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4500000023

第23章 母爱—母亲的呼唤是世上最动听的声音

☆ 母亲是爱的化身,有很强的亲和力与凝聚力。

☆ 母亲是一个家长角色,更是一个女性角色。

☆ 培养习惯重在一个月,关键在头三天。培养好习惯需要用加法,持续21天就会成形;矫正坏习惯则需用减法,逐步减少不良行为的次数。

但丁说:“世界上有一种最动听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母爱是一种本能。没有什么比母爱更能打动人。一个人一生中最早得到的教育来自家庭,来自母亲对孩子的启蒙教育。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她可以引导孩子说出谎话,也可以教导孩子成为勤奋诚实、永远努力争取第一的人。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在苏格兰的格拉斯哥,有一个年轻的女孩,像今天十几岁的少男少女一样,厌倦了家庭生活和父母的管束,于是离家出走了。

她离家出走本想成为一个老成练达的人。然而不久,她开始情绪低落,又加上找不到工作,生存成了问题。于是,她走上街头沦为一名风尘女子。几年过去了,她的父亲去世了,母亲也上了年纪。

这些年来,母女之间从未有过任何联系。一个偶然的机会,母亲听说女儿的下落,她开始到女儿所在城市的贫民区去寻找女儿。在每一家收容所门前,母亲都要停下来,并提出一个小小的请求:“您能允许我把这张画贴在这儿吗?”在画上,有一个微笑着的头发花白的母亲,下面还有一句手写的话:“我依然爱你,快回家吧!”

又是几个月过去了,一切照旧。有一天,女孩流浪到一家收容所准备吃一顿救命饭。她坐在那儿,心不在焉地听着那里的服务章程,而眼睛却始终在收容所的布告牌上扫来扫去。

当她站在画前面的时候,泪流满面,她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这时,天色已晚,但是画上的话让女孩激动不已,她决定立刻步行回家。她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次日凌晨了。当她举起手准备敲门的时候,门却自己开了。她想一定是有小偷闯进了屋子。

由于担心母亲的安危,女孩跑向卧室,发现母亲还在睡觉。她摇醒了母亲,说:“是我,妈妈,是我!我回来了!”母亲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擦去脸上的泪水,母女二人紧紧拥抱在一起。女儿说:“真让人担心,门是开着的,我想一定是有人闯进来了。”母亲温柔地说:“不,孩子。从你离家的那天起,这门就从来没有锁过。”

母爱是包容的,无私的,没有谁的心不会被母爱融化。

有这样一则故事:

亨利家住的地方,有一个小花园,里面生长着很多花草。花园里还有一个古朴典雅的小亭子。

从夏天开始,只要不刮风下雨,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女孩每天傍晚都会来这里拉小提琴。亨利夫妇每天都来,坐在花香四溢的花园里,让温柔的琴声安抚自己疲惫的灵魂。

小女孩那些充满灵性和质感的琴声像一只只轻盈优美的蝴蝶,在花园的上空飞舞,她的周围渐渐站满了被她的琴声吸引而来的人们,他们的目光落在女孩身上,目光里闪烁着欣赏和感动。

小女孩不仅小提琴拉得娴熟优美,人也长得非常漂亮。也许几年后,她将在金碧辉煌的音乐大厅里,演奏美妙的琴声。女孩的身边是每次都陪着她的母亲,这是母亲最幸福的时刻,她脸上有不加掩饰的骄傲,眼里是无限的温柔和怜爱。

每次亨利夫妇都会很容易地被这温情脉脉的一幕打动。

“如果我们女儿也像她这么棒,我会幸福得睡不着觉!”亨利太太常对亨利先生这样说。

但是后来,一场意外在女孩脸上留下了一道无法消除的疤痕。从医院回到家里后,小女孩再也没从家里走出来过。

突然有一天,人们又听到了琴声,但拉琴的不是小女孩,而是她母亲。她站在女孩曾经拉琴的地方,笨拙地拉着小提琴,琴声听上去粗糙且断断续续。她的脸上,没有人们想象中的悲伤,她镇定自若地用琴声和屋中的女儿对话。

有好心人去宽慰她,她淡然一笑说:“没什么,脸不完美并不意味着她不能成为优秀的小提琴家!”

