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45800000007

第7章 汉语汉字

只有人类才有真正的语言,语言文字是人类特有的文化现象。汉语汉字是世界各种语言文字中最古老、最具内涵的,它对凝聚民族情感、形成完整的中国文化有重要的意义。

汉语汉字有形、音、义三大要素,汉字的形体、语音、语义各有严密的系统,与其他的语言文字很不相同,形成了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三个专门的学问,这些需要专门深造。不过,其中相对浅显的部分,仍然是中小学生可以掌握的。

一 汉语汉字知识

汉语汉字历史久远,形成了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区分,后者是我们今天日常运用的,前者则与古代传统文化紧密关联。这里,我们从汉语汉字学尤其是古代汉语中提炼出一些基本知识。了解这些知识,有助于阅读古籍,因而也就能更好地深入学习传统文化。

结绳记事

人类最初使用实物作为帮助记忆和交际的工具,结绳记事就是其一。《庄子·胠箧》说:从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到神农氏的十二氏时代都用结绳,神农氏时代是用结绳的最后时代。可见,在黄帝时代出现文字以前,中国远古时代实有结绳以记事的时代。东汉郑玄的《周易注》中记载:“古者无文字,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

刻契记事

刻契是古人在结绳以后,新发现的一种帮助记忆的方法。“契”是在木条或竹条上刻上锯齿,用来记数。多作为契约用,比结绳记事方法进步多了。我国部分少数民族在宋以来直到清朝时候,还有刻契的传统。

图画文字

又叫“文字画”,是初民记事和表达思想的方法之一。与具有艺术欣赏作用的绘画不同,它用简略或象征的图形粗略地再现事物的特征或事件的过程;与文字符号不同的是,它往往要表达一整句话或事件的一个过程,甚至某个部落的一段历史,但必须经过知情人的讲解,不是一看就懂的。文字画不能表达语言的声音,也不能表达词和词序,实际上是一种表意的图画,是象形文字的前身或来源,而不是纯文字。

六书

古人分析汉字而归纳出的六种条例,按照汉字发展的规律,其名称和顺序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前四种是造字的方法,后两种是用字的方法。前者产生新字;后者不产生新字,而使已有的汉字产生更丰富的意义。学者们认为,“六书”是汉字的根本制度,直到现在仍是创造新方块字的方法。

象形

“六书”之一,最早的造字方法。用线条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轮廓,具体地勾画出来。例如:“龟”字像一只龟的侧面形状;“马”字就是一匹有马鬣、有四腿的马;“月”字像一弯月亮的形状;而“日”字就像一个圆形,中间有一点,很像我们在直视太阳时所看到的形态。象形字是由图画发展而来,但与图画相比,多数象形字的形体都很简略。不同的象形字产生的时代有先有后,但总的来说,象形字是文字发展初期的产物。要注意的是:经过几千年的变化,如今的楷书简体象形字,象形已变得不象形了,所以,应从字的原始写法中去研究它的造字原理。

指事

“六书”之一,造字方法。使用抽象符号来表达一定含义。有两类,一类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抽象符号,以表新义。如“本”字是在“木”的靠近根的主干部加一短横,指明其义;“末”字是在“木”的末梢处加一指示符号;“刃”字是在“刀”的锋利处加上一点,以作提示;“凶”字则是在陷阱处加上交叉符号。另一类指事字,是用不代表具体事物的抽象符号来表意。例如“上”、“下”二字原来的写法是由两根横线构成,“上”下面的长横线是界线,短线在上,表示“上”之义。“下”字同理,短线在下。此外,最典型是从“一”到“九”这些数目字,它们都属于指事字。

会意

“六书”之一,造字方法。将两个字合体构成新字,表达新的意义。如“林”、“森”以几个“木”组合起来表示新的意义;又如“北”字由两个人相背靠着,表示此字的本义(即“向背”之“背”义)。此外,如“信”字由“人”、“言”两部分构成;“酒”字以酿酒的瓦器“酉”和“水”合起来,构成字义;“鸣”指鸟的叫声,于是用“口”和“鸟”组成。

