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100000033

第33章 附录2中国帝王家训摘要(2)

【译文】

谄谀奸佞的人,那是国家的大患。他们只知道贪财谋利,窃取权势,争一时一世的荣华富贵,从来不把国家的利益放在心上。他们只会阿谀奉承,不满忠良贤能的地位在自己之上;这种人总是怀着奸猾险恶的心,唯恐自己不能早于别人先得大富大贵。奸佞小人拉帮结派,施展阴谋诡计,无孔不入,无深不至;他们来往密切,没有高尚的志趣,但总是穷其所好。奸佞的人总是花言巧语,想方设法去亲近比自己地位高的人;察言观色,迎合人主的意趣,以此取悦人君。昭公国亡逃到齐国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的朝廷有那么多贤臣,而自己不听他们的建议而落此下场。而宣王从来不知道,臣下欺骗他自己的弓箭根本没有九百石。宋国寺人惠墙伊戾做太子的内师时,离间平公跟太子的关系,结果被发现处死;楚国正直而温和郤宛被鄢将师和费无极居心不良的人迫害了。这就是那些昏庸不明的君主,荒迷惑乱,远拒贤良,听信小人的谗言的结果,从而把许多忠臣孝子推到了绝境,甚至伤其性命,造成许多冤案。兰花一旦长得茂盛,就会被凄冷的秋风吹落。这就像忠良之臣往往被小人用谗言陷害一样;君王本来很想明察是非,但往往被小人蒙蔽耳目,不能成为英明之主。这就是奸臣、谗佞之人的危害。

奸臣、谗佞是国家最大的隐患。人君如果想磨炼自己,最好的办法就是接近正直的臣子,倾听忠直言语;败坏道德,损伤人心的,没有再比谗佞小人更厉害的了。一个人的容颜相貌能看得见,人还无法审视自己,更何况是非得失这种无形的东西,怎么能够轻易觉察呢?人们在修饰打扮自己的容颜的时候,都懂得去照镜子。在修养自己的德行的时候,就应该去向明道的哲人请教。拒绝善良愚弄自己,是多么愚蠢的啊!一般人都不爱接受逆耳良言,而愿意听从顺自己心意的话。那些你不爱听的话是苦口的良药、逆耳的忠言啊!那些你爱听的话就是鸩毒的美酒啊!明德的君主能够听取别人的意见,就像人有了病而去吃药,疾病就能够被消除;昏暗的君主却听从谄佞小人的阿谀奉承,就好像喝味道甘甜的鸩酒一样,因此断送性命。

为人君者,一定要警惕谗佞祸乱的危害啊!

崇俭篇

夫圣代之君,存乎节俭。富贵广大,守之以约;睿智聪明,守之以愚。不以身尊而骄人,不以德厚而矜物。茅茨不剪,采椽不斫,舟车不饰,衣服无文,土阶不崇,大羹不和。非憎荣而恶味,乃处薄而行俭。故风淳俗朴,比屋可封。此节俭之德也。

斯二者荣辱之端,奢俭由人,安危在己。五关近闭,则令德远盈;千欲内攻,则凶源外发。是以丹桂抱蠹,终摧曜日之芳;朱火含烟,遂郁凌云之焰。故知骄出于志,不节则志倾;欲生于身,不遏则身丧。故桀纣肆情而祸结,尧舜约己而福延。可不务乎!

【译文】

处在太平盛世的君主,心中应该常存节俭的美德,拥有四海的君主还厉行节俭,而那些自以为聪明的人就不节俭。君主不应该因为自己身份尊贵而不懂得谦卑,也不要因为自己功德伟大就恃才傲物。明君圣主们,用茅草盖房子,都不去修剪,用柞木做了柱子,都不去砍削得光滑一些,坐的车船没有装饰彩绘,穿的衣服也一点都不华丽。他们还不去建造高大豪华的厅堂,吃饭就为了饱腹,不求味美。他们之所以这样做,不是因为嫌弃荣华,讨厌甘美,是希望能率先垂范,为天下百姓做榜样。于是,民风俗纯正厚朴,这都是节俭的美德呀!