一天,两天,一周,两周,每个黄昏,母亲都坚持着,用别人不太懂的方式和女儿交流着。她想用琴声唤起女儿美好的回忆。偶尔,有人会看到女孩蒙着脸,从阳台上悄悄地探出头,只望母亲一眼便不见了。

一天一个醉鬼闯进了花园,朝那位母亲吼道:“你的小提琴是我听到最难听的!”

母亲的眼里第一次有了愤怒,她的脸涨得通红,一字一句地说:“我是拉给我女儿听的。如果你嫌难听,请捂上你的耳朵!”

醉鬼开始纠缠,那些肮脏和刺人的话语让母亲十分难堪。

这时,女孩走到人群中,她从母亲手里接过小提琴,坦然地仰起她那张不再美丽的脸,对那个醉鬼说:“我妈妈只为我一个人拉琴,我觉得她才是世界上最好的小提琴手。”

女孩从容地开始演奏那些人们熟悉的曲子。在她放下小提琴时,所有人都热烈地为她鼓掌。

母亲上去搂住女儿,大声对她说:“孩子,我是想让你明白,你的脸和妈妈的琴声一样,不够美,但我们应该有勇气把它展示出来!

这位母亲的勇敢与坚持终于获得了回报。孩子的心灵还很脆弱,承受能力也不强,当他遇到困难时,很容易没有勇气面对现实。这时,对孩子说上千言万语可能也没有任何效果,但是来自母亲内心的呼唤,会触动孩子心灵深处的那根弦,让孩子明白,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战胜的。有母亲在身边,还有什么不可能?

因此,对于母亲,我的建议是:

◎ 对待孩子多一点耐心

孩子的天性就是淘气,如果父母压制不住自己的怒火一通大发雷霆,是无法解决任何问题的,而且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这个时候家长最好是先调节一下情绪,深吸一口气,尽量让自己说话的时候语气还能保持住平缓。等调整好了之后,再对孩子说:“你这样做不对。”然后再给他讲道理,他就很容易接受了。有的孩子天生慢性子,更容易让父母着急,然而这些是根本无法改变的,只有父母们慢慢磨掉自己的脾气了。

◎ 循循善诱是妈妈的强项

要想帮助孩子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妈妈需要拿出时间来阅读,做给孩子看。阅读并不一定要从四大名著这些古典小说开始,读报纸、看杂志也是一种阅读。如果孩子每天看报纸,说明他有读书的欲望,妈妈可以带他去书店,给自己和孩子都买点书来读;如果他喜欢集邮,可以买一些邮票历史、常识方面的书;如果他喜欢玩三国游戏,可以买一本三国历史书,如此来开发孩子的阅读潜能。

◎ 妈妈有时需要扮演成一个冷酷的“看客”

妈妈有时适当“放权”,有利于孩子安排自己的生活。当孩子忘记做作业的时候,先不要提醒他,假装自己也忘记了这回事。等他自己想起来的时候,妈妈再出来“救场”,孩子才会教训深刻。如果他决定不做作业,那也不要紧张,明天他就会为自己的这个决定承受代价了。这是一种成长的经历,妈妈需要做一个冷酷的“看客”。

◎ 让孩子学会自己照顾自己

妈妈应该让孩子养成凡事倚靠自己的习惯,自己收拾、打扫自己的房间,摆好自己的衣服,吃完饭收拾和洗碗;学习上遇到了困难要开动脑筋、多思考,不要动不动就去问别人;父母工作忙的时候要学会做饭,等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可以当成锻炼自理能力的机会,孩子不能事事都依靠妈妈解决。

同类推荐
  • 敢于打开心灵之门(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敢于打开心灵之门(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在这套丛书里,我们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专门选择了一些特殊的故事,分别对他们在这一时期将会遭遇的情感问题、生活问题、学习问题、交友问题以及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剖析和讲解,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以供同学们参考借鉴。
  • 绿光(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