形声

“六书”之一,造字方法。分别由两部分组成:形旁(又称“义符”)和声旁(又称“音符”)。形旁指示字的意义类属,声旁则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发音。例如“垅”字,本义为“丘垅”,形旁是“土”,表示字义,声旁是“龙”,表示发音;“闻”字,以“耳”示义,以“门”表音;“齿”字下方画出牙齿的形状,为义符,上方的“止”是音符,表示此字的相近读音。形声造字法是“六书”中最能产、最重要的造字法。据有关专家统计,在甲骨文中,形声字占总字数的近20%,在《金文编》中占40%左右,在《说文解字》中占80%以上,而在《新华字典》中则占到了90%以上。

转注

“六书”之一,不是造字方法,而是用字之法。地区不同,语言各异,于是产生同物异名现象。转注字有两个条件:一是有同一的部首,二是字义相同或相近。如“考”、“老”二字,本义都是长者;“颠”、“顶”二字,本义都是头顶;“窍”、“空”二字,本义都是孔;“吹”、“嘘”二字,本义都是吹;“洒”、“涤”二字,本义为洒扫;“桥”、“梁”二字,本义都是桥。

假借

“六书”之一,也是用字之法。是指某个意义,本来没有字,而依照它的声音假借一个同音字来寄托它的意义。换言之,借用已有的文字来表示语音中音同或音近而意义不同的字,所使用的字叫假借字。例如“泉”本义是“水源”,象形字,假借为货币意义的“泉”;干求的“求”,本义是“皮衣”。后世所用的意义较虚的字,多为假借字,如“自”本义为“鼻”,“其”本义为簸箕,“焉”本为一种鸟名,都假借为代词。

古今字

一种纵向历时的同词异字现象,即记录同一个词(实际是词的某一义项),不同时代,社会用字有不同,前一个时代所用的字叫古字,后一个时代所用的字叫今字。如《说文解字》中,“闻”字后注明原作“”,也就是说先有“”,后造了同义的“闻”字,“”为古字,“闻”为今字。《孟子·滕文公上》:“布帛长短同,则贾相若。”其中的“贾”表示价格之义时,后世用“价”(今简化为“价”)的字形,“贾”用在前,是古字;“价”、“价”用在后,是今字。再如《岳阳楼记》“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中的“具”为古字,后世所用的“俱”为今字。

异体字

古人又称“又体”、“或体”,《说文解字》中称为“重文”。指读音、意义相同,但写法不同的汉字。异体字现象的根本特点是:在同一时期,同音、同义的字同时存在几个不同字形。《汉书·晁错传》“以强为弱,在俛仰之间耳”句中,“强”、“俛”二字在汉代就同时还有“强”、“俯”的写法,它们互为异体字。与异体字相对的概念为“正体字”。正体字是指在音、义完全相同的一组异体字中,被指定为规范字的那一个,如“岳”与“岳”、“暖”与“煖”、“脉”与“脉”等互为异体,现在规定“岳”、“暖”、“脉”为规范字,称之为正体字,相应的“岳”、“煖”、“脉”则为异体字。

繁简字

即繁体字和简化字。简化字又称简体字。1956年国家确定并公布了简化汉字的方案,1964年发布了《简化汉字总表》,将原先使用的汉字进行了整理和笔形简化。从此,中国大陆除了古籍出版领域,在社会用字中废除繁体字,采用简化字。现在,一方面由于古籍阅读离不了繁体字,另一方面由于港、澳、台三地仍然使用繁体字,我们在正确使用简化字的同时,还有学习繁体字的必要。

本义

汉字的本义,就是一个字在造字之初的意义。本义一般可以通过字形来推求。如“诛”字为形声字,形旁为“言”,根据字形可知,“谴责”为本义,“诛杀”非本义。又如出发、发明的“发”原写作“发”,形声字,形旁为“弓”,本义为“射箭”。“年”字在篆书中由“禾”与“千”两部分构成,也是形声字,本义是禾谷成熟。

引申义

汉字的引申义是指由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如“道”为会意字,本义为可供行走的道路,后来由这个意义派生出途径、方法、道理、规律、学说、引导等义项,这些义项都是“道”的引申义。再如“表”也是会意字,从毛,从衣,本义为衣服的表面,而以下义项为引申义:外面、表扬、标志。

通假义

又称“假借义”。通假义是指与汉字本义没有关系的意义。一个字被通假作他字用,是汉字特有的一种现象。如“然”字本义为燃烧,此字表示“对”、“这样”等义时,与原义毫无关联,为“然”字的通假义。“北”字本义为“向背”之背,“败北”用了“北”字的引申义,而“山南水北”用的是“北”字的通假义。“信”字本义为“诚信”义,《周易·系辞》“尺蠖之屈,以求信也”中“信”与“屈”相对而言,意思是伸展,用的是通假义。

