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6500000002

第2章 先秦兵勇

(一)夏代

尧在位时,黄河流域洪水为灾,庄稼被淹,房子被毁,老百姓只好迁居高处。不少地方出现了毒蛇猛兽,伤害人畜。面对此情此景,尧急忙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商量对策。会上,首领们一致推荐部落首领鲧去治水。

不料,鲧花了九年时间,也没有把洪水制伏。因为他只懂得水来土掩,造堤筑坝,结果洪水冲塌了堤坝,水灾反而更凶了。

舜接替尧当部落联盟首领后,亲自到治水的地方去考察。他发现鲧办事不力,就把鲧撤职流放,让鲧的儿子禹继续治水。

禹没有采用父亲的做法,转而开渠排水,疏通河道,要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

禹和老百姓一起劳动,带头挖土挑土,三过家门而不入,累得磨光了小腿上的汗毛。

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禹终于把洪水引入了大海,地面上又可以种庄稼了。

后代的人都称颂禹治水的功绩,尊称他为大禹。

舜年老后,也像尧一样,到处物色继承人。因为禹治水有功,拯救了各部落的百姓,所以大家都推举他为舜的继承人。

舜死后,禹做了部落联盟首领。

这时,中国历史已到了氏族公社后期,生产力大为发展,一个人生产的东西除了维持自己的生活外还有剩余。氏族、部落的首领们利用自己的地位,把剩余产品收为自己的私人财产,从而变成了贵族。

有了剩余产品,部落和部落之间经常发生争夺财产的战争。这样,战争登上了历史舞台,而战争中的主角便是兵勇。

在战争中,其中一方捉住俘虏后不再杀掉,而是把他们变成奴隶

为贵族劳动。这样,就渐渐形成了奴隶和奴隶主两个阶级,氏族公社开始瓦解了。

由于禹在治水中的功绩,提高了部落联盟首领的威信和权力。禹年老时曾经到东方视察,在会稽山(在今浙江绍兴一带)召集许多部落的首领开会。与会者朝见禹时都献上玉帛,仪式十分隆重。有一个叫做防风氏的部落首领迟到了,禹认为他怠慢,就把他斩了。这时,禹已经从部落联盟首领变成名副其实的国王,握有生杀大权了。

禹开始行使王权,如有不听号令者,就亲率兵勇征讨。禹曾征讨三苗,亲临战阵,勇武神威,战功卓著,打败了苗军,打死了三苗酋长,势力范围达到江淮流域。《墨子·兼爱下》中的《禹誓》即禹征讨三苗时的誓师之词。

禹把全国分为九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他还把各方诸侯送来的青铜铸成九个鼎,象征天下九州,便于管理。

中国古代兵勇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并与整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制度相适应,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

夏王既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也是兵勇的最高统帅。大臣平时管理民事,战时即为军队将领。夏王不仅拥有强大的王室兵勇,而且还可以征调各诸侯的兵勇。

(二)商代

商汤(前1617—前1588年在位)是商朝的创建者,在位30年,其中17年为诸侯,13年为商朝国王。他用贤臣伊尹和仲虺为左右相,以亳为都城,积极治国,国富兵强。

当时夏朝的国王名字叫“桀”,史称“夏桀”。他骄奢淫逸,宠用嬖臣,对民众及各诸侯国进行残酷的压榨和奴役,激起了强烈的反对。

商汤顺应民意,起兵灭夏。他首先攻灭拥戴夏桀的葛国(今河南宁陵北),接着又攻灭拥戴夏桀的韦国(今河南滑县东南)、顾国(今河南范县东南)、昆吾国(今河南许昌东部)。经过十一次战争,夏王朝空前孤立了。最后,商汤亲率大军,一举攻灭了夏王朝。

