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8500000001

第1章 濠州,一切从这里开始(1)

好男要当兵

大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闰三月,淮南大地上的濠州城(今安徽凤阳)。

阳光普照,大地回暖,一派融和的春光。可城内的人们却无心享受这一切,涌动在全城上空的,是紧张和肃杀的气氛,黑云压城一般。仿佛有人无意跺上一脚,就能把众人已绷紧到极限的神经彻底绷断。

濠州城内现驻扎着以郭子兴、孙德崖等为首的数千红巾义军,他们与别处的队伍遥相呼应,震动着整个两淮大地。

此刻的大元帝国,病入膏肓,苟延残喘,早没了往昔横扫长城内外,饮马欧亚大陆的赳赳武力,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个简单道理还是懂的。

元廷立刻派出大将彻里不花,率三千精锐骑兵,星夜兼程,奔袭濠州城。

不过,彻里不花却是个老谋深算的家伙,眼见义军势大,他一时并没有轻举妄动,而是在濠州城南三十里扎下营盘,布下暗哨,昼夜打探城内的消息。城内的义军则加紧巡城,严阵以待。

四处活动的官兵,烧杀掳掠,濠州周遭的老百姓可就遭殃了。他们被搅得鸡犬不宁,有的带着家小四处躲藏,有的则干脆远避他乡。上了年纪的人都感叹:乱离人不及太平犬啊!

就在初一这天上午,防守严密的濠州城南门,一个看上去二十多岁年纪、个头中上的年轻人疾步来到这里,他对岗哨上的一个小头目说,想加入“咱义军”队伍。

小头目仔细打量了一下来者,发现此人相貌奇特,用“丑陋”一词来形容反倒不恰当,但这也让小头目对自己的相貌更有信心了。突然,他注意到了一个微小的细节,随即大声喝令来人:“拿掉你的头巾!”

“哈哈!原来是个和尚!”

当来人顺从地摘掉头巾后,在一旁围观的守门士卒一齐嚷道。

小头目很是不解:“你既是出家人,为何要加入我义军,你就不怕被元军砍了脑袋吗?”

“怕!但既然已经来了,就不怕了!”

那人不动声色地回答着。接着他从身后解下随身包袱,又补充道:“咱全部家当就这一个破包袱,要怕也是当官的、有钱的怕!”

“这家伙一定是个奸细!”不知道是谁先嚷了一句,接着大家都纷纷附和起来。

奸细?这还了得!

那小头目大喊一声:“来啊,给我绑了!”

话音刚落,几名全副武装的守城士兵上前就把那人绑了个结实。虽然来人浑身力气,但好汉不吃眼前亏,今时今日不是他施展的时机。一旦反抗,可能马上就会被人射成刺猬。

那帮兴奋的士兵就要把人拉到一边砍了。

来人猜想那小头目可能是在试探他,所以一时也没有求饶,等到见被人推得远了,要动真格的,他才挺着脖子高喊道:“咱要见郭大帅,咱是一位义军弟兄介绍来的!”

见来人服了软,又听到那番话,小头目就喝令住手,随即派人飞奔入城去请示郭大帅。

此时的郭大帅正在为元军围困的事着急上火呢,一听居然有“奸细”来自投罗网,当然要亲自审问一番。

很快,那人就被押了上来。

郭大帅本名郭子兴,乃是一位豪侠出身,四处结交天下英雄,也算是见多识广之辈。他是今年二月才同孙德崖等四人率领“少年数千人”发动起义的,并一举攻占了这座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濠州城。

看着眼前这人,相貌奇特,郭大帅心底有几分莫名的吃惊。接着他就按照那人说的,把他的“介绍人”给叫了来。

误会澄清了。

“老弟,真是对不住,让你受委屈了!”郭大帅客气道。

“大帅说哪里话,咱受点委屈没什么,城外就是元军,千万要防范才是。”

如此通情理,又让郭大帅喜欢了几分。接着,他便详细询问了那人的一些情况,见他答对沉着冷静,态度不卑不亢,虽然言语不多,声调不高,却句句都很有斤两。再加上危难时刻,还敢前来投军,就冲这份胆量,都让郭大帅欣赏有加。

义军队伍中,目不识丁的大老粗居多,同这些人打交道多了,郭大帅很是有些厌烦他们的愚鲁无知、行事莽撞。所以,当得知来人粗通文墨时,更是喜不自禁。

高兴之余,他把那人直接收为自己帐下的小亲兵。

“哦,对了,还不晓得兄弟的姓名?”

