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77500000002

第2章 经济迅增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扩张

1856年,正当太平天国革命风暴席卷长江两岸、清朝封建统治岌岌可危之际,西方资本主义强国——英国、法国在美国、沙俄支持下,联合发动了一场长达四年的侵华战争。这次战争旨在强化和扩大其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已经攫取的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等权益,并使鸦片贸易合法化,其实质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因此将这次战争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其间,英、法两国公开对华使用武力,美、俄两国则对其积极支持,通过充当“调解人”而渔利。此次战争最终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结束。英、法、美、俄各国都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使之在中国的权益进一步扩大。中国则随着更多主权和权益的丧失,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泥潭里进一步深陷。英、法等国侵略者继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再度发动的新一轮侵华战争,是欧美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必然产物。第一次鸦片战争在英国历史书中称为“通商战争”,称其本来只想和中国平等通商做生意,但中国不答应,才逼得他们动武。中国打不赢,只得接受英国的条件,被迫打开国门。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签订了一系列有利于西方国家的条约,西方资产阶级本以为中国一旦开放,他们工业革命后生产出来的产品便会获得全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全都发了疯似的”。但悠久的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男耕女织的小农家庭有强大的排斥外来商品的力量,西方的商品难以立即倾销。与此同时,西方国家包括沙俄的经济则在迅速发展,继续扩大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而中国这一广阔的潜在的市场仍然是他们觊觎的目标,加之清王朝在战争中所呈现的衰败,使沙俄看到有可乘之机,伴随其农奴制危机的发生及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侵略扩张野心的沙俄开始垂涎中国的领土。

(一)英、法、美扩张愿望的增长

在1842年鸦片战争结束后,英、法、美与中国签订《南京条约》与《黄埔条约》《望厦条约》,从中国割走了香港岛,并攫取了开埠通商、领事裁判、设立租界、协定关税等特权,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由此相继侵入中国,但是它们不满足已经取得的特权和利益。尤其在19世纪四五十年代,是世界自由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时代。1848年加利福尼亚金矿和1851年澳大利亚金矿的先后发现,以及殖民地市场的不断扩大,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新的工业高潮。扩大市场成为此时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更加迫切的要求,扩大各自在中国的侵略权益成为资本主义列强此时极为强烈的愿望。

19世纪四五十年代,英国的工业革命已经完成,进入到主要依靠机器生产和以机器生产机器的时期,成为全世界的工业中心,其工业生产在世界上居于垄断地位。1855年英国的煤、铁生产量和棉花消费量在全世界占据重要比重,美德法俄四国的这三项总和分别只有英国的百分之四十六点九、百分之六十八点一和百分之七十四点五。工业革命的完成使其生产力水平激增,其对外贸易也大幅度增长,对外贸易额在世界上首屈一指。伴随这种发展,英国必须不断扩大海外市场与原料供应地,以确保其生产能力的维系。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资产阶级为开辟了一个拥有四亿人口的广阔市场兴奋得发狂,以为能大量销售其产品,获得高额利润。英国在香港所办的《中国邮报》甚至发表社论渲染:“只要中国人每年用一顶棉织睡帽,不必更多,英格兰现在的工厂就已经供应不上了。”但鸦片战争后,由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对外国商品具有自然抵制性,加之英国输华商品有不少根本不适应中国人的习惯和要求,而且英国等国大量输入鸦片,使中国出口收入大半被抵消,无力购买英国的工业品,结果,英国棉纺织品和其他工业品在中国销售量有限。英国资产阶级把他们的商品在中国滞销的原因归罪于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以及他们享受的特权有限。因此,极力想要扩大其在中国的权益,力图在此种对外扩张中谋求出路。

