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8100000010

第10章 一个商业帝国(1)

在完成了重建克鲁梅尔工厂、试验发明硅藻土炸药这些困难而意义重大的工作之后,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呼之欲出了。

阿尔弗雷德·诺贝尔深信黄色炸药有无比光明的商业用途,因此他争分夺秒地投入到精密而繁忙的企业建设和专利权申请中去。凭着过去的经验,他知道,在专利权到手之前,他就应该做好安排生产新产品的准备,甚至应该马上开始马不停蹄地生产,这样才能在市场上占得先机。

因此,阿尔弗雷德设立在欧洲几个国家的硝化甘油公司立即着手进行扩大,新的工厂也在建设当中。到1873年为止,他在欧洲各地已经有了13家工厂。

与此同时,诺贝尔还要与社会各个阶层打交道,为自己的合法利益争辩。

首先,他要与层出不穷的剽窃专利者作斗争。自从硝化甘油作为一种强力炸药问世以来,这种剽窃一直持续不断。竞争者想尽千方百计降低成本,好与诺贝尔竞争。据说有些竞争者,经常将硝化甘油装在瓶子里谎称是酒,走私进入英国,从而获得较低的市场价格。为了在这种价格战中取得优势,诺贝尔公司建立了自己的轮船队,拥有一些特制的货船和安全仓库,从世界各地进口质量过硬、价格便宜的原材料。甘油和硅藻土是从德国进口的,硝石则是从智利进口的。但是这种办法也不能完全杜绝竞争者的出现。终其一生,恶意的剽窃者和竞争者一直是困扰诺贝尔的头等难题。

其次,他要向各国政府的禁令提出申诉,向那些曾经因为害怕造成可怕事故而拒绝硝化甘油的国家证明新的黄色炸药的安全性。那些国家出于谨慎的缘故,一直对他紧闭大门。为此阿尔弗雷德·诺贝尔花了不少精力,与上流社会的统治者们拉拢关系,说服他们来观看爆炸表演,用事实取得他们的信任。这种社会活动很耗费心神,纷繁复杂的社交活动常常令诺贝尔心力交瘁。他是一个纯粹的科学家,还是一个不错的诗人,他喜欢孤独和宁静的思索,不喜欢为了商业利益而虚与委蛇,更不喜欢那些反复无常的政界人士和商人。然而,他有求于他们。

最后,他还要向人们证明,黄色炸药不仅安全,而且实用。有些人对硝化甘油爆炸的恐怖景象记忆犹新,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仍然视诺贝尔公司的任何产品为恶魔。比如,在1873年至1893年间,英格兰所有的铁路都拒绝载运硝化甘油炸药。因此,从工厂到港口,以及自到岸港口至用户手里这两段有时还比较远的路程,只好用马车搬运,而“装载黄色炸药的车夫,则成为大路上的社会之敌”。有些人则质疑黄色炸药只不过是被稀释了的硝化甘油,在技术上毫无创新可言,不仅依然不安全,而且还弄巧成拙,降低了爆炸的威力。特别是矿山的经营者,由于需要最有效、爆炸力最大的炸药,他们很难接受黄色炸药,仍然在继续使用危险的流体硝化甘油。当发生事故以后,人们又混淆了二者的区别,把所有罪过都归结到阿尔弗雷德和他的公司头上。

尽管困难重重,诺贝尔的公司还是顽强地发展了起来,并且迅速壮大成为当时世界上实力最强大的公司之一。从19世纪60年代末期的现代报刊和技术文献上,可以清楚地看出,当时是世界各地的科学界和用户们激烈争论的高潮。到了70年代,虽然还有一些非法的仿制品,然而,黄色炸药终于站稳了脚跟,并且实际上控制了市场。

1875年,根据诺贝尔自己列出的生产数字,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黄色炸药的生产逐年增长的情况。1867年他的工厂生产出了11吨黄色炸药,到第二年就增长为78吨,以后几乎每年都保持着1倍的增长速度,到了1874年,年产量为3120吨。

