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73300000004

第4章 母之殁(2)

父亲点点头,坐在床边上,凝视着母亲。他抓起母亲的手,轻轻抚摸了一会,把母亲的手塞进被窝里。然后把被窝四周都按严实,防止冷风钻进被窝冻着了母亲。

母亲朝父亲笑了笑,深情地望着父亲,对父亲充满了挚爱和感激。

父亲说:“这天快亮了,我看天道好像是要变了。恐怕又有雪下,我就赶早去背几脚柴回来,不背一满天烧不到一个冬。这个时节,雪一下下来,三两天就停不了哪!”

母亲说:“那也是的,你就忙你的去吧!我们娘儿母子又帮不上你的忙。一脚少背一点,慢一点走,上坡下岭,小心点。你一倒架,我们这个家就拐了的哪!”

父亲说:“你放心,我晓得的。”说完,就背着背架子,拄起打杵上山了。

父亲心里总放不下母亲。背了几脚柴,他放下背架子,进屋看母亲,见母亲和我都睡着了,就又背起背架子上山了。

父亲一直背到天黑才住手。回到家就做饭。做饭很简单,老二样:苞谷饭、合渣汤。

父亲刚把饭做好,突然听到母亲尖厉的喊叫声:“哎呀,我的妈呀!”

父亲急忙冲进母亲屋里,只见母亲在床上翻滚着,叫喊着:“哎哟,我的妈呀!疼死我了!菩萨老爷哎,快让我闭这口气吧!我受不了哪!”

我吓得直哭,大叫:“妈妈——妈妈——”父亲也慌了神,没了主意,只是一股劲地喊:“奎生他妈——奎生他妈——你这是怎么啦?”

母亲抓住父亲的手说:“疼死我了!我背不住了,我只想早点断这口气呀!”

父亲回过神来,对母亲说:“你看你,说的什么话呀?奎生还小,才三岁,你就舍得他呀?你忍心把他丢下不管呀!”

听了父亲的话,我哭得更加伤心。

母亲抬起头来看我,挣扎着用手拉住我的手:“奎生呐,你的命怎么这苦啊?”

父亲对母亲说:“奎生他妈,你忍着点,撑着点,我马上到清溪湾请郞中去,那里有一个高见郞中,我连夜把他请来!我快去快回,你等着我噢!”接着又对我说:“你就守在妈妈身边,跟妈妈作伴,照护好妈妈!”

父亲说完就出了门,消失在黑夜里。

二更天,父亲就到了清溪湾。

父亲直奔郞中家。那郞中姓丁,在清溪湾周边也很有名气。方圆数十里也就这丁家开的一个药铺。

父亲走近丁家药铺,见窗口透出灯光,隐隐约约有说话的声音,就放心了:屋里有人,还没睡觉。父亲走过去敲门,喊道:“丁先生(当地称郞中叫先生)!丁先生!”

屋内问:“哪个?”

父亲回答:“九峰山的曾明俊。”

父亲同丁先生很熟。丁先生开了门,说:“快进来吧。”

父亲跟着丁先生进了屋。

父亲进了屋后,丁先生问:“有事呀?哪个病了?”

父亲说:“我堂客。您知道,我堂客的妈子被咬掉之后,请您开了药,本来好些了的。不料这几天病情突然犯了,又红又肿,还流脓水,今天下午硬是疼得受不住了,疼得在床上直打滚!”

丁先生问:“我给你堂客开的药敷完了?”

父亲回答:“还剩一服,昨天敷上,没得一点效,反而更严重了。我想请您去再帮忙看一看。”

丁先生说:“哎呀,那就不凑巧了哟,我今天有两个远方来客,都是一个道上的。我们要谈生意,又是才过门的稀客,我要陪他们打牌。不然的话,那生意就谈不拢噢!”

父亲听了,求丁先生:“丁先生,我堂客看到看到不行了,您不救她,她就没活路了呀!”

