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70100000010

第10章 大地掠影(3)

丁香姑娘没有碰上,年轻的导游姑娘在陈妃墓前却给我们讲了一个凄婉动人的传说。南宋绍兴年间金兵入侵,太子赵玮带陈、葛二妃登战船,由杭州赴苏州,抗击金兵,途经锦溪。一场激战中,陈妃为保护赵玮,舍身挡箭,身负重伤,不久病殁,水葬锦溪。赵玮登基做了孝宗皇帝后,难忘陈妃,难忘锦溪!下旨在五保湖畔构筑古莲禅寺,为陈妃护墓诵经。也许是陈妃情动苍天,800多年来,不管有多大的洪水,即使湖岸上的房屋都进了水,陈妃土家却从来没被淹没,那湖中的孤岛总是矗立在水面上,摇曳着芳草萋萋的情思。

锦溪是多情而美丽的,无论是饱经沧桑的石驳岸,还是历尽岁月风霜的石拱桥,抑或庭院深深的长街水巷,都记忆着动人的故事,充满了迷人的魅力。

“锦溪碧汤汤,落花时泛香。钓船频往返,渔唱复悠扬。”站在石拱桥上,低吟着古人的诗句,放眼桥上桥下风光,的确有一种醺醺然的感觉。

锦溪的生命是水做的,锦溪最引人入胜的也是湖先水色。当我们划着小船在河里穿行,石桥的圆拱在头顶闪过,稳实的驳岸散发出湿润的气息,似乎觉得走进了悠远的历史。一位初到锦溪的日本朋友,在水巷里流连忘返。她说:“水巷是一张柔软的床,睡在床上,能做人间最美妙的梦。水镇是飘在湖面上的一片荷叶,我真想成为荷叶上的一颗水珠……”

“柳带萦桥水面齐,沙明日暖鹧鸪啼。春来两岸桃争放,不是渔人也欲迷。”美丽的江南水乡棉溪古镇,引得南来北往、朝朝代代的多少文人墨客,留下几多名联佳作。而小镇却像睡梦中的少女,始终不惊不宠,以她平和绵延而又柔韧坚毅的个性,不仅孕育文化,而且包容文化、理解文化、欣赏文化、保护文化。日积月累、渐深渐厚,不知不觉间,锦溪传承了太多太多的文化内涵。从这里走出了中国第一代留学生,近百年间只有4万多人的小镇,在英国、日本、加拿大、德国、俄罗斯、法国、美国的留学生就有100多人,不愧为中国的“留学生之乡”。而悠久深厚的历史积淀,也催生了这里一个又一个民间博物馆的诞生。从金石篆刻、古砖瓦博物馆到历代钱币、紫砂壶艺、根雕、古董博物馆,珍藏门类相当丰富。这个“中国民间博物馆之乡”,传承与延续了锦溪灿烂而丰富的历史文脉。

浓浓水乡风情包裹着的千年古镇锦溪,充满着迷人的浪漫气质。找一个烟雨飘飞或是细风斜阳的时节,去锦溪看水看景看人,读文观联听故事,划船游桥走曲巷,寻找浪漫的情调,一定很美!

沙田山居

余光中

书斋外面是阳台,阳台外面是海,是山,海是碧湛湛的一弯,山是青郁郁的连环。山外有山,最远的翠微淡成一袅青烟,忽焉似有,再顾若无,那便是,大陆的莽莽苍苍了。日月闲闲,有的是时间与空间。一览不尽的青山绿水,马远夏圭的长幅横披,任风吹,任鹰飞,任渺渺之目舒展来回,而我在其中俯仰天地,呼吸晨昏,竟已有十八个月了。十八个月,也就是说,重九的陶菊已经两开,中秋的苏月已经圆过两次了。

