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0900000007

第7章 扫荡残元 威震北塞(2)

徐达在车道岘大败王保保,李文忠于应昌扫荡故元巢穴,沉重打击了元朝残余势力。但是,元顺帝之子爱猷识理答剌逃离应昌后,又在和林即帝位,其部下的残余兵力依然不可小觑。他们随时有可能重整旗鼓,纵兵南下掠夺。而明朝政府统一北方后,部署在北部边沿地区的驻防官兵及防御体系还非常脆弱,非常需要一个有胆有识、有勇有谋的人前去镇守。徐达再次成为明太祖的最佳人选。

洪武四年(1371年)正月初三,在徐达第一次北征回京后不到两个月,明太祖为了加强北部边防,命中书右丞相魏国公徐达前往北平负责操练军马,修缮城池,镇守北平。半年多后,再次被派转镇山西。同年十二月,徐达自山西回到京城。

徐达在镇守北平期间,先后三次迁徙山西、河北等地农民到北平屯田种地,以加强北平的防御力量。徐达将他们分散到长城沿线各卫所,按其户籍服役课税。属籍军户的,发给衣服、粮食,使应军差;属籍民户的,分给田地、牛、种子,使纳租税。前后移民三万五千多户,十九万余人,建立屯田点二百五十余个,垦田一千三百多顷。徐达的这些措施大大减轻了北方军队的粮饷供应问题,使明朝北部边疆日趋稳定。同时,徐达严格训练士卒,修缮城池,加强守备,谨严烽燧,时时防备元朝残余军队的侵扰。徐达因此被明太祖视为“塞上长城”。

王保保逃到和林后,重被元顺帝之子爱猷识理答剌委以重任,王保保的权势又日渐膨胀。明朝君臣对此极为关注,担心王保保卷土重来,为害大明北部边境。洪武五年正月十七日,明太祖召见魏国公徐达、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分别赏赐交趾弓、彤弓,并对他们说:“古者诸侯有四夷之功,则赐之弓矢……”徐达等知道明太祖心中不忘北元,估计朝廷会再度兴师北征。虽然他们对朝廷连年征战有不同意见,但在正月二十二日明太祖召集诸将商讨边境事宜的时候,中书省右丞相、魏国公徐达还是主动请缨,说:“今天下大定,庶民已安,北虏归附者相继,唯王保保出没边境,今复遁居和林,臣愿鼓率将士以剿绝之。”但这时,老谋深算的朱元璋并没有急于说出自己的想法,他为了了解将军们的态度,故意说:“彼朔漠一穷寇耳,终当绝灭,但今败亡之众,远处绝漠,以死自卫,困兽犹斗,况穷寇乎?姑置之。”这时,在场的将军们纷纷表示:“王保保狡猾奸诈,使其在,终必为寇,不如取之,永清沙漠。”明太祖见众将领都赞成出兵,便趁机问道:“卿等必欲征之,需兵几何?”徐达自信地回答:“得兵十万足矣。”明太祖认为兵分三路同时出击,十万兵力不够,于是他以不容置疑的口气道出了自己胸中的计划,说:“兵需十五万,分三道以进。”随即,明太祖仿效洪武三年北征残元时的办法,任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总帅由左副将军李文忠负责的东路军、征西将军冯胜负责的西路军以及由徐达亲自统领的中路军三路兵马,中、东、西三路,各为五万兵马。

