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3700000013

第13章 潜意识的特征与感情 (2)

性爱是弗洛伊德的爱的核心内容,在两性关系中,潜意识冲动竭力要求达到性的结合,其目的在于两性的融合。自爱体现在弗洛伊德的“自恋”概念上,这种爱在人的正常发展过程中占有一定地位,自爱是利己的自我保存本能的一种力比多补充。亲子之爱可以算是比较令人完善的爱的形式,然而,这种爱仍然是性本能冲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只不过被抑制转移了,俄狄浦斯情结便是这种爱的最根本的情感体现。同胞之爱,是兄弟姐妹之间力比多冲动的表现,同亲子爱一样,也是将以性爱为目的的情感进行了抑制和转移,这种转移主要是由于“超我”的自我理想作用的结果。

下面是一个“爱”的背景下的案例,一个已经结婚一年的女子,在生育过后性欲异常旺盛,常常不能自拔,使得丈夫无法应付,她向心理咨询师吐露了童年时一段不愿回忆的经历。小时候,一天午睡,她被一阵刺痛弄醒,惊异地发现疼爱她的父亲竟趴在她身上做着奇怪的动作,她默默忍受着痛苦,一直到结束。那段时间,母亲得了妇科病住院,后来这种事又有几次,可她望着一直崇拜的父亲不敢做声。母亲出院后,这种事才算结束。稍长大,只要她跟父亲单独在一起就十分害怕。进入青春期,不由自主地向往性体验,看到任何书中有男女在一起的插图,就会胡思乱想。终于她开始自慰,后来一发不可收拾。

后来她通过医学知识明白了一切,恨死了爸爸,但此时他已患绝症,时日无多,他在临去世之前逼她和一个不喜欢的人结了婚。婚后,她也感受不到性生活的愉悦,时常要通过自慰来弥补。父亲死后,她感到一种严重的失落感,开始想他活着时的种种好处。丈夫对此一无所知,但他因为无法满足她而开始躲避,而她在渴望之余只好闭上眼睛幻想童年时被父亲糟蹋时的情景,甚至希望有个强壮的男人来强暴她,才能感到那种快乐。

其实这种不正常的根源,在于父亲的禽兽行为使得她直到婚后还不能彻悟自己在成长过程中所受到的扭曲。她对父亲行为的认识不足,对父亲的“恨”仅仅出于潜意识中的“恋父”和“乱伦”情结,其背景还是“爱”,以致她一直未能摆脱情结的制约。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性心理的发展却停滞不前,内在力比多的冲动将其拽回到那个不堪回首的时期,其性幻想离不开父亲,就更助长了对故去的父亲的留恋。婚后,她越找不到那种被强暴的感觉,就越想寻求那种感觉,于是把女性通常那种被动爱状态反变为主动状态,性欲亢进以及渴求的那种强暴模式都出于这一反常的心理影响。

除了亲情、爱情之外,友情这种情感联系也是一种爱的联系,爱的关系是构成集体心理本质的东西,也是一个集体中联结众人的纽带。人类之爱的本质同样表现为力比多的爱,爱不仅是促进个人发展的决定因素,也是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关键因素。

潜意识的内疚感是如何产生的?他真的染上了羞于启齿的病吗?

严厉的超我和受制于它的自我之间的紧张关系即内疚感,从心理机制上说,限制破坏本能的根本动因是内疚感,也就是各种各样的焦虑。这种内疚感表明了潜意识里一种惩罚的需要。内疚感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起源于对某个权威的恐惧,另一个是源于后来对超我的恐惧。被禁止的欲望的继续存在瞒不过超我,因而迫切要求进行自我惩罚。

一位在政府部门任职的中年男子,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却在深深的愧疚感中痛苦了许久。一年前,老同学到其工作的城市来看望他,两人十几年未见,把酒言欢,然而,酒后乱性,在娱乐城做出了荒唐之事。酒醒后,他悔之不及,觉得对不起家人,几天后,悔恨愧疚的感觉虽然慢慢消失,另外一个问题却浮出水面,他开始怀疑自己得了艾滋病。他朦胧记得那天晚上使用了安全套,他大量浏览网上关于艾滋病的内容,但网上资料表明安全套并非百分之百安全,他越看越怕,越怕还越想看。一个月后,他专程去异地化名做了艾滋病的检查,检查结果是阴性,但丝毫没有减轻他对自己患病的怀疑。他总认为是化验单拿错了或者化验的人不负责任或者医院的水平太差,总之始终不相信自己未曾患病的结果。