法国的工业革命虽然迟于英国,规模也远远落后,但自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开始,伴随其向工业革命最后阶段的过渡,其经济迅速发展,尤其是对外贸易额在1847年-1856年间增长了百分之一百一十一。此时,是法国七月王朝统治和拿破仑三世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的时代。前者代表金融贵族集团专政,后者代表金融贵族和工业巨头阶层的利益,都推行对外扩张政策,并利用天主教作为对内统治和对外侵略的工具。19世纪40年代以来,法国发动了一系列对外战争,1841年-1847年继续挑起对阿尔及利亚的战争;1843年-1847年三次对越南进行武装挑衅;1854年-1855年伙同英国对俄宣战,参加克里米亚战争,并在上海公开镇压小刀会起义。因此,对外扩张是此时法国的一贯政策,而后来法国与英国联合进行的对华侵略战争,可说是它对外扩张政策的继续。

美国工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较为迅速,到19世纪40年代,英国人承认美国生产的粗布在中国市场占据绝对优势,成为英国的劲敌。到1860年,美国的棉纺织品生产位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英国。为开拓市场,美国也推行对外扩张政策。1846年,根据英国的协议瓜分俄勒冈;1846年-1848年挑起对墨西哥的战争,夺取了格兰得河以北的大片土地,其面积超过法德两国版图之和;1847年-1853年觊觎琉球和台湾;1853年-1854年,又用武力胁迫日本放弃闭关政策,向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开放。此时,美国对打开中国市场也抱有极大的野心。美国总统斐尔摩在1851年12月2日致国会的咨文称:“我们对华的商务万分重要。而且,由于我们太平洋沿岸海口与东亚交通增进的结果,这商务的重要性更日益增加了。”1854年,美国驻华委员麦莲讲得更清楚,他说:“只有(要)整个内地都开放,中国就会成为美国工业产品最有价值的市场。其价值大于美国现时所有进入的全世界一切市场之总和。”

可以看到,在1846年-1856年间,欧美资本主义各国工业的迅速发展需要有广阔的新市场与之相适应。但实际情况却是,本国市场有限,即使再扩大,扩大速度也远远不能满足其工业迅速发展的要求。因此,进一步掠夺殖民地以扩大国外市场,已经成为欧美资本主义列强共同的强烈愿望。

(二)农奴制危机和资本主义发展中的沙俄扩张野心的剧增

俄国与清王朝之间,自《尼布楚条约》签订到鸦片战争爆发的150年间,基本保持着和平稳定的局面,但是自彼得大帝以来的历代沙皇却从来没有放弃过侵吞我国东北和西北边陲领土的野心,也从来不曾放松过对我国的经济、宗教侵略。以19世纪初至20、30年代为例,沙俄侵略者的足迹就曾闯进库页岛南端、斋桑湖以东、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以及特穆尔图淖尔(伊塞克湖)一带,或筑垒、或索取赋税、或进行测绘,并唆使俄商冒充中亚商人潜入塔尔克巴哈台(塔城)、伊犁和喀噶尔(喀什)等地牟利、刺探情报。从19世纪30年代起,沙俄更是开始通过中亚向我国输入鸦片。而在鸦片战争以后,曾经有过“康雍乾盛世”的清王朝辉煌不再,且其衰败的态势也在战争中充分暴露,这对不安于现状的沙俄而言是一个绝好的时机,使之不曾真正消除的侵略中国领土的野心逐渐膨胀。

同时,沙俄自身发展中的矛盾也促使其要加紧实行对外扩张的战略。一方面,农奴制危机严重,人民反封建斗争和非俄罗斯民族地区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1826年—1854年间,就爆发了709次农民起义,平均每年在24次以上。为寻求化解危机的途径以维护贵族农奴主的统治,沙俄政府在极力镇压人民反抗的同时,也力图通过发动对外战争,分散和缓解国内的危机。另一方面,19世纪30年代起沙俄资本主义有了较快的发展,需要更为广阔的市场和原料产地。1845年—1857年间,沙俄的工业生产水平虽然远远低于英美德法等国,但与其自身的发展相比较,可以发现,沙俄机器制造业发展速度很快,在短短十几年间增长二十倍以上。随着手工劳动向机器生产的加紧过渡,资本主义所受的封建农奴制严重束缚的问题日益凸显,加之在与西方工业先进国家的竞争中,工厂主和商人难以获取更多利润。在这种情况下,除希望沙皇“自上而下”进行改革破解内在的束缚外,也迫切要求沙俄政府开疆拓土,以开辟国外特别是亚洲的市场和原料产地。以上两种矛盾的交织,促使沙皇俄国将侵占中国领土的长期预谋变为直接行动。尼古拉一世乘机大大加快了侵华的步伐,一面把夺取黑龙江流域作为远东扩张计划的重点,一面建立新西伯利亚堡垒线,以图鲸吞整个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我国领土,与此同时,又逼清政府签订《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扩大经济侵略。