在三路北征官兵中,以徐达亲自指挥的中路军进军最为迅速。二月二十九日,大将军徐达率部进入山西。随即,都督蓝玉奉命为先锋,率兵马先出雁门关。蓝玉兵至野马川时,遇到了一股北元游骑,北元兵不战而逃。蓝玉率部追至乱山,敌军返身迎战,结果被蓝玉打得大败。三月二十日,徐达率军至土剌河一带,与王保保发生遭遇战,蓝玉等勇往直前,再败王保保军。扩廓败逃后,与贺宗哲部合为一军,在岭北布下阵势阻击徐达部队。五月初六,徐达统兵进至岭北,与北元军队对垒。由于明朝官兵连续作战,得不到休整,将士深感疲惫,加之徐达所率的中路军自出征以来连战告捷,进军颇为顺利,军队中产生了骄傲轻敌情绪,而王保保、贺联军拼死进攻,明军受挫,死伤数万人。幸亏徐达处变不惊,收缩战线,坚守营垒,才免遭大败。然后,徐达整军而还,敛兵守塞。王保保军队见此未敢贸然追击。中路军刚败,东路军在李文忠率领下长驱直入,王保保在阿鲁浑河(今鄂尔浑河)、称海(和林偏北)布置两道防线层层防御。李文忠率部苦战,损失惨重,宣宁侯曹良臣、骁骑左卫指挥使周显、振武卫指挥同知常荣、神策卫指挥使张耀等高级将领战死,无奈之下,也撤兵南返。三路大军之中,只有冯胜所率西路军完成了作战任务,在西凉州(今甘肃武威)、永昌(今甘肃永昌)、扫林山(今甘肃省肃北县境)、瓜州(今甘肃安西)、沙州(今甘肃敦煌)击败北元军,占领甘州(今甘肃张掖)和亦集乃路。这一次北伐,收获远少于损失,明太祖朱元璋不得不承认失败。同年十月,征西将军冯胜等因北方天气日渐寒冷,先从甘肃班师回到了京城。十一月,征虏大将军徐达、左副将军李文忠也因塞上苦寒,撤驻山西、北平等近边地区休整后,也奉诏回到了京师。

(四)修建山海关

自洪武五年出征北元失利后,明太祖逐渐认识到元朝残余军事力量一时难以消灭,因此明朝对北方的战略从以攻为主转为以防御为主。从此,徐达长期在北平、山西一带练兵戍边,镇守北平十余年。虽然徐达其间还多次奉诏出征北漠,讨伐北元,但由于北元残兵势力已大不如前,王保保也于洪武八年八月在漠北死去,明朝也少了一个劲敌,因此此后的征伐也较以前顺利了很多。洪武十四年(1381年)正月初二,由于北元平章乃儿不花等犯境,明太祖再次诏命魏国公徐达为征虏大将军,率左副将军信国公汤和、右副将军颍川侯傅友德等将士前往讨伐。徐达奉命来到北平后,一面加紧开展战前准备工作,一面积极修缮沿边关隘,以完善北部防御体系,增强其战守能力,以有效抵御北元骑兵的入侵。正月二十五日,徐达下令调发燕山等卫屯兵一万五千余人,修筑永平府界岭等三十二处关隘,这就是闻名世界的山海关。嘉靖年间的《山海关志》里面记载说:“国朝洪武十四年,创建城池关隘,名山海关。”从此,山海关成了北京东面的咽喉要塞。山海关的修建,使这一带的长城固若金汤,成为阻止蒙古骑兵南下的重要屏障,也使得周边的老百姓从此免于战乱,更使大明王朝从此没有了蒙古兵经常在这一带不断骚扰而又奈何不得的痛楚。同年四月十五日,大将军徐达正式统领官兵出塞,讨伐北元之兵。右副将军傅友德为前锋,率军进抵北黄河,北元骑兵惊恐万分,仓皇逃走。傅友德选派轻骑乘夜袭击灰山,将其一举攻克,擒元将别里不花、太史文通等,并俘获大批人口、牲畜。稍后,徐达派部将西平侯沐英率兵出古北口(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连克全宁等蒙古四部。生擒北元枢密知院李宣,俘虏敌众一千余人。同年八月二十九日,徐达等奉诏班师回到京城,为他生平最后一次出征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五)戎马一生,将星陨落

