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5200000006

第6章 像雄鹰一样翱翔—培养独立精神 (2)

那是他初中毕业的那一年,李鸣参加全国青少年生命科学夏令营。在那里,他邂逅了北大著名生物学家潘教授,潘教授送给他一本自己的书——《秦岭:大熊猫的自然庇护所》。书的扉页上写着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如果哪一种物种的最后一个个体停止了呼吸,就意味着地球又有一段灿烂而不可再现的历史将悄然逝去,我们的子孙也就失去了这份宝贵的自然遗产。让我们用共同的智慧和努力来阻止这种情况的发生!”潘教授的话如同火种般点燃了李鸣对生命科学的热情,激发了李鸣对生命科学的兴趣,考上北大生命科学系成了李鸣高中三年的奋斗目标。

然而,当他兴高采烈地接到北大录取通知书的时候,他傻了!录取他的不是北大生命科学系,而是北大无线电电子学系。原来是他的母亲听说电子计算机是最热门的专业,她知道事先和儿子商量肯定行不通,便偷偷地到教育局修改了档案。这样的打击对李鸣来说是残酷的,它粉碎了李鸣几年来的梦想。绝望的李鸣伤心地大哭了一场,他扔了通知书,一再表态第二年要接着考。一直到临近开学的前几天,李鸣还在坚持己见。面对这种情况,整个家都慌了手脚,最后李鸣的母亲哭着求他去北大报到。李鸣妥协了,他带着一种无可言说的遗憾,来到了北大。

然而,在北大无线电电子学系求学的过程却成了李鸣从未有过的痛苦经历,他的学习成绩曾一度出现不及格。刚开始李鸣还将希望寄托于转系,然而当他得知北大对转系的学生有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每年的期末考试成绩必须都及格时,他再度绝望了。

由于发愤学习,李鸣从二年级开始,学习成绩大有起色,但他还是选择了退学重考自己喜欢的专业。可以想像,他的这个决定对他的父母又将会产生什么样的震动。但这次李鸣没有妥协,主意已定,他要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不再做父母的木偶。一年后,李鸣以某省有史以来高考的最高分——703分,摘取了当年该省高考状元的桂冠,并如愿以偿地进入了清华大学。

李鸣的故事告诉我们:学着自己做一个决定,是青少年走向成熟、独立的必由之路。

打开历史长卷,我们不难发现:

杰出者的身上具有许多种优良品质——勇敢、忠诚、创新、进取,当然独立也是这些品格中不可缺少的品质之一。如果一个依赖于他人的人也会获得成功的话,恐怕历史上就不会有很多民族为独立而战了。没有独立做前提,成功也许只是个假设。独立性格是成功者的必备条件,历史既然如此证明,现实生活也是这样。独立习惯的养成,对一个人的事业、未来、人生都有莫大的好处,所以一个青年人若想成就事业,这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

有一位学术界知名的学者曾告诫青年学生们:

“如果你过分依赖别人,那你便会上当,因为你不能分辨别人的话究竟是对的还是不对的,而你对于别人的动机也就茫然不知。”

如果你要做一个成功的人,那就应该是个品格独立的人,首先你就应该学会对自己负责。

在生活中自己做决定,依赖于主观、客观条件,青少年朋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能力的训练着手:

1多进行独立的思考,有想法、有主见。

2有足够的自信心,坚信自己可以做得很好。

3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因为,有实力才有发言权。

4观察力。要善于见微知著,提挈全局,抓住要领。

5分辨力。要分辨矛盾双方的强弱与均衡,使决断具备清晰的条理。

6判断力。权衡利弊,在充分掌握全局的基础上,判断你的决定的效应。

对权威和教条说一次“不”

我们的忠言是:每个人都应该坚持走他为自己开辟的道路,不被权威所吓倒,不受行时的观点所牵制,也不被时尚所迷惑。

——歌德

“权威”,是指在某种范围之内有威信、有地位或者具有使人信服力量的人。权威的存在,有时是对探索实践的一种促进,因为“权威认定”毕竟有它的可信价值;而有的时候,权威的存在,则是对探求的阻碍,因为权威毕竟不是真理。

古希腊哲人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杰出人士们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总是抱着怀疑一切的态度,在实践中坚守着正确的事物。

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敢于对权威亚里士多德说“不”,用实验证明了不同重量的铁球能同时着地的正确结论。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在大赛中敢于对国际权威们说“不”,指出乐谱有错,一举夺魁。

