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79200000008

第8章 《十五贯》进京——昆曲之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戏剧工作者性质转变,不再低人一等,而是成为政府的干部,除梅兰芳剧团还独立存在外,其他艺人都被归进政府的各文艺团体中。此时,在各地流散的昆曲艺人被接纳到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中央戏剧学院等单位担任舞蹈或戏曲老师。昆曲进入到以国家为主导的发展时期,虽然演员衣食无忧,并且具有国家干部的身份,但也使戏剧失去了观众群这一生存的土壤,后来在强大的样板戏面前,昆曲之生存脉若游丝。

1954年春,华东戏曲研究院招收建国后第一批昆曲学员,由“传字辈”演员任教。1955年,上海市戏曲学校正式成立,该班即为第一届昆曲演员班,继续学戏。数年后,该班学员成为中国昆曲舞台的骨干演员。1954年9月至10月,上海举行了第一届华东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浙江国风昆苏剧团赴沪,上海、杭州两地的“传字辈”演员合作演出,王传淞的《相梁·刺梁》、朱传茗的《思凡》、周传瑛的《长生殿·小宴》、华传浩的《醉皂》等皆精妙绝伦,尤其是汪传铃和方传芸借鉴乱弹新创排的昆曲小武戏《挡马》,技艺超群,众人交口称赞。1955年2月,北京举行昆曲演出,上海的朱传茗、沈传芷、华传浩、汪传铃、方传芸等演出《断桥》、《醉皂》、《挡马》、《芦林》。

然而,在《十五贯》之前,昆曲零星的活动只能称之为业内人士的汇报演出,对于民间来说是没有影响的,对于没有观众就没有生命的戏曲演出来说,要想获得重生,必须形成稳定的演出机构和演出机制。1956年4月,《十五贯》进京演出46场,先后有七万多观众看了演出,出现了“满城尽说十五贯”的盛况,《人民日报》发表“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的社评。显然,这些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是非常好的消息。很快,各地开始成立昆剧院,并开始各种形式的演出,昆曲得以复生。

《十五贯》是昆曲的传统剧目,原名《双熊梦》,演熊友兰、熊友蕙两兄弟因“十五贯”钱而引起的一系列悲欢离合,头绪很乱,场次纷繁。剧情说无锡县肉铺老板尤葫芦借得十五贯本钱做生意,他对女儿开玩笑说是卖她的身价钱,女儿信以为真,当夜逃走。深夜,赌徒地痞娄阿鼠闯进尤家,为还赌债盗走十五贯钱并杀死尤葫芦,过后反诬告苏戍娟犯了谋财杀父罪。戍娟出逃后,与不相识的客商伙计熊友兰同行,邻人发现产生怀疑,而熊友兰身上正巧带钱十五贯,于是两人被扭送县衙见官。知县过于执听信诬告,定苏戍娟勾奸夫、盗钱杀父之罪,判苏、熊二人死刑。

监斩官况钟觉得内中有冤,力争缓斩。他详细调查,发现娄阿鼠破绽,继而又乔装算命先生。套出娄阿鼠杀人的口供,最后将娄带回县衙,升堂问罪,澄清了黑白是非,使杀人者伏法,蒙冤者昭雪。

改编本以熊友兰为主线,将熊友兰的冤案情节进行提炼,排成八出剧,即《鼠祸》、《受嫌》、《被冤》、《判斩》、《见都》、《疑鼠》、《访鼠》、《审鼠》。保留了娄阿鼠因盗十五贯而杀死肉店主人尤葫芦,知县主观臆断熊友兰、苏戍娟为凶手的情节,删去况钟宿庙、神明托梦,集中描写了况钟、过于执、周忱处理案件的不同态度。

改编由政府干部、戏剧名家共同担纲,确保专业性与政治性。最终形成的改编本以批判地方官过于执的主观臆测和过于自信、批评周忱的官僚处世哲学、颂扬清官况钟的实事求是和调查研究为主线,表现出为民申冤不惜前程的精神,非常符合当时的政治社会语系。