骄奢还是节俭,是荣辱的开端。骄奢还是节俭,关乎平安和危乱,这一切都是由人自身所决定的。如果能清心寡欲,好运就会长久地延续下去;如果欲望横流,就必然要生出祸乱。所以,丹桂尽管美艳芬芳,如果生出蠹虫,最终也会变成朽木;红色的火苗虽然明亮,倘若被细微的烟尘所覆盖,终究也将熄灭。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如果不防微杜渐、始善敬终,骄奢就会不请自来,恶欲就会急速生长。骄奢和恶欲得不到有效的遏制,就势必会导致身死国灭的结果。夏桀商纣因为纵肆情意、倒行逆施,从而引火烧身,自掘坟墓;唐尧虞舜却因为约己修身,顺乎民心,从而使帝业辉煌,江山永续。比较一下桀纣的败亡和尧舜的兴盛,难道不应该更好地躬行节俭的良方吗?

《太祖洪武实录》明·朱元璋

人有精金,必求良治而范之;有美玉,必求良工而琢之。至子弟有美质,不求明师教之,岂爱子弟不如金玉邪?盖师所以模范学者,使之成器,因其材力,各俾造就。联诸子将有天下国家之责,功臣子弟将有职任之寄。教子之道,当以正心为本,心正则万事皆理矣。苟道之不以其正,为众欲所攻,其害不可胜言。

【译文】

人有精美的金子,必然要找好的能工来加工;有好看的美玉,必然找巧匠来雕琢。至于说孩子有良好的品质,而不找明贤的老师来教他,那里有爱孩子不如爱金子的父母呢?老师就是孩子的楷模,在老师教导下成才,因孩子的资质不同而培养。朕的孩子肩负着治理天下的责任,大功臣的孩子有担大任的职责。教育孩子的方式,应当注重他们德行的培养才是根本呀!如果孩子不走正道,众人都会反对他,危害不可言说呀!

《庭训格言》清·康熙

训曰:老子曰:“知足者富。”又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奈何世人衣不过被体,而衣千金之裘犹以为不足,不知鹑衣袍緼者,固自若也;食不过充肠,罗万钱之食犹以为不足,不知箪食瓢饮者,固自乐也。朕念及于此,恒自知足。虽贵为天子,而衣服不过适体;富有四海,而每日常膳,除赏赐外,所用肴馔,从不兼味。此非朕勉强为之,实由天性自然。汝等见朕如此俭德,其共勉之。

【译文】

皇训说:老子说过:“知道满足就是富有。”又说:“知道满足不会遭到屈辱,知道(做事)适可而止就没有危险,(这样)便可以保持长久。”无奈世俗的人们,穿衣服本不过为了覆盖躯体,可是穿价值千金的毛皮衣服还不感到满足,他们根本不理解贤人们身穿破旧的衣服,也十分自如的;吃饭只是为了充饥,但置办着价值万钱的饭食还觉得不满足,他们不了解贤人即使箪食瓢饮,也是自得其乐的。我每想到这里,经常自觉很满足了。尽管我贵为天子,可是衣服不过适体而已;尽管我富有四海,可是每天正常膳食,除用来赏赐的外,所吃的菜,从来没有两样。这并非我勉强自己这么做.实在是本性使然。你们都见到我是如此俭朴的,希望你们也能够以此共同勉励。

训曰:养生之道,饮食为重。设如身体微有不豫,即当节减饮食,然亦惟比寻常稍减而已。今之医生,—见人病,即令勿食,但以药物调治。若或内伤,饮食者禁之犹可:至于他症,自当视其病由,从容调理,量进饮食,使气血增长。苟于饮食禁之太过,惟任诸凡补药,鲜能资补气血而令之充足也。养身者宜知之。

