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4000000006

第6章 抑郁症的心理学理论 (2)

此外,当强化的规律淡化后,也会产生消除现象。随着强化的强度降低,行为逐渐减少,强化进一步减少,最终导致消除现象的出现。而原本受到强化的行为的消除经常伴随着某种情绪——个体所体验到的是条件化的情绪反应:抑郁症。

有时,某人的行为在环境中遇到厌恶性的反应(受到惩罚),则该行为的频度就会减少。比如,生性内向而腼腆的人,在与异性交往时往往会出现紧张和笨拙,难免会被异性拒绝,这就相当于一种惩罚,这种惩罚的出现使他的自尊受挫,从而更不敢接近异性,这样便产生了抑郁症状。

在用有关行为结果观(强化观)解释抑郁症时,有一点常被忽视,那就是抑郁症本身也常被强化。就是说,某人没患抑郁症时,他(她)很可能不被注意,而一旦患有抑郁症,周围人就会把注意力投到他(她)身上,嘘寒问暖,多加关照。此时,患者摆脱抑郁症的动机就会降低,抑郁症就可能变成获取他人注意的操作性行为。用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来看,这种注意的强化效应可称为抑郁症的继发性获益。因而,这种强化效应很难消除。有人甚至说,抑郁症是一种主动控制人际关系的手段,它通常在无意识水平上,用抑郁症来获取他人的关注,并达到控制他人的目的。

认知理论是如何用“负性认知”来阐释抑郁症的病因的?

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贝克用精神分析方法治疗抑郁症患者时,发现疗效不满意,他观察了相当数量的抑郁症患者,并将患者与正常人进行了思维的对照研究,提出了认知因素在抑郁症中占有极为重要地位的观点,从而形成了情绪障碍的认知理论。这样,贝克避开了“愤怒转向自我”的解释模式,更为满意地阐述了抑郁症的负性思维方式,形成了抑郁症特征性的认知过程的内容。

贝克认为,情绪障碍的本质是个体对不良事件反应的认知过程,因此要了解抑郁症的发病机理就要深入了解患者对既往经验的信息加工特点或认知模式。抑郁症的认知过程呈现出一种病理性的歪曲,患者以一种负性思维方式形成了对自我、未来和世界的消极的看法。正是这些负性的认知构成了抑郁症情绪状态和行为表现的病因。在抑郁症的认知学说中,有三个最为核心的概念,即负性思维、认知三联征和错误逻辑。

负性思维

负性思维是一种歪曲的自动化思维,它是抑郁症的重要特征。抑郁症的其他几个典型的行为精神症状,比如动机缺乏、自杀企图和情绪低落等,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都是负性思维的结果。负性思维具有如下几个特点:它是自动出现的、不随意的、持续存在的,并且同时伴有失落感。由于负性思维的重要性,识别负性思维也就成了抑郁症认知治疗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

认知三联征

指的是抑郁症患者对自己、周围环境和未来发展三方面的负性评价。例如,“我不好”、“我对生活感到失望”及“事情不可能再好了”等。认知三联征包括三方面的负性评价:第一,他们认为自己有很大的缺陷,能力低,工作胜任不了。有了这种评价,患者便会有不愉快和无用的感觉。第二,他们认为周围环境对自己很不利,生活和工作的道路上有着不可克服的障碍。抑郁症患者常对自己有过高的要求,同时对困难的估计也往往过于严重。这样,他们常常以一种消极的方式解释自己的经历,认为自己工作的不顺利和目前不愉快的处境都是自我失败的结果。第三,抑郁症患者总以消极的态度来看待未来。他们认为未来没有什么希望,缺乏对未来的憧憬,并认为积极努力根本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到头来都是徒劳一场。

错误逻辑

认知理论认为,负面思维包含着各种系统性的错误,从而导致了抑郁症患者在思维方面的逻辑错误,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1)主观化:在缺乏事实根据的情况下,只凭自己的主观想法而草率地做出决定和判断。比如,某一抑郁症患者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查其原因却发现仅仅是由于忘了通知同事一起来开会的小事。

(2)绝对化:考虑问题时不是黑就是白,没有其他选择,把任何事情都想得非此即彼,没有回旋余地。比如,一次考试没有考好,患者便认定以后不可能再有上大学的机会了。

(3)过度化:过度地强调个人在某个单一事件上的状况,以偏概全地作出对自己能力或存在价值的评价。比如,某一抑郁症患者当众讲话时出现过紧张,但却过度强调这一方面的问题并因此而认定自己根本就没有社交能力。

(4)夸大化:对于细小的事情念念不忘,夸大其作用,从而得出没有前途的结论。比如,某一抑郁症患者由于一次没有与领导打招呼,因而认为领导一定会怀恨在心,自己因此在单位不会有什么发展了。

(5)个人化:总将不愉快的事情与自己个人的责任联系在一起,认为是个人的错误造成了他人的不幸。比如,患者看到子女因工作绩效不好受到了批评,就认定完全是自己没有本事造成的。

抑郁症的认知理论由于其实用性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这种理论可以从临床上被诊断为抑郁症的人多具有消极的态度和人格模式这一事实得到很多实际案例的印证。

自控理论是如何解释抑郁症的行为的?

