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38800000009

第9章 扑朔迷离的三角关系(1899-1949)(9)

日本已决心对美开战,日美谈判不可能有结果。11月20日,日本向美国递交了日本的最后方案。但此时,美国已经知道日本的险恶阴谋,26日,赫尔向日本驻美大使递交了对日本方案的答复,即赫尔备忘录,其内容之严峻是前所未有的,要求日本无条件地从中国和法属印度支那全面撤兵,否认满洲国政权和汪精卫政权,放弃在华各种权利,实质上放弃三国同盟。日本大使称赫尔备忘录关上了谈判的大门。然而,此时罗斯福还抱一线希望,就是想通过日本天皇来解决矛盾。但是罗斯福发给天皇的电报送到日本人手中时,离珍珠港事件只有三个小时了。当日军的炸弹投在珍珠港时,日本正在拍发答复赫尔备忘录的电报,通知美国停止谈判。当日本大使将电报递交给赫尔时,美国已经得到珍珠港遭偷袭的消息。美国政府长期对日本实行姑息、迁就的政策,最终把美国推向战争。

§§§第三节由中美同盟到美日同盟

从太平洋战争爆发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段时间,中美日关系实际上处于调整过程。经过美国的两次政策大调整,三角关系又恢复到了近似于太平洋战争前的那种局面,即美国重日轻华,扶植日本,牺牲中国利益。

珍珠港事件打破了美国对日本的幻想,使美国长期推行的姑息政策彻底破产,也使美国改变了对华政策。战争期间,美国除了向中国提供大量的援助外,还积极扶植国民党中国,使其提高在国际上的地位。战后初期,美国把国民党中国看成是它的势力范围,在中国内战中积极扶蒋反共。美国虽然很了解国民党政权的腐败和无能,但在国共两党之间还是选择了国民党。美国实现了对日本这个亚洲唯一工业国的单独占领后,起初对日采取的是以打击和限制为主的政策,目的是使日本不再成为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威胁。从1948年起,随着美苏冷战的全面展开,特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济南并攻打锦州、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决战阶段后,美国政府内部开始逐步调整对华和对日政策,将远东战略重点由中国转向昔日的对手日本,对日本由打击和限制转为扶植。以后,随着远东局势的变化,美国加快了对日本扶植的步伐,将之变成美国在亚洲最重要的盟友和遏制新中国与苏联的前沿阵地。

一、蒋介石与罗斯福:不和谐的盟友

1941年12月8日,日军偷袭珍珠港,美国再也无法避免对日战争。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中美成为盟友。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促成了美国与中国结盟。如果没有日本这个共同的敌人,很难想象两国会这样迅速接近。历史、文化、传统、价值观、制度和实力上的差异,决定两国结盟的基础是脆弱的,在合作过程中肯定会充满磨擦与冲突。更为重要的是,中美两国在战略方针上很难达成共识,各打各的算盘。美国的既定方针是“先欧后亚”,与中国结盟后并未放弃这一方针,这就决定美国在参战初期不可能将主要人力和资源投入对日战争,因此它试图借助中国的力量来阻止日本在亚太的攻势。美国战时对华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使中国有效地进行对日战争,即“使中国打下去”。与此同时,美国也试图使中国成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支柱,因此也积极扶植国民党中国,使其提高在国际上的地位。而国民党政府基本上沿袭了清朝时就形成的“以夷制夷”的外交方针,想利用美国来对抗日本的侵略,同时通过与美国结盟来加强自己在国内的统治地位。与美国结盟后,国民党政府认为日本全力侵华的危机已不复存在,于是将主要精力用来进行国内的政治斗争,把它从美国所得到大量经济和军事援助主要不是用来同日本作战,而是用来对付共产党,坚持抗战不过是它与美国讨价还价的筹码。这种战略方针上的对立,使中美两国成为不和谐的盟友。