同类推荐
  •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04:袁氏称帝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04:袁氏称帝

    独家史料,新锐观点,中国版维基解密“幽默讲史新掌门”雾满拦江彪悍开讲民国史历史长河波涛汹涌,传奇人物各领风骚!民国这趟列车,在历史的轨道上,高速行驶着!汽笛长鸣,呜民国列车驶入了“袁世凯时代”。称帝前异象连连,是天命所归,还是北洋集团运作的结果?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袁世凯到底签署了没有?孙文运作的“十一条”,又是怎么回事?明知称帝违背历史潮流,袁世凯为何依然称帝?小凤仙因蔡锷而出名,史上真实的小凤仙究竟是怎样的?袁世凯最器重段祺瑞,两人后来又为什么有了激烈的冲突?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洪宪帝国”轰然倒塌?这所有所有的疑问,“幽默讲史新掌门”雾满拦江将用他特有的麻辣、幽默、深刻,向你道来。
  • 王莽改制

    王莽改制

    王莽为西汉外戚王氏家族的成员,其人谦恭俭让,礼贤下士,在朝野素有威名。西汉末年,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王莽则被朝野视为能挽危局的不二人选,被看作是“周公在世”。公元9年,王莽代汉建新,建元“始建国”,宣布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王莽统治的末期,天下大乱,新莽地皇四年,更始军攻入长安,王莽死于乱军之中。王莽在位共15年,死时69岁,而新朝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朝代之一。《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王莽改制》讲述的就是这段历史。
  • 亚欧战火(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亚欧战火(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世界形势,包括共产主义的发展和法西斯势力的崛起。法西斯起于德国,而后很快的传到日本等一些其他的帝国主义国家。这些国家赤裸裸的展现了瓜分世界的野心。
  • 姜瓖与大同兵变

    姜瓖与大同兵变

    姜瓖(?—1650),陕西榆林人。本是明朝大同镇的总兵官,在公元1644 年历史发生巨变的关键之年,他先投降李自成领导的大顺军,后又投降入关的清朝统治者,攻杀农民军。
  • 明朝能臣王崇古和张四维

    明朝能臣王崇古和张四维

    在明朝的历史上,值得一提的是晋商,鼎盛时期的山西商人,足迹遍布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极大推动了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热门推荐
  • 浮生半枕红尘梦

    浮生半枕红尘梦

    身遭孤辰之难,手握逆天之力,却难逃命运捉弄的越界之女,面对岔路口上的人生该如何抉择?一个是永远守护,甘愿付出的邪道男子。一个是心怀天下,超尘脱俗的正道和尚。面对同样的救命恩人,会舍大取小,还是舍生取义?
  • 大元王朝2

    大元王朝2

    本书以严谨的治学态度,详细解读了元朝的历史,使成吉思汗、忽必烈、元顺帝、耶律楚材等历史人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了今人的面前;将蒙古军西征、丘处机与成吉思汗以及蒙元历史上的各种历史事件娓娓道来。对于今人正确认识元朝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 明宫绝恋

