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57700000003

第3章 潮流 媒体与我们(1)

——在香港电台的演讲

张炜

与利益结成一体

今天讨论传媒和艺术思潮、社会状况这一类题目,实在是太大了。有朋友希望谈谈《你在高原》——它刚刚出版,那就从其中的一个人物说起吧。

《人的杂志》(《你在高原》第七部)里面有这样一个人,他夜间睡不着,就胡思乱想,写下了很多思想笔记。后来这些笔记流传到一个城市的文化圈里,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有一位书商从中看出了商机,就把它打印了多份,因为他觉得一个人夜里睡不着觉,写出的很多奇谈怪论,读起来很有噱头。但是他不愿就这样出版,这其中各种各样的议论,有的实在是很尖锐很敏感的。书商的思路总是这样:一本书既要顺利面市,又要卖得好。机灵的书商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找来各个阶层的人去阅读它批判它,然后再把原文与批判文字同时出版。

这本小册子是一位夜猫子写的,又加上了各种批驳,所以就取名为《驳夤夜书》。

这本小册子思考的许多问题与媒体有关、或直接就是批评媒体的。这个怪人耿耿难眠,思维如野马狂奔收不住缰绳,内容斑杂,对爱情、中外关系、宗教、移民,甚至是养猫的问题,都思考了很多,有出人预料的大胆议论和建议。他对国民生产总值评估、经济发展、环境、体育、国外奖赏,都有一些特别的看法,不无偏激,也鞭辟入里。在谈到媒体的时候,花费笔墨最多也最引人深思。他对这方面非常忧虑。当然他的观点有一些我会同意,有一些显然不能苟同。因为是小说里面的人物,对他大可宽宥一些。总之都是一家之言,或直接就是疯迷之言,完全不足为训。

但是可以过一下脑子,想一想,尽管不必闻者足诫。他里面有这么几条——因为书写出来太久了,我也记得不很清了,大致意思是这样的:

他认为现在我们这个世界是非常危险的。这个危险是非理性带来的,欲望主义、消费主义、物质主义粗暴地控制了这个世界。人类就像被劫持了一样,正处于危难之中。他说东方国家对虚假的理想主义非常痛恨、有非常强烈的抗击,那是因为人们觉得狂热、虚假的理想主义对社会的破坏极大,使国家和民族饱受蹂躏——而今天的商业主义唯物质利益是从的倾向发展下去,带来的损害可能要比虚假的理想主义还要大,起码是同样大。接着他就谈到了这期间媒体扮演的角色、它的责任。他认为,在这种社会结构里,媒体人员无可逃避地负有非常重要的责任,好的方面、坏的方面都要负责。媒体已经无可逃避地与这种最强、也是最粗暴的物质力量结合起来了,无论愿意还是不愿意,他们都是一块儿的。比如商业主义、物质主义,与媒体权力结合成了一体。在这里,他涉及到的“理想主义”是个稍稍复杂的话题;其实虚假的理想主义和商业主义物质主义只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两者是极易转化的。

他认为:这种结合是所谓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特征,超出了以往任何时代。媒体与财阀、各种强势集团的结合,浑然天成般地紧密无间。媒体不要说直接传达利益集团的一些意志、体现他们的一些具体措施和意图,还有更有效更隐蔽的做法。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媒体很愿意把人们的注意力和兴趣往消费和娱乐的方向引导——这本身就会被任何时期的利益集团所喜欢;而且这种娱乐中哪怕饱含特别伤风败俗的东西,也绝不违背集团利益。因为这些集团正需要人们转移趣味,将民众从理性状态引开去,无暇或不愿面对一些很质朴、却是逼到眼前的重大现实问题。什么人的不平等问题、环境问题,更包括社会正义、个人权利的保护和表述,都统统不再思考。

媒体人把业务运作纳入商业经营,更是与利润联系在一起的。一个电台,一份报纸,都有发行量收视率的问题,这关系到广告收益。与物质利益结成一体的媒体为谁说话?追求什么?答案也就非常清楚了。他的话尖锐而有见地,但我们想补充说明的是:在反对将消费和娱乐引导为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同时,也要宽容和尊重差异。

