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6300000002

第2章 古代茶具概说

(一)茶具概况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茶一直伴随着勤劳勇敢的炎黄子孙,从原始社会走向文明的现代社会。

古人重视品茶,使用茶具也很考究。茶具的好坏,对茶汤的质量和品饮者的心情有直接影响。中国古代茶具种类丰富,历史源远流长,是人类共享的艺术珍品。各个时期的茶具精品折射出古代人类饮茶文化的灿烂,也反映了中华民族历代饮茶史的全貌。茶与茶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如同璀璨的星辰熠熠生辉。

“茶具”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代,西汉辞赋家王褒在《憧约》中有“烹茶尽具,酺已盖藏”之说。至唐代,“茶具”在文人墨客的作品中已十分常见。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在《睡后茶兴忆杨同州》诗中有“此处置绳床,旁边洗茶器”。文学家皮日休在《褚家林亭诗》中也提到“萧疏桂影移茶具”。“茶具”在唐以后的几个朝代里不断地出现在各类书籍、诗画作品中,如《宋史·礼志》记载:“皇帝御紫哀殿,六参官起居北使……是日赐茶器名果。”皇帝将“茶器”作为赐品,可见“茶具”在宋代十分名贵。南宋诗人翁卷写有“一轴黄庭看不厌,诗囊茶器每随身”的名句。元代画家王冕在《吹箫出峡图诗》中有“酒壶茶具船上头”。明末清初的书画家、诗人陈洪绶绘有《品茶图》。由此不难看出,文人笔下尽是茶,茶具已经成为茶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茶具,又名茶器或汤器,在古代泛指制茶、饮茶使用的各种工具,包括采茶、制茶、贮茶、饮茶等几大类。陆羽在《茶经》中总结出十四种采茶、制茶的工具。唐代文学家皮日休在《茶具十咏》中共列出十种茶具。相比之下,现代茶具的概念比古代茶具所指的范围小得多。现代茶具已经不再包括采茶、制茶的工具,仅指与泡茶有关的专门器具,主要指饮茶器具。狭义上的茶具指茶杯、茶壶、茶碗、茶盏、茶碟、茶盘等饮茶用具。

在我国历史上,不同时期生产的茶品种不同,因此茶的饮用方式也各不相同。茶具伴随着人们饮茶方式的改变而不断变化。

以唐朝为分界线,人们在唐及唐以前习惯用煎茶法饮茶,茶具包括贮茶、炙茶、碾茶、罗茶、煮茶、饮茶等器具;到了宋朝,人们时兴以点茶法饮茶,因此碾茶、罗茶、候汤、点茶、品茶等器具兴起。元明两朝,人们开始饮用散茶,采用直接冲泡的方式饮茶。这时,茶具逐渐简化,碾茶、罗茶等茶具被淘汰,饮茶的全部器具仅为一把烧水用的壶、一个贮茶的罐和一盏沏茶的盏。

明代许次纾认为:“茶滋于水,水借于器,汤成于火,四者相顾,缺一则废。”由此可见,茶具在茶事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好的茶具可以为品茗者带来愉悦舒适的感觉。人们对茶具的总体要求是实用性与艺术性并重,力求有益于茶的汤质,又力求古雅美观。

茶具对茶汤的影响,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表现在茶具颜色对茶汤色泽的衬托。例如青瓷茶具可使茶汤呈绿色(当时茶色偏红)。随着制茶工艺和茶树种植技术的发展,茶的原色在变化,茶具的颜色也随之而变。二是茶具的材料对茶汤滋味和香气的影响,材料除要求坚而耐用外,至少要不损茶质。

茶具的审美价值,体现在茶具的艺术性和观赏性两个方面。一组组精心摆放的茶具犹如引人入胜的静物画,在茶桌上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风雅之士,小聚品茗,“松风竹炉,提壶相呼”。精美典雅的茶具,点缀在案几上,清淡吟诗,情趣盎然。

(二)茶具的种类

茶具的种类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有多种划分方法。常见的划分标准有按时代划分、按地域划分、按质地划分、按民族划分以及按饮茶方式划分,等等。在这里,我们简单地以质地为标准和以饮茶方式为标准对茶具的种类做一介绍。