    绿光(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三十六计(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三十六计(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扬起风帆,向着希望远航

    扬起风帆,向着希望远航

    翻开本书,这里有古今中外各种励志故事,这些故事从努力进取、坚持学习、明确目标等多方面阐述了取得成功的途径。这些故事将像一位良师益友,告诉孩子们要成功势必要跨越很多障碍,只有重新认识自己、超越自己,才能走出身边的误区。
  • 教你学谚语(上)

    教你学谚语(上)

    语言文字的简称就是语文。语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
热门推荐
  • 世界最具震撼性的战争故事(4)

    世界最具震撼性的战争故事(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深宫浮云

    深宫浮云

    “楹儿,今天可小心着点儿,朝廷选秀,听说宫里的娘娘们都厉害着呢,别出错啊。”“二娘,宫门深似海,您放心吧,最多就是选不上,这一年,能出什么大事儿呢?”云楹一派悠闲,在侍女的搀扶下上了马车……但她不知道,富贵帝王家。又到了三年一度秀女大选的日子,这一去,就陷入了永无止境的后宫争斗,帝王择妃,谱写了一代帝王的传奇爱情。云翳将军的女儿云楹正当妙龄,也在秀女之列
  • 总裁皇后

    总裁皇后

    ★写一部真正的np文,过程,结局都np,还是在那男尊女卑的古代!是蓝一个美好的愿望。本文给你讲述一个失去了一切的美女总裁蓝夕颜,穿越成冷宫丑女皇后,如何学会了在恶劣的环境下生存并获得爱情的故事。★作者声明:一、本文要走轻松搞笑小虐路线,真正的np文,过程,结局均np。女主强大,爱钱不要命,好色不要命,感情不专一,喜新不厌旧,多情不滥情。对每个自己爱上的美男,都充满了深情,绝不肯轻易放手。有才,要看在哪方面,在她不熟悉的领域,又笨得要死,貌似弱智和脑瘫(遇到这种情况亲们别拍她,好不容易穿越了哦)。非善类,不喜此类文风者慎入。二、本文要深情,情到深处时也许你会潸然泪下,但它绝不仅仅是言情。建议您看此文时,捧一杯清茗,靠在舒服的坐椅上,听着音乐,慢慢品,不要轻易地下结论,也不要过分关注情节是否热闹好看,如果没有一目十行,没有草草带过,而是用心去体会它的字字句句,相信你会觉得不虚此行。斗胆借用一句读者留言,“看电视电影是看情节,看文是看思想”。三、本文绝对会有瑕疵,就像文中的男主(也应该算上女主),每一个都不会是十全十美的,都有各样的缺点,因为他们是活生生的人。蓝不擅长描写那些不食人间烟火的美男,即便人世间真的有,蓝也不敢奢望他属于自己。四、必要时蓝绝对会删帖。欢迎对作品的探讨,善意的批评,不同意见的争论乃至争吵。唯有一点蓝不支持,那就是激烈恶劣低俗的言辞。蓝不会花时间去纠正,争执,为自己辩解,没时间,也没必要。★蓝夕颜语录一:我是一棵葱,长在风雨中。谁想拿我蘸大酱,我X他祖宗!☆语录二:许多女人公用一个老公,夕颜深恶痛绝。在本宫看来,你就像那公共茅坑,女人们轮流上,很不卫生。我偶尔表示点异议,往茅坑里仍一枚手榴弹,还激起了女人们的民愤(粪)。☆语录三:我蓝夕颜只认钱,不认人,今天玄武国给我出银子炸东鲁,行!明天如果北玄给我出银子炸玄武国,我也会干!三国之间不打仗我们赚谁的钱去?天下就是太平了我又不是皇上,谁当了皇上也不会待见我这么丑的女人,还不如自己赚了钱包养美男去!★精彩片段人生短短的几十年,年轻的光阴转瞬即逝,有幸遇到了两个自己喜欢的男人,她,绝不会放手。
  • 画地为牢:危险妖孽夫

