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5600000016

第16章 布施:以布恩施惠为己任 (1)

舍身饲虎,布施源自大悲悯

智慧点金石

《大智度论》云:“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佛典中慈悲助人、护生救苦的思想与事例,比比皆是。

佛教主张悲悯众生,提倡布恩施惠。诸法之本性,既不应有人我之分别,亦不应有物我之分别。世人之逐欲,求名为利,自寻无尽之烦恼,实为自我清净本性之迷失。俗话说:“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这对于每个人来讲,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试问,世上有哪一个人不是赤条条地来,又赤条条地去的?

佛教是以布施心去转化贪欲心的,佛教认为人世充满痛苦,但佛教并不否定人们创造的物质财富,以及人们必要的物质生活。它只是要人们不要执迷于物相,沉溺于物欲。人类创造的财富,归根结底是属于全社会的,对于个人来说终究是身外之物,不仅不可执著贪求,更应发心施舍,还之于社会大众。

布施的定义是以无吝啬或不舍得的心施舍,其关键在于布施的心,而非布施的物。即以慈悲心而施福利与人之义。以己财事分散与他,称为布;惙己惠人,称为施。小乘布施之目的,在于破除个人吝啬与贪心,以免除未来世之贫困,大乘则与大慈大悲之教义联结,用于超度众生。

故事苑:曲径通幽

很久很久以前,在南瞻部洲有一个大国,叫摩诃罗檀囊,统率着五千多个小国家。国王有三个王子——摩诃富那宁、摩诃提婆和摩诃萨青。在三个王子中,小王子摩诃萨青天生具有一副慈悲心肠。有一天,国王和王妃带着王子,率领群臣出外去游玩。国王久居深宫,很少远行,游玩了一会儿便觉得有些疲劳,就找了个地方休息。而三位王子如同出笼的小鸟,快活地穿梭在丛林之间。忽然,他们发现了一窝老虎。一只雌虎正给两只小虎喂奶,雌虎面黄肌瘦,虎仔活泼可爱,但雌虎为了充饥似乎正要吞食小虎。

小王子见此情景,就问两位哥哥:“哥哥!你们看那只雌虎瘦得皮包骨头,快要饿死了,但他仍然给爱子喂奶。依我看,雌虎在饥饿的逼迫下,一定会把虎仔吃掉的。”

两个哥哥也同意弟弟的看法,说:“如果雌虎饿死了,小虎没有奶吃也同样会饿死的。”

小王子难过地说:“那么,怎样才能让雌虎不吃掉虎仔呢?”

“依我看,除非有新鲜的肉和温热的血,否则它一定会吃掉虎仔。”两位哥哥说。小王子听后进一步追问哥哥:“那你们说,如果有人把自己的血和肉施给那只饿虎,这只饿虎还有活下去的希望吗?”

哥哥肯定地说:“当然能够活下去了。但如果谁把身体施给了饿虎,这个人却是不能复活的!”

兄弟三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着,而小王子的内心却有一番考虑,他打算牺牲自己,救活母虎与虎仔。小王子决心已定,陪着两位哥哥走了片刻,向两位哥哥说:“哥哥,你们先走一步,我有一点儿事情要办,随后就来。”

说完他独自走入小径,回到刚才那只饿虎停留的地方。他走到饿虎面前,毫不犹豫地将身体投向虎口,不料,饿虎只朝他望了一眼,却闭着嘴巴不吃他。看到饿虎的神情,小王子若有所思:他早已下定决心舍身供养,为了实现自己的心愿,小王子干脆找来一截尖锐的木头,往自己身上猛戳,使鲜血汩汩流淌而出。一直咬着嘴唇的饿虎看到鲜血,立刻恢复了精神,吐出鲜红的舌头,开始舔食王子的鲜血。饿虎喝足了血,又继续吃王子的肉体。

先行几步的哥哥,迟迟不见弟弟跟来,十分担心,忍不住走回来搜寻,他们边找边喊:“摩诃萨青弟弟!”然而除了风声,四周没有一点回音。两位王子忽然想起刚才弟弟提出的问题,于是两人不寒而栗。他们急忙跑回雌虎停留的地方一看,天哪,可怜的弟弟已经被饿虎吃得精光,只剩下一架带血的白骨散落在一旁。

