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7700000040

第40章 毛泽东:不动笔墨不读书

名人简介

毛泽东(1893~1976),湖南湘潭人。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韶山一农民家庭。早年就读于长沙湖南第一师范,即开始革命活动,接受并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1921年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历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等职。平生于政务、军旅之暇,喜爱诗词、书法,用功尤勤,造诣甚深。著有《毛泽东选集》5卷,遗墨辑有《毛泽东书信手迹选》、《毛泽东题词墨迹选》、《毛泽东诗词手书》、《毛泽东手书古诗词选》。

心法探源

毛泽东一生酷爱读书。在湖南第一师范学习期间,常常拿着书本到最热闹的城门南门口去看书,任凭车水马龙,人声嘈杂,他不去理睬,只顾自己集中注意力埋头看书,时而朗读,时而默念,专心致志,旁若无人。

夜深人静,同学们都已进入梦乡,他还在走廊上或茶炉室的灯光下看书。有一段时间,宿舍熄灯后,他自备一盏小灯,下面用一节竹筒垫高,坐在床上继续看书。

有半年时间,毛泽东到湖南图书馆自学。他每天吃完早饭,就急忙奔向图书馆,有时还没有开门,他就在门外等,经常是第一个进门。到关门时,他总是最后一个离开。中午常常饿着肚子不吃饭,有时就到街上买几个烧饼充饥。从炎热的夏天到寒冷的冬季,毛泽东去图书馆读书从未间断过一天。当北风呼号,大雪纷飞的严寒时节,看书坐久了,脚冻得发痛,他稍许活动一下双脚,便又把全部精力集中到书本上去了。在这段时间里,他读了不少哲学、政治、自然科学、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书籍。

毛泽东一生都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解放后,他日理万机,公务十分繁忙。然而他还是利用点滴时间看书。二十多年里,他先后从北京图书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等单位借用的各种书籍多达二千余种,五千余册。

毛泽东的学识虽已很渊博,但他走到哪里,总是把自己爱看的书带到哪里。他办公兼卧室的房间里,床上、办公桌上、会客室里,到处都放着自己喜爱的书籍,他的整个住房,就好像一座小小的图书馆。

写课堂笔记和读书心得,是毛泽东多年养成的读书方法和习惯,他赞赏“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读书格言。毛泽东喜欢在读过的书上写眉批。他读过的《伦理学原理》一书仅有十多万字,而他用毛笔小楷在书的上下空白处以及字行之间写上的眉批和提纲,密密麻麻多达一万二千字,最小的字要用放大镜才能看得清楚。而且,几乎将全书逐字逐句都用红笔和黑笔加上圈点、单杠、双杠、三角、叉等符号。凡是书中比较精辟重要的内容,总是用浓圈密点,甚至圈上加圈,点上加点。从中可以看出毛泽东读书的认真刻苦和独立思考精神。

读书,使毛泽东具有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政治智慧。毛泽东的读书兴趣很广泛,哲学、政治、经济、历史、文学、军事等社会科学以至一些自然科学书籍无所不读。大致进行分类的话,毛泽东一生所读的书可分为三大类。

毛泽东所读的第一类书,是马克思主义。1936年,毛泽东在延安曾向来访的美国记者斯诺说:“1920年冬,第二次到北京期间,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情况的书籍。我热心地搜寻那时能找到的为数不多的用中文写的共产主义书籍。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这三本书是:《共产党宣言》、考茨基著《阶级斗争》、柯卡普著《社会主义史》。毛泽东对待马列著作和其他著作不同,他是把它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科学宇宙观,是为了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从中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也就是说,把它作为救国救民、治党治国的经典。毛泽东读马列著作,主要读基本代表作,特别是和中国革命问题联系密切的著作。

毛泽东读书的第二类内容,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是一个古老的文明大国,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毛泽东热爱祖国,喜爱中国传统文化。在传统文化中,他最有兴趣的,一是历史,二是文学。在历史方面,毛泽东读了很多史书,有正史也有野史,他特别重视《春秋》、《左传》、《资治通鉴》、《二十四史》。

新中国成立后,他在1952年买了一部清乾隆武英殿版的《二十四史》全本。之后把这部史书通读了一遍,重点篇章读过多遍,并作了标点、断句,还写了大量批注。鉴于毛泽东对此书的批注有极高的学术价值,中国档案出版社于1996年按原书原貌出版了《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一些史学家看了评点以后,赞叹不已,认为毛泽东真读懂了《二十四史》,而我们并未读懂。

