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59500000002

第2章 家书抵万金(2)

在联欢节结束之后,傅聪又随中国艺术团到民主德国和波兰作访问演出。他来到了肖邦的故乡。傅聪在七岁半开始学钢琴,就弹肖邦的作品。肖邦,是他钦慕已久的钢琴大师。傅聪喜欢肖邦的钢琴曲,也深深被他的生活经历所感动。肖邦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他的人生道路上铺满荆棘。他二十岁被迫离开祖国波兰,客居巴黎。他死的时候,才三十九岁。他留下遗嘱,请求友人把他的心脏带回祖国波兰!傅聪觉得,肖邦的乐曲就像李后主的词,充满着生死之痛和家国之恨。

傅聪怀着虔诚的敬意,来到肖邦的故居。那里,已经成了肖邦纪念馆。他静静地肃立在肖邦的画像前,久久地凝视着肖邦那瘦削、忧郁的脸,默默地仰望着他那思恋祖国的目光。肖邦故居有两架钢琴。一架是古老的“普莱埃尔式”钢琴,那是十九世纪的钢琴技师普莱埃尔为肖邦制造的,这个珍贵的纪念物受到精心的保护,参观者只能站在栏杆外看看。另一架是现代的钢琴,供参观者在那里弹奏肖邦的乐曲。傅聪坐到琴前,怀着对肖邦的崇敬之情,弹起了肖邦的作品。他的琴声,马上引起了注意。波兰人用惊奇的目光注视着他:一个东方人,一个中国人,怎么会“赋有肖邦的灵魂”?怎么会在琴声中反映出“肖邦精神的真谛”?

傅聪在波兰多次演奏了肖邦的作品,得到了波兰肖邦专家的重视。波兰政府正式向我国政府提出,邀请傅聪参加一九五五年二月至三月在华沙举行的“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

黄金时代

“期待了一个月的结果终于揭晓了,多少夜没有睡好,十九晚更是神思恍惚,昨(二十日)夜为了喜讯过于兴奋,我们仍没睡着。……东方升起了一颗星,这么光明,这么纯净,这么深邃;替新中国创造了一个辉煌的世界纪录!……多少迂回的路,多少痛苦,多少失意,多少挫折,换来你今日的成功!可见为了获得更大的成功,只有加倍努力,同时也得期待别的迂回,别的挫折。我时时刻刻要提醒你,想着过去的艰难,让你以后遇到困难的时候更有勇气去克服,不至于失掉信心!人生本是没穷尽没终点的马拉松赛跑,你的路程还长得很呢:这不过是一个光辉的开场。”(傅雷致傅聪。一九五五年三月二十一日上午)

傅聪清楚地记得,一九五四年一月十七日,父亲、母亲、阿敏全体出动,到上海北站送他上北京。火车远去,亲人还伫立在月台上……

傅聪清楚地记得,在他离沪之前,上海音协在离傅家只有一箭之遥的上海第三女子中学为他举行了告别音乐会。那天,贺绿汀亲自主持音乐会,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他寄托了莫大的期望……

傅聪清楚地记得,一九五四年八月,他受我国政府的派遣,来到了波兰。他很荣幸地能在波兰的“肖邦权威”杰维茨基教授的亲自指导下学习。教授个子瘦小,头发花白,稍有点驼背,表情总是很严肃。他倾心指教这个中国学生,为了教好傅聪,他甚至特意训练了他的英语……

那时候的傅聪“浑身都是青春的火花,青春的鲜艳,青春的生命、才华”,“一天天地长大成熟,进步,了解的东西一天天地加多,精神领域一天天地加阔,胸襟一天天地宽大,感情一天天地丰满深刻”。他确实处于“一生之中的黄金时代”!