他不畏惧死亡,但却怕自己死后,妻子儿女遭受他人的歧视和议论,他更害怕自己将病传染给家人。妻子年轻,经常会有需要,然而从那以后,他每天晚上都尽可能找一些事,使自己总是在她已经睡着了以后再上床。实在躲不过去了,也坚持使用安全套,妻子已上了节育环,他便编了一套安全套有益健康之类的话骗她。一年来,他总是坐立不安,上厕所要用卫生纸把坐式马桶边包起来;从来没用过脸盆,总是直接在水龙头处接水洗;碗筷总是偷偷地用开水消毒;工作上也不顺利,总想像单位领导知道了那天晚上的事找他谈话的情景……自己很想对妻子坦白,却鼓不起勇气,生怕无法获得妻子的谅解。

内疚感的产生,由于恐惧外部权威的进攻而产生了对本能的克制,实质上是对失去爱的恐惧,因为爱可以使人免除这种惩罚性的进攻。他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无兄弟姐妹,从小父亲对他就很严厉,童年回忆中都不曾记得父亲的笑容。除了学习,做任何其他事情,都会被父亲认为是浪费光阴、虚度年华。如果他犯了什么错误,比如,考试因为粗心被扣了分、说了脏话、与别的小朋友打架等,那批评就更加严厉。母亲则对他一味娇纵,无论提什么要求,母亲都会设法满足。他对自己患病的“诊断”,其实是潜意识中的“父亲”不同意他的做法,因此,他便采取了让自己产生精神症状的方式来惩罚自己,以消除内心深处的愧疚和罪恶感,犯了错就必须受到惩罚,这是他从小跟严厉的父亲打交道所学会的原则。对于他不相信检查结果的行为,其实是潜意识中希望自己患病以惩罚自己的不道德行为,因此在拿到检验结果时竟会有些许失望的感觉。

在内部权威的确立和因对良心的恐惧而产生本能抑制的情况下,做坏事的企图和做坏事的行为是相当的,因此,有了内疚感和对惩罚的需要。内部权威即父亲从小灌输给他的良心的焦虑,是最初对本能实行克制的原因。他内心深处一直有一个恐惧的基调,那件事只是一个导火索,把隐藏的恐惧激活了,所以他感受到的是一个叠加之后的、难以忍受的恐惧。这一点也表现在他对单位里几位不苟言笑的领导的恐惧上,平时总担心做错了什么事,被领导批评。他害怕把艾滋病传染给妻子的想法则表现了他潜意识中对妻子的攻击性,在那件事之前,他与妻子感情虽好但在处理与双方长辈的关系以及教育孩子的方法上有过不少冲突,他脑海中曾冒出过“离婚”的念头,但被自己潜抑了。时间一长,冲突淡化了,但一直悬而未决,酒后失控证明了他潜意识中对妻子的报复行为。他不承认对妻子的攻击,便用看起来是很爱自己的妻子、怕她得了艾滋病的方式把那些攻击性掩藏了起来,正是这种矛盾使他焦虑不安。

严厉的良心起源于释放了进攻型的本能的挫折和使进攻性转向内部并将其交于超我的被爱的经验。每一种神经症状都隐藏着一定量的潜意识的内疚感,它反过来又利用症状将其作为一种惩罚,从而使得症状更加明显。

为什么潜意识中的罪恶感会不断累积?神经症患者与罪犯对于责任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潜意识的罪恶感在强迫性神经病和忧郁症中,反映得尤其强烈,潜意识罪恶感的增长会使人成为罪犯。