抑郁症的自控理论最早由Rehm提出,其理论框架是Kanfer的自控模式。这是建立在行为学理论与认知理论的基础上的。

自控理论讨论的是,人们为达到远期目标(如戒烟、长期锻炼习惯的形成等)而对自己的行为采取措施的方式。我们知道,抑郁症患者常常对远期的目标觉得无望,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无助。当某人患抑郁症时,为达到长远目标的行为往往最先受到损害。因而,抑郁症患者很可能只会忙于应付眼前的事情,而不会采取不能产生即刻效果的行为。

自控模式将个体为达到远期目标而采取的行为过程划分为由三个阶段组成的反馈系统。首先,当人们认识到有必要通过改变行为以达到远期目标时,他们就会有意注意自己的相关行为(如抽烟)。这是反馈系统中的第一阶段。

接下来,个体将会把观察到的信息与自身的内在标准及该行为的自评效价进行比较。这是反馈系统中的第二阶段。对行为的自评较为重要,自评可判定自己的行为是否由外在原因引起。

反馈系统的最后一阶段是自我强化,即通过自我奖赏或者自我惩罚,对某些特定的行为进行调控。Kanfer认为,人们既然可以利用行为主义的原理去强化别人的行为,也可以利用同样的原理强化自己的行为。

根据抑郁症的自控理论,抑郁症患者的行为一般包含以下的一条或者多条:①抑郁症患者选择性地采取那些产生即刻后果的行为,而较少采取产生远期后果的行为。也就是说,抑郁症患者往往只顾眼前利益,目光短浅,就事论事。②抑郁症患者很少涉足积极的事件,而是选择性地参与生活中的负性事件。这与贝克所说的绝对化意象如出一辙。③抑郁症患者往往责己过严。抑郁症患者常为完美主义者,在责己过严的同时,往往又责人过松。④抑郁症患者往往不能给他们自己以足够的奖赏(强化),因而无法维持自己的行为。⑤他们过多地进行自我惩罚,这样往往对很多方面的建设性行为产生抑制,反而阻碍了患者的行动。⑥抑郁症患者常将抑郁症归因为自己的行为,认为凡是失败,都是由自身的因素导致的;凡是成功,都是外因使然,而且是偶然的。

自我强化可视为外在强化的补充。对正常人而言,即便没有外在的强化,他们也能坚持自己的行为,直至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抑郁症患者过分依赖外在强化,一旦外在强化不够,他们马上会变得抑郁。当环境变化无常、难以捉摸时,个体就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再调整,把目光放远一些。自控模式是一种易感性模式,由于某些个体自控技能差,因而,身处逆境时,其发生抑郁症的危险度常常会高于常人。

20世纪70年代,很多学者就开始对抑郁症自控模式进行研究。有学者通过问卷的形式对大学生进行研究,发现有轻度抑郁症的大学生倾向于选择虽小但却能即刻得到的奖赏,而不愿选择虽大却需要等待的奖赏。另有学者将被试者按照有无抑郁症分为两组,让他们各自活动并对他们的活动进行了录像。然后,让他们分别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价,记录下各自的积极及消极行为。结果发现,抑郁症组的成员积极行为少而消极行为多,而他们的自我评价也更低。

抑郁症患者往往倾向于把自己的行为标准订得高于常人。有研究证明,低自尊的大学生倾向于过低评价自己的能力,尽管在别人看来他与其他同学的能力不相上下。还有的学者利用代币制的方法,让抑郁症患者与对照组分别对自己的行为及结果进行奖赏或惩罚。虽然两组的实际结果相近,但抑郁症组的自我惩罚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自我奖赏明显低于对照组。

同类推荐
  • 性学三论

    性学三论

    《性学三论》是心理学宗师弗洛伊德开性学先河之作。在这部作品中,他首度将精神分析法运用于性研究,通过梳理从幼儿期到青春期,寻常男女性冲动的萌芽和成长,发现并探讨每个人性困惑中的关键心理因素。
  • 一本书读完心理学名著