二月二十二日,是肖邦的诞辰。五年一度的国际肖邦钢琴比赛,都是在这一天开幕。肖邦钢琴比赛,是世界乐坛上的大赛呀!离开幕之日越近,傅聪练琴越勤。他的手指尖弹痛了,就包上橡皮膏弹。深夜,他躺在床上,还在那里捉摸着肖邦作品的章节句读。

第五届国际肖邦钢琴比赛,于肖邦一百四十五周年诞辰--一九五五年二月二十二日,在新落成的气势宏伟的华沙人民音乐厅,揭开了帷幕。那天,华沙飘着雪花。然而,为了得到一张音乐厅的门票,人们排着队在寒风中伫立数小时。

四十多位不同国籍的着名音乐家、作曲家和钢琴家,组成了评判委员会。评判是极其严格的。在前两轮比赛时,评委们只能隔着帷幕听,按照演奏者的抽签编号给分。他们在评分时不知道演奏者是谁。直到第三轮时,评委们才可以当面看着演奏者。这一届,规定参加竞赛者的年龄为十六岁至三十二岁,傅聪当时是二十一岁。他是新中国第一个参加肖邦钢琴比赛的人,强手如林。这一届来自二十七个国家的几十名选手,唯有他的资历最弱!西洋音乐传入中国,只不过半个世纪,而傅聪又是未经正式“科班”训练的人,没有正儿八经的“学历”。面对着这样隆重的国际比赛,他确实有点紧张。

知子莫若父。傅雷来信再三嘱咐傅聪:“你别把‘比赛’太放在心上。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效果反而好,精神上平日也可减少负担,上台也不致紧张。千万千万!”

意想不到,比赛的前夕,傅聪在练琴的时候用力过猛,手指受了伤!

第一轮比赛开始了。傅聪因为手指受伤,被排在最末一个。谁知排在他前面的一个选手,突然未终曲而退场,临时要他提前上台。傅聪急匆匆走上舞台。放在他面前的,是一架他从未弹过的陌生的钢琴。那时候,他还缺乏演出经验,不懂得对于陌生的钢琴要事先试弹。他的手一按琴键,声音很响,把他吓了一跳。傅聪的心怦怦跳着,不由得收紧了。他弹得比较慢,有些不稳。但是还好,总算勉强通过了第一轮。

吃一堑,长一智。在第二轮比赛的时候,傅聪稳住了阵脚。渐渐地,他沉浸在肖邦那诗一般的音乐之中。他忘了这是比赛,忘了帷幕后坐着评判委员,忘了台下那众目睽睽的观众。傅聪发挥了自己的弹奏特点,这样,顺利地通过了第二轮。

在第二轮比赛中,又有二十一名选手被淘汰。只剩下二十名,进入第三轮。

三月十五日,傅聪参加第三轮演奏。这一次,他不慌不忙,挥洒自如。他的十个手指,自由自在地指挥着钢琴上的三十六个黑键和五十二个白键。他最充分地发挥了他的琴艺,处于最佳的竞技状态。傅聪的琴声刚刚消逝,台下立即爆发出雷鸣般的鼓掌声和热烈的喝彩声。他接连三次出台谢幕,那经久不息的掌声才慢慢平静下来……

三月二十日,闭幕式。评委会宣布了获奖名单。第一名是波兰的哈拉激维兹,第二名是苏联的阿希肯纳齐,傅聪名列第三。另外,他还荣获这次比赛唯一的“玛祖卡”最佳奖。“玛祖卡”是波兰民间舞曲,情绪饱满,感情纤细,变化多端。肖邦所写的“玛祖卡”,被认为是用地道的波兰方言写成的珠玉般的篇章,是肖邦作品中最难掌握的。一个中国人要掌握这种充满波兰方言的“玛祖卡”,无异于西方人学唱中国京戏一样困难!

傅聪,终于成为第一个在国际性钢琴比赛中获奖的新中国的音乐家。

当天,新华社就播发了傅聪获奖的电讯和照片,向祖国人民报告喜讯。当晚八点,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了这一消息。第二天,《人民日报》和各地报纸都刊登了这一消息。波兰的《人民论坛报》刊登了评论,认为傅聪“以抒情的手法诗意地完满地表达了肖邦乐曲中的幸福情感”。南斯拉夫、民主德国、苏联、意大利、英国、匈牙利等许多国家,也都对傅聪的演奏发表了评论。波兰人感到奇怪:“这真是不可思议,中国人怎么能那样深刻地抓住肖邦的灵魂?”“傅聪是最有波兰性格的中国人!”南斯拉夫报纸以《钢琴诗人》为题发表评论,说得颇有见解:“傅聪的演奏艺术,是从中国艺术传统的高度明确性脱胎出来的。他在琴上表达的诗意,不就是中国古诗的特殊面目之一吗?他镂刻细节的手腕,不是使我们想起中国册页上的画吗?”