一个更大的圈套

有媒体甚至提出了一个口号:“娱乐为王”。随着一些人对此大加赞扬,许多媒体也就跟风而进。其实即使不这样公然提出,许多媒体早已经在这样做了。有人觉得“娱乐为王”没有什么可谴责的,这总比为某个派别和集团的利益去服务好、总算保存了单纯的目的性和一定的独立性吧。这是一种狡辩,是自欺欺人的、虚伪的。《驳夤夜书》中那个午夜游思的人认为恰恰相反,“娱乐为王”从一个圈套里出来,跌入了另一个更大的圈套,对善和美的杀伤力将无与伦比——为了收视率等物质效益,想向善向美、想不低俗是不可能的。所以现在打开电视机、也包括电台,收听收看某些节目,有自尊的人会觉得蛮受侮辱的。从一个频道换到最后一个频道,每个频道都难以停留,其中为数不少的内容,看了都觉得像是被一团很脏的东西往脸上扔过来。这个过程往往有躲闪不及之感,最后是带着满脸的污泥浊水、乱七八糟的东西逃开。关上电视打开收音机,有时会听到更吓人的内容。如果看报摊,那些花花绿绿的东西更加耸人听闻。

在这种精神文化环境里面生活,人的尊严何在?有时候我们觉得,在一种很粗暴的强力干预下生活没有尊严,但是即便那种情况之下还会留有一点空挡,或许还“有处可逃”。但是现代媒体的笼罩之下,有电视广播网络等等这一切,无影无形的电波传播充斥到每一个角落,令人有无处可逃的恐惧。人活着没有希望,觉得这不是生活在文明社会里,这种痛苦太大了。古时候有义士绝世而生,他们的办法是逃到深山老林里;而今则不行,连这样做也不可能了,一方面所有的深山老林都被开发了,难得有那样原始的角落,另一方面所有地方莫非现代传媒覆盖之土。电波信号通过卫星天线遍布天涯。从历史上看,连最严酷的军事统治时期,特别时期,比如美国的麦卡锡主义,大陆的极左时期,都不存在这种完全无处可逃、低俗恶俗乌七八糟铺陈到所有边边角角的现象。

那个午夜游思的人对当代生存、对自身的环境极其痛苦,痛不欲生。电波、电子信号是没有国界的,没有民族的区隔,随便飞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那个家伙提出了很多幼稚可笑的办法,比如他主张我们是不是立一个法?做媒体的,无论是做电台还是做电视报纸的,无论被雇佣者有多高的学历、多好的知识背景,都需要附加一个硬性规定:不满四十五岁者不能从事这个工作。当然这个很机械很幼稚,我们是不会同意这个看法的。人在愤慨的时候会说一些偏激而简单的话。他对此解释说:人对事物需要判断力,不到一定的年龄,没有一定的阅历,判断事物就会有问题。为什么有些国家选总统,无论一个人多么有水平、业绩多么显赫,不到四十多岁是没有参选资格的。因为个人的阅历真的至关重要,生命的成熟期有一定的规律,没有经历这样一个生命过程,就不足以信赖,难以担当那么重要的职务——这是领导一个民族,当面临最重大的事件时要稳住,要有充分而准确的判断力,不能慌。

年轻人遇到一些东西往往会很冲动,不懂得后果的严重性。比如很时髦的一种东西、某个突来的信息,都会让他慌。因为他经历的事情少,对生活中的一些真正价值缺乏认识力。在生活中,如果一个人遇事慌张,老年人就会评价说:“年轻啊,没经事啊!”经过了一些事情以后,他就有了经验,遇到问题就会拿来跟自己的经历做一番比较,从而知道事物常常在循环,真正的新东西并不多,起码不是想象的那样多。有些事物貌似簇新,实际上早就有了,只是变一下面目又转回来了。所以对时髦之物尤其不要慌。

那个午夜游思的家伙说,人不到四十五岁不能让他做媒体,特别是不能到报道的第一线,顶多可以做一些技术工作。一个慌张的阅历粗浅的年轻人到第一线去采访,再写出来报出来,要经历多少判断的环节。而对广众送出个人的决断,这是一种权力,当然是不能随便许人的。

他的这些话姑且听之。这当然不全是年龄问题。他说:我们某些地方的媒体为了快,为了高速运作,确实任用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简直是越年轻越好。年轻人冲动,干劲大,穿着牛仔裤,跑得飞快。从商业运营的角度,我们容易理解这些事儿。一个单位年轻人多,面貌会新,会有趣,会有生气,反应速度会快。所以我们现在的媒体上,报纸电视网络收音机频道,会一下子出现那么多稚嫩的声音。这其中就掺杂有大量庸俗不堪的内容:一个三四流的演员怀孕了也要登一大版;女明星掉了一颗牙也要反复演播。这不是荒唐之至的事情吗?如果不是一个时代的神经出了毛病,那个午夜游思者认为是绝对不会大面积发生这种现象的。