丁先生想了想说:“我腿脚不好,眼睛也不好,奈不何走夜路。你就在我这里住一夜,明天一早我就跟你去。”

父亲心急如焚,犹豫难决。

丁先生说:“你不要着急,你急也急不好堂客的病!她这也不是什么急症,不会有事的。”

父亲无奈地留下等丁先生。

丁先生又说:“今晚上我们不睡了,明天好早点上路。我叫我堂客弄夜宵,你跟我来陪我的两位客人打牌,这样时间过得快些!”

父亲极不情愿地答应了。

父亲就坐下来陪丁先生的客人打牌。

父亲手上拿牌,心里却想着我母亲。但父亲手气极好、火旺,一连满了七八盘。父亲赢了,却不想再打下去了。就说:“丁先生,我不打了,我不能再打了,您快点给我抓两服药,我连夜赶回去,我实在放心不下我堂客呀!”

不料那两个客人不干,说:“不打了?那不行!你赢了我们的钱想开溜,那太不仗义了吧!”

父亲说:“我把钱退给你们还不行哪!”

客人说:“那也不行!上了桌子,不到天亮就不得下桌子!我们是客,你是陪客,哪有这么不讲礼数的呀!”

父亲无奈,只好奉陪。

父亲摸起了牌,突然有一张牌从手里掉在地下,他捡起一看是个“十”字,心里陡生一种不祥的感觉。他捡起那个“十”字准备打出去,还没出手,又掉到地下去了。他又去捡,老是捡不起来。他一下神慌意乱了,把手里的牌往桌上一摔,说:“我堂客不行了,我得马上回去!赢的钱我一文不要,对不住两位客人了!救我堂客的命要紧!”

丁先生也说:“老曾事急,两位高抬贵手,那就不打了!我给老曾抓两服药,让他赶紧回去。我再来陪你们二位继续打,我们三人来葛绳子!”

丁先生很快抓好了药,包扎好交给父亲。父亲拿起药就出了门,冲进了黑夜。

夜黑风大,伸手不见五指,父亲艰难地摸索着前行,急匆匆往家赶。上羊子墩,下板壁岩,爬云雾山,走猴子岭,蹚死人子河,过土匪经常出没的十里无人坡,摔了多少跤,父亲也记不清了。摔倒了,爬起来又走。跌伤了,他强忍着痛继续往前走,心里只有一句话:“赶紧回家!”

父亲赶回家,已经半夜过了。父亲在门外喊:“奎生,快开门!”

我连忙去开门。

父亲径直走到母亲床边。

母亲已经气息微微。母亲已经不行了。但我人太小,不知事,不知母亲已经到了最后的时刻,我站在父亲身边,跟着干着急。只知道伤心,只知道流泪,不知道为父亲分忧。

父亲见母亲很急促地喘着气,说:“奎生他妈,我跟你抓回了药,有敷的、有喝的,我马上跟你弄,你坚持一会儿!”

母亲艰难地抬起手,示意父亲过去。

父亲走过去,挨到母亲坐下。

母亲抓住父亲的手,上气不接下气,一字一顿地轻声细语道:“我、我、不、不行了……你、你、就、就挨、挨到我坐、坐一会。不、不要、离、离开我!啊?”

父亲点头答应:“我不离开你,我不会离开你呀!”父亲已经泪如雨下。

母亲喘了喘气,又说:“我、我去、去了后,你、你要、要把、把我、我们的、儿、儿子、养大、成、成人啊!”

父亲答应说:“你放心,我,我一定记住你的话,把我们的儿子养大成人!就是千辛万苦,千难万难,我都不会忘记你的话!你就放心吧!”

