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0100000009

第9章 一代雄主的功过是非

(一)雄才大略

美国学者亨德里克·威廉·房龙曾说:“对任何一件历史问题都不可能有确定的答案,每一代人都必须重新奋斗。”对汉武帝我们也要全面地给予认识和评价。汉武帝的丰功伟业可简单用“文治武功,雄才大略”八字概括,其卓越的功绩在于承前启后,独具开创性,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

在治理国家方面他顺应时代的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政治制度,调整经济政策,确立了主流统治思想,促使封建制度基本成熟和定型。

首先,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消除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对立,强化中央集权,保证政治统一。汉初高祖比较周与秦的制度,认为秦亡是因用郡县之制。因而分封同姓为王,并盟誓:“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随着地方势力的膨胀,分封的弊端便日益严重化。诸王在封国内有征收赋税、任免官吏、铸造钱币等政治经济大权。他们“夸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这样,中央的统一治理与地方的高度独立形成尖锐的矛盾,不仅削弱了国家的整体实力,还存在战乱和分裂的危机。文帝时“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软弱措施并没有收到明显的效果。景帝时,王国问题更为严重,御史大夫晁错针对当时的政治危机,提出了严厉的“削藩”主张,认为诸王“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最后引发吴楚七国之乱。七国之乱的爆发和最终的平叛,是西汉王国割据势力恶性发展的结果。虽然中央免除了地方王国的行政权力,规定诸侯王不再治民,削减了王国官吏,但王国在地方的势力依旧很大,他们的存在是对中央政权的威胁。如何进一步削藩和加强中央集权统治是汉武帝所面临的迫切的政治问题。鉴于前朝的教训,为进一步削减地方王国的势力,强化皇权,巩固国家统一,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强干弱枝的积极措施:第一,针对地方王国诸侯,汉武帝继续推行景帝时实行的将王国任用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的政策,并采纳主父偃的建议“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元朔二年(前127年)行“推恩令”,诏“诸侯王或欲推私恩分子弟邑者,令各条上,朕且临定其号名”,“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通过“推恩令”,王国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汉武帝以诸侯王和列侯的“酎金”成色不足而削夺了一大批爵位,又于元狩元年(前122年)颁布“左官律”“附益法”,更进一步限制了诸侯王在地方上的政治活动。从此以后,“诸侯惟得衣租食税,不与政事”。汉武帝通过对诸侯王的一系列削权措施,进一步打击了王国的势力,有利于西汉的政局稳定,为西汉的鼎盛繁荣奠定了稳固的政治基础。第二,面对国家广阔的疆域,为加强中央对全国范围的控制,元封五年(前106年),汉武帝把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命名为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刺史每年八月巡视所部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征和四年(前89年),汉武帝置司隶校尉。司隶校尉率官徒“捕巫蛊,督大奸猾”。十三部刺史和司隶校尉的设置,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这对国家的政局稳固,防止地方分裂势力的发展,有着重大的积极意义。第三,对于地方的豪强势力,汉武帝也进行了有力的打击,其措施包括迁徙地方郡国豪富和打击地方豪侠。由于地方富豪大贾“交通王侯,力过吏势”,甚至“封君皆低首仰给”。他们长期盘踞地方,欺压百姓,兼并土地,干扰了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控制。汉武帝先后几次迁徙郡国富豪,削弱他们在地方的势力。建元三年(前138年),徙郡国富豪至茂陵,元朔二年(前127年),“徙郡国豪杰及訾三百万以上于茂陵、云陵”。通过迁徙措施,有效地打击了地方势力的膨胀,加强了中央集权。

其次,完善官吏选拔制度,举“贤良”、任“能人”,对封建社会的任官制度影响重大。汉初官员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按军功爵位高低选任各级官吏,二是选自郎官。随着列侯的没落和“任子”“訾选”难以选到真正的人才。武帝即位后,求才若渴,一方面继承了文帝的“贤良”“孝廉”选官方式,一方面加强和完善察举制度;另外还采用“征召”制“公车上书”制和选用博士弟子。汉武帝还推广在郡县兴立地方学校,“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有目的地培养国家所需的人才。汉武帝对察举制的加强和完善,是对汉代“訾选”和“任子”制的重大改革和调整,为社会下层有抱负的贫寒人士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机会,也为封建国家选拔了一大批杰出的人才。察举制度开启了其后历代封建国家科举考试制度的先河。汉武帝的吏制改革对我国封建文官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大的积极意义。

