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700000027

第27章 《六祖坛经》:工作坊是我们修行的道场 (2)

这是禅宗里极为重要的几句话,很有概括性。你如果要问禅门中人为什么能成佛,得到的回答就是如此简单:因为你有佛性,自己了解自己就成佛了。学禅不要向外求,禅并不在外面,自己就自足自有的啊!所以不要绕圈子,直下顿悟就能成佛。

在一个禅者看来,所有问题的出现,都源自于心,而所有问题的解决,同样源自于心。

有一天,奕尚禅师起来时,刚好传来阵阵悠扬的钟声,禅师特别专注地聆听。等钟声一停,他忍不住召唤侍者,并询问:“刚才打钟的是谁?”

侍者回答:“是一个新来参学的和尚。”

于是奕尚禅师就让侍者把那个和尚叫来,并问:“你今天早上是以什么样的心情在打钟呢?”

和尚不知道禅师为什么问他,于是说:“没有什么特别的心情啊!只为打钟而打钟而已。”

奕尚禅师说:“不见得吧?你在打钟的时候,心里一定在想着什么,因为我今天听到的钟声,是非常高贵响亮的声音,那是真心诚意的人才会打出的声音啊。”

和尚想了又想,然后说:“禅师,其实我也没有刻意想着什么,只是我尚未出家参学之前,一位师父就告诉我,打钟的时候应该想到钟就是佛,必须要虔诚、斋戒,敬钟如敬佛,用一颗禅心去打钟。”

奕尚禅师听了非常满意,再三说:“往后处理事务时,不要忘记持有今天早上打钟的禅心。”

我们可以想象,那个小和尚在将来一定可以修成正果,原因是什么?就在于他的虔诚的佛心。

无论外界如何喧嚣,我们都要固守一颗虔诚的心。虔诚的心中是对正念的把握,是对信念的秉持。纤尘不染,杂念俱无,集念于一处,力量就是最大的。

很多成功的人,正是因为有了一颗虔诚的心,才作出了伟大的事业。

刘宇大学毕业后,在父亲开的清洁公司干活。父亲用一桶清洗液和一把钢丝刷,头顶烈日为儿子上了重要的一课:每一件工作都好比是你的签名,你的工作质量实际上等于你的名字,只要脚踏实地,以一颗虔诚的心对待你的工作,迟早会出人头地。他按照父亲的教导,用钢刷蘸着清洗液把砖头洗得干干净净。

后来,刘宇在西南食品超市由包装工升为存货管理员,整天干着装装卸卸、摆摆放放这些细小麻烦的工作,但他始终一丝不苟、乐此不疲。有朋友屡次劝他:“别把青春耗费在这种没出息的事情上!”他却不以为然,仍是坚守着自己的工作信条:工作无大小,干好当下每件事。朋友认为他是个大傻瓜,一辈子也干不出什么名堂来。他却为自己能干好这件谁都不愿干的工作而自豪不已。他相信父亲的话:“只要自己不断努力,只要以一颗虔诚的心认真地做好每件事,上帝一定会眷顾你的。”

果不其然,数年后刘宇脱颖而出,成为拥有8家商店、一年总营业收入达几千万的大老板。而当初劝他的朋友们大都默默无闻。

禅者的心只要是虔诚的就可以成就修行的道业,而员工的心只要是虔诚的就可以成就自己。在工作中修行,做一名虔诚的员工吧!

活在当下,脚下踏去是坦途

在日常工作中感悟修行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恰如觅兔角。

——《六祖坛经·般若品第二》

【释义】一切佛法都在尘世间,普通的生活之中,离不开世间的觉悟。离开这个世间去求菩提,就如同寻找兔角一样,是不可能的。

在《金刚经》这部佛家至典的篇首有这样一段话:“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舌卫国袛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时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这段话的大意是,我是这样听说的:那时,佛在舍卫国袛树给孤独园这个地方,与1250个僧人在一起。午餐前,佛披上袈裟拿出钵盂,到舍卫国大城中去乞讨,他不拘贫富,挨门挨户,完成乞讨后,回到原处。吃完饭后,佛收起袈裟与钵盂,洗了脚,开始跏趺坐。

很多人不解,为什么这样重要的经典,开篇交代的却是这样的琐事?

净慧大师在《禅》杂志上,为这段文字做了开示:

此段恰好说明如来是“不舍道法,现凡夫事”。因为凡夫要穿衣吃饭,走路睡觉,待人接物,而圣者就是在这些凡夫俗事中,无念无相无往,如如不动,故能在凡夫的日常生活上不起我法执著,而自在解脱。

可见,佛陀的生活和我们凡夫俗子一样,他的觉悟就是在我们生活的世间完成的。法在世间,觉也在世间。

所以禅宗六祖慧能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恰如觅兔角。”

佛法到底在什么地方?其实就在当下,在我们日常的社会生活和工作、学习中,在我们每天的具体生活里。

同样的道理,一名优秀员工,如果离开了当下,不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不将基础夯实、巩固、发展,那么也是觅不到成功的。

