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79800000003

第3章 略谈明朝(2)

张士诚在苏州称王之后,渐渐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他开始追求享乐,任用小人,疏远贤人。许多忠义之士先后离开了张士诚,首先离开的是投奔张士诚的刘基。不久,施耐庵另外两名挚友鲁渊和刘亮也离开了。贤臣相继离去并没有使张士诚清醒,他仍然沉湎酒色,怠于政事。这时,方国珍兵强马壮,朱元璋虎视眈眈,各地战事不息,危机四伏。施耐庵深感形势严峻,于是面谏张士诚,分析天下局势,指明当务之急。可是,张士诚听信小人黄敬夫、叶德新、蔡彦文之言,对施耐庵的话一句也听不进去。施耐庵见大势难以逆转,张士诚的败亡只是迟早的事,于是也悄然离去了。

施耐庵重归故里,在北宝寺坐馆,一面教学生,一面继续撰写《水浒传》。为了使自己像耐心庵堂那样专心著述,不问政事,施耐庵在书斋的门上挂上了写有“耐庵”两字的牌子。于是,人们便称他为耐庵先生,施耐庵的名字便是这么来的。

朱元璋打败张士诚后,怕人民反抗,把苏州人都迁到边远的地方去了。有一天,朱元璋听说施耐庵在写犯上作乱的书,连忙派人捉拿施耐庵,并把他关进南京天牢。施耐庵在天牢里受尽折磨,不久便疾病缠身了。这时,施耐庵的同年刘基已是朱元璋的军师,他伺机向朱元璋进言,施耐庵才被释放。

施耐庵获释之后,到淮安租房住下。经过这场变故后,施耐庵的健康状况日益恶化。施耐庵生活拮据,缺医少药。这年冬天,他风寒旧疾复发,无异雪上加霜。施耐庵自知不久人世,便将《水浒传》的修改稿交给罗贯中,嘱咐他将其中破损和遗失部分回忆整理出来,务必印刷成书,传之后世。嘱毕溘然长逝,享年75岁。这一年是洪武四年(1371年)。

《水浒传》描述北宋末年官府横征暴敛,官逼民反的情形。讲了宋江等好汉疾恶如仇,被逼上梁山,替天行道的故事。书中塑造了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如武松、李逵、鲁智深、林冲等,对后代农民起义产生过重大影响。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小说,以描写战争为主,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作者就是与施耐庵合著《水浒传》的罗贯中。《三国演义》不仅是较早的一部历史小说,而且代表着古代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它把百年左右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件和众多人物叙述得有条不紊。书中把古代战争和人物都写活了,虽有虚构,但大体上忠于历史,不但是一部辉煌的文学巨著,也为后来的军事家提供了不少战例和谋略借鉴。

《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同出于洪武年间(1368—1398年),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的前两部,为明朝增添了万丈光芒。

(二)明惠帝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四月,年仅38岁的皇太子朱标英年早逝,史称懿文太子。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遗诏命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史称明惠帝。

明惠帝是明朝第二位皇帝。

朱允炆14岁时,他的父亲朱标身上长个大肉瘤,苦不堪言,朱允炆日夜守在身边伺候。

朱标去世后,朱允炆将三个年幼的弟弟接到一起,对他们的饮食起居照顾得十分周到,并没有让他们感到孤独。

朱元璋病逝前,脾气异常暴躁。朱允炆亲自服侍他,常常整夜不能入睡,而且没有一句怨言。

明惠帝继位时21岁,改年号为建文。

明惠帝从小接受儒家教育,继位后把三位儒家师傅引为心腹。他们是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黄子澄是受人尊敬的儒家学者,于洪武十八年(1385年)考中进士。齐泰是洪武十八年的进士,精通儒学,尤其精通兵法。方孝孺是明初大学者,六岁能诗,从元末明初大儒宋濂学习,极受器重,以文章和政见闻名。