1.以质地为标准

中国茶具,质地多样,造型优美,主要有金属、竹木、瓷器、陶土、漆器、玻璃等,为历代饮茶爱好者所青睐。其中,以陶瓷茶器为主流,几乎各个阶层的人都在使用。

(1)金属茶具

金属茶具是用金、银、铜、锡等金属材料制作的茶具。以锡作为贮茶器具材料有较大的优越性。锡罐多制成小口长颈,盖为筒状,比较密封,因此对防潮、防氧化、防光、防异味都有较好的效果。但因其造价昂贵,一般老百姓无法使用。唐代茶书《十六汤品》中说:“以金银为汤器,为富贵者具焉。”

(2)竹木茶具

在古代,竹木茶具因其价廉物美、经济实惠,在广大农村地区,包括产茶区使用甚广。人们使用竹或木碗泡茶。但在现代,使用竹木茶具泡茶的情况已不多见。人们更多地是用木罐、竹罐装茶,特别是作为艺术品的黄阳木罐和二簧竹片茶罐,既是一种馈赠亲友的珍品,也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3)瓷器茶具

瓷器茶具是使用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茶具。瓷器茶具可分为白瓷茶具、青瓷茶具、黑瓷茶具和彩瓷茶具等。其中,白瓷以景德镇的瓷器最为著名,其他如湖南醴陵、河北唐山、安徽祁门的茶具也各具特色。青瓷的主要产地在浙江,最流行的一种叫“鸡头流子”的有嘴茶壶。黑瓷兔毫茶盏,风格独特,古朴雅致,而且瓷质厚重,保温性能较好,为斗茶行家所珍爱。彩色茶具的品种花色很多,其中尤以青花瓷茶具最引人注目。青花瓷器的特点是:花纹蓝白相映成趣,有赏心悦目之感;色彩淡雅幽菁可人,有华而不艳之力。加之彩料之上涂釉,显得滋润明亮,更平添了青花茶具的魅力。

(4)陶器茶具

陶器中的茶具精品颇多,其中首推宜兴紫砂茶具。紫砂茶具出现于北宋初年,流行于明代,并逐渐成为独树一帜的精品茶具。紫砂壶采用当地的紫泥、红泥、团山泥抟制焙烧而成,其里外都不敷釉。紫砂壶和一般的陶器有很大的不同,由于成陶火温高,烧结密致,胎质细腻,既不渗漏,又有肉眼看不见的气孔,经久使用,还能汲附茶汁,蕴蓄茶味;且传热不快,不致烫手;若热天盛茶,不易酸馊;即使冷热剧变,也不会破裂;如有必要,甚至还可直接放在炉灶上煨炖。紫砂茶具造型简练大方,色调淳朴古雅。

(5)木鱼石茶具

木鱼石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空心的石头,又叫“太一余粮”、“禹余粮”、“石中黄子”,俗称“还魂石”,象征着如意吉祥,可护佑众生、辟邪消灾。

木鱼石茶具是指用整块木鱼石作出来的茶具,主要包括茶壶、酒壶、竹节杯、茶叶筒等。木鱼石中含有铀及稀土元素,因此茶具的防腐和通透性好,用其泡茶即便是在酷暑季节,五天内茶水仍可饮用不会变质。

(6)石雕茶具

石雕茶具的制作,是根据石头的天然特性,设计加工精雕细琢而成。石头具有硬度大、密度强,颜色天然,遇冷遇热不变形、不开裂、不褪色,磨光后不会吸附茶色等优点。所以用石头雕刻制作而成的石雕茶盘,美观大方,经济实用。用石雕茶具品茶,赏心悦目,修身养性。

(7)漆器茶具

据史料记载,漆器茶具出现于清代,主要产于福建福州一带。福州生产的漆器茶具多姿多彩,有“宝砂闪光”、“金丝玛瑙”、“釉变金丝”、“仿古瓷”、“雕填”、“高雕”和“嵌白银”等品种,特别是创造了红如宝石的“赤金砂”和“暗花”等新工艺以后,更加鲜丽夺目,惹人喜爱。漆器茶具中较有名的有北京雕漆茶具、福州脱胎茶具、江西鄱阳等地生产的脱胎漆器等,均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8)玻璃茶具