海天相对,中间是山,即使是秋晴的日子,透明的蓝光里,也还有一层轻轻的海气,疑幻疑真,像开着一面玄奥的迷镜,照镜的不是人,是神。海与山绸缪在一起,分不出,是海侵入了山间,还是山诱俘了海水,只见海把山围成了一角角的半岛,山呢,把海围成了一汪汪的海湾。山色如环,困不住浩淼的南海,毕竟在东北方缺了一口,放樯桅出去,风帆进来。最是晴艳的下午,八仙岭下,一艘白色渡轮,迎着酣美的斜阳悠悠向大埔驶去,整个吐露港平铺着千顷的碧蓝,就为了反衬那一影耀眼的洁白。起风的日子,海吹成了千亩蓝田,无数的百合此开彼落。到了夜深,所有的山影黑沉沉都睡去,远远近近,零零落落的灯全睡去,只留下一阵阵的潮声起伏,永恒的鼾息,撼人的节奏撼我的心血来潮。有时十几盏渔火赫然,浮现在阒黑的海面,排成一弯弧形,把渔网愈收愈小,围成一丛灿灿的金莲。

海围着山,山围着我。沙田山居,峰回路转,我的朝朝暮暮,日起日落,月望月朔,全在此中度过,我成了山人。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山已经代我答了。其实山并未回答,是鸟代山答了,是虫,是松风代山答了。山是禅机深藏的高僧,轻易不开口的。人在楼上倚栏干,山列坐在四面如十八尊罗汉叠罗汉,相看两不厌,早晨,我攀上佛头去看日出,黄昏,从联合书院的文学院一路走回来,家,在半山腰上等我,那地势,比佛肩要低,却比佛肚子要高些。这时,山什么也不说,只是争噪的鸟雀泄漏了他愉悦的心境。等到众鸟栖定,山影茫然,天籁便低沉下去,若断若续,树间的歌者才歇下,草间的吟哦又四起。至于山拗下面那小小的幽谷,形式和地位都相当于佛的肚脐,深凹之中别有一番谐趣。山谷是一个爱音乐的村女,最喜欢学舌拟声,可惜太害羞,技巧不很高明。无论是鸟鸣犬吠,或是火车在谷口扬笛路过,她都要学叫一声,落后半拍,应人的尾音。

从我的楼上望出去,马鞍山奇拔而峭峻,屏于东方,使朝暾姗姗其来迟。鹿山巍然而逼近,魁梧的肩膂遮去了半壁西天,催黄昏早半小时来临,一个分神,夕阳便落进他的僧袖里去了。一炉晚霞,黄铜烧成赤金又化作紫灰与青烟,壮哉崦嵫的神话,太阳的葬礼。阳台上,坐看晚景变幻成夜色,似乎很缓慢,又似乎非常敏捷,才觉霞光烘颊,余曛在树,忽然变生咫尺,眈眈的黑影已伸及你的肘腋,夜,早从你背后袭来。那过程,是一种绝妙的障眼法,非眼睫所能守望的。等到夜色四合,黑暗已成定局,四围的山影,重甸甸阴森森的,令人肃然而恐。尤其是西屏的鹿山,白天还如佛如僧,蔼然可亲,这时宽收起法相,庞然而踞,黑毛茸蒙如一尊暗中伺人的怪兽,隐然,有一种潜伏的不安。

千山磅礴的来势如压,谁敢相撼?但是云烟一起,庄重的山态便改了。雾来的日子,山变成一座座的列屿,在白烟的横波回澜里,载浮载沉。八仙果真化作了过海的八仙,时在波上,时在弥漫的云间。有一天早晨,举目一望,八仙岭和马鞍和远远近近的大小众峰,全不见了,偶尔云开一线,当头的鹿山似从天隙中隐隐相窥,去大埔的车辆出没在半空。我的阳台脱离了一切,下临无地,在汹涌的白涛上自由来去。谷中的鸡犬从云下传来,从敻远的人间。我走去更高处的联合书院上课,满地白云,师生衣袂飘然,都成了神仙。我登上讲坛说道,烟云都穿窗探首来旁听。