“回大帅,咱叫朱重八!”

就这样,我们的主人公开始了他的革命冒险生涯,这一年他虚岁二十五。

关于朱重八的独特相貌,按照那几幅传世的画像综合来看,他的面相实在是不太雅观:颧骨高耸,下巴突出,整个脸部的侧影就跟沙和尚手里的月牙铲一般。如果走在大街上,一定是相当引人注目。《明史》上还说他“奇骨贯顶”,就是说,头顶还莫名其妙地凸起一部分。这样想来,他的外貌也许更对不起观众了。

而且,不但是做爷爷的长相奇特,就连他的孙子朱允炆长得也很蹊跷。有一次,太祖爷爷与太孙在一起叙谈家国大事,不知不觉间,爷爷竟摸着小小朱的脑袋禁不住说了这么一句:“唉,咱的这个孙儿啊,人倒是也聪明,可是额头‘缺块’,整个脑袋就像个弯弯的月亮……”那意思好像这孩子天生不是帝王之相。

要知道古人可是很重视这个的,后文要提到的徐寿辉,就是沾了自己相貌的光。

至于那位朱重八的“介绍人”,应该不是他同里的、已在义军中出任千户(元制,相当团营级军官)、后来同样大名鼎鼎的汤和,否则史书当有明文指出。其实若介绍人另有其人,这也很自然,至少可以表明重八平时喜欢交朋结友,并不因为自己丑陋的相貌而自卑自闭。再说濠州一带本就离他的家乡不远,同乡中加入义军的肯定也不在少数,有几个熟人也是正常的。

这里顺带把汤和简要介绍一下。汤和,字鼎臣,和朱元璋即使不是同村,也估计住得很近。他比朱元璋大两岁,幼有奇志,玩游戏时常以骑射为乐,当起孩子王来也是有板有眼,“部勒群儿”,指挥起童子军来还挺像那么回事。

小汤长大以后,身长七尺,虽然在身高方面没什么优势,但难能可贵的是,此人倜傥多计略、沉敏多智数,是个百中挑一的聪明人(不然他老年时也难逃朱皇帝的魔掌)。郭子兴起兵之初,他便带领着家乡的十几个精壮兄弟加入了队伍,因为立了些小功,就被授予了“千户”之衔。

以后,汤和成了大明开国六王之一,而且他还在抗倭史上留下了大名,被人们一直缅怀了数百年。

起步的考验

加入义军队伍,成为这个团队的一员,就意味着将来要过的是血雨腥风、刀口舔血的日子。成功杳如天边寒星,遥不可及,而失败砍头,则如眼下压城的元军,近得让你喘不过气来。但承担不起这个压力,就将失去改变命运的机会!

你愿意重新去过朝不保夕的乞丐生活吗?你愿意吗,朱重八?

我不愿意!我要抓住的是命运送给我的每一丝机会,同我的伙伴们一起,哪怕蹈死,也义无反顾!

那么好吧,你就向前走下去,别回头,直到成功!

朱重八做了大帅的亲兵,每日的操练自然少不了,否则,武艺不好,又怎能在危难时刻为大帅挺身而出?

好在他体格出奇的好,多年的乞讨生涯,四处碰壁,到处挨白眼和狗咬的日子,磨砺的不仅是他的神经,他的腿脚和身板也都得到了难得的锻炼,其身手反应就算在亲兵队伍里也是很不错的。

比起那些能征惯战之辈,重八自然是差了一大截,但他有的,别人未必有。比如,他记性好,悟性也不错,平素做事不急不缓,考虑问题也比较周到,虽然刚开始也犯过不少小错,可大伙对这个和尚出身的家伙并不敢轻视。