在现代,玻璃器皿有较大的发展。玻璃质地透明、光泽夺目,外形可塑性大,形态各异,用途广泛。玻璃杯泡茶,茶汤的鲜艳色泽,茶叶的细嫩柔软,茶叶在整个冲泡过程中的上下穿动,叶片的逐渐舒展等,可以一览无余,可以说是一种动态的艺术欣赏。特别是冲泡各类名茶,茶具晶莹剔透,杯中轻雾缥缈,澄清碧绿,芽叶朵朵,亭亭玉立,观之赏心悦目,别有情趣。而且玻璃杯价廉物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玻璃器具的缺点是容易破碎,比陶瓷烫手。

2.以饮茶方式为标准

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的饮茶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相继出现四种饮茶方式:痷茶、煮茶、点茶、泡茶。与此相对应,茶具也分为四种,即痷茶茶具、煮茶茶具、点茶茶具、泡茶茶具。

(1)痷茶茶具

我国古代文献中介绍唐以前的饮茶方法的资料很少,我们仅能从三国时期张揖的《广雅》中作出推断。《广雅》中记载了一种古老的饮茶方式:“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沸浇复之,用葱、姜、橘子芼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这种饮茶方式与陆羽《茶经·六之饮》中的方法类似,故得名痷茶法。

用于痷茶的茶具至少应包括:烧水的炉灶、烧水的锅或壶、烘制茶饼的夹子、盛茶汤的茶瓶(类似于今天的茶壶)、饮茶用的瓷碗或瓷杯、从茶瓶中舀出茶汤倒进杯碗中的勺子。

(2)煮茶茶具

在唐朝,人们主要饮用饼茶,其次为末茶。当时盛行煮茶法,这种方法比痷茶法复杂得多。因此,煮茶茶具的种类也较以前丰富了许多。陆羽在《茶经·五之煮》中详细地记载了煮茶的方法:民间饮茶,要先对茶进行处理,“若茶之至嫩者,蒸罢热捣”,茶饼在饮用前要先经过烘烤去掉水分,再将茶碾成粉末,用茶罗筛成茶粉后放到锅里煮。“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煮茶的时候有三个步骤:“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水刚开的时候,水面会出现如鱼眼一样的水珠并出现微小的声音。这时要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盐来调味;“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这时需要准备一瓢开水留作备用。再用竹夹不断地在锅中搅拌,使水呈漩涡状,然后将茶粉倒入锅内。“腾波鼓浪,为三沸”,此时将备用的水倒入锅内,煮沸后,就可以饮用了。

由此可见,煮茶的茶具至少应包括:烧火器具(风炉)、炙茶器具、碾茶器具、煮茶器具、存盐器具、饮茶器具、贮水器具、洗涤器具、存放器具等。其中最重要的茶具是烧火的风炉、碾茶的碾和罗、煮茶的 和饮茶的碗。

(3)点茶茶具

唐代晚期至宋代,点茶法逐渐盛行,成为两宋饮茶的主流形式。点茶法是中国古代茶艺的代表之一。由于饮茶方式的变化,出现了新的茶具——茶筅。

最早具体描述点茶茶艺的是北宋蔡襄的《茶录》。点茶法主要有备茶(炙、碾、磨、罗)、备器、取火、候汤、熁盏、点茶(调膏、击拂)等。汤瓶置风炉上取火候汤,点茶水温为初沸或二沸,过老或过嫩皆不好。熁盏令热,用茶匙量取茶粉入茶盏,先注汤少许,调成膏状,然后边注汤边用茶筅环搅,待盏面乳沫浮起是谓茶成。点茶法可直接在小茶盏中点茶,也可在大茶瓯中点茶,再用杓分到小茶盏中饮用。

点茶法中,主要的点茶茶具有茶碾、茶罗、茶盏、茶匙(筅)、汤瓶。辅助性的点茶茶具有:茶焙、茶笼、茶磨、茶刷等。

(4)泡茶茶具

明朝初年,散茶独兴,明朝后期泡茶法取代点茶法。点茶法是中国明清以来的主导性饮茶方式。泡茶法有两个来源,一是源于唐代“庵茶”的壶泡法;一是源于宋代点茶法的“撮泡法”。