明惠帝在这三位大儒的辅佐下,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史称“建文新政”。

朱元璋用武力夺得天下,大都督府的左右都督都是正一品,而六部尚书却是正二品。《大明律》中明文规定文官不许封公封侯,而武将封公封侯者甚多,称王的也不少。这种局面下,文官在议论朝政中的地位可想而知。明惠帝有意结束其祖父尚武的政风,将六部尚书升为正一品;大开科举,并下诏要求地方官举荐文学之士。文人获得了比以前更高的政治地位,对朝政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了,这就加强了文官在国家政事中的作用。

明太祖以猛治国,认为乱世宜用重典,法外用刑情况十分严重。他还使用了许多恐怖的刑罚,如抽筋、剥皮、阉割、凌迟等。明惠帝认为《大明律》用刑过重,改正了其中量刑较重的部分律法,取消了恐怖的刑罚。

明惠帝一上台,就在文治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建文元年(1399年)正月,明惠帝下令减轻江浙地区的田赋。明初以来,江浙地区的田赋重于其他地方,这是因为朱元璋憎恨江浙地区的缙绅当年依附张士诚而采取的惩治措施。明惠帝认为江浙重赋只可用惩一时,不可形成定制。

明太祖时,僧道夺占了大量肥田沃土,从而变成了有权有势的地主,不仅享有免除土地赋税和徭役的权利,甚至占用当地居民的土地,强迫他们给自己服劳役。建文三年(1401年)八月,明惠帝下令僧道每人占田不得超过5亩,多余的要退官,分给农民耕种。

明太祖时,藩王权势很重,拥有自己的军队,少则三千,多则数万。特别是北方边防线的几名藩王,拥有指挥军队的权力。明太祖本意是要藩王确保朱家江山,却没想到留下了拥兵自重、尾大不掉的后患。

明惠帝即位之初的几个月中,开始增强自己的权力,削弱藩王的权力,史称“削藩”。周王朱棣是第一个倒台的,接着是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齐王朱榑以及岷王朱楩。在五个藩封被废之后,燕王便成了下一个目标。朝廷认为他最棘手,因此在行动上很谨慎,这样一来反而给燕王提供了集结部队和准备造反的时间。

以齐泰、黄子澄为首的大臣坚决主张削藩,但在具体削藩策略上有所不同。黄子澄认为燕王实力强大,应该先削弱小的周、齐、代诸王,去掉燕王的羽翼,待时机成熟时再削燕王。齐泰则主张擒贼先擒王,只要先铲除燕王,其他诸王自然无力反抗了。明惠帝听取了黄子澄的建议,以致打草惊蛇,燕王急忙起兵了。燕王名朱棣,是明太祖的第四个儿子,明惠帝的叔叔,精通兵法,善于统军作战。

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燕王在姚广孝等人游说下以“清君侧”为名起兵,从而拉开了长达四年的叔侄战争,史称“靖难之役”。

明惠帝命耿炳文率军十三万伐燕,兵败后退守真定。九月,又命李景隆率军五十万出征。李景隆只会纸上谈兵,没有实战经验,也打了败仗。明惠帝起用保卫济南的盛庸为大将,取得了东昌之役的胜利,但这已无法改变燕王势力逐渐增强的事实。建文三年十二月,燕王反守为攻,率军直趋南京。六月十三日,李景隆和谷王打开金川门迎降,朱棣取得了靖难之役的最终胜利。

明惠帝在位四年,积极进行改革,深得民心。但在削藩策略上产生了失误,不幸丢掉了帝位。

燕王朱棣攻下南京后,明惠帝下落不明。有人说当场烧死了,有人说从密道出走削发为僧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成为明史第一谜案。但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明朝进入了明成祖统治时期。

(三)明成祖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第三位皇帝,11岁被封为燕王,17岁迎娶徐达长女,21岁就藩北京,即到封地北京。

明成祖之所以能成为明代第三位皇帝,与姚广孝是分不开的。

姚广孝是苏州长洲人,父亲是个医生。父亲本想让他子承父业,可他偏偏不愿意学医,而想读书做官或学佛。因为元末入仕的途径较少,他便在14岁那年出家做了和尚,法名道衍。虽然做了和尚,可他还想做官,平时不学佛理,一味研习兵法韬略。后来,他还违反佛规,拜道士席应真为师,学习阴阳术数之学。