商汤以武力灭夏,打破国王永定的说法,史称“商汤革命”。历史证明,兵勇是改朝换代的工具,是革命的武器。

五进位制以及十进位制是人类普遍采用的记数方法,因此很早就用来计算兵勇了。商朝兵勇的基本编制单位就是“什”和“伍”。“什”有十个兵勇,“伍”有五个兵勇。

古代兵勇作战时往往会排列成左、右两路或左、中、右三路的阵势,由此影响到兵勇要采用二进位或三进位(包括其倍数)的编制。

甲骨文中的“行”字是十个“什”,“行”由“百夫长”指挥;十个“行”为“大行”,由“千夫长”指挥;作战时习惯按照左、中、右各一个“大行”来排列阵势,投入战斗的三个大行称为“师”,这是商代最基本的战略单位。

商王亲自率领的“王师”是由三个“师”组成的。

商朝战车五辆一组,前三后二,每辆有三套作战武器,每辆有三名兵勇。

商代的战车编制是五进位制。五辆一队,五队二十五辆。一次出动的战车如果超过二三百辆,就由商王亲自指挥了。

商代开创的这种“什伍”之制被取代商朝的周朝所继承。周武王讨伐商纣王时,曾发布《牧誓》,里面就曾提到“百夫长”和“千夫长”。

(三)西周

周武王姬发是周文王姬昌的次子,他继承父亲遗志,于公元前11世纪率领大军消灭商王朝,夺取全国政权,建立了周王朝。在战争中,他表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他不但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名君,而且也是兵勇的最高统帅。

周代的兵勇仍以战车为核心,一辆战车及其配属的步兵合称“乘”,是最小的编制单位。一乘战车上有三名甲士,由贵族组成。在左侧的称“车左”,持弓射箭,是主要的攻击力量,为一车之长,号为甲首;在右侧的称“车右”,手持戈矛,勾刺敌人,又称“骖乘”;在中间的甲士为驭手,负责驾驶战车。

每乘配徒役20名,由平民或者奴隶充当,是战车兵的侍从。其中5名提供后勤服务,负责养马和准备伙食;另外15名参加战斗,在车后护卫战车,在战车冲破敌人队形时进行格斗厮杀。

周代兵勇每5乘编为1队,由仆射指挥;每10队编为1“卒”,由“卒长”指挥;每2卒编为1“师”,由“师氏”指挥。

周代仍然以“师”为基本单位,但师的数量增加了,兵力更强了。周王朝兵力最多时多达14个师。

(四)春秋战国时期

周幽王十一年(前771年),周幽王因宠爱褒姒,废掉了申后和太子宜臼。申后之父申侯勃然大怒,联合犬戎进攻周王朝,杀了周幽王。

次年,一些诸侯把周幽王的太子宜臼立为天子,是为周平王。平王即位后,戎狄势力在王畿内继续发展,严重地威胁着王室的安全。平王不得不远避其锋,将都城从陕西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附近)。历史将平王以前的周朝称“西周”,东迁洛邑以后的周朝称“东周”。

东周历经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由于铁器的普遍使用,促进了生产力的急速发展,推动了生产关系由奴隶主所有制向封建地主所有制的变革,导致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化。新兴地主阶级开始夺取政权,并实行变法,从而促进了地主政权的巩固,推动了封建地主经济的发展。

由于地主经济的发展,较强大的诸侯国开始掠夺其他国家的土地和人口,兼并战争愈演愈烈,日益频繁残酷。

这时,周天子丧失了昔日的权威,成为名义上的共主,而齐、晋、楚、吴、越等诸侯大国迭起争霸,开始代天子发号施令了。

争霸战争此起彼伏,兵勇成了争霸的工具,军事制度也伴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春秋时期,军队中步兵的比重逐渐增大了。每乘步兵从25名逐渐增加到50名、75名,而楚国军队每乘战车竟配有步兵100名。

随着造船技术的发展,水军作为一种独立的兵种在战斗中逐渐形成了。楚康王十一年(前549年),楚国出动了一支水军进攻长江下游的吴国。这次战役被称为“舟师之役”,这是史籍上首次关于水军的记载。