泡茶法和今天的盖碗泡法基本一致。也有将茶叶放到茶壶里冲泡的,相当于今天的壶泡法。最典型的壶泡法是功夫茶。因此,茶杯、茶壶成为泡茶茶具中最重要的茶具。茶壶、茶杯与烧火的炉子、烧水的水壶并称为功夫茶的“四宝”。

3.茶具的发展与演变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茶具的发展史就是浓缩了的茶叶发展史。茶具同其他饮食器具一样,经过了一个从无到有,从粗糙到精致的发展历程。

最初,我们的祖先把茶叶作为一种药物食用。后来,茶由药用转变为日常饮品,逐步超越了自身的物质属性,迈入了一个精神领域,成为一种文化、一种修养、一种境界的象征。与此相应,茶具的发展,也表现为由大趋小,自简趋繁,复又返璞归真、从简行事的过程。它与时代风气相涤荡,逐渐趋于艺术化和人文化。

茶具的出现是在茶被作为日常饮用的饮料之后。最早的茶具是与酒具、食具共用的。根据出土的文物判断,我国出现的最古老的茶具应该是陶土制的缶——一种小口大肚的容器,它既可用来煮茶,也可作盛具用。缶虽形状古朴,但笨重粗糙。

公认的我国最早出现的饮茶食用器具是在西汉。这一时期出现了釉陶茶具,外表光亮平滑,且色彩鲜艳,初现了茶具的艺术性。从汉代以后至隋朝出土的茶具来看,在漫长的岁月中,茶具与酒具、食具并没有出现严格的区分,它们有时还是共用的。

唐代时,茶已经成为国人的日常饮品。茶具不仅是饮茶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器具,而且有助于提高茶的色、香、味,具有实用性。陆羽在《茶经》中提到,唐人饮茶前要先欣赏茶具,且选用茶具很有讲究。茶具在唐代得到迅速的发展。中唐时,不仅茶具门类齐全,而且讲求茶具质地,注意因茶择具。唐代茶具以古朴为特点,以陶瓷茶具为主,同时贵族、富家也出现了金、银、铜、锡等金属茶具。唐人多用茶碗,茶碗首推越州窑产的窑瓷,越瓷色青,茶色显绿,造型美观。

宋代流行点茶法,这种方法源自唐代。因此,宋代的茶具与唐代大体一致。从茶具的风格来看,宋代茶具以绮丽为时尚。宋代茶具较之唐代,变化的主要方面是煎水用具改为茶瓶,茶盏为黑色,又增加了“茶筅”。这一切,都是与宋代风行的“斗茶”时尚相适应的。

“盏”是一种浅而小的杯子,并配以盏托。宋人喜欢黑盏,因为当时茶色较白,黑色盏可与茶色相呼应。福建建窑的茶盏被视为上品。“建盏”又称天目盏,是宋代八大名盏之一。建盏造型古色古香,其色如漆,银斑如星,质地如铁,击声如磬,盛汤时只见汤花泛起,银星闪烁,堪称中国古代茶具之一绝。

元代茶具上承唐宋,下启明清,是中国茶具发展史上的过渡阶段。元代时青白釉茶具较多。

到了明清时期,茶具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茶具在明代发生了一次大的变革。明代人以饮用散茶为主,因此茶壶在明代出现,成为明代的一大特色。唐 宋时期的炙茶、碾茶、罗茶、煮茶器具等逐渐退出人们的生活。明代中叶出现紫砂壶。唐寅《品茶图》中绘有茶壶等茶具,明代江西景德镇瓷茶具,以质地细腻、色泽鲜艳、画意生动而驰名于世。《帝京景物略》中有“成杯一双值十万钱”之说。

清代的茶具无论在种类还是在形式上都没有突破前人的规范。但是,由于茶类在清代有所发展,清代的茶具艺术也随之达到新的高度。煎火的小茶炉“文火细烟,小鼎长泉”,润泽薄密的白瓷、青瓷茶盏,让人爱不释手。清代广州织金彩瓷、福州脱胎漆器、四川的竹编茶具等茶具相继问世,使清代茶具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到了近代,又出现了玻璃茶具和搪瓷茶具。这些茶具造型优美,兼具实用和观赏价值。