生活中,当后天教育与青少年的自然天性发生冲突的时候,青少年便会以各种方式加以反抗,但是反抗的结果往往是后者失败,因此便教育了青少年:权威的力量是不可逾越的,作为青少年只能无条件地遵从。

于是,人便从不敢反抗,到不愿反抗,到最后根本不想起来去反抗……如此久而久之,在青少年的思维模式中,由教育所造成的权威模式便形成了。这个过程也就是青少年的成人化过程和社会化过程,每个人都会经历这种过程,从来没有人例外。

来自教育的权威使人们逐渐习惯以权威的是非为是非,对权威的言论不加思考地盲信盲从,其结果正如我们传统的“听话教育”那样:在家听父母的话,在学校听老师的话,在职场听主管的话——而唯独缺少“自我思考、冲破权威、勇于创新”的能力。

其实,权威之所以成为权威,也是得益于在实践中的不断探索。倘若后来的人们拘泥于前人的成果,实际上也就是否定了权威们寻找真理的方式。杰出人士们所坚持的就是“权威们”曾经使用过的武器。

1900年,著名教授普朗克和儿子在自己的花园里散步,他神情沮丧,很遗憾地对儿子说:“孩子,十分遗憾,今天有个发现。它和牛顿的发现同样重要。”他提出了量子力学假设及普朗克公式。他沮丧这一发现破坏了他一直崇拜并虔诚地奉为权威的牛顿的完美理论,他终于宣布取消自己的假设。人类本应因权威而受益,不料竟因权威而受损,由此使物理学理论停滞了几十年。

25岁的爱因斯坦敢于冲破权威圣圈,大胆突进,赞赏普朗克假设并向纵深引申,提出了光量子理论,奠定了量子力学的基础。随后又突破了牛顿的绝对时空的理论,创立了震惊世界的相对论,一举成名,成了一个更加伟大的权威。

对大多数青少年来说,接受权威人士所给他们的负面评价是最大的不幸。许多人失败于智商测试、学习能力测试和其他测试,同时,这些人又愿意接受命运的安排,所以,他们甚至在成人之前就已经投降了。对他们来说,差的等级和其他低分自然而然地转化为后来在人生上的低效率。杰出的人物们选择了另一条道路:他们就是不相信那些贬低他们、而且是反复贬低他们的权威人士。他们有远见、有勇气、有胆量地向老师、教授、专家和教育测试中心所给出的评价进行挑战。

青少年朋友,你听过“不拉马的士兵”的故事吗?

一位年轻有为的炮兵军官上任伊始,到下属部队视察操练情况,他在几个部队发现了相同的情况:在一个单位操练中,总有一名士兵自始至终站在大炮的炮管下面纹丝不动。军官不解,询问原因,得到的答案是:操练条例就是这样要求的。军官回去后反复查阅了军事文献,终于发现长期以来,炮兵的操练条例仍因循非机械化时代的规则。站在炮管下士兵的任务是负责拉住马的缰绳,在那个时代,大炮是由马车运载到前线的,以便在大炮发射后调整由于后坐力产生的距离偏差,减少再次瞄准所需的时间。现在大炮的自动化和机械化程度很高,已经不再需要这样一个角色了,但操练条例没有及时调整,因此才出现了“不拉马的士兵”。军官的这一发现使他获得了国防部的嘉奖。

可见,一味迷信于权威和教条,人们就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青少年朋友,敢于质疑权威、教条,敢于大声说一次“不”,是自立、创新的第一步,也是迈向成功的基石。

且莫跟风盲从

没有独立气魄的人,总是依赖成性,为非作歹。

——福泽谕吉

近两年来,“超级女声”活动如火如荼。成千上万的人参与投票,尤以青少年居多。

为了支持喜爱的选手,很多青少年盲从于组织者的号召,不惜高额话费,而出现了短信投票的狂潮。

据报载,一位女孩为了支持“超级女声”的选手,用母亲的手机投票,花费了相当于家里两个月生活费的手机通信费。

而有的青少年对选手缺乏自己的见解,只是受到他人影响而进行支持跟随。

对于喜爱的选手,他们狂热地追捧,甚至对其短处进行掩饰、美化;而对于不喜欢的选手,则跟从“同志们”指责、批评,甚至谩骂,互揭隐私,反映出种种不冷静、不健康的心态。这是青少年因为心理行为盲从性和肤浅性,缺乏深层思考使自己无法对行为负责的体现。