显微镜的发明者是荷兰西部一个小镇上的门卫,他叫万·列文虎克。为了让时光不会在门卫这个无所事事的岗位上浪费掉,他选择了学习用水晶石磨放大镜片,磨一副镜片往往需要几个月的时间。为了不断提高镜片的放大度数,他一面总结经验,一面不间断地磨着。尽管人们不愿干这种单调重复的劳动,但他并不厌倦,几十年如一日。直到第六十年时,他终于磨出了能放大三百倍的显微镜片,第一次发现了细菌。于是他成了举世闻名的发明家,受到了英国皇家的奖励。

难以想象,六十年的岁月,一种单调的重复劳动,这需要多么大的韧性和耐性。

人人都希望成佛,但如果不在世间修行,不在日常工作中感悟,是不可能得道开悟的。同样的道理,对于一名在职场打拼的员工来说,成功是自己的梦想,把自己的事业做大做强是自己的目标。但如果不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进,梦想和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六祖坛经·行由品第一》

【释义】菩提原本就没有树,?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人们常常执著于某种念头,不到黄河心不死,却往往忽视了生命中的追之不及。“常”并不全等于永恒,一个人不知常,就要从自己的生命中回过头来找寻。“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既然一切皆为虚空,又何必对任何事都抓得很牢,执著而不肯放手呢?

六祖慧能悟道时,有一个著名的故事。

慧能年少时,在岭南以打柴为生。一次,他在山上砍柴时,忽然听见有个人念了一句话:“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慧能听了以后,感触很深,经过打听,才知道这是《金刚经》中的句子。参禅学佛的种子就这样在慧能的心中种下了。后来他听说无祖弘忍大师在湖北黄梅弘法,便翻山越岭赶往黄梅,参见五祖。

五祖将慧能留了下来,派他到柴房干活。

五祖想确定自己的衣钵传人,便让所有的弟子各写一首偈,来表达自己学佛的心得。五祖当时有一个很喜欢的弟子叫神秀,写了一首偈,贴在了墙上: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众师弟听了神秀写的偈,齐声称好。

唯独慧能,听完之后请人代笔在墙上题了一首: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五祖看了慧能写的偈后,知道他已经基本悟了禅法,便给他讲解《金刚经》,慧能再一次听到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慧能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时,只是心中有所触动。此时他第二次听到,才彻底悟到了其中的真谛,并当即说出了关于“何期自性本自清净”的五个著名观点。

作为一名员工,我们能从这句话中学到什么呢?

“应无所住”,就是一切不停留,不成为挂碍,既然一切不住,那还有什么可执著、可烦恼的呢?“生其心”则是随缘,也就是说这颗心不再是繁杂、矛盾、攀缘的心,而是彻底清净的、光明的、“空”的心。

这就是禅的根本,就是要破除固执,将人的心从固执中解脱出来!

有两个不如意的年轻人,一起去拜望一位禅师:“师父,我们在办公室被欺负,太痛苦了,求您开示,我们是不是该辞掉工作?”两个人一起问。禅师闭着眼睛,隔半天,吐出五个字:“不过一碗饭。”就挥挥手,示意年轻人退下了。

回到公司,一个人递上辞呈,回家种田,另一个却没动。日子过得真快,转眼十年过去。回家种田的,以现代方法经营,加上品种改良,居然成了农业专家。另一个留在公司里的,也不差,他忍着气、努力学,渐渐受到器重,后来成为经理。

有一天两个人相遇了。“奇怪!师父给我们同样‘不过一碗饭’这五个字,我一听就懂了,不过一碗饭嘛!日子有什么难过?何必硬巴着公司?所以辞职。”农业专家问另一个人:“你当时为什么没听师父的话呢?”“我听了啊!”那经理笑道:“师父说‘不过一碗饭’,多受气、多受累,我只要想‘不过为了混碗饭吃’,老板说什么是什么,少赌气、少计较,就成了!师父不是这个意思吗?”两个人又去拜望禅师,禅师已经很老了,仍然闭着眼睛,隔半天,答了五个字:“不过一念间。”然后,挥挥手……

对于人来说,没有一样东西是可以完完全全、真真正正抓住的,无论是物,还是人。因此不必斤斤计较,刻意追逐。对于不生不灭的生命本源,要把握得住,要认识得透彻,才能够善始善终。“不知常,妄作凶”,醉生梦死,碌碌无为,终将痛苦离去。

想要抓住一切,往往什么都抓不住。

同类推荐
  • 任务就是成长的机会

    任务就是成长的机会

    那么如何才能做好任务,如何才能把握机会,如何才能达到我们心中的目标?在本书中,作者通过深入浅出的分析和大量的实例展示,向我们指出了详尽的办法与操作步骤。抓住成长的每一步,就在此中。
  • 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俞敏洪写给迷茫不安的年轻人