    画地为牢:危险妖孽夫

    他,一双紫眸摄人心魄,是冷血无情,还是蚀骨深情;他,俊朗妖孽,对她纵容宠溺,却折她羽翼。年幼时,她对他说:“待我长发及腰时,你娶我可好?”他说:“好。”几年之后再相见,他对她说:“你已长发及腰,嫁我可好?”她从容一笑拿起一旁的刀······
  • 桐城派散文

    桐城派散文

    金开诚、刘永鑫编著的《桐城派散文》讲述了:桐城派又称桐城古文派 ,是清代最大的一个文学流派。它始创于戴名世、方苞,经刘大槐发扬而影 响渐渐增大,到姚鼐时发展到了鼎盏时期。方苞、刘大槐、姚鼐被后人称为 “桐城三祖”。《桐城派散文》中桐城派的发展几乎与清王朝的国运相始终 ,一直延续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才彻底消亡,时间跨度前后共二百多年, 桐城派的影响之久、流播之广、声势之显赫,在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批评 史上都是罕见的。
  • 安徒生童话(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安徒生童话(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安徒生童话》的作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1805年,他生于一个贫苦的鞋匠家庭,早年在慈善学校读过书,当过学徒工。在父母宽松的教育环境下,安徒生很早就展现了其非凡的想象力。他在家中搭起了玩具剧场,并且给他的木偶做衣服,同时他还阅读所有能借到的戏剧剧本。他的父亲去世较早,全家靠母亲给人洗衣服的那一点微薄收入维持生活。尽管安徒生过着十分贫穷的生活,但他却有着远大的理想。经过十几年的奋斗,他终于踏进了文坛“为了争取未来的一代”,安徒生决定给孩子写童话,出版了《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
  • 惊心的照相(原创经典作品)

    惊心的照相(原创经典作品)

    善读精品美文,拾取久违的感动;体悟百味人生,感受成长的快乐。阅读其间,时而在惊险悬疑的案件中悚然而惊,时而为体察入微的真情潸然泪下,时而又涌动着想针砭时弊的激情……掩卷而思,人性的美丑,世事的善恶,人生际遇的变幻无常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 惊天女太监:皇上是盘中餐

    惊天女太监:皇上是盘中餐

    穿越了,进宫了,以女儿身成太监了。做为吃货,最大理想,不用干活,有吃有喝。混个两年,假死脱身。可一来就入了人的眼,脱身不能。只能改变目标。得到主子宠爱,让主子不舍得杀自己。于是,她奋斗在争宠的道路上,卖萌、卖乖、卖丑。偶尔还要卖卖眼泪和生命……在她为主子几度生死之后,终于获得主子的宠爱。别说她从太监变成女人,就是占了主子的床,抢了主子的食,调戏了主子的老婆,主子都听之任之。所有麻烦全都交给主子解决,所有危险全由主子扛,所有……爷,救命啊。大姨妈来袭!!这您能扛不?
  • 吕著中国通史(全集)

    吕著中国通史(全集)

    《吕著中国通史》以传统国史为据分上下两编,分门别类地、有系统地叙述了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学术的发展情况、政治历史的变革。在叙述理乱兴亡的过程中,夹叙典章制度、个人点评,倾注了吕思勉先生一生的真知灼见,能够给读者提供中国历代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以及学术文化等方面的历史知识,是最权威、最经典、最完整的中国通史著作。
  • 寂静玛尼歌

    寂静玛尼歌

    浪子啊,你虽已死,但你能否说出,在你短暂的一生中,有多少次远足值得铭记?因为有着在戈麦高地上与康巴藏人一同游牧四野的传奇经历,作为一个汉人,柴春芽才敢于书写他对中国西部牧野生活的缅怀。因为漫游了西藏大地并最终皈依了藏传佛教,柴春芽才勇于坦露心迹,探索灵魂的深度与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