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42200000003

第3章 好奇的少年

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

——爱因斯坦

(一)

在德国南部的巴伐利亚州,有一个名叫乌尔姆的美丽而古老的小城。这里风景秀丽,气候宜人。

1879年3月14日的这天,在一户犹太人家里,海尔曼·爱因斯坦和他年轻的妻子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迎来了他们期待已久的第一个男孩。

可是,当这个孩子出生后,这对夫妻却被他那硕大的有棱角的后脑勺惊呆了,甚至以为他是个怪物。

几周后,男婴的大脑袋慢慢显得正常了,可那很宽的后脑勺依然存在,并成为伴随他一生的特征。

海尔曼给儿子起名为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第一个字母用A开头,与孩子的祖父名字的第一个字母相同,为的是纪念自己的父亲。当初这对夫妇一定想不到,这个有着大脑袋宽脑勺的男孩,日后竟然能够成为一名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

在乌尔姆,海尔曼拥有一家电气工厂。可在爱因斯坦出生那一年,海尔曼的工厂倒闭了,一家人便搬到了慕尼黑。在亲戚们的帮助下,海尔曼又重新办起了工厂。在这座德国南部的第一大城市,爱因斯坦一家度过了苦涩而艰难的14年。

海尔曼并不是一个善于经商的人,所以在慕尼黑也只能勉强维持生活。但他却是一个诚实乐天的人,对德意志民族那种追求崇高人格、自由精神的文化传统如痴如醉。小时候,由于父母没钱供他上学,他才不得不弃学经商。但每天晚上,他都沉醉在诗人席勒、海涅等人的优美作品当中。

爱因斯坦的母亲波琳·科克贤惠能干。她的家境也比较富裕,受过良好的教育,她喜欢文学,也热爱音乐。

可以说,海尔曼与妻子波琳志趣相投,爱好高雅,这为小爱因斯坦的成长提供了品味高雅的文化氛围。

由于出生一年后,一家人便迁到慕尼黑,所以爱因斯坦对自己的出生地没有什么特殊的感情。不过,后来当地的一位记者在采访这位乌尔姆最出色的儿子时,爱因斯坦还是说:

“一个人和他的出生地的联系,就像母亲和孩子之间的联系,……每当我想起乌尔姆,就充满了感激之情。”

海尔曼一家是个幸福、和谐、温暖的小家庭。在空余时间,海尔曼经常兴高采烈地带着全家人到郊外去游玩。在饱览湖光山色之后,一家人就在外边野餐:喝啤酒、香槟,吃美味的烤肉和香肠。田野、森林、河湖与山峦给小爱因斯坦一种全新的感受,使他乐而忘返。从小就受到大自然的熏陶,也培养了爱因斯坦对大自然无限热爱的感情。

童年时代的爱因斯坦似乎是个迟钝的孩子,对世界的理解很吃力,到四五岁了还不太会说话,而且会说话后,话也说得非常少。他经常独来独往,还时常躲开其他伙伴。即使同家人在一起,他也只是个沉静的观众。谁要是破坏了他独处的心境,一向沉静的他情绪就会突然激烈地爆发。这与比他小两岁的妹妹玛雅整天叽叽喳喳地说个没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此,父母非常着急和担心:

“难道小阿尔伯特是个低能儿,是个傻子?不,不,不可能!他那双棕色的大眼睛多么明亮,还有他那可爱的脑袋一歪,一个人躲在角落里玩,应该有很多聪明的主意在他的脑袋里吧!”

由于怀疑爱因斯坦是个低能儿,父母还为他请过医生呢!他们没想到,这个被怀疑是“低能儿”的孩子,长大后居然成为一名着名的科学家。从这时期,爱因斯坦就习惯于用这种沉默的独立思维面对着周围的世界。

(二)

爱因斯坦虽然看起来比较迟钝,但他也有一般孩子所缺乏的特点。在他很小的时候,当母亲波琳弹钢琴时,他就一个人默默地跑到母亲的身后,专心地倾听母亲弹琴。

当波琳第一次发现儿子这样做时,十分高兴,忍不住夸小爱因斯坦说:

“瞧你,一本正经的样子,简直就像个大教授!”

