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79400000009

第9章 崖州纪事

十余座唐宋贬官名臣的塑像静静矗立在崖州“天涯海角”的树林中,见证历史舞台的风云变幻;崖州宁远河口河沙掩埋之下的水路故道,曾经宽容地接待达官商贾、罪人流犯;遗址下的千年古城——崖州隐藏着的千古故事,正在等待重见天日。

导读:

曾经的绝岛穷荒之地,今天三亚文化的源头。一代代的贬官罪臣作为朝廷贻害被发配至这一片不毛之地,却意外给它带来了从未有过的生机和传承千古的翰墨书香。

在海南三亚天涯海角景区附近的一片树林里,静静地矗立着十余座塑像。他们中间,有唐朝政治家李德裕,宋朝大宰相卢多逊、赵鼎,反对秦桧卖国、力主抗金的爱国将领胡铨等人。这些在中国历史舞台上曾占据一席之地、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人物为什么会在这个曾经的绝岛穷荒之地驻足?查看塑像下的人物资料,人们会发现,他们全部和一个地名崖州有关。

百年流放地

自三亚向西驱车40公里,有一座名叫崖城的小镇,据史书记载,这里就是历史上的“崖州”。从唐代到元明时期,一大批朝廷罪臣、名士被贬到这里。在1954年县府迁往三亚之前的一千多年间,崖州,一直是海南岛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而在今天的崖城镇,我们却已经很难发现千年古城的痕迹,只在崖城镇北,还残存着一段古时候留下的崖州城墙。

在这条长长的砖墙上还残存着古城的气息,向后人标示着古城的位置。砖是古城的砖,墙是古城的墙,砖墙上的人,却早已不是古城的人了。在护城河上遗存下来一个砖拱桥,虽然桥身没有了,但是五个拱还在。拱桥前有一条明显低凹下去的地带,那就是古城护城河的遗址了。零零落落的砖石更衬托得古城冷冷清清。由于这几十年来陆陆续续的拆迁,古城遗址之上建了一栋又一栋的房屋,而古城也就渐渐消失了。

作为海南岛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军事重镇,曾经辉煌一时的古崖州城,在历经一千多年的历史沧桑之后已经荡然无存,仅仅留下了北门护城河上的五个桥拱。崖州,曾经有过怎样的文明?历代流放到这里的那些贬官罪臣们又曾栖身何处呢?

追溯崖州文化的源头,不能不提到与崖城镇一水之隔的水南村——海南第一文化古村,这里有着比崖州还要久远的历史。它的建制可以上溯到西汉时期,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近两千年,号称海南岛第一文化古村,是“诗书礼乐之乡”。村里的老人们大多识文断字,通晓音律。如今,水南村中人丁兴旺的有卢氏、裴氏、黎氏、慕容氏四大家族。据说,他们都是唐宋先贤、流放名臣的后代。

随意翻开厚厚的海南卢氏宗谱,上面清楚地记载着卢家先祖的足迹。先祖卢多逊,身为宋朝宰相,是宋朝开国皇帝太祖赵匡胤的得力辅臣,到太宗赵光义时又拜兵部尚书。他两度为相,文武兼济。不过后来因政事不慎,全家皆被流放崖州。卢氏族谱从多逊公来到海南以后开始修订,修到现在已经历经了30代人。

从位高权重的宰相到背井离乡的平民,卢多逊拖家带口来到崖州之初饱受欺凌,地方官员不准他们入城居住,只好落户城南二里的水南村。

当时的水南是个海港,当地人称之为鬼门关,环境极其艰苦,也正因为这样,朝廷才指定把卢多逊贬到水南。

在流放的岁月里,卢多逊饱尝整整四年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终于郁积成疾,于公元985年病逝于水南村,时年52岁。临终前他留下了两句哽咽悲怆的遗言:

昔日位居皇阁,众口铄金。此时身谢珠崖,蔓草萦骨。

卢多逊的后人从此世世代代留在了水南村,对这个家族来说,故土难回是莫大的悲哀,而他们对崖州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就在一代代的传承中逐渐渗透到了古城的精魂血脉之中。

自古以来,海南岛因琼州海峡之隔而孤悬海外,人迹罕至,被视为蛮荒之所,瘴疠之地,成了历代朝廷贬谪、流放官吏的地方。初唐宰相韩瑗,晚唐名相李德裕,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宰相卢多逊、赵鼎,这些曾经的朝廷重臣都曾怀着被贬谪的落寞与绝望踏上流亡天涯海角的旅程,他们的心态就像李德裕《贬崖州司户道中》一诗中所写到的那样:

一去一万里,千之千不还。崖州在何处?生度鬼门关。

公元1142年,宋高宗宰相赵鼎因力主抗金,触犯秦桧集团,被贬谪崖州。当时的崖州太守裴俊接待了他。

崖州裴家,原是山西闻喜县人,唐代晋国公裴度后裔。南宋高宗时,裴家第15代先祖裴俊出任雷州太守,后来改迁吉阳军(宋代置崖州,后来改名吉阳军,明代复名为崖州),即现在的崖州,官至崖州太守。当年被贬谪来崖州的赵鼎就住在水南村裴家旧宅。几百年中,裴家旧宅因收留众多的贬官名臣而声名鹊起,并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盛德堂。盛德堂渐渐成为海南历史上重要的文化遗迹。

昔日盛德堂的雕梁画栋、亭堂楼阁,经历千百年的风风雨雨,已不复往昔的盛景。几十年前,这个宅院还颇具规模,有着后厅、中厅和旗楼,而如今只留下凄凄然一片残垣断壁,仅剩两间空房无人居住,其他的屋舍都倒塌殆尽了。

当年满腔忧愤的赵鼎在这里谪居五年,其间不断遭到秦桧迫害,后绝食而死。临终前曾经自书墓志铭:

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山河壮本朝

在赵鼎死后的第二年,枢密院编修胡铨因上疏请斩秦桧也被贬谪崖州。他与赵鼎不同,虽然同样被流放天涯,但胡铨却能够泰然处之。《崖州志》记载,胡铨在崖州八年,一直教人读书为文,当地黎汉百姓都把孩子送到盛德堂来念书。在这个远离中原的蛮荒之地,朗朗书声在槟榔树林中响起,虽然稚嫩,却是海南岛的文化先声。

从汉代到明朝的几百年中,被贬谪、流放到崖州的贤相、名臣、学士有二十多人,其中有十人长年居住在水南村。正是这些失意的贬官名士们在崖州兴办教育,启迪民智,纯化风习,为水南、为崖州构筑了深厚的文化基础,他们作为第一代移民,是在海南岛播洒中原文化的先驱。

丝路海港的繁华往事

袁金华是崖城民间著名的收藏家,从事收藏事业已经十余年。走进他的家,就如同走进了一个海南历史文化民俗博物馆。三千多件藏品装满了他的三层小楼,楼中藏品涉及三亚崖城地区黎汉民族历史、文化、民俗、商业和手工业等。在他的藏品中,两只明显有着异国情调的盘子格外引人注意。

这两件瓷盘中一件是西方瓷,也叫骨瓷,上面还绘有西方基督教的洗礼图。另外一件则被称为波斯瓷,出产于遥远的叙利亚。这两件瓷盘都是在崖城虾场海边一带被挖掘出来的。

中国最南海域竟出现了两件西方瓷器,这两只来自异国的古瓷器为什么会在崖城海边被发现?古代崖州和祖国内陆及海外又有着什么样的联系?

查看地图可以看到,崖城虾场的位置在宁远河入海口处,而这里还标示着一个古老港口的存在——大蛋港。

大蛋港在历史上是海南岛南部的物资集散地,在古代,朝廷命官、被流放的罪犯、进入崖州的名人、商人,甚至东渡的鉴真和尚、纺织家黄道婆都是从大蛋港登陆或出港的。

近年来的西沙水下考古证明,自汉朝到唐宋元时期,从中国福建泉州到东南亚诸国之间存在着一条与陆上丝绸之路同样繁荣的海上丝绸之路。这条海路,一度承担着中国大陆与海外国家的商贸往来与文化交流的任务,而大蛋港正是海上丝绸之路南海路的重要中转站。

也许是极尽繁华之后必定衰落的规律使然,陆上丝绸之路最终退出了人们的视线。而到了明末清初,宁远河上游农业开发之际,由于农业开发导致的洪水频繁泛滥,把上游的河沙冲刷下来,堆积到宁远河入海口,阻塞大蛋港之余,也使得海上丝绸之路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现在,在崖城海域打鱼为生的人们,只能听到祖辈流传下来的消失百年的大蛋港的繁华故事了。

从宁远河入海口溯流而上,不到两公里就可以到达崖州。这条曾经繁忙拥挤,牵系着崖州经济命脉的黄金水道如今仅能行驶很小的木船,而且在遭遇数次搁浅之后,小船才能艰难地抵达崖州城。