楚国是最早组建水军的国家,而且经常以水军发动战争的也是楚国。楚平王六年(前523年),楚国组建水军北上进攻濮城;楚平王十二年(前517年),楚国与越国约定夹击吴国,也是出动水军进攻吴国的边境地区。

楚昭王元年(前515年),吴国进攻楚国潜城,楚军以水军包抄吴军后路,使吴军难以退兵。楚昭王八年(前508年),楚国再次进攻吴国,双方在豫章一带对峙。这时,吴国组建了一支水军,用作疑兵之计,主力暗中袭击楚国巢城,拔掉了这个军事重镇。

楚昭王十二年(前504年),吴国水军一举打败了楚军的水军。楚国担心亡国,曾一度迁都。

吴王夫差十一年(前485年),吴国派徐承率领的一支水军从海路北上,远袭齐国。这次为远程渡海作战而编成的水军,标志着中国海军编制的正式形成。

当时,水军战船上配备手持弓、戈、戟、剑、盾等不同武器的战士和专门的划船手。

在这一历史时期,步兵作为独立兵种正式出现了。

晋平公十一年(前547年),晋国统帅荀吴率领晋军与北方少数民族狄人在太原北面的山区作战时,因地势险要,战车难以行驶,部将魏舒建议说:“狄人都是步兵,我们的战车在山区里无法发挥作用,步兵困在战车旁边也一筹莫展。为了获胜,不如让自我以下的所有甲士全都下车徒步作战。”荀吴同意这个建议,让魏舒担任前敌指挥。魏舒下令道:“从速拆毁战车,所有甲士和跟随战车的步兵混编列阵。”这时,自认为出身高贵的车兵不愿下车和步兵混在一起,魏舒当机立断,把荀吴的一个亲信车兵当场斩首示众。车兵见状,无不震恐,纷纷下车排阵。魏舒用一支小部队在前面诱敌,将主力排列在阵后两侧。狄人没见过晋军徒步作战,顿时哄堂大笑,也不列阵就蜂拥而上,正中了魏舒的诱敌之计。晋军主力两侧合击,狄人大败。这是历史上首次在战场上随机应变、临时组编步兵的战例。

步兵作为华夏军队的一个独立兵种,从此诞生了。

在战国时期,步兵已经是军队作战的主力了。此后,历代步兵一直占军队的绝大部分编制。

在这一历史时期,骑兵也已经初具规模。

马是人类很早就驯服并用于战争的动物。但是,早期的骑兵既没有马鞍,也没有马镫,全靠自己双腿用力紧夹马腹奔驰作战,因而在马背上很难使用身体力量来进行劈砍、刺杀等格斗动作,主要靠射箭来杀伤敌人。

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的游牧民族善于高难度的骑射、格斗,而中原地区的各国军队到较晚时才开始组建骑兵队。

当时,华夏民族服装是宽袖长袍,骑在马上连射箭都很困难。地处北方的赵国在长期与游牧民族的冲突中痛感骑兵的重要性,因此赵武灵王毅然下令推行“胡服骑射”,将骑兵的服装改为与游牧民族相同的窄袖短衣,建立起一支可以与游牧民族作战的骑兵队。

由于那时还没有马镫,骑兵难以进行马上格斗。在野战中,骑兵一般不在正面进击敌人,主要用于包抄、迂回、追击等。

战国时期,骑兵的编制规模不大,不能独立执行战役任务。

同类推荐
  • 中国四大玉石

    中国四大玉石

    博大精深的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近万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独特的玉石文化保持着及其旺盛的生命力,同时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文化内涵,其影响是世界上任何文化都难以比拟的,其地位在中国人心中也是不可低估的。中国玉器以其7000年的历史,与中国的瓷器和丝绸一样,成为我国古老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全世界都享有很高的盛誉,堪称东方艺术。《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四大玉石》全面介绍了和田玉、岫岩玉、独山玉、绿松石四大玉石的文化故事。
  • 鬼神文化

