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78700000008

第8章 世事起伏表名伶

(一)梅郎蓄须

从前苏联归来后,我中华民族的国难愈发严重起来。占领了东北的日寇誓要一举夺取我中华民族的大好山河,于1937年发动“七七”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的侵华战争,北京随即沦陷。这个受尽了百年屈辱的东方巨龙终于无耐地、慢慢地苏醒,尽管它还要为此付出八年的浴血奋战。从长江到黄河,从东北到华南,我们这个民族必须承受住黎明前的黑暗。从黑暗到光明的流转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曾无数次地重演,这让我们的族人坚信我们可以获得最后的胜利。只是每次黑暗都要牺牲我们无数的族人,数十万、上百万青年的鲜血仍挡不住野兽般的日寇,一座座富丽辉煌的城池在野蛮的炮声中化为灰土。对于曾征服日寇的梅兰芳,而今日却被日寇视为可以宣扬和平、进而从心灵上征服我中华民族的工具,那个曾让日本女人迷恋的梅郎今日却要在生命与尊严、苟活于世和民族大义之间,进行艰难的选择。

为了躲避日寇的逼迫,梅兰芳在冯幼伟的帮助下,借口香港有演出,退避到当时由英国统治的香港,深居简出,白天以学英文、画画、打羽毛球打发时间,晚上则关紧门窗,吊嗓子练曲,在忧虑中数着指头过日子,期待解放,更期望解放之后可以重登舞台。在这期间,照顾梅兰芳并与梅兰芳同台多次的著名武生演员杨小楼在北京去世。北京沦陷后,杨小楼就一直称病不再登台,希望能装个十年八年熬过战争,可是却在忧虑中年仅61岁就离开了人世,告别了他所钟爱的京剧。这个京剧界举足轻重的人物给慈禧演过戏,在民族的苦难面前,他一直坚守着自己的操守,如戏剧中所提倡的忠、孝、节、义那样珍惜人生,走完人生。转身之后,留给世人坚毅的背影。

北京沦陷后,虽然我们的族人对于胜利的期望越来越强烈,但抗战却一日比一日艰难,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先后陷落。意志薄弱的汉奸们为了个人的利益,以为“国家民族着想”之名,行投敌卖国之事。汪伪国民政府成立后,汪精卫以还都之名导演了汉奸们最大的丑剧,以出卖国土的利益表示抗战已经“结束”。1941年12月8日,日寇围攻香港,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只抵抗了18天就落入日寇之手,日寇自然知道梅兰芳此时的政治价值,试图胁迫他出来唱戏以彰显和平。只是,聪明的梅兰芳在日寇刚开始攻打香港之时,就在他白璧无瑕的上唇上蓄起了胡须。

作为旦角演员,每天都要刮脸,有时甚至要用镊子将胡子一根根拔掉。所以当你看到旦角演员留起了胡须,就知道他已退出舞台,不能再唱戏了。以前的旦角走到这一步多半是因为年龄的原因,诉说着再怎么样的美丽动人也没能敌过似水流年。而我们的梅兰芳此时虽已四十几岁,但仍属旦角的好时光,何况他的声名正如日当空,从东方到西方,哪一个时尚男女、哪一个上流人士不知道我们的梅郎呢!可为了祖国,为了养育了他的民族,他坦然地抛给司令部一句话:“我年纪大了,扮相不好看了,嗓子也坏了,已经失去了舞台条件,唱了快四十年的戏,本来也应该退休了,免得献丑丢人。”面对世界级艺人梅兰芳的如此回答,对方也只好作罢。对此,日寇内部报刊称:“日本驻上海派遣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大将想看梅兰芳的舞台表演并派人去找,可是扮演旦角的梅兰芳因留胡子的缘故而拒绝登台。”之后,日寇召开庆祝占领香港的“庆祝会”、无耻的汪伪政府“还都”都曾软磨硬泡一番,试图借梅兰芳之声名“歌舞升平”一下,梅兰芳或称病、或说嗓子不行、或讲剧团不在身边,都拒绝了。在梅兰芳心中,就算为此失去生命,他也要守住民族大义。留须的梅兰芳,比舞台上的杨玉环、西施更加美丽,更加令人敬仰!