同义词

语音有别,有一个或几个意义相同、相近的一组词。这组词属于同一词类,但它的补充意义或感情色彩、运用场合等方面有差异。如《礼记·曲礼上》说:“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这里说到的几个词都是死的意思,但在古代,各自的运用场合不同,这些词称做同义词。

同源词

也叫“同族字”、“同源字”。指音、义都很接近的一组词,包括三种情况:音义皆近、音近义同、义近音同。各字有同一来源,常以某一概念为中心,在音、义上会很相近。如果语音毫无关涉,或音虽近而意义相去极远,都不能构成同源字关系。耦、偶、隅、遇、藕等形声字,声旁相同,都有骈偶义,同源。大水缺口为“决”,玉器缺口为“玦”,器皿缺口为“缺”,中间留有缺口的宫廷大门为“阙”,四字音近、义近,同源。

二 古汉语工具书

在了解一些汉语汉字的基本知识之后,我们阅读古籍时,还要经常查阅一些工具书,也即是字典、词典、典故类的工具书。下面介绍其中最为常用的。

《说文解字》

我国现存最早的字典,东汉许慎着。作者创立了540个部首,按照形体相似或者意义相近的原则,将所收9353个汉字排列组织为秩序井然的系统。它所开创的以部首统帅汉字的字典编排法,又称“部首检字法”,一直为后世的字典所沿袭。作为一部字典,《说文解字》主要解释字的形、音、义。它的体例是:一般先列小篆形体,然后进行说解;说解中先释字义,次释字形的构成,多数字还用“某声”或“读若某”说明其读音。突出特点是:通过分析汉字的形体结构说明每个字的造字本义。《说文解字》是语言文字学的经典着作,历代研究《说文解字》的人不计其数,形成了一门“说文学”,其中以清人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成就为最高。

《玉篇》

我国现存的第一部楷书字典,南朝梁顾野王着。是《说文解字》之后又一部大型字书,全书收22000余字,采用的就是许慎所创设的编排方法,只是部首略有调整归并,分为542部。

《康熙字典》

成书于康熙年间(1662-1722)的御定大型字典,收字47035个,是在《汉语大字典》编定之前收字最多的一部字典,由总纂官张玉书、陈廷敬主持完成。全书在明梅膺祚的《字汇》与张自烈的《正字通》二书的基础上再加增订。仍采用部首分类法,采用梅膺祚所归并的214个部首,每字均列出《广韵》等韵书的注音,释义一般都同时引录例句。《康熙字典》问世以来一直受到读书界的重视,时至今日,它仍是阅读古籍、从事古文化研究的重要参考书。新近重新修订的《康熙字典》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对原版进行了大量增补与修订,收录汉字达57557个,比《汉语大字典》多。

《尔雅》

儒家的“十三经”之一,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书,是中国古代的词典。作者不详,产生于战国末至汉初。书名“尔雅”的意思是:用近前的、统一的规范语言解释古代的与各地方言的词语。全书19篇,前3篇解释普通语词,编排方式是将同义词排列在一起,最后用一个较通行的同义词作解释。第4至7篇解释社会生活的名词,包括称谓词,以及与居住、器物和音乐等相关的语词。第8篇开始直到最后,解释自然万物的专名。此书实际上建构了一个自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从人际关系到日常生活,从衣食住行到山水景观之物再到人类视野的生物。在这个知识体系中,自然知识占的比重非常大,所涵盖的古代生物学的知识尤其丰富。所以,《尔雅》成为古代博物学家的重要典籍。

《辞源》

兼有字典、词典、类书等性质的古汉语工具书。陆尔奎等几十人编纂,1915年出版正编,1931年出版续编。以收古书上的词语典故为主,又兼收百科知识词条。1958年以来,开始对旧版《辞源》进行修订。修订时确立了与《辞海》、《现代汉语词典》分工的原则,删去原版中的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应用技术的词语,专收古代文史的词语及与此有关的百科词条,1979年修订本出版。该书字头的排列,全依《康熙字典》的排列方法,分214部部首,以字系词。字词释义,注重征引较早的用例,注重溯源。因此,是阅读古书的基本工具书。