第三,改革经济管理,加强中央统一调配,增强中央政府的经济实力,巩固政治的统一。盐铁官营。汉初盐铁为私人经营,国家仅设官收税而已。这样一来经济大权旁落地方,致使大盐铁商“上争王者之利,下锢齐民之业”,而此时的汉武帝决定把冶铁、煮盐、酿酒等私营权收归中央。汉武帝当时施行的盐铁官营有多方面的好处,一方面,盐铁官营专卖作为国家的经济政策,能够大幅度地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保证了汉武帝时庞大的军费之需,也解决了当时迫在眉睫的财政危机;同时,盐铁官营专卖又防止了豪强富商垄断盐铁生产,操纵市场,抑制了豪强兼并势力的扩张,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封建统治。另外,盐铁官营专卖可以防止贵族诸侯借此扩大经济力量和中央对抗。

实施均输平准法。均输是由大农派出属官去各地郡国,对上缴朝廷的货物沿途出卖,买回朝廷所需货物;平准是在朝廷设平准官统一管理由各地运往朝廷的货物,据市场行情卖出或买进,求得物价平稳。这样由朝廷直接对物价与货物进行统一调控,使商人无从投机取巧,这样“富商大贾亡所牟大利,则反本,而万物不得腾跃”,实行均输平准政策后“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

实施算缗与告缗的经济措施则是针对商人并进而制约商业高利贷的强硬经济手段,主要是加重对他们的财产税征收。并对陈报不实者,鼓励告发,使“中家以上大氐(抵)皆遇告……得民财物以亿计……于是商贾中家以上大氐(抵)破”。这些经济措施虽然对当时工商业的发展有很大的摧残作用,尤其是对当时商品经济的打击更为严重,但它在一定时期内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缓解了西汉朝廷严重的财政危机。

进行币制改革:汉武帝在经济领域的变革中,还有一项重大的经济改革就是对货币的改革,即实现了币制的统一。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严禁地方和私人铸钱。次年,由上林三官专铸五铢钱。五铢钱的重量、成色都有保证,使币制得到长期的稳定。币制的统一对国家的货币流通,稳定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

确立主流统治思想,统一意识形态,维护大一统的政治局面。面对如何能维护政治的统一,采用何种思想,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教人们服从国家的意志,把人们的意志统一于封建国家的意志之中,牢固地控制人们。纵然它不可避免地发展为束缚人们的思想,禁锢人们头脑的弊端,但儒学居于独尊的地位,成为汉代以及后来两千年封建社会统治人民的正统思想,并为巩固国家统一,传播封建文化起了重要作用。中华民族虽几经战乱,但发展至今依然是一个统一的大国,这与人民头脑中根深蒂固的“大一统”意识有着很大关系,而这一“大一统”观念则始于汉武帝时代。

武帝在内政统一稳定的同时,大力开拓疆界,巩固对边疆地区的统治,积极主动地扩大对外交往,促进彼此交流、共同发展,弘扬汉朝文明。

综上所述,汉武帝是我国封建社会开创初期一位杰出的封建帝王,他是一个时代的代表,体现了封建社会从建立到巩固、统一、发展的历程。同时,他打通了中原与周边广大地区的联系,传播了先进的中华文明,促进中西文明的共同发展,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也起了推动作用。虽然他难免有帝王“好大喜功”“居功自傲”“奢侈享受”的弊病,但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整个社会发展的进程来看,他足以被视为有功于历史的杰出帝王。

(二)是非功过

在我国古代社会发展进程中,西汉是强盛的一代,而汉武帝在位的五十余年更使它登上了鼎盛的高峰。他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均有建树,功不可没,充分展示了他勇于开拓、奋发进取的雄才大略,因此受到了历代史学家对他的充分认可和赞叹。

汉代史学家班固在《汉书》中称赞他:“后嗣得遵洪业,而有三代之风。如武帝之雄才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清人赵翼在书中说:“武帝驾远驭……史称雄才大略,固不虚也。”总而言之“他所开创的局面后人无法继续”。前人的两千年学术之窒息、思想之消沉。事实上,尊儒黜子指的是不为《六艺》以外的学说立博士而言,并不是要禁止诸子百家在社会上的流通,汉武帝实际上实行的是尊儒兴学,悉延百端之学,博开艺能之路的学术文化政策。汉代学术思想界,也不是只奉一家,刘歆父子在作《七略·诸子略》时,总叙了对诸子的评价,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也得到朝廷的肯定。

从文化史角度来看,儒学本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主脉,《六艺》是中华民族最早的精神财富。秦始皇焚书坑儒无疑是对中国古代文化的摧残,所幸学者不放弃,使之不绝如缕,在汉初,学术民主、复兴文化,儒学才得以流传。而这其中的功臣,不能不首推汉武帝、董仲舒等。