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斯考特·派克在他的名著《邪恶人性》中提到这样一个案例:34岁的乔治是一名天生的推销员,他英俊潇洒,能言善辩,举止从容,风趣幽默,在被任命为公司某地区的销售经理后,在短短两年内让公司产品的销售量上升了3倍。然而,就在事业一帆风顺、扶摇直上的时候,他遇到了麻烦:脑海里经常出现一种诅咒他死去的声音。

比如,当他捐款55美分的时候,这个声音对他说“你将在55岁死去”;路过一个标有“45公里”的路标时,这个声音换成“你45岁就会完蛋”;要走进一栋大厦前,这个声音警告说“只要你一走进那栋大楼,屋顶就会塌下来,把你砸死”;即将开车上一座桥前,诅咒又变成“这将是你最后一次经过这座桥了”……这些突然闯进脑子的诅咒让乔治深为苦恼。他禁不住要强迫自己去挑战这些念头,譬如故意走进那栋大厦,再去走一次那座桥……当然,大楼的屋顶没有塌下来,他也没有在第二次经过那座桥时死去。他一次次地证明这种诅咒非常荒谬,可是一旦这个声音再一次出现,他仍然无法控制自己不去检验它。

其实,这是一种强迫妄想症,源于幼儿期,几乎同大小便训练同时发生。乔治已经无法记起怎样被训练上厕所了,但他记得,父亲曾因小猫随处方便而将小猫残忍地打死。他坚信爸爸会用类似的严格手段来训练乔治控制自己的大小便,成年后他所遇到的“诅咒”是他潜意识中不断积累的罪恶感所导致,父亲的严格使乔治对自己的许多行为产生了不自知的罪恶感。

强迫妄想症患者脑子里经常被插入“奇想”,这是因为患者内心深处相信,你想到了什么,就会导致相关事件的发生。例如,因为嫉妒,5岁大的男孩会想“真希望我的小妹妹死掉”,接着他又担心妹妹因此死去。妹妹真的生病了,他会以为是自己的坏念头使妹妹得病,从而充满罪恶感。

在许多罪犯身上,特别是在青年罪犯的身上,可以发现他们在犯罪以前就存在着非常大的罪恶感,罪恶感不是犯罪的结果,而是它的动机,他们大多在一开始都背负太多责任。强迫症、焦虑症、社交恐惧症、神经衰弱症等所有的神经症患者与最终成为罪犯的人的区别在于,神经症患者是给自己背上了太多不属于自己的责任,而罪犯则恰恰相反,他们善于推卸属于自己的责任,推卸得越干净,恶得就越彻底。如果一个人背负了太多不属于自己的责任,他很容易会出现崩溃。他不想再承担这些责任,不仅如此,他甚至想卸掉所有的责任。这个时候,邪恶就会诞生,将责任推卸给象征性的人或事物只是一个开始。

有些父母善于把责任推卸给孩子,经常指责孩子“我的问题都是你造成的”,“如果不是你拖累,我现在早成功了”,“我是因为你,才不离开这个家”……其实,就算父母不这样说,孩子们也会倾向于承担家里所有的过错。但是,一些孩子最终会明白,这不是他的责任。于是,他拒绝继续承担这些责任。但因为矫枉过正,他们不仅拒绝承担不属于自己的责任,也可能会拒绝承担那些属于自己的责任。结果,心理失衡使之走向犯罪的不归之路。

同类推荐
  • 女性要懂心理学

    女性要懂心理学

    现实生活中,每一个追求幸福与成功的女性都要懂点心理学,要重视自身面临的心理问题,掌握审视心理状况、调节心理问题的方法,学会自我肯定,自我疏导,以健康的身心迎接社会与时代的各种挑战,这样才能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里把握自己。使自己在生活中更加成熟,在工作中更加突出,成为一个更加健康、更加自信、更加出色、更加美丽的幸福女人。
  • 不可不知的心理常识

    不可不知的心理常识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知要经历多少的坎坷。每一次的成功,也许都要经历唐僧取经般的九九八十一难。如果我们的生命真有无限长的话,即使把所有的路都走一遍都无所谓,但事实是生命有限,人生苦短,人生真正能够做事的时间不过是短短的几十年。鉴于此,我们编著了这套《不可不知丛书》,作为读者朋友面对现实生活的一面旗帜,来感召和激励人生,共同朝着美好的未来前进。
  • 预见最真实的自己:梦的心理学