自元至正十三年投奔朱元璋所领导的红巾军以后,徐达或拼杀沙场,身冒矢石,或出镇边塞,历经雨雪风霜,数十年如一日,为开辟大明江山、稳固新生的明朝政权呕心沥血。长期的戎马生涯,奔波劳累,使徐达的身体逐渐支撑不住,终于积劳成疾,一病不起。洪武十七年(1384)闰十月,徐达在北平病重,朱元璋遣使将他召还京师应天。据史料记载,在徐达疮疾缠身、久治不愈时,明太祖心急如焚,唯恐失去他这位开国元勋。为了能使徐达早日康复,明太祖不但遣使“四召名医治之”,而且特地在洪武十七年十二月举行祭礼,祷告山川、城隍之神,乞求神灵保佑徐达痊愈。洪武十八年正月二十六日,明太祖得知徐达“病疮而愈”,很是高兴,还特意派遣徐达的长子徐辉祖持其玺书前去慰问徐达。不料,徐达已见好转的病情后来又突然恶化。洪武十八年二月二十七日,徐达病逝于应天府邸,时年54岁。明太祖朱元璋闻讯后,“袒跣奔(徐)达寝,抚尸而恸”,并为之停朝数日,以表示对徐达的哀悼。同时,下诏追封徐达为中山王,谥武宁,赐葬钟山之阴,并准其配享太庙,名列功臣第一。

关于徐达的死因,有些史书记载:“(徐)达病疽,甫痊,赐蒸鹅,流涕食之而卒。”这些材料虽不完全可靠,但也不是捕风捉影,随意捏造的。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为了确保朱明皇朝“万世一系”,便想方设法加强皇权,凡是他认为有碍于独裁统治的人,不管是勋臣,还是宿将,一律剪除。胡、蓝党狱,把功臣旧将几乎一网打尽。前一年又将南征北战、立下大功的义子亲外甥李文忠暗中毒死。徐达虽为开国功臣,立下盖世奇功,而且一直忠贞不贰,但想到他的震主之威,朱元璋“赐蒸鹅”一事也就并非子虚乌有了。

同类推荐
  • 张居正十讲

    张居正十讲

    有些人是天生的政权热爱者,他们迷恋政权,甚至可以为之奉献自己的生命。张居正便是这样的人。他深知,要实现报国安民的宏愿,手中没有权力是不行的,甚至有权力而没有重权也是不行的!张居正上台的时候,他面临着怎样的政治局面?这个古老的国家又面临着哪些亟须医治的弊病?张居正一直以来使希望整治弊政,实现富国强兵的宏愿。现在他有了这个条件,又会怎样利用?他能够灰飞烟灭一个改革弊政的能臣吗? 只要说起位高权重的官员,大家心里都会产生对他们是否清廉的怀疑,正如西方思想家孟德斯鸠所说:权力意味着腐败,绝对的权力则意味着绝对的腐败。
  • 那些远去的坚实身影:民国著名文人性情档案

    那些远去的坚实身影:民国著名文人性情档案

    《那些远去的坚实身影:民国著名文人性情档案》主要内容包括: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周作人:心里住着两个“鬼”的淡漠旅人;张恨水:惹得读者为作品人物“请命”的书生;刘半农:“如君之人已不可再得”;许地山:“他似乎永远不会说‘不’”等。
  • 最具影响力的文坛巨匠(上)

    最具影响力的文坛巨匠(上)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请允许我用左手敬礼

    请允许我用左手敬礼

    20年来,1965年9月出生,丁晓兵先后被人事部和中国残联授予“全国自强模范”称号,被武警总部和江苏省委、省政府评为“拥政爱民模范”,1983年10月入伍。1984年在一次重大军事行动中英勇负伤,被武警总部树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干部标兵。1985年6月,共青团中央为他特设了101枚“全国边陲优秀儿女”金质奖章。2005年5月,他光荣当选第八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据不完全统计,丁晓兵,丁晓兵已经获得过288个奖牌证书。失去右臂
  • 康熙十讲