直到1943年底之前,美国一直贯彻比较积极的对华政策,力图使中国军队成为打击日军的有生力量,使中国成为最后对日反攻的作战基地。在这种政策指导下,中国在太平洋战争初期的美国战略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美国决定在东侧以澳大利亚为基地守住菲宾律、荷属东印度群岛,抵御日军向西南太平洋的扩张;在西侧则以缅甸、中国和印度为基地,确保缅甸,通过滇缅路向中国提供大量物资,使中国恢复作战能力,发挥积极作用。1941年12月,在重庆举行了中美英三方联合军事会议第一次会议,确定设立中国战区统帅部,由蒋介石出任中国战区总司令,并授大元帅衔,名义上拥有指挥中国、泰国和印度支那境内盟军一切行动的权力。1943年初,美国政府提出了一项新的对华政策,要“使中国成为大国”。美国领导人认为,战后日本必定要衰落,而英国和苏联的主要利益都在欧洲,美国只能与中国合作来维持这一地区的均势。由于中国不会成为帝国主义,所以不会构成对美国的威胁;而且中国将来还可以成为抵消苏联力量的平衡力量。1943年11月举行的开罗会议是战时中美合作的高潮。蒋介石夫妇一到开罗,罗斯福就立即单独同他俩进行长时间的密谈。美国向中国保证盟国要彻底打败日本,使其无条件投降;归还日本自甲午战争以来占领的一切中国领土;支持中国作为四强之一参加战后国际组织。这些保证都体现在《开罗宣言》中。会议期间,在讨论缅甸作战问题时,罗斯福私自向蒋介石许诺盟军将在孟加拉湾发起代号为“海盗”的两栖进攻作战。

但是,由于国民党政府与美国在战略方针上存在严重的分歧,双方在第一次缅甸战役、中国军队改革、租借物资的管理与分配、史迪威与陈纳德关于中国战场军事战略的争论、中国代表参加盟军军事会议、利用中共军队对日作战等一系列问题上,不断发生矛盾和冲突。到1943年初双方的冲突已表面化,美国的实施第二次缅甸战役的计划竟遭到国民党政府的抵制,并促使蒋介石与美国派来的中国战区参谋长约瑟夫·史迪威的矛盾尖锐化。

就在开罗会议前后,美国的战略已开始发生转变。其标志是在1943年12月举行的第二阶段开罗会议上,美国决定放弃十天前向蒋介石许诺的“海盗计划”和缅甸作战。此后,美国对日作战的战略重点就转移到太平洋上,而对中国的态度则转向消极,只要求中国战区维持下去不致崩溃,从而对日军起一个牵制作用。此前,由于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一直不顺利,所以它特别倚重中国战区,把从中国发起进攻当成击败日本的主要途径。但是,随着越岛战术的实施,美军完全掌握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中国作为最后反攻基地的意义已经不大;远程轰炸机B-29型的问世和大批生产使得美国可以不依赖中国沿海作为轰炸日本本土的基地;苏联已在德黑兰会议上做出在远东出兵的许诺,使中国作为陆上的一支战略反攻力量对美国来说不再那么重要。这些因素导致中国的战略地位大大降低。尤其是国民党政治腐败,军队战斗力低下,作战不利,更使罗斯福对国民党政府丧失信心。

此后,美国与国民党政府之间的分歧日趋严重。首先表现在美国不再答应蒋介石的求援。开罗会议后,蒋介石要求10亿美元贷款,以补偿因取消“海盗计划”而造成的对中国军队士气的损害,否则他无法坚持抗战,中国将全面崩溃。此前,罗斯福基本都能满足蒋介石的要求,可是这次却一反常态。尽管国民党政府与美国进行了长时间的讨价还价,最后还是以国民党政府退让而告终。