改编本既有主题倾向的时代性,又有戏剧内涵的哲理性。舞台表演上将重点放在况钟、娄阿鼠、过于执、周忱四角身上,分别由周传瑛、王传淞、朱国梁、包传铎扮演,各擅其长。尤其是周传瑛与王传淞的表演,有口皆碑。周传瑛以小生行演老生,打破程式化的表演,融合老生的稳重严肃与小生的风雅潇洒,动作目的性强,简练而不重复;与朱国梁、包传铎、王传淞的对手戏《踏勘》、《见都》、《访鼠》,分寸适度,紧扣人心,处处见性格;在《访鼠》中钩心斗角而又妙趣横生,精妙至极。王传淞底子深厚,所演丑角娄阿鼠以技巧取胜,注重人物的外形与内心刻画,活灵活现;《鼠祸》的出场,《受嫌》的混迹人群,其举手投足,挤眉弄眼,缩颈哈腰转身,既有鼠形,又有贼性;尤在《访鼠》一场,调动浑身解数,以五官挪位的表情技巧、凳上矮子功的变化无穷,加上白口的语气声调,跟周传瑛的“测”配合得恰到好处,纹丝不差,二者对立统一,水乳交融,处处表现出人物的内心矛盾,可谓“绝活”。

《十五贯》在上海、杭州试演后,得到一致的好评,获邀进京演出。1956年4月1日,浙江国风昆苏剧团改名为国营浙江昆苏剧团,周传瑛为团长,蒋笑笑为副团长,并于4月5日率团进京演出。

先是两场观摩演出《十五贯》、《长生殿》,自4月10日至5月27日在广和剧场公演《十五贯》。17日《十五贯》到中南海怀仁堂演出,演员们受到中央领导接见,个个热泪盈眶,感到无比的喜悦和兴奋。据统计,从4月10日到5月27日,北京共有七万多观众看了《十五贯》。回杭州的路上,在天津、济南、南京等地演出,也是受到一致的好评。7月起,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舞台艺术片。与此同时,全国各地各种剧种的剧团纷纷改编《十五贯》。

演出成功之前,全国只有三个昆剧团和一个昆剧班,即浙江昆苏剧团、宣平昆剧团、永嘉昆剧团及上海戏曲学校的一个昆剧班。

演出成功之后,江苏省苏昆剧团、北方昆曲剧院、湘昆学员训练班先后成立。同时,各种由文化机构供给活动经费的昆曲业余组织也先后成立,例如南京乐社的昆曲组、北京昆曲研习社、上海昆曲研习社。接班人也走上了舞台,而且成为昆曲演出的主要力量。到1960年,全国范围内的昆剧专业工作者包括学员在内,已经达六七百人,加上业余组织,已近千人。比1956年前,扩充了四倍。昆曲的演出剧目除传统折子戏外,改编和创作了不少新剧目,其中既有古典名剧的整理改编,也有古代题材的新创作以及戏曲现代戏,已经形成了新中国昆曲的剧目格局。

直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在全世界巡演,昆曲作为一门表演艺术才又重新进入到大众的视野之中。

正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物质生活的丰富,中国人开始关注精神生活的享受与质量。于是,昆曲申遗的成功使昆曲成为国人追逐的对象,就算不去听,也要去了解,就算不了解,也要去参观。而随后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在中国各大学及美国等地的巡演,电视、报纸、杂志都开始出现昆曲的字样,昆曲之音慢慢地进入到世俗的生活之中。

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郑重宣布首批列入的世界“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中国昆曲艺术成为十九个“代表作”中四个被国际评审委员会一致通过的项目之一。中国昆曲的首批全票入选,意义十分重大:中国昆曲被世界承认,表明其艺术成就和文化价值已经超越了国界和民族,为全世界所认识和赏识,成为全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2001年6月8日,国家文化部召开了保护和振兴昆曲艺术座谈会,要求文化部“昆指会”的成员和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湖南等地的文化厅局、六大昆曲院团的有关负责人参加。座谈会围绕中国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首批世界“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意义,如何进一步保护昆曲艺术,制订切实的具体措施,展开了讨论。文化部门的领导介绍了文化部拟定的《关于进一步保护和振兴昆曲艺术的意见》,并指出保护和振兴昆曲不能急功近利,要通过长期艰苦细致的工作,要在认真研究昆曲艺术的内涵和本质的基础上,把握好“保护、继承、创新、发展”八字方针的辩证关系,要保证现有昆曲院团相对独立的建制,保证投入,保证人才,制订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代表们就此提出建议:首先做好传承工作,对革新要采取审慎态度,注重发挥昆曲优势,培养并留住人才;要有长期稳定的扶持政策,完善修订《关于进一步保护和振兴昆曲艺术的意见》,加大投入,保证独立建制和必要条件,保护昆曲文物和历史资料。

自此,昆曲成为政府文化部门的政治任务,在中国政府强有力的市场推动力下,中国昆曲博物馆、昆曲旅游线路等各种形式的昆曲推广活动陆续推开,电视台、杂志、出版社都纷纷推出昆曲的报道。由此,国人或许说不出昆曲与京剧的区别,却了解昆曲这个名词。而后,白先勇青春版的《牡丹亭》则让国人又将昆曲定义为时尚与文化的象征。