【译文】

皇训说:养生之道,饮食为重。假如身上有些小病,就应节减饮食,只不过比平时略有减少而已。现在的医生,一见人生病,就让人不要吃饭,仅用药物调治。如果是内脏伤病,禁绝饮食也还可以理解;至于别的病症,应该看具体是什么病,慢慢调理。适量进食,使血气增长,体质恢复。如果过分禁绝饮食,只凭各种药来补养,很少能滋补气血使身体强健的。养生应该懂得这些道理。

训曰:药品不同,古人有用新苗者,有用曝干者,或以手折口咬摄合一处。如今皆用曝干者,以分量称合。此岂古制耶?如蒙古有损伤骨节者,则以青色草名绰尔海之根,不令人见,采取食之,甚有益。朕令人试之诚然。验之,即内地之续断。由此观之,蒙古犹有古制。药惟与病相投,则有毒之药亦能救人。若不当,即人参人亦受害,是故用药贵与病相宜也。

【译文】

皇训说:药品不同,古人有的药材用的是新苗,有的用晒干的茎叶,有的手折口咬将其撮合在一起使用。如今全用晒干的,按一定分量称了配药。这难道符合古制吗?例如在蒙古人那里有人损伤了骨节的,就用一种青色草名叫绰尔海的根,也不让人看见,采了吃下,很有效。我让人试一下果然有效。查验一下,原来就是内地的续断草。由此看来,蒙古还保存着古制。药物只要与病相投,那么有毒的药也能救人。如果用药不当,即使吃人参人也会受害。所以用药贵在与病相宜。

训曰:天下之事物之来不同,而人之识见亦异。有事理当前,是非如睹,出平日学力之所至,不待拟议而后得之,此素定之识也;有事变倏来,—时未能骤断,必待深思而后得之,此徐出之识也,有虽深思而不能得,合众人之心思,其间必有一当者,择其是而用之,此取资之识也。此三者,虽圣人亦然。故周公有继日之思,尧舜亦曰“畴咨”,“稽众”。惟能竭其心思,能取于众,所以为圣人耳。

【译文】

皇训说:天下的事情出现的形式各不相同,人应付这些事的见识也应各不相同。有的事理摆在当面,是非就像看眼前之物一样一清二楚,这种见识在于平日学习,不需要临时再去思考,这叫素定之识;有的是事情突然来了,一时不能马上作出判断,一定要经过深入思考才能得出判断,这是徐出之识;有的虽经过深思熟虑仍弄不明白,集中众人的认识,这其中一定有一种合适的,你就选取其中的正确的加以采纳,这是取资之识。这三种见识,就是圣人也不例外。所以周公旦有时夜以继日地思考,尧舜也还说“谁呀、谁呀”去问臣下,又说“要考察一下众人说的话”。只因他们能竭尽自己的心思去思考,又能采纳众人的意见,所以才是圣人。

《圣谕广训》清·雍正

生人不能一日无用,即不可一日无财。然必留有余之财而后可供不时之用,故节俭尚焉。夫财犹水也,节俭犹水之蓄也。水之流不蓄,则一泻无余而水立涸矣;财之流不节,则用之无度而财立匮矣。我圣祖仁皇帝躬行节俭为天下先,休养生息,海内殷富,犹兢兢以惜财用示训。

【译文】

活着的人不能一天没有所需的费用,也就是不可一日无花费的钱财。然而,必须留有多余的钱财才可以供给意外所需的费用,因此节约勤俭非常重要。钱财就像水一样,节约勤俭就像水的积蓄。倘若水在流淌中不注意积蓄,那就会一泻无余而水就会立即干涸;钱财的花费如果不加以节制,就会用之无度而使钱财立即缺乏。我父亲康熙皇帝身体力行、实行节俭为全国作出了榜样,他休养生息,国内殷富,仍然兢兢业业、紧缩开支,以爱惜钱财而示训国人。

同类推荐
  • 指南录

    指南录

    一段虚构的历史。一群男人为了捍卫一个文明不被武力征服的权力,一个民族不集体沦为四等奴隶的尊严而进行的抗争。在崖山落日前,探索历史的另一种可能,和文明的另一种出路。虚构的故事,真实的人物。以文天祥空坑兵败后的抗元故事为主线,介绍那个时代的传奇。
  • 大唐王朝3