美蒋矛盾最突出地表现在“史迪威事件”上。史迪威与蒋介石在如何抗战上一直存在着严重分歧。史迪威主张积极抗战,认为这符合中美双方的利益,为此他主张向中共部队提供租借物资并使用中共领导的部队作战;而蒋介石却坚持消极避战,以保存实力,同时积极反共。德黑兰会议后,史迪威反攻心切,不顾蒋介石按兵不动的命令,于1944年初率领由他亲自整训装备的驻印中国军队3个师发动了缅北战役。这一行动得到了罗斯福支持。在美国的高压下,蒋介石不得不派军配合史迪威的行动。与此同时,史迪威与蒋介石在处理租借物资问题和改造国民党军队问题上已出现激烈冲突。1944年4月,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中国战场形势恶化,为了扭转战局,罗斯福提议任命史迪威为全部在华盟军的最高指挥官。这等于剥夺了蒋介石中国战区的最高指挥权。蒋介石反对这一建议,并要求罗斯福派人来调处他与史迪威之间的矛盾。最后,在蒋介石的强烈要求下,罗斯福召回了史迪威。这就是“史迪威事件”,它表明罗斯福企图通过扩大史迪威的指挥权来挽救中国战场危局的努力的失败,此后,罗斯福在军事上不再对中国寄予厚望。

然而,随着整个战争形势的转变,美国开始从政治上考虑中国的战略地位,中美同盟又有了新的基础。从开罗会议开始,美蒋的战略关系就有了新的内容,已不同于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初中美两国共同反对日本侵略而形成的战略关系,它包含着美国对战后世界的设想,想要把国民党中国扶植成帮助它称霸远东的警察、抵制苏联影响的堡垒、控制联合国的伙伴。史迪威事件也表明,美国在国共之争中更加倾向蒋介石国民党一边,同时对国民党政府的消极抗战政策由反对转向妥协。1944年12月24日,负责来华调处国共矛盾的帕特里克·赫尔利打电报给美国国务院,提出美国对国共之争的政策是:防止国民党政府垮台;支持蒋介石作为中华民国总统和军队的最高统帅。尽管美国已经了解蒋介石没有治理战后中国的智慧或政治力量,但还是采取了扶蒋反共的政策。

导致美国与国民党政府成为战时不和谐盟友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并未将中国作为一个象英国、苏联那样平等的伙伴来对待。史迪威与蒋介石之间的矛盾在很大程度上是指挥权之争,在深层次上是美国与国民党政府之间的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美国热衷于改造国民党军队,除了对日作战的需要外,还试图控制这支军队,为美国的长远利益服务,这自然会引起视军队如性命的蒋介石的不满。在租借物资的处理问题上,国民党政府就与英国、苏联受到了不同的待遇,丘吉尔和斯大林对美国援助的租借物资均能全权支配,而蒋介石却不能。史迪威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监督和控制所有美国对华防务援助事务。在德黑兰会议上,美国为了争取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竟牺牲中国利益,当斯大林提出苏联在远东需要不冻港时,罗斯福建议将大连作为国际自由港,并将他的意志强加给中国。在罗斯福的心目中,中国的利益只是处理美苏关系的一个筹码。在开罗会议第二阶段,盟军放弃“海盗计划”,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英国的反对。罗斯福为了不得罪丘吉尔,竟对蒋介石出尔反尔。在雅尔塔会议上,美国又拿中国的利益同苏联做交易,答应苏联:使大连港国际化,将旅顺港作为苏联的军事基地,中东、南满铁路由苏联和中国共同经营。美国还表示同意维持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根本无视与这个问题关系最大的中国的态度。

二、大转折:美国由扶蒋反共到弃蒋扶日

同类推荐
  • 党旗飘扬 航道辉煌(全国航道系统党建工作论文集)

    党旗飘扬 航道辉煌(全国航道系统党建工作论文集)

    本书将全国航道系统党建方面的工作论文集结成册,为四大部分组织:一是党的思想建设,二是党的组织建设,三是党的文化建设,四是党的廉政建设。尤其是对新的形势下,党的文化建设和党的廉政建设部分。论述较多,意在让全国航道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增强党建工作的紧迫感和积极性,也提出了新时期党建的思政和对策。
  • 中国梦