    鬼神文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鬼神文化》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本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新月余晖:失落的古巴比伦

    新月余晖:失落的古巴比伦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不仅仅生活着巴比伦人,还生活着苏美尔人、亚述人、迦勒底人、波斯人以及其他民族,他们在巴比伦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共同奏响了巴比伦文明的辉煌乐章。巴比伦文明虽然早已远去,但其跌宕起伏的历史、神秘莫测的文字、辉煌雄伟的建筑、层出不穷的发明创造,至今依然让世人惊叹和折服。
  • 北大文化产业评论(2009年卷)

    北大文化产业评论(2009年卷)

    《北大文化产业评论(2009年卷)》是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主办的文化产业研究性学术期刊,以理论分析、政策解读和前沿观察的形式对文化产业相关领域展开理论性、批判性、历史性和国际性的研究论述,倡导跨学科的视角研究文化产业现象和趋势,希望成为海内外学者研究成果发表的论坛,成为凝聚华人学者文化产业研究通向国际学术前沿的桥梁
  • 流行词语看中国

    流行词语看中国

    本书就是从“流行词语”的巧妙角度,撷取人民群众不断变化的流行词语,忠实记录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在物质生活、意识形态、道德情操、文化时尚变迁与进步的过程,以及与此有关联的背景史料,从各个方面,展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画卷,留下了中国民众真实、具象的集体记忆。
热门推荐
  • 邪凤逆天:重生之驭妖皇后

    邪凤逆天:重生之驭妖皇后

    凤动九天,天下归一,得此女者,得天下!狗屁,姐上一世就被这所谓的符咒坑害不浅,真心所爱之人的欺骗、背叛,废掉后位,打入冷宫,腹中胎儿被其亲爹飞来一脚,胎死腹中。亲如手足的闺蜜竟是彻头彻尾的第三者,蛇蝎心肠,狠辣至极的将她做成人彘……“就凭你这么个孤魂也想重生?十殿炼狱你又能闯过几层?”“哈哈哈,十殿炼狱?不过是钩心、刮骨、焚舌、烫烬心肝,又有何惧?”终来看姐如何地狱重生,修炼驭妖狂人,人负我,我杀人,佛阻我,我弑佛……“练衣,为了我放下仇恨好吗?”“你不怕遭天谴?”“一世恩怨,一世错过,这一世,不,是生生世世我发誓再也不会让你溜走。”“既然,那么,好吧!姐答应收了你这个妖孽……”如果连上天也要阻挡我靠近你的脚步,那姐只好逆天而行……
  • 群蜂飞舞

    群蜂飞舞

    本书系汇集了众多当代一流名家自选的代表作品,专为文学爱好者量身打造,引领读者进入当代文学的中心地带。《群蜂飞舞》为著名作家阿来的作品精选集。 《群蜂飞舞》分中篇小说和散文二部分,内容包括《行刑人尔依》、《阿古顿巴》、《槐花》、《老房子》、《群蜂飞舞》、《声音》、《血脉》、《野人》、《鱼》、《月光下的银匠》等。
  • 高阳版《胡雪岩全传》2

    高阳版《胡雪岩全传》2

    讲透一代商圣胡雪岩的天才与宿命,影响中国一代企业家的经典!马云读了两遍!胡雪岩传记小说至高经典,其他版本大多是这套书的删减版或改编版。高阳版《胡雪岩全传》出版40年来无可逾越,是商人必备的生存手册。胡雪岩从店伙计到大清巨富花了30年,倾家荡产只花了4天!“有井水处有金庸,有村镇处有高阳。”武侠小说有金庸,历史小说有高阳!高阳的历史小说,注重历史的真实性,又擅长讲故事,读起来轻松畅快,有读者评为“华语历史小说不可逾越的高峰”。翻开本书,看当代历史小说巨匠高阳,重现一代商圣胡雪岩的辉煌与宿命。
  • 心理减压健康书