对黄色炸药和类似炸药的应用,并不仅限于矿业和其他工业企业,它还被当做治疗心脏病的药物使用。当然,用量与用作炸药用途时的用量是不能相提并论的。《英国药典》在1885年第一次承认利用硝化甘油作为一种药品;片剂和溶剂的硝化甘油,很快便被普遍用于治疗心绞痛等病症。药典认可的最大剂量为每次只服一至二片,每片含有的硝化甘油,不得超过百分之一喱。溶剂的硝化甘油也必须控制服用量。据报道,有一个农业工人在一次打赌时,喝了一小瓶硝化甘油,结果是死在路边并被冻僵。尸体被抬到一间外屋,放在火炉旁边,想把它烤化,但硝化甘油爆炸了,整个建筑物都被毁掉。

在美国和印度,黄色炸药还被用来加速降雨等自然运动,据说还取得了一定成功。在纽约,有一次长期干旱,曾使得这个城市供水缺乏;放到天上的一个载着二百磅黄色炸药的气球,“以巨大的威力进行了爆炸。爆炸之后,立刻下了一场倾盆大雨”。在美国的得克萨斯州,政府的农业部曾在这个州的部分地区进行过一系列的试验,因为那里气候干旱,有时竟连续三年不下雨,从而使得农业生产无法继续。人们用气球将大量的黄色炸药运送到高空,“在晚上十点钟前,每隔一分钟就爆炸一次,第二天凌晨三时雷声大作,接着下了一场倾盆大雨。”

保护他的发明是阿尔弗雷德·诺贝尔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诺贝尔从来还没有用过秘书或常务律师,因此要亲自处理这方面的事务,特别是那些极易被人剽窃的发明专利权。他必须为发明专利权花费很多时间。这种令人垂涎的物质本身比较容易仿造,利益又是那么巨大,这意味着诺贝尔必然要被拖进复杂的法律谈判中去,要在四面八方找自己的律师,还要对付对方的律师。有些纠纷使他很扫兴。在给一位同事的信里,他曾这样表示过:“在多数国家里,人们也许没有列举同类物质的使用。所以,假如有人要为自己的一种发明取得一项平常的专利权,那就往往需要在同一个国家里至少登记两打专利权。而且在每一个国家他都必须这么做,那么,如果有人在英国的殖民地和其他重要领地申请专利保护,他就必须把大约40个国家计算进去。这样,一项发明就需要40×24=960份专利权。而且,即使有了这么多的发明专利权,得到的保护在多数情况下仍然是虚妄的,因为对专利的实际保护远远不够。因此,我建议把化学改良品的专利登记,改名为‘对发明家征收的鼓励寄生虫税’。”

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和繁重的工作,一个人肯定是不行的。诺贝尔绞尽脑汁,设法寻找合格的合伙人和助手。他确实找到了一些,这些有力的朋友对他企业的发展大有帮助。但显然地,诺贝尔在识别人心方面的敏锐性比不上他对化学品的熟悉程度,他也常常有遇人不淑的情况。他不当地使用了一些助手,还受到了各种类型的投机者的欺骗,这些人曾给他造成很大麻烦和经济损失,并使他丧失了一些有希望的市场。这也难怪,自从他的发明取得巨大成功以来,他几乎每天都要接到数十封乃至上百封求助信,这些求助信有的出自确实需要帮助的人之手,但也有相当大部分来自厚颜无耻的欺骗者和敲诈者。要恰当地识别并回应这些信件就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更不用说那些亲自登门拜访、花言巧语想取得诺贝尔信任的家伙了。而阿尔弗雷德又偏偏是一个善良的、热心的人,他对于大多数求助是有求必应,付起钱来慷慨大方到令人咋舌。

诺贝尔的发明逐渐变成了很多分支,渐渐地,世界各地都有以他的发明为基础的企业,一种世界工业正在形成当中,其中一些企业一直到今天还存在着。为了给诺贝尔的公司、工厂和市场勾画一个清楚的轮廓,我们可以回顾一下这段艰苦的历程,并将其后来和直到现在的发展情况,摘要说明一下。