长此以往,形成了恶性循环,就会让人习惯于最荒唐的事情。这是一种可笑可悲的训练,要把广大读者和观众训练成这种水平,让其麻木和接受。从声音到图像不停止的、全方位的灌输,其强制力是非常之大的。这种可怕的精神虐待一定会有最不堪的后果。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小到一个社区大到一个民族,渐渐也就不再关心那些稍微严肃一点的东西了,什么信仰,什么创造力判断力,一定会完全丧失——生活糊糊涂涂、浑浑噩噩,哪里还有希望可言。

科技、财富和伦理

那个耿耿难眠的家伙觉得低俗的娱乐这样可怕,其实只是从一端进入问题。他的思考当然没有停留在这个简单的层面上。他认为,现代社会各种各样的发明,比如说核武器的出现,它的危害远不如现代传媒的危害大。他说核武器扔到长崎广岛,毁灭的是两座城市,杀死的是那些城里的人,留下的废墟至今还在那里,造成的大害人们都能看得见;但是现代传媒对人的杀伤力是更内在、更根本的,这种不留伤痕不留血迹的后果更大更残酷,可惜就是引不起人们的注意,更不会感到恐惧。《驳夤夜书》中有许多这方面的议论,当然还有其他各阶层的人从各个角度对他的严厉批驳。

有人说毕竟作者是你,你在塑造这个人物时会将自己的理念施加到他的身上。这很自然;但一个作品中的人物活动在一种复杂的关系中,“他”的一些想法仍然要受诸多制约。“他”必然要从作品所创造的这个世界出发,这里才是“他”的“生活现实”。“他”的一些思考是对的,另一些只可做以参考;还有一些是“他”在自己置身的那个特别的世界里才有可能发出的感慨。总之“他”从另一个很尖锐的角度把问题提出来,让我们警醒,思索我们面临的到底是什么,正视现代传媒的这种两面性。但我们又能怎样?只会像书中的那个人一样,大多数时候除了悲愤和绝望忧伤,不再有任何办法。这就像核武器发明以后,有时就得眼睁睁地看着它,由它在生活中存在和演化下去。现在全世界都想用理性扼制威力无比的核力量,但不知人类理性的力量大,还是疯狂的技术力量更大。这种技术当然要借助于非理性才疯狂起来。人们出于恐惧,一直要给核武器制作出一个锁定的笼子,但很难把它装进去。实际上从它产生的那一天开始,就是一个无比危险的存在了,人类只能生活在它的阴影下边,没有任何办法。

网络的出现,预示了未来可能还要产生更强大的、超级的传播工具,这都是难以掌控的东西。越是先进的科技越是需要强大的理性来控制,需要很高的和它相匹配的伦理道德水准。这是一种平衡力,没有这种平衡力,未来肯定是一场灾难。

比如说,世界各地常常透露出这样一些消息:不止一次发现了史前文明,几千年前的高科技,什么木乃伊中发现的人工心脏、矿石中的金属结晶体,甚至是原子爆炸的痕迹。这些信息得不到广泛传播,好像现代人不愿正视,因为这会削弱我们当代人生活的信心、削弱某些权威性。我们可以设想,在这无数的史前文明的发现中,哪怕其中只有万分之一是真实的,也能说明一个尖锐逼人的致命问题:人类文明早已达到或超越了今天的水平,并且已经循环了多次。这“多次”的实质内容,无非就是说灾难的无可避免。原来人类依靠自己的聪明和智慧,还有无数的汗水才积累起来的财富和科技,最终却难以保持和保存,最后总是被毁灭。是什么毁灭了这些积累?不可抵御的天灾?像核原子那样难以控制的科技成果?

如果是后者,那该多么悲哀。

科技、财富和伦理道德这之间有一种奇怪的关系,人类只要生存,就要解决它们的关系问题。比如财富,一个民族只要没有战乱和灾变,无论多么笨拙,只需几十年的和平环境,物质就会积累起来。无论是清代还是唐代、还是当代中国短短的三四十年,都莫不说明这个道理。原来人类追求物质财富是一种本能,所谓的“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任何时期任何民族都有这种能力和特征,给他们这样的劳动环境,不出几代甚至仅仅几十年的时间,他们就会将物质积累起来。可见最难的不是积累,而是长久地保存和拥有。这才是最大的难题:积累而不能保存。这是人类的一个特质、一个永远不能消除的伤痛。