毛泽东钟爱中国古典文学,尤其是古典诗词。《诗经》、《楚辞》、《唐诗》、《宋词》,他都熟悉,尤其赞赏《楚辞》中屈原所写的《离骚》,认为这是一千多年前所写的爱国诗词,表现了对祖国的无限热爱。毛泽东对古典小说最感兴趣和评价最高的是明清四大小说中的《红楼梦》。他阅读和收藏的《红楼梦》有十几种版本,放在案头,有时间就看。除喜爱古典文学外,毛泽东对现代文学也十分关注,尤其喜欢读鲁迅的作品,特别是他的杂文。他还爱读鲁迅的诗,经常引用《自嘲》诗中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把它称为“鲁迅精神”,并作为座右铭,以教育党的干部。他对鲁迅给以极高的评价,称他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毛泽东非常珍视传统文化,认为这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他创造性地提出辩证地对待传统文化,将其分解为精华和糟粕两部分,提倡“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华”。

毛泽东读书的第三类内容,就是外来文化中的优秀作品。毛泽东所接触的外来文化,主要是西方文化。西方文化是一个总称,它包括欧美各国的文化,是世界文化中比较先进的一种类型,基本上属于资产阶级文化。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西方文化迅速传入中国。那时中国的一些优秀分子期望用西方文化拯救中国。

受“新学”和新潮的影响,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读书期间,阅读了大量的西方名著,有希腊、罗马的古典文艺作品——诗歌,小说和神话;有进化论,如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还有启蒙学者的民主主义,如孟德斯鸠的《法意》、卢梭的《民约论》等。这些西方民主主义的先进文化,对毛泽东产生了很大影响,极大地开阔了他的思想境界。他在1956年《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提出:要学习世界各国文化中的一切优秀成果。毛泽东认为,每个民族都有它的长处,不然它为什么能存在和发展?同时,每个民族也都有它的短处。我们要学习的是它们的长处,是各国文化中的优秀成果,而不是它的全部,而且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运。毛泽东所提出的“古今中外”学习法,其精神实质就是学习世界上一切好的东西,“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总括上述三个方面,即:从马列著作中取经治党治国,向传统文化讨教并继承弘扬,在外来文化中求知以开阔视野,这便是毛泽东一生读书生活的全部基本内容。从中不难看出它的科学内涵和学术价值。它和毛泽东的理论创造——毛泽东思想,毛泽东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毛泽东的治党治国之道之术,都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

同类推荐
  • 天道酬勤

    天道酬勤

    上了年纪的人总喜欢回忆,回忆过去说过的话、做过的事、走过的路。我的一生谈不上光辉灿烂,但也是五味俱全。一九九九年,年届花甲之际,感慨所……
  • 中国的笑容

    中国的笑容

    我曾在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仪式看五星红旗的威严、庄重我曾在金水桥上望天安门城楼望城楼何处发出巨人之声我是那么深情地仰望国旗啊仰望国旗, 就是仰望共和国的坚定我是这样久久地仰望城楼啊仰望城楼, 就是仰望中国的笑容。
  • 我问关公

    我问关公

    本文的主要内容为:为什么说关公“生在蒲州,长在解州”?、关公是怎样熟读《春秋》的?、关公是怎样到绛邑小华山求师学艺的?、南山上的三道狭谷是怎样形成的?等。
  • 吹满风的山谷

    吹满风的山谷

    本书是他近两年来创作的中短篇小说,又向我们吹来一股浓浓军队风情,兵的喜怒哀乐。辛酸荣誉又跃然纸上。,北京实力派作家作品精选丛书。著名军事小说作家衣向东,曾著有《我是一个兵》、《一路兵歌》,而为读者广为熟知
  • 蓝色火焰(纪伯伦全集)

    蓝色火焰(纪伯伦全集)

    本集整理了对纪伯伦影响较大的人物与之互通的书信,这些书信在纪伯伦短暂的一生中给予他鼓励与慰藉。在亲人中,本集收录入了纪伯伦与父亲、与堂弟奈赫莱·纪伯伦的书信,在这些书信中,纪伯伦传递出了对亲人的浓浓亲情。在友人中,本集收入了纪伯伦与诸多良师益友的通信,表现了他们之间纯洁、珍贵的友谊。
热门推荐
  • 重生锦绣世子妃