在取得硝化甘油生产工艺和雷管这两项至关重要的专利权之后,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在瑞典、芬兰和德国建立了第一批工厂,并且为了使他的硝化甘油炸药进入欧洲和美国市场而进行了开拓性的斗争。这些斗争有一些取得了成功,另一些则遭到了失败,我们前面提到的美国的情况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一切都是在19世纪70年代之前发生的,为诺贝尔公司以后的发展积累了经验,打下了基础。

在发明了黄色炸药之后,形势有了很大好转。虽然仍有质疑不断,但事实胜于雄辩,这种新型炸药以几乎无可比拟的速度受到人们的欢迎,从而给这位发明家和他在各国日益发展的企业带来了大量收入,来自很多方面的资本投资也大量增加了。与此同时,像通常那样,诺贝尔仍然要同反对者、激烈的竞争者和仿造者进行斗争。在他的努力下,企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因此即使在他去世以后,企业仍然保持了健康和持续发展的劲头,直到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诺贝尔公司还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诺贝尔公司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在德国、英国、美国、比利时、瑞典和芬兰等等国家都有工厂。我们仅从它在德国的发展就可见一斑:

德国公司是诺贝尔企业前期的总部,从1865年至1873年,这位发明家非常朴素的住宅和私人实验室都在克鲁梅尔,公司的营业办公室则在汉堡。“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公司”这家企业,就是从这里将数量不断增加的硝化甘油炸药,不仅发往广阔的德国市场,而且很快也运到其他欧洲和海外市场。1870年后,在各地接连建成的新工厂,便承担了全部供货生产。

同类推荐
  • 问题首富黄光裕

    问题首富黄光裕

    1985年,黄光裕怀揣4000元离开潮汕,北上创业。2004年,他以105亿元财富首次成为“中国首富”。然而,在以430亿身家再次戴上“中国首富”的皇冠之后仅仅一个月,黄光裕被警方带走拘查。
  • 林书豪:我是我的梦

    林书豪:我是我的梦

    “林来疯”席卷过境。国内球迷和留美博士的中外视角的全景观察。披露林书豪突然爆发的详细内幕,演绎了包括留学生在内的黄皮肤、“小个子”们如何在“弹簧人”和“肌肉棒子”林立的美国如何崛起的生动故事,让你贴近真实的林书豪。
  • 不是冤家不聚头:鲁迅与胡适

    不是冤家不聚头:鲁迅与胡适

    说到胡适与鲁迅,两大对峙的奇峰,他们有着太多的相同:一样的出生于文化丰厚之地,一样的来自于文脉世家,一样的青春年少便出门求学,最终又一样的漂洋过海留学深造,甚至一样的被守寡的母亲以同样的“母病速归”的谎言诓骗回家,娶了一个同样的没有文化的小脚太太。这太多的相同背后,又有着太多的不同:一个求学金陵,一个求学上海。在金陵的学校,鲁迅过的是比绍兴还要保守、传统的封闭生活。而在上海求学的胡适,则被开放、摩登的殖民文化所陶醉,如鱼得水,如浴春风,用他自己的话说:“自打进入上海后,我几乎没有一天不读报纸。”成山成堆的报纸杂志,兼收并蓄的海派文化,开阔了胡适的心胸,拓展了他的视野,让他看到了世界范围内风起云涌、此起彼伏的文化大潮。
  • 巴金的青少年时代

    巴金的青少年时代

    从青年时代闯入文坛,巴金就以火焰般的激情感染着读者。与激情相伴的是他的超常的勤奋与率真:“日也写,夜也写”;坚持说真话;向读者“掏出自己燃烧的心”。正是这三条,激情、勤奋和真诚,铸就了他的人格和事业,也使他成为中国“二十世纪的良心”。这本由阎焕东编著的《巴金的青少年时代》是一本描述巴金青少年时代的学习与生活的普及性读物。本书的特点是故事性强,叙事生动活泼,说理明白晓畅。它是我们献给中、小学生和广大青年最丰腴的精神食粮。
  • 卑鄙的圣人:曹操3

