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4100000004

第4章 经脉分布 营卫津液 气色盛衰(1)

一奇经八脉的运行

经脉是运行气血,通调阴阳,内通脏腑,外络支节而循行全身,以处理百病,调和虚实。

经脉运行于肌肤深处,隐伏在里,分支而横行的是络脉,从络脉分出散行的是孙络。

五脏是藏精神魂魄的,六腑是受纳水谷而传化精微和排泄糟粕的。水谷精微之气,内而循行于五脏,外而联络四肢百节,其浮而在外、不行脉内的是卫气,其精微行于脉内的是营气。卫行脉外为阳,营行脉内为阴,阴阳互相依赖,内外互相贯通,如环无端,长远不息地流动而构成人的生命。

卫气白天行于阳脉25周次,以适应劳作需要,晚上行于阴脉25周次,以适应休眠需要。

督脉主管六腑的运转与脑的维护,起于会阴,入脊上头百会穴,转鼻与任脉会合后经颧入目。其支线与膀胱经结合后联于各脏腑,成俞穴位于脊两侧。病则脊背强直,甚则角弓反张。

任脉起于会阴,主管五脏安定与气,上行经腹入胸,至唇与督脉会合后入颧转目。其支线与各脉相联成俞穴。病则男癫、女白带。

冲脉起于会阴,主管阴阳调和与血,夹脐上喉绕唇而行,上冲至头百会穴。男血盛生须,女血不足无须。下行脉入肾后从气冲出,循股斜行入腘至踝,分别渗入各经,行于足底至足大趾踝骨。病则气逆上冲,心痛,腹拘急,大小便不畅,咽干,生痔,足冷,足大趾无用。

带脉主管气血,绕经脉周围圈行,起于肝经章门穴,围腰一圈后入小腹受任脉滋养,与胆经五枢穴会合后,一支上行至耳前上关穴入目,一支下行至四趾窍阴穴,卫护各脉运行。病则腹满,腰溶溶如坐水中,四肢疲软无力。

阴跷与阳跷,主管全身关节活络,起于足尖,入足心分两支,阴跷入肾经照海穴,阳跷入膀胱经申脉穴,上行循肩入耳,上入百会转目。特点是阴入阳出,阳入阴出,相互循环运行,脉气流于内则滋润脏腑,溢于外则濡养腠理。阴跷病变则阳跷弛缓,阴跷拘急;阳跷病变则阴跷弛缓,阳跷拘急。脉气运线是:阳从左至右,阴从右至左,24小时有气在两侧运行。

主要运行于身体的两侧,四肢由其支脉运行。

阳维脉起于百会,阴维脉起于会阴,维护全身表里,阳动阴静,阴动阳静,将精气血脉与脑和心的精神、气质、思维、意念结合成一体,运行于身体的中线。阳维从头循背至股,转手足外侧,阴维从股经腹上头,支线行于手足内侧。手的中线是三焦经的外关穴,心包经的内关穴;足的中线是膀胱经的承山穴,肾经的筑宾穴。

跷脉行于两侧,维脉行于中线,冲脉行于内里,带脉圈行于周围,形成全方位运行格局。

二十二经脉的职责分工与运行路线

十二经脉的职责分工是:

心与小肠相合,藏灵魂,主管脉的滋润,开窍于舌,其联为脑,其表是神清气爽,脑瓜灵活,心灵手巧。担负感知外界事物,主导各脉运行。病则舌卷,面红,心慌,意乱。

肝与胆相合,藏魂血,主管筋,开窍于目,其联为肺,其表是双目有神,担负四肢轻便,助胃消解脂肪胰糖。病则目眶青,动作不灵活。

肺与大肠相合,藏魄力,主气和皮毛,开窍于鼻,其联为心,其表是皮肤光泽,五脏安定,担负输气送力。病则气短喘息,皮肤燥涩。

脾与胃相合,藏意念,开窍于唇,主管肌肉,其联为肝,其表是唇红,四肢发达,担负运送津液滋养全身。病则唇黄,四肢软弱。

肾与膀胱相合,藏志,开窍于耳,主骨,其联为脾,其表是耳不聋,甲不光,担负神志坚强,决断有方。病则面黑,甲皱裂。

三焦与心包络相合,藏气,开窍于颧,其联为肾,其表为五脏安定,六腑顺畅。病则颜黑。

十二经脉的运行路线:

肺经起于中焦前胸中府穴,下络大肠,穿膈入肺横出,沿臂内侧前行到拇指端少商穴。病则咳嗽,喘息,胸闷,臂痛,小便次数多而黄。

大肠经起于食指端商阳穴,沿肘外侧出肩,上颈穿颊进下齿龈,回出绕上唇在人中处交叉,挟鼻孔上行入目。病则下齿痛,颧肿,目黄,口干,鼻流清涕,肩和食指痛。

胃经起于目下承泣穴,沿颊入颈下行至足二、三趾间厉兑穴。其支脉由唇旁地仑穴沿颊侧上行至额角头维穴。病则战栗发抖,伸腰打哈欠,颈黯黑,甚则厌人和火光,心跳,腹胀,肠鸣,颈肿,膝肿,足痛。胃热则消谷,善饥寒则腹胀。

脾经起于足大趾端隐白穴,经内踝上行入腹,穿膈膜挟咽入舌下。支脉从胃别出至心,与极泉相接。病则舌根硬,食后即吐,腹胀嗳气,心烦,面黄,唇青,膝痛,足冷,足大趾不灵。

心经起于心中臂内侧极泉穴,下穿膈入小肠,上行至肺横出,沿上臂内侧至肘,循前臂入掌至小指尖少冲穴,支脉上行挟咽入目。病则咽口干,心痛,厥冷,掌心热。

小肠经起于小指端少泽穴,循腕外侧上肩,经缺盆入心。

支脉从颊上行至眼外角,转入耳听宫穴。另一支脉从颊上行至眼内角,与膀胱经相接。病则咽痛,颔肿,颈硬,肩痛,耳聋,目黄,颊肿。

膀胱经起于眼内角睛明穴,上行交于百会,返耳上角入脑,出后下行项后,挟脊达腰,沿膂与肾相接入。支脉穿臂入腘。另一支脉从肩贯胛下行至外踝,入小趾至阴穴。病则气上冲,头痛,颈如拔,目似脱,脊痛,腰折,髋关节不能屈伸,膝腘如扎腿如裂,还出现目黄、流泪、鼻流清涕等症状。

肾经起于足小趾至阴穴,斜入足心涌泉穴,出内踝至腘,上行至股入肾,沿喉至舌根。支脉从肺出与心包经相接。病则饥不欲食,面黑,喘息,目昏,口干,咽肿,肩背痛。

心包经起于胸中天池穴,出心穿膈络三焦,支脉从胸横出走胁上腋窝,再下行沿上臂内侧入肘,达中指尖中冲穴。又一支从掌沿四指尖与三焦经相接。病则手热,肘挛,腕肿,甚则胸胁胀,心跳,面赤,目黄,心烦痛。

三焦经起于四指尖端关冲穴,上行穿肘上肩过缺盆,下入膻中,再向下穿膈入三焦。支脉从膻中上出缺盆至项,由耳后至耳上角转眼眶下。又一支从耳后到耳前,入眼外角与胆经相接。病则耳聋,咽肿,喉痹,眼角痛,颊肿,肩肘痛,四指不灵。

胆经起于眼外角瞳子髎穴,上额入耳后沿颈至肩入缺盆。

支脉从眼外角下至大迎穴,与三焦经汇合后沿胁下行,至外踝达四趾窍阴穴。病则腰痛,男癫疝,女小腹肿,甚则面灰,呕吐,小便失禁。

肝经起于足大趾大敦穴,沿足侧至膝入大腿,环阴直上章门穴,终于心旁期门穴。支脉上膈经胁,循喉上额会于百会。又有支脉从目下颊环唇。病则腰痛,口干,面尘呕吐,洞泄遗尿。

十二条经脉相互衔接,每条经负责气血运行两小时,其运行时间为:1~3时肝经,3~5时肺经,5~7时大肠经,7~9时胃经,9~11时脾经,11~13时心经,13~15时小肠经,15~17时膀胱经,17~19时肾经,19~21时心包经,21~23时三焦经,23~1时胆经。手三阴心经、肺经、心包经是从胸至手,手三阳小肠经、三焦经、大肠经是从手至头。足三阳胃经、胆经、膀胱经是从头至足,足三阴脾经、肝经、肾经是从足至头。阳经走背部和四肢外侧,阴经走腹部和四肢内侧。