人类在积累起足够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会积累起许多矛盾,许多不平和怨怒,许多的恶,结果就一定要折腾——不是愿意与否的问题,而是一定要爆发争斗和冲突,内乱外乱也就起来了。人类的理性从来都没有恶的泛滥更强有力,人类道德伦理层面的东西生长得十分艰难和缓慢——而没有它,也就没有办法可以控制这种物欲和本能引起的混乱、这种无法控制的毁灭力。最后人类一定会把辛辛苦苦积累起来的东西——把一百年、几百年、上千年积累起来的所有美好,在极短的时间内全部毁掉。就此,人类又得在白茫茫的大地上从头开始。这就是人类历史的真相。

同类推荐
  • 浮生诗草

    浮生诗草

    竹三的诗,写得很有特色,不仅风格清朗明畅,遣句行云流水,更重要的是,这些诗,是诗人半世生涯的写照。一方面,它概括抒写了我们这一辈人的共同心路;一方面,又写出了他自己独特的经历。在这个点上说,《浮生诗草》具有一定程度的典型性意义。
  • 我讲个笑话,你可别哭啊

    我讲个笑话,你可别哭啊

    本书是豆瓣“囧叔”首部文学随笔吐槽集,作者善于观察世情世态,常用嬉笑怒骂,幽默且犀利的文笔来描写身边所见到的人、所发生的事,趣味盎然的人情世态,或叙或议或抒情,生活气息浓厚。全书内容尝试从每一个凡人身上,发掘出不凡的故事……更意在告诉读者“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凡人、庸人,每个人都是一个庞大的故事的主角”。
  • 李白诗歌语言研究:并列式复合词

    李白诗歌语言研究:并列式复合词

    本书全面统计出李白诗歌中共有复音词14563个,其中有并列式复合词1223个;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联系唐代文化背景和全唐诗的语境,通过艰苦的考证和分析,相当准确地解释了其中218个并列式复合词的语义,包括一些宗教色彩颇浓的词语;分析了构成李白诗歌并列式复合词两个语素之间的各种语义关系;论证了这些复合词是以上古单音词作为语素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归纳出这些并列式复合词意义的类聚特点,揭示李白诗歌中并列式复合词应用的鲜明系统性以及李白诗歌用词“无一句无来历”的特点。
  •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是一部比较系统、经得起研读的观念史和当代文化理论批判专著。这是一次把国外教学和研究同国内语境下的思考结合起来的尝试,更具体地说,是一次打通中西学术规范、话语界限和思路的努力。内容取自2002年春季和夏季的两门研究生课程。一门是在纽约大学比较文学系开设的专题研讨班,Modernity and Identity: Universalism and Its Discontent (现代性与认同:普世主义及其不满)阅读材料和授课语言是英文,对象是比较文学系和其他文科系的博士研究生,目的是帮助学生系统了解当代理论背后的观念史、社会史和政治哲学基础。
  • 活色生香话水浒

    活色生香话水浒

    《水浒传》的故事家喻户晓,人们大多耳熟能详。但您知道那108条好汉绰号的来历吗?他们的绰号与他们的性格是否有关系?里边都含有怎样的寓意?与他们的人物命运和性格发展是否有照应?这些人的经历在现实生活中是否有翻版?他们对现代社会的我们有何启示?看了这本《活色生香话水浒》,您就都会释然。
热门推荐
  • 嚣张坏女生:别惹我,校草们!

    嚣张坏女生:别惹我,校草们!

    MD!某某某,别惹ME,否则,让你死的很有节奏感!!——女主很另类,很拽、很酷、很疯,很狂,也很伤……其实,她也没什么,只是有一点点坏而已!!(*^__^*)...
  • 海之妖

    海之妖

    对美人来讲,传奇是最鲜红的胭脂;对侠客来说,传奇是最锋利的剑。她却将传奇看得那么透彻,因为她知道,传奇终究只是传奇。她只拿出十六岁最辉煌的岁月,燃烧出一段传奇的火,然后戛然而止。风铃是一颗铜铸的心,被风叮叮当当敲响,她的心,却永远沉寂着。她是一只飞蓬,在风中飘摇着,任命运吹拂,做纵欲横来去。
  • 恶魔老公