    预见最真实的自己:梦的心理学

    《预见真实的自己》通过对梦境的探究,揭示心理的秘密,从而帮助我们认知内心真实的自己。本书使用生活中丰富而鲜活的例子、启发性的引导来梳理出梦境中潜藏的象征与逻辑。作者是知名心理学家大卫?方特那,他在荣格、弗洛伊德等心理学界先驱人物的成就的基础上向我们揭示梦境世界的心理规律。他向我们解释梦境的原型,揭露梦境如何用丰富的象征词汇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反映我们日常的欲望、紧张甚至焦虑。同时,他训练我们掌握记住梦境的技巧,以便叙述出梦境的故事、细节乃至情绪,从而联系起我们的个人环境进行解释。
  • 哈佛教授给学生讲述的200个心理健康故事

    哈佛教授给学生讲述的200个心理健康故事

    本书将哈佛教授的心理课程汇集成300个极富思考意义的小故事,这些故事包含了自我认知、自我控制、自我激励等方面,可以说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在每个故事后面,还附上了鞭辟入里、意味深长的精彩点评,它们从智慧的高度诠释了这些优美故事的现实意义所在,以小见大、抛砖引玉。
  • 弗洛伊德9:自我与本我

    弗洛伊德9:自我与本我

    此卷收录四部分内容。《超越快乐原则》修正了弗洛伊德早期的本能学说,第一次提出人存在着死的本能与生的本能,并把这两种作用相反、同时并存的力量的斗争视为整个生命运动历程的决定者。《群体心理学与自我的分析》系统论述了关于“群体的本质就在于它自身存在的力比多联系”的理论。《自我与本我》谈及意识、前意识、潜意识,阐述了自我从本我、超我从自我分化的过程。《抑制、症状与焦虑》是弗洛伊德对压抑与焦虑及心理防御机制关系理论进行修正与补充的主要论著。
热门推荐
  • 嫡女毒医

    嫡女毒医

    她,沈家嫡女,为了他,出生入死,素手染鲜血,助他争夺天下。十年结发情,敌不过庶妹一个笑。却不想,时光倒流,侯府嫡女重生,再世为人,她翻云覆雨,步步为营,护弱弟保亲爹夺家业,斗得仇人哀嚎一片,胆颤心惊。祖母别有用心,那就让她无心可用,成为失心疯人。继母假充好人,那就让她无人可做,成为烂泥猪狗。堂姐歹毒暗算,那就让她毒气攻心烂了美人脸,再无脸见人。庶妹口蜜腹剑,那就扒下她的画皮面具,扔进籍坊。叔父无良,她金针在手,让他从此胆颤心惊。负心人虚情假意,她将计就计,毁尽他万里江山。她狠毒如蛇蝎,她说;“这一世,宁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她势必践踏成泥。”她本以为仇已报心已死,独自泛舟清静一生,却不想桃花不断。原来想清静也是一件不甚简单的事…
  • 碧游灵宝

    碧游灵宝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话说鸿蒙未判还是混沌的时期,在这个空间里没有任何的生命到处是狂暴的混沌黑洞,吸收着宇宙的力量。因有数不清的混沌黑洞不停的吸取混沌世界的力量,混沌世界开始完结流露出新的篇章……
  • 极品透视

    极品透视

    【纵横龙堂出品】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乃是每一个男人的终极目标。一个普通青年,从一个老骗子的手中得一奇异石头,令人惊奇的是,借助石头,他竟然拥有了透视的能力,且看他如何玩转都市,笑傲人生。书友群,有兴趣的可以加:67398649
  • 草尖上的漫步