“阿尔伯特,去花园里玩吧!”一次,波琳见爱因斯坦又在她身后一动不动地听钢琴,就建议他说。

可是,小爱因斯坦还是一动不动,很情愿地站在那里听母亲弹琴。他喜欢贝多芬更胜过花园中的花花草草。

有时晚上睡觉时,当他听到钢琴声后,他就会悄悄地从卧室里溜出来,躲在楼梯的暗处倾听楼下母亲的弹奏,仿佛这美丽、和谐、伟大的音乐引起了他那幼小心灵的强烈共鸣。或者说,这些都是爱因斯坦与生俱来的。

爱因斯坦一生都很喜欢音乐,从小就喜欢拉小提琴,并从6岁开始就正式学拉琴了。

开始时,他是拉一把玩具小提琴。在7岁生日那年,波琳送给儿子一把真正的小提琴。但在刚刚学习时,一连几个小时机械重复的弓法和指法练习根本就不是心灵的享受,而是对躯体的折磨了,因此爱因斯坦也感到厌烦。

后来,当他真正体会到莫扎特的作品所带来的快乐时,他才真正迸发出练琴的热情。小提琴此后便伴随爱因斯坦一生,拉琴也成为他最喜欢的生活娱乐之一。

爱因斯坦5岁的时候,家里给他请来了一位女教师,为他做学前辅导。可是不久,这位女教师就发现这个孩子的脾气实在是太坏了,当什么事情不合他的心愿时,他就会大发脾气,脸色苍白,样子十分可怕。

有一次,因为不喜欢听课,他居然抓起一把小凳子向女教师砸了过去。女教师吓跑了,再也没回来。

直到7岁后,他的这种糟糕的脾气才慢慢好一些。

爱因斯坦虽然不喜欢说话,可他却从小就喜欢观察与思考。在他大概四五岁时,有一天,父亲海尔曼买回来一只罗盘给爱因斯坦,爱因斯坦聚精会神地抱着这个奇妙的东西端详了许久。

他发现,这个罗盘不管怎么转,那根细细的红色磁针总是指向北边。这让爱因斯坦感到从未有过的好奇。他想,一定是有什么东西深深地影藏在这件奇特的东西后面,否则不会出现这么奇妙的事。

这给爱因斯坦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极为深刻而持久的印象,唤起了他那强烈的好奇心。

“爸爸,这个圆盘的后面藏着什么东西吗?”

海尔曼用手翻转罗盘,让爱因斯坦前前后后看个清楚,然后对他说:

“就像你看到的这样,圆盘里面除了这根指针,什么都没有。”

“那么,它的指针为什么总是指着同一个方向呢?”

“那是因为磁力,是地球的磁力使它永远指向北方。”海尔曼向儿子解释说。

“磁力?磁力是什么?它藏在哪里?我怎么看不见它呢?它能使圆盘的指针转动,可我为什么感受不到它呢?……”小爱因斯坦一个接一个问题地问,海尔曼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了。

后来,爱因斯坦在67岁时写的《自述》中说到了这件事:

当我还是个四五岁的孩子,在我的父亲给我一只罗盘的时候,我经历过这种惊奇。罗盘以如此确定的方式行动,根本不符合那些在无意识的概念世界里能找到位置的事物的本性。我现在还记得,至少相信我还记得,这种经验给我一个深刻而持久的印象,我想一定有什么东西深深地隐藏在事物的后面。凡是人从小看到的事情,不会引起这种反应:他对于物体下落,对于风和雨,对于月亮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对于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区别等等,都不会感到好奇。

罗盘的奥秘深深地触动了爱因斯坦敏感而早熟的童心,虽然他的问题没有在父亲那里全部获得答案,但他并没有放弃。此后一连很多天,家人都看到他每天拿着那个小罗盘,一次又一次地重复摆动、翻转、思考、摇头……就像着了魔一样。

(三)

在家庭女教师被爱因斯坦吓跑后,海尔曼先生便决定将他送到学校读书,希望这可以让爱因斯坦的脾气改一改。

1885年10月1日,爱因斯坦被父亲海尔曼送到了慕尼黑城里一所不错的公立天主教小学上学。

在办理入学手续时,海尔曼先生将爱因斯坦带到音乐老师面前说,希望每天放学后,老师能够教授爱因斯坦学习演奏小提琴,这是他太太的意思。

音乐老师是当地有名的小提琴家,他很高兴地将海尔曼父子带到音乐教师里,并仔细地看了爱因斯坦的手指,然后让他随意地唱歌。

爱因斯坦开口便唱了他小时候就听熟了的“催眠曲”,声音有些发抖。老师瞪大眼睛鼓励他说:

“别紧张,阿尔伯特,你会唱得不错!你还会唱什么呢?”