    卑鄙的圣人:曹操3

    历史上的大奸大忠都差不多,只有曹操大不同!曹操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将对手整得头昏脑涨、找不着北,卑鄙程度也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最后他还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的普通男人。
热门推荐
  • 郡主娘娘要逃跑

    郡主娘娘要逃跑

    请大家支持我的新书《我有外挂三千》^O^穿越了,身边的丫头忠奸难辨,家里的后妈和妹妹弟弟心思歹毒。唯一还算有点良知的老爹又摆明是个头脑简单的甩手掌柜。什么?居然还有一个太子未婚夫?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红颜点泪:玩世弃妃

    红颜点泪:玩世弃妃

    为了一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她等他却等来死亡因为怨,她不愿轮回,却被迫轮回。她是二十一世界的新新人类,因为那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她穿越前世。上官弄影,一个虚名的丞相千金,最终走向死亡。于是,她钻进上官弄影的身体里继续着她无奈的人生。然而在阴谋与执着中,她却用自己的方式去走上官弄影那条已经被铺好的路,结果,弄得遍体鳞伤...同时,忆起了前世的种种...然而,当她知道了自己前世因果,她将如何?一个冷漠无情只知道利用她用她去报复...一个只想守候她爱她...一个只想满足自己而爱她...纠缠了千年的爱,究竟能否得到诠释,又或者,是另一种纠葛......。。。。。。葉草新文《君王侧:拈针皇妃》【【【http://m.pgsk.com/a/204102/】】】亲们多多去支持下蛤~!。。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西桐情事

    西桐情事

    在日光迟缓而雍容的冬日里,桐河路的悠闲与安详是西桐最淋漓尽致的浪漫。沿河的步行街畔有白墙黛瓦的江南小院,样式精巧的路灯伴着枝叶斑驳的梧桐树,粉嫩的梅花在岸边开得肆无忌惮,连呼吸都能闻到那柔软的馨香。在日光迟缓而雍容的冬日里,桐河路的悠闲与安详是西桐最淋漓尽致的浪漫。沿河的步行街畔有白墙黛瓦的江南小院,样式精巧的路灯伴着枝叶斑驳的梧桐树,粉嫩的梅花在岸边开得肆无忌惮,连呼吸都能闻到那柔软的馨香。王子扬就是在这年空气微凉的冬夜里,在月光柔和的桐河路上,在那个叫作“玉楼春”的画廊里,初遇了穿着灰太狼棉拖鞋安静地作画的章慎择。这样热和的画面呵,该是每一个淡然如菊的女孩的梦境吧?她不自觉地就与他越走越近了。而他待她也尤其地温顺细致。他同她一道走过漫长的街讲似乎无尽的话,给她送往自己亲手炖的汤,救她于最尴尬的境地,也在最黑暗的夜里递给她一双最热和的手。她在他的陪伴下,渐渐丢弃那些自以为是的理智,也放手那些一厢情愿的感情。所有那些由不甘而衍生的爱怨,都随风而去吧。在西桐,唯有爱,才值得珍惜。
  • 征服世界英雄的女人们

    征服世界英雄的女人们

    《征服世界英雄的女人们》是一本历史题材的人物传记图书,古今中外的十几个女人是《征服世界英雄的女人们》的主角。俗话说,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征服男人,这本《征服世界英雄的女人们》中的主角都是通过征服男人来征服世界的杰出人物。她们征服的不是普通男人,而是世界上的翘楚,男人中的精英,她们是征服世界英雄的女人。她们性格迥异,追求不一,用的手段也是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共通的,他们将女性优势发挥到妙不可言的境地,她们同样可以在历史舞台上争取到耀眼的一席之地。
  • 天价绯闻:强娶亿万未婚妻