母亲脸上露出了一丝丝笑容,又说:“我、我死、死之后,把、把我、埋、埋在、清、清溪湾河、河边……”母亲说完,“唉”地长叹一声,眼角流出了两颗晶莹的泪珠,慢慢地合上了双眼。

母亲她走了,走完了她艰辛、困苦的二十一年的生命历程。

父亲扑在母亲身上,大放悲声,号啕大哭:“你怎么忍心就走了呀!你走了,我怎么办哪?我们的儿子怎么办哪?儿子他不能没有妈呀!他只有三岁呀,你就忍心离开他呀!”

我只有三岁,真是什么事都不懂。也不知道什么是死。我母亲死了,我根本不知道母亲是死了。我母亲躺在床上,我还以为她睡着了呢。

我站在床前,用手摸母亲的脸,摸母亲的嘴,摸母亲的耳朵,摸母亲的鼻子,一边摸一边说:“妈妈睡着了!妈妈睡着了哪!”

过了好久好久,我又摸母亲,母亲一动也不动,我又去摸她的身子,她还是一动也不动,我还是摸,一边摸一边说:“妈妈你醒醒,妈妈你醒醒呀!”

我的不懂事,我无知的举动,深深刺痛了父亲的心,刺痛了父亲已经流血的心,刺痛了父亲已经破碎的心。父亲又一下扑在母亲的身上,呼天抢地,哭得死去活来。眼泪哭干了、声音哭哑了。他用嘶哑的声音不住声地呼唤:“奎生他妈呀,你好狠心呀!狠心丢下孩子就走了!孩子这么小,你就撒手不管了呀!孩子怎么能没有妈妈呀!我苦命的孩子呀!”

我这时才知道母亲再也醒不过来了,我再也没有妈妈了,我抱着父亲的身子,摇着、搡着、哭着、喊着:“我要妈妈呀!我要妈妈呀!”

妈妈再也不理我了。

妈妈再也不会理我了。

父亲强忍着悲痛,给母亲料理后事。

母亲临终前说要埋到清溪湾河边,她要和家乡的亲人们永远在一起!母亲爱她的家乡,爱她家乡的亲人!

从湖南九峰山到湖北清溪湾有三十多里。父亲请来了八大金刚,请八大金刚把母亲抬到清溪湾。

父亲给八大金刚一个一个磕头。俗语说:“磕膝包上埋父母。”“死人子是埋在活人磕膝包上的。”埋在磕膝包上,就是要多磕头。磕头归孝子磕,母亲死了,我是惟一的孝子。父亲就拉着我,要我跟八大金刚磕头。

我给八大金刚不住地磕头。父亲见了很心疼,就对八大金刚说:“我儿子太小,我就代替他来磕头吧!”

八大金刚里一个年长的说道:“我们也不想让你们磕头,可是老祖宗传下的规矩,我们也不能不遵守!那你就代替儿子磕吧!”

父亲说:“那就感谢你们了。”说着,又一一给八大金刚磕了头。

父亲给八大金刚磕了头,八大金刚抬起我母亲上了路。八大金刚抬起走里把两里路就要歇,一歇下来,父亲就要去给他们磕头,歇了再抬,抬起之前又要磕。走一程磕一程,一路走下来,一路磕下来,父亲的膝盖都磕破了。每磕一次,路上都要留下父亲的斑斑血迹。

八大金刚终于把我母亲抬到了清溪湾,抬到了我家公、家家屋外边。

家公、家家屋里已经聚集了很多人,都是来给母亲送葬的。

家家已经哭成了泪人儿。

八大金刚把抬着的我母亲放下来,搁在稻场上的板凳上。按当地的风俗,家里的人死在了家外边,是不能抬进家里的。病死的老人可以从后门抬进屋里。年轻的人死了叫忧事,就不能抬进屋里。老人死了,可以在家里放两个晚上,有钱人还可以多放几天,请道士开路、做斋。年轻人死了就不能放过夜,需尽快安埋。我母亲只有21岁,只能尽快下葬。

八大金刚歇了一会,就问我父亲:“埋在哪里?”