姚广孝对儒、释、道三家之学都有涉猎,学问高深,因而“浙东四学士”宋濂、高启等人都爱与他交游。

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太祖的结发之妻马皇后去世,明太祖选拔高僧侍奉诸子诵经祈福。姚广孝的朋友——任职僧录司的宗泐推荐了姚广孝。姚广孝到南京后,见到燕王朱棣,两人谈得颇为投机。姚广孝对朱棣说:“殿下若能用臣,臣当奉一顶白帽子与大王戴。”朱棣一听,心领神会,明白“王”字上面加个“白”字就是皇帝的“皇”字,不由得心中大喜。原来,这时明太祖的太子早已经病逝,明太祖选中的接班人朱允炆过于仁柔,正是朱棣争夺帝位的好时机。于是,朱棣乘机请姚广孝和他回到北京。

到了北京,姚广孝以住持身份住进庆寿寺,经常出入燕王府,密谈军国大事,成为朱棣的军师。

建文元年(1399年),朱棣起兵。姚广孝留在北京,辅助朱棣的长子朱高炽留守北京。

同类推荐
  • 摄政大明

    摄政大明

    穿越了,变成了一个声名狼藉的大贪官。百姓的咒骂、太子的敌视、清流的诋毁、权臣的排挤……还有一心想要卸磨杀驴的皇帝。环境很恶劣,前景很暗淡。本书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 汉皇刘备

    汉皇刘备

    21世纪一个平凡的灵魂,无意间穿越千年,成为了少年刘备。历史上,和曹袁的官宦世家比起来,明显先天不足,草根出身的刘备,依然在年过花甲之时建立了蜀汉,开创数十年之基业。那么,后世跨越时空而来的灵魂,在成为刘备后,他会给这个摇摇欲坠的帝国带来什么呢?能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月存活下去吗?能继续成为一代雄主吗?能一统天下,再造大汉吗?希望本书能给读者朋友们带来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三国,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刘备。期待大家的支持,谢谢。感谢起点论坛封面组提供封面!感谢美工醉爱荼蘼!书友交流QQ群108714372
  • 秦朝那些事儿

    秦朝那些事儿

    蹒跚着潮流历史的脚步,挣扎着传统思想的禁锢。铿锵着真挚情感的倾诉,释放着疯狂燃烧的温度。
  • 读史阅世

    读史阅世

    本书收录著名学者张元济先生的史学文章,出经入史,旁征博引,通畅中蕴含深奥,随意中透出匠心,以大手笔写小品文。
  • 大唐平叛传(下)

    大唐平叛传(下)

    这是一部历史题材长篇小说。本书以唐玄宗天宝年安禄山叛乱为背景,叙述了平叛战争中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故事。书中除了以大手笔描写了千军万马拼力厮杀的恢弘场面,百十位出场的人物更是描写得活灵活现,显示出作者在历史、天文、地理、哲学、艺术及宗教等方面丰富的知识底蕴。大手笔、大气度、大时空在大历史背景下跃然纸上,最冲击思维的特色是作品主题立意高远,自始至终都在呼唤着人们淡失的爱心和良知,体现了博大精深的儒释道思想。
热门推荐
  • 阴差阳错结良缘:妻为君纲

    阴差阳错结良缘:妻为君纲

    他,紫陌,是瑞王国的三王爷,却无法支配自己的婚姻,明明不爱她,却必须娶她为妃,只因父皇的一道圣旨,便与自小青梅竹马的爱人分离。她是他新娶的王妃,而在新婚夜他却只是掀了她的喜帕,微笑着看她,好看的双眼里带着疏离和冷漠,“从此以后你就是这个王府的女主人,你需要什么吩咐管家就好。”然后便急忙转身离开。从此他就像避瘟疫般避着她,而她也乐得逍遥,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只是命运并不想让她如此平静的度过,突然有一天,他来到她的房间,微笑着对她说,“我要娶菲儿为我的侧妃。”“好啊。”沐红尘开朗的笑着,爽快的回答,让他为之一愣。从此她的生活失了以往的平静,而命运到底要将他们带往何处呢?此文属于慢热性,文风较轻松柔和,喜欢的朋友可以收藏了攒起来看,后面的故事会更精彩的~00~!
  • 福布斯商业五巨子