就在傅聪的道路上铺满鲜花、他的耳边响着一片赞扬声的时刻,傅雷在家书中为儿子敲响了警钟:“遇到极盛的事,必定要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格外郑重危惧、戒备的感觉。”是的,是的,不论是傅雷,不论是傅聪,在这涕泗横流、雀跃枝头的时刻,都饮水思源,深知喜从何来!

傅雷在《新观察》杂志上撰文指出:“在艺术成长的重要关头,遇到全国解放、政府重视文艺、大力培养人才的伟大时代,不能不说是傅聪莫大的幸运。”

傅聪呢?他在电台发表讲话:“我的成就与共产党的领导培养是分不开的。”

这些话,是发自傅氏父子肺腑的心声。直到今天,傅聪还一再说:“我在国外一直说我是新中国的儿子。我一直没有忘记过去是国家送我出去的。在解放以前,像我这样的家庭背景及经济状况,永远不会有这种机会。”

历史的误会

“二十世纪的人,生在社会主义国家之内,更需要冷静的理智,唯有经过铁一般的理智控制的感情才是健康的,才能对艺术有真正的贡献。”(傅雷致傅聪。一九五七年三月十八日于北京)

是的,像北京长安街那样平坦笔直的人生道路,恐怕是没有的。傅家三代--傅鹏、傅雷、傅聪,都是命运多戾。“名高毁所集,言巧智难防。”唉,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一九五七年八月,由于“反右”扩大化,傅雷作为“中间路线”的典型,受到报上点名批判。批判的浪潮,把傅聪也卷了进去。当时上海的两家报纸,同一天以《从傅聪的成长驳傅雷的谬论》为题,发表了文章。

傅聪从波兰被召回来参加“整风”、“反右”。傅雷在上海,傅聪在北京,父子俩几乎同时挨整。傅聪写了检查后,仍被允许回波兰继续学习。

傅聪走后,对傅雷的批判越来越扩大化了。一九五八年四月三十日,傅雷被错划为“右派分子”。那天他去出席“批判会”,直到很晚很晚,才拖着灌了铅似的双腿,回到家里。

傅聪在波兰听说了这一切。一九五八年十二月,傅聪留学毕业。由于种种不快,加以误听一些传闻,他一时的冲动和失误,竟从波兰出走了!傅聪说:“对我的走我永远是内疚的。”

从此,本来书信频繁的父子之间,音讯隔绝。彼此一怀愁绪,无处倾诉。

那天,傅雷的挚友周煦良教授受组织委托,到家里看望。周熙良犹豫再三,把傅聪出走的消息告诉了傅雷。傅雷在震惊之后,久久地说不出话来,只是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周熙良向傅雷转达了一位领导同志的话:“各人做事各人当。不会连累你,请你放心。”第二天,傅雷没有吃早饭,也不吃中饭,在床上整整躺了一天……

从此,傅雷深居简出,闭门谢客。他推说“有病”,不见客。

周熙良教授不怕“病”,还常常来。他深知傅雷的为人、秉性。为了减轻傅雷内心的痛苦,他送来许多碑、帖,教傅雷学书法。于是,傅雷每天要花一小时练毛笔字。

在译书之余,傅雷练字、种花、读古诗词、看画……他静静地独自做着这一切。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在异国他乡,傅聪常常梦见父母;而父母也常常梦见儿子,他们只能在魂梦之中才能相见。在杳无音讯的年月,傅聪多么想得到父亲的来自祖国的信,哪怕是片纸只言!只有在这个时候,他才深深理解“家书抵万金”的含义!