    康熙十讲

    康熙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君主。他名曰守成,实同开创。他勤于国事,好学不倦,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他所开创的“康乾盛世” 是中国古代的顶峰,是中国古代几千年发展的制高点;他励精图治,把清朝带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康熙曾是一个与天花夺命的幼童,一个拥有天下却要忍气吞声,日日如同行走于钢刀边缘的少年;他也曾是一个力排众议果断撤藩,却又在漫长的战争中险些丧失了勇气的青年;他还是一个收复了台湾,驱逐了沙俄势力,又平息蒙藏地区动乱,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稳定和统一的中年人。同样是他,一生英明果断却在晚年陷入继承人的旋涡之中。
热门推荐
  • 一个啤酒主义者的独白

    一个啤酒主义者的独白

    一个爱喝酒的男人在北京、深圳等地漫游,在两个女人之间纠缠,在一个又一个酒桌上感悟人生。主人公“不合规矩”地生活着,并用酣畅的语言表露“不合规矩”的内心。我们见面而很少说话,因为我们足在摇滚乐中见;我们见面可以说很多话但却什么都记不住,因为我们是在酒后地。但我们必须要相见,因为我们已小会独处,我们已不会安静。爱情只是啤酒产生的泡沫,生活如此强大,青春如此深刻!
  • 剩女相亲保卫战

    剩女相亲保卫战

    为了保证恋爱质量和个人隐私,她在父母的建议下,毅然启用了沉睡已久的“接头暗号”。一个代号为“气昂”的当代美女小白领开始了自己的相亲保卫战……经过几年的坎坷经历和遭遇,面对重重陷阱和伤害,她决定正式寻求婚姻幸福前,制定一套以柔克刚、以静制动的软刀子方案,她还笑称这次行动代号为“带刺的玫瑰”!相继接触了多位相亲对象后,不得不周旋在众多男性之间,虽然偶尔也会出现一点小小的失误,但是保密工作却做得滴水不漏。经过严格筛选和对比,她最后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接头暗号“相见时难别亦难V千里姻缘一线牵
  • 如果只是薄如蝉翼的喜欢

    如果只是薄如蝉翼的喜欢

    就连他递给我吃的芒果冰还在胃里没有消化完。自己怎么会突然在这个鬼地方呢?,我是怎么从台北瞬间转移到这间又潮又臭暗室的已经成了世界未解之谜。肩上还背着塞满零食漫画书的大红书包,校服已经被汗水濡湿粘糊糊的贴着背脊。我蜷缩在一角,感受着不知从哪个破洞涌进来的寒风。努力回想,我记得就五分钟前我还在和班草朴正罕有说有笑的漫步公园的绿地上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生活品味

    生活品味

    我们中小学生必须要加强阅读量,以便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以便广开视野和见识,促进身心素质不断地健康成长。但是,现在各种各样的读物卷帙浩繁,而广大中小学生时间又十分有限,因此,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读物,才能够轻松快速地达到阅读的效果。
  • 草木奇葩(走进科学)

    草木奇葩(走进科学)

    在自然界中生长着各种奇花异草,它们都有着自己的奇异功能,等待着科学家们揭秘枝叶与光合作用与之融合后所产生的奥秘。
  • 安娜·卡列宁娜(上)

    安娜·卡列宁娜(上)

    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 ”。
  • 幸福人生好心态

    幸福人生好心态

    心态是寻找幸福的指南针,不同的心态通往不同的幸福终点站,总有一种心态可以让你得到幸福。用寻找幸福的心情去改变自己的心态,用适合自己的心态去赢得幸福,就从现在开始。
  • 狱炎

    狱炎

    他是拥有超凡血统的少年,他是背负离奇身世的强者,为了救出父母,为了提升实力,他穿梭于各个位面,位面降临使,因他而强大,他的名字,叫做池临
  • 靠自己成功

    靠自己成功

    《靠自己成功》是成功学之父奥里森·马登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国学大师林语堂推荐给青年们的一本励志经典。作者马登在该书中列举了很多经典案例,由细节入手,探讨了如何依靠自己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