五脏贮藏精微物质和精神魂魄,属阴;六腑将物质进行消化传导排泄,属阳。阴阳相辅相成,进行循环运转而不息。

三十五络穴的分布与运转

十二经脉深入肌肉,负责气血运行,能见到的是络穴与孙络,其分布能达全经并散布孙络于全身,以精微滋养润泽皮肉、筋骨、关节与脏腑。

肺经络穴名列缺(在腕上一寸五分处)。病则掌热,腕肘挛缩,胸背痛,牙痛,头晕,腹痛,哈欠伸腰,小便不禁。

大肠经络穴名偏历(在腕桡侧前二寸处)。病则龋齿,耳聋,膈闭,大便难。

胃经络穴名丰隆(在外踝上八寸处)。邪气上逆则突然失音或喉痹,邪实则神志失常而癫狂,正气虚则弛缓无力,足胫枯槁不润。

脾经络穴名公孙(在足大趾节后一寸处)。厥气上逆则上吐下泻,邪实则肠切痛,正虚则腹胀如鼓。另一络穴名大包(在腋窝横纹头),病则喘息,生肺炎,胸胁痛。

心经络穴名通里(在腕后一寸处)。邪实则胸膈不舒,正虚则不能言语。

小肠经络穴名后溪(在小指外侧横纹头处)。病则项强,肘臂及五指挛急,耳聋,目昏,甚则半身不遂。

膀胱经络穴名承山(在腘中)。病则腰痛转筋,胫慢无力,头眩,鼻流清涕或出血。

肾经络穴名大钟(在踝后)。邪上逆则心烦,邪实则小便不爽,正虚则腰疼。

心包经络穴名内关(在腕后二寸处)。邪实则心痛,正虚则心烦,又与阴维脉相联接,能大补阴脏,降燥火邪毒,滋润血脉,调节血稠。

三焦经络穴名外关(在腕背后二寸处)。病则颈椎痛,口齿痛,耳聋,目眩,胸胁胀,肘不爽。又与阳维脉相联,能大补阳脏,降邪毒而补气短。

胆经络穴名光明(在外踝上七寸处)。病则颈挛咳嗽,全身筋脉拘挛疼痛。

肝经络穴名蠡沟(在内踝上五寸处)。病则足胫寒疫,下肢痉挛,病逆则睾丸肿,邪实则阳茎挺长而热,正虚则阴部奇痒。

任脉络穴名尾翳(在胸下一寸处)。下行散于腹中,邪实则腹皮痛,正虚则皮痒。

督脉络穴名长强(在脊尾)。上行至头顶,散开下行至肩直达脚跟,其气滋润脏腑而排毒。邪实则脊不能俯仰,正虚则头重而颤动摇摆,双足无力。

络穴主治病症:

肺经列缺穴主治腕、手、肘痛,中风,感冒,颜面麻痹,痉挛,偏头痛。

大肠经偏历穴主治腕、肘、臂、肩疼痛,耳鸣,喉痛,牙痛,偏头痛,大便困难,腹痛。

胃经丰隆穴主治腹痛,四肢肿,腿膝疼痛难伸,大小便困难,能兴奋神经。

脾经公孙穴主治肠胃痛,下肢浮肿,阴股内廉痛,一切气病足病,便秘、消化不良。

脾经大包穴主治喘息,肺炎,胸胁痛,乳腺炎,肺气肿,肺、肝胁膜炎。

心经通里穴主治手臂麻痛,手腕痛,头痛,眩晕,尺骨神经痛,月经过多,一切出血症。

小肠经后溪穴主治头项强,肘、臂、五指挛急,耳聋,眼疾,足冷,半身不遂,小儿痉挛。

膀胱经承山穴主治腰痛转筋,胫疼,瘫软,痿弱无力,眩晕,脚气,四肢麻痹,吐泻。

肾经大钟穴主治足跟痛,足冷,便秘,淋疾,下肢倦怠无力,月经不调,半身不遂。

心包经内关穴主治上肢麻痹,半身不遂,心痛,中风失神,胸满腹痛,黄疸,神经痛。

三焦经外关穴主治肘臂不能屈伸,手痛,手颤动,耳、目、口病,便秘,四肢痉挛。

胆经光明穴主治膝痛,胻热,麻痹不仁,胸、胁、髀、膝、外踝前皆痛,百节疼痛,手足不遂。

肝经蠡沟穴主治足胫寒疼,下肢痉挛,足厥冷,腰疼,足跗肿,全身麻痹。

任脉尾翳穴主治心炎,气骨炎,咽炎,神经衰弱,癫痫,肺满胀,喘息,咳嗽,心烦。

督脉长强穴主治阳痿,脱肛,大小便难,慢性癫痫,遗尿,经闭,下肢麻痹,腹胀,疝痛。

四关键部位:十二原穴、四海、廿一门穴

在千百年的长期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了病痛的关键部位——十二原穴、四海、廿一门穴是治神经障碍、经络滞涩的要穴。

肺的原穴太渊(在腕后横纹桡侧),左右各一,是动脉处作为诊病的要穴,主治臂内带痛,肩痛引胸,咳嗽,吐血,喘逆,腕痛,头晕,牙痛。

心的原穴大陵(在腕掌横纹的中点处),左右各一,主治心痛,心悸,胃痛,呕吐,惊悸,癫狂,痫证,胸胁痛,腕关节疼痛。

肝的原穴太冲(在足大趾节后二寸处),左右各一,主治胸、胁、腰病,子宫出血,血压过高,全身麻痹。

肾的原穴太溪(在足内踝后五分处),左右各一,主治寒热,咳逆不食,嗜卧心痛,尿黄便难,舌黏胃疼。

脾的原穴太白(在足大趾节后一寸处),左右各一,主治腰痛,下肢痛麻痹,腹痛,便秘,呕吐,消化不良。

任脉膏的原穴鸠尾(在敝骨下五分处),主治心炎,气管炎,咽炎,神经衰弱,癫痫。肓的原穴脖映(在脐下一寸半处),主治腰膝痉挛,妇科病,神经衰弱。

四海是:髓海、血海、气海、水谷之海。受纳十二经脉气血之灌注,升降出入运转不息。

髓海是督脉风府穴(在脑后发际处)。病则头晕,耳鸣,目不清,胫骨疲软,懈怠无力。

血海是膀胱经大杼穴(在脊一椎两旁)、胃经巨虚穴(在膝下六寸处)、下巨虚穴(在膝下九寸处),共三穴。病则胸闷身大,心胸不畅,气短喘息。

气海腧穴是任脉膻中穴,大气积于胸中,出喉而为呼吸。

病则胸痛,面赤,口渴,少气,说话声低而无力,气喘。下联小腹气冲穴,与宗筋相接。

水谷之海的腧穴是胃经三里穴(在膝下三寸处),病则腹胀,胃不舒,消化不良,饥而不食。是主治一切痿弱气短、腿肿、腹胀、两胁痛、头痛、耳鸣、牙痛、喉痹、手足疲软无力的要穴,更具散消一切热毒的功能。

廿一门穴的主治病症:

肝经章门穴(在胁侧),主治呃逆,口干喘息,少气,消化不良,肩不举,腰脊痛,胸胁痛。

肝经期门穴(在胸下),主治胸烦热,腹硬泻利,大喘,呕酸,胸胁痛,头颈强痛,目眩。

膀胱经风门穴(在脊颈二椎旁),主治风劳,目眩,喘逆,呕吐,多嚏,鼻塞,头颈强直,身热卧不安,感冒咳嗽,皮肤病。

肺经云门穴(在肩胸侧),主治伤寒,喉痹,气逆,气短,胸、胁、背痛,手臂不举。

脾经箕门穴(在大腿内侧),主治腿神经痛,尿闭,遗尿,腹股沟肿痛。

膀胱经殷门穴(在大腿外侧),主治腰背不能俯仰,坐骨神经痛,下肢痛,麻痹,大腿肿痛。

督脉哑门穴(在脑后发际上),主治头痛,脑充脊髓炎,喉炎,聋哑,热盛呕血,鼻流清涕。

督脉命门穴(在腰椎),主治脊髓炎,泌尿生殖器病,肠疝痛,腰痛,肾炎,带下,头痛,冷气腹痛。

三焦经耳门穴(在耳旁),主治耳鸣,耳疾,上牙痛,牙关紧闭,颜面神经麻痹。

心经神门穴(在腕外侧),主治前膊痛麻,喘息,便秘,头痛,眩晕,心跳,胃病,失眠,吐血,狂悲笑。

任脉石门穴(在脐下二寸处),主治小便不利,泄泻,小腹痛,脐硬,腹痛、气血淋、吐血,崩漏。

胆经京门穴(在腰侧),主治肾炎,腰痛,胁、肝痛。

心包经郄门穴(在腕上五寸处),主治惊恐畏人,神气不足,呕吐血,心绞痛,手臂痛。

肾经幽门穴(在胸骨下一寸处),主治健忘,呕吐,心烦闷痛,胸痛,气逆,食不下,小腹胀满。

膀胱经金门穴(在外踝前下),主治足痛麻痹,张口摇头身反折,中风,小儿惊厥。

胃经关门穴(在脐上三寸处),主治胃病,肠炎,水肿,积气不欲食,身肿,肠鸣,腹泻,遗尿。

胃经梁门穴(在脐上四寸处),主治胁下积气,不思饮食,大肠滑泄,完谷不化,胃病,结肠炎。

膀胱经肓门穴(在十三椎脊旁三寸处),主治心下痛,大便坚,乳炎,胃病,慢性肾炎,肠炎。

膀胱经魂门穴(在九椎旁三寸处),主治肝、胃病,消化不良,胃痉挛,胸背连心痛,胸膜炎。

脾经冲门穴(在股骨旁),主治神经痛,睾丸炎,肠气满,寒积腹痛。

三焦经液门穴(在手背部),主治惊悸妄言,寒热头痛,暴聋,目赤,牙痛,手臂痛不能上下,腕关节炎,心悸,心跳。

五十二经筋结聚的功能

膀胱经筋,起于足小趾外侧,上行结聚于外踝,斜行上结于膝。在下的沿足外侧结于足跟,上行入腘。从外踝别出的结于腿肚外侧,入腘上行至臀,再上行挟脊至项。分出的支筋从项入口,结聚于舌本。其直行的从项上行至头转而至鼻,分出支筋绕目向下结聚于颧。其支筋从腋后外缘,结聚于肩隅,又入腋下上行出缺盆上,入耳后完骨。从缺盆分出的支筋斜行向上,与前下结于颧的筋相合。病则足小趾和足跟掣引疼痛,腘膝窝部痉挛拘急,脊背反张,项筋拘急,肩不能举,腋和缺盆痛,不能左右摆动。

同类推荐
  • 糖尿病食疗菜谱

    糖尿病食疗菜谱

    《糖尿病食疗菜谱》精选了近百种适合于糖尿病患者的食疗菜谱,你能在短时间内享受到食疗的好处,并且其菜肴色、香、味俱全。《糖尿病食疗菜谱》内容丰富,科学实用,易学易懂,非常适合糖尿病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使用。
  • 不生病的习惯

    不生病的习惯

    健康开始于良好的习惯,结束于不良的习惯,健康的保持也有赖于良好的习惯。看看脸色、看看眼睛、闻闻气味都能看出你的健康来。矿泉水、纯净水、蒸馏水、碳酸饮料,看上去很美,但都没有白水美。5大养老穴、4种随手可得的食物让你益寿延年。很多疾病由心而生,由心而灭。传统医学把体质分为寒、热、虚、实四种,具体又分为平和体质、痰湿体质、气虚体质、血虚体质、阴虚体质、阳虚体质、湿热体质、气郁体质、特禀体质等九种。不同的体质通过人的外部特征就可以轻松地辨别出来,让你的养生不再盲目。
  • 中医的保健之道

    中医的保健之道

    疾病是人类的大敌。它不仅损害人体的健康,还能消磨人的意志。本书分别根据相应的疾病配以相应的秘方。本书所列的药膳秘方,既有古方,又有创新,内容翔实,知识性与实用性并重,重点突出,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全书既有传统医学内涵,又是一本推广药膳秘方的科学读物。
  • 求医不如求己大全集(超值金版)

    求医不如求己大全集(超值金版)

