到满足。

这些都已经足够表明,无论梦是简单还是复杂,大部分都可以解释为欲望的满足,只是有些梦一眼便能看出,有些梦需要我们仔细分析才能领悟而已。

梦是潜意识的语言

梦是睡眠中的自我传递给我们的神秘信息。

——荣格

在弗洛伊德看来,“梦是通向理解内心的潜意识活动的皇家大道”。对于潜意识这个词,读者可能并不陌生。那么,梦与潜意识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答案是,梦是潜意识的语言。

弗洛伊德将人的精神结构划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他认为,所有的心理事件均始于潜意识,潜意识的想法只有通过审查,才能变成意识。也就是说,意识起源于潜意识,并且是一种使潜意识适应外部世界的工具。

潜意识的内容主要有两项:其一是各种本能冲动,其二是被压抑的心理活动。这些心理内容往往是与社会的伦理、道德等相背离的,于是意识压抑着潜意识继续留在最底层,不允许其表现和满足。潜意识就像关在笼子里的困兽一样虎视眈眈,只要有机会就一定要进入意识。

潜意识通过各种方式如梦、口误、笔误、艺术、宗教和神话等表达出来,但弗洛伊德最重视的、研究最彻底的则是梦。在人睡眠的情况下,意识对潜意识的控制变得极其微弱,放松了监管,于是潜意识因为害怕意识认出了它而偷偷摸摸地戴着面具走上前台,在梦中得到了表达。

一个7岁的小男孩一直缠着父母买一只小狗,父母以不卫生、养起来麻烦、有跳蚤等各种理由拒绝了他。在他妹妹出生后不久,父母都很忙碌而没有给他之前那么多关注,于是他做了这样一个梦:他梦见妹妹不见了,大家都在找,可是怎么也找不到,最后爸爸妈妈买回来一只可爱的小狗。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潜意识的表达的梦。实际上在潜意识里,小男孩很希望妹妹死掉,因为妹妹出生之后,父母的关注都转移到了新生儿身上,而让他感觉自己受到了冷落,他想让妹妹死掉,以便让自己重新获得独一无二的关爱。同时,他知道“希望妹妹死掉以便让自己获得关爱”的想法是可耻的,于是白天这个潜意识没有通过意识的审查而被压抑了,在晚上入睡之后,潜意识便改头换面从梦境中释放了出来。它不敢以真实面目“妹妹死了”出现,而是改头换面以“妹妹不见了”出现,由此顺利地通过了意识的微弱的审查,进入了梦境。同时,这个梦还满足了他拥有一只小狗的愿望。

荣格是继弗洛伊德之后又一位伟大的心理学家,曾经是弗洛伊德的学生,被弗洛伊德视为继承自己理论的“皇太子”。两人最初关系亲如父子,但最终因为学术见解不同而分道扬镳。荣格不完全认同弗洛伊德的“压抑的性欲”对人重要作用的观点,也不同意弗洛伊德关于潜意识的理论。他在弗洛伊德潜意识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集体潜意识”的概念,集体潜意识的发现是荣格最卓越的成就。

荣格认为,人类世世代代经历的事件和情感,最终会在心理留下痕迹,这种痕迹最终通过遗传的方式一代代传递。例如,当一个人想到太阳,他就会想到光荣、伟大、光彩夺目,就像一个英俊雄伟的男人;想到月亮,就会想到美丽动人、面容姣好、温柔恬静,如同一个少女。这些都是集体潜意识的表现。

荣格认为,在梦里有时会出现一些奇异的情节和形象,这些东西用做梦的人自身生活的经历无法得到解释,其实是因为梦中出现了“原型”的形象。原型理论是荣格的另一个重要的理论,在之后的篇章里我们还将提及。

有一个10岁的女孩做了一系列梦,梦中有非常不可思议的形象和主题。她把这些梦画成了画册,画册上画了这样一些画面:

长得像蛇的有角的怪物吃掉了其他动物,四个上帝赶来让所有动物复活。

天堂里异教徒在跳舞狂欢庆贺,地狱里天使们在做着好事。

一群小动物吓唬小女孩,小动物逐渐变大,其中一只吞了她。

一只小老鼠的身体被虫子、蛇、鱼和人穿透。老鼠变成了人。

透过显微镜小女孩看到一滴水里有许多树。

一个坏孩子拿着一块土,他把土掰成一块块扔向行人,被扔中的行人都成了坏人。

喝醉了酒的女人掉进了水里,然后站起来成了一个新人。

许多人在蚂蚁堆上打滚,他们遭到了蚂蚁的攻击,小女孩因为害怕掉到河里。

月亮上有个沙漠,小女孩往下沉到了地狱。

有个闪光的球,一碰就冒蒸气,里边出来一个人把小女孩杀了。

小女孩生了很严重的病。突然肚子里生出一只小鸟把她盖住了。

很多昆虫出来,遮住了太阳、月亮和星星,唯一没有遮住的星星落在小女孩身上。

荣格认为,这12个梦每个都是死亡和复活的主题,它也存在于许多宗教思想之中,而且是世界性的。一个10岁的女孩子能懂,是因为世世代代祖先的思考,已通过集体潜意识遗传给了她。她会想这些,是因为她面临了这个问题,她可能就要死了。这个做梦的女孩,当时虽然并没有生病,却在不久后因为某传染病而病故。

虽然弗洛伊德的理论和荣格的理论存在一定的不同,但他们都认为梦是潜意识的表达。无论是被压抑的个人潜意识还是集体潜意识,都以梦作为自己的语言。

同类推荐
  • 婚恋要读心理学(心理学与你的生活系列)

    婚恋要读心理学(心理学与你的生活系列)

    本套丛书是为非专业人士准备的心理学普及性系列读物,运用通俗、简练的语言,结合大量的实例,从如何理解人的心理入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与个人健康、社会现象、组织运营、人际关系、自我情绪控制等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内容几乎涉及到了生活的所有层面,是一套难得的实用心理学好书。本书为丛书之一。
  • 潜意识与第六感大全集(超值金版)

    潜意识与第六感大全集(超值金版)

    《潜意识与第六感大全集超值金版》后半部分,作者以一种轻松的语言,对神奇的第六感进行了层层解密,并阐释了第六感产生的日常行为、心理常识,试图为人们解开那些看似合理却又令人迷惑的现象和行为,从而让人们将第六感的能量为己所用。掌控自己的生活。,本书由欧阳茉莉著,前半部分,作者以循序渐进的构思,对潜意识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什么是潜意识,如何识别潜意识陷阱,如何训练自己的潜意识,如何运用和掌控潜意识,这些知识能有效引导人们有意识地开启潜意识的能量,从而成就不一样的人生理想
  •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1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1

    为什么有些人有自残倾向?为什么有些人比其他人更难以面对人生?是什么使人脱离现实?很多人,要么本人、要么通过家人或朋友,都曾经有过这方面的体验。变态心理和变态行为离我们关不遥远,它们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 弗洛伊德7:精神分析导论

    弗洛伊德7:精神分析导论

    本卷收录《精神分析导论》一部作品,内容由弗洛伊德1915~1917年两个冬季在维也纳大学讲授精神分析的讲稿组成。全书包括失误动作、梦和神经症等三篇,共分28讲。前两篇内容假定听众没有精神分析的基础知识,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失误动作的分析和对正常人的梦的探索,为听众奠定学习有关神经症问题的基础。第三篇神经症通论是弗洛伊德讲解精神分析的核心,他通过对各种神经症的全面分析,深入地阐述了这个十分困难的新课题的有关理论和方法。该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引导听众领会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精神分析导论》可以公正地被认为是弗洛伊德的观点大全和精神分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状况。
  • 管理要读心理学

    管理要读心理学

    这是为非专业人士准备的心理学普及性系列读物,运用通俗、简练的语言,结合大量的实例,从如何理解人的心理入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与个人健康、社会现象、组织运营、人际关系、自我情绪控制等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内容几乎涉及到了生活的所有层面,是一本难得的实用心理学好书。
热门推荐
  • 血战九天