相形之下,一些读圣人书的士大夫们却为名利而甘心做奴隶、做汉奸。他们曾无数次地骂戏子无情、婊子无义,以显示自己的高贵洋气,可在用生死存亡考验他们常常说的情义之时,他们的表现却远不如身份低贱的戏子,他们的表现用卑贱无耻来形容都显得不够分量。尊严不选择身份,卑贱却反映人格。在那些以钱为尊的士大夫心中,没有什么是非卖品。可在有礼义廉耻的平民百姓心中,在人命贱如草的战争年代,却忠、孝、仁、义,哪怕是为此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与以走狗的身份活着相比,梅兰芳宁愿选择在饥寒交迫中等待黎明,把美丽的华年藏起,守着尊贵的尊严,变卖古董、收藏、家产,作画、卖画,以度余生。戏剧大师田汉作诗赞许:“八载留须罢歌舞,坚贞几辈出伶宫。轻裘典去休相虑,傲骨从来耐岁寒。”

(二)国族之华

香港沦陷后,梅兰芳认为在香港已失去了回避日寇的意义,还不如回到上海,可以与妻儿患难与共。1942年,梅兰芳回到已是满目疮痍的上海,见到因听说自己遇难而突然患上面部神经抽搐的妻子,梅兰芳恍如隔世。可是,此时上海的环境比香港更为恶劣,梅兰芳不得不更加小心谨慎地生活,闭门谢客,靠读书作画打发日子。尽管如此,那些走狗汉奸们仍不罢休,为了给伪汪政府增光添彩,他们找出各种理由、想出各种手段来胁迫梅兰芳为日寇侵华服务。在留着胡须的梅兰芳面前,他们知道逼梅兰芳登台演出已没有可能,于是又想出让梅兰芳登台讲话的主意,使梅兰芳不得不自残才能保住名节。

让梅兰芳登台讲话的消息传来后,梅兰芳与朋友商量之后,想出了唯一可以解决问题的办法,那就是给梅兰芳连续打三针伤寒预防针。梅兰芳的身体一向有个毛病,那就是注射预防针后就会发高烧,为他注射伤寒预防针,不仅会让他有高烧的症状,而且还会有伤寒的症状。在那个时代,伤寒相当于今天的癌症,属于不治之症,得上之后自然再不能出席任何活动。当然,这种自残会对梅兰芳造成很大的身体伤害,但梅兰芳早已决定宁死都不为日寇演出,所以他非常从容地打了三针。日寇军中的医生在反复检查确认后,不得不悻然地离开。

岁月如流,日寇终于走上了本属于它的绞刑架。因战争而颠沛流离的族人们沉浸在苦尽甘来的喜悦之中,断井颓垣边到处是亲人相拥的场面。还好,家园犹在,八年的艰苦总算有了凭借。梅兰芳听到这个消息后,穿着笔挺的西装和闪着光泽的皮鞋,用一把折扇遮住脸,婷婷娜娜地踩着轻盈的步伐,缓缓地走下楼来。折扇缓缓挪开,那些正欢呼雀跃的朋友们看到的是一张白璧无瑕的脸。原来,梅兰芳第一时间剃掉了留了三年的胡须,因为他又可以在闪着光泽的舞台上为我们的族人表演他举世无双的艺术了。

1945年10月10日,梅兰芳正式重登舞台,以歌舞升平来庆祝抗战的胜利。虽然,八年的艰苦岁月,八年的艰辛等待,八年的艰难度日,51岁的梅兰芳已不如以前那般文秀可怜,嗓音也起了变化,但都无损他巨大的号召力,他依旧可以唱得风生水起。营业性的演出一经恢复,就场场爆满。

演出的第三天,蒋介石和宋美龄来到现场,与梅兰芳及家人见面交谈。蒋介石对他说:“你是爱国艺术家,今天可称幸会。”宋美龄说:“Dr.梅,你能坚持不为敌伪演出,使全世界都知道中国有个不怕刺刀的演员,给中国人长了志气。”蒋介石题字相赠:“国族之华”,上款为“兰芳博士惠存”,下款是“蒋中正”,并盖上印章。梅兰芳将字收起后,就将它锁进了橱柜,他不想,也不需要借执掌军政大权首领的威势而炫耀自己。但“国族之华”之称呼却实至名归。