    福布斯商业五巨子

    美国商界向来以狂乱竞争和高风险著称,只有极少数不遗余力的人才有望登上成功顶峰。本书所述的五位杰出人士是:安德鲁·格罗夫--英特尔公司精力旺盛的首脑;弗莱德·史密斯--拥有联邦快递公司;彼得·林奇--投资巨人、投股天才;普莱森特·罗兰德--普莱森特公司和美国姑娘收藏品公司的发起人;保罗·沃尔克--美联储无可争议、最出名和极具影响力的主席。他们分别与福布斯杂志的资深编辑和记者格莱金·摩根森交流了积压自的洞见和成功体验。本书就是这些精彩无比的对话记录 。
  • 爸爸妈妈,请这样爱我

    爸爸妈妈,请这样爱我

    天下的爸爸妈妈都是一样的,一样的想给孩子最多最好的爱,一样的希望孩子快乐、成才,可让很多爸爸妈妈感到困惑甚至寒心的是,孩子的性格、习惯、能力等不尽如人意,孩子甚至排斥、厌恨他们。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爸爸妈妈,请这样爱我》中呈现了很多出现各种常见问题的孩子,以及他们的爸爸妈妈是如何对症下药纠正或培养孩子的案例。从中我们会听到孩子的心声:爸爸妈妈,请你们不要对我太好,不要给我太多,不要为我做太多;爸爸妈妈,请你们试着有时候懒一点、坏一点、狠一点,不要宠坏我、骄纵我,也许这样,我会成长得更好,好吗?
  • 七分养三分治文化养生经

    七分养三分治文化养生经

    探寻博大精深的国学养生之道;体会经典古典文学中的养生奥秘;思考饮食文化中的养生结晶;品鉴本草巨著之养生妙方。让文化中的千年养生密码成为你身边最可爱的健康大使.最理想的养生方式,尽在本书。
  • 旧梦如烟

    旧梦如烟

    他是英俊潇洒又权倾一方的北平督军总司令的公子,她是卑微低下的京剧名伶,一次偶然的相遇,两人互生情愫,彼此爱慕。只是两人间悬殊的背景,注定了情路坎坷。家人的百般阻挠,身边人设的重重陷阱,终使两人渐行渐远。只是,他终是放不下她,血洗她的婚礼,强行将她抢过来。未婚夫的惨死,师傅的发疯,他的无情,终使她万念俱灰。等他幡然醒悟,她却已然遁入空门,常伴青灯古佛。
  • 军阀风云(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军阀风云(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国人精神底蕴之所在,是民族长盛不衰之根本。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是每一位中国人所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本套丛书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风雨历程,以一个全新角度纵览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全书以全新史料,记述了上溯古代,下至公元1912年的中国历史进程。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艺术、外交、法律、宗教、民俗等方方面面。内容详实,存真去伪。并由历史国学权威学者、专家最终审定。
  • 思念是一个荒废的名字

    思念是一个荒废的名字

    哑女林南方是学校里万众瞩目的优等生,转学生宋北方是远近闻名的不良少女,因为相似的名字和容貌而被人联想为姐妹,让原本的林南方声名狼藉,她会如何对待她和北方的友情?在北方离开青岛以后,六年后北方意外回归,她和齐鲁的种种怪异是否另有隐情?是什么事让北方对南方一直心存愧疚,而促使她牺牲了自己的人生去成全南方?北方的抑郁症揭开所有的真相,齐鲁对南方由爱生恨,他的话将置肾衰竭的南方与何种绝望的境地?在面对巨额的手术费南方束手无策时,却从天而降一笔巨款,救她于水深火热,这笔钱是从何而来?那个捐肾者又是谁?齐鲁为何入狱?是什么样的深仇大恨让善良温婉的南方陷入极端,不惜毁掉自己的人生,亲手把匕首插进别人的胸膛?
  • 孙膑兵书