毕竟,在一群大老粗中,像重八这样能略懂点文墨的不多。而且,他为人谨慎,做事得体,也颇得大伙好感。

不久,一件事情来了。

郭大帅决定让朱重八带三个人,负责出城去刺探一下敌情。

这给了重八充分发挥自己特长的机会。

作为一个从前靠四方化缘、乞讨过日子的人,了解风俗,观察地理,看人眼色,躲避狗咬,是重八的日常生活。

所以,没谁能比他更明白一个词:见机行事。

什么人家那里能讨得盆满钵满,什么人家那里只能唤来闭门羹甚至狗咬,当奴才骂骂咧咧冲过来要扇你耳光时,怎样及时赔上笑脸,熄灭他们心中的怒火;如若不成,又怎么依托有利地形,一逃了之。这一切,都要根据具体情况随机应变。书本上是不教这些东西的,只有人生的大课堂才能学到。而他朱重八是这个大课堂上的优等生,因为他付出过无数的血泪。

因此,刺探敌情对他来说,并非难事。

他一个人去,就能把这事办得妥妥帖帖。

可问题是:大帅让他带好几名弟兄一起去。作为这个小分队的头儿,怎么分配身边的这几个弟兄,让他们各司其职,同时还能听命于自己。这对于一向是单干惯了的朱重八来说,有种前所未有的不适应。

加入义军以来的第一个考验来了。

重八想了想,就对大家说:“我们现在这副样子出去肯定不行,一看就是义军。大伙得换行头。这样,现在兵荒马乱,到处都是难民,我呢,继续老本行,化装成游方的和尚。你们几个,装成难民。大家混在人群里出城。天黑时,我们在南门附近会合。”

说完这些,重八尽量用平静的眼光看着面前的弟兄。其实,他的两只手紧紧攥成了拳头,来努力克制内心那种说不出的紧张。

形同乞丐的化缘生涯,带给他的唯一经验就是:低人一头,时刻如履薄冰。

参加了义军,见到各位弟兄,他也基本是多赔笑脸。尽管郭大帅高看他一眼,大伙对他也算不错,但他明白:自己首先要争取到的,就是和众位兄弟的平等。

可是今天,他居然要指挥几个弟兄,以头儿的身份来给他们分派任务。对于他来说,今天肩上压下的这份重担,比之他将来指挥千军万马,同陈友谅展开生死决战,并不轻松到哪里。

起步,永远都是那么艰难。

几位弟兄对他的回应有点出乎他的意料,大家一致赞同。

他的心里这才稍稍安定了些。

可还没等他完全把心放下来,大伙却不约而同地问他:“那我们都该怎么做呢?”

重八一下子也有点发愣,是啊,出城的身份问题解决了,可四个人怎么做,刺探什么呢?

大伙也议论开了。

家有千口,主事一人。重八现在才真正明白了这句话。

虽然面对的仅仅是三个弟兄,但一旦意见不统一,大帅吩咐的事,估计就得泡汤。

“等等,让我想想!”重八终于开口了,他觉得自己需要好好想想。

在大伙有些疑惑不解的眼神中,朱重八慢慢坐了下来,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一次筹划。

人是一根脆弱的芦苇,而思想是他全部的力量。脆弱的乞丐从军者朱重八需要这样的力量!

约摸半个时辰过去了,重八还坐在那里紧锁眉头。

大家用质疑的眼光看着他那张因为紧张思考而越发显得扭曲的脸,可又觉得那脸上泛出一种说不出的光,这种光打消了众人眼中的疑惑。几个弟兄也随之坐了下来,大家都开始琢磨怎么办。

突然,重八站起来了,几乎可以说是跳起来的,眉头也舒展开了。

他把几位兄弟作了简单的任务分派。其中一人负责打探元军马料粮草的情况;另一人则观察元军阵地周围的堑壕、鹿角以及帐篷数量,大致判断敌军驻守比较薄弱的区域。还有一人则去附近的州府打听敌我援军情况。

而重八给自己定的任务则是:察看濠州城附近地形,推测一下敌人有可能选择的进攻路线。将来万一城守不住,也好有个突围方向。

时间过得很快,傍晚时分,远处的炊烟似有若无时,除去远走附近州府打听敌人援军情况的弟兄外,其余三人在南门碰头了。

各自带回来的消息让人振奋。总的来说:敌军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强大,那么坚不可摧。