    中国梦

    《中国梦》系统阐述了中国梦的内涵、中国梦与中国道路、中国梦的实现路径和实现中国梦与创业就业、税收、土地制度、环境等问题以及创新、城市化道路、财政、国企监管、收入分配等体制改革的内在联系,科学总结出在新形势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政策选择和努力方向。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这对广大领导干部在改革攻坚期进一步深化重要领域改革、促进中国梦实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美国与反共主义:论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外交

    美国与反共主义:论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外交

    本书从美国特有的民族文化背景谈起,探索美国人为何对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国家采取如此敌对的态度,美国政治文化为何同马克思主义格格不入。本书还纵论美国在冷战期间和冷战结束之后的反共主义如何表现在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政策之中,指出美国在国家利益受到严重威胁时,意识形态的诉求会让于实际利益的考虑;在国力强盛的状态下,在对手的意识形态诉求也十分强烈的情况下,则在外交中强化意识形态色彩。
  • 媒体领导力: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

    媒体领导力: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

    《媒体领导力: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对领导干部与媒体打交道的各个方面作了全面的阐述,既包括宏观层面的基本知识,又包括微观层面的具体方法,可以帮助领导干部从思想意识和具体技巧上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水平。涉及的主要内容有:媒体新时代的到来;领导干部与“无冕之王”;让自己的媒体形象亮起来;领导口才与演讲艺术;关注基于民意的舆情;运用媒体作宣传;直面虚假负面报道;接受采访的技巧;做成功的新闻发言人;突发事件中的媒体管理:学会运用和引导网络;自觉接受媒体监督等。书中精心穿插了许多资料链接,这些资料或知识,或案例,或图表,方便阅读时从不同角度加深对正文的理解。在每章的最后还附上了……
  • 蓝色战略(全集)

    蓝色战略(全集)

    学者王伟用大历史观的视野,从地缘的角度结合海洋热点,逐层剥离隐藏在南海、东海岛礁纷争背后的美国阴谋,将复杂多变的我国周边的海洋问题全景呈现出来,带我们了解其形成的由来以及未来走向。
热门推荐
  • 绝世玄天录

    绝世玄天录

    明朝初年,因‘鬼谷密宝’之匙的出现而引发了一场武林浩劫,各大门派相继派出高手争夺密宝,最后随着八大派掌门及密宝之匙的失踪,才平息了这场武林浩劫。。一百五十多年后---嘉靖八年,‘玄天山庄’少庄主燕若谷随母亲出游,归途中被扶桑武士伏击,无奈之下母亲与扶桑武士同归于尽。而后他被江湖两大高手‘行云流水’之一‘行云’易天行收于门下,从小便跟着师父在其母坟之所在青霞山苦练家传及师门绝学,苦练十三年之后终于艺成,而后拜别恩师化名若云飞独闯江湖,战邪教、斗倭寇,用自己的一腔热血铸就了一段传奇人生。。。。。。
  • 小猪弗莱迪:弗莱迪与火星来客

    小猪弗莱迪:弗莱迪与火星来客

    《小猪弗莱迪》系列童话故事书每册都是一个精彩独立的故事。或是迷案重重、悬疑跌宕的侦探故事,或是意外横生、步步惊心的冒险故事;或是斗智斗勇、充满惊险的间谍之战;或是想像奇特、笑料十足的太空旅行……
  • 补益中药服食宜忌

    补益中药服食宜忌

    本书收载了目前常用的补益中药108种,并将其分为补气篇、补阳篇、补血篇、补阴篇及综合篇。这些药物大部分为传统中药的名贵品种。一些近年来经现代药理、临床研究证明确有补益疗效的中药也收录其中。书中对药物的适宜范围、服食方法、配方妙用、禁忌事项及鉴别贮藏等做了详尽介绍,并记载了相关的民间传说。大多数药物均配以图示,以便于读者辨认。全书图文并茂,集知识性、普及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读者通过阅读此书,可增加对各类补益药物的全面了解,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从而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强身之目的。
  • 名门长媳:娘子太妖娆