    大唐王朝3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繁荣昌盛、辉煌壮丽的时代。在长达两千余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中,历史沿着曲折的道路向前推进,并且呈现出波浪式的前进轨迹,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家强大的唐朝是一个公认的高潮时代。唐朝是古代重要的盛世,不但在经济、文化方面的成就光辉夺目,而且在对外关系的发展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 晋冀鲁豫根据地史研究

    晋冀鲁豫根据地史研究

    本书的出版发行,开创了晋冀鲁豫根据地史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打开了晋冀鲁豫根据地史研究的新页面,填补了晋冀鲁豫根据地史研究的空白,有着创新性的意义。更为突出的是在大力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重温历史,重温太行之路,对我们进行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教育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战国秦汉治国思想新考

    战国秦汉治国思想新考

    除法、道、儒三家外,阴阳家思想、董仲舒天人感应说和谶纬思想也对战国秦汉的社会历史起过这样或那样的作用,《战国秦汉治国思想新考》对这方面的影响也进行了探讨。并对董仲舒的评价提出新的见解。,杨生民所著的《战国秦汉治国思想新考》是系统研究战国秦汉治国思想的专著,对战国、秦、两汉用学派的思想文化治国的成败得失进行了考察。从历史上看,西周用礼制治国。春秋末年,学派思想、学派文化产生,见于记载的有道家、儒家、兵家三家。战国时,有的国家开始用学派思想指导治国,如魏国、秦国的“以法治国”。西汉初年,统治阶级以道家黄老无为思想治国,但其中是包括了法家思想的。其后,汉朝杂用法、道、儒思想指导治国
  • 岳飞传

    岳飞传

    孩子们之所以喜爱《岳飞传》,白了少年头,其中有令人肃然起敬的名句:“三十功名尘与土,空悲切!”,是因为它展现了一代抗金英雄岳飞精忠报国、壮志未酬的英雄气概。八千里路云和月。还有岳飞那篇千古绝唱《满江红》。莫等闲,《岳飞传》汇聚英雄群像,弘扬传统文化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美人丞相:皇上,请淡定

    美人丞相:皇上,请淡定

    一场睡梦之中的穿越。从一个不得宠的丞相庶子,空有一身美貌却被人嗤笑。到言辞狠厉,只想报复报复丞相父亲的侍郎知府,审个案能够惹来顶级杀手。收个杀手做侍卫,救灾百姓身先士卒。成绩卓绝,一朝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左相。身在高处,心里不禁起了丝涟漪,被人陷害无所谓,被贬无所谓,落井下石更无所谓,也许能够学学苏轼吧。繁荣一地,偶尔插插江湖琐事,入冥教,她都一副随遇而安的样子,让人根本就不知道她在想什么。偶尔戏戏美女,或是捉弄捉弄身边美男,她是那么的淡定。她根本就不知道身边的人早已经为她倾心,而她依旧我行我素,淡漠如她。异国使臣来了,皇帝谋人却让她‘男扮女装’,迎接贵宾。当她再一次站在权力的顶峰,盛极一时,亲爱的娘亲却告诉她,她不是她的女儿,她只是她报复的一颗棋子。云依依不愿意相信,但也必须相信,眼睛一闭,倒在了大殿之前。而他们才知道他是她!沉睡醒来她忘记了一切,只知道自己从现在醒来,一切又将如何发展。她是否应该朝命定的方向走去,还是逃脱命运。半年失忆醒来,不入庙堂,入江湖,一场命运的相逢再一次展开。人生本就是一场阴谋,上天就是那个主谋人。PS:本文比较长,慢热型,希望喜欢的读者能够静下心来看哦。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步步生泉