重八把三人刺探的消息,写成一个简单的总结和建议,通过连队长,上交郭大帅。

对于重八的这次处子秀,连队长大吃了一惊。

能把一次日常的刺探行动,搞得这么井井有条的人,在整个义军中也不多见——这是一个善于动脑筋做事的人。

队长不禁对重八刮目相看,同时,心里也有几分说不出的嫉妒。

郭大帅自然也看在了眼里。

两个多月后,大帅一声令下,重八被提升为亲军九夫长。

同类推荐
  • 本色:王杰平回忆录

    本色:王杰平回忆录

    王杰平出生在革命老区平山县的一个革命大家庭,其叔叔和兄弟中共有4人参加过八路军,其中2人为国捐躯成为烈士。该书记述了王杰平离休后帮助平山县三汲乡修路、帮助川坊村打井、帮助张家川村引水上山、帮助县里发展经济的感人事迹。
  • 申纪兰的故事

    申纪兰的故事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文革时期下放干部,我插队西沟,在这个闻名全国的村庄,我有幸认识了李顺达等数位农业合作化时代的劳动英雄,申纪兰同志是这个英雄群体的成员之一,她在中国历史上首倡男女同工同酬,为家乡的发展呕心沥血,我被她的事迹深深感动,决心好好写一写,宣传申纪兰精神。
  • 王永庆全传

    王永庆全传

    从米店老板到台湾经营之神(1916-2008)读透王永庆这个人,学做人做事做生意。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他从一家米店起家,创办了世界化工50强的台塑企业集团,他的投资遍布世界各地,涉及各行各业,半个多世纪以来,他的名字已经成为世人眼中成功者的代名词,被誉为“经营之神”。任何人只要从王永庆成功因素之中学到王永庆做事的理念、方法与毅力,也必定会有一番成就。
  • 中国十大谋略家

    中国十大谋略家

    本书讲述了中国古代十位谋略家的故事。包括:姜尚、范蠡、孙膑、苏秦、张仪、范雎、张良、郭嘉、刘基、范文程。
  • 王阳明正传:唯心有物

    王阳明正传:唯心有物

    迄今已来,关于王阳明写得最好的一本书不是神奇的圣人,也不是明朝一哥,一本最真实的王阳明传记。不妖魔不神化,33篇阳明诗文分析,44位阳明信徒微故事,18副珍藏图画,还原最真实的千古圣人王阳明翔实的一生:叛逆、问道、格竹、中举、入狱、贬官、悟道、崛起、平贼、戡乱……三真不朽,千古唯一。中国统治阶级的思想碰撞,阳明心学与程朱理学的末日决战。还原正德皇帝朱厚照、造反宁王朱宸濠、风流才子唐伯虎、一代奸臣严嵩的真实历史形象。……
热门推荐
  • 邪魅妖颜惑

    邪魅妖颜惑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花落花开,人生本就是一出戏,既已入戏,舍不得这多彩的世界。大龄女白领,手下员工数千,手握“生杀”大全。她是商场上的女强人,手段有时让久经战场的老辈都暗自叹服。私下,她是员工的老大姐,朋友间的至交手足。遗憾的是爱情总是和她擦肩而过。一场意外,让她转生在陌生的国度。生在富贵府,但不得爹娘宠,只想平安度日。周岁露出惊人之举,但还是被爹娘遗弃偶遇高人,习得一身诡异的武功前世劳碌命,连爱情滋味都没尝到,今世只想为自己肆意而活。无奈接下柳府掌家大权,暴露身份,以自身的霸气和才智,诡异的武功征服手下不愿放弃自己理想,四处游历,偶得一只幼年白虎,精心养育,白虎陪她走天涯。不料惹来有心人的贪婪。掀起了江湖的血雨腥风。他一身紫衣,从不束发,慵懒而邪魅,来无影去无踪,总在她需要他时出现,她从不问他是谁。他爱她,小时候的誓言,坚定的信念。怕她,想她,总在她需要时出现。他风流倜傥,抛去男人尊严呆在她身边,对她温柔以待,誓死追随。第一次的巧遇,第二次的喝酒听琴。错过了,就要找回,不放弃。他是暗卫,双手沾满鲜血,不敢高攀,远远地,默默地注视着她。心丢了,找不回来,只能忍受着痛苦的煎熬。游走于江湖,本是淡泊之人,却招来弟弟的痴缠回眸一笑,百媚皆生,那魅惑的笑容背后,有清冷和孤傲,那神秘的心灵深处,让人触摸不到。他们痴缠与她,不知是谁离不开谁,还是谁忘不了谁,牵牵绊绊,选择难,不选择亦难。追风的书迷们请加入:逍遥阁http://m.pgsk.com/g/cyy767805可以留言关于小说的情节,人物,结局等等!推荐好友的小说:《师徒情》《不准叫师傅》本人的空间:http://m.pgsk.com/379630600
  • 迷失的国度