父亲就带八大金刚到后山家公的地里。家公追上来说:“不能埋在这里!“

八大金刚一齐望着家公,一脸的狐疑、不满、不理解。

家公解释:“嫁出去的姑娘死了,是不能埋在娘家的地里的。这是我们这地方千百年来的传教!”

我的舅爷追了上来,大声说:“爹啊,您真是扛着栗木不转弯哪!您不看看,姐夫被折腾得还像人吗?他还经得住折腾呀?我们的地里不让埋,那埋到哪里去呀?”

家公说:“我的姑娘、女婿,你以为我不心疼呀!我流的泪比你少呀?我是背着你们流的呀!我这是怕违了老祖宗的规矩呀!我怕人家骂我是不孝子孙哪!”

舅爷说:“传教、规矩都是人为的、人定的,不合人性的传教、规矩就该改一改!”他走到八大金刚身边,磕着头说:“就埋这里!把你们辛苦点,抓紧点时间,让我妹妹早点入土,入土为安哪!”

家公无语,转身走了。

母亲安葬了。

母亲安葬在远远的山边。

父亲在母亲坟前坐着,一声不吭,两眼失神,直勾勾地望着新坟,一张一张地烧着纸钱,一声一声地哭泣,一串一串地流着泪水。

我跪在母亲坟前,哭着用手刨着坟上的土,我要把土刨开,我要让母亲出来,我没命地刨啊,刨啊刨,手指刨破了,一滴一滴的鲜血,一滴一滴的泪水,滴在坟上,渗透到坟土里。

父亲看见我流着血的手指,把我抱在怀里,他的泪水像雨点一样洒落在我的脸上,和着我的泪水流淌。

天黑了,什么都看不见了。不见灯光,不见星星,不见月亮,黑沉沉的夜,冷嗖嗖的风,阴森可怕,寒气逼人,几声老鸦叫,几声野狼嚎,听了毛骨悚然。父亲抱着我,一步一回头,一步一趔趄,一步一嚎啕,一步一掬泪,离开了新坟,离开了我母亲,离开了清溪湾,离开了家公家家。回到了九峰山,回到了自己的破草屋。

进了破草屋,一眼就看见了母亲睡过的屋,母亲在那床上生下我,母亲在那床上奶我长大,母亲在那床上一病不起,母亲在那床上离开人世。看着那张床,我就又想起了我的母亲。我依偎在父亲的怀里,用双手抓着、擂打着父亲的胸口,哭着、喊着:“我要妈妈呀!我要妈妈呀!妈妈呀,你在哪里呀?妈妈呀,你还回家吗?妈妈呀,你快回家吧!”

同类推荐
  • 同谋

    同谋

    叶勐,河北省作协会员。作品见于《人民文学》《芙蓉》等期刊。小说《老正是条狗》入选《2005年短篇小说年选》。《亡命之徒》电影改编。《塞车》被译成英文。《为什么要把小说写得这么好》获2008年度河北十佳优秀作品奖。现为河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
  • 养在深闺人未识

    养在深闺人未识

    爱情也有味道:爱一个人,对方也爱你,甜的居多;爱一个人,对方不知道,酸的居多;爱一个人,对方不爱你,则苦的居多。酸甜苦,每一个滋味都暗藏一个故事,每一个滋味都代表一段感情……
  • 划过星空的wish

    划过星空的wish

    每一个精彩的故事就像是拥有鲜活的生命,让我们感动得流泪,也让我们开怀得大笑,有时候在这些故事里面我们能看到自己生活的影子,也能发现自己一直向往的恋情……
  • 楚汉传奇