那年月,傅聪的舅舅也不怕傅雷的“病”,常来看望。他跟傅雷从小认识,常来常往,解放前,同住在南汇县周浦镇。解放后,傅雷才听说,他是共产党的地下党员。他总是那样和颜悦色。尽管在傅雷戴“帽子”的时候,他是上海某局的局长,他照旧常来常往,甚至比过去来得更勤。他在闲谈之中开导傅雷,讲解党的方针政策,使傅雷这个足不出户的蜗居者了解当时的社会情况。当他知道傅雷迫切地希望与儿子通信,便四处为此事奔走。他深知,傅雷的信,将会使傅聪这个断了线的风筝,与祖国重新又有一线可通。当时的一位领导给予了支持和方便,终于使傅氏父子之间恢复了通信。

当傅聪接到父亲在一九五九年国庆节的来信,不由热泪纵横。身处逆境的傅雷在信中以赤诚的语言,一再告诫儿子:“你既没有忘怀祖国,祖国也没有忘了你,始终给你留着余地,等你醒悟。我相信:祖国的大门是永远向你开着的。”“你如今每次登台都与国家面子有关;个人的荣辱得失事小,国家的荣辱得失事大!你既热爱祖国,这一点尤其不能忘了。”

傅聪读着父亲的这些掷地有声的话语,心中充满对父亲的崇敬之情,充满对祖国的崇敬之情。他为自己制定了一条不可动摇的原则--绝不让人利用去做任何伤害祖国的事;绝不能为了个人利益,违背祖国的利益。他决心靠自己的艺术立足、谋生。傅聪终于保持了艺术的纯洁,没有出卖灵魂!

傅聪来到英国伦敦之后,记者们簇拥而来。他闭门不见。尤其是台湾,几次三番派人前来,要他发表谈话,要他投奔台湾,他一概严词拒绝。有一位外国记者甚至说,只要他同意作为该刊的封面人物报道,可以付他一大笔钱。但是,傅聪却一口回绝了他。傅聪懂得什么叫“自爱”。正如父亲所说:“自爱即所以报答父母,报答国家。”他记着傅雷的话:“你是以艺术为生命的人,也是把真理、正义、人格等等看得高于一切的人。”

开头那几年,傅聪过得很艰苦。弹琴为生,收入甚微,他受到经纪人的重利盘剥。他没有为自己的名利奔走于权贵之门。在这个时候,傅聪才深深理解颜回当年的处境和心境:“一箪食一瓢饮,回也不改其乐。”他把“富贵于我如浮云”当做自己的一条理想准则。在异国他乡,傅聪只能以钢琴为伴。除了演出之外,他在家关门练琴。此时此刻,他更爱肖邦的乐曲,这些作品,不正是远离故土,为倾诉思念祖国之情而写的吗?强烈的思乡之情,时时萦绕在傅聪的心头。一九六五年,他路过香港,赶紧打长途电话给家里。那天,是妈妈接电话。傅聪只喊了一声“妈妈”,喉头便哽住了,千言万语,一句也说不出来!

深深的思念之情,只能倾注在家书上。父与子在纸上倾心长谈。父亲在回信中写道:“聪,亲爱的孩子,每次接读来信,总是说不出的兴奋,激动,喜悦,感慨,惆怅!……我看了在屋内屋外尽兜圈子,多少的感触使我定不下心来。”“最近三个月,你每个月都有一封长信,使我们好像和你对面谈天一样:这是你所能给我和你妈妈的最大安慰。父母老了,精神上不免一天天地感到寂寞。唯有万里外的游子归鸿使我们生活中还有一些光彩和生气。”

最使傅聪感动不已的是,父亲竟然“每天抄录一段,最后将近一个月方始抄完”,专为他“特意抄出丹纳《艺术哲学》中第四编‘希腊雕塑’译稿六万余字,订成一本”,远度关山,寄到儿子手中。看到那密密麻麻、端正秀丽的毛笔字,傅聪为父亲的苦心孤诣流下了热泪!世界上哪有这样深厚的父爱?