《广韵》

全称《大宋重修广韵》,是北宋时代官修的一部韵书,由陈彭年、丘雍等奉旨在前代韵书的基础上编修而成,是完整保存至今并广为流传的最早、最重要的一部韵书。韵书是指按汉字的韵来编排的字典。《广韵》一书收录26194个汉字,分206韵,按声调分为五卷。每个字均用“反切”方法注明读音,按照字音对字义作出解释,有的还引经据典,解释得十分详细。此书最大的价值在于记录了从六朝到唐代(这时期,人们习惯称之为中古时期)汉语的字音和字义,为后人研究这一时期的语音面貌保存了完整而详细的资料。因此,此书被视为古汉语专业的经典着作。

《佩文韵府》

清代官修的大型辞藻典故辞典,专供文人写诗作赋时选词和寻典之用的工具书。清张玉书、陈廷敬、李光地等奉敕编纂。全书收单字约1万个,把单字按韵分为106部,每一字下标注读音和较早的字义,下收尾字与标目字相同的词。如在“上平声七虞韵”下“珠”字头,收录了贯珠、宛珠、照乘珠、买椟还珠、甓社湖珠等351个词。每个词均列出出处,如“宛珠”下引书是《史记》中所录的李斯《谏逐客书》。为利于写诗作赋,该书所收的多数字都有“对语”一项,收录可供该字的对偶用例,如“珠”字下收有“虹玉”与“凤珠”、“月镜”与“风珠”等对例。此外,还有“摘句”一项,收有“波月动连珠”、“照乘走隋珠”等句。

同类推荐
  • 湮没在森林的奇迹:古玛雅的智慧之光

    湮没在森林的奇迹:古玛雅的智慧之光

    玛雅文明是美洲文明中绽放最早的一枝。玛雅文明是在与其他古老文明相互隔绝的情况下创造出来的,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匪夷所思的问题。在天文、历法、数学、象形文字、建筑上,玛雅人都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就,尤其是在农业上。玛雅人培育的玉米、土豆、西红柿,即使在现在,也是人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和蔬菜。然而,让人费解的是,玛雅文明就像谜一般销声匿迹了,它秘密隐藏在中美洲的热带丛林中,没有人知晓其历史的悠久。没有人能说得清,在这千百年的时光里,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当这片土地尘封许久时,后来的人叫醒了它,并开始对它进行“拜访”,退去了厚厚的外衣。
  • 婚丧喜庆指南(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婚丧喜庆指南(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的新旧习俗对比来介绍中国的婚丧喜庆文化:结婚、丧葬、寿诞、节日。
  • 中国人的德性

    中国人的德性

    切斯特·何尔康比在中国居住多年,几乎与中国各个角落、各个阶层的人们都有过接触,甚至与一些人建立了亲密友好的关系。他声称自己在书中所展示的是接触和了解中国社会时所得到的“几点心得和体会”。
  • 中国食俗

    中国食俗

    食俗就是饮食的风俗,又称食风、食规,是指有关食物在筛选、组配、加工、销售与食用过程中所形成的风俗习惯。中国的食俗出现很早,而且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过年过节有食俗、访亲拜友有食俗,纪念历史人物也有食俗,而且,中国地域广阔,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人们信奉各种宗教,自然就形成了宗教信仰食俗。《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食俗》介绍了除夕饺子、元宵节元宵、立春春饼、端午粽子、中秋月饼、腊八粥、少数民族食俗、地方风情食俗、宗教信仰食俗等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 湖北人的性情剖析

    湖北人的性情剖析

    湖北人既豪爽又谨慎,既热情又小心,既善于经营世俗人生,又崇尚精神生活。他们可以披肝沥胆,无私助人,也可以小处计较,谨慎处世;他们可以争强好胜,兼济天下,也可以超然物外,独善其身。本书是第一本诠释湖北人性情的精华本,是洞悉湖北人行为特性的全面攻略。本书着重描写了湖北的地理特点、文化和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本书中,编者突出表现湖北人在经济、教育、社会、性格、人文况味、语言等领域所呈现出的性情特征。其中,尤其对“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这句俗语,做了细致的解释。
热门推荐
  • 高老头(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高老头(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高老头》是法国19世纪伟大作家巴尔扎克的优秀作品之一,它入木三分地刻画了资本主义世界里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高老头的两个女儿,在高老头的养育下一贯过着奢华的生活。她们一个高攀贵族,进入了上流社会,成了新贵雷斯托伯爵太太;一个喜欢金钱,嫁给了银行家,成为纽沁根夫人。她们出嫁时,每人得到了80万法郎的陪嫁,因此对父亲百般奉承体贴。但不久,这对宝贝女儿双双将父亲赶出大门,让他在破旧的伏盖公寓过着寒酸的生活。《高老头》通过高老头的悲剧,细致入微地描写了统治阶级的卑鄙罪恶,抨击了物欲横流、人性丑恶的社会现实,暴露了在金钱势力支配下资产阶级的人格沦丧和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 历史与个人