    名门长媳:娘子太妖娆

    本文种田、宅斗、爱情、复仇、家长里短、世间百态别人穿越不是妃子就是小姐,好歹也能是个丫鬟,而她竟然是一个所有人都认为已死的人!等等,好像这副身体的身份还非同一般。楚乔烟,十八岁,系东郡尹家长媳,身份颇为尊贵。却也是一日三餐都成问题的悲惨女子。上有婆婆不疼,祖母嫌弃下有姬妾排挤,欲除之而取代还有难缠的小姑,泼辣刁蛮的妯娌一次意外从楼梯上滑落,再次睁开眼,她已不是原来的她。女主语录1:因为以前太掏心掏肺,才弄得现在没心没肺。女主语录2:你匍匐在地上仰视别人,就不能怪人家站得笔直俯视你。女主语录3:生活就像QJ,如果不能反抗,那就好好享受吧!穿越女的存在不在于要改变环境,而是要融入环境中去,身为名门长媳,自然要有名门长媳的风度。楚乔烟的奋斗目标,巩固地位,击败小三,让看不起她的人统统臣服在她的脚下!本文一对一、非女强小果最新新文:《一路锦绣之小户千金》新文《继妹》重开篇《任家五小姐》已上传,亲亲们请移驾,浪费亲亲们一点儿时间,收藏一个哦~地址:追文的亲亲请注意,V章节65章不用订阅,点开“阅读此书”就会发现有免费章节!本文种田、宅斗、爱情、复仇、家长里短、世间百态投票、收藏、留言都是小果的动力!群号:82089784推荐自己的完结文文——《都怪父王过分妖孽)推荐朋友文文:小瑜的《主母烟七七》吾乃攻的《三小姐的无敌魅惑》小鱼的《庶女》云汐月的《夫君别挡道》乐薇的《墙角夫人》
  • 瑾色缭乱

    瑾色缭乱

    她是焉国众人皆知的刁蛮公主,他是凤隐拥有“第一美男”之称的冷酷王爷,父皇为求安定将她送往凤隐和亲,高傲如她又岂会答应,一句“不嫁”,丫鬟成为公主,公主沦为丫鬟,当刁蛮公主遇上冷酷王爷,究竟会是怎样一番缭乱情缘?
  • 薰衣草物语:刻上的记忆

    薰衣草物语:刻上的记忆

    他原本是被人疼爱,捧在手掌心的美丽小公主,亲眼目睹最亲之人遇害,转瞬间从天堂到地狱。为了复仇,他遗弃小公主身份,抹去之前所有,蜕变重生化作复仇小王子,为复仇不惜任何代价,只要得到金牌保镖的头衔,为复仇添加更大的筹码,也是接近仇人便利通道,他加倍努力朝着目标前行,顺利成为仇人之子贴身保镖,可当见到仇人儿子时,所有一切全被搅乱,内心防线在不断瓦解吞噬,爱恨情仇相互纠葛,宛如薰衣草香气,纠缠难忘却只能默默等待。
  • 经理成功之道:管理之道

    经理成功之道:管理之道

    本书从营销的角度出发,以特有的轻松和风趣睿智讲解了成功的道理及方法。
  • 圣经故事:历代愿望

    圣经故事:历代愿望

    《历代愿望》分册,是《圣经故事》的第三分册,讲述耶稣的生平故事,对应《圣经·新约》的前4卷。
  • 最强医生

    最强医生

    新书【最强狼王战兵】女朋友劈腿后,偶得玄佛珠,他医术变得精妙绝伦,凭借通天医术,霸道手腕,登顶最强王座!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