    重生锦绣世子妃

    当痴爱十年的夫君,利用她的儿子逼迫她时;顾明乐才知道,她的夫君看重的只是地位。当爱护了十余年的妹妹,巧笑颜兮的让人乱棍打死她的儿子时;顾明乐才知道,她一直亲近的人皆是恶狼。当得知父母亲死亡的真相时,顾明乐就知道了,一切的一切,皆是假象。他们看中的只是安伯候的位置,他们看中的只是顾家长房的钱财!她恨,她悔!发下血誓:若有来生,定要你们血债血偿,不得好死!再次睁眼,顾明乐回到了五年前,父母尚在时,她还是安伯侯的嫡女!这一世,定不负重生,步步为营,护亲人,斗二房三房,斗表哥表妹,斗前世渣男,斗所有害她阻她之人!这一世,再不轻易信人,再不轻易爱人,只是当妖娆的他闯入她的人生时,似乎有什么东西改变了!
  • 历史真的很有料

    历史真的很有料

    是智趣历史首席讲师雾满拦江集数十年历史写作的精华之作,沿袭作者一贯的通俗易懂,幽默、智趣的风格,在历史的边角料和碎片中,剥丝抽茧,阐释权力、人性、情爱、处世、歧见、风雅、轶闻……历史在细节处,人性在细节处,988条有料而又多味儿的历史,据说每一条都能稍微改变一下你的世界观。
  • 尸身密码

    尸身密码

    本书将揭开十大迷团:★神秘的传国玉玺究竟何时丢失,如今又在何处?★同处西疆,楼兰、于阗、龟玆等大国屡遭外侵,小小精绝何以独善其身?★光武帝刘秀文治武功雄才大略,为何屈葬于水患之地,其灵柩真在黄河中心?★罗布泊永远消失了?★四大鬼村与骷髅岛有何关联?★护国神兽是传说还是存在?★黑暗兵团在守护谁的利益?★沙漠里的海市蜃楼从来只是幻景?★被诅咒者的尸体为何僵而不腐?★躺在玉棺里的人,到底有着怎样难解的身份密码? 本人新书《完美猎杀》实体版将于6月中旬上市,敬请关注。
  • 军用勤务机科技知识(下)(军用航空航天科技大视野)

    军用勤务机科技知识(下)(军用航空航天科技大视野)

    不论什么武器,都是用于攻击的工具,具有威慑和防御的作用,自古具有巨大的神秘性,是广大军事爱好者的最爱。特别是武器的科学技术十分具有超前性,往往引领着科学技术不断向前飞速发展。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不可不读的最伟大的发明故事

    不可不读的最伟大的发明故事

    在成长的道路上,最快乐的体验是求知;在探索的过程中,最需要的帮助是引导。希望这套书能引导小朋友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快乐遨游,成为小朋友们的良师益友!
  • 你因灵魂被爱:张爱玲传

    你因灵魂被爱:张爱玲传

    胡兰成、桑弧与赖雅,谁是张爱玲一生挚爱? 闫红以史料结合张爱玲小说、信件,将张爱玲与母亲、父亲、姑姑、弟弟的纠结亲情,与炎樱、苏青、傅雷、柯灵、夏志清、宋淇、邝文美、庄信正等人的复杂友情,与亦舒、三毛、水晶等粉丝的往来渊源,特别是与桑弧、胡兰成、赖雅、佛朗士几段情缘的来龙去脉一一道来。闫红眼毒心静,笔下有理也有情,腾挪自如地刻画民国女子的缠绵情事之余,也大刀阔斧地书写了时代边缘的落叶长风。与其说她用文字去写张爱玲,不如说她用文字去演张爱玲。
  • 我们的故事2

    我们的故事2

    以他们为那个时代的“标本”,已是茫茫40载春秋。当年的知青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他们以青春和生命为代价所耕耘的土地上却永远留下了印记。作者用纪实文学的方式描绘出属于一代人的图景:他们和共和国一起经历苦难,从1968年底“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指示发表至今,一同迎来崭新的时代
  • 重生之众神的宴会

    重生之众神的宴会

    一场神灵的宴会,一个由神与魔主宰的世界。一个满身裂痕的少女的重生。“露薇儿你知道吗,你不只一个灵魂,你身上这每一块儿,都附着一个灵魂。”史可朗先生神秘兮兮指着她手上一块一块被裂痕分开的肌肤。一个古怪少年的黑暗身份,“如果当时有我在,你一定不会变成现在这样,你一定不会不记得我!”······感谢创世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
  • 总经理管人管事管利润大全集

    总经理管人管事管利润大全集

    本书共六篇,包括了第一篇总经理的角色与自我管理、第二篇管人与激励、第三篇技术与生产、第四篇营销与服务、第五篇财务管理与利润管控、第六篇企业文化与员工守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