    草尖上的漫步

    涌现众多可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是一个时代文学繁荣的重要标志。而要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文学精品,就必须牢牢把握正确的创作方向,积极树立正确的创作理念,不断创新创作方法,切实端正创作态度,始终牢记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自觉地在时代进步的伟大实践中汲取创作灵感,以博大的情怀、深邃的眼光、丰沛的想象,去探究、体悟和展示我们这个时代的生活面貌,对时代精神本质做出更为深远的探索与表达,对人类文明进程中所呈现出来的新思想给予积极而敏锐的发现和回应。创作出更多的内涵丰厚而思想独到的文学精品,是时代和人民的召唤,也是江西作家的神圣职责。
  • 看看人家温州人

    看看人家温州人

    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温州人;哪里没有市场,哪里就会出现温州人。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可能,温州人就会以百分之百的努力去做……生意控制了温州人的全部思想。一种生意换成另一种生意,是他们唯一的休息。即使他们偶尔没有考虑他们的生意,那也是想探听一下别人的生意做得怎样……拥有这样的精神,人家温州人能不富吗?
  • 恶少相公,你给我趴下

    恶少相公,你给我趴下

    一道圣旨下,刚穿越过来的她稀里糊涂的嫁人了。听说,她的夫君是京城第一恶少,吃喝嫖赌样样精通。听说,她的夫君业余最大的爱好就是坐在街头看美女,看到合意的就抢回家去。听说,她的夫君连当今皇后和六王妃都调戏过,至于结局嘛…不说也罢。听说,她的夫君家有两个风姿各异的表妹,她们是他后宫的主要成员。听说…但是!吃:这么一桌破烂饭菜要一百两?抢劫呢!笨恶少,你爹有钱也不带你这样糟蹋的!喝:两坛酒下去就不行了?一点酒量都没有,你还自称是恶少?嫖:跟别人抢姑娘,还是姿色如此一般的姑娘,你疯了吗?再怎么说,咱也得非花魁不要啊!赌:输了一千两,最后才勉强捞回二十两的赌本,你还好意思得瑟?街头:笨蛋笨蛋!姑娘家是像你这么调戏的吗?看看夫人我是怎么做的!两位表妹:相公,你若是真把她们收入后宫,看我怎么鄙视你!总结:相公,你这个恶少做得真是太不称职了。我看,你还是跟夫人我好好学学吧!我保证,在我的调教之下,你一定会成长为一个有品位、高格调的纨绔子弟!PS:本简介仅供参考,具体内容请见文章正文。本文为小茶穿越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其它姐妹文链接:穿越第一部:《大龄皇后》穿越第二部:《六王妃》小茶现代文:《酷总裁的妖娆姐》小茶朋友弯月儿的美文:《皇后大人,您在上》
  • 怎样有逻辑地说服他人

    怎样有逻辑地说服他人

    本书将为你带来一场头脑风暴,作者纵观古今中外说客、政治家、销售精英和商业巨头等人的亲身经历,解读他们如何运用手段去引导他人的思维,有效说服对方,从而改变世界的。身在职场,总要会点攻心术,作者运用心理学、社会学、营销学等方面的知识,让我们在谈判桌上,激烈的竞争中不断改变思维,调整自己的位置,水涨船高。书中巧妙的攻心策略,犀利的透析放大效果,无异于一场思维上的饕餮盛宴。
  • 30岁前女人应该悟透的幸福智慧

    30岁前女人应该悟透的幸福智慧

    教会女人幸福秘诀,幸福无法“零存整取”,不要把所有的幸福"储存"起来,尝便了所有的苦再一次性享受幸福。
  • 储备军校中的少女

    储备军校中的少女

    竹马护短,学院佩枪,梦与怪物,铁与硝烟的蒸气魔幻。储备军官学校里,流浪军团的出身,护短的竹马,与老式贵族势力暗处的较劲、及明处的互殴,昆诺帝国斗师学院校训:不互掐枉少年。她的梦里总有诡谲齿轮门扉与烟囱,夜间通红的炼铁城市,笼罩浓雾一般的纺织工厂,还有挥之不去的硝烟粉尘气息,而维拉此生从没想过,自己有日竟会这样生出犄角尖爪与羽翼,鲜艳夺目更甚那些梦魇怪物,就像她从没想过,自己竟会与那些身穿凛凛漆黑长大衣的军官们,这样牵扯不清。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