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78300000008

第8章 钢喉铁嗓之尚小云(1)

(一)尚小云简介

尚小云(1900—1976),名德泉,字绮霞,生于北京,家中行二,祖籍河北。平南王尚可喜十二世孙,属汉军镶蓝旗。尚小云有三儿一女,其前室为李淑卿,为著名京剧净角演员李寿山之长女,即长子尚长春之生母。尚小云10岁入北京三乐科班学艺,取艺名为“三锡”,初习武生,又学花脸,因前辈们见他扮相英俊、秀丽,渐改学习旦行青衣,师从青衣名家孙怡云,后改艺名“小云”,兼演刀马旦。早间曾随李春福学习老生,是其把手徒弟,1907年起先后受教于张芷荃、戴韵芳、陈德霖、路三宝、王瑶卿等名师,演艺突飞猛进,14岁获得“第一童伶”的美誉。16岁出科后,与孙菊仙合演《三娘教子》《战蒲关》,与王瑶卿合演《乾坤福寿镜》,与杨小楼合演《湘江会》《楚汉争》等戏,与余叔岩、谭小培、王又宸、马连良等多人合作演出。他是“正乐三杰”之一。 20世纪50年代之后,尚小云的表演艺术达到了成熟境界,便将《梁红玉》《汉明妃》《银屏公主》《墨黛》等剧目加以加工和提高,对传统戏剧《御碑亭》《打渔杀家》《霓虹关》等重新精心雕琢,使其成为尚派艺术风格特色的代表巨作,至今代表着京剧旦角艺术的顶尖水平。

(二)尚派艺术

尚小云因唱腔以刚劲著称,强调一种力度,大开大合、大起大落、强调一种顿挫、棱角分明的表演,形成其独特风格,世称“尚派”。尚派唱腔特点讲究攻坚碰硬,真力转折,与此同时又以板头的变化运用,打破唱腔的固定节奏,展现其多彩的内容,在平易简约、坚实整齐中显现出峭险之处。他的演唱继承了阳刚统一的传统,早期一直以青衣口紧字松的唱法,后来辅以婀娜,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他的发音上抗下坠,对比鲜明,在传统青衣“节节高”的唱法上他可以举重若轻地表演,而且功底雄厚。他的表演功底深厚,嗓音响亮遒劲,音域宽广,高、中、低音运用自如,善用颤音,气息深沉持久,他的唱腔高亢刚健、气力充沛、一气呵成,并能连续使用高腔、硬腔,绝无衰竭之象,听来酣畅痛快。行腔往往寓峭险于浑厚,旋律富力度,顿挫分明。其念白爽朗而有感情,京白的刚、劲、辣尤为出色。他的表演满腹激情,颇具气势,而这也是尚派艺术的一大特色。他还将武生的表演吸收融化,结合到自己的旦角戏里,使旦角的妩媚多姿中又有几分阳刚之美,因此他塑造了众多巾帼英雄和侠女烈妇,代表剧目如《二进宫》《祭塔》《昭君出塞》《梁红玉》等。因此“尚派”代表角色也以巾帼英雄、侠女为多,这需要精巧的武功技巧,即便角色不具有武勇的风格,为追求艺术的温婉之美,尚小云也会根据剧情所需,适时地采取文戏武唱的方式,以便取得观众视觉上的欣赏美感,力求火爆。譬如在《昭君出塞》中扮演卓文君一角,出塞后换成烈马之时,他使用了鹞子翻身、趟马疾驰、俯冲圆场等武功技艺,这些都便于展现剧中人物的性格,也符合剧情发展的特殊场景需要,极大地提高了艺术上的审美视觉。与其他几位名旦一样,尚小云在京剧界也涉足多种领域,无论青衣、花旦、武旦都能胜任有余,但他的表演不打破各个行当的界限,而是在每一个特殊的环境之下,都以不同的行当去适应表演的需要,这便是其与众不同之处。

其代表剧目有:《梁红玉》《汉明妃》《楚汉争》《玉玲珑》《玉堂春》《十三妹》《梅玉配》《詹淑娟》《天河配》《雷峰塔》《春秋配》《乾坤福寿镜》《银屏公主》《墨黛》《祭塔》《取金陵》《长坂坡》《湘江会》《秦良玉》等剧,拍时装戏《摩登伽女》时还身着西装,用西洋乐器伴奏,一时风靡戏剧界。此外还拍摄艺术片《尚小云舞台艺术》,录制《失子惊疯》和《昭君出塞》两部影片。