    治疗疾病时,要相信医生,更要相信自己,学会去体会和重视自身的感受,学会与疾病切磋的方法。尽量地给身体的自愈力提供帮助,而不是一味强求治疗的效果,为机体的自身修复制造麻烦。有时后退一步,换个方法,疾病就在不经意间离你而去。世界上最了解你的人是你自己!拿起这本《求医不如求己大全集》吧,读一读。试着把它置于枕边案头,照着书中的提示去做,不久之后,你会发现,你是自己最好的医生!
  •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妇科常见病一扫光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妇科常见病一扫光

    所治病症:月经调理老偏方:月经量多、量少、周期不规律、有血块、闭经等;痛经根治老偏方:经期下腹冷痛、腰酸痛、头痛、经期后痛经等;带下调理老偏方:白带量多、清稀、有异味、色黄、黏稠、赤带等;私密保养老偏方:阴道干涩、阴道松弛、阴部瘙痒、阴道炎等;乳房保健老偏方:乳腺增生、乳腺炎、乳房肿块、乳腺肿瘤等;子宫养护老偏方:女性不孕、慢性盆腔炎、宫颈糜烂、子宫肌瘤等;孕产调理老偏方:习惯性流产、孕期呕吐、孕妇便秘、产后缺奶等;心情调理老偏方:经前脾气暴躁、产后抑郁、更年期综合征等
热门推荐
  • 他乡明月:柯岩文集第二卷

    他乡明月:柯岩文集第二卷

    本书是柯岩作品集第二卷,包含小说《他乡明月》。写的是20世纪80年代“新移民”的悲怆故事。歌舞团年轻貌美的女孩紫薇和朵拉为了报复团长对她们的打击,愤而出国,毫无思想准备的他们以为美国会是施展才华,实现理想的天堂,而弱肉强食的现实终于给他们开了一个悲剧式的玩笑。
  •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1卷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1卷

    本书作者从汉朝吕后开始,历数西汉时期著名女性的故事。吕后、窦太后、卓文君、赵飞燕……她们的故事在作者笔下幽默诙谐,又不失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历史苍凉的反思。 本书是继当年明月和袁腾飞之后又一论史巨作,那些你不知道的历史故事,那些你一知半解的历史史实,那些你好奇已久的美人的秘密,那些充满争议的女人,都可以在本书中得到答案。你还等什么?赶紧拿起此书,寻找答案吧。
  • 楼居·芸庐纪事·雪晴(沈从文小说全集)

    楼居·芸庐纪事·雪晴(沈从文小说全集)

    该卷本收录了《楼居》《芸庐纪事》《乡村琐事》《虹桥集》《雪晴》五个子集。文字美如雪晴风景,无处不闪烁着大自然的神性光泽。作者对自然生命跃动的描画可谓不吝笔墨,对画境的描摹和营造给读者带来了最直接的美感。
  • 妖娆令:至尊驱魔师

    妖娆令:至尊驱魔师

    多年来一直做着同一个梦的胡娆娆在考古学家的帮助下,在梦境中见到了吸血鬼少年,奇怪的是那吸血鬼居然跟死去的男友长得非常像。好奇心让胡娆娆去了神秘的西域得到了古墓中的羊皮卷…从西方留学归来的驱魔师忧每次见到娆总是有一种心痛的感觉,忧用自己的那双灵魂之眼带着娆看到了他们的第一世,而娆在那羊皮卷中见证了她跟忧的第二世…一棵仙草和一个妖仙不得不说的故事…爱妖娆群号:108065000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傲世嫡妃

    傲世嫡妃

    【此书完结】“木头郡主”睿王府嫡女冷夜月,因遭贼人所掳被晋王当众羞辱并写下退婚书后不惜服毒自尽以死证清白。大难不死,清澈眼中再也不见昔日呆板木讷。本想独善其身的她不仅被精于算计的祖母、狼子野心的庶母、八面玲珑的庶妹,骄纵跋扈的表妹,一个个乐此不疲的主动找上门求虐,逼着她开启打怪升级的魔女模式,还因亲爹出卖被皇上赐婚给了早已病入膏肓只能以药石续命的“鬼魅王爷”御王为妃。多年后,血雨腥风的沙场,不管化身羽扇纶巾的儒雅谋士还是飒爽英姿的豪情女将,天下人终于想起了那个曾让兴周朝风云色变的传闻——得此女者得天下!
  • 资本剑客