以大蛋港开埠为发端,伴随着贬官们的步履,各类手工业者跨海而来。他们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古城崖州的居民以少数民族居多,黎族、苗族等各族都不懂得制作铁器,来自中原的手工业者让他们第一次用上了制作精良的铁器,还包括陶瓷制造的各类生活用品和生产工具,崖州工商业也迅速发展起来。《崖州志》记载,明代以后,数任知州都曾开办集市,鼓励贸易。到了清末民初,这条古老的街上遍布会馆、商铺,来自各地的客商在这里采购崖州特产吉贝、沉香、海盐,热闹非凡,盛极一时。

在崖城镇,至今还有一条打铁街。街上的老人们说这条街已经存在了不知多少年,他们世世代代都是听着这叮叮当当的声音长大。这整条街曾经都是铁匠铺,但如今只有林俊兴林铁匠一家铺子了。

林家祖先在南宋时期就来到了崖州,传到现在已经是第37代了。林家先祖不仅经营铁铺,还经营酒楼、茶楼,林家的酒楼和茶楼都曾是当地有钱人必定光顾的地方,可以称得上是富甲一方了。

如今,林家的老宅虽然早已人去楼空,破败不堪,但从一些细枝末节仍然可以感受到这家大酒楼曾经的奢华。能够想见,当年那些巨商大贾们在这里洽谈生意,沟通情感。在觥筹交错之间,共同书写着崖州繁荣的商业史。

到了元代,一位女纺织家从大蛋港启程,走出崖州,带动了整个世界范围内的棉纺织技术的革新,她就是黄道婆。

令崖州纺织业最为自豪的纺织品就是崖州被,从汉朝开始,它就是崖州献给历代朝廷的贡品。现在崖州仅存一条元代的崖州被,这在整个海南岛也是绝无仅有的。典型的元代崖州被,整张被面上的精美图案都是织出来的,而不是像其他地区的纺织品那样是绣出来的,这应该也是海南人独一无二的作品了。

由于海南是中国最早引种棉花的地方,因此在宋代之前,崖州的棉纺技术一直领先于中国其他地区。宋末元初,黄道婆来到崖州,向崖州地区居住的汉族人民学习高水平的棉纺技术并推广到中原地区。

黄道婆,松江府乌泥泾镇人,史书记载,她少小流落崖州,在崖州生活了37年。期间,她革新了当地的纺织技术,发明轧车碾子法,脚踏纺车一纺三纱法,从而把单线纺织机改造成三线纺织机,使棉纺技术实现了质的飞跃。

如今,这种古老的三线织布机已经很难找到,会使用这种织布机的老人也越来越少了。黄道婆在崖州期间所发明革新的纺织技术在她晚年回到故乡松江府的时候传遍了中国,甚至近代织布机的工作原理,也和她的一纺三纱法一脉相承。

崖州后学续写辉煌

在工商业、手工业兴起的同时,有着厚重的贬官文化背景的崖州,在宋代庆历年间建立起了中国最南端的教育机构——崖州学宫。

之所以称其为学宫,一方面因为它是孔庙,讲授儒家经典;另一方面因为它是当地仕子求学的最高学府。自唐宋以来,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到了明清时代,学宫达到了鼎盛时期,教育兴盛、文人辈出,从这里走出了几百名贡生、举人和进士。

明代的崖州,曾经出现过两位声名显赫的大儒士,其中一位因参与明代规模宏大的《永乐大典》的编著,至今还是海南人民的骄傲,他就是裴士龙。年轻的裴士龙刚刚入选国子监(国家教育机构)时,恰逢明成祖任命解缙编辑《永乐大典》,朝廷遍寻天下优秀儒士文人参加编修工作。裴士龙因为在国子监学业优异,立刻被选拔参与了《永乐大典》的编修。参与《永乐大典》的编修不仅开阔了他的视野,还丰富了他的学识。永乐六年(1408年),《永乐大典》编纂完成后,裴士龙已经成为为人所景仰的儒士,被朝廷授任承事郎。

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的崖州乡试,与往年一样平静地经过了层层遴选,但结果却颇有些出人意料——中选的秀才中竟有一名10岁的孩童,他就是后来成为岭南巨儒的钟芳。年幼的钟芳中选并非偶然,他小小年纪却聪慧过人,7岁已能作诗,被当地人称为“崖州神童”。正德三年(1508年),32岁的钟芳进京殿试,荣登二甲第三(全国进士第六名),随后,入选为翰林庶吉士(亦称庶常,是中国明清两朝翰林院内的短期职位)。钟芳博学强识,多才多艺,不仅文史哲全通,还精于音律、历法、医学、卜术,世人尊称他为“岭南巨儒”、“南溟奇才”,与明代海南丘浚、海瑞并称“琼州三星”。