尚派传人:长子尚长春攻武生,次子尚长麟攻旦角,幼子尚长荣攻花脸,女婿任志秋攻旦角,女尚秀琴未从艺。较著名的亲传弟子有张蝶芬、赵晓岚、雪艳琴、张君秋(后自创“张派”)、孙荣蕙、杨荣环、李喜鸿、孙明珠、董玉苓、李翔、包启瑜、周百穗、童葆苓、尚慧敏(长孙女)、段丽君等,再传弟子有马博敏、李莉、鞠小苏、周利、王玲玉等。

(三)尚小云往事

1.童伶博士

1915年初,尚小云在北京《国华报》举办的菊选中,以18万多票荣膺“童伶博士”。 应天蟾舞台之约只身闯进上海,他的出色表演深受好评,是继梅兰芳之后南下上海的名旦。日后的十余年间尚小云多次赴沪,每次演出都载誉而归。《申报》将其与梅兰芳相提并论,评论界虽认为尚小云在《彩配楼》的表演上不及梅兰芳,但他的《玉春堂》“不即不离,如黄庭初拓,恰到好处”。民国八年,尚小云在《楚汉争》一剧中扮演虞姬,艳美的扮相可谓称绝一时,此剧后经杨小楼和梅兰芳重排,更名为《霸王别姬》。对于大多名气大的演员,通常每晚只唱一折戏,四五十分钟便结束,即便唱“双出”(开头唱一场,末尾唱一场),也不过唱一个多小时,但尚小云唱功相当了得,从开场一直唱到剧终才谢幕。他的戏通常文武相间,戏风大气磅礴,穿云裂石,时间虽长而嗓子越唱越亮,故有“铁嗓钢喉”之称。尚小云喜好饮茶,也讲究吃,爱广交朋友,因此他的饭局较多,他与另三位名旦以及其他友人每月均有固定聚餐,地点多在北京前门外的泰丰楼,有时会在珠市口丰泽园,又或者在煤市街致美斋。这些艺术名流每每一起谈论琴棋书画,切磋技艺,交流信息。

2.王府书童

尚小云是清初平南王尚可喜的后裔,家世可谓是有根底的。其父为汉军籍旗人,任那彦图王府的大管家。早年家境富裕,不料一场“义和拳”使其家业损毁殆尽。父亲悲忿难解离世而去,尚家开始没落。由于全家生活陷入困境,母亲经人引荐将其送往那府当书童。那王府上下都很喜欢这个眉清目秀、做事伶俐的孩子,尤其深得那王的欢心,那王见他喜好唱戏,觉得这孩子必是个人才,便与尚老太太商议把他送到戏班接受专业的训练,尚老太太一口答应,心想儿子唱戏若是可以唱红成了角儿,母子二人就有出头之日,这比在王府做书童要好得多。由于尚小云体格孱弱,母亲同那王商量希望他可以学习武生,以便练得健壮一些。戏班本是量才器使,但看在那王的面子上允许其学习武生。正因如此,尚小云在四大名旦中武工最扎实,他能打能翻,武艺绝佳。尚小云成角儿后,不忘那王恩情,每年都会在那王的寿辰上为其演出,唱上一晚的堂会戏(指年节或喜寿之日,富贵人家出资邀请演员为其做专场演出),在那王六十大寿那年的堂会戏上,尚小云作为大轴表演了新排的《玉春堂》,喝彩不断,此后一直为梨园行和老戏迷津津乐道,为那王表演他分文不取,说这是孝敬。

3.毁家办学

同类推荐
  • 多才风雅:上官婉儿

    多才风雅:上官婉儿

    《多才风雅上官婉儿》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斯大林(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斯大林(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从事社会主义宣传,被神学院开除,坐牢、流放,斯大林有一个革命家应该有的典型经历。
  • 读人新裁:中国历史人物的典型经验

