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75600000009

第9章 文心解疑(8)

八、《镜花缘》中体现了哪些道教思想?

众所周知,《镜花缘》主要叙述了百花仙子唐闺臣及群芳因过被贬红尘,以及她们在凡间所历、并于女科应试中高中才女,最后尘缘期满而回归天界的故事。从这一故事的结构来看,无疑受到了道教”谪仙修道”母题的影响。

“谪仙修道”是道教中极为常见的仙话模式,一般指上界的神仙因犯了某种过失而被贬下界、转世为人,在凡间通过历劫修道,最后得以返回天庭。正因小说的故事原型来自道教的”谪仙修道”母题,所以道教中谪仙的回归与凡人的修道,才被作者作为小说的一大重要主题而凸显出来。

不但《镜花缘》的主旨与道教的修道主题息息相关,而且其主要人物,甚至某些次要人物形象的内涵,也多与修道主题相呼应。在《镜花缘》中,他们甚至就是作为道教思想的象征符号出现的。

小说的第一主角是唐闺臣。唐闺臣的前世为百花仙子,这位谪仙在被降黜为凡人后,依然智慧不凡、风度高雅,作者在塑造这一人物形象时,便竭力凸显其作为仙家的气质和品格。在泣红亭的碑记上,唐闺臣号”梦中梦”,其意取自《庄子》:”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意思就是说,唐闺臣在红尘之中的历劫不过是大梦一场而已。而这位谪仙显然是能够参透凡俗人世的,因此她虽然文才斐然,然而却并不留意功名,在应试前就一心入道,只是因为父命难违,这才参加才女应试;中了才女以后更是对红尘一无留恋,最终追随其父,入小蓬莱成仙。

除唐闺臣外,降黜红尘的花仙均为群相而面目颇为模糊,相比较之下,颜紫绡则是其中作者着墨较多的人物之一。而这位自幼练习剑术,武艺高强的女中豪侠,一出场就颇有离尘超凡的气质。她不但剑术非凡,来去倏忽,而且慧眼独具,一眼就能辨认出仙猿与仙箓;在救助宋素的过程中,她不但胆识过人,而且是非分明;在自己高中才女以后,她也并不贪恋红尘富贵,情愿和唐闺臣相伴,一起入小蓬莱修道。

在小说的第五十九回,许祥龄在眉批中赞叹道:有神通的仙家,在红尘中往往隐没形迹,无欲无求,但是只有剑侠颜紫绡,既不像神人那样,也不像世俗中的人那样。也许,颜紫绡就是作者李汝珍想要着力刻画的谪仙形象,因为正如许祥龄所说,她既有仙家的神通,又不像仙家那样销声匿迹、无迹可寻,而是在世间仗剑行义,最后功成身退。在她的谪仙品格中,反映的无疑正是道教神仙修道济世的一大功能。

在小说中,除了唐闺臣外,唐敖可谓小说中的又一个重要人物,其最后的归宿也是入道修仙。与百花诸仙不同的是,唐敖并不是谪仙下凡,而是凡人通过修炼达到仙界的。综观唐敖的得道过程,首先是他经历了科举失败后对功名利禄的幻灭,然后才萌发了求仙的志向;后来分别透过服食奇花异草,在游历海外的途中,将散落异域的花仙会聚一处,建立了所谓求仙的功德;最后才进入小蓬莱,得道成仙。在唐敖的形象中,我们不但能够发现凡人修道的可能性,而且也能认识到服食及修德对于修仙的必要性。

在小说正面的主要人物中,除了唐敖父女与颜紫绡以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那只曾在百花仙子洞中、后又随群芳贬谪红尘的得道仙猿。这只白猿虽然被贬在小蓬莱,但是牠在红尘之中依然勤于修炼,不食人间烟火。也就是因为牠很少受到尘烟熏染,所以牠的通灵才得以保持不失。小说虽然对白猿着墨不多,但据作者在小说中所写,这部小说的流传却全仗牠的通灵。正是由于牠的存在,唐闺臣才得以万里寻父,从而在小蓬莱的泣红亭巧遇仙碑。更为重要的是,正是由于牠的受命传书,这部小说的事迹才得以被做成稗官野史,流传海内。