2004年,白先勇先生携青春版的昆剧《牡丹亭》而来,目的在于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昆曲,让全世界都看到中国最美的艺术。青春版《牡丹亭》由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策划、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汪世瑜导演。事实上,白先勇研究昆剧已经有二十多年了,昆曲艺术也是其文学创作的养分,电影《游园惊梦》也是根据其创作的小说改编的。据他本人回忆,他与昆曲结缘很早,10岁的时候就随家人去上海美琪大戏院听梅兰芳的《游园惊梦》。“小时候并不懂戏,可是《游园》的那出《皂罗袍》那一段婉丽妩媚、一唱三叹的曲调,却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中。很多年以后,就像唱碟般,时常在我的脑海中转啊转。好像是烙进去一般。”白先勇这样形容。

“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首批‘人类口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共19项,昆曲名列第一,超过了日本能剧、印度梵剧。这坚定了我的信心和眼光。中国有最好的艺术,我们怎么能不悉心保存和大力推广呢?我以作家的身份来宣传昆剧,就是想以个人的力量,来吸引媒体关注昆剧。”

于是,长年定居美国加州的白先勇,有了回国排新版昆剧推广昆曲的想法。一年半的时间,往返于美国加州、苏州、台湾、香港十多趟,联系各方面的力量,终于排出一场青春版的《牡丹亭》。与传统的昆曲不同,白先勇的《牡丹亭》采用了现代的舞台和灯光,并找了年轻的演员来扮演杜丽娘和柳梦梅。这对于演出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戏剧表演的好坏很多取决于经验,从而我们可以看到梅兰芳40岁仍是艳压群芳。对于为何要找两位年轻演员来演,白先勇这样说:“演柳梦梅的俞玖林儒雅俊朗,演杜丽娘的沉丰英更是眼角生情,美得不得了!”他说自己这次打的是“俊男美女牌”。

这出青春版的《牡丹亭》在香港和台湾演出时获得空前成功,台湾第一大报《联合报》几十年来第一次以一次演出为头版头条来报道该剧。无论在台湾或者香港,《牡丹亭》都场场爆满,满院观众中,2/5以上都在30岁以下,不少年轻人激动得热泪盈眶。

青春版的《牡丹亭》是成功的,在国内白先勇对于观众进行了挑选,以各大学作为演出场地,这保证了观众可以听懂,从而喜欢。国内演出后,年轻人士都以看《牡丹亭》为时尚,从此,昆曲成为小资一族消遣之必须。

昆曲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必须与优美的曲词、优美的音乐(包括唱腔)、优美的动作相互配合,才能成为完美的演出。但今天还有谁写得出诸如《牡丹亭·游园惊梦》、《玉簪记·琴挑》、《宝剑记·夜奔》、《虎囊弹·山门》那样美的唱词,能够填出在音乐上完全符合曲牌要求的曲词,能够设计出与此种曲词、音乐相配合的优美的动作?这并不是今人的才华不如古人,而是今人的生活情趣、艺术趣味、从小所受的教育与古人的差别太大,二者难以调和。所以,今天如要编新的昆曲剧本,必然神形俱失,连貌合神离都难以做到;如要对原有的昆曲剧本加以改动,则难免狗尾续貂。20世纪80年代以来,昆曲曾上演过好些新编与改编的昆曲剧本,每年也会有新的昆曲大戏编排出来,但没有一出是具有艺术生命力、能够流传很久的,要不是白先勇,或许我们连《牡丹亭》都不愿意去听。

因此,走过六百年的昆曲,还要继续走下去,至于如何改革,如何发展,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同类推荐
  • 董其昌的书法艺术

    董其昌的书法艺术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董其昌的书法艺术》介绍了董其昌的生平事迹、书法艺术特色、书法作品赏析等内容。
  • 听不完的历史

    听不完的历史

    每一章都按照时间顺序对作曲家的生平、重要录音、演奏风格、历史地位等做了详尽阐述。并配以各CD唱片的封面、编号、年代和评级。,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从圆筒录音开始直至二十世纪的重要历史录音唱片。全书分为录音先驱、浪漫派钢琴大师、德国现代钢琴学派、二十世纪早期诸多小提琴学派、中提琴和大提琴巨匠、德奥指挥学派、欧美指挥明星、意大利歌剧——从威尔第到真实主义、法国歌剧、瓦格纳王国等
  • 何谓懂音乐