起风的日子,一切云云雾雾的朦胧氤氲气被拭净,水光山色,纤毫悉在镜里。原来对岸的八仙岭下,历历可数,有这许多山村野店,水浒人家。半岛的天气一日数变,风骤然而来,从海口长驱直入,脚下的山谷顿成风箱,抽不尽满壑的咆哮翻腾。蹂躏着罗汉松与芦草,掀翻海水,吐着白浪,风是一群透明的猛兽,奔端而来,呼啸而去。

海潮与风声,即使撼天震地,也不过为无边的静如注荒情与野趣罢了。最令人心动而神往的,却是人为的骚音。从清早到午夜,一天四十多班,在山和海之间,敲轨而来,鸣笛而去的,是九广铁路的客车,货车,猪车。曳着黑烟的飘发,蟠蜿着十三节车厢的修长之驱,这些工业时代的元老级交通工具,仍有旧世界迷人的情调,非协和的超音速飞机所能比拟。山下的铁轨向北延伸,延伸着我的心弦。我的中枢神经,一日四十多次,任南下又北上的千只铁轮轮番敲打,用钢铁火花的壮烈节奏,提醒我,藏在谷底的并不是洞里桃源,住在山上,我亦非桓景,即使王粲,也不能不下楼去:

栏干三百压人眉睫是青山

碧螺黛迤逦的边愁欲连环

叠嶂之后是重峦,一层淡似一层

湘云之后是楚烟,山长水远

五千载与八万万,全在那里面……

读山

贾平凹

在城里呆得一久,身子疲倦,心也疲倦了。回一次老家,什么也不去做,什么也不去想,懒懒散散地乐得清静几天。家里人都忙着他们的营生,我便往河上钓几尾鱼了,往田畦里拔几棵菜了,然后空着无事,就坐在窗前看起山来。

山于我是有缘的。但我十分遗憾,从小长在山里,竟为什么没对山有过多少留意?如今半辈子行将而去了,才突然觉得山是这般活泼泼的新鲜。每天都看着,每天都会看出点内容;久而久之,好像面对着一本大书,读得十分地有滋有味了。

其实这山来得平常,出门百步,便可趟着那道崖缝夹出的细水,直嗓子喊出一声,又可以叩得石壁上一片嗡嗡回音。太黑乱,太粗笨了,浑浑沌沌的;无非是垒起的一堆石头:石上有土,土上长树。树一岁一枯荣,它却不显出再高,也不觉得缩小;早晚一推窗子,黑兀兀地就在面前,午后四点,它便将日光逼走,阴影铺了整个村子。但我却不觉得压抑,我说它是憨小子,憨得可恼,更憨得可爱,这么再看看,果然就看出了动人处,那阳面,阴面,一沟,一梁,缓缓陡陡,起起伏伏,似乎是一条偌大的虫,蠕蠕地从远方运动而来了,蓦然就在那里停下,骤然一个节奏的凝固。这个发现,使我大惊,才明白:浑浑沌沌,原来是在表现着大智;强劲的骚动正寓以屑屑的静寂里啊!

于是,我常常捉摸这种内在的力,寻找着其中贯通流动的气势。但我失望了,终未看出什么规律。一个山峁,一个山峁,见得十分平凡,但怎么就足以动目,抑且历久?一个崖头,一个崖头,连连绵绵地起伏,却分明有种精神在团聚着?我这么想了:

一切东西都有规律,山则没有;无为而为,难道无规律正是规律吗?!