    读人新裁:中国历史人物的典型经验

    读人总会有某个角度,总有“见仁见智”的情况,因为人的本质也是不断展开的过程,因而读人只有在过程之中才能够不断超越原有的层次,进而不断地深入。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我们要从开端上解读,在过程中领会,在历史中诠释,在未来中把握。读人要在历史的延续中读出人性、人的特征与人的本质。人在面向世界生成的同时,历史也按照人的本性特征不断展开,从历史中能够看到人的发展轨迹。在这个意义上,读史就是读人,在人的本质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因素的价值。
  • 鲁迅的青少年时代

    鲁迅的青少年时代

    当代青少年正在从鲁迅思想文化宝库中去感受鲁迅的爱国情怀,他的思想与憧憬,他的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文人气质,他的从容裕如、游刃有余的练达作风。
  • 压不垮的左宗棠

    压不垮的左宗棠

    为什么梁启超说左宗棠是“五百年来第一伟人”?为什么曾国藩说左宗棠才是“当今天下第一人”?为什么美国《时代》周刊将左宗棠与毛泽东、成吉思汗并列,称为全球最智慧的三位中国名人?左宗棠的旷世伟大到底是怎么炼成的?本书以当代鲜活的视角,入木三分地剖析左宗棠独具个性的政治韬略智慧,细致晒出“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晚清官场剧烈权斗的台前幕后和为官升迁之道。全景式展现左宗棠的传奇人生,更客观、更生动、更深刻。
热门推荐
  • 无后为大

    无后为大

    《无后为大》详述了自己不要孩子的理由,通过对生命、成长、教育、社会、伦理、环境等问题的讨论,试图以这本书满怀诚意地探讨现代人的母题之一——生育。全书分为“上篇:人生神圣”、“中篇:内心惶惑”和“下篇:外在恐慌”三大部分。上篇主要叙述作者对于生命创造的敬畏,“被生者”的权利和个人生活的转变。从中篇起,作者开始向繁育子女的传统观念发起挑战,批评生养关系中的占有欲和控制欲、孝道的荒诞、经验主义对自由的限制和家庭角色的错乱。用自己和朋友的经历来谈父母的职责、如何尊重他人、如何爱人。在下篇里,挑战延伸到社会环境,对政治、社会、教育体制、环保现状进行批判。
  • 八卦王妃太嚣张

    八卦王妃太嚣张

    于是乎,他说:“我许你快意江湖一生一世!”···········他敛去一身锋芒,不适合养病!”唯有他,轻飘飘的两声咳嗽,某男勾起一抹笑意,他说:“你若欣然接受,两人携手离去的背影,他以江山为媒,他才是人生的赢家!,百炼钢化为绕指柔。却引得她关怀备至:“相公,咱们走,后位为聘,这里空气不好,那么我们重新开始”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民国往事:魂梦与君同

    民国往事:魂梦与君同

    一对翠玉耳环,缓缓揭开几对男女错综复杂的身世之谜。一座经久不变的石塔还能不能圆起那一段历经了大半生还绵绵不绝的民国旧梦。娓娓道出民国年间一段刻骨铭心的往事。--情节虚构,一个奇异的梦境,请勿模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陌上枝头

    陌上枝头

    莫关关曾经用一个五年去做一场梦,梦醒后,又用了另一个五年背着回忆流浪。风餐露宿。她去过最远的远方,爬过最高的高山,邂逅过最美的男子……兜兜转转,走走停停,又回到了最初的地方。昔日背叛的恋人,拥在她的耳边,一次一次沉沉唤着,回来吧,回来我继续爱你,不让你受丁点儿委屈。曾经只远远站在身后的温柔男子,如今一招一式,步步为营,一点儿一点儿走进她的心里……为了拿命救过她的女子,她选择嫁给那个站在高处,指点江山的男人,他说,容你一个窝,免你四下流离。可惜他给的,不是她的安乐窝,娶了她,又虐着她,一次又一次的逃离,逃到他再也找不到的地方……*****当我站在瀑布前,觉得非常的难过,我总觉得应该是两个人站在这里。莫关关,不如我们重新开始。但是你又在哪里……我走过高山,穿过荒原,天涯海角,依旧是找不到。是不是错过了就再也寻不回。
  • 斩神

    斩神

    我,张浩宇傲视九天,崛起于红尘,横扫诸界无敌天下不过一念之间!诸天修士只为寻求堪破生死,但我只为游戏红尘!传说九天之上有神灵,然我要做的就是斩神!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