    心理减压健康书

    本书的内容是建立在近年来国内外压力的的本质、来源与影响,并指导读者如何预防与疏解。本书不仅帮助读者了解何为压力,更重要的是为读者提供了缓解压力及预防压力的方法。并且,书中还附有许多简明的“压力提示”,为读者提供关键性的信息,帮助读者迅速掌握要点,让读者自己就可以开一帖适合自己的压力处方,成功对抗压力。本书文字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强,是一本人人必备的心理自助书。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罗布泊之咒

    罗布泊之咒

    周德东首次创作超长篇小说,最新悬疑巨著《罗布泊之咒》,本书集青春、爱情、悬疑、探险、魔幻于一体,类型前所未有,共1001次高潮。邀读者一起开启惊心动魄的“罗布泊之旅”。
  • 大学英语写作理论与实务

    大学英语写作理论与实务

    本书在介绍理论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大学英语写作的技巧和实际应用。
  • 云家三小姐

    云家三小姐

    文文半价中~~~~★她是来自二十一世纪的超强特工,情报刺探,卧底刺杀,无所不能。生性淡薄,绝情弃爱,却因同伴的背叛莫名穿越到了轩辕王朝,天下第一首富的云府内。从此,她便是云家三小姐。云家极其不受宠的三小姐,因为她的母亲,只是个卑贱的青楼女子。★他是战场上不败的神话,是战场上的夺命修罗,是人人敬而远之的绝代战神。天资风仪,惊采绝艳的他,冷酷无情。嗜血成性的他,却因深爱之人的背叛而关上了心的窗户。对她....却是从厌恶到深爱,到刻骨铭心。她的柔情刻骨,换得了他豪情万丈,一丝只为她的柔情。他说:“等国家安定,我们便卸甲归田。从此倚楼听风雨,淡看江湖路。手捧香茗,一缕阳光,度过此生。有你,便是此生足矣。”★他是西域幻影门门主,生性风流,放荡形骸,视女人于无物。自持傲物的他,野心勃勃,却因此遇上了这一世让他输得彻底,痛得撕心的女人。明知为敌,却还是义无反顾地爱上了。哪怕,付出的是生命!只因,他爱她。那一切,便是值了。极富野心的他说:“什么狗屁统一,统统比不上她的一颦一笑。他要的,是她的心。若能得到她的心,不,她的回眸一笑,便是失了这天下又何妨?”★他不求王侯,但求自由,却偏偏落在帝王之家。奈何随心所欲的心依然不被束缚,他从来都是无拘无束,随心所欲。而她却成了他的牵绊。他为她一身戎装血染战场,而她对他终究只是感激无旁情。他说:“烟儿,只要你回眸,便会看到,我永远在你身后,从不曾离开。”★他君子如玉,温文尔雅,江湖人称玉箫公子,温文儒雅的笑容下隐藏的又是怎样的心绪?他说:“只要你想的,我便是赔上性命,也定会成全与你。只望,烟儿别忘记,有个名叫君莫尘的男子,永远爱着你。便足矣。”今古河山无定拒。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她为她爱的人抛却女红妆,一把龙吟剑,一匹踏雪马,一个纤弱的白色身影,她征服了战场,征服了他们的心。“烨,就让我带着你的龙吟剑替你守护这片江山吧!我要让侵入者后悔这一行。”此时的她依然淡漠,眼中却多了一丝恨,一丝狠,一丝冷冽。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追寻。一曲一场叹,一生为一人。也许这就是对云烟最好的诠释。云烟,如歌般美好,只有珍惜她、爱护她的人,才会得到她的真诚相待。烟,捉不到,看不透。云烟就如这烟一般神秘。她的身份,不过只有寥寥数人知。
  • 杜甫诗选

    杜甫诗选

    《杜甫诗选》作者杜甫,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杜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载(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