    一本书读完心理学名著

    心理学是与人类社会发展联系紧密的一门学科。它在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之前,长期依附于其哲学母体之中。1879年冯特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心理学。之后心理学领域派别纷争,百家争鸣,名人辈出。本书全力求体现全面性和可读性。对每一位入选的心理学家及其代表作,都有对其生平介绍、著作导读和整体思想的介绍,还有相关的趣味扩展介绍。
  • 每天读点心理学

    每天读点心理学

    人际交往中的各种问题,都与心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心理决定着行为,人心难测,我们想要让他人做出某种行为,必须了解、掌握他的心理,擅攻人心。这就需要我们懂得一些基本的心理学知识,并恰当地运用。
  • 弗洛伊德8:精神分析新论

    弗洛伊德8:精神分析新论

    此卷收录四部分内容。本书来源于弗洛伊德1932年所做的演讲,是《精神分析导论》发表15年以来研究实践和反思的成果。《精神分析五讲》由弗洛伊德1909年为美国克拉克大学20周年校庆所做的五次演讲稿组成,它从叙述弗洛伊德与布洛伊尔合作研究癔症开始,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和观察事例,比较系统地介绍了精神分析关于宣泄法、压抑、梦、失误、性欲和移情等重要思想和概念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精神分析运动史》一文是对精神分析产生、发展和分裂过程的历史总结。《精神分析纲要》既是向读者介绍精神分析基本原理的指南,又是弗洛伊德对自己为之奋斗一生的精神分析理论的全面而精辟的总结。
  • 男人30谋事规划

    男人30谋事规划

    同时,人生黄金的起点!毫无疑问,大凡成功者大多具有一个不凡的起点:在30岁开始就能独立自主地设计自己的人生。由于他们从30岁就开始砥砺自己的心性而使得他们在为人处世时往往能坚守住自己的原则,30岁:青春年华的开端,追求自己向往的生活,这是每一个人重要的阶段,它关乎人一生的成败!而古往今来,无论在什么领域,特立独行。,并为之奋斗不息!无论比尔盖茨还是拉里·佩奇莫不如此
热门推荐
  •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这一问题是亘古难题。乍一看本书的名称,专门研究人生哲学的人,可能会不屑一顾或嗤之以鼻,以为又遇上了一位现实版的唐·吉诃德;一般世人,则可能感觉到这一问题好像是不难回答的。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一光年的距离有多远

    一光年的距离有多远

    卓小茵妈妈出生于老上海的名门世家,对女儿最大的愿望就是一定要做个淑女,嫁到有头有脸的人家,在妈妈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攻势下,虽然卓小茵最大的梦想是当一个出色的电影导演,但她最后还是进了女子学院。从此,天生就有男孩性格的她陷入了苦恼不堪的生活。
  • 必知的世界战争

    必知的世界战争

    军事科技是一切科学技术的先锋,能够极大地促进基础科技的发展。军事战争既有保卫和平反对侵略的正义战争,也有进行武力占领践踏正义的侵略战争,但不论什么战争,都具有极大的破坏性,我们都应当避免发生。军事人物既有和平的护卫者,也有发动战争的恶魔。无论是军事领袖,还是元帅将领或英雄,他们都是人类和平的守护神,是人类正义的化身和良知的体现,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大无畏的精神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和发扬,让其精神永垂不朽。军事历史是我们了解人类发展的主要窗口。224053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赖上极品夫君

    赖上极品夫君

    哎……人长得美总是会吸引别人的眼球,要不是我江小湖准备走知性路线,当今的亚姐哪还有饭碗呐?可这人也太狂热了吧?“大爷,你都跟了我五天了,我兜里那两块钱都给你了,你还想怎么着啊?”我就是再美也得分个年龄段吧!这老头儿明显超龄嘛!还有,看看他穿的什么啊?难道今年的流行趋势是面袋子吗?脑袋上搞一草标,难道是要卖身葬父?“嗯!”老头若有所思的捋了捋胡须,双眼像手电筒一样放……
  •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3)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前妻要翻身