    资本剑客

    这个事,要从一次不大成功的相亲开始说起,暴发户李伯庸捡到了落魄大龄女青年杨玄,他觉得这个女同志有点缺心眼……在资本横流的商海里浮沉,各中新仇旧恨,实在一言难尽。曾经翻云覆雨的人一朝跌落,利剑也藏锋,隐于市井;即使笑到最后的人,到底是否落得满腹辛酸,只有自己知道。貌不惊人的大龄女青年杨玄居然是几年前纵横金融圈的“资本剑客”,年少得志几经大起大落,疲惫归隐却被暴发户李伯庸意外拣走。而当纯情农民企业家先生捡到疑似落魄的大龄女青年;万花丛中过的花花公子对上外表妖媚内心二货的白领妹,奔向理想与成功的康庄大道上蓦然多了鸡飞狗跳。一时间苦辣酸甜俱全,才算是不枉此生路过。
  • 贵女长宁

    贵女长宁

    她,奚长宁,前生无怨无悔跟随大将军,却不想棋子就是棋子,夫妻恩爱也不过是一场梦,被姐姐夺爱杀子,最后落得忍受被大将军剜心之痛。重生后,她奚长宁誓要这些人血债血偿。相府因她鸡犬不宁,皇宫因她天翻地覆一世贵女,为报心仇,不惜牺牲一切;唯有未知人,唤她奚长宁,惜长宁。这一世,她定还自己一个绝代风华。小文的书友群:467363666小文的微博:Miss_易小文
  • 夫君女子不好欺

    夫君女子不好欺

    本文女主聪明可爱,她有点调皮,有点小坏,但绝对善良,并非万能。男主狠戾霸道,有点那个。。。我出生名门世家,家教极严,人前是温婉可人的"大家闺秀"但自小生性顽劣,爱招惹些小麻烦,是个真正的"麻烦精"我以为我会一直这样无忧无虑的生活下去一纸圣旨让我远嫁异国他乡所嫁的夫君传闻生性暴戾,无人肯嫁为了娘亲,嫁便嫁了嫁过去之后,发现所嫁之人居然是曾欺负过自己的人眼里不由得冒不火来,女人怎能让男人欺负?夫君,咱们就走着瞧吧!柳征初次见到苏月影时,她在恶整自己的朋友再见时,她女扮男装逛妓院和自己抢女人.嫁给自己后,新婚之夜却将自已绑起来谈条件人前是端庄的大家闺秀,人后是耍尽小聪明的"坏"女人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她?推荐自己的文:《丑妃无敌》:丑女不丑,帅哥很帅《坏坏相公倒霉妻》:聪慧可人的女主,腹黑的男主《娘子你别太嚣张》:男扮女装,女扮男装反串《夫君,女子不好欺!》:《错惹狂帝》:《王爷让偶轻薄下》:被人退婚不是可耻的事情,而是生命的新生《劣妻》:夜给自己建了一个群,群号:45841753,非铁杆勿入,定期清理群成员,敲门砖:潇湘帐户名+喜欢的文名
  • 重生之特工嫡女

    重生之特工嫡女

    机智腹黑女重生悲催将军府嫡女,顿时光芒万丈,搅乱一泄春水!原身嫡母不亲,庶姐虚伪,姨娘狠毒!被陷害毁坏名声成京城三丑,并撞见庶姐与未婚夫阴谋阴谋惨遭杀害!呸!欠我的通通还来!!!你们有张梁计,我有过墙梯,斗的你们哭爹喊娘,叫苦不迭!不过这个所谓的亲爹,看着宠她,为何又一副若即若离满腹心思?★精彩片断庶姐一次又一次狠毒算计,最后落的凄惨落败……“妹妹,求求你放过二姐吧,我们以前是最好的姐妹啊!”欧阳月轻托起其下巴,笑的如沐春风,话却好似寒冬霜雪:“姐姐,在你设计毁我名声,害我性命时,你有将我当成你妹妹?”刚才还一脸凄楚之人,面上一白阴冷回视:“你……你根本没有失忆,你一直在设计我!你该死!”欧阳月冷笑:“欧阳柔,我一直只是在反击,人在做天在看,这是你的报应!”★当上一代的秘幸揭开,当一切阴谋展露,他们携手抗敌。所谓上阵父子兵,打仗夫妻档,夫妻联手,所向披靡!★种田,宅斗,宫斗,各种斗。宠文、爽文,一对一,男主绝对干净,一心一意爱女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