一九六一年九月三十日,报上终于登出傅雷摘去“右派分子”帽子的消息。傅聪在国外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同类推荐
  • 神秘邮件

    神秘邮件

    本书是爱尔兰诗人叶芝的一本散文集。书中包括了《凯》、《秘密的玫瑰》和《红》三本作品集,每本作品集中还包括了若干篇散文,如《神奇的生物》、《声音》和《仙猪》等。
  • 美得令人窒息的唐诗

    美得令人窒息的唐诗

    《美得令人窒息的唐诗》是特别针对现代初阶唐诗爱好者而编辑的唐诗选本,是新时代的唐诗基本读本。注讲上以言简意赅为标准,对入选作品仅作必要的注讲,讲清楚需要注意的字音、字义、典故、修辞、背景,易读易查,使读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花最少的气力理解一篇作品。
  • 宋诗派同光体诗选译

    宋诗派同光体诗选译

    选自近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是由刘大特先生译注。由巴蜀书社出版。
  • 闲庐文钞

    闲庐文钞

    本书所选29篇文章,分赋、记、序三种,作者试用古文写时代之事,抒今人襟抱。
  • 文学与人生

    文学与人生

    该书以“中外世界文学名著赏析”为副题,涵盖《红楼梦》《匹克梅梁》《西游记》《哈姆雷特》《悲惨世界》《三国演义》《老人与海》和《水浒传》等中外名著。作者在导言部分便开宗明义,对文学与文学的功能做了界定,阐明了人和人生、文学与人生的关系。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英杰故事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英杰故事

    孩子的言行往往会无意识地模仿自己心中的偶像。英杰的故事能让孩子在感受英杰精神、培养不畏艰险的勇敢精神的同时,激励他们树立顽强面对困难的信心。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应该听听英杰的故事,从小了解英杰人物可歌可泣的事迹,让善良、勇敢、真诚、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优秀品格和崇高精神浸润孩子的心灵,让他们从小领会做人的道理,不断完善自己,学英杰精神.走英杰道路,创英杰业绩。
  • 萌夫养成之装傻王爷惹妻爱

    萌夫养成之装傻王爷惹妻爱

    【据说某女是这么穿越的】世上渣男何其多,今天又被老娘坑了一个,哈哈哈,爽!三更半夜,一阵尖锐打破了寂静,是某女惊悚的笑声?——错,是某女掉进井盖的哀嚎!就算踩井盖真的会倒霉,可踩着井盖穿越。。。老天,咱可不带这么玩的!!好吧,不管怎么样,这遍地是渣的社会老娘也呆够了,穿越了也好,眼不见,心不烦!听说,古代美男多多,貌似可以好好调戏调戏?嗯。。NONONO,一个个的心思沉得九曲十八弯,老娘可没那么多脑细胞和他们斗!唔。。。要来,就来个单纯的,大不了,老娘养!某女豪放宣言。【据说女主是这么认识男主的】“碰——”天上掉下个林弟弟?看这呆萌呆萌的,貌似很好哄,难不成是穿越福利?嗯,这身段,这长相,这温和的小脾气,这呆萌的不谙世事的小眼神。。。。。。怎么看怎么适合养成,哦呵呵呵,且看老娘,怎么创造出绝世好男人吧!嘿嘿嘿,某女发出一阵奸笑,把心中诅咒了千遍的玉帝葛格拉起来作揖感谢。老天爷啊,你真是待我不薄,以前错怪你了,哦呵呵呵呵。【据说某女是这样无耻的】靠靠靠,老天爷,你要不要对我这么好哇~!给了我个林弟弟不说,没想到还附带给他一个有权有钱有关系的显赫地位,恩啦~亲亲小相公的就是她的,他俩谁跟谁啊,是不?什么?说她无耻?鄙视她?哼哼,这就说她无耻,是不是太早啦。她会让她无耻的优点发扬到从别人的不忍直视上升到叹为观止的地步的,请相信!某女握拳,信事旦旦的立誓宣言。【据说无耻是会传染的】所以,某女十分毫无心理负担的享受这一切。哎呦,这小日子可真滋润,小酒喝着,小菜吃着,小美男调戏着,这日子要不要这么好哇!某女半卧美人榻,眯眼享受着她亲亲相公的按摩,酌着小酒十分享受,觉得,这一穿,穿的实在是太对了,在现代,到哪去找这么好的日子啊!哎?怎么按着按着什么时候按到床上去了?咝——老娘这小蛮腰啊!某女气恼的盯着男人,怎么老觉得哪里不对呢?看看到面前男人呆萌澄澈的眼神。唔。。绝对是自己想多了。但,事实残酷的告诉她,她绝没有想多!这他么的哪是捡来一只小绵羊,是招来一条大饿狼吧?不,饿狼都没他那么恐怖,那么黑!当初她是瞎了眼才抛弃她的卿卿,她的月月,她的黎黎,她的。。。。。。和他比起来,他们简直比白纸还干净!又是某夜,一身乞丐服的某女苦逼的仰天长啸,“草泥马,老天爷,老娘恨你!!”那凄厉的声音在空旷的草原上久久回荡。【据说这是作者抽风的分界线】
  • 行为改变思想