    天价绯闻:强娶亿万未婚妻

    穿越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穿到莫名其妙的国度。她,一朝皇后,因为一场病穿越到了名叫踹哪的国度。飞机、汽车。电灯、电话,这个神秘的国度一下子让她从才女变成幼稚园的小朋友。不,即使再难,她一定要混的风生水起。
  • 鱼凫文化论:首届温江鱼凫文化高端论坛文集

    鱼凫文化论:首届温江鱼凫文化高端论坛文集

    论文集包含方位系统与古蜀文化、鱼凫文化总论、鱼凫文化与考古遗存、蜀王鱼凫与历史文化、鱼凫文地理与名号考论、鱼凫文化与田园城市、鱼凫神话与传说掌故、等几部分,共收录42篇研究文章。
  • 王妃好逍遥

    王妃好逍遥

    貌丑无盐,生性软弱的沐王王妃在成婚当日自杀,只因为被沐王嫌弃唾弃加丢弃!腹黑果敢的她穿越而来,一切都将不一样。听说,某个王爷和那名满天下的茶庄老板XX公子之间关系“非比寻常”。听说,那个王爷为了堵住悠悠众口,娶了一个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女子做王妃。听说,那是一个窝囊到极点的王妃,毫无存在感的王妃。听说,那个王妃只能留在家里做黄脸婆,而他的丈夫成天出去与那XX公子厮混,关系暧昧。“王爷,他们说我是黄脸婆。”“他们嫉妒你。”“王爷,他们说你有龙阳之好,断袖之癖。”“他们嫉妒我。”“王爷,他们还说你和宝夜茶庄的老板有一腿。”“这个是事实,你现在就光着身子躺在我的怀里,多少腿都有了。”谁说王妃是待在王府里的?他家的王妃扮男子,开茶庄,活得逍遥着呢!【片段一】某女伸出手管某男要银子,“昨天侍寝的银子,赶紧拿来。”某男:“夜儿,我们拜了堂的,为何本王还要付夜儿银子呢?”某女:“当然,我可是个商人,奸商一个!从来不能做亏本的事情,上一次的账赶紧结了,至于以后,先付钱再办事,概不赊账!”只见某男从怀里掏出了一叠银票,“都给你,我们多来几次可好?”“……”【片段二】几个成人被一个小毛孩给打趴在地上。只见某个孩子蹲下身来,很认真地问道:“你们很痛吗?”“很痛很痛,不要再打了。”“我这里有伤药,你们要吗?”“不用不用,多谢小世子,真的不用。”他们才不相信小世子在把他们揍成这个样子之后还会给他们伤药呢!“为什么不要?是因为还不够痛吗?”“不是不是!”痛死了都!“那为什么不要我的药呢,很管用的!一定是你们还不够痛!”“要,要,我们要!我们很痛,我们要!”几人连滚带爬地过来抢小孩手中的药。“嗯,十两银子,付钱!”小孩伸出手示意众人拿钱来,他的私房钱又有着落了!【片段三】厨房里,一大一小两个身影鬼鬼祟祟。“父王,你说这次能成功吗?”一个粉雕玉琢的小男孩满脸质疑地看着正在准备“加了料”的参茶的男子。“这次一定没问题,你娘上一次被下春药的结果是我们有了你。”某男一脸的自信。“可是这是你第一百六十五次说没有问题了!”小男孩双手抱胸,小嘴一嘟,明显不信任男人。“儿子,你不是应该站在你父王我这边的吗?”说完男人端着他精心准备的参茶往某女的房间走去。半个时辰后。房间里热血沸腾,各种让人脸红心跳的声音不断地传出来。
  • 李嘉诚白手起家的八字箴言

    李嘉诚白手起家的八字箴言

    李嘉诚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杰出的商人之一,连续六年荣膺世界华人首富,连续八年雄居港商首席。他作为香港巨商和财富化身,在创业之初完全是白手起家、以小搏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财富神话。八字箴言是李嘉诚纵横商场几十年的心得,更是他做人与经商完美结合的深悟见解。八字箴言,字字渗透着李嘉诚经营谋略与文化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