二是兴学校。并把教育、考试制度与选官制度相结合。建立起了以它为基础的文官制度。这是汉武帝开创的。也评价已充分肯定了汉武帝在中国历史上的业绩。

汉武帝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历史人物,他做了许多前人未曾做过的事。夏曾佑《中国古代史》曾说:“案中国之政,始于汉武者极多。”并对他的具体贡献作过一个统计:

武帝即位,称建元元年。帝王从此有了年号。

是年诏郡国举贤良方正。武帝首创策问,擢广川董仲舒为第一。科举之法始于此。

仲舒上疏,请罢黜百家,用儒术。

汉武帝创造的汉制奠定了中国两千年封建制度的基础,也奠定了不断调适两千多年封建制度的意识形态的基础。

在汉武帝创制的基本活动中,有两件具体且很重要的文化贡献:一是尊儒术。近代学者多否定汉武帝、董仲舒此举,认为从此只剩儒家一条,以此造成中国正是这个制度,使武帝时代人才鼎盛,提高了官吏的文化素养,并使政府崇尚文治,传扬文化。

毋庸讳言,对汉武帝的文治武功特别是用兵四方,历代争议颇多,持批评、否定意见者不在少数。认为武帝徒费劳财,虚耗民力,奢侈无度,百姓流离,当此之时,寇贼并起,军旅数发,父战死于前,子斗伤于后,女子乘亭障,孤儿号于道,老母寡妇饮泣巷哭,而征战却仍无停止。清时有人说汉武帝“穷兵黩武,征伐不休,至于末年,户口减半,几至亡国”。这些批评多为揭发事实,自有其正确性。但即便如此,也无法否认武帝开边的事实,其实武帝的功过是非都要结合历史和实际作具体的分析。

同类推荐
  • 在历史的下降线行走

    在历史的下降线行走

    历史有时候前进,有时则会退后,有上升,则有下降。细碎处的故事,空白处的讲述,才能真正反映历史的原貌。这本书,充斥了这样的故事和讲述。诸如“当牛记者碰到强人的时候”、“戴大头巾状如印度兵的中国士兵”、“懂兵法的和会打仗的”、“对毒与赌的另一种期待”……都是重大历史事件中被正史省略的故事,但正是这些正史瞧不上的鸡零狗碎一样的故事,让你感受到历史的真实,感受到它的血与肉,并带你看到纷扰世界中另一番景致。
  • 鹰扬三国

    鹰扬三国

    血与火的洗礼即将降临!战与乱的序曲已经奏响!潜伏在深渊之下的蛟龙,是为了等待时机,静候那翱翔天际的时刻!盘旋于云雾之间的雏鹰,是为了磨尖利爪,展现那雷霆一击的雄姿!一个风起云涌、英雄辈出的大时代即将来临!留给后人的,将是数不尽、道不完的评述和追忆!
  • 中国帝王后妃陵墓之谜

    中国帝王后妃陵墓之谜

    本书以文献资料为依据,以考古发现的实物史料为佐证,综合前人研究,对历代帝王陵墓的体制特点及其发生、发展和盛衰演变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介绍,力图将本书写成融学术性、知识性于一体的历史知识读本。
  • 红军长征西征在宁夏

    红军长征西征在宁夏

    70多年前,红军长征翻越的最后一座大山——六盘山在宁夏,红军到达陕北后西征的主要地区也在宁夏。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红军长征和西征,在现代战争史上都是里程碑式的历史事件;尤其是西征,更是促成了“西安事变”的爆发。红军长征与西征的过程中,在宁夏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产,这就是时下所说的“红色文化”或“红色文化资源”。宁夏的红色文化,除了红军长征、西征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外,留下的文化遗产,应包括四大部分。
  • 历史选择了这10个人

    历史选择了这10个人

    历史人物封藏在字里行间,经过岁月的淘洗,历史是一场戏剧,用人和事件串联起来,生旦净末丑,轮番上场,关键时刻的风云人物总能在剧情的拐点上奏出最强音。他们振臂呼喊,竭诚尽忠,冲锋陷阵,鞠躬尽瘁。
热门推荐
  • 我读.5

    我读.5

    《我读5》用最简洁直白的方式,从作者、写作背景、内容等方面,向读者多角度地呈示一本书的内核。所选的题材范围颇广,比如《自由》《巨流河》《寻找家园》《寻路中国》《容忍与自由》《消逝的燕京》《隐居·在旅馆》《隐私不保的年代》……每本书的背后都有一个小故事,读来妙趣横生。
  • 天出血

    天出血

    本书收《沙狼》、《沙葬》、《苍鹰》、《狼的家族》、《沙狐》、《沙獾》、《苦沙》7篇中短篇小说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理直话自爽(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理直话自爽(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蜜宠弃妃