饿虎吃完小王子的肉身,一不小心竟从悬崖上跌下,晕了过去。待它醒来后,回想起刚才的事,又跑回白骨旁不停地徘徊,十分难过。

再说国王休息时妃子也不知不觉睡着了。她做了一个梦,梦见三只鸽子在丛林里游玩,忽然飞来一只大老鹰,抓住最小的鸽子吃掉了,她忍不住惨叫一声,立刻惊醒过来。妃子立即对国王说:“大王!我刚才做了一个不吉祥的梦。俗语说,鸽子即是王子,我梦见三只鸽子中,最小那只被老鹰捉来吃掉,以至于惊醒。是不是小王子摩诃萨青有什么意外呢?”

国王听到妃子的话,也觉得心惊肉跳,赶紧令随从分头寻找王子们的行踪。不久,两位王子哭着回来了。国王见两个王子这样,就知道事情不妙,着急地问:“你弟弟呢,他怎么没有回来?”

两位王子呜咽悲泣,上气不接下气,一面流泪,一面回答:“弟弟被饿虎吃掉了。”果然不幸被言中了,国王和妃子顿时晕倒在地。片刻,国王和妃子才缓缓醒来,由两位王子在前面引导,率领随从,直奔小王子摩诃萨青惨死的地方。但见血迹斑斑的草地上,只剩下尸骨的残骸。妃子和国王抱头大哭。两位王子和百官随从也都痛哭流涕,一片凄惨。

其实,舍身饲虎的摩诃萨青王子,死后投身到兜率天上。当时,他还有些疑惑,不知自己有什么功德,竟然能投身到优美的天界。他对眼前的善果感到疑惑,于是运用天眼察遍地狱、饿鬼、畜生、修罗和人间等各个世界,才发现自己前生施舍的残骸散落在一座山林里,而父母、兄弟正围靠在尸首旁边,痛不欲生。摩诃萨青王子心想:“这样过度的悲伤下去有可能会令父母丧失生命,不能让他们这样下去,我要下去劝导他们。”

摩诃萨青王子即刻离开天界,立在空中,向父母亲百般规劝和训喻。国王和妃子听到空中的声音,仰天央求:“刚刚规劝我们的是哪位神明呀?”

“我是摩诃萨青,不久前施身给了饿虎。由于这种功德,现在才能投生在兜率天上。父王啊!有生就有死,这是人世的常情。凡是为非作歹的人,都会下地狱,凡有善行的人,都会居于天界。你为什么还沉陷于忧愁与烦恼之中,而不能够觉悟呢?为何空自悲叹,不去修持各种善事呢?”

国王和妃子当下仍无法明白王子讲的道理,继续问:“因为你心怀慈悲,怜悯万物,即使将自身施与饿虎,也毫无懊悔之心。可我们身为你的父母,一想到你惨死的情状,就为之心痛。这种苦恼与哀叹,不是用语言所能说明的。纵使你持守大悲之愿,可为什么要让我们这样苦恼呢?”

王子为报答父母的恩情,竭力开导父母。经过王子的一番说法与教化,国王夫妇才逐渐醒悟。国王吩咐家臣赶造七重宝函安放小王子的遗骨,并建造佛塔安置其中。摩诃萨青王子看到父母从悲伤的低谷中走了出来,才安心地返回兜率天宫。

佛对阿难说:“过去之世的王子,难道是别人吗?就是今天说法会场中的我。我于久远的过去之世,救拔接济种种急难恐怖,令大家获得安全与快乐。如今我已成佛了,亦令众生远离苦难,让众生永远地远离生生死死的大苦恼。”

弦外有音

基督教常常说耶稣为了人类而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佛陀为了众生而甘愿以身饲虎……这些行为让人赞叹、顶礼。现实中,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也许很难有此大善行,但是如果我们能心生善念,对周围的一切有一种同情和悲悯之心,在别人需要的时候勇于伸出我们的援助之手,在佛家看来,就是一种布施和功德。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念念为别人,不为自己,就是布施,就是供养。所以人人天天都在修布施波罗蜜,天天都在行菩萨道,只是不懂得,不知道而已。如果能存这样的心:我今天努力地工作,是布施这个公司、是供养社会大众,加薪与升迁非我所求,那是在行菩萨道。以菩萨的施舍心做工作,永远不疲不厌,会愈做愈快乐。假使事情是自己不愿做又不得不去做的,就会疲倦、会讨厌。反之,欢喜、高兴做的事情,会愈做愈有精神。