此时,四大名旦之一的程砚秋也在上海开唱。1936年时两人曾在北京上演过这样的对台戏,当时程砚秋32岁,梅兰芳42岁,两人都属盛年,梅兰芳赢得了更多的观众。北京观众有幸聆听。而今,程是他当年的岁数,他却已是知天命的年龄,一个旦角韶华已不再的年龄,但两人仍打成平手。上海戏迷大饱眼福。

因抗战而暂时和平共处的国共两党关系在战争胜利后又一日紧张过一日。双方都开始拉拢社会名士以占领舆论的至高点,向族人们证明自己的合法性。身处国统区的梅兰芳开始接到国民党越来越多的“殷勤”与“爱护”。1946年10月,蒋介石60寿辰,上海举行“全沪名伶盛大京剧会串”,梅兰芳演出《龙凤呈祥》。一个月之后,国民党军队攻占中共晋察冀军区机关所在地张家口,国共失和。蒋介石借机召开“国民大会”,安排晚会以示庆祝,作为国剧的京剧自然不能缺席,梅兰芳是中心。

于是,一些名士开始劝梅兰芳不如退休。著名学者黄裳1947年在《文汇报》撰文《饯梅兰芳》,说:“我又想起沦陷八年,梅在上海留须隐居的辛酸。时至今日,梅恐怕又将有留须的必要了,为了那些外来的‘殷勤’。”显然,对政治斗争有着更为理性思考的黄裳对于梅兰芳所处的环境看得更为透彻。为了明哲保身,在这段话之前黄裳还举了很多梅兰芳已美人迟暮的话语,例如“他的嗓音的确大大不如从前了,全失去了低回婉转的自由,时时有竭蹶的处所……今天我又挤到台前去看谢幕,我鼓了掌,两次,三次,我看见梅的确是老了”。显然,黄裳此时对自己喜爱的梅郎用这样的句子,目的在于将自己置身于政治之外。同时,他认为对艺术深爱的梅兰芳,看到这样的话语会因受刺激而退出舞台,从而达到保护梅兰芳的目的。但争论只是争论,当时有几个可以抽身而出、全身而退呢!

在争论与内战中,梅兰芳背着诸多为国民党工作的问题,在周恩来直接而又诚恳的挽留之下,拒绝了齐如山等人的力劝,选择留在了他所深沉爱恋、并愿为之付出生命的族人身边,与诸多留下来的名流们,一起迎接一个新的时代。

(三)代表京剧

中华民族的内战总算结束了,昔日的温山软水慢慢地从炮声的噩梦中苏醒过来,山水依旧,明月依旧,曾经燕鸣的黄昏依旧,只是日月已换了新天。新中国对待艺人的方式是全新的,在这个时代之中,梅兰芳将拥有一个新的角色。

在新中国,戏剧演员和工人农民一样,上升为国家的主人,这让梅兰芳既激动又感慨,从而满怀希望地迎接这个新时代,虽然很快就发生了一件让他不愉快的事。政协成立之初,所有人都认为以梅兰芳的名声和操守自然是政协委员的不二人选,但被当时党内第一秀才胡乔木从提名名单中剔除。还好,名单到毛泽东手里时,毛泽东立刻严厉批评了胡乔木,并以团结和改造的政策亲自将梅兰芳提名为全国政协常务委员,让他以此身份参加开国大典。自此之后,梅兰芳成了官员,开始忙于各种各样的政治活动。

这些声名曾给过梅兰芳无数的荣誉,也为他带来无数的灾难。但对于梅兰芳自己,却只愿意专心于推进京剧艺术的发展。

所以,当北京陷于灾难梅兰芳不得不退避上海之时,他每年都要抽空回到北京,除了要祭祖探亲之外,天桥下有无数挨饿的同行在等着他的救济,祖师爷也在等待他的进香。那些同行或是他父亲的同辈,或是曾与他同台演出的同事,如今因民族的灾难每天赚不到几毛钱,站在天桥下,蓬头垢面,衣衫褴褛。梅相公的汽车一驶进天桥,他们就扶老携幼地拥上前来,向梅相公请安,叫孙子给梅相公叩头。而此时梅兰芳总是满含热泪地仓皇蹲下,像远道归来的孩子,扶起他的大爷、老伯,然后将孝敬他们的红包一一递过去,这些叔叔、大爷、老伯们的泪水不由自主地从眼角淌出,流到那破旧的满是油渍的羊皮袍子上去。在梅兰芳心中,梨园就是他的家,梨园子弟们是未来的希望,再苦再难他都必须坚持下去。