    步步生泉

    撒得了小谎,吹得了小牛,吵得了小架,打得了小人,骂得了小街,说得了小段子……强大无比的女汉子因为旅行时发现了一个不该发现的秘密,被人一棍子敲回几百年前,重生成为一个小小萝莉。当水都没有得用的时候,你可能也不会去抱怨吃不饱饭了。什么什么,竟然将洞庭湖一起带来了?发达了发达了,从此不再缺水不说,洞庭湖那可遍地是宝啊……
  • 宠妻之步步逼婚

    宠妻之步步逼婚

    人说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感情最美,慕容晓说,非也!有些竹马是怎么看怎么不顺眼,特别是那种喜欢和青梅作对的竹马!沈长风说,青梅太差劲了,难以下咽,总得搭起高架,慢慢地升火长熬才能熬出味道来。(算计篇)某天晚上,沈长风拦住了慕容晓,凤眸灼灼地看着她,请求着:“晓晓,我要参加一个宴会,你陪我一起去。”慕容晓撇他一眼,没好气地说着:“花蝴蝶,滚一边去,我没心情。”沈长风拉脸,但他的身子倾过来,故意在慕容晓的脸上吹着热气,抛出诱饵:“秦拓也会参加。”闻言,慕容晓心急地抓着他的手臂,叫着:“我陪你去。”沈长风笑,笑得腹黑。结果是沈长风醉了,慕容晓不仅要当他的免费司机,还要侍候这位大爷一个晚上。(赔偿篇)又是某天,慕容晓要刷沈长风一笔,逼他请她吃饭,沈长风答应了。谁知道——“沈长风,你竟然背着我和其他女人一起吃饭!”半路杀出来的程咬金美女愤恨地指着慕容晓哭着控诉。慕容晓傻眼了,她被误会成第三者了,正想解释,那位程咬金美女哭着跑了,临走前还丢下一句狠话:“沈长风,我们完了!”……三天后。“晓晓,你害我的未婚妻跑了,你不觉得该赔偿我吗?”沈长风沉沉地盯着慕容晓,沉沉地质问着。慕容晓愣了愣,很想发飙,那是误会,不过想到事情因她而起,她理亏,她只能小声地问着:“你想我怎么赔偿你?”沈长风深深地挤出话来:“把你自己赔给我当妻子!”慕容晓:……
  • 追龙术

    追龙术

    她抓鱼刺伤鲤鱼精,又被鲤鱼精打伤,龙王九太子为救她取出龙珠,她和龙太子定下一段来生缘。对龙太子念念不忘的鲤鱼精企图想唤醒龙太子的前世;狐妖对龙太子也觊觎已久.九太子失去龙珠,又用龙胆救了鲤鱼精,他只能到了阎王殿听判,阎王再三审核,判他转世为人。一场追龙的较量展开,无论对方是妖还是精,她坚信,人力可抗天,亦可抗妖精,猫仙、哮天犬和孔雀仙子都来助阵,九太子的今生只属于她——宁玲歌。本文一对一。红简介无能,请看正文。
  • 如果下一秒再爱你

    如果下一秒再爱你

    她爱过一个人,爱了很久。可当初的她只是丑小鸭,不敢说出那个字。她认为只要她默默地守候在他身边,就已经如沐春风,就已经此生足矣。这段记忆印象如此深刻,以至于让她看不到,有人在一旁,深深地看着她,关注着她,爱着她。终于,她明白一个道理,她虽然没有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但是,在经历了似水流年后,却能爱上那么一个人,以及与那个人彼此相爱。一颗早已知道名字的树,在她心中生根发芽,终是硕果累累,亭亭如盖。
  • 王妃改嫁:王爷请小心

    王妃改嫁:王爷请小心

    穿越醒来,即让人五花大绑!什么?!她的夫君年仅十二岁,刚去世了?面前这个冷得跟冰块一样的男人,是她夫君的哥哥?!他带她回府做什么?照顾遗孀?!天啊,照顾就照顾,管吃管住就好,他吻她做什么?!【蓬莱岛作品】(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几个人事工作者的琐事

    几个人事工作者的琐事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