最是那方方圆圆的石头生得一任儿自在,满山遍坡的,或者立着,或者倚着,仄,斜,蹲,卧,各有各的形象,纯以天行,极拙极拙了。拙到极处,却便又雅到了极处。我总是在黎明,在黄昏,在日下,雨中,以我的情绪去静观,它们就有了别样的形象,愈看愈像,如此却好。如在屋中听院里拉大锯,那音响假设“嘶,嘶,嘶”,便是“嘶”声,假设“沙,沙,沙”,便是“沙”声。

真是不可思议。

有趣的是山上的路那么乱!而且没有一条直着,能从山上走到山顶,能从山顶走到山底,常常就莫名其妙地岔开,或者干脆断去了。山上啃草的羊羔总是迷了方向,在石里,树里,时隐时现。我终未解,那短短的弯路,看得见它的两头,为什么总感觉不到尽头呢,如果将那弯线儿拉直,或许长了,那一定却是感觉短了呢,因为城里的大街,就给人这种效果。

我早早晚晚是要看一阵山上的云雾的;陡然间,那雾就起身了,一团一团,先是那么翻滚,似乎是在滚着雪球。滚着滚着,满世界都白茫茫一片了,偶尔就露出山顶,林木濛濛地细腻了,温柔了,脉脉地有着情味。接着山根也出来了。但山腰,还是白的,白得空空的。正感叹着,一眨眼,云雾却倏忽散去,从此不知消失在那里了。

如果是早晨,起来看天的四脚高悬,便等着看太阳出来,山顶就腐蚀了一层红色,折射过山梁,光就有了棱角,谷沟里的石石木木,全然淡化去了,隐隐透出轮廓,倏忽又不复存在,如梦幻一般。完全的光明和完全的黑暗竟是一样看不清任何东西,使我久久陷入迷惆,至今大惑不解。

看得清的,要算是下雨天了。自然那雨来得不要太猛,雨扯细线,就如丛丝帘里看过去,山就显得妩妩媚媚。渐渐黑黝起来,黑是泼墨的黑,白却白得光亮,那石的阳处,云的空处,天的阔处,树头的虚灵处……一时觉得山是个莹透物了。似乎可以看穿山的那边,有蓄着水的花冠在摇曳,有一只兔子水淋淋地喘着气……很快雨要停了,天朗朗开来,山就像一个点着的灯笼,凸凸凹凹,深深浅浅,就看得清楚:远处是铁青的,中间是黑灰的,近处是碧绿的,看得见的那石头上,一身的苔衣,茸茸的发软发腻,小草在挣俭持挺着,每一片叶子,像长着一颗眼珠,亮亮地闪光。这时候,漫天的鸟在如撕碎纸片的自由,一朵淡淡的云飘在山尖上空了,数它安祥。

我总恨没有一架飞机,能使我从高空看下去山是什么样子,曾站在房檐看院中的一个土堆,上面甲虫在爬,很觉有趣,但想从天上看下面的山,一定更有好多妙事了。但我却确实在满月的夜里,趴在地上,仰脸儿上瞧过几次山。那是月亮还没有出来,天是一个昏昏的空白,山便觉得富富态态;候月光上来了,但却十分地小,山便又觉得瘦骨嶙峋了。

到底我不能囫囵囵道出个山来,只觉得它是个谜,几分说得出,几分意会了则不可说,几分压根儿就说不出。天地自然之中,一定是有无穷的神秘,山的存在,就是给人类的一个窥视吗?我趴在窗口,虽然看不出个彻底,但却入味,往往就不知不觉从家里出来,走到山中去了。我走月也在走,我停月也在停。

我坐在一堆乱石之中,聚神凝想,夜露就潮起来了,山风森森,竟几次不知了这山中的石头就是我呢,还是我就是这山中的一块石头?