    迷失的国度

    在这座城市里,关于工作,处在时尚潮流杂志这个华丽浮躁的圈子的种种潜规则之中。跌宕起伏的公司间的竞争还有内部的明争暗斗,商界精英与都市丽人之间的情感纠葛。
  •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本书的两位作者在长期从事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的过程中,接触了大量的遭遇心理障碍和心理困惑的病人,发现这些病人大多数是遇事不能主动化解,情绪低落,心事越积越深,逐渐形成了心开门见山。 因此,作者希望告诉读者的是面对心病,如果人们能以正确的心态支认识它,对待它,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学会心理自我调节,学会心理适应,学会自助,那么每个人都可以在心理疾患发展的某些阶段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中西方的经验也表明,一 般的心理问题都可以自我调节,每个人都可以用多种形式自我放松,缓和自身的心理压力和指解心理障碍。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爱情卷(文摘小说精品)

    爱情卷(文摘小说精品)

    百篇美文,百种人生态度,蕴涵了大师们感悟自然,体验人生的情愫。阅读本书,流连于名家名作中,体味亲人的爱,朋友的关怀,使干涸的心灵得以滋润,枯萎的生命得以激越。共赏隽永不朽的作品,透过名家笔触,感受唯美。翻开本书的那一瞬间将成为你生命中的一部分,享受阅读之乐、感知之乐、人生之乐。所选文章篇篇脍炙人口,堪称人类语言文字之杰作。
  • 多情少东俏管家

    多情少东俏管家

    他是浩瀚帝国的总裁,更是黑道老大,阴冷霸气,身边的女人多如浮云,他从不会付出任何的感情,他不介意女权主义者扔他砖头,他会用钱狠狠的砸下去,天下所有的女人都会用金钱来收买。她从没有见过这么无聊的人,而她是他的女佣,并且是他买来的女佣,没得跳槽,没得薪水,甚至没有公假!因为她的父亲是烂赌鬼,欠了浩瀚帝国的钱!过分,真的过分,她虽然卖身为奴,却是待字闺中……
  • 废材全能大小姐

    废材全能大小姐

    为保护世代相传的祖宗基业,千金小姐云琳从小被父亲花重金请来各路大神传授:商业、艺术、历史、暗杀等各种技能。在人前,她是高贵典雅的世家千金、商业奇才,温文尔雅。在背后她却是杀伐果决的大姐、天才特工,冷酷嗜血!顺风顺水的生活却因为父亲所培养的科学实验室里的科学疯子给打断了,说好了是送自己去解救被刺杀致死的母亲,却因为意外而穿越到了一个太平盛世成为了将军不受宠的废材嫡女……读者群:231068628(欢迎大家的加入(*^__^*))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别烦,我也有个淘气儿子

    别烦,我也有个淘气儿子

    吕巧菱,一个十二岁男孩的母亲,一直摸爬滚打在青少年教育的第一线。兼之孩子从小“顽劣成性”,又练就了一身与特别淘气孩子相处、引导、教育的方法。现在孩子在重点中学学习,虽常常调皮捣蛋,但不管是学习、思维、性格都非常优秀,可见其独特家庭教育是成功的。曾出版书籍多部。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