    楚汉传奇

    热播大戏《楚汉传奇》同名小说!暴秦末年,秦失其鹿,群雄逐之,一时间机诡百出,兵戎遍布。沛县刘邦出自乡野,然知人、善用;枭雄项羽勇武盖世,然刚愎自用。巨鹿一站项羽少年得志,成为反秦盟主。不想,刘邦意外轻取光中,自此兄弟反目,鸿门宴前生死相搏。时势造英雄,是世事莫测,刘邦“明修栈道,暗度成仓”还定三秦,彭城大战,荥阳攻守、十面埋伏,最终项羽败亡,刘邦即皇帝位,是为汉高祖。全书以《史记》为纲,思想为经、艺术为纬,还原两千多年前那场最惊心动魄的生死较量,解读楚汉争霸玄机。
  • 醉太平

    醉太平

    期刊主编老费有个完美的家庭,这首先得益于他有一个完美的老婆刘以敏,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他开会回来推开家门,竟发现老婆红杏出墙。他们离了婚……
热门推荐
  • 一代战神:韩信

    一代战神:韩信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无颜皇后痴情皇帝

    无颜皇后痴情皇帝

    如妃说道:“好啊,一个小丫头也敢跟本宫指手画脚了,慕容晴帆,你不要得意了,不要以为皇上现在宠幸你,以后你就是皇上的心头肉了,告诉你,别做梦了。就凭你那样儿,我等着看你死在冷宫没有人给你收尸。”说着就又要来打小怜,但这次她伸手过来的时候,慕容晴帆突然一把握住了她的手,还反转了一下。看无颜皇后如何管理后宫,教训痴情皇帝。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私奔:我在泰国红灯区的十年生死

    私奔:我在泰国红灯区的十年生死

    那年我 33 岁,虽然只有 33 岁,却已经有了 13 年的婚龄。我结婚结的早,20 岁结的婚,21 岁生的儿子。那时候太年轻,对婚姻总是充满无比的渴望,可一旦真走进婚姻,却发现柴米油盐的婚姻和想象中的婚姻根本就是两回事,它真的太平淡了,平淡得就像那句流行语:握着老公的手,就像自己的左手握右手。
  • 跟奥巴马学从政

    跟奥巴马学从政

    为官从政,细细说来,无非还是关乎一些做人处事的道理,只是这些道理,比起平凡人来说,更具有影响力和社会普及性。当然,在做人处事上,也就自然要比平凡人的要求和准则来得严格和高标准。奥巴马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对自己要求都很严格,他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值得所有从政人员,以及我们普通的社会群众学习和借鉴。
  • 战国秦汉治国思想新考

    战国秦汉治国思想新考

    除法、道、儒三家外,阴阳家思想、董仲舒天人感应说和谶纬思想也对战国秦汉的社会历史起过这样或那样的作用,《战国秦汉治国思想新考》对这方面的影响也进行了探讨。并对董仲舒的评价提出新的见解。,杨生民所著的《战国秦汉治国思想新考》是系统研究战国秦汉治国思想的专著,对战国、秦、两汉用学派的思想文化治国的成败得失进行了考察。从历史上看,西周用礼制治国。春秋末年,学派思想、学派文化产生,见于记载的有道家、儒家、兵家三家。战国时,有的国家开始用学派思想指导治国,如魏国、秦国的“以法治国”。西汉初年,统治阶级以道家黄老无为思想治国,但其中是包括了法家思想的。其后,汉朝杂用法、道、儒思想指导治国
  • 说好难说的话,做好难做的事

    说好难说的话,做好难做的事

    “祸从口出患从口入”,这句俗话似乎告诉我们多说多错。但约会的时候我们要说,甜言蜜语才能抱得美人归;上班的时候我们要说,能说会道才能升职加薪;劝导别人的时候我们要说,口若悬河才能让双方平息干戈;同客户交流的时候我们要说,头头是道才能让客户对我们认可……既如此,我们究竟该如何把握说话做事的度呢?
  •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男人烦恼一扫光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男人烦恼一扫光

    医学博士奚小土收集编写的最古老、最齐全、最安全巧除男人烦恼的经典老偏方。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