所以,当我们的民族从灾难的旋涡中挣扎而出之时,年过五旬的梅兰芳依旧选择唱下去。此时梅兰芳的一对子女已经成人,他的弟子姜妙香、萧长华也一样可以在舞台上唱尽风华。可是没了梅兰芳,有谁愿意掏腰包走进梅剧团的戏院呢?当时,戏曲这个行业在歌曲的冲击下,在新兴电影、话剧的围攻下,在人们的生活朝不保夕的环境下,没了梅兰芳,谁又在乎京剧行当是否存在呢?后来,人们忙于满怀欣喜地迎接一个新的世界,抛弃一切旧的事物,没了梅兰芳,谁又愿意仔细去分析在京剧的世界中有珍珠、有黄金呢?在那个以否定过去、认定进化论的时代理念中,谁又会去反思传统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呢?

所以,无论是在民族的生死存亡面前,还是在政治的升迁变动之时,我们的梅兰芳都在京剧那里,不舍不弃,不悲不喜。无论是鲁迅的后继者们严词批评他,还是顶着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中国京剧院院长、中国戏曲学院院长的他与那接踵而来的新京剧无任何关系,他都选择言论上不争论、实际上不放弃的人生态度。终于,在建国十周年之际,梅兰芳为世人奉献了集梅派艺术之大成的《穆桂英挂帅》,使京剧再次引起世人的注意。

《穆桂英挂帅》改编自豫剧,演的是53岁的穆桂英虽然对朝廷总负杨家充满了怨气,但在民族危难的时候,她仍选择再次披挂上阵的故事。53岁的穆桂英在历经人世沧桑、看淡世态炎凉后,表现出铅华落尽后的豪气,至纯净而又至阳刚。“猛听得金鼓响画角声震,唤起我破天门壮志凌云。想当年桃花马上威风凛凛,敌血飞溅石榴裙。有生之日责当尽,寸土怎能够属他人!番王小丑何足论,我一剑能挡百万兵。我不挂帅谁挂帅?我不领兵谁领兵?叫侍儿快与我把戎装端整,抱帅印到校场指挥三军。”

于无声处听惊雷,已经65岁的梅兰芳此时在淡然平和之中爆发出了万丈光华。如果说梅兰芳少年时期的表演像《诗经》中的诗歌,弥漫着少女的文弱与清纯;青年时期的表演像宋词,如牡丹般浓烈而华彩,那么今日梅兰芳的表演就像李白的诗歌,在收放自如之中境界大开。

1961年5月31日,梅兰芳在中国科学院为科学家们演出《穆桂英挂帅》,这是他一生中最后的演出。7月,因心绞痛入北京阜外医院治疗,8月8日病逝世,终年67岁。

同类推荐
  • 巴金的青少年时代

    巴金的青少年时代

    从青年时代闯入文坛,巴金就以火焰般的激情感染着读者。与激情相伴的是他的超常的勤奋与率真:“日也写,夜也写”;坚持说真话;向读者“掏出自己燃烧的心”。正是这三条,激情、勤奋和真诚,铸就了他的人格和事业,也使他成为中国“二十世纪的良心”。这本由阎焕东编著的《巴金的青少年时代》是一本描述巴金青少年时代的学习与生活的普及性读物。本书的特点是故事性强,叙事生动活泼,说理明白晓畅。它是我们献给中、小学生和广大青年最丰腴的精神食粮。
  • 一个狗娘养的自白:媒体大鳄艾伦·纽哈斯自传