爱因斯坦又唱了几首,老师说:

“上帝,我听见了多瑙河的水声,看到了哥特式大教堂的塔尖。你唱的好像是巴伐利亚一带的民谣,这是谁教你的?”

“是我太太,老师。”海尔曼先生恭恭敬敬地回答说,“我们过去曾住在巴伐利亚的乌尔姆,阿尔伯特就是在那里出生的。我太太波琳喜欢音乐,经常到乡间去采风,回来就会教给孩子。”

老师点点头,然后打开钢琴,开始弹奏。爱因斯坦眯着眼睛,跟着节奏轻轻地晃动着大脑袋。

老师看了他一眼,问道:

“孩子,你感受到了什么?”

“鱼。老师,有鱼在游。”

老师停止弹奏,然后笑着转过身,对海尔曼说:

“海尔曼先生,我刚才弹奏的是舒伯特的《鳟鱼》。祝贺您,阿尔伯特以后一定能够成为一个天才的音乐家。”

从这天开始,爱因斯坦就开始每天背着书包,带着一把小提琴去上学了。由于不爱说话,同学们都不爱理睬他,还给他取了一个外号,叫他“无聊的约翰”。

在学校里,爱因斯坦除了喜欢空想和拉琴外,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才能来。他念的学校是一所古典式的预科学校,教学方式呆板而枯燥,这完全不合他的口味。每天上课,要么是死记硬背那些拉丁语法和希腊语法,要么是背诵那些枯燥乏味的历史大事记。教师们都仿效军官的样子,学生们看起来则像士兵。

爱因斯坦后来在回忆这段学习经历时,曾这样说:

“对我来说,小学老师就好像是士官,而中学老师好像是尉官。”

学校教条式的教育抑制了爱因斯坦的才华,那些死记硬背的功课全都令他感到不满和厌恶。因此,他的成绩也十分不好,老师们经常责备他“不守纪律,心不在焉,想入非非”。

一位教师还对他说:

“爱因斯坦,你永远都不会有什么出息的!”

而另一位教师干脆就让海尔曼将爱因斯坦领回家,因为觉得他出现在教室里有损其他学生的尊严。

这种专横、强制的教育方式早就让爱因斯坦感到不满了,不过幸好他还比较喜欢数学。每天在课间休息时,同学们都跑出去玩,爱因斯坦就一个人孤独地留在教室里,在纸上无聊地做数学题,课本上没教过的那些练习题他都做,一直到把每个题目都解答出来,他才会露出满意的笑容。

同类推荐
  • 古代火箭

    古代火箭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王忠强编著的《古代火箭》为丛书之一,生动介绍了火药的发明与应用、中国古代火箭之路、火箭类型的发展、中国火箭的世界之路等内容。 《古代火箭》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史迪威日记

    史迪威日记

    二战之前,他曾先后3次被派往中国。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在东南亚节节进逼,他临危受命,被再次派往中国,指挥中缅印战区的对日作战。在将近3年的时间里,他指挥盟国军队在缅甸与日军展开了两次惊心动魄的大血战,为战胜日本法西斯立下殊勋。因战功卓著,他被晋升为四星上将。然而,他所始料不及的是,中美英三国由于各自的需要和利益,在对日作战的战略等问题上存在着尖锐的分歧,中美两国之间更由于军队指挥权和租借物资的分配等问题闹得不可开交。他除了要忙于对付日本人之外,还要付出更大的精力去应付这些“国际政治问题”。盟国间的这些矛盾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史迪威也因此在1944年10月被解除了在中国的指挥职务。
  •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1)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文坛全才:苏轼

    文坛全才:苏轼

    苏轼心境恬淡,视若浮云,有足够的勇气和力量蔑视身外的一切。他的全部作品展现了一个可供人们感知、思索和效仿的真实人生,现世性与超越性水乳交融。他拥有一代又一代的众多读者,永远令人怀想,永远给人启迪。《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文坛全才:苏轼》主要介绍了苏轼的身世、家庭、学习和生活经历,以及他一生最著名的文学著作,是研究苏轼的重要参考资料。
  • 读佛即是拜佛:地藏菩萨传

    读佛即是拜佛:地藏菩萨传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藏菩萨金乔觉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还是新罗国17岁的王子,在战场上带兵打仗,抵御倭寇。在登基成为国王之前,意外痛失好友,自此一蹶不振,整日游山玩水,不务正业。幸而在金刚山山顶遇无名老僧点化,浅尝佛门智慧,心有所悟,国王也不当了,转身出家,法名释地藏。
热门推荐
  •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2)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陪孩子轻松走过高三