我国的茶具林林总总,茶具艺术绚丽多姿。如今,茶具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同类推荐
  • 遥远的温泉

    遥远的温泉

    《阿来最新中篇小说系列:遥远的温泉》收录了《遥远的温泉》和《已经消失的森林》两部中篇小说。
  • 越轨

    越轨

    《越轨》一书涉及刑法学、犯罪学、青少年越轨行为、侦查学、公安学、警察学、监狱学、社会控制、犯罪预测预防、禁毒戒毒、社区矫正、社会敌意应对、群体事件处置、社会治安防控等领域的越轨社会学的科普读物。本书文笔诙谐、笔调轻松,文中穿插大量的当前流行话题作为案例,比如邓娇案、李双江之子李天一案等等,探讨当代社会的规则越轨、法律越轨、诚信越轨、性越轨等等行为。不仅对这些行为进行鞭辟入里的解析,而且对当代社会存在的种种越轨问题提出了深层次的解决思路。
  • 让青春的梦想飞扬

    让青春的梦想飞扬

    在这纷繁的世界里,有多少生命在寻觅着温暖,小小的爱,经不起等待,或许我们还未曾意识,其实我们一直都在为之努力着。伸手感悟滴滴温情,暖化了一个个陌生的心……身因情在,情伴心生。寻找生命中的珍贵,成就成长路上的美好与伟大!人生因青春而美丽,青春就是梦想的样子,我们的青春在悸动,我们的行囊中装着青春更装着梦想,我一直朝梦想奔去……智慧主编以深度感性的文章,让你智慧、达观、自信地面对人生……
  • 人性寓言全集

    人性寓言全集

    触摸真实的人生,解读成功的密码,改变千万人命运的人性读本,成就大事者必备的成功指南,在轻松的阅读中,洞悉人性弱点,领悟生存方略,在丰富的哲理中,提升人生境界,赢取成功智慧。本书在独特阐释人性的同时,将可读性、趣味性、思想性、哲理性等融为一炉,让我们在融会贯通之后获得成功的心法!
  • 我和这个世界不一样

    我和这个世界不一样

    在这本书中,作者以真诚的文字记录了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对教授过自己的老师怀念与感恩,对曾经同学、朋友及共同度美好时光的回忆;对一些社会问题提出的看法并给予包容和理解;对他乡之游的所见所感等等,让我们看到了95后的独特思维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拷问,从而了解他眼中世界的样子。如果你是一个90后的少年,你会从中间看到自己,如果你已不再年少,这些文字也会让你停下来,找回属于曾经的回忆。
热门推荐
  • 电影科技时代

    电影科技时代

    因外星人入侵地球,王皓受伤而死,却重生到三十年前,脑中多了一个电影科技系统。你以为他要拍电影吗?不!他要把电影中的科技带到现实世界中来!还记得《超凡蜘蛛侠》中能让肢体重生的基因工程药剂吗?还记得《侏罗纪公园》里面残忍嗜血的霸王龙、迅猛龙吗?还记得《钢铁侠》中的狂拽酷炫吊炸天的钢铁战甲吗?还记得《终结者》里面横扫全世界的机器人军队吗?……他一个人就让人类在短短几十年时间中跨入了星际时代,让外星人尝到了人类的厉害,他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科技霸主!——联合国颁奖词。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朗月行

    朗月行

    六年前这样结束,果然不是真的结束。醒来之后,白冉月还是觉得,那是她这辈子做的最正确的决定,她从来不会后悔。真的,手牵手,阳光普照,真的很好。
  • 孽海情天林黛玉

    孽海情天林黛玉

    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悲喜千般同幻泡,古今一梦尽荒唐.谩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字字看来皆是血,一番辛苦不寻常.片言解秋心,噙香对月吟.血泪凝绛珠,三年销黛魂.岂知红尘中,漫漫洒甘霖.愁海变晴天,花媚玉堂人.
  • 十岁皇妃好嚣张