    前妻要翻身

    简介:她十二岁给了自己一个赌局。若他们安安分分,她便龙潜海渊,若他们翻动涛浪,她便覆海相还。她从忘情的云端跌落,那么,就拿这个天下来作赔吧。她说,我此生最不需要别人的牵挂。她说,我希望我的一生,什么都不用得到,便什么都不用承受。她说,我只是不甘心,铁杵磨针了十几年,却还是没有等到无心的那一天。她说,今日,不过是来告别罢了。她说,我不会杀你,也不会让别人有机会杀你。我给予你最大的惩罚,便是让你尽可能长久的活着。※※※※※※※※※※※※※※※※※※※※她不是那个一心求取佛道的僧,自然不会一悟凡尘遁入空门。她是俗人一个。只是不信永恒,不屑慈悲。只是未及心动,便已无情。只是心太坚硬,不等遇到那僧所遇一般美丽的障,便已经风蚀斑驳了感性。能不能遇上,能不能落入,能不能沉醉一场,其实都已不重要。因为,她已经成了如今的模样。※※※※※※※※※※※※※这是一个腹黑冷血的女人,她的出生为着悲悯之名,却行着屠心之事。她一路行来,骨子里都是强势而恣意的做派,字典里没有软弱二字。你若爱她,那便是你的不幸。你若能从云端抓住一角她翩飞的裙裾,那么,那是你的幸。★★配角一枚★★【姬未央语录】一他是红尘中借宿佛祖的姬未央。冰寒广漠的北地,他和心爱的女子等待黄沙漫漫的残阳,却分别在白雪纷飞的暮冬。他一生的梦止步于佛祖的门外,所以无望的姬未央至死也不可能再前进一步,亦,无法回头。颓倒的姬未央抱着死去的女子跪在冰冷的雪地,黄沙尚在雪白之下,可他的一生,已然随着那人而去。二佛祖的觉明带着未央的记忆敲着木鱼吟唱,满殿余韵悠长。那一年,我怀抱着贪念绝望的寻求救赎,冰雪茫茫,我悲喜耗尽……那一年,我跪看你神秘的法相,磬声回荡,庄严的凝望中,我发落如雪……那一年,佛祖的屋瓦下我曼声颂唱,蒲团上结伽而坐的,是魔鬼,还是虔诚的信奉者?佛祖,荒原雪漠寒冷,我死在朝拜你之前。所以人世浮沉,我却再也无法悲悯。三那些人整日狂热的追求虚妄伤人的假正义,可曾回头看过家中霜白的父母,可曾温柔体恤过痴情的妻子,可曾一手拉扯过襁褓中的婴儿?他们自称侠义,却挥着屠刀踏碎了多少人的家庭?所以他给了他们一个‘三十年’,若他们回头,就该抓住这三十年,洗去杀戮的心,回到慈父严母的身边,回到儿女成群的天伦之乐里面。可惜没有一个回头,全都走火入魔的抱着以身殉道的所谓大义,毅然决然的将利刃cha进自己的心窝。到底是什么东西迷住了世人的眼,让他们看不到儿女真情?手执杀戮的利刃挥舞着叫嚣着要扶持真善,可是那脚下踏碎的,是什么呢?★第一次写文,纯属课外制作,请多多支持鼓励,诚求票票或留下脚印,感激不尽!★重磅推荐好友的文彼时花开《皇帝你算什么东西》绝对精彩!聪明女主与强势帝王!推荐:步行街红楼之溶情惜黛寒玉无心《轮回之狐》风笑花落:漏网千金哪里逃柠檬笑:弃妃欠调教紫玉丁香《绝色逃妃倾天下》魏春丽《就花阴》
  • 做事,把握好投机的尺度与务实的分寸

    做事,把握好投机的尺度与务实的分寸

    最佳的做事方法:在务实之中巧妙适当地投一点儿机,在投机之中坚持务实的原则,把两者完美有效地结合。才是正确聪明的做事之道。傻做事不如巧做事——把握好做事投机的尺度; 有思路才有出路一把握好成大事投机的尺度; 烧香拜佛巧磕头——把握好求人投机的尺度;关系就是最大的投机——把握好人情投机的尺度; 做事做局做圈套——把握好设局与破局的投机尺度; 实干而不傻干——把握好实干的分寸;拼搏而不拼命——把握好苦干的分寸; 顽强而不顽固——把握好坚持的分寸; 谨慎而不寡断——把握好做事谨慎的分寸;注重细节又能把握全局——把握好注重细节的分寸。
  • 霸王别姬之风华正茂

    霸王别姬之风华正茂

    天哪,她怎么就这么倒霉啊!穿越成新娘也就算了,还是个哑女?最最关键的是花轿半路被劫,她竟被邪魅男子凌辱了?遭遇退婚不说,居然还被活人装棺!侥幸逃脱,她华丽蜕变,成为一代女奸商,更招惹美男无数,命运开始翻转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