    一个狗娘养的自白:媒体大鳄艾伦·纽哈斯自传

    必须靠自己闯出一条血路,如果你不满现状,希望以新形象更上一层楼,那这些自白绝对有助于你登上成功阶梯。 艾伦·纽哈斯是一位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他把加内特公司发展为美国最大的报业公司,如果你出身贫寒,并创办了全美销量最大的报纸《今日美国》。 迄今为止,他已出版了《美国各地有话直说》《权力剪影》《真正的一个国家》《世界之窗》《近距离看世界首脑》《差不多一个世界》等作品。目前,他正在写一本新书,讲述人生中“难堪的年代”,该书将为他的第8本著作
  • 郭沫若翻译研究

    郭沫若翻译研究

    全书分为三部分:上编为综述,对郭沫若作为翻译家的成功之道、翻译活动、翻译思想以及翻译影响进行了整理与提炼;下编为郭沫若译作评介,对郭沫若的主要译作按德语、英语、俄语、日语及其他语种进行了分类评介;第三部分为附录,分为“郭沫若译论选”、“郭沫若译事年表”、“郭沫若译著详考”和“郭沫若翻译研究资料索引”四个部分,旨在为今后的郭沫若翻译研究者提供较为翔实的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圣人传

    中国古代圣人传

    中华文明史上曾产生过许多杰出的圣贤哲人,其作为、其思想、其成就一直对后世有着重大影响,不仅为华夏各民族所尊崇,而且在世界文明史上亦有重要地位。组编《中国古代圣人传》一书,旨在为进一步传播、交流、弘扬华夏文明做贡献。
  • 史迪威日记

    史迪威日记

    二战之前,他曾先后3次被派往中国。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在东南亚节节进逼,他临危受命,被再次派往中国,指挥中缅印战区的对日作战。在将近3年的时间里,他指挥盟国军队在缅甸与日军展开了两次惊心动魄的大血战,为战胜日本法西斯立下殊勋。因战功卓著,他被晋升为四星上将。然而,他所始料不及的是,中美英三国由于各自的需要和利益,在对日作战的战略等问题上存在着尖锐的分歧,中美两国之间更由于军队指挥权和租借物资的分配等问题闹得不可开交。他除了要忙于对付日本人之外,还要付出更大的精力去应付这些“国际政治问题”。盟国间的这些矛盾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史迪威也因此在1944年10月被解除了在中国的指挥职务。
热门推荐
  • 榕阴草堂诗集校注

    榕阴草堂诗集校注

    潘乃光的诗歌,直抒性灵,清淡自然,是他几十年幕府生活的结晶,亦是他用心灵去触摸幕府体制之后的伤痛之言。其诗不仅是他游幕的人生传记,同时也是他整个心灵的独自,是一部心灵的历史。它展示的不仅是他个人的人生遭遇,同时更是整个晚清游幕文人的生存状态的历史缩影,生动地再现了他们的生活原貌。在他的诗中,其情感之无端,思想之激烈,人生之蹉跎,岁月之流逝,种种伤时感世之言,无不警示着幕府士人生存状况的恶化,诠释着他们在特定时代的心灵感受,掀开了晚清一代游幕士人所处文学生态环境之一角。本校注以光绪十九年铅印本作底本,手抄本为参校本。对潘乃光的诗歌文本进行了系统的校正与阐释,力图再现其诗歌原貌。
  • 娇妻难养之老公太霸道