    蜜宠弃妃

    “走开,不要!啊……”离去前一晚,她在众目睽睽下被人掳上马车极尽凌辱。完事后把她扔到苏家大门口。她是绝色的祸水,她负尽天下男人,可却终究逃不出他的手掌心!小白版简介:青阳第一美人苏流水是个胸大无脑,感情用事的蠢人!大婚当日,镇国将军被罢官免职,苏氏一门九族之内有官职者,皆锒铛入狱,听候发落!曾经对她海誓山盟,才迎她进门的夫君清零王爷,当即写下一纸休书。当夜,青阳第一美人自尽毁容!再度醒来,她再不是那个将烈女传,女四书倒背如流的苏流水。而是跨国集团的美女总裁龙写意!“流水临死之前,想为王爷做最后一件事!这薄情之名,便由流水来担!”“由你来担?怎么担?”他轻轻淡淡的道。“和离。把休书改为和离!”手拿放妻书,她对他低泣,“今生不能侍奉王爷身边,是流水一生最大的遗撼!但愿来世能与王爷再续前缘!妾身这便去了!”她说罢,转身而去。成为青阳国头一个与王爷和离的女子!出宫之后,她从开始的做黑市,到后来的开店铺,在商场上头无往不利。她,是一个天生的生意人!再次见她,她神采飞扬,脸上红斑已然尽褪。他不知,她竟是如此清秀绝伦,绝代风华,天姿国色!“苏流水!不过是二王弃妇!”她波澜不惊,勾魂一笑,“青阳律法——户婚明文记载。和离,是夫妻二人相协离异。与其说流水是弃妇,倒不若说清零王爷是弃夫。”至此,他终于明白她当年为何不要休书,坚持要放妻书的原因!想起她当日离去之时,竟还假意说要与他再续前缘,他不禁怒火冲天!“但愿来世能与王爷再续前缘,那是说的来世啊!所以王爷,还是那句话,但愿来世能与王爷再续前缘!”她的声音慵懒如猫。却几乎让他吐血!当她一个人竟然交了国库一半以上的税收,苏氏流水,又代表了另一则传奇!温于意:冬至节生男子。青阳国六王爷,从小身体孱弱,才华横溢,清俊非常。“落花虽有意,流水却无情。苏流水,你会后悔负我!一定会!”花千树,元宵节生男子。为人风流不羁,喜好处处留情。“我喜欢处处留情,可我真正喜欢的那个女子,却不会爱我。”同是应了那句,落花虽有意,流水却无情!孤城,重阳节生男子,一生谋求只为利。紫月国首富。一代奸商。为人机智,手段凌厉。哄抬物价,从中赚取巨额利润。“我从来不会做亏本生意。可是我在想,若然此次我赚了这一笔,她又会以何等眼光来看我!所以这一次,我情愿血本无归!”
  • 谁是我们的成功榜样:跟全球顶尖管理大师学管理

    谁是我们的成功榜样:跟全球顶尖管理大师学管理

    本书阐释了山姆·沃尔顿、比尔·盖茨、沃伦·巴菲特、杰克·韦尔奇、卡莉·费奥莉娜等十一位全球顶级管理大师的成功智慧
  • 滴血轮回

    滴血轮回

    一张古老的羊皮卷藏匿着一个无所不能的宝贝的位置,羊皮卷出世,势必掀起一阵血雨腥风,林龙一个部队的末等兵,一次野外训练,被同伴恶意丢下迷失在无人岛,机遇巧合下竟捡到传闻中的羊皮卷,得到能量无穷的古剑,凡界,神界,看一个小喽喽如何称雄霸帝……
  • 残暴皇上腹黑妃

    残暴皇上腹黑妃

    推荐本人新书《火爆明星佣兵妻》求收藏求点击喽。此书重复的章节早已经修正,请亲们安心看。得铭煜者得天下皇权至上的朝代!她却如同一股清泉瞬间爆发!带着狂野的不羁,席卷整个七国!悲催的!她只不过是想安安静静的喝喝小酒,没事儿调戏调戏美男,可是偏生让她和国家社稷扯在一起!瞬间成了七国最抢手的娃娃。遇到了桃花朵朵!可是她左看右看上看下看,怎么全是烂桃花?没有一朵顺眼的!      
  • 重生恶夫狠妻:窈窕毒女

    重生恶夫狠妻:窈窕毒女

    前世仁孝端淑,却被庶姐抢走未婚夫,被庶妹陷害名声尽毁,被庶母灌下毒酒!再次重生她狠下心肠,斗生父,掐继母,灭姨娘,脚踢姐妹,步步为营六亲不认,杀的魁魅魍魉片甲不留,誓将还她一个公道。不爱花样美男子,就爱邪恶坏男人哟!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