    血战九天

    陆锐身遭变故,被众人唾弃,然而意外之中他因祸得福,两灵魂融合,开启了自己新的命运,武魂觉醒,燕都峰修炼大道,修为连续晋升,强者的道路由此展开,神魔无惧,皆斩脚下,踏着神魔尸体步入巅峰。
  • 能源博弈大战

    能源博弈大战

    以世界油气资源大势为背景,透过大国能源战略解读能源安全与能源外交博弈,针对科技进步下油气资源的延伸、替代能源的最新发展、各国对节能减排的共识、能源冲突解套以及国际合作中的求同存异、共谋多赢等问题,进行深入全面的论述,提出了独到新颖的见解。
  • 半夏之恋:小子,赖上你

    半夏之恋:小子,赖上你

    半夏在反应到自己的钱包被偷的下一秒,便发现身后有人加快了脚下的步伐从自己身旁追了上去。钱包递到了自己眼前时,视线之内,是张早已被多数女生在心中反复描摹千百万遍的脸,穿着蓝白相间运动服的纪渊言,苍白的没有任何表情的脸,好像是被匆匆经过的冬日阳光冻结了一样。
  • 爱情牛奶糖

    爱情牛奶糖

    299道恋爱自测题,让你看清爱情的真相,为迷途羔羊指点爱情迷津,为分手达人洞悉性感内幕,告别剩女频繁的倒霉相亲,终结花痴MM的博爱时代,还有,和没完没了的烂桃花SAY GOODBYE,爱情的魔力、运动、魅力,让我们轻易掌控,TAKE IT EASY。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醒来的森林

    醒来的森林

    《醒来的森林》是美国自然文学之父、著名散文家约翰·巴勒斯的成名作。在书中畅游,可以倾听森林百鸟的音乐盛会,欣赏鸟类筑巢可谓是鸟类的百科全书;在享受鸟语花香和自然的清新之余,还能增添对原野与丛林的兴趣与知识,明确一种对待大自然的态度,唤醒我们内心深处柔软、细腻、沉睡的诗意。
  • 豪门夺婚:BOSS的独家挚爱

    豪门夺婚:BOSS的独家挚爱

    【本文已完结,请放心阅读!】新婚当月,老公出轨,带着旧爱耀武扬威,她忍痛离婚,却发现只是噩梦的开始。前夫百般羞辱,她由深爱,沦落到不懂再爱,却发现身边还有一个视她如命的他。三更半夜,她忍无可忍:“你有完没完了?”他原形毕露,算起老账:“一天3次,一个月90次,一年1080次,欠了五年,你算算还有多少?”她恶寒:“去你大爷的,你怎么不从我成年开始算起?”他恍然大悟:“好主意,那我们边算边开始!”
  • 佛学中的做人道理

    佛学中的做人道理

    从大量平凡而琐碎的生活事例出发,层层深入,以最通俗的语言,最常见的故事,将佛学的做人道理娓娓道出,使佛法智慧与尘世生活紧密融合在一起。佛道,佛道是一种大思想,大艺术、大智慧、大境界。禅,不仅是中华文化之精粹,亦为整个东方文化所推崇。佛,让我们远离尘世的烦恼,在喧嚣与浮华中筑起一座盛放心灵的舞台;让我们在面对挫折时,有一颗豁达的心去承载,让我们遭遇坎坷时,有一种信心和勇气去打拼;让我们在苦难来临时,用笑容和爱去坦然面对;让我们无法拥有时,体会到轻松挥手告别的美丽。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服务的秘密:客户满意度提升指南

    服务的秘密:客户满意度提升指南

    本书以商品社会的服务为切入点,详细介绍了服务活动中每一个环节的服务方法和技巧,包括微笑、言谈、举止、着装等等,并用简洁生动的文字,妙趣横生的案例,为你详细地总结出每一项服务的宝贵经验。所谓“一招在先,招招领先”。让您轻松应对不同类型的客户及掌控复杂多变的局面,帮助您快速提高有关服务方方面面的专业技能,让您不知不觉中领悟服务的真谛。《服务的秘密:客户满意度提升指南》适合各行业服务部门、营销部门的主管及每一位从事服务工作的人员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