    孙膑兵书

    《汉书·艺文志》称“《齐孙子》八十九篇,图四卷”,但自从《隋 书·经籍志》开始,便不见于历代著录,大约在东汉末年便已失 传。1972年,银雀山汉墓竹简出土,这部古兵法始重见天日。但由 于年代久远,竹简残缺不全,损坏严重。经竹简整理小组整理考 证,文物出版社于1975年出版了简本《孙膑兵书》,共收竹简364 枚,分上、下编,各15篇。对于这批简文,学术界一般认为,上 篇当属原著无疑,系在孙膑著述和言论的基础上经弟子辑录、整理 而成;下篇内容虽与上篇内容相类,但也存在着编撰体例上的不 同,是否为孙膑及其弟子所著尚无充分的证据。
  • 我最想要的人脉书

    我最想要的人脉书

    人脉资源是到达成功彼岸的不二法门。纵观那些社会上的成功人士,都对“人脉”情有独钟,他们在很早的时候就发觉了人脉对于一个人的事业成功的重要性,所以他们对自己的人脉造倾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而后的结果也证明他们的做法是明智的。要知道,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比金钱投资、技术投资等要稳定可靠的多。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样对待你,这就是一个社会交往的规则。通过本书,你可以读到成功人士经营人脉的具体策略,以及在交往中需要注意的操作细节,让你掌握与人交往的秘诀,让你拥有良好的交往心态,瞬间通人脉穴道,快速拓展你的人脉网络,从而拥有良好的人缘。希望本书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让你在人际交往中争得主动,在人生的舞台上游刃有余,坐拥成功!
  • 不暗不成恋

    不暗不成恋

    古曰山有木兮木有枝,我说,我真的木有枝啊!心悦君兮君不知,你说,你木有枝我怎么知!这是一出暗恋引发的长年小白虐,家常平淡,偶有山珍。某女自白中。一夜缱绻,竟然认错了人!错就错吧,关键是这个人就是你暗恋的人!出轨?放浪!你还是把自己嫌弃到北太平洋去吧!某人昨晚亲着人家告白了一夜!带着球偷跑一年很时髦吧!千万别说出去丢人哟,人家默不作声又躲了你五六年!你生的孩子就是和该你亲?NO!你也不看看娃儿是照着谁的模子长得!依旧园叱咤商业圈的冷漠女王,Ahome普通到家的小粉领,艾昕和纪可昕,谁才是真实的!在纪可昕的世界里,她十分爱的人都回馈了她久久的等待。除了她的儿子,用她的话来说,那是替那个没良心的男人还债的!但是在艾昕的世界,这是不可能的。伤害就是要付出代价,债,要用血还!艾昕是历史是现在是将来,纪可昕却是她期盼的一生。以前算命的说,纪可昕这辈子和医的缘分很大。高中的时候学习理科,还以为会当个医生。后来总结和医的缘分在这里,从小体质弱,隔三一小病,差五一大病。医院还给了她生死离别的痛苦记忆。再后来,发现自己暗恋了这么久的人竟然做了医生,为了多和自己暗恋的人接近,就投资建个医院吧。再后来嫁了个医生,儿子也不死心,非得将老妈的医缘进行到底,说什么也要考医科大学,从此商人是路人。当孩子都六岁的时候,突然别扭的秀恩爱。“如果我,不小心,掉进泳池,你可会救我?”郑寒云看着水面,目光已经游离到曾经,那个刚刚学会游泳的女孩身上。“我记得你好像…不会游泳…”纪可昕看着池水,似乎冰冷已经渗入骨里,隐隐的痛——扑腾扑腾——奄奄一息的感觉怕就是这样吧,落汤的滋味真是太难受。“傻瓜!你以为十三年还不能让一个人学会游泳吗?”郑寒云咆哮着,望着怀里那个傻乎乎的女人。“可是…十三年也会让一个人忘记怎么游泳…”只是忘不掉依然要抓住你,紧紧地拥着你…当岁月更迭,时光荏苒,命运叵测,煽情的告白,可还有人回应……“你赌了一次,用了十三年。我现在告诉你,你赢了。那么请让我也赌一次。给我一个机会,我们可以好好说一说,你十六岁那年的那片杨树林,不管我们是不是已经有了白发,让我紧紧抓住你,温暖一下你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