    恶魔老公

    结婚当天,他带着别的女人公然出现在婚礼上。他说:“唐洛薇,这是我的女人,以后她会和我们住在一起,以后这个家除了我之外,她说了算。”“裔哥哥。”“我说过不许再叫我哥哥,我不是你的哥哥。”新婚之夜,他把她推向了另一个男人,那个男人是他的好友,一个喝醉酒完全不知道在干什么的男人。他说:“唐洛薇,今晚你的任务就是取悦他,一直到他满意为止。”韩裔菱角分明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冰冷异常,仿佛这一切的一切都与他无关,而她唐洛薇在他面前只是一个陌生人。“裔哥哥,我只要你幸福。”…“裔哥哥,请你原谅我,我不能兑现我的诺言,对不起…”…“裔哥哥,你可以爱我吗?”…“裔哥哥,为什么你不爱我?请你爱我好不好?我真的可以的,求求你…”那一晚,她卑微的哀求下,她终于成了他的人,而她也终于鼓起勇气离开他,彻底的离开他的世界。PS:如果你看了五章觉得乏味,那么我介意你从《020求婚》这一章开始看,后面的内容比较精彩。看了后面之后,你在决定要不要继续回过头去看,因为这样比较清晰一点。亲亲婷婷深蓝做的精美视频:?pstyle=1不错哦,我觉得歌曲很对应这个故事。亲亲bobobobobobo做的精美视频:?pstyle=1据说这是她的处女作,第一次做的视频。歌曲名:不哭了(许慧欣)(本文看完只需483个潇湘币)
  • 重生弃妇醉逍遥

    重生弃妇醉逍遥

    陆苑如一觉醒来,竟然重新回到了十四岁,那一年她被人休弃,不到两年沦落青楼,一生凄苦就此完结。谁曾想还能从十四岁重来一次?!只是,这是什么,空间?酿酒?难道,这一回的自己,可以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
  • 我的超灵异经历

    我的超灵异经历

    我叫萧麦,这次因为爷爷的丧葬,我特地从千里迢迢的南方赶回了北方。今天是守灵的第三天,我将家里面的长辈替换下来,独自守灵,看着爷爷摆在那里的遗像,想着小时候的那些事情,眼眶里面渐渐的湿润。正在我悲伤的当口,突然响起了无数猫叫,这些猫像是画上出现的怪物一样,通体漆黑,两眼透着邪气的绿色,在我害怕的当口他们居然抢走了爷爷的遗像!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爷爷身上有什么秘密?
  • 红楼之情醉水玉梦

    红楼之情醉水玉梦

    金玉缘成,黛玉奉诏入宫,一串珠串,一道刻意而为的圣旨她身不由己的嫁给了那个风华绝代的北静王娶她,明知这是一场别人的阴谋,他认了爱她,明知她是对方手中的棋子,他也认了风雨变幻中,“就让我用自己的方式---爱你”面对误会,她淡然处之,面对刁难,她巧然化之,携手相望间,“就让我与你---同舟共济”江山如梦情亦醉,这一场博弈,我绝不后退只因-----你是我的王妃借着红楼的名字,写一篇言情小说,依然是若兰的风格,以温情为主,无玄幻,不小白,希望大家看过后,能记住那一个个曾经鲜活的人物。
  • 百叶窗

    百叶窗

    母亲每到父亲周末即将回家时禁不住内心的渴望,于是家庭洋溢一种欢快、宽容的气氛。父亲后来与孤零的街坊四婶发生了婚外情,母亲很悲伤,他似乎很歉疚。但作者将这一切处理的怨而不怒。在那个禁锢的时期,这些即使错误,或许也是美的……
  • 轩辕魔后之灭世妖凰逆乾坤

    轩辕魔后之灭世妖凰逆乾坤

    前世,风起云涌,她独立世界顶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一次命中注定的穿越,她以绝对狂傲之态带着千年的秘密绝美回归。银发赤瞳无声的诉说着这世界的法则。他是高高在上的魔皇帝尊,冷酷,杀戮本应是他的代名词。然而,那张妖魅异常的脸庞,那双勾魂摄魄的金银双眸却把他的冷血深深地掩盖了起来。一次命中注定的穿越,一场缘分天定的相遇。她本以为自己的重生可以带来安之若素的生活,然而命非如此。一场腥风血雨,一段千年之恋。她为他洗尽铅华,只为一生一世,双人成卷。他为她袖手天下,只为死生不乱,百里仅颜。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宁夏历史地理变迁

    宁夏历史地理变迁

    《宁夏历史地理变迁》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大庆献礼项目 ——《宁夏历史文化地理》丛书之一。按照历史地理内涵的要求,把宁夏 的地理沿革、疆域变迁、政区演化,以及长城、雄关、重要地名的出现, 还有山脉、河流、湖泊等方面的内容做了系统介绍。从宁夏远古地理环境 和石器时代人类文化遗址写起,沿着王朝兴替设章分节逐一进行介绍,注 重史料价值结合地方特色,还特别将宁夏省解放后一直到宁夏回族自治区 成立,以及最近几年_的行政建置与区划变动一一做了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