    娇妻难养之老公太霸道

    昏暗逼仄的车厢里,她仰起头,眼见男人那张颠倒众生的面容噙着笑。“我和你,我们天生就合适。”她和他的关系,仅限于结婚证上的两个名字,甚至连陌生人都不如。一张结婚证书,绑住她两年。……他出生尊贵,暗藏的野心,注定要为万人追逐。她家境平平,此生与富贵无缘,却阴差阳错卷入这场豪门争夺。暗夜里,她憧憬着未来开口:“傅晋臣,什么样的是好男人?”他笑的邪恶,一字一句信誓旦旦,“好男人就像你老公这样,爱一个女人,爱一辈子!”当她亲眼看到,他将另外的女人拥在怀中诉说绵绵情话,她才知道,彼时他的承诺,不过是个笑话。……名门权贵的傅家,暗潮汹涌。他冷眼旁观,无情的见证她被阴谋吞噬。这场婚姻,她赔尽所有,亦能潇洒走远。而他稳操胜劵,竟在黑暗降临的夜晚,辗转无眠。当爱覆水难收,要拿什么拯救。原来他早已画地为牢,为自己判处了无期徒刑。……【精彩片段一】当她站在豪门权贵的顶尖,光耀满身。那一眼,他便身陷囹圄。面对他的四面楚歌,她淡然处之,道:“傅晋臣哪里需要我来救?他属猫的,有九条命。”众叛亲离中,他输得一败涂地。【精彩片段二】几年后,清晨。沐果果问:“妈妈,爸爸的心和肝生病了吗?”某女皱眉,答:“为什么这样问?”儿子眨了眨眼,疑惑地说:“昨天晚上,爸爸整晚都在喊:唔,我的心肝。”某女:“……”★☆★☆推荐汐奚的完结文:豪门系列:《裸爱成婚》《假爱成婚》完结现代文:《总裁的烙痕》《冷少霸宠妻》推荐挚友好文:圣妖《豪门隐婚》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田园之农医商女

    重生田园之农医商女

    【种田】前世,为助心爱之人登上皇位,生性凉薄的她泯灭天良,六亲不认,坏事做尽,怎知,她倾尽一生,换来的却是心爱男人的薄情寡义,他纳她同父异母的妹妹为妃,也要了她命。再睁眼,她重生到了刚穿越的那一年。那年她的这具身体只有还小,家里虽然穷的只有一亩三分地,吃了上顿没下顿,家徒四壁,但至少疼爱她的爹娘尚在,哥哥没上战场,姐姐没有死,妹妹没有疯,弟弟尚未出世,脚自然也没有瘸。前世,做了太多坏事,所以这世,她是来还债的。种番薯,高价卖米;卖饮料,改良蔬菜,攻占饮食业;开商铺,卖衣物,占据服装业;救皇妃,逮姐夫,提升武艺;拥有良田万亩,通天医术,万贯家财。这辈子,她只想保护家人,带他们过上好日子,为他们挡去所有灾难,谁曾想,在她面对爱情凉薄如水时,那个前世为她付出一切,最终还为她而死的男人,会再次出现在她的面前…
  • 态度的神奇力量:今日态度成功口诀

    态度的神奇力量:今日态度成功口诀

    好好地活用你的天赋吧!好好地发挥你的想像力吧!挖掘你具有创造力的源泉吧!因为如果你这么做,总有一天一定会迈向成功的巅峰,是的,指的就是你——顶尖人物。作者给我们分享的一切都是经过他多年来深沉的思索、痛苦的历练所凝聚浓缩的人生真谛,成功定律。所以阅读本书,不想改变都是不可能的,因为他改变你于无形。观察成功者的所作所为,并且重复不断地做与他同样的事情,你就会出现与他同样的结果,这就是成功最快速的方法,这叫因果定律,去寻找达成成功的因,然后再一次种下成功的因,你自然而然会收获成功的果实。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嫡女重生纪事

    嫡女重生纪事

    家有阴险毒辣的继母,优柔寡断的父亲,外加善良单纯的哥哥,刻薄成性的妹妹,最厉害的还是人老成精的祖母。重生的豪门嫡女面对如此情况,又要如何在夹缝里求生存,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呢?感谢宝贝古提供的漂亮封面!
  • 你本是龙:激发你的成功潜能

    你本是龙:激发你的成功潜能

    每个人都具备成功的潜质,都能成为“龙”。然而,为什么总有人“翻下龙种,收获跳蚤”?其实,只要你掌握了激发潜能的方法和原则,你就能创造生命的奇迹,塑一个成功的自己!请相信:成功(机会)只青睐有准备的人!人生最大的挑战就是挑战自己!挖掘成功的潜能,找回本应成功的你。
  • 紫血回魂

    紫血回魂

    这本书是我自己从懂事起到现如今的经历,是我曾经经历过的一些事情。或许你不信,或许你不屑,但我所说的还是发生过,一点儿都不会改变。在我寿命将终的最后时刻里,仅仅是想让自己,不会忘记那曾经的种种往事,曾经那些出现在我的生命里的鲜活生命!而对于即将迎接死亡的我,命运又将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