欲证无上菩萨,应先行布施

智慧点金石

布施是成佛必经之路。在六度波罗蜜中,乃至于整体佛法中,最能直接利益众生的,就是布施波罗蜜。

《般若波罗蜜经》中讲道:“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其中,应无所住是修慧,行于布施是修福。修慧,指多闻佛法、体悟宇宙间的无上智慧,能够让人摆脱烦恼、提升心性。修福,指行布施道,为自己种福田,能够严净佛土,成就自我和众生。福慧双修,是成佛的必要条件,对于学佛修行的人非常重要,对于世间平凡人的生活,也大有助益。

故事苑:曲径通幽

停留在世俗水平上的布施,为布施而布施,并不是佛家真正的布施。因为这种布施没有实相。

禅宗达摩祖师与梁武帝相会交谈不契的公案,就是围绕布施这个题目展开的。

南北朝梁武帝普通八年(公元527年),达摩祖师泛海经广州至建业,会见梁武帝。梁武帝是当时有名的佛心天子,崇尚佛教,大兴土木,建寺造院,广赐度牒,剃度僧尼,并且自己三次出家,以身侍佛,均被臣子重金赎回。他觉得自己为佛教做了广大的布施,所以,他问达摩祖师有何功德。

没想到达摩祖师严肃地回答他:没有功德。

梁武帝急了:为什么没有功德?

达摩祖师说:这只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善因,不是实相。

梁武帝问:怎样才是功德?

达摩祖师说: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

由于与梁武帝相谈不契,于是,达摩祖师不辞而别,折苇渡江。

达摩祖师认为梁武帝的布施没有实相,那么什么样的布施才具有实相呢?达摩祖师开示我们,“净智妙圆,体自空寂”的布施,才是具实相的布施,才是真正修行意义上的布施。说得再通俗一点,布施是为了整治贪心,为了修行净心,为了去“我执”、“有执”,为了体证世间万事万物的空性。布施是外在的,布施者的修行功夫是内在的;布施只是修行人舍离诸有心、体证诸有空性的自然流露而已,即我们平时常说的“三轮体空”。

弦外有音

布施中有一种是财布施,在佛法里面又把它分为内财与外财。外财是身外之物,内财就是身体。在医学界里,有许多捐赠眼角膜或捐赠内脏者,这是内财的一种。再者,我们以体力去帮助别人,也是内财布施。如果我们为别人工作不求报酬,就是义务的工作,这也是属于内财布施。由此可知,我们随时随地都在做布施,只是因为没有布施的心,所以不是行菩萨道。假如我们有一颗布施的心,那么我们时时刻刻都在修六度,都在修菩萨法。

布施就是种福田

智慧点金石

“种福田”,简而言之就是把幸福的种子播种在福田中。幸福的种子是什么?福田又是什么?幸福的种子就是“布施”,福田就是佛、法、僧“三宝”。我们将布施的福德种子,种在三宝福田中,生生世世,必定福报随身。因为布施是众善之门,六度之首,一切功德福报,皆从布施中来。所以佛在大般若经中告诉我们:“菩萨摩诃萨,欲证无上菩提,一切行中,应先行布施。”

我们用尊重恭敬的心,布施供养佛、僧及一切圣人,是在功德福田种福。用孝顺报恩的心,布施供养父母、师长,是在报恩福田种福。用悲悯同情的心,布施病人,救济贫苦大众,协助残障人士,是在贫穷福田种福。无论是在敬田、恩田、或悲田种福,都应该用慈悲心、喜舍心、平等心、尊敬心而行布施。