    何谓懂音乐

    《何谓懂音乐》所收的文论基本上均与所谓“学理”有关,但行文的方式不是学术性的“论述”,而是随笔式的“漫议”——如杨燕迪教授对音乐审美、音乐理解、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价值判断等问题的议论,以及对相关艺术问题甚至音乐学学科问题的思考。本来,这都是些相当“古板”甚至“深奥”的话题,但杨燕迪教授想试试能否用相对轻松的笔调来触及——因为在他的想象中,这些文字的读者是普通爱乐人。思考,以及与思考紧密相关的读书,其实是带有快感的,但在很多时候思考和读书被搞得很无趣。《何谓懂音乐》所收录的文章及相关书评和书序可被看作是杨燕迪教授的某种个人努力——希望在思考和读书过程中保持乐趣。
  • 死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死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死水》采用了象征和反讽的艺术手法,全篇深刻揭露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表现了作者与这个黑暗政府势不两立的决心。...
  • 达·芬奇笔记

    达·芬奇笔记

    1651年,一位名叫拉斐尔·杜弗里森的法国出版商根据达·芬奇笔记手稿整理出版了《达·芬奇笔记》。笔记手稿非常随意,稿纸凌乱,没有排序和编码,有的甚至是达·芬奇用左手写成的反书——后人需拿镜子才能破解。手稿无所不谈,但中间不连贯,同一页稿纸上有可能开头说天文,中间谈声音原理,最后说色彩,许多文字写在稿纸边缘。这些即兴的议论,闪耀着真知灼见的光辉,给后人以无穷的智慧的启迪。配上达·芬奇手绘的图片,本书具有极高的欣赏和保存价值。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名家寓言(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名家寓言(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本书通过名家寓言,使读者探寻到真理的原生轨迹,领悟人类开启真理之门的智慧过程。
  • 黑猪村官巴托

    黑猪村官巴托

    这些故事分别讲的是卧牛村的村长巴托。依靠丰富的科学知识,把邻里之间发生的各种矛盾通过聪明才智化解。,凭着聪明、干练,本书共收入了作者精心创作的20个小故事
  • 八荒仙魔传

    八荒仙魔传

    杀戮于九天,纵横于苍穹,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叶枫,被家族所遗弃的天生废物,绝灵死体受到世人所藐视,意外获得青灵之气,身体血脉被彻底激发!修筑基、领悟五行术决,吞噬凝元兽珠,修为不断突破,一步一步走向巅峰,凭一己之力,扬名修真界!
  • 漫步在武侠世界

    漫步在武侠世界

    我见过小龙女的痴,也听过赤练仙子在耳边轻吟情为何物。我曾与仪琳一起叩首求过佛,也与教主在黑木崖绣过花。我从赵敏手中夺过倚天剑,却也见过周芷若的情与泪。我吃过商秀珣亲自下厨做的食物,与师妃暄论过道,也与婠婠在那月前一起赤脚而舞。……我是谁?一名游走在武侠世界与都市的旅者而已,猖狂而来,却也该纵歌而去。书群一173195143(已满),书裙二54055741欢迎大家入裙!新书《系统评测家》已发,请大家支持!
  • 大雁塔与小雁塔

    大雁塔与小雁塔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大雁塔与小雁塔》介绍了大雁塔和小雁塔经历1300年的历史烟云,是唐代长安城遗留至今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并且依然是现今古城西安的城市地标。它们是构成古都西安城市文脉的重要遗存,亦是城市格局变迁中重要的历史坐标,饱含着过去年月流传下来的信息,见证了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传播与宗教传播。它们不仅是闻名遐迩的文化景观,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亦是一座历史文化的宝库,为后人留下无数珍贵的文物及传诵不衰的优美诗文。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听南怀瑾讲佛学

    听南怀瑾讲佛学

    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南怀瑾先生发表了大量著作,堪称博学多产的著述名家。目前可知的南氏著作已达三十多种,内容涉及儒、道、佛和神仙巫术等三教九流的各家思想学说,以及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的方方面面。本书主要总结了南怀瑾先生的学术理 论和研究成果,是对其系统整理研究的一个全面过程。对于佛学爱好者来说,能够从本书中详细了解到佛学的起源、发展以及现状,还能对佛学著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 逃爱太子妃

    逃爱太子妃

    --每个人都在守候着自己的那份幸福----但是太多的人----只猜到了开始却猜不到结局--
  • 诡船档案

    诡船档案

    一个神秘的电话彻底改变了锦天行的人生,一艘怪异的游船更是让锦氏夫妻从此分散。老爷庙水域白光闪烁,瞬间将锦天行送到一个异度世界。这里是哪里?是天堂还是地狱?是恶魔的鬼冢还是神仙的洞窟?无穷的黑暗令锦天行身陷恐惧,他开始凭借微弱的火光寻找新婚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