    陪孩子轻松走过高三

    本书作者不仅是一位高三教师,同时也是一位备考家长。本书记录了作者本人在高三教学和自己作为备考家长的经历。她所陪考的孩子,在她的陪考下,在高三一年中综合成绩一路上升,并如愿考取一所“211”重点大学。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绝世妖妃:浴火重生

    绝世妖妃:浴火重生

    “其他参赛者皆带回上十头妖兽尸体,为何九王爷…”为何一头未有!?“哦,本王的妖兽还在路上。”羽落天云淡风轻,拿出灵笛放在唇边,片刻,地,山崩地裂般颤抖,“比起斩杀妖兽,诸位不认为号令众妖兽更胜一筹?”只见上万头高阶妖兽匍匐在地。“本尊的人也敢欺负,看你们能有多少条命,可以为本尊的人陪葬!”女子怒火喝,声音传遍方圆百里,震得众多修炼者口吐鲜血,语罢,便往结界中扔进一团熊熊烈火。----爽文,男强女强,一对一,身心皆干净---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每天一堂销售课

    每天一堂销售课

    销售永无止境,但成功永远有方向。你只须熟知本书所提出的八堂课:从内心开始做好自我修炼,然后在此基础上,从如何打造自我形象上、如何塑造一个成功的自我上、从语言技巧上、从如何与客户进行心理博弈上、从如何开拓人脉上、从注意细节事项上、从战术上步步为营这几个方面去努力,从内而外,由表及里地全面实现自我突破,就能在销售中立于不败之地。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捡个老婆回家

    捡个老婆回家

    【推荐】新文新文新文红莎的新文开坑啦红莎的新文《闲散小女人的狼君们》请支持个!!温馨文文啊温馨文文她,知道自己这样很难看,但是,还有什么可在乎呢。男友今天结婚,新娘却是别人,还有什么比这更糟糕的呢?呵呵…在这大雨里,如果有哪个没结婚的男人来救救溃不成军的她,她豁出去了,她也要不顾一切一次。无论是谁,她都决定把自己给嫁掉。【片断一】“今天,你可以和我结婚吗?”她不顾眼前人的震惊和尴尬,直直问着自己想要的答案。她,真的什么也不在乎了。她要结婚,说她逃避也好,都不在乎了。她只想抓住这根救命的稻草,让自己可以继续过活。“好,我们今天结婚。”心里鼓动得这般的惊天,所以他知道这是自己的答案,也坚定了自己的心。【片断二】“那人对你这样重要吗?重要到让你不惜彻夜不眠的等待要与我摊牌。”他不想这样说的,可是看到她那样急切为那人的样子,让他真的快被满腹的嫉妒之火灭顶了。“我是要跟你摊牌,你准备好要听了吗?”埋在他怀里,她闷闷的说道。不是难过,而是觉得他的怀抱温暖得让她想哭。“好,你说。”他只能吐出这三个字,而这已经要了他所有的力气。【片断三】“我爸妈是离异的,我跟妈妈相依为命的,妈妈在我十五岁的时候逝世的。遇见你那天,男朋友正好结婚,我是最后一个得知的,新娘不是我,而是一个可以让他平步青云的女人。”像是过了一个世纪的时间,她平缓的讲述着自己的一生际遇,仿佛那不是说自己的事一样的平淡语气。他没有言语,只是紧紧的,紧紧的握着那兜在自己口袋里的柔弱。借以来支撑这个让他心疼万分的小女人。“昨天,我又知道了,那个让他可以少奋斗三十年的新娘原来竟与我身上流着一半相同的血液。真是奇妙的缘分,奇妙到可笑至极吧。你说是不是?”她已经分不清自己的心是不是还会痛了,但是她以为自己已经不会再为那些事流泪的,可是老天爷竟这般的开她玩笑,一滴一滴的不断往外跑。【片断四】“那天你带着你的妻女走后,我就指着天对自己说,事不过三,此后你汤唯贤死活再不与我有关系,改名弃姓作证。”“我妈说让我不要恨你,起码在她有生之年不要恨你。所以我妈死的那天,我的爸爸也死了。所以你认错人的了。”盯着汤唯贤那低下头去的样子,她平静的诉说着。很奇怪自己竟然可以这般平静的说着以前那些让她痛心疾首的往事,淡淡的看了在场所有人的表情,她也如期的受到了自己想要的。
  • 斯大林(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斯大林(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从事社会主义宣传,被神学院开除,坐牢、流放,斯大林有一个革命家应该有的典型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