秋天的礼赞

梁容若

过了牛郎织女的欢会良宵,过了中元佳节,市上出现了金黄的柿子,深绿的文旦,早晨晚上都觉着凉飕飕的,秋天来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万家欢乐的季节,不但中秋的月亮在一年里最圆最明,人也是在这时候最丰满最精神。秋天是应当歌颂的,所以古希腊的喜剧,就产生在送秋的社戏里。我国的诗人们,却喜欢悲秋,把秋天描绘得十分黯淡凄凉,如欧阳修的《秋声赋》所说:“其色惨淡”,“其气凛冽”,“其意萧条”,又主刑,又主兵,到了这时候,使人觉到物既老而悲伤,物过盛而当杀。其实这是带了着色的眼镜,把自己神经质的幽郁感伤性格,转嫁到秋天。在喜欢春天,不怕寒冬炎夏,天天在兴致勃勃,生趣盎然的人们,到了天高气爽的时候,只有尽情的礼赞了。

“有种就有收”,“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秋天使我们体验这些格言。丢下的是一粒种子,得来的是百倍千倍的偿还。比比看,施肥料多的,锄草勤的,浇水不误时机的,收成也好些;懒散的,怕热怕累的,只有看着人家的场堆仓房叹几口气。你看啊!

天地是多么讲理,多么厚道。满场稻谷,满山果实,满园瓜菜,工作的人们,都吃得肚子圆圆的,连乌鸦、麻雀、野兔、山羊,还不是不愁吃不愁喝,一个个自在逍遥?田鼠、蚂蚁都在赶忙填满它们的仓库。新米新豆特别香,新菜新果特别好吃而富于营养。鲈鱼、紫蟹、山羊、火鸡,在秋天特别变的肥美。好人到了秋天要发胖,病人到了秋天就变好。连猫狗在秋天也容光焕发,活蹦乱跳,还不是因为容易吃得饱吃得好吗?蚊虫苍蝇失掉了威力,出汗减少,呼吸自在,大家可以不再闹失眠。如果姻缘凑巧,那么秋天跟春天一样的适于结婚。七夕请双星见证也好,中秋庆人月双圆也好,重阳更适于双双登高。“人生难逢开口笑,菊花当插满头归。”这不是醉饱和乐以后,在歌颂秋天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得这样闲适,主人翁过着平安满足的秋天,也是可以想象的。

同类推荐
  • 光与静默(纪伯伦全集)

    光与静默(纪伯伦全集)

    《纪伯伦全集:光与静默 散文·杂篇》收入了纪伯伦不为人知的大量散文、杂文、演讲、译文、箴言录等等,纪伯伦的诗歌才华掩盖了他作为冠绝一世的散文家的身份。这是目前全球收录纪伯伦散文、杂篇最全的一本书。从这本书中你可以看到一个慷慨激昂、横眉冷对的纪伯伦,或许这才是他作为20世纪最富盛名的思想家该有的一面。文中饱含纪伯伦对时代、民族、家国的忧思,因为这本书,他足以和鲁迅一起留名青史。
  • 死囚

    死囚

    《死囚》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因为作者的采访和掌握的资料是一手的、真实的、独家的,所以《死囚》对于案件的报道是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而且大多内容是读者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丁一鹤用纪实文学的方式记录中国法制进程的一些片段,《死囚》所展示的案件都在北京和全国产生过一定影响,有的案情也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为广大读者所知。
  • 怎能忘记(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怎能忘记(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重访新批评

    重访新批评

    《重访新批评》由赵毅衡所著,新一代的批评家感叹:“新批评派像哈姆雷特父亲的鬼魂,依然在指挥我们。”出版这本,并且名之曰是因为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以来,国内不少年轻学者对新批评方法感兴趣,用之于中国文学,做出了出色的文本分析和理论拓宽,他们用批评实践证明了新批评方法,的确有一定的生命力。
  •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5)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热门推荐
  • 傲娇农女训夫日常

    傲娇农女训夫日常

    卧病再床的娘亲!瘦骨如柴的小弟!极品家人!这都是不事儿。无缘无故多了一个是高是矮、是圆是扁、是丑是美都不知道的夫君。这事儿就大了。不嫁吧!就只有等死。嫁吧!心里又有些不爽,她一个堂堂现代人一朝穿越了居然被人安排婚姻,这事怎么想心里都不爽。不过,换个思维想想自己其实也算是赚到了。不仅一朝成了高手中的高手,还有良田空间,嚣张灵宠作伴。咳咳!最最最最重要的还是自己未来夫君居然正好是自己喜欢的类型____
  • 从小爱吃的家常菜