有一则幽默说:一位石油大亨到天堂去参加会议,一进会议室,发现座无虚席,自己没有地方落座,于是他灵机一动,喊了一声:“地狱里发现石油了!”这一喊不要紧,天堂里的石油大亨们纷纷向地狱跑去,很快,天堂里就只剩下那位后来的石油大亨了。这时,大亨心想,大家都跑了过去,莫非地狱里真的发现石油了?于是他也急匆匆地向地狱跑去。

故事很可笑,但生活中类似的事例到处存在。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凡事绝难有统一定论,谁的“意见”都可以参考,但永不可代替自己的“主见”,不要被他人的论断束缚了自己前进的步伐。追随你的热情、你的心灵,它们将带你实现梦想。

遇事没有主见的人,就像墙头草,东风东倒,西风西倒,没有自己的原则和立场,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会干什么,自然与成功无缘。

其实,除了在日常生活中“随大流”可能没错之外,在其他许多事情上这样做,往往就会葬送了自己。

唯有不盲从,才能为成功者打开一片新的天地。

我国著名的史学家顾颉刚,他幼年读的书多,知识面广,并且读书时就不肯盲从前人之说,敢于提出疑问,因此特别喜欢考证。有一次,他看见一个饭碗,上面画着许多小孩,有的放纸鸢,有的舞龙灯,有的点爆竹,题为《百子图》。他知道文王有100个儿子,以为这一幅图画的是文王的家庭,就想考证一下文王的儿子。他从常见的书中只得到武王、周公等几个人。他很奇怪,为什么这样一个名人的儿子竟如此难考证。后来才知道文王百子说是从《诗经》中来的,只是一种谀颂之词,并非实事。

他后来的成就,就与这种精神密切相关。

青少年朋友,你的一切成功、一切造就,完全决定于你自己。

你应该掌握前进的方向,把握住目标,让目标似灯塔般在高远处闪光;你应该独立思考,有自己的主见,懂得自己解决问题。你不应相信有什么救世主,不该信奉什么神仙或皇帝,你的品格、你的作为,你所有的一切都是你自己的产物,并不能靠其他什么东西来改变。

同类推荐
  • 红色童话书

    红色童话书

    《红色童话书》是一本26篇童话组成的小集子,由著名学者、童话创作人安德鲁·兰编著。收录了著名童话《小金帽的故事》《十二个跳舞的小公主》《小偷布莱克和峡谷爵士》《白陆国的三位公主》……那些美丽动人的想像伴随多少人走过他们的童年?那些扬善避恶、催人进取的情节是多少人认识世界的第一步?在这个集子中安德鲁·兰先生将为我们展现他的彩色神奇世界。
  • 山海经(国学启蒙书系列)

    山海经(国学启蒙书系列)

    “国民阅读文库”之“国学启蒙书系列”由权威教育专家及国学大师联袂编撰而成,为适应青少年的阅读习惯,采用了双色注音的方式;书中精美的插图帮助青少年加深对内容的理解;通过阅读精彩的故事,让青少年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可以说,这是一套为青少年读者倾力打造的国学启蒙经典读物。《山海经(双色注音版)》为该系列其中一册,丛书编者韩震等人采用活泼插图的表现方式,让读者在阅读中积淀文化底蕴,培养良好道德品质,从而受益一生。《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地理书。它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
  • 团结友爱(中华美德)

    团结友爱(中华美德)

    一根筷子易折断,一把筷子折断难。这就是团结的魔力。团结友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人际关系的伦理准则,是华夏社会和炎黄子孙繁衍不息、繁荣昌盛、稳定统一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柱,是形成民族自强力、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美好风尚,是以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为内涵实质的崇高的境界情操。培养团结友爱的良好的品德,有利于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
  • 谁让我心动(好看系列)

    谁让我心动(好看系列)

    叙事艺术的时尚化表达,是王钢作品最受儿童读者欢迎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王钢小说呈现了今天儿童生活的时尚性的一面,而且用很新鲜的、具有当下气息的语言准确地表现了校园生活和儿童内心。王钢的时尚化表达,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一是用幽默的场景和夸张而富有情感冲击力的语言来展现形象的特征。二是小说里每一个小角色的性格和语言都是很独立性的,作家给每一个孩子都画下了一幅喜剧化的脸谱。值得注意的是,王钢意识到了儿童生活时尚化的一面,将这种时尚化加以艺术的呈现,给予审美的观照,赋予爱的色彩。
  • 格列佛游记(青少版名著)

    格列佛游记(青少版名著)