作者在书中塑造仙猿的这一形象决非无意,因为仙猿授书的情节正是受到道教”仙真授书”思想的影响而成的。道教为了自神其教,通常将经书的流传称为”神授”,以此表明经书是神意的传达。如早期的道经《天官历包元太平经》,就是甘忠可托言天帝派真人赤精子向他传书,命令他依照道经替天行道;北魏寇谦之的《云中音诵新科之诫》,也被说成是太上老君所授。与此极为类似的是,《镜花缘》的成书也是由于仙猿的传授。在全书的末尾,作者讲到,那只白猿本来是百花仙子洞中得道多年的仙猿,因为百花仙子被贬下凡,所以跟着来到了人世。本想等尘缘期满就可以和仙子一起回山,没想到百花仙子却让牠把泣红亭的碑记交给有缘的文人雅客,将众花仙的故事流传下去之后才能重返仙山。所以牠只好捧着那碑记,天天去找那有缘人。

书中写到,白猿一直从唐访到宋再到清,相继遭到正史修撰者宋祁、欧阳修等的拒绝,最后才访到一个”老子的后裔”,于是将碑记交付给这个人,自己重回仙山。而这位”老子的后裔”即将碑上所载事迹敷演成书,便成了小说《镜花缘》。

如果说道教的”经书神授”是为了自神其书,仙猿授书也源自仙家授意,那么《镜花缘》虽然由于所描写的内容有些荒唐而被正史所不屑,但这部消磨了作者数十年心血的小说,却因为这一”仙猿授书”的仙机而流传下来,正所谓是”今赖斯而得不朽”,或许也可以让作者从中获得某种意义上的自慰。

需要补充的是,道教这种”经书神授”的思想不但在《镜花缘》中留下了痕迹,对明清其它小说亦产生了影响。如《红楼梦》篇末空空道人授书悼红轩主人(即曹雪芹)的情节,也是道教这一思想在《红》中所留下的深刻烙印。

在《镜花缘》中,李汝珍对正面人物的塑造远比反面人物要用力,然而就在这些作者着墨不多的反面人物形象中,也贯穿了道教思想的深刻内涵。例如和百花仙子交恶的反面神仙:风姨和嫦娥。百花仙子在前世就和她们两个人有仇怨,群芳的被贬谪可以说全是因为这两个人的挑拨。在小说的第八十八回中,当百花仙子被降谪为凡人唐闺臣后,为了对抗嫦娥与风姨的挑衅,又作《天女散花赋》,而这篇赋的内容就是嘲讽风月。书中写这两个人”职掌风月”,可见风姨与嫦娥就是”风月”的隐喻。基于”风月”一向被看作情欲的象征,我们可以说作者在对反面人物风姨与嫦娥的形象塑造中,隐含了道教的禁欲主义修道观,似乎并无不妥。

而道教的这一极为重要的修道原则,在小说的另一个反面人物群体的塑造中,也得到了更为充分的体现:以心月狐武则天为首,包括”得异人传授,颇有妖术”的武氏兄弟,在长安城周围设立了酒、色、财、气四关,和勤王的军队对阵。武后及武氏兄弟无疑就是酒色财气的象征,而勤王大军在红孩儿等仙家的帮助下,最终攻克了四座大关,更是道教禁欲主义修道观的投影。

同类推荐
  • 灵魂里的铁

    灵魂里的铁

    本书为李克的首部个人诗集。收录作者创作、发表的140首新诗,分为《说出那个词》、《事物的内部》、《光芒涌入》三个专辑。
  • 茹实斋吟草(高平作家丛书)

    茹实斋吟草(高平作家丛书)

    中华诗词再度兴起,点燃了我写作的热情。对于古典诗词,在我心中可以说是一方圣地,喜欢文学是从唐诗宋词的语境和意象中浸洇萌生的。中心藏之,何日忘之?即使在万马齐喑的年代,常羡慕先辈们虽戎马一生,却“腹有诗书气自华”;时至离岗,常恨人生苦短、岁月无多,却无缘亲近圣境,为诗国朝香。本以为今世难于一偿夙愿,不意晚年逢盛世,竟操觚一试,旧梦重温,拿起秃笔,发乎于情而形于诗,尤其是现代化的通讯和网络提供了便捷而广阔的写作空间。暇时,或写物会意,或缘事抒情。几位好友以时闻、事物、节俗、民生为题酬唱赠答,以表达对生活的体识和经验。
  • 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大全集)

    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大全集)