故事苑:曲径通幽

业乃诸事起因之一,并且显示出所做与所受之间的关联。

佛住世时,印度有一对老夫妇,生活十分穷苦,只靠一小块田地聊以糊口。一天,他们感觉到自己越来越老,离死越来越近,应该利用为人的宝贵机会,在去世之前做一件积达福德和增长觉慧的事。他们商量如何做最为妥当。碰巧舍利弗(佛陀最有智慧的弟子之一)就住在附近。于是他们决定邀请舍利弗尊者到他们的家中接受午餐供养,然后在舍利弗面前祈祷,以得其加持。

于是,这对老夫妇做好准备,请来舍利弗,以午餐供养,陈述所愿,并且得到舍利弗的加持。事后一切如常,只是当稻米成熟,他们也像别人一样去收割时,却发现他们那一小块稻田所产的根本不是稻米,而是纯金。

不久,人人都在谈论金稻田,这件奇闻很快就传到信佛的著名印度国王阿闪世耳中。他自言自语地说:“这完全不应该。我是国王,我应该是那块地的主人。”于是他立刻命令大臣没收老夫妇的土地,而将另一块同样大小的稻田赐给他们。阿闪世王的使者奉旨前往,找到了老夫妇,叫他们搬到另一块土地上去居住。但是这样一来,没收的金谷又变成稻米了,而在老夫妇移居的那块新地上的稻米却又变成了黄金。获悉此情,国王说:“去,再照样做一次,把金米没收。”

这样连续做了七次,每次当使者没收了老夫妇的地,而把另一块给他们时,都发生了同样的事情:国王得米,老夫妇获金。

同类推荐
  • 红尘禅影1:我用《红楼梦》讲《坛经》

    红尘禅影1:我用《红楼梦》讲《坛经》

    《坛经》诞生于唐朝,是禅宗标志。《坛经》的诞生是一场奇遇,他是中国文化的奇葩。本书简单讲述《坛经》中的大唐文化,从文学、哲学、历史三个方面讲佛教归化中国,在唐代圆满融入中国文化。这段融入,使中国文化更具魅力。在文学方面:“坛经偈”影响了唐诗,反映了唐代禅诗传统,还影响了《红楼梦》的诞生,本书即用《红楼梦》的内容、情节及人物讲解《坛经》的奥妙。
  • 看得开,放得下:本焕长老最后的开示

    看得开,放得下:本焕长老最后的开示

    106岁高寿的本焕长老,在清明节前安详化归而去。总结他的一生,刺血写经、燃臂孝母;忘身求法、建寺安僧;弘法利生、行愿大千。世界浮躁,如何静定?生活的节奏那么快,烦恼那么多,如何解脱?对待名利财富,如何看淡、善用?对待生死,如何超脱?本焕长老给了一个答案:看得开,放得下。
  • 禅与养生

    禅与养生

    将前人精要有机地融汇组合在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化繁为简。相信有兴致的读者详阅后,在很多方面与我会有共同感悟。若能照此修禅、养生,净化心灵,强身治病,延年益寿,善莫大焉。
  • 悟道:星云大师讲述的人生智慧课

    悟道:星云大师讲述的人生智慧课

    星云大师以佛教精义为根底,对世俗社会的万千进行最智慧的阐释。让我们和星云大师一起活在当下,感悟幸福,了悟人生得失盈亏,离苦得乐,慈悲做人,智慧做事。 
  • 心与禅

    心与禅

    《心与禅》是弘一法师一生人生体悟和学佛心得的集大成之作,在这部著作中弘一法师以大才子、大学者、大艺术家的俗家修为向常人揭示出佛门的真谛和人生的要义。
热门推荐
  • 恶魔小组(第2部)

    恶魔小组(第2部)

    本都高中的“重炮手”龙旖在一次意外中救了元心,面对元心美貌,花花公子龙旖决定到横焰高中将元心追到手。俊锋得知龙旖追求元心事情后,与龙旖发生了冲突。而龙旖的哥哥龙武就是这次全国武术大赛中鹿川最强的对手。安熙教练一直想将恶魔小组培养成专业的篮球队伍,在篮球高手明哲加入后,恶魔小组多次与专业篮球队进行较量。从中吸取了很多宝贵经验。而篮球联赛中,横焰高中的第—个对手九是本都高中,一场残酷而激烈的竞争即将开始……
  • 忠诚创造卓越