崖州儒生的光荣之路还在继续,清末戊戌变法中也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林缵统就是当时海南地区唯一参加戊戌变法活动的举人。

林缵统出身于书香门第,天资聪慧,勤奋好学,才华出众,约20岁时参加郡试名列第一。光绪二十年(1894年)春,入京参加会试。光绪二十一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马关条约》的签订激起了全国民众的义愤,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应试举子一千三百余人,联名上书,要求变法,这就是“公车上书”事件。林缵统签名,积极参加各项活动。但是清政府采用利诱威逼手段,令各省举人“取回知单”(自己删撤签名册),但林缵统矢志不渝,始终紧跟康、梁,坚持变法主张。光绪二十四年四月,林缵统毅然加入康、梁等人组织的“保国会”,并被推举为“条陈时事奏具”的“领衔”人,成为康、梁新党骨干分子。遗憾的是,变法在九月失败,“戊戌六君子”被杀害,林缵统只好潜回海南。这之后,林缵统虽然一直赋闲乡里,但他始终不忘报国,曾多次约友人一同到万宁、琼海等地召集商贾筹划开发西沙群岛,同时成立开发公司,以公司名义集捐银两,雇募人员、水手,造木船,备器械、医药等,拟定具体规划上报官府,为救国奔走呼号不息,被世人赞誉为“华夏开疆之幸事”。

一大批学子从这里走出去,走出崖州,走出海南岛,沿着前代贬官们来时的路回到了历史舞台的中心,施展自己的抱负,在历史的进程中,深深打下了海南文化人的印记。

时光流淌,世事变迁。经历了两千多年风霜的古城崖州,背负着厚重的历史走到了今天。如同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在纷乱庞杂的现实面前,或许会有短暂的不知所措,但很快就能够恢复一如既往的淡定从容。

岁月流转,古城送走前世的匆匆过客,迎来今日的芸芸众生,唯有不经意落入视线的清幽静谧的古城门和慈祥内敛的崖城学宫,似乎仍在寂寞中吟唱过往,默默提醒人们崖州古城曾经的历史。

同类推荐
  • 我的吕布兄弟

    我的吕布兄弟

    章辕某日醒来,意外发现穿越到汉末,成了九原县令公子张援。幸机缘凑巧,结识了杀虎救杜鹃的吕布,与他结拜兄弟,并且爱上杜鹃。杜鹃却爱着吕布。吕布杀仇人判徙边。
  • 战国秦汉治国思想新考

    战国秦汉治国思想新考

    除法、道、儒三家外,阴阳家思想、董仲舒天人感应说和谶纬思想也对战国秦汉的社会历史起过这样或那样的作用,《战国秦汉治国思想新考》对这方面的影响也进行了探讨。并对董仲舒的评价提出新的见解。,杨生民所著的《战国秦汉治国思想新考》是系统研究战国秦汉治国思想的专著,对战国、秦、两汉用学派的思想文化治国的成败得失进行了考察。从历史上看,西周用礼制治国。春秋末年,学派思想、学派文化产生,见于记载的有道家、儒家、兵家三家。战国时,有的国家开始用学派思想指导治国,如魏国、秦国的“以法治国”。西汉初年,统治阶级以道家黄老无为思想治国,但其中是包括了法家思想的。其后,汉朝杂用法、道、儒思想指导治国
  • 三国之名将终结者

    三国之名将终结者

    三国是个将星云集的时期,能人异士层出不穷,可是有很多名将却死的默默无闻,比如江东吕蒙,鲁肃病死家中,陆逊被孙权逼死,张飞死于小人之手等等。为将者当以马革裹尸,战死沙场为荣,而不是死于阴谋和病痛上。
  • 旧制度与大革命

    旧制度与大革命

    《旧制度与大革命》是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的著作,通过对大量史实的分析,揭示了旧制度与法国大革命的内在联系。本书探讨的是法国大革命时期原有的封建制度由于腐败和不得人心而崩溃,但社会动荡却并未带来革命党预期的结果,无论是统治者还是民众,最后都被相互间的怒火所吞噬,是研究法国大革命时期历史的必读书。
  • 中国历史研究法