    历史与个人

    本书介绍了决定论与非决定论,历史个人作用的前提,历史个人作用的机制,历史个人作用的方式,个人历史活动的动机与效果等内容。这本书的篇幅不大,但涉及的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鸿蒙邪君

    鸿蒙邪君

    吞噬天地灵丹,修成霸世魔体,秒杀荒古魔兽,挑战远古众神。废柴大少郭慕受尽嘲讽,一次机缘唤醒神秘血脉,从而一飞冲天!杀贵族,灭强者,纵横天下莫敢不从!调戏调戏诱惑妖姬,勾搭勾搭豪门圣女,推倒众多绝色佳丽,祸害万千清纯少女!
  • 日头日头照着我

    日头日头照着我

    长篇女性小说,冀中平原的清明上河图。催人泪下的小说不在少数,可是,《日头日头照着我》让读者流下的泪水,已经超越寻常意义上的感动或是震撼,它源自于我们胸口不曾寒凉的热血,不曾泯灭的真心,不曾被世事诡诈磨尽锋芒的“高尚的冲动”。
  • 指间青春:相思不过泪成殇

    指间青春:相思不过泪成殇

    那一年我们青春年少,那一年我们似水如花;冥冥中我们意外相遇,约定让你我命运无声相连;千般情愫,万般思念也及不过那片刻的相见;我们相信幸福离我们并不远,纵使百般刁难千般羁绊,只要我们还能彼此伸出双手,只要我们还能彼此轻触指尖,所有的苦越累,酸与涩,都不过是我们追逐幸福路上的风景而已;
  • 梅酒香螺嘬嘬菜

    梅酒香螺嘬嘬菜

    本书是知名美食作家谈正衡的经典著作,一篇篇夹带着食材香味的美文,飘出舌尖下的江南味道,无论是食府还是家厨,无论是梅酒还是香螺,麻、辣、鲜、香、甜、糯、嫩、酥,你能想象到的口感都的这里一一呈现。本书是知名美食作家谈正衡的经典著作,一篇篇夹带着食材香味的美文,飘出舌尖下的江南味道,无论是食府还是家厨,无论是梅酒还是香螺,麻、辣、鲜、香、甜、糯、嫩、酥,你能想象到的口感都的这里一一呈现。
  • 塑造孩子勤奋坚强的励志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塑造孩子勤奋坚强的励志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本书从成长中可能遇到的 问题出发,内容涵盖了勤奋、坚强、自信、乐观等诸多与孩子健康成长密 切相关的方面,人选的故事通俗易懂,道理清晰明了,版式活泼多样,容 易激发孩子强烈的阅读兴趣,能够起到极好的教育和熏陶作用,对于提高 孩子的文化素养、拓展孩子的知识面大有帮助。好习惯成就好未来,孩子 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成就大事业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命需要鼓舞,心灵需要滋润。《青少年心灵成长直 通车》图书的故事极具启蒙意义,可以启迪孩子的心灵,开发孩子的潜能 ,塑造孩子健康的人格,为孩子健康茁壮成长创造必要的条件。愿孩子们 拥有一次快乐的阅读之旅。本书由韩震担任主编。
  •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如果你和父母分隔两地,每年你能回去几次?一次几天?算一算,这辈子你到底还能和父母相处多久?有人说100天,有人说25天,无论多少天,答案都是让人那么心酸。趁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去尽自己的一份孝心吧,哪怕是父母累时端上一杯水,寒时送上一件衣,痛时的一句贴心话,也会让我们操劳一生的父母感受到欣慰和幸福。
  • 历史与个人

    历史与个人

    本书介绍了决定论与非决定论,历史个人作用的前提,历史个人作用的机制,历史个人作用的方式,个人历史活动的动机与效果等内容。这本书的篇幅不大,但涉及的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