    十岁皇妃好嚣张

    北越最神秘的皇子娶妃,娶的竟然是个十岁左右的女娃娃???好吧,再小也是会长大的,可偏偏这个小皇子妃过往皆忘,身份诡异。失去记忆却熟知各国政事,精通医术药典?这些都可以看做是她天生奇才,可她从何得知皇室种种秘辛?当容貌天真,心思深沉的她,遇上冰冷寡言,喜怒难测的他…一场交易的开始,一段恩怨的再续;她嫁他,无关情爱;他娶她,仅作权宜。只是,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世上有一种巧合,叫缘分。片段一“一命换一命,把你孩子的命给我,我就帮你救她。”粉雕玉琢的女娃娃在椅子上晃悠这自己的双腿,极其悠哉的说道。“你夫君暂无子嗣。”君成翊皱着眉回答。“没关系,可以预定我生的那个。”娃娃一本正经的说道。【君成翊】一袭正统的青衫掩不住他特有的邪魅,穿过人群,他快速上前将呆愣的女娃抱起,霸道的宣示他的所有权:“一日为妃,终身是妻。”【君墨轩】寂寥的身影孤独而立,玉笛横在唇边,反复吹奏,直到被磨破的唇,鲜血淋漓:“你说不恨,是不是因为不爱?”【段千夜】尘埃落定时,你唤我千夜,是的,我是千夜,却也不再是记忆里那个千夜,因为,多了一颗会痛的心。【宁川】清湖之上,一叶扁舟,白衣飘飘,琴声袅袅。漫天飞红中,他停下抚琴的手,温和低笑,眸色动人,薄唇微启:“丫头,我想你了。”【逆风】他一身红衣妖娆,眉眼邪魅,举手间满是随意,声音里却带着凝重跟肃杀:“得不到的,就宁可毁掉,这是你教我的。”【慕容尘】记忆里意气风发的护国将军,竟落得如此落魄潦倒:“这样眼睁睁看着你消失,一次就足以痛彻心扉,若可以重来…”【残音】对着她不可置信的眼,他勾起嘴角,一双桃花眼里满是苦涩:“留着这颗心若是不可以爱你,那我要它何用?”当记忆重卷,有人坦然面对,淡笑处之,也有人,沉沦往事,作茧自缚。而她,终于肯相信,原来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命中注定。幼皇妃读者群号码:177837119包养专区:【残音】由亲侃风吹了包养【逆风】由亲小杜子敏包养【宁川】由亲94510包养【落忧】由亲月落影心包养【段千夜】由亲叶小素兮包养【君成翊】由亲梦寒儿包养【君墨轩】由亲错过机会包养【慕容尘】由亲喏尐奈包养另外:落落宝贝的宠物【貂儿】由亲ryy雪包养咳咳,还有,某夜在某年某月某天,被小晴宝贝带回家了~喵~
  • 豪夫童话(青少年早期阅读必备书系)

    豪夫童话(青少年早期阅读必备书系)

    豪夫是19世纪初叶德国才华横溢的青年作家,在他短短的一生中创作了不少流传后世的童话作品。
  • 中国历史与文化

    中国历史与文化

    在古代的绝大多数时期,中国都居于世界文明发展潮流的中心。不仅农耕绐济水平世界一流,政治制度趋于精密完善,文化创造力旺盛,而且还将儒家文化传播到周边国家,形成广泛的儒家文化圈。在经历艰难的近代变革之后,时至今日,中国在政治、经济及文化各个方面都取得发长足的进步,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正在一步一步变为现实。在这里,中国人数千年的精彩画卷将为您展开!
  • 宠妻之婚色可餐

    宠妻之婚色可餐

    然而,仿若一道狂肆的闪电,猛然戳破了她的人生,最先回答她的,却不知是福是祸。是孽,如果没有亲身经历,并不……,使她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抑或是缘。“爸,天黑了吗?为什么不开灯呀?我这是在哪儿?”而且,看到四周黑漆漆的一片的第一反应这样的变化,还是如此突如其来。这是苏沛柔醒来之后,苏沛柔从来都没有想过,如此狗血的事情居然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重生之第一女侯

    重生之第一女侯

    一场谋逆大案,他亲自揭露她前朝公主的身份,将她送上断头台。一段绝境厉杀,她亲口宣读他被赐一死的圣旨,为他递上鸩酒杯。在这场争斗中,谁才是最后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