    忠诚创造卓越

    全球500强企业选择精英员工的至高准则,中国领先企业实现基业长青的关键性保障。
  • 嫡女嫁到

    嫡女嫁到

    简介:什么?一场意想不到的飞机失事,让她狗血的穿越到了古代。穿越就穿越吧,好歹是个侯府的嫡出小姐,虽说是个不太受宠,胆小懦弱的主儿。但是谁能告诉她,为什么她是被别人从荷花池中捞出来的?为什么她喝的药里会被人下了慢性毒药,是谁要置她于死地?为什么姨娘小姐们隔三茬五就来找她的麻烦,明里暗里给她下绊子?姑奶奶不发威就全当她是小红帽是吧?且看她如何找到老太君这个大靠山,逐渐重获偏心侯爷老爹的宠爱,巧妙化解姨娘小姐的一次次挑衅,最终让她们一个个自食恶果,自掘坟墓的。最后一脚踹飞前来退婚和落井下石的劳什子亲王世子,没收他送来的退婚彩礼,恢复自由身,识花美男,开药膳坊,秀现代智慧,退敌国使臣,一朝扬名天下知。一纸赐婚圣旨下来,谁是这异世中与她相知相守,携手白头的良人?片段一:某男:“五小姐虽然胆小懦弱,无才无德,难以胜任未来睿亲王世子妃,但小侄相信总有一天,五小姐也能够找到能够与其匹配的良人。“某女:“南宫世子,真是听君一席话,自挂东南枝啊!其实世子不用太过为我的未来幸福操心,别以为你一不理我,我就变成狗不理似的。”某爹憋笑:“兮儿,不得对世子无礼!”某女:“爹爹教训的是,但这也不能全怪女儿啊!刚刚南宫世子竟然说女儿无才无德,一无是处,这个女儿是万万不能苟同的。要知道女儿也想对牛弹琴啊,问题是世子能听得懂吗?”
  • 重生之豪门大少奶

    重生之豪门大少奶

    重生一世,面对早已知晓的未来,她决定改变命运,将过去的遗憾统统补偿给自己。却偏偏有人一次又一次的踩在她头上,如此,就别怪她下手太狠!【一路虐渣,一路辉煌!】【纯属娱乐】“老爸,你当年是怎么把老妈弄到手的?”“挨打。”小包子眨了眨眼。次日,某女看着头青脸肿的儿子心痛不已。“报告老妈!儿子今天挨打了五回,帮你找到五个儿媳妇了!”小包子举手行礼,咧嘴一笑,连大门牙都被打掉了。不远处,男人拿着报纸的手抖了抖。…
  • 颠覆众生:魅颜狂傲女皇

    颠覆众生:魅颜狂傲女皇

    只因精美绝伦魅惑众生脸庞,让他疯狂迷恋导致扭曲逆爱,冲破束缚逆反却遭到追杀,面对死亡淡然一笑,再次睁开眼,她来到奇异国度,惊险阴谋残杀争夺,让她明白必须强大才是生存之道,她要征服所有,不管人妖魔一切都要臣服于她。【女强,小虐,奇幻】(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舞妃倾城:王爷别来无恙

    舞妃倾城:王爷别来无恙

    鹤雪,羽族最秘密的杀手组织,成员皆是羽人,而且是修习过鹤雪术随时可以凝出羽翼的鹤雪士。他们从未失过手,是天底下最好的空中神射手。当然能请得起他们的人也绝非等闲,但他们从不参与战争。舞夕羽看着南青言慢慢走近自己,他能接受她吗?毕竟她曾经杀死过他心爱的人啊……
  • 黑新娘

    黑新娘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臭小鬼,敢威胁我当宠物……我千年蜘蛛精可不是浪得虚名的。看我不拐走你老爹,不让你乖乖叫我娘,我就不是千年蜘蛛精……被打回原形已经很惨了,竟然还没有了法力,最惨的是竟被作者穿到架空的年代……没办法,只好发挥妖精的强项,苟延残喘的活下去……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足疗足浴治病大全

    足疗足浴治病大全

    足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人体的五脏六腑都与脚上相应的部位有内在的联系,一旦有病就能从脚上反映出来。我们便可以通过足部按摩、足浴、敷贴等疗法使人体气血运行,颐养五脏六腑,达到祛病健身的功能。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