    这是一部奇书,自1726年问世后,两百多年来,先后被翻译成数十种文字;广为流传,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部不朽杰作。全书共四个部分,描写了外科医生格列佛航海漂流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慧马国的种种经历。小说通过虚构的情节,夸张的手法,对当时的英国社会政治、法律、议会、竞争、军事、教育、社会风尚乃至整个人类的种种劣根性都进行了无情的讽刺和抨击。“一本好书奠定一种品质”本书你将获得的品质是“幽默”。
热门推荐
  • 上海地王

    上海地王

    小说通过主人公崔浩用尽兄弟、耗尽男女,终成地产之王的奋斗搏击历程,记录了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上海房地产业的起伏兴衰。这是一部探究大都市人情世情性情的小说,一部揭秘中国房地产真相的小说,同时也是一部深度思考中国土地制度,对当下社会状况具有真切观察和批判的小说。
  • 两世人

    两世人

    一个自认为爹不疼娘不爱的姑娘,为了报复父母,采取了自认为高明的方式——自尽。可死后的她却后悔不已,阳寿未尽让她两世为人。终于,她又以一个全新的面孔,全新的身份,重新站在了亲人朋友的面前……--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半缘风月半缘君

    半缘风月半缘君

    喜欢上温润如玉的公子但碍于门第之见她也不计较了,为毛还让她得罪跋扈大小姐,悲催穿越到千年前的梁国,一怒之下把她卖进青楼,什么,非人培训?还要竞争上岗?她不干了行不行!!!N次出逃未果后,叶锦瑟表示不淡定了,她惹上桃花债,和妖媚王爷拜把子,傲娇公主是她闺蜜,莫名其妙被一个“穿着龙袍的古尸”推进井里,神秘的黑衣人是她保镖,昏庸皇帝对她唯命是从,古语云,做个端茶倒水的下人也就算了,得锦瑟者得天下!且看一代名妓,如何在古代游龙戏凤,风生水起!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拐个贵族少爷当男友

    拐个贵族少爷当男友

    惊人消息,“尼姑庵”竟然天降两大极品美少年!某女一个把持不住误惹校草。切!长得帅就了不起啊!就能欺我,坑我?某女翻身农奴,刚要驯服两大校草……不料,狠心教训变深情告白?到底是在闹哪样?什么,还说一定非她不娶?!
  • 真希望我20几岁就知道的人情世故

    真希望我20几岁就知道的人情世故

    这是一本教你行走在芸芸众生,体人情、懂世故,不卑不亢、明哲保身的幸福智慧书。这是一把钥匙,拥有了它就有了安全感,无论何时何地,转动它便能打开智慧的锁,开启幸福的门,踏上成功的路。当你从象牙塔迈进社会的大门,这把钥匙转动的那一刻,便少了一点忐忑不安,多了一份坦荡从容。
  • 自信心·一个微笑的价值

    自信心·一个微笑的价值

    张海君编著的《自信心·一个微笑的价值》是一本讲述自信心的文集,这些精巧富有哲理的故事能让对自己没有信心内心昏暗的人重新找回对生活还有理想的自信。成功的人,不一定多么天才,但是他们都相信自己。其实很多时候,你也可以告诉自己,我可以。
  • 玄天修仙录

    玄天修仙录

    在韩立飞升仙界无数万年之后,原本称霸小灵天的人族因为内战不断,而衰败下去,其他各异族却蠢蠢欲动。一个被逐出家族,身怀幻灵根的小修士,凭借自己的毅力跟智慧,在修仙界履历奇缘,从练气,筑基,一直到元婴期,最后凭借自己的神通,生生震慑住一干异族,重新确立了人族在此界的霸主地位,而通过韩立遗留在此界的空间通道,飞到到灵界之后。只是如今的灵界,在不负昔日的辉煌,主人公能否重镇灵界人族盛威,拭目以待。
  • 曲江歌女

    曲江歌女

    她与书生郑元和真诚相爱。又因为有人曾改用过此名。就是郑元和穷得沦为了打莲花落的街头乞丐,本书原著名为《绣襦记》。李亚仙是唐代人,将其改名为《曲江歌女》。关于它的原著者,甚至被他当太守的父亲郑儋打死后弃之而去的情况下,李亚仙仍然不变心地将他救活并爱之如初;最后,没有定论。今以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中国十大悲喜剧集》编者认定的明代无名氏。这是因为原名费解,是京城长安曲池风景区的著名歌妓。我在改写时,还劝说与激励他发愤攻读,不通俗不响亮,高中了头名状元。我认为《曲江歌女》突出了女主人公身份,并有地名界定,历来众说纷纭,通俗而又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