    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俞敏洪写给迷茫不安的年轻人

    本书就是这些记录文字的呈现。全书精选了104篇文章,针对当下年轻人面临的一系列困扰,按青春、理想、心态、亲情、友情、人生、教育等主题,呈现出他对世界的看法和态度。在这个充斥着不安感的浮躁社会,给年轻人内心坚强的力量,让每个人思考应该怎样更积极地度过人生。
  • 明心宝鉴(珍藏本)

    明心宝鉴(珍藏本)

    该书是流传海外最古老的中国劝善书、儿童启蒙书之一,曾被韩国总统朴槿惠及《星星》都教授热荐
  • 守则与道德修养(道德修养集成)

    守则与道德修养(道德修养集成)

    《守则与道德修养》针对在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底蕴、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问题,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加以研究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很具现实指导意义。全书注重实用性、可操作性。材料丰富翔实,经验之谈让读者感悟,适当的理论化又让读者得以升华。
  • 开一家赚钱的个性小店大全集(超值金版)

    开一家赚钱的个性小店大全集(超值金版)

    一个小店铺就是一个小企业,店铺的老板,不仅要懂经营管理,而且要懂财务。店铺卫生、店铺要害部位安全的管理工作、紧急事件的处理、发现偷窃行为怎么办,这些问题都需要高效的管理能力。本书针对创业开店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在经营过程中常会遇到的一些疑惑,为你作出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提供极具参考价值的方法和建议,使你能够一点一点进步,一天一天向成功者的目标靠近。
热门推荐
  • 做事别缺好心志

    做事别缺好心志

    成功的“馅饼”往往不是伸手就能得来的。大多数人失败并非由于才智平庸,也不是因为时运不济,而是由于在事业长跑中没有保持一种健康的心志,使得自己最终无法触摸到成功的终点线。
  • 梦续红楼之溶黛心

    梦续红楼之溶黛心

    孙府却说迎春辞了贾母与邢、王二夫人,含泪与姐妹们告别,随了孙绍祖的来人出了贾府。坐在车轿里,迎春回望贾府的匾额慢慢远去,往昔的欢声笑语也渐渐远去了,迎接她的一切,已不再熟悉。她怀想昔日园中无忧无虑的日子,虽是不遂人愿,却也是温暖的回忆。那时她房里的丫头们反在她头上,她也只是手捧《太上感应篇》而不闻不问。终是有恼,也好过如今很多多。她只想着“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 复仇

    复仇

    五年前,她利用他完成了自己的复仇。五年后,他精心筹划,开始了自己的复仇。只是这条路一旦踏上后,何去何从已不受自己控制。到底,是谁向谁复仇,又是谁,为了谁而复仇。
  • 卑鄙的圣人:曹操9

    卑鄙的圣人:曹操9

    历史上的大奸大忠都差不多,只有曹操大不同!曹操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将对手整得头昏脑涨、找不着北,卑鄙程度也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最后他还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的普通男人。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腹黑老公笨笨妻

    腹黑老公笨笨妻

    连续相了五次亲失败,灰心下她冲动的嫁了一个认识不到两小时的男人。本以为结个婚就像过家家,完了后她可以继续出去完成自己的理想。本以为自己老公就是那种看起来斯文有礼的好好先生,结果、、、、、、完全相反。于是,一段甜蜜,温馨的婚姻生活展开了。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越测越开心(好看系列)

    越测越开心(好看系列)

    叙事艺术的时尚化表达,是王钢作品最受儿童读者欢迎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王钢小说呈现了今天儿童生活的时尚性的一面,而且用很新鲜的、具有当下气息的语言准确地表现了校园生活和儿童内心。王钢的时尚化表达,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一是用幽默的场景和夸张而富有情感冲击力的语言来展现形象的特征。二是小说里每一个小角色的性格和语言都是很独立性的,作家给每一个孩子都画下了一幅喜剧化的脸谱。值得注意的是,王钢意识到了儿童生活时尚化的一面,将这种时尚化加以艺术的呈现,给予审美的观照,赋予爱的色彩。
  • 名门嫡女

    名门嫡女

    穿越时空的冷若岚成为名门嫡女,可是美得冒泡的夫婿却冷漠的如山,所以……女儿当自强!美男乖乖来生娃吧!怎么?美男联合起来欺负人?哼,你们都给我等着,看我这异世凤凰如何让你们的世界翻天覆地!我冷若岚就要逆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那些年我追过的女孩

    那些年我追过的女孩

    小说以我对初中女同学苏兴华的追求为线索,记录了求学这几年坎坷的感情经历,也记录了自己一步步,从青涩走向成熟,从中学时代,走向大学校园,从校园学生向社会工作者逐步过渡和蜕变。年华本可流逝,并永不回来,生命中本就充满了遗憾和错过。如今,我已经退出了许多人的回忆并不再联系。而我,却希望能够用文字永远的记下,那些流逝的年华,那些我追过的女孩,那些曾在我生命中出现的人和事。即使多年以后,我不回忆,回忆无香,但用心写下的东西,也足以让自己感动。那些人,在我的记忆长河中,历经岁月的沉淀,仍旧清晰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