    中国历史研究法

    《中国历史研究法》是继梁氏《新史学》后又一杰作,系以传统史学所积累的方法为基础,结合当时西方史学最新进展,运用新的学术眼光编纂而成。作者以其宏阔的学术视野,对史料鉴别、史事考订、史迹论次、史书编纂诸层面都有详细阐述,建构起独具一格的史学理论体系。《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散落各处的经验之谈,对于史学初学者颇为亲切有味,堪称培植史学研究趣味的极佳读本。
热门推荐
  • 邪皇的宠物:喵妻闹翻天

    邪皇的宠物:喵妻闹翻天

    所以,她想摆脱白天猫身晚上人身的日子,要跟他呆九九八十一天?夜里幻化成人,要主动使出浑身解数讨他欢心。“这是……”“在你的岛上发现了一只高贵冷艳的鸡在糟蹋灵草。不用谢!”“你居然炖了本尊用灵草喂养的五灵彩凤火云鸡??!”“喵了个咪的,还不就是一只鸡……”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地理探奇(走进科学)

    地理探奇(走进科学)

    神奇莫测的大自然造就了大千世界上的无数奇观盛景,奇怪的现象之所以存在,自然是有其道理和规律的,只是现在人类还没有研究出来而已,等到研究出来之后,也许就不奇怪了。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绯色初妆之双面皇妃

    绯色初妆之双面皇妃

    从小青梅竹马,情意暗生。早在不知不觉中便羁绊了彼此。而后,风起云涌,一切皆如粉末,风吹便散场。再见,身边已经各有人在,不复当初。纵使相念成痴,可是她要他的父皇万劫不复,尝试她所受尽的折难。她埋伏那么久,就是要将天下搅得一团糟,江湖殷毒派灭绝、暗助百瑟门洗清血洗村庄的冤屈。她绚烂了他,为他蹉跎的岁月,而他染红了她为他倾尽的年华。纵使伤痕依旧,他们亦愿将心奉上,即使已经遍体鳞伤。溺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她倾世覆王朝于天下,却难过情关,终究她该何去何从,一切成迷。尘埃落定,洗尽铅华,是谁为她袖了双手倾了天下?又是谁拥得佳人,陪她并肩踏遍天涯?
  • 重生之玉枝

    重生之玉枝

    陈骋,女,具有过目不忘和预测危险的能力。出生时有严重的心脏病,11岁因病离世。死后重生在几千公里之外的深山中一位叫玉枝的同龄女孩儿身上。而且,她必须在山中至少生活六年。六年后,陈骋回到家乡,迎接她的又会是怎样的纠葛?
  • 富人的理财习惯(大全集)

    富人的理财习惯(大全集)

    如果你想成为富人,便要研究富人,探寻他们之所以成为富人的原因,因此你需要放眼看天下的富人,去获悉他们成功致富的秘密。《富人的理财习惯大全集》一书集结了众多富人的理财宝典,以理论结合实例的方式诠释理财的妙处,全面解析富人由穷到富或者由富到更富的秘密。
  • 感谢折磨你的人和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感谢折磨你的人和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也从另一个角度让读者用感恩之心的态度去面对。因为顺境中的人不容易成长,本书分上下两篇“感谢折磨你的人”、“感谢折磨你的事”,分别讲述了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令人受折磨的人和事,反倒是那些令人受刺激、不平衡、被折磨的状态更能锻炼和造就一个人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惊世傻弃妃

    惊世傻弃妃

    本书已出版,出版名改为《惊世弃妃》。傻郡主惊鸿,芳龄十七,智商却不如五岁稚童。爹不疼,娘早死,姐妹不爱,被人耍得吃沙、啃泥,只要给颗糖,她就追着人家叫奶奶。一纸赐婚,天下哗然,权倾天下的骧王怎甘心沦为天下笑柄?没有婚礼,没有迎亲队,连炮仗都不放,拜堂礼也省了。洞房花烛夜,王爷的爱妾命三壮男替王爷入洞房。哪知傻郡主反抗,一命呜呼。再次醒来,她不再是以前的她。设圈套,骗休书,从此,惊才、惊国、惊天下!欠她的,连本带利,全部讨回来!冷眼观世,看尽人间尔虞我诈。面瘫前夫、隐世权贵、临国皇子对她倾慕不已。为权?为爱?究竟谁是真情,谁是假意?江山倾尽,却换不来她回眸一顾。被狠狠伤过的心,还能为谁绽放光华?力荐涵的完结文:新书《极品世子妃》出版完结《宝宝他爹是哪位》出版完结《绝色弃妇》出版完结《穿越之极品美女》《涩妃别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