    从小爱吃的家常菜

    从小爱吃的馋嘴肉食,妈妈常做的合口蔬菜,全家爱喝的醇美汤羹,充满回忆的喷香主食,让舌尖上的美味鲜活呈现!《美食天下(第1辑):从小爱吃的家常菜》分享最熟悉的美味佳肴,全书共分四部分,图文并茂。
  • 儿童常见病百问百答

    儿童常见病百问百答

    《儿童常见病百问百答》以问答的形式介绍儿科常见病的相关知识,包括新生儿刚出生时的问题、孩子感冒、发烧、腹胀、呕吐、多汗、厌食、尿床等问题。
  • 重生洪荒之我为准提

    重生洪荒之我为准提

    一个平凡的小和尚在一次意外中穿越到了传说中的洪荒时期,更加出奇的是穿越后的他竟然是西方教也就是后来的佛教两位始祖之一的准提道人。那么拥有现代人意识的准提将会有怎样的一番经历呢,他还会和传说中的准提道人是一个德行么?O(∩_∩)O~
  • 一匹马换一相公

    一匹马换一相公

    一匹马换回一个相公,赔否?一匹马娶到一个媳妇,赚否!这年头,找个厚道的媳妇儿不容易啊!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王者重生(超龄人)

    王者重生(超龄人)

    七十年代一个普通年轻人,一次看似意外的车祸,让他的灵魂飘流到一个魔法世界,然而二十五年后这个年轻人从昏迷中苏醒,他又有怎样的故事发生呢?他是一个魔武双修的普通人,他有一个一直暗恋的女孩,可这一切一晃二十五年,还会一样吗?女人,事业,金钱,他怎么去寻觅?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冷面将军的鬼医爱妻

    冷面将军的鬼医爱妻

    乐正宛央做梦也没有想到,鬼手神医的她,有一天也赶上了穿越的队伍,还成为了其中的一员。缩小了十岁怕什么?年轻了,那是自己赚了;身处异世怕什么?在现代那日新月异人才辈出的地方自己都能混的风生水起,那么到了这落后的地方照样能活的有姿有彩;琴棋书画?算什么,随便一出戏,反响必定惊天动地;医术?鬼医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只有她不想救的,没有救不了的;阴谋?没关系,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更何况还有爱妻如命的亲亲老公呢!墨尘怎么也没有明白,身为第一杀手的他,也有赶时髦的时刻。好吧,穿越就穿越吧,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是,自己口口声声说用生命去守护的女子,却在自己的眼前消失,那么的无能为力。倒回十年没关系,忘记她却是自己不能容忍的事情;身在异世没什么,在现代那龙蛇混杂繁俗势利的地方自己都能独占鳌头,那么在这落后的地方照样能占得一席之地!杀手?“绝杀”可不是浪得虚名;从戎?从无名小卒到威武将军,也就那么一回事;陷害?三十六计,计计于心,顺手拈来,只有他算计人,哪有人算计得了他?更何况,身边还有魂牵梦萦的她——今生,必将护她一世幸福安康!片段:“老公,你喜欢男孩还是女孩?”“喜欢你!不过,只要和你生的,什么样都喜欢。”“老公,,你说我们生几个孩子好呢?”“只要你喜欢。”“可是我们得响应党的号召,要实行计划生育呢!”“老婆,这里是古代。”某将军泪流满面……“放心,即使这里也计划生育,我也能将它改成生育计划!”某女一脸傲娇“那些太遥远,我们现在先从第一个开始吧。”说完,某将军伟大的形象再次倒塌……简介无能无力,总之就是两个现代的娃子到了古代混日子的故事。本文一对一,男女主身心干净,无误会,无小三。看多了人性的丑陋,希望展现出至善至美的一面,因为我深信:世界本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