    唐宋八大家的散文是中华文化的珍贵宝藏,是国学的重要部分,值得每一个中国人认真品读。由雅瑟主编的《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大全集》精选唐宋八大家散文193篇。其中:韩愈39篇,柳宗元35篇,欧阳修32篇,苏洵11篇,曾巩13篇,王安石21篇,苏轼32篇,苏辙10篇。每篇散文均有翔实的注释和精辟的鉴赏,以及后人的点评。《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大全集》力求深入浅出,雅俗共赏,使读者尽览八大家散文的概貌和精髓。
  • 历史是明天的心跳

    历史是明天的心跳

    本书以古今中外的历史名人为感悟对象,如蔡伦、文天祥、钱钟书等历史人物,通过提纯他们身上历史的美质,一种无法言说的荒诞令我们悲戚或惊忧。以增强现代人的人格情操;采撷历史精英人性之美,人们为何在回顾生命时总要陷入对历史的追问,为的是将生命扶成正果。历史的神情里常有一些深邃的忧伤把我们感动,净化现代人被污染的灵魂。,使我们对其中所有的细节充满敬仰
  • 热读与时评

    热读与时评

    对于想在浩如烟海的长篇小说之林中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作品的读者来说。这本书还可能起到“长篇小说导读”的作用。,本书分“现象观察”、“新作短评”、“女性写作”、“历史小说”、“西部小说”、“荐语与序言”六个栏目,从宏观扫描和微观考察两个方面,对90年代以来的90多部长篇小说进行了追踪与论评;获过奖的、得好评的和有争议的各类作品,都在认真的观照之中给予了自己的评说;开放的视野怀精到的品评,既有益于读者理解具体作家作品的精妙与独到,也有助于读者了解长篇小说创作长足演进的情形与态势
热门推荐
  • 庶女狂妃:相府五小姐

    庶女狂妃:相府五小姐

    相府五小姐,天生痴傻,自幼订婚四皇子,岂料花轿临门当街被辱,未入夫家便被撵回,沦为全京城的笑柄,一气之下,撞墙自尽,只落得个香消玉殒!再次醒来,却不再是那唯唯诺诺的痴儿,十五岁的身子,二十五岁的智商,她特种部队的间谍‘美女蛇’还能怕了一群古人?偌大的相府,明着风平浪静,暗里波涛汹涌。大夫人口蜜腹剑,又有一干姨娘时时耍着心眼,斗着计谋,长姐绵里藏针,兄长骄纵枉为,庶姐庶妹阴险毒辣,一个个的巴不得她早死。没事,这些都是浮云。死而复生,她要重新谱写庶女的彪悍人生。谁不让我有好日子过,我也绝不让谁好过!
  • 妃常可爱:舞林萌主降魔计

    妃常可爱:舞林萌主降魔计

    明明心狠手辣、杀伐果断,却顶着一张可爱的娃娃脸骗神骗鬼。有人骂她“卑鄙”她问:“baby?你是在夸人家像婴儿一样粉嫩么?”有人骂她“无耻”她回:"胡说,本王妃可是有一口洁白的小牙,不信你看!"无耻、腹黑的她,被命中注定的煞星,以强大的念力召回古朝。而等待着她的,又是什么?
  • 史海回眸李鸿章

    史海回眸李鸿章

    本书从李鸿章早年落拓,写到他参与镇压太平军、甲午中日战争,创办洋务,周旋于世界外交舞台直至去世 ……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重生之悍女青叶

    重生之悍女青叶

    魂牵异世,上有软弱爹娘,下有嗷嗷待哺小弟。极品亲戚,时时刻刻打秋风。看她如何做尽恶女,痛打欺人者,手持异能,带领家人奔小康。身为高官双生嫡女,却去姐留妹,惨遭遗弃。且看她如何从农家一步步华丽归来。呼风唤雨知天象,京中贵人便自来。
  • 读故事 学做人

    读故事 学做人

    做人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如何做人,做一个怎样的人成为我们每个人毕生努力经营的事业。本书从古代先哲中吸取做人精髓,阐释了做人要自强不息、要厚德载物、要掌控好人际关系、要培养良好心态、要常常自省、要慎言语、要诚信、要有自己做人的个性等。这些做人道理并不是枯燥的说教,而是用生动小故事向您娓娓道来。如果把一盏灯放进全黑的房间,黑暗会瞬间消失,房间顿时有了光明。这时,如果增加十盏、百盏或千盏时灯,房间就会变得越来越亮。愿书中的这些哲理故事能成为点亮你人生的灯,在它的照耀下我们可以把不快的忧伤变为沉醉的美酒,把午夜的黑暗化为黎明的曙光,使原来没有意义的人生之旅变得格外轻松、欢快、达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