    行为改变思想

    威廉·詹姆斯观察人们的情绪和行为联系时,发现了“表现”原理,认为人们可以通过对某种行为的表现而获得相应的情绪感受。本书以“表现”原理为核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地阐述了行为是如何影响人的认知,改变认知,改变思想的。本书充满世界著名哲学家,思想家在行为与思想方面进行的经典实验和案例,开阔了读者视野,令人耳目一新。同时,生动地列举出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各种行为对思想情绪产生的影响,使人们更容易反观自己的行为,有目的地改变自己的行为,从而使得自己越来越靠近预设的目标。
  • 生活新探

    生活新探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重生之农家女

    重生之农家女

    一睁眼,刚毕业的理科硕士就这么毫无征兆的穿越到了古代。古代?没关系,她有现代知识做依靠,依然可以在古代混得风生水起。农村?没关系,她从小也是农村长大的,上山下地,一个人都可以干得有声有色。且看她一个刚毕业的理科硕士如何在古代农村活得风风火火。勤劳勇敢的夫君,肯定有。可爱的小包子,肯定有。喜欢看温馨的清水文的尽管跳坑,秀秀是新人,需要亲们的支持。
  • 重生之溺宠妖娆妻

    重生之溺宠妖娆妻

    前世,她为他臂膀,倾尽一切,助他登上第一富商之位,他坐拥金山银海,美妾成群,却将她转手献给权贵,只为媚好于上。今生,她誓要远离这个负心薄幸的陈世美,重新改写自己和家人的命运。然而老天的安排却似乎不容她反抗,中山狼的步步紧逼,亲人的性命堪忧,生意的亏损衰败,让苏卿愤然崛起!你想要荣华富贵,我偏不让你如愿,生意?我搅!功劳?我抢!想娶她为妻?没问题,她将计就计,把中山狼跟恨嫁女送作堆!曾经他从她身上拿走多少,她便要通通夺回来!这一世,她依旧是妖孽,乖巧娴静,却心如蛇蝎,单纯无辜,却翻脸不认人,人若犯我,我不仅回以一针,更要趁你病,要你命!可是谁来告诉她,她已经如今低调,为什么还会招惹来一群桃花争相绽放?【闵嵇】“嫉妒会让女人发疯,可你却不知道,嫉妒也可以让男人成魔,如果不能独占你,我宁愿将这世间化为炼狱,让所有人跟着我一起痛苦。”【贺敏】“我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你能把我放在心上,现在终于实现了,哪怕代价是死……我也甘之如饴。”
  • 改变性格改变一生

    改变性格改变一生

    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里,我们只有不断地调试、改变自己的性格,使之与社会群体相适应,才能跟上时代的节拍,获得和谐健康的发展。性格孤僻的人,不妨变得活跃一点点,涌入欢快的人流,随跃动的节拍起舞。性格悲观的人,不妨变得乐观一点点,让窗外的阳光驱散心底的阴霾,性格暴躁的人,不妨变得沉静一点点,一杯清茶,一本好书,伴着书香体味人生的静谧……人只有不断尝试着改变自己的性格,才会发现自己身上的可塑性,拥有更多成功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