    明宫绝恋

    她,四岁入宫,经历过皇朝四代,从宫女到贵妃,看尽了后宫翻云覆雨;她从一个小宫女跻身于集至尊荣宠和权力于一身的贵妃,难道仅仅是因为她美貌如杨贵妃、妖娆如赵合德,功夫不亚于潘金莲?她大她的皇帝夫君十七岁,但他却对她宠爱了一生;他虽然没有为她争得一“皇后”名分,但他却给了她一生的宠爱。她一死去,他也紧跟着离世,这是怎样一个痴情的皇帝?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本文有点戏说,但没有违背历史框架;存在虚构,但基本符合史实。请勿对号入座!……喜欢这本书的朋友可以加我的qq群:487412177加入时请报作品任意一个角色名
  • 春秋五霸秦穆公传

    春秋五霸秦穆公传

    《春秋五霸秦穆公传》讲述了在春秋五霸中,秦穆公最具多面性。他是一个以吃亏为福,三置晋君。甚至助其对手登上霸主之位的大智若愚的君子:是一个打破禁锢。以五羊皮举百里奚于奴隶之中,君臣戮力,一统六合的霸主:是一个超越一己之私情,对曾经背叛过他的女人姚圆圆信任如初的伟丈夫:是一个大赦农民之过。赐其马肉调料的和蔼长者……《春秋五霸秦穆公传》由秦俊著。
  • 重生贵妻难为

    重生贵妻难为

    ◆宁锦出身世族,虽为庶女,却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本该按照父亲安排好的一切,荣华一世时,她却在意外“苏醒”了。前世的她从皇子庶妃到正妃,一切自有家族安排。她荣耀加身,也乐得自在,对并不爱慕的夫君,极尽正室的大度和宽容。然而在夫君称帝,她荣登后位时,却被囚禁于地下,由怀着龙子的庶姐踩着她上位。而整个相府落败,家族中人多数处以极刑…重活一世,这一世的宁锦只有一个目标:保住家族荣耀,誓让一切渣滓生不如死!◆一句话简介:上一世能嫁了你,这一世便能休了你。男主版简介:皇后,你还能更难搞点么!(╰_╯)#本文1V1,男追女,男宠女,互宠。另外,渣男撤退!宅斗撤退!
  • 地陷

    地陷

    光盘,广西第四、六、七届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理事。获广西、全国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以上30余次。创作及出版长篇小说6部,在花城、上海文学、作家、钟山、北京文学等中国核心刊物发表作品若干,迄今共发表各类作品150余万字。
  • 珠光翠影:中国首饰史话

    珠光翠影:中国首饰史话

    朦胧中芳香飘来,纯洁如水月夜白,细寻找,山崖小花独自开,泉涧霜草衰,风雨吹不败,东方即白斜雾霭,冬雪融化春徘徊,馥艳轻盈云绿黛,满山满谷花盛开,微笑中,人人钗头有花戴
  • 通知书

    通知书

    光盘,广西第四、六、七届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理事。获广西、全国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以上30余次。创作及出版长篇小说6部,在花城、上海文学、作家、钟山、北京文学等中国核心刊物发表作品若干,迄今共发表各类作品150余万字。
  • 相见,不如怀念(全本)

    相见,不如怀念(全本)

    曾经的情感不再,遥远到无从追忆。如今的情感早步入正轨,大石坠顶都起不了浪。当有一天一个曾经熟悉的陌生人从茫茫人海中蓦然出现,情感的天平失衡了……继“七年之痒”之后,高克芳又提炼出“旧情复萌”的情感范式。都说“新鲜旧情人”,我们如此念旧是否只是因为曾经失去?内外煎熬,左右为难,每个人都在做出自己的选择。《相见,不如怀念》近日由河南文艺出版社改名《亲人爱人》出版上市,请喜欢的朋友们关注。
  • 我是我的神(上)

    我是我的神(上)

    《我是我的神(套装上下册)》是一部读后让人觉得异常沉重的小说,全书弥漫英雄之气和悲悯情怀,讲述了在巨大的历史变革下乌力图古拉一家两代人的坎坷人生。小说用动人的笔调阐释了生命与情感